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宋綬契丹風俗記

宋綬契丹風俗記

發布時間: 2022-08-21 09:04:03

1、奚的奚部落世系

奚(629-886) 蘇支 (19) 己丑 629 樓煩公(可度) (13) 戊申 648 李匹帝 (49) 辛酉 661 饒樂郡王(~大酺) (10) 庚戌 710 奉誠王(~魯蘇) (6) 庚申 720 歸義王(~詩) (9) 丙寅 726 奚王(~歸國) (1) 乙亥 735 懷信王(~延寵) (11) 丙子 736 昭信王(~婆固) (4) 丁亥 747 李日越 (3) 辛卯 751 阿篤孤 (34) 甲午 754 啜利 (7) 戊辰 788 歸誠王(~梅落) (13) 乙亥 795 李索低 (22) 戊子 808 李茹羯 (5) 庚戌 830 匿舍朗 (33) 乙卯 835 突董蘇 (18) 戊子 868 西奚(886-946) 去諸 (47) 丙戌 866 掃剌(李紹威) (24) 癸酉 913 拽剌 (9) 丁酉 937 東奚(860-1122) 時瑟 (25) 庚辰 860 吐勒斯 (16) 乙巳 885 術里 (22) 辛酉 901 勃魯恩 (3) 癸未 923 伊喇 (13) 丙戌 926 勞骨寧 (36) 丙戌 939 和朔奴(籌寧) (22) 乙亥 975 搭紇 (4) 丁酉 997 蕭觀音奴 (14) 辛丑 1001 題里姑(題哩古) (5) 乙卯(九) 1015 蕭蒲奴 (10) 庚申 1020 蕭韓家奴 (7) 庚午 1030 蕭蒲奴 (9) 丁丑 1037 蕭高六 (1) 丙戌 1046 蕭蒲奴 (11) 丁亥 1047 奚底 (4) 戊戌(十) 1058 奚馬六 (9) 壬寅(六) 1062 拾得奴 (4) 辛亥(七) 1071 謝家奴 (7) 乙卯(六) 1075 事圖趕 (7) 壬戌(十一) 1082 涅哥 (6) 乙巳(四) 1089 回離保 (5) 乙亥(六) 1095 致仕禿開起 (6) 庚辰 1100 馬奴 (11) 丙戌 1106 蕭錫默(霞末) (5) 丁酉 1117 參考:灰松鼠網 奚人地處遼國南部,與中原漢人毗鄰的地理優勢,使奚人比契丹人更深入地了解和吸收了漢文化,例如,普遍採用漢姓漢名、使用漢文字等。因此奚人在遼文化中居於主導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奚文化也在同化著契丹文化。在文學領域,奚人在遼代中晚期文學發展史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音樂領域,奚人發明的樂器「奚琴」,即為如今著名的「二胡」,在漢代即已傳入中原。「奚琴本胡樂也……奚部所好之樂也。蓋其制,兩弦間以竹片軋之,至今民間用之。」(4)蒙古馬頭琴也是由奚琴演化而來。
農業方面,由於契丹建國後迅速封建化,歷代契丹貴族重視發展農業,奚人在這一潮流中雖然尚未完全脫離畜牧生活,但經營農業的越來越多,而且將土地租給漢人耕種。早在唐末,奚已「頗知耕種,歲借邊民荒地種穄」。到了遼聖宗時,北宋王曾出使契丹,進入奚境看到「居人草庵板壁,亦務耕種」,且「善耕種」。蘇頌出使契丹將途中所見作詩描述:「農夫耕作遍奚疆,部落連山復枕崗。種粟一收饒地力,開門東向雜夷方。田疇高下如棋希,牛馬縱橫似谷量。」
遼代奚的手工業也有相當發展,所制大車聞名於世,譽稱「奚車」;時「契丹之車,皆資於奚」(宋沈括語)。奚人善治馬具、車輛,能造出各式各樣的車輛,有富貴人家乘坐的輕靈便巧的小車,運送輜重的貨車,威風凜凜的戰車,更有一種水陸兩用車。富裕館(今平泉縣蒙和烏蘇鄉)內就曾經集中了一批造車的工匠。近期在富裕館舊址發掘出鐵砧子,可以想像當時的盛況。
因此,奚族在遼代雖臣服於契丹,但其在文化、經濟各方面均有了很大發展,且比契丹先進,這也是奚人在遼代擁有較高政治地位的另一個原因。 12世紀初,曾經歸附於契丹的女真人在首領阿骨打帶領下起兵反遼,奚人站在契丹人一邊維護遼朝統治。在遼行將覆滅之際,奚王回離保(即蕭干,時官至遼知北院樞密事,兼諸軍都統)與契丹貴族耶律大石等於1122年(遼保大二年)在南京(今北京市)擁立耶律淳為帝,建立北遼。當女真人入居庸關後,北遼向西遷移,到達今天的新疆、中亞一帶,即史稱的西遼,後為蒙古所滅;蕭干則退守奚人世代族居之地箭笴(可)山(都山,今青龍縣境內),在奚王府建大奚國,國號「天嗣」,自號奚國皇帝。這是奚族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政權,也是最後一個政權。它只存在了數月,在金兵圍剿下潰敗。
金滅遼後,對契丹人和奚人進行了殘酷的殺戮和種族清除,被征服的奚人與契丹人被拆散部落、充軍、移民;金朝剛建立時,並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只好沿用漢字和契丹字。當女真文字參照漢字創立後,金朝皇帝就下令廢止了契丹字,契丹文字就此逐步失傳,契丹文化(奚文化)的衰亡也就不難理解了。到了12世紀後期,再不見歷史上有奚人活動的記載。
奚人去向可能是:一部分奚人被女真同化,一部分與漢人融合。成吉思汗起兵伐金,一部分「誓不食金祿」的奚人投靠了蒙古,並在隨蒙古軍隊東征西討時,散落到了全國各地,慢慢融入了蒙古族。推測跟隨耶律大石西進的契丹人中也有一部分奚人,這些人隨西遼的滅亡而逐步被伊斯蘭同化。
此後幾百年時間內,北方各民族不斷分化融合。到清王朝建立前後,對於除了進入北方的漢人和一度執政元朝的蒙古人之外不再提契丹人、奚人、渤海人。他們被納入滿州八旗,而統稱為旗人。 在唐與奚的戰爭中,唐朝大將郭英傑曾戰死都山;大奚國定都的箭可山也是都山。蕭干建立奚國後曾兵出盧龍嶺,一度「攻破景州,繼陷薊州,前鋒直逼燕城」。據此推測奚人的政治文化中心應該在都山附近,即現青龍縣境內或周邊不遠地區。這也與《蘇頌與契丹史研究》談到奚王避暑庄坐落在今平泉縣松樹台的鉛南溝相吻合:奚王從較炎熱的都山沿青龍河谷北上到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避暑,是在情理之中的。青龍、寬城一帶應是奚人居住的中心地區。青龍縣境內的土著人,很可能就是奚人。
奚本稱厙莫奚,厙莫是沙子的意思,厙莫奚因其境內多沙而得名。眾所周知,從冷口往北至土石門,包括白家店、肖營子兩個鄉(鎮)全部、西雙山鄉大部,全是沙土地,低矮的山全是沙山,流經肖營子村那條河發源於都山叫做沙河。這里是青龍縣最寬廣地區之一,是口(冷口)里口外交通必經之地。氣候宜人,森林茂密,具備農牧社會發展的良好條件。
青龍、寬城地處偏僻,不易被外族長期佔領,在滅絕種族的殺戮中,當地原住民存活下來的可能性相對大一些。
這一地區的奚人是土地的擁有者,如宋出使遼國使臣蘇頌記載的:「耕種甚廣,牛羊遍谷,問之,皆漢人佃奚土」。以出租土地收回田賦和地租為生,過著半農業社會的生活,不像契丹人和北部奚人那樣,以游牧為主。因此在被女真人征服後,他們沒有被整部落地打散、編入軍中,而是很幸運地留了下來,繼續從事農耕生活。
在滿族人的漢族姓氏中,蕭姓不是女真人的漢姓,滿族中的蕭氏旗人,風俗語言等與漢人不同又不完全具旗人特徵。其祖先並非女真人,而是奚人。奚人雖被同化成為滿族人,但其漢姓卻保留了下來。因此,青龍縣肖營子的蕭氏族人很可能就是奚人的後人。
青龍縣肖營子鎮西庄村。一九四八年土改時,這個村近百戶人家全姓蕭,皆為滿族,稱為旗戶。如前所述,這里滿人都是奚人。這里的老人說:「西庄的西本來是奚」,所以「西庄」應為「奚庄」。肖營子(原來叫蕭家營)鎮共十四個村,有不少姓蕭的。肖營子是蕭姓人家最集中的地方。
在公元一一二五年金滅遼之前,長達七百多年時間內,奚人生活在古北口至山海關長城以北,今河北省青龍縣、盧龍縣、寬城縣、平泉縣、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一帶,宋綬《行程錄》謂:「由古北口至中京北(寧城縣)皆奚境」
青龍縣可能是奚族自遼以來七百多年的族居中心地。奚人在清朝納入滿洲八旗,成為旗人。蕭姓的滿族人,其先祖應該是奚人和被滿族同化的蕭姓契丹人;青龍縣又是奚人的族居中心地,肖營子的蕭姓滿族人,極有可能是奚人的後裔。

2、宋史•列傳第七十七

《宋史·列傳第七十七》主要是講:張方平、趙概、胡宿(子宗炎、從子宗愈、宗回)幾人的事跡。一下是全文:

張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穎悟絕倫,家貧無書,從人假三史,旬日即歸之,曰:"吾已得其詳矣。"凡書皆一閱不再讀,宋綬、蔡齊以為天下奇才。舉茂材異等,為校書郎、知崑山縣。又中賢良方正,選遷著作佐郎、通判睦州。

趙元昊且叛,為嫚書來,規得譴絕以激使其眾。方平請:"順適其意,使未有以發,得歲月之頃,以其間選將厲士,堅城除器,為不可勝以待之。雖終於必叛,而兵出無名,吏士不直其上,難以決勝。小國用兵三年,而不見勝負,不折則破;我以全制其後,必勝之道也。"時天下全盛,皆謂其論出姑息,決計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為:"入寇當自延、渭,巢穴之守必虛。宜屯兵河東,卷甲而趨之,所謂攻其所必救,形格勢禁之道也。"宰相呂夷簡善其策而不果行。當召試館職,仁宗曰:"是非兩策制科者乎?何試也?"命直集賢院,俄知諫院。夏人寇邊,方平首乞合樞密之職於中書,以通謀議。帝然之,遂以宰相兼樞密使。時調諸道弓手,刺其壯者為宣毅、保捷,方平連疏爭之,弗聽。既而兩軍驕甚,合二十餘萬,皆市人不可用,如方平言。

夏竦節制陝西並護諸將,四路以稟復失事機,且詔使出師,逗遛不行。及豐州陷,劉平等覆師,主帥皆坐譴,竦獨不預,方平劾罷之,而請四路帥臣,各自任戰守。西師久未解,元昊亦困弊,方平言:"陛下猶天地父母也,豈與犬豕豺狼較乎?願因郊赦,引咎示信,開其自新之路。"帝喜曰:"是吾心也。"是歲,改慶歷赦書,敕邊吏通其善意,元昊竟降。既,以修起居注使契丹。契丹主顧左右曰:"有臣如此,佳哉"騎而擊球於前,酌玉卮飲之,且贈以所乘馬。還,知制誥,權知開封府。府事叢集,前尹率書板識之,方平獨默記決遣,無少差忘。進翰林學士。元昊既臣,而與契丹有隙,來請絕其使,議者不可。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強敵,非計也。宜賜元昊詔,使之審處,但嫌隙朝除,則封冊暮下。如此,於西、北為兩得矣。"時韙其謀。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

初,王拱辰議榷河北鹽,方平見曰:"河北再榷鹽,何也?"帝曰:"始立法耳。"方平曰:"昔周世宗以鹽課均之稅中,今兩稅鹽錢是也。豈非再榷乎?"帝驚悟,方平請直降手詔罷之。河朔父老迎拜於澶州,為佛老會七日,以報上恩,事具《食貨志》。加端明殿學士、判太常寺。

禁中衛卒夜變,帝旦語二府,獎張貴妃扈蹕功。夏竦即倡言:"當求所以尊異之禮。"方平聞之,謂陳執中曰:"漢馮婕妤身當猛獸,不聞有所尊異;且皇後在而尊貴妃,古無是事。果行之,天下之責,將萃於公矣。"執中瞿然而罷。

帝以豐財省費訪群臣,方平既條對,又獨上數千言,大略以為:"祥符以來,務為姑息,漸失祖宗之舊。取士、任子、磨勘、遷補之法壞,命將養兵,皆非舊律。國用既窘,則政出多門;大商豪民乘隙射利,而茶鹽香礬之法亂。此治忽盛衰之本,不可以不急。"帝覽對甚悅,且大用,會判官楊儀得罪,坐與交,出知滁州。頃之,知江寧府,入判流內銓。

以侍講學士知滑州,徙益州。未至,或扇言儂智高在南詔,將入寇,攝守亟調兵築城,日夜不得息,民大驚擾。朝廷聞之,發陝西步騎兵仗,絡繹往戍蜀。詔趣方平行,許以便宜從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歸,他役盡罷。適上元張燈,城門三夕不閉,得邛部川譯人始造此語者,梟首境上,而流其餘黨,蜀人遂安。

復以三司使召。方西鄙用兵,兩蜀多所調發,方平為奏免橫賦四十萬,減鑄鐵錢十餘萬緡。又建言:"國家都陳留,當四通五達之道,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國耳。兵恃食,食恃漕運,以汴為主,汴帶引淮、江,利盡南海。天聖已前,歲調民浚之,故水行地中。其後,淺妄者爭以裁減役費為功,汴日以塞,今仰而望焉,是利尺寸而喪丘山也。"乃畫上十四策。富弼讀其奏,漏盡十刻,帝稱善。弼曰:"此國計大本,非常奏也。"悉如其說行之。

遷尚書左丞、知南京。未幾,以工部尚書帥秦州。諜告夏人將壓境,方平料簡士馬,聲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論其輕舉,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輕舉?寇之不得至,有備故也。倘罪之,後之邊臣,將不敢為先事之備矣。"方平不自安,請知南京。

英宗立,遷禮部尚書,請知鄆州。還,為學士承旨。帝不豫,召至福寧殿,帝馮幾言,言不可辨。方平進筆請,乃書雲:"明日降詔,立皇太子。"方平抗聲曰:"必潁王也,嫡長而賢,請書其名。"帝力疾書之,乃退草制。

神宗即位,召見,請約山陵費,帝曰:"奉先可損乎?"對曰:"遺制固雲,以先志行之,可謂孝矣。"又請差減錫賚,以乾興為准,費省什七八。方平進詔草,帝親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煥然有三代風,又善以豐為約,意博而辭寡,雖《書》之訓誥,殆無加也。"其見稱重如此。

拜參知政事。御史中丞司馬光疏其不當用,不聽。光解中丞,曾公亮議用王安石,方平以為不可。數日,遭父憂,服闋,以觀文殿學士留守西京。入覲,留判尚書都省,力請知陳州。安石行新法,方平陛辭,極論其害,曰:"民猶水也,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兵猶火也,弗戢必自焚。若新法卒行,必有覆舟、自焚之禍。"帝憮然。

韓絳主西師,慶卒亂,京西轉運使令一路各會兵於州,民大駭。方平持檄不下而奏之,帝曰:"守臣不當爾邪!"命罷諸郡兵。召為宣徽北院使,留京師。王安石深沮之,以為青州。未行,帝問祖宗御戎之要,對曰:"太祖不勤遠略,如靈夏、河西,皆因其酋豪,許之世襲;環州董遵誨、西山郭進、關南李漢超,皆優其祿賜,寬其文法。諸將財力豐而威令行,間諜精審,吏士用命,故能以十五萬人而獲百萬之用。及太宗謀取燕薊,又內徙李彝興、馮暉,於是朝廷始旰食矣。真宗澶淵之克,與契丹盟,至今人不識兵革。三朝之事如此。近歲疆埸之臣,乃欲試天下於一擲,事成徼利,不成詒患,不可聽也。"帝曰:"慶歷以來,卿知之乎?元昊初臣,何以待之?"對曰:"臣時為學士,誓詔封冊,皆出臣手。"帝曰:"卿時已為學士,可謂舊德矣。"

契丹泛使蕭禧來議疆事,臨當辭,卧驛中不起。方平謂樞密使吳充曰:"但令主者日致饋勿問,且使邊郡檄其國可也。"充啟從之,禧即行。除中太一宮使。

王安石弛銅禁,奸民日銷錢為器,邊關海舶不復譏錢出,錢日耗。方平極論其害,請詰安石:"舉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頗采其言,而方平求去。進使南院,判應天府。帝曰:"朕欲卿與韓絳共事,而卿論政不同;欲置卿樞密,而卿論兵復異。卿受先帝末命,訖無以副朕意乎?"遂行。

高麗使過府,長吏當送迎,方平言:"臣班視二府,不可為陪臣屈。"詔但遣少尹。王師征安南,方平言:"舉西北壯士健馬,棄之炎荒,其患有不可勝言者。若師老費財,無功而還,社稷之福也。"後皆如其言。

新法鬻河渡坊場,司農並及祠廟,宋閼伯、微子廟皆為賈區。方平言:"宋王業所基,閼伯封於商丘,以主大火;微子為始封之君,是二祠者,亦不得免乎?"帝震怒,批牘尾曰:"慢神辱國,無甚於斯!"於是天下祠廟皆得不鬻。數請老,以太子少師致仕。官制行,廢宣徽使,獨命領之如故。哲宗立,加太子太保。元祐六年,薨,年八十五。贈司空。遺令毋請謚,尚書右丞蘇轍為請,乃謚曰文定。

方平慷慨有氣節,既告老,論事益切,至於用兵、起獄,尤反覆言之。且曰:"臣且死,見先帝地下,有以藉口矣。"平居未嘗以言徇物、以色假人。守蜀日,得眉山蘇洵與其二子軾、轍,深器異之。嘗薦軾為諫官。軾下制獄,又抗章為請,故軾終身敬事之,敘其文,以比孔融、諸葛亮。晚,受知神宗。王安石方用事,嶷然不小屈,以是望高一時。守宋都日,富弼自亳移汝,過見之曰:"人固難知也。"方平曰:"謂王安石乎?亦豈難知者!方平頃知皇祐貢舉,或稱其文學,辟以考校。既入院,凡院中之事,皆欲紛更。方平惡其人,檄使出,自是未嘗與語也。"弼有愧色,蓋弼素亦善安石雲。

王拱辰,字君貺,開封咸平人。元名拱壽,年十九,舉進士第一,仁宗賜以今名。通判懷州,入直集賢院,歷鹽鐵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誥。慶歷元年,為翰林學士。

契丹使劉六符嘗謂賈昌朝曰:"塘濼何為者?一葦可杭,投箠可平;不然,決其堤,十萬土囊,即可路矣。"仁宗以問拱辰,對曰:"兵事尚詭,彼誠有謀,不應以語我,此誇言爾。設險守國,先王不廢,而祖宗所以限敵人也。"至是,又使六符來,求關南十縣,斥太宗伐燕為無名,舉朝莫知所答。拱辰曰:"王師征河東,契丹既通使,而寇石嶺關以援賊。太宗怒,遂回軍伐之,豈謂無名?"乃作報書曰:"既交石嶺之鋒,遂有薊門之役。"契丹得報,遂繼好如初。帝喜,謂輔臣曰:"非拱辰深練故實,殆難答也。"

權知開封府,拜御史中丞。夏竦除樞密使,拱辰言:"竦經略西師,無功稱而歸。今置諸二府,何以厲世?"因對,極論之。帝未省,遽起,拱辰前引裾,乃納其說,竦遂罷。又言:"滕宗諒在慶州,所為不度,而但降秩守虢,懼邊臣則效,宜施重責。"未聽,即家居,求自貶。乃徙宗諒岳州,敕拱辰赴台。入見,帝曰:"言事官第自舉職,勿以朝廷未行為沮己,而輕去以沽名。自今有當言者,宜力陳毋避。"

僧紹宗以鑄佛像惑眾,都人競投金冶中,宮掖亦出貲佐之。拱辰言:"西師宿邊,而財費於不急,動士心,起民怨。"詔亟禁之。蘇舜欽會賓客於進奏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風其僚魚周詢、劉元瑜舉劾之。兩人既竄廢,同席者俱逐。時杜衍、范促淹為政,多所更張,拱辰之黨不便。舜欽、益柔皆仲淹所薦,而舜欽,衍婿也,故因是傾之,由此為公議所薄。

復以翰林學士權三司使。坐舉富民鄭旭,出知鄭州,徙澶、瀛、並三州。數歲還,為學士承旨兼侍讀。帝於邇英閣置《太玄經》、蓍草,顧曰:"朕每閱此。卿亦知其說乎?"拱辰具以對,且曰:"願陛下垂意《六經》,旁采史策,此不足學也。"

至和三年,復拜三司使。聘契丹,見其主混同江,設宴垂釣,每得魚,必酌拱辰酒,親鼓琵琶以侑飲。謂其相曰:"此南朝少年狀元也,入翰林十五年,故吾厚待之。"使還,御史趙抃論其輒當非正之禮,"異時北使援此以請,將何辭拒之?"湖南轉運判官李章、知潭州任顓市死商真珠,事敗,具獄上,拱辰悉入珠掖庭。抃並劾之。除宣徽北院使,抃言:"宣徽之職,本以待勛勞者,唯前執政及節度使得為之,拱辰安得污此選?"乃以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歷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積官至吏部尚書。

神宗登極,恩當轉僕射,歐陽脩以為此宰相官,不應序進,但遷太子少保。熙寧元年,復以北院使召還。王安石參知政事,惡其異己,乘二相有故,出為應天府。八年,入朝,為中太一宮使。

元豐初,轉南院使,賜金方團帶。再判大名,改武安軍節度使。三路籍民為保甲,日聚而教之,禁令苛急,往往去為盜,郡縣不敢以聞。拱辰抗言其害曰:"非止困其財力,奪其農時,是以法驅之,使陷於罪罟也。浸淫為大盜,其兆已見。縱未能盡罷,願財損下戶以紓之。"主者指拱辰為沮法,拱辰曰:"此老臣所以報國也。"上章不已。帝悟,於是第五等戶得免。

哲宗立,徙節彰德,加檢校太師。是年薨,年七十四。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懿恪。

論曰:方平、拱辰之才,皆較然有過人者,而不免司馬光、趙抃之論。豈其英發之氣,勇於見得,一時趨鄉未能盡適於正與?及新法行,方平痛陳其弊,拱辰爭保甲,言尤剴切,皆諤諤不少貶,為國老成,望始重矣。若方平識王安石於辟校貢舉之時,而知其後必亂政,其先見之明,無忝呂誨雲。

張昪字杲卿,韓城人。舉進士,為楚邱主簿。南京留守王曾稱其有公輔器。累官度支員外郎。夏竦經略陝西,薦其才,換六宅使、涇原秦鳳安撫都監。未幾,以母老,求歸故官,得知絳州,改京西轉運使。知鄧州,又以母辭。或指為避事,范仲淹言於朝曰:"張昪豈避事者?"乃許歸養。歷戶部判官、開封府推官,至知雜御史。

張堯佐緣恩驟用,知開封府;內侍楊懷敏夜直禁中,而衛士為變,皆極論之。昪性質朴,不善擇言,至斥張貴妃為一婦人,謂懷敏得志,將不減劉季述。仁宗讀之不懌,以語陳升之。升之曰:"此忠直之言,不激切,則聖意不可回矣。"帝乃解。以天章閣待制知慶州,改龍圖閣直學士、知秦州。

初,青唐蕃部藺氈,世居古渭,積與夏人有隙,懼而獻其地。攝帥范祥無遠慮,亟城之。諸族畏其逼,舉兵叛。昪至,請棄勿城。詔戶部副使傅求審視之,以為不可棄,與昪議殊。先是,副總管劉渙討叛羌,逗撓不時進,昪命他將郭恩代之,羌乃潰去。渙黜其功,讕訟恩多殺老稚,以撼昪。朝廷命張方平守秦,徙渙涇原,亦徙昪青州。將罪昪,方平辭曰:"渙、昪有階級,今互言而兩罷帥,不可為也。"昪乃復留。

至和二年,召兼侍讀,拜御史中丞。劉沆在相位,以御史范師道、趙抃嘗攻其惡,陰欲出之。昪曰:"天子耳目之官,奈何用宰相怒而斥?"上章力爭之,沆竟罷去。帝見昪指切時事無所避,謂曰:"卿孤立,乃能如是。"對曰:"臣仰托聖主,致位侍從,是為不孤。今陛下之臣,持祿養望者多,而赤心謀國者少,竊以為如陛下乃孤立爾。"帝為之感動。

契丹主宗真遣使齎其畫像來,求帝畫像,未報而死。子洪基立,以為請,詔昪報聘,諭使更致新主像。契丹欲先得之,昪曰:"昔文成以弟為兄屈,尚先致敬,況今為伯父哉!"遂無以奪,乃復以洪基像來。嘉祐三年,擢樞密副使,遷參知政事、樞密使。昪愛惜官資,凡內降所與,多持不下。見帝春秋高,前後屢進言儲嗣事,卒與韓琦同決策。

英宗立,請老,帝曰:"太尉勤勞王家,詎可遽去?"但命五日一至院,進見無蹈舞。司馬光上疏言:"近歲以來,大臣年高者皆不敢自安其位,言事者欲以為名,又從而攻之。使其人無可取,雖少壯何為?果有益於時,雖老何傷?昪為人忠謹清直,不可干以私,若使且居其位,於事亦未有曠廢也。"昪請不已,始賜告,令養疾,遂以彰信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許州,改鎮河陽三城。拜太子太師致仕。熙寧十年薨,年八十六。贈司徒兼侍中,謚曰康節。

趙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篤學自力,器識宏遠,為一時名輩稱許。中進士第,通判海州,為集賢校理、開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賜銀緋。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沖,水不為患。僚吏鄭陶、饒奭挾持郡事,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歸化卒,皆故時群盜。奭造飛語曰:"卒得廩米陳惡,有怨言,不更給善米,且生變。"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歸而犯夜者,斬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闔府股慄。

加直集賢院、知青州。坐失舉澠池令張誥免,久乃起,監密州酒。知滁州,山東有寇李二過境上,告人曰:"我東人也,公嘗為青州,民愛之如父母,我不忍犯。"率眾去。

召修起居注。歐陽修後至,朝廷欲驟用之,難於越次。概聞,請郡,除天章閣待制、糾察在京刑獄,修遂知制誥。逾歲,概始代之。郊祀,當任子、進階爵,乞回其恩,封母郡太君。宰相謂曰:"君即為學士,擬封不久矣。"概曰:"母年八十二,願及今拜君賜以為榮。"乃許之,後遂為例。

蘇舜欽等以群飲逐,概言:"預會者皆館閣名士,舉而棄之,觖士大夫望,非國之福也。"不報。求知蘇州,終母喪,入為翰林學士。聘契丹,契丹主會獵,請賦《信誓如山河詩》"詩成,親酌玉杯為概勸,且授侍臣劉六符素扇,寫之納袖中,其禮重如此。還,兼侍讀學士。諫官郭申錫論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諭申錫毋面從,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

以龍圖閣學士知鄆州、應天府,代韓絳為御史中丞。絳以論張茂實不宜典宿衛罷,概至,首言之,茂實竟去。御葯院內臣有寄資至團練使者,謂之暗轉。概請明限以年,詔俟出院優遷之,毋得累寄。擢樞密使、參知政事。數以老求去。熙寧初,拜觀文殿學士、知徐州。自左丞轉吏部尚書,前此,執政遷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師致仕,退居十五年,嘗集古今諫爭事,為《諫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賜詔曰:"請老而去者,類以聲問不至朝廷為高。唯卿有志愛君,雖退處山林,未嘗一日忘也。當置於坐右,時用省閱。"元豐六年薨,年八十八。贈太子太師,謚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與人無怨怒。雖在事如不言,然陰以利物者為不少,議者以比劉寬、婁師德。坐張誥貶六年,念之終不衰,誥死,恤其家備至。歐陽修遇概素薄,又躐知制誥,及修有獄,概獨抗章明其罪,言為仇者所中傷,不可以天下法為人報怨。修得解,始服其長者。為鄆州時,吏按前守馮浩侵公使錢三十萬,當以職田租償。概知其貧,為代以己奉。其平生所為類此。

概初名禋,嘗夢神人金書名簿有"趙概",遂更雲。

胡宿,字武平,常州晉陵人。登第,為揚子尉。縣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數千人。以薦為館閣校勘,進集賢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殺人者,將抵死,宿疑而訊之,囚憚箠楚不敢言。辟左右復問,久乃雲:"旦將之田,縣吏縛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獄繙閱,探其本辭,蓋婦人與所私者殺其夫,而執平民以告也。

知湖州,前守滕宗諒大興學校,費錢數十萬。宗諒去,通判、僚吏皆疑以為欺,不肯書歷。宿誚之曰:"君輩佐滕侯久矣,苟有過,盍不早正?乃陰拱以觀,俟其去而非之,豈昔人分謗之意乎?"坐者大慚謝。其後湖學為東南最,宿之力為多。築石塘百里,捍水患,民號曰胡公塘,而學者為立生祠。

久之,為兩浙轉運使。召修起居注、知制誥。入內都知楊懷敏坐衛士之變,斥為和州都監,未幾,召入復故職。宿封還詞頭,且言:"懷敏得不窮治誅死,已幸,豈宜復在左右?"命遂寢。

慶歷六年,京東、兩河地震,登、萊尤甚。宿兼通陰陽五行災異之學,乃上疏曰:"明年丁亥,歲之刑德,皆在北宮。陰生於午,而極於亥。然陰猶強而未即伏,陽猶微而不能勝,此所以震也。是謂龍戰之會,其位在乾。若西北二邊不動,恐有內盜起於河朔。又登、萊視京師,為東北少陽之位,今二州置金坑,多聚民鑿山谷,陽氣耗泄,故陰乘而動。宜即禁止,以寧地道。時以為迂闊。明年,王則果以貝州叛。皇祐五年正月,會靈宮災,是歲冬至,郊,以二帝並配。明年大旱,宿言:"五行,火,禮也。去歲火而今又旱,其應在禮,此殆郊丘並配之失也。"即建言並配非古,宜用迭配如初。時議者謂士大夫言,七十當致仕,其不知止者,請令有司按籍舉行之。宿以為非優老之義,當少緩其期法:武吏察其任事與否,勿斷以年;文吏使得自陳而全其節。及言皇祐新樂與舊樂難並用;禮部間歲一貢士不便,當用三年之制。皆如其言。

唐介貶嶺南,帝遣中使護以往。宿言:"事有不可測,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殺直臣之名。"帝悟,追還使者。遷翰林學士,知審官、刑院。李仲昌開六塔河,民被害,詔獄薄其罪。宿請斬以謝河北,仲昌由是南竄。袞國公主下降,將行冊禮。宿諫曰:"陛下昔封兩長主,未嘗冊命,今施之愛女,殆非漢明帝所謂'我子豈得與先帝子等'之義也。"

涇州卒以折支不時給,出惡言,且欲相扇為亂。既置於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使包拯護弗遣。宿曰:"涇卒固悖慢,然當給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與,計吏安得為無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紀綱益廢矣。"拯懼,立遣吏。韓琦守並州,請復其節鎮。宿言:"參、商為仇讎之星。國家受命於商丘,而參為晉地。今欲崇晉,非國之利也。宋興削平四方,並最後服,故太宗不使列於方鎮,八十年矣,宜如故便。"議遂止。後琦秉政,卒復之。

拜樞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趙滋顓治界河事。宿言於英宗曰:"憂患之來,多藏於隱微,而生於所忽。自滋守邊,北人捕魚伐葦,一切禁絕,由此常與斗爭。南北通好六十載,內外無患,近年邊遽來上,不過侵誣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詰,何至於興甲兵哉?今搢紳中有恥燕薊外屬者,天時人事未至,而妄意難成之福。願守兩朝法度,以惠養元元,天下幸甚。"宿以老,數乞謝事。治平三年,罷為觀文殿學士、知杭州。明年,以太子少師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贈太子太傅,謚曰文恭。

宿為人清謹忠實,內剛外和,群居不嘩笑,與人言,必思而後對。故臨事重慎,不輒發,發亦不可回止。居母喪三年,不至私室。其當重任,尤顧惜大體。在審官、刑院,擇詳議官,有在選中者,嘗監征榷,以水災負課。同列謂小累不足白,宿竟白之,而薦其才足用,仁宗聽納。同列退而誚曰:"公固欲白上,倘緣是不用,奈何?"宿曰:"彼之得否,不過一詳議官。宿平生以誠事主,今白首矣,忍以毫發欺乎?為之開陳,聽吾君自擇爾。"少與一僧善,僧有秘術,能化瓦石為黃金。且死,將以授宿,使葬之。宿曰:"後事當盡力,他非吾所冀也。"僧嘆曰:"子之志,未可量也。"其篤行自勵,至於貴達,常如布衣時。

子宗炎,從子宗愈、宗回。

宗炎字彥聖,由將作監主簿鎖廳登第。為國子大宗正丞、開封府推官、考功吏部郎中。舊制,選人改京官,舉將小絓吏議,輒尼不行。宗炎請先引見,俟舉者罪即追止,從之。

哲宗崩,遼使來弔祭,宗炎以鴻臚少卿迓境上。使者不易服,宗炎以禮折之,須其聽命,乃相見。暨還,升為卿。初,父宿使遼,遼人重之。其後宗炎婿鄧忠臣迓客,客問:"中外嘗有充使者否?"忠臣以宿告,且言:"前使鴻臚,其子也。"客嘆:"胡氏世不乏人。"俄以直龍圖閣知潁昌府,歷密州而卒。

宗炎善為詩,藻思清婉。歐陽修守亳,與客游郡圃,或誦其詩,修賞味不已,以為有鮑、謝風致。其重之如此。

宗愈字完夫,舉進士甲科,為光祿丞。宿得請杭州,英宗問:"子弟誰可繼者?"以宗愈對。召試學士院。

神宗立,以為集賢校理。久之,兼史館檢討,遂同知諫院。修內卒盜皇城器物,宗愈言:"唐長孫無忌不解佩刀入東上閣門,校尉論當死。今禁卒為盜,而入內都知不能覺察,願正其罪。"殿帥直廬在長慶門內,久而自置隸圉。宗愈曰:"嚴禁旅,所以杜姦宄也。奈何令私人得為之?萬一凶黠者竄名其間,將不可悔。請易募老卒。"

王安石用李定為御史,宗愈言:"御史當用學士及丞、雜論薦,又須官博士、員外郎。今定以幕職不因薦得之,是殆一出執政意,即大臣不法,誰復言之?"蘇頌、李大臨不草制,坐絀;宗愈又爭之,安石怒,出通判真州。歷提點河東刑獄、開封府推官、吏部右司郎中。

元祐初,進起居郎、中書舍人、給事中、御史中丞。時更定役法,書成,衙校募不足者,聽差入等戶。宗愈言:"法貴均一,若持兩端,則於文有害。是乃差法,非募法也。請刪之。"

哲宗嘗問朋黨之弊,對曰:"君子指小人為奸,則小人指君子為黨。君子,蓋義之與比者。陛下能擇中立之士而用之,則黨禍熄矣。"明日,具《君子無黨論》以進。拜尚書右丞。於是諫議大夫王覿論其不當,而劉安世、韓川、孫覺等合攻之,朝廷依違。逾年,出覿潤州,而言者愈力。乃罷為資政殿學士、知陳州,徙成都府,蜀人安其政。召為禮部尚書,遷吏部,卒,年六十六。贈左銀青光祿大夫。

宗回字醇夫,用蔭登第,為編修敕令官、司農寺干當公事、京西轉運判官、提點刑獄、京東陝西轉運使、吏部郎中。紹聖初,以直龍圖閣知桂州,進寶文閣待制。坐系平民死,降集賢殿修撰、知隨州,改秦州、慶州,復為待制。

先是,熙河將王贍下邈川有功,帥孫路不樂贍,奪其兵與王愍。朝廷知之,以宗回代路,加直學士。時青唐瞎征內附,而心牟欽氈勒兵立別酋隴拶,還其地,勢復張。瞎征大懼,自髡為僧以祈免。王贍怨孫路,因言青唐不煩兵可下。至,則駐宗哥城不進。宗回怒,日夜檄趣之,且戒贍曰:"青唐兵甚弱,隴拶稚子,何能為,而怯懦逗遛,吾將以軍法從事。"又遣王愍復至邈川,聲言代贍。贍懼,乃率步騎掩青唐,據之,隴拶降。詔以青唐為鄯州,邈川為湟州。未幾,屬羌郎阿章叛,拒官軍。宗回遣將王吉、魏釗討之,皆敗死。又遣鈐轄種朴往。朴言:"賊鋒方銳,且盛寒,宜少緩師。"宗回不聽,督之急。朴不得已,行,亦敗死。於是轉運判官秦希甫言湟、鄯難守,以為棄之便。事下宗回,宗回持不可,希甫罷去。會徽宗棄鄯州,於是任伯雨再疏其罪,奪職知蘄州。

還,為待制。歷慶、渭、陳、延、澶州。兄宗愈入黨籍,宗回亦罷郡。居亡何,錄其堅守湟、鄯之議,起知秦州。進樞密直學士,徙永興、鄭州、成德軍,復坐事去。大觀中卒,贈銀青光祿大夫。

胡氏自宿始大,及宗愈仍世執政,其後子孫至侍從、九卿者十數,遂為晉陵名族。

論曰:張昪清忠諒直,趙概雅量過人,胡宿學通天人之奧,考其立朝大節,皆磊落為良執政。宗愈仍居右轄,而學術視宿則有間矣。宗回非邊將材,其守河湟之議,蓋以趣種朴於死,蘄合上意,以解其責爾。若胡氏之世大也,殆脫萬人於水死,而陰德之所致與?

3、木葉山的位置考究

木葉山既是契丹人的祖山,也是契丹人祭天之所,是遼朝「天人合一」的神聖之地。其具體方位及地點,史書之記載多有歧異,⑴而諸史家又各有所本,至今尚無一致意見。由於木葉山直接涉及到契丹人的族源地。一些州、縣的望及人地環境的變遷等諸多問題,對其確切位置的考察,在遼史的研究中顯得至關重要。加之近年來有關木葉山文物的出土⑵,又為遼代木葉山再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筆者不揣淺陋,就此問題再行討論如下。

關於木葉山的確切位置,目前學術界要有如下三說:
(一)兩河交匯處說。根據《遼史·地里志》、《永州條》中對木葉山的記載,⑶認為木葉山位於潢河(今西拉沐倫河)與土河(今老哈河)交匯處。傅樂煥先生根據宋綬《契丹風俗》及《武經總要·北蕃地理》中關於木葉山與遼中京(今寧城縣鐵匠營子村)的相對位置推斷木葉山應在西拉木倫與老哈河合流的曼清廟附近⑷。姜念思、馮永謙通過對遼代永州城址的調查考證,認為翁牛特旗白音他拉古城為遼代永州城址,由此推定巴林右旗白音查干公社布敦花村東南的海金山為木葉山⑸;楊樹森認為木葉山在老哈河的西南⑹,韓國金在滿先生根據蘇轍「東土直沙漠,蓬棘不復生,條干何由作,茲山亦沙阜」的詩句,推斷木葉山為老哈河與西木拉淪河交匯處丘陵狀的一沙丘⑺;日本人松井採用現代經度、緯度的測量方法確定了遼金時代潢河與土河的對流點,進而確定了木葉的相對位置⑻,《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古代教學參考地圖集》亦將木葉山定至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交匯處。⑼
(二)天山說。張柏忠通過考察西遼河、潢水與潢河以及土河的流域特徵及改道情況,認為《遼史·地理志》、《永州條》中所言潢河即是今上京(巴木左旗林東鎮)北之烏爾吉沐倫河。根據《遼史·太宗記》、《遼史·景宗紀上》中關於皇帝「東幸」的方位記載,斷定今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南的天山即是遼代的木葉山,並由此推及天山南麓白城子鄉的白城子古城就是遼代的永州城址。⑽
(三)遼太祖陵所在之山說。趙評春先生對遼代皇帝行柴冊禮、祀木葉山還都上京的時間分析後認為,木葉山應距上京都較近,同時通過對宋綬《契丹風俗》中記遼中京至木葉所經各個驛館之間距離的推算,認為遼中京至木葉山當在六百里左右,與薛映所記遼中京至上京的距離六百九十里大致相符⑾,因而斷定木葉山就在遼上京附近。又根據《資治通鑒》、《舊五代史》、《新五代史》中「葬(其主)阿保機於木葉山」的記載,結合葉隆禮《契丹國志》、宋綬《契丹風俗》中對木葉山相對方位的記述,斷定木葉山就是遼太祖陵所在之山⑿。

4、張方平的人物生平

張方平,字安道,北宋應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人。少年時聰敏絕頂,家庭貧寒,買不起書,他就向別人借三史讀,十來天就歸還,說:「我已經讀完了。」他讀書只看一遍,不讀第二遍,宋綬、蔡齊認為他是天下奇才。考取茂才異等,任校書郎、知崑山縣。又考中賢良方正科,被選拔升任為著作郎,通判睦州。
西夏趙元昊准備叛亂,寫來了一封傲慢的信,想促使宋與他絕交,以便趁機激怒西夏人以擁戴他。張方平建議:「暫時忍讓,使元昊沒有理由公開叛亂,等待一年多時間,抓緊精選將士,秣馬厲兵,修築城池,形成不可戰勝之勢。雖然元昊最終必然反叛,但師出無名,官吏將士沒有同仇敵愾之心,這樣就難以同我們決戰。小國家用兵三年還分不出勝負,國內就會不攻自破,我們再乘機攻擊,這是必勝之道。」當時朝廷處於全盛之時,大家都認為張方平的建議太軟弱,是姑息養奸。於是朝廷決定出兵討伐。張方平又獻上《平戎十策》,認為:「西夏想來侵犯,必然從延、渭來,巢穴一定空虛。我方應該屯兵河東,輕裝直進,這就是攻其所必救,使敵處於被動的打法。」宰相呂夷簡贊同這一策略而沒有實際採用。皇上召試館職時,對他說:「你不是考中兩次科舉的人嗎?何必再考?」命他任直集賢院,不久知諫院。 西夏侵犯邊境,張方平第一個請求將樞密院的事務合並到中書省,以便共同策劃。皇上認為很對,於是讓宰相兼任樞密使。當時政府征調各地的弓箭手,選其健勇者組成宣毅、保捷兩軍。張方平屢次上書反對,沒被採納。結果兩軍驕傲自大不堪,二十多萬人的部隊都像老百姓一樣不能打仗,正像張方平推測的那樣。
夏竦統率陝西並監領各路將領。四路將領因為往來請示匯報貽誤了戰機,加之皇上令他們進兵,他們卻逗留不前,以致豐州失陷,劉平等兵敗。各路主帥都遭譴責,夏竦像沒事人一般。張方平立即彈劾他,免了他的職,給四路將帥自主權。西北諸軍長久不得休整,西夏軍也疲憊不堪,張方平說:「皇上是天下人的父母,豈能同禽獸計較得失?希望皇上能趁著舉行郊祀之機,大赦天下罪人,自我檢討過失,取信於民,也給西夏人一條悔過自新之路。」皇上高興地說:「這正是我希望的。」這一年,修改了慶歷年間赦免邊寇的條件,讓邊境將士將皇上的好意轉告對方,西夏王元昊終於降服了。 隨即張方平以修起居的身份出使契丹。契丹王對左右說:「有這么好的大臣,多好!」陪他騎馬打獵喝酒,並將坐騎送給了張方平。回來後,任知制誥,代理開封知府。府中瑣事繁雜,前任一律用書板記錄,張方平卻靠默記,沒有一點差錯。升為翰林學士。元昊降服後,因為曾同契丹不和,前來請宋同契丹斷交,大臣們以為不行。張方平說:「為了剛降附的小小羌人,丟了和平相處已久的強敵,劃不來。應該告訴元昊,讓他慎重從事,假若清晨同契丹消除對立,我國的冊封書晚上就到。這樣,西部、北部兩方面都有利。」當時人同意這一觀點。又升為御史中丞,改任三司使。
當初,王拱辰提議河北的鹽由政府專營,張方平知道後就說:「河北的鹽業為什麼要統一管理呢?」皇上說:「剛剛立法決定的。」張方平說:「過去北周世宗將鹽稅均入其他稅收之中,現在的兩稅法中鹽錢項就是。這豈不是重復征稅嗎?」皇帝驚醒過來,張方平請皇帝親筆發文,停止收此稅。河朔父老鄉親在澶州拜迎他,並舉行了七天佛老會,以報謝皇恩,這件事詳見《食貨志》。升任端明殿學士、判太常寺。 宮中衛士夜晚兵變失敗,皇帝次日晨令二府獎勵張貴妃保護皇上的功勞,夏竦就建議:「應該研究怎樣特別獎賞。」張方平聽說後就對陳執中說:「漢代妃子馮婕妤親身抵擋猛獸,沒聽說有什麼特殊獎勵。而且既有皇後又尊崇貴妃,古來沒有這個道理。真要對貴妃實行了特殊的獎勵,那天下人的指責都會集中到你身上。」陳執中害怕,即作罷了。
皇帝徵求臣下的增收節支方案,張方平同大夥一起提了意見後又單獨寫了幾千字,大意說:「祥符年以來,法制鬆弛,漸漸背離了祖先的傳統。科舉、任子、考核轉正、升遷補敘等法則都被破壞了,任命將領、操練戰士,都不是原先的規則。中央財政開支處境窘迫,必定導致政出多門;大商人、大貴族鑽空子獲取暴利,專營茶鹽香..的法律也被破壞。這是治亂興亡的關鍵所在,不可不認真對待。」皇上看了他的意見書非常高興,正要重用他,碰上判官楊儀犯罪,方平因為同他有交往,貶職出任滁州知州。不久知江寧府,又判流內銓。
張方平又以侍講學士身份知滑州,徙任益州。還未赴任,有人造謠說,儂智高在南詔,將侵犯益州。益州代理知州急忙調兵築城,日夜不停,民間大受驚擾。朝廷聽說這一傳聞,也從陝西調集步騎部隊,絡繹不絕地開往蜀地。命令張方平盡快赴任,允許他相機行事。張方平說:「這必然是謠言。」路上遇到前往益州的兵士,他都遣返,其他勞役也都停止。正逢上元節燈會,城門三晚上不關,抓獲邛部川翻譯官造儂智高犯兵謠言的人,斬首於邊境,放逐余黨,蜀民才安定下來。 張方平又被召回任三司使。西部邊境打仗,兩蜀是大後方。張方平上奏請免兩蜀橫賦四十萬,減鑄鐵錢十餘萬緡,又建議:「國家以陳留一帶為中心,處於四通八達的樞紐地位,不像雍、洛等地有山川險要地形可以依靠,而僅能依靠強大的武力。士兵要吃飯,糧食依賴漕運,漕運以汴河為主,汴河連接淮河、長江,直達南海。天聖年以前,每年調集百姓疏浚,因而水流通暢。其後,淺薄者爭著請求裁減役費以嘩眾取寵,汴河日益堵塞。現在河在天上,必須仰望。這是得到了尺寸之利而喪失了丘山之利。」於是獻上十四項謀略。富弼讀他的奏章時,計時的更漏都過了十刻,也不知疲倦,皇帝亦稱好。富弼說:「這是關繫到國家生死存亡的意見,不是普通奏章啊。」全部採納了他的意見。
後張方平升任尚書左丞、知南京。不久,以工部尚書身份統率秦州。諜報人員報告西夏將來侵擾,張方平精選兵馬,聲稱要出關討西夏。最後夏人沒有來侵犯,有人認為他輕舉妄動,曾公亮說:「我方的軍隊又沒有越過邊界,怎能說輕舉妄動?強寇不來,是因為知我方已有提防。倘若處罰張方平,以後守邊大臣都不敢在敵人入侵之前早做准備了。」張方平自己覺得處境不好,請求調任為南京知府。
宋英宗即位,張方平升任禮部尚書,經請求改任鄆州知州。回京後,任學士承旨。皇上生病,在福寧殿召見他。英宗伏在桌上談話,聲音模糊不清。張方平遞過筆,皇帝寫道:「明天正式下令冊封太子。」方平大聲疾呼:「必須立潁王為太子。他既是嫡長子,又賢明,請您寫下他的名字。」英宗費力地寫下了,方平於是告退回去草擬詔書。
宋神宗即位後召見張方平,請他估算宋英宗的安葬費用。宋神宗說:「孝敬父母可以節約嗎?」張方平回答說:「英宗既然有安排,滿足他務行節儉的最後願望,也是孝順。」又請求按比例減省各種賞賜,實行乾興年間的標准,費用節約了十分之七八。張方平上奏章,宋神宗親自批復說:「你文章典雅,有三代聖賢的風范,又善於綜合概括,言簡意賅,即使是《尚書》中的《訓》、《誥》,也不過如此了。」皇上就是這般推崇他的。
升任參知政事。御史中丞司馬光認為他不該受如此重用,皇上不聽。司馬光離中丞職,曾公亮建議起用王安石,張方平認為不行。幾天後,赴父親喪事。服喪期滿後,以觀文殿學士身份留守西京。入朝覲見時,留京任判尚書都省,他極力請求下任陳州知州。 王安石推行新法,張方平朝見皇上,極力證明新法的害處,說:「老百姓好比水,可以使船浮起,也可以把船淹沒。戰爭好比火,不停戰必然自焚。假若推行新法,必然會導致沉船、自焚。」皇帝很不高興。
韓絳主持西部邊防,慶州發生兵變,京西轉運使命令各路兵馬會集慶州平叛,居民大受騷擾。張方平拿著京西轉運使的文書向皇上申明其非,皇帝說:「守臣處置問題不該這樣啊!」命令停止征調諸郡兵。召張方平任宣徽北院使,留京師。王安石很討厭他,派他知青州。臨行前,宋神宗向他請教祖宗對付外寇的辦法,回答說:「太祖不貪圖遠征,比如靈夏、河西一帶,都任命當地的首領統治,允許世襲。環州董遵海、西山郭進、關南李漢超,都享受高俸和賞賜,給予其寬松的環境。諸將軍需充足,威望就高,間諜精明強干,官吏士兵服從號令,故能以十五萬人當一百萬人用。後來太宗策劃攻燕薊,內遷李彝興、馮暉,於是朝廷開始窮於應付邊境沖突了。真宗澶淵之戰勝利後,與契丹人講和,至今邊境太平。三代的情形就是這樣。近年來守邊將士,想將天下的命運拿來孤注一擲,成功了則他們獲利,失敗了則給別人留下禍患,不能聽他們的話呀!」宋神宗說:「仁宗慶歷以來的事你知道嗎?西夏元昊剛降服,是怎樣對待他的?」張方平回答說:「我當時任學士,誓詔封冊,都出自我的手筆。」神宗說:「您當時就已經是學士,可算得上德高望重了。」
契丹派使者蕭禧來討論邊界問題,應該告辭回國了,卻睡在館驛中不走。張方平對樞密使吳充說:「只給主管官員送食物,不問其他的,再讓邊境地方官通知他本國。」吳充請示皇帝後採納了這一建議,蕭禧於是立即回去了。任命張方平為中太一宮使。
王安石放鬆了對銅的專營管理,奸商即常常銷毀銅錢做器具賣,各關所徵收不到錢,錢漸漸毀損。張方平極力論證這一現象的危害性,請皇帝質問王安石:「將歷代的典章制度,一天之內全部廢除,居心何在?」皇帝採納了一些。張方平請求辭職,進使南院,任應天府通判。皇帝說:「想讓你同韓絳共事,而你的政見不同;想讓你去樞密院,而你的軍事策略也不同於他人。你受先帝的器重,我卻怎樣讓你幫我呢?」還是讓他離開了京師。
高麗使者路過應天府,地方官應送往迎來。張方平對皇上說:「我的級別相當於宰相,不能比屬國的使者還低。」皇帝下令允許只派少尹接待使者。王師征伐安南,方平說:「把西北的精兵猛將良馬,拋棄到炎熱的蠻荒之地,禍患不勝枚舉。假若最後部隊只是疲憊不堪、耗費些錢財,然後無功而還,就算是國家的大幸了。」後來形勢的發展證實了他的話。
王安石等推行新法,賣渡口碼頭為市場,土地廟及其他宗廟,甚至宋地先賢閼伯、微子廟都成了商賈活動之區。張方平說:「宋地是宋朝王業的發祥地,商朝時閼伯受封於商丘,主持祭祀大火星;微子是宋地的第一個國君。這兩座廟,難道也不能倖免嗎?」皇帝大怒,在奏章後面批示說:「侮慢神明,污辱國家,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於是祠廟都得以保存。幾次請求退休,後以太子少師的身份退職。官制改革,廢宣徽使,只允許他仍領此銜。哲宗即位,加封為太子太保。
元祐六年(1091)死,享年八十五歲。追贈司空。遺言不要謚號,尚書右丞蘇轍替他請謚號,於是謚為「文定」。

5、1021年的通鑒記載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天禧五年(遼太平元年)
春,正月,丁丑朔,帝御延慶殿見輔臣。
乙未,遣使撫京東水災。
丁酉,以右諫議大夫張士遜為樞密副使。
翰林學士劉筠見帝久疾,丁謂擅權,嘆曰:「奸人用事,安可一日居此!」因表求外任。授右諫議大夫,知廬州。
二月,丁未,給事中、知河陽孫奭,再表求解官養父;庚戌,命知袞州,以奭父時居鄆州,袞、鄆相邇故也。
乙卯,遼主如鈸河。壬戌,獵於高柳林。
庚午,以光祿寺丞孔聖佑襲封文宣公,知仙源縣事。
三月,辛巳,御正陽門觀酺。
戊戌,天章閣成。庚子,奉安御集、御書於天章閣,遂宴輔臣於閣下。
先是大食國進象及方物於遼,為子請婚。是月,復來請,遼主封皇族女為公主嫁之。
夏,四月,遼東京留守奏女真三十部長請各以其子詣闕祗候,遼主命與其父俱來受約。
乙卯,遼主錄囚。丁卯,置萊州。
是月,遼主清暑於緬山。
五月,乙亥朔,慮囚,降天下死罪。
癸未,詔皇太子讀《春秋》。
六月,丙午,太白晝見。
己未,國子監請以御制《至聖文宣王贊》及近臣所撰《十哲、七十二賢贊》鏤版;詔可。
秋,七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先是司天測《儀天歷》當食既,前九日,帝避正殿,分命中使祈禱。是日,食四分而止。翼日,群臣表賀。
乙亥,遼遣庫哩取石晉所上玉璽於中京,以是冬將行大冊禮也。
准而貢於遼。
戊寅,新作景靈宮、萬壽殿,為帝祈福。
辛巳,遼主如沙嶺,旋獵於潢河。
九月,遼主如中京。
宋綬等使遼還,上契丹風俗。
戊寅,吐蕃嘉勒斯賚請降。
冬,十月,丁未,德?寽勒部貢馬於遼。
戊申,遼主錄囚。
祥源觀成。
詔獎淮南、江、浙、荊湖發運副使周寔,以其自春至冬運上供米凡六百餘萬石故也。
壬子,輔臣以帝違豫浸久,表引漢宣帝、唐高宗故事,請五日一御便殿;從之。
庚申,遼主幸通天觀,觀魚龍曼衍之戲;翼日,復觀之。還,升玉輅,自內三門入萬壽殿,奠酒七廟御容,因宴宗室。
十一月,癸未,遼主御昭慶殿,群臣上尊號曰睿文英武遵道至德崇仁廣孝功成治定昭聖神贊天輔皇帝。大赦,改元太平,中外官進秩有差。
遼皇子梁王宗真,幼聰明,長而魁偉,豁達大度,善騎射,好儒術,通音律,遼主及後皆愛之;甲申,冊為皇太子。
山南東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王欽若有疾,累表請就醫京師,未報。丁謂密使人給欽若曰:「上數語及君,甚思一見;君第上表徑來,上必不訝也。」欽若信之,即令其子右贊善大夫從益移文河南府,輿疾而歸。謂因言:「欽若擅去官守,無人臣禮。」命御史中丞薛映就第案問,欽若惶恐伏罪。戊子,降授司農卿,分司南京,奪從益一官。轉運使及河南府官皆被責,仍頒諭天下。
十二月,乙巳,以內殿崇班皇甫繼明同句當三館、秘閣公事。咸平中,初命劉崇超監三館、秘閣圖籍,其後因循與判館聯署掌事,時論非之。崇超素與王欽若厚善,丁謂為相,別用繼明以分其權,更號監圖籍曰句當公事。自是內臣遂與大學士同職,時論愈非之。
遼特里袞耶律資忠之在高麗也,其弟昭為著帳郎君,坐罪,沒家產。至資忠還,遼主遇之甚厚,復昭橫帳,且還舊產,以外戚女妻之。是時樞密使蕭哈綽、少師蕭巴格方有寵於遼主,資忠性伉直,不肯俛附,嘗於遼主前詆之。遼主怒。奪資忠官。昭博學善屬文,先以從獵拔里堵山,為羯羊所觸而死。
先是遼主鑄錢,文曰:「統和元寶」,至是復鑄「太平元寶」錢,新舊互用。

6、宋仁宗時的官員有哪些

王德用:980-1058 字元輔.魯國公、尚書令王超之子.至道時,隨父攻西夏為先鋒.歷官環慶路指揮使、殿前都虞候、步軍副都指揮使等.康定初,出為保靜軍節度使,徙真定府、定州路都總管,鎮守邊防,名聞邊塞.朝廷與契丹議和,遂徙陳州,再改集慶軍節度使,封冀國公,以太子太師致仕.後起復為河陽三城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鄭州.至和初年,為樞密使,封魯國公.卒,贈太尉、中書令,謚武恭.
王欽若:962-1025 字定國.臨江軍新喻人(今江西新余).淳化進士,真宗初年,授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景德初,契丹攻宋,密請真宗遷都金陵,為寇準所阻,出判天雄軍.還朝,判尚書都省、領修《冊府元龜》.天禧初,為左僕射、平章事.兩年後罷相,出判杭州.仁宗初,復相,與丁渭、林特、陳彭年、劉承珪,時人稱為「五鬼」.卒,則太師、中書令,謚文穆.
林特:字士奇.南劍州順昌人(今屬福建).仕南唐,授蘭台校書郎.宋初,為長葛尉,後歷任大理寺丞、三司副使、修玉清昭應宮副使等.為人善附會,與丁渭等五人號稱「五鬼」.仁宗即位時,進刑部尚書、翰林侍讀學士.丁渭貶官,林特亦落職知許州.後還朝,病卒,贈尚書左僕射.其人長於吏事,曾奉詔撰《會計錄》三十卷.
丁謂:966-1037 字謂之,後改字公言,蘇州長洲人.淳化進士.歷任峽路轉運使、刑部員外郎、樞密直學士等.天禧三年為參知政事.次年,排斥寇準去位,升為宰相,封晉國公.暗中交結內侍雷允恭,左右朝政.後貶崖州司戶參軍,徙雷州,又徙道州.明道中,授秘書監,致仕.其人喜為詩,長於書畫、音律、博弈,為官機敏有智謀,狡猾過人,與林特、王欽若等時稱「五鬼」.後死於光州.
夏竦:985-1051 字子喬,江州德安人(今屬江西).以父戰死,授丹陽主簿,舉賢良方正科.歷官右正言、尚書禮部員外郎、知制誥、樞密副使等.寶元初,西夏元昊來犯,出知永興軍,後徙鄜州、改判河中府.慶歷中,召拜樞密使,以諫官反對,改知亳州.病死,贈太師、中書令,謚文庄.積家財巨萬,生活奢侈,但為郡守有政績,治軍尤嚴.
陳堯佐:963-1044 字希元,閬州閬中人(今屬四川).端拱進士,歷任殿中丞、兩浙轉運副使、京西轉運使等,入朝為三司戶部副使,同修《真宗實錄》,擢知制誥兼史館修撰,拜給事中、參知政事.明道中,罷知永興軍.景佑四年(1037),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即拜相),但不入即罷相致仕.自少好學,善古隸八分,筆力端勁,尤工詩.卒,贈司空兼侍中,謚文惠.
宋庠:996-1066 字公序,安州安陸人(今屬湖北).天聖進士第一名.歷官左正言、知制誥、權判吏部流內銓、翰林學士等.寶元中,拜參知政事.遇事分別是非,與宰相呂夷簡不睦,出知鄆州.後復為參知政事,改樞密使.皇佑中,拜相,出知河南府,旋再拜同平章事充樞密使.後以司空致仕.卒,贈太尉兼侍中,謚元獻.庠愛讀書,至老不倦.
宋祁:998-1061 字子京,宋庠之弟.天聖進士,授大理寺丞、國子監直講、預修《廣業記》,遷權三司度支判官.歷任知制誥、權同判流內銓、翰林學士等,參予修撰《新唐書》列傳,後出知定州,改益州,旋授三司使.後被包拯彈劾其奢侈過度,出知鄭州.卒贈尚書,謚景文.
陳執中:字昭譽.少以父任為秘書省正字.歷任右正言、三司戶部副使、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等.康定初,拜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皇佑初,以足疾辭職,改授尚書左僕射、觀文殿大學士,後拜司徒,封岐國公.卒,贈太師兼侍中,謚恭.
劉沆:字沖之.吉州永新人(今屬江西).天聖進士.歷官三司度支、同修起居注、判吏部流內銓等.後出知譚州兼安撫使,鎮壓湖南瑤人起事.皇佑中,拜參知政事.至和初,拜同平章事.中丞張昪彈劾其挾私出御史,罷相,出知應天府,徙陳州.卒,贈左僕射兼侍中.
賈昌朝:998-1065 字子明,真定獲鹿人(今屬河北).同進士出身.歷官殿中丞、尚書禮部郎中、權知開封府等,以權御史中丞,上書備邊六事:馭將帥、復士兵、訓營卒、通四夷、綏蕃部、謹覘候,多施行.慶歷三年(1043),拜參知政事.次年,改樞密使,旋拜同平章事,仍兼樞密使.罷相後出判大名府.嘉佑初,復為樞密使.再罷守許州.卒,謚文元.
魯宗道:字貫之,亳州譙人(今屬安徽).進士出身,歷官海鹽令、秘書丞、左諭德、直龍圖閣等.宋仁宗即位後,遷戶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兼侍講、判吏部流內銓.後拜參知政事.為人剛正,遇事敢言,時人譽為「魯頭參政」.卒,贈兵敗尚書,謚肅簡.
薛奎:967-1034 字宿藝,絳州正平人(今屬山西).淳化進士.歷官隰州軍事推官、淮南轉運副使、陝西轉運使、江淮制置發運使等,入朝為三司戶部副使.因與李士衡不合,出知延州.天聖中,權知開封府,遷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性剛毅,遇事敢言,執政謀議無所畏避.天聖七年,拜參知政事,後以疾數辭官,罷為戶部侍郎、資政殿學士、判尚書都省,旋病死,贈兵敗尚書,謚簡肅.
蔡齊:988-1039 字子思,祖籍洛陽,徙居萊州膠水,舉進士第一,除將作監丞,出判兗州.仁宗初,改尚書禮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以起居舍人知制誥,罷知河南府.後拜樞密副使.為官剛正、謙讓,不妄言、不附權貴.後拜參知政事,尋出知潁州.卒,贈兵部尚書,謚文忠.
程琳:字天球,永寧軍博野人(今河北蠡縣).歷任泰寧軍節度推官、判吏部流內銓、知開封府、三司使等.景佑中,拜參知政事.後以平章事復判大名府,前後守大名十年,擇要害,修壁壘,加強對契丹的防守.後改鎮安軍節度使.卒,贈中書令,謚文簡.
高若訥:997-1055 字敏之,本並州榆次人(今屬山西),徙家衛州.進士出身.歷任起居舍人、知諫院、判吏部流內銓、樞密副使等.後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為樞密使.皇佑五年,罷為觀文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尚書左丞、同群牧制置使、判尚書都省.通醫學.卒,贈右僕射,謚文庄.
楊崇勛:字寶臣,薊州人.以父任為東西班承旨,歷任右侍禁、西頭供奉官、內殿崇班、樞密都承旨、殿前都指揮使等.仁宗即位後,拜樞密使,後罷為同平章事、河陽三城節度使、判許州,再罷同平章事,改壽州.後坐子宗誨受賄枉法,以左衛上將軍致仕,改太子太保.其為人貪鄙,喜中傷人,故人多畏避.卒,贈太尉,謚恭毅.
狄青:1008-1048 字漢臣,汾州西河人(今山西汾陽).善騎射.寶元初,為延州指揮使,常為先鋒,屢敗西夏兵,為范仲淹等所常識並擢用.皇佑中,拜樞密副使.儂智高起事,其以宣撫荊湖南北路、經制廣南盜賊事,夜渡昆侖關,出其不意,敗敵.還朝後,拜樞密使.至和末,為謠言中傷,出判陳州.病死,贈中書令,謚武襄.
吳育:1004-1058 字春卿.建安(今屬福建)人.舉進士,歷任知臨安、通判蘇州、右正言.寶元間,除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徙知開封府.慶歷五年,拜右諫議大會、樞密副使,改參知政事.後以資政殿大學士、尚書左丞出知河南府.卒,贈吏部尚書,謚正肅.
宋綬:991-1040 字公垂,趙州平棘人(今河北趙縣).以蔭補太祝,大中祥符元年(1008)試學士院,為集賢校理,賜同進士出身,擢知制誥、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同修《真宗實錄》、國史.明道二年(1033)拜參知政事.其人博通經史,藏書萬余卷,親自校勘,尤精筆札,撰《鹵簿圖》十卷.後因患病不能視事.卒,贈司徒兼侍中,謚宣獻.
程戡:字勝之,許州陽翟人(今河南禹縣).進士出身,授涇州觀察推官.歷任起居舍人、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給事中.至和元年(1054),召拜參知政事.後避宰相文彥博親,改樞密副使.再以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判延州.英宗即位後,加安武軍節度使,留任.卒,贈太尉,謚康穆.
盛度:字公量.世居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不是南京),後徙居杭州餘杭縣.舉進士,歷任秘書省秘書郎、試學士院等,遷尚書屯田員外郎,數上疏論邊事.奉使陝西,實地觀察,參閱漢、唐圖籍,繪《西域圖》以獻又繪《河西隴右圖》,真宗稱贊其博學,授翰林學士、知審刑院.景佑二年(1035),拜參知政事,改知樞密院事,後罷為尚書右丞、知揚州,加資政殿學士、知應天府,以疾拜太子少傅致仕.卒,贈太子太保,謚文肅.生平勤學博文.
丁度:990-1053 字公雅,祖籍恩州清河(今屬河北),徙居開封祥符.大中祥符中,舉制科,為大理評事、通判通州,遷知太常禮院、判吏部南曹.上書論事:增講讀官、增諫員,選河北、河東役兵補禁軍等.仁宗即位後,遷翰林學士、審察在京師刑獄.西夏元昊攻宋,劉平、石元孫戰敗,丁度獻《備邊要覽》,擢工部侍郎、樞密副使.又上《慶歷》兵錄》五卷與《贍邊錄》一卷,拜參知政事.後因事罷為紫寀殿學士兼侍讀學士,遷尚書右丞.其人勤學,喜讀《尚書》.
王堯臣:字伯廉,應天府虞城人(今屬河南).舉進士第一,歷任右司諫、知審官院、陝西安撫使等.對防禦西夏、將帥作用、邊防部署、營田治兵諸事頗多建議.入朝,授權三司使,改右諫議大夫.皇佑三年(1051)拜樞密副使,深為仁宗信用,以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卒,贈尚書左僕射,謚文安.元豐三年,加贈太師、中書令,改謚文忠.
田況:1003-1061 字元均,冀州信都人(今屬河北).舉進士,又舉賢良方正.西夏元昊來犯邊,陳治邊十四事,為仁宗所重,授陝西宣撫副使,鎮壓保州雲翼軍兵變,除知成德軍,擢權三司使.至和元年,拜樞密副使.嘉佑中,授樞密使,以疾罷為尚書右丞、觀文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提舉景靈宮,以太子少傅致仕.性敏捷,寬厚待人,有文武才略,數論政事,盡言無隱.卒,贈太子太保,謚宣簡.
晁宗愨:字世良,澶州清豐人(今屬河南).禮部尚書晁迥之子.以父蔭,為秘書省校書郎.後舉進士第,除館閣校勘,遷大理寺丞、集賢校理兼注釋御集檢閱官.仁宗即位,遷殿中丞、同修起居注.天聖中,授祠部員外郎、知制誥.西夏元昊攻宋,授陝西安撫使,與夏竦議攻守策,拜參知政事.後以疾求解職,除資政殿學士,旋卒,贈工部尚書,謚文庄.
王曾:978-1038 字孝先,青州益都人(今屬山東).咸平進士.真宗朝,以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罷知應天府.仁宗即位,劉太後聽政,拜相.其人素惡僥幸,太後姻親多為其所裁抑,罷知青州.仁宗親政,授樞密使.景佑二年,拜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封沂國公.因與參知政事呂夷簡論事頗有異議,遂俱罷.卒,贈侍中,謚文正.
張知白:字用晦,滄州清池人.舉進士第,歷官右正言,知劍、鄧青三州等,再拜給事中、參知政事.與宰相王欽若議論多相違,稱疾辭職,罷為刑部侍郎、知大名府.仁宗即位,拜樞密副使,以工部尚書同平章事.立朝以清廉自持,無毫釐為私,雖身居顯貴,其儉朴如寒士.病亡,贈太傅、中書令,謚文正.
杜衍:978-1057 字世昌,越州山陰人(今浙江紹興).舉進士,歷知平遙、乾、揚等州縣、三司戶部副使、審官院等.寶元二年(1039),遷刑部侍郎、知永興軍.慶歷中,拜樞密使,旋拜相,後罷相出知兗州.以太子少師致仕.皇佑元年,遷太子太保,進太子太師,封祁國公.其人刻苦學習有大志,不甘落後殖私產,好引薦賢士,為官清正.卒,贈司徒兼侍中,謚正獻.
晏殊:991-1055 字同叔,撫州臨川人(今屬江西).景德初,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歷任秘書省正字、集賢校理、知制誥,加給事中、預修《真宗實錄》,拜樞密副使.因忤劉太後意,罷出知外州.後召拜御史中丞、遷參知政事,以禮部尚書罷知亳州.慶歷中,拜相兼樞密使.為諫官孫甫等所論,出知潁、陳、許永興等州、軍,以疾歸京師.卒,贈司空兼侍中,謙元獻.善為文,尤工詩.
龐籍:988-1063 字醇之,單州成武人(今屬山東).舉進士第,任開封府兵曹參軍,召為殿中侍御史.西邊用兵,擢為龍圖閣直學士、知延州兼鄜延都總管、經略安撫緣邊招討使,改延州觀察使,修築城砦,募民耕種,用部將狄青等.宋夏議和後召為樞密副使.上書陳述陝西用兵,公私俱困,請並省官屬,調近塞駐兵就食內地,朝廷從其所請,頗省邊費.拜參知政事、樞密使,又拜同平章事.後罷知鄆州.其人曉律令,善治吏事,持法嚴峻,士卒畏服,為政頗有惠政.以太子太保致仕,封潁國公.卒,贈司空,謚庄敏.——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龐太師.但其人與戲劇形像相差甚遠,可以說歷史上的這位「龐太師」是位好官.
王隨:河南人(今河南洛陽).舉進士第,歷任淮南、河東轉運使、刑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知制誥、翰林侍讀學士等.明道中,拜參知政事,加吏部侍郎,知樞密院事,旋拜同平章事,監修國史.為相一年,無所建樹,與執政陳堯佐等數爭事,為諫官韓琦所彈劾,罷相,判河陽.卒,贈中書令,謚章惠,後改謚文惠.
章得象:978-1048 字希言,原籍泉州,後居浦城.第進士,歷知台州,直史館,兵敗郎中、知制誥、翰林學士、龍圖閣學士、同知樞密院事等.後拜相,無所建樹.慶歷五年,徙判河南府.得象在翰林十二年,章獻太後臨朝聽政,宦官方盛,太後每遣內侍至學士院,得象必正色以待,或不交一言.在中書八年,其族人親戚,皆抑而不進.卒,贈太尉兼侍中,謚文憲.皇佑中,改謚文簡.
呂夷簡:979-1044 字坦夫,原籍萊州,徙居壽州.舉進士.真宗朝,歷任地方官.仁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天聖中,拜相.因郭皇後言,罷相,不久復相,贊成仁宗廢郭後,貶范仲淹等.與王曾數爭事.俱罷相.康定初,復入為相,封許國公,兼樞密使,旋拜司空、平章軍國重事.以老請致仕,以太尉致仕.卒,贈太師、中書令,謚文靖.
張士遜:964-1049 字順之,陰城人(今湖北光化).淳化進士,歷知數縣,遷侍御史,授知審刑院、判集賢院.天聖中,拜相,曹利用被譖得罪,士遜為之解脫.罷知江寧府,移知許州.明道初,復入為相,監修國史.坐事再罷相,出判許州、徙知河南府.寶元元年,復入為相.康定初,西夏犯境,詔知樞密院,無所建樹,累上章告老,封鄧國公致仕.卒,贈太尉、中書令,謚文惠.
韓琦:1008-1075 字稚圭,相州安陽人(今屬河南).舉進士,授將作監丞,累遷右司諫.曾一次奏罷宰相、參政四人.益州、利州歲飢,為益利路體量安撫使,緩調賦、逐貪吏、汰冗役、減輕百姓困苦.寶元三年(1040)為陝西安撫使,大將任福敗亡,降知秦州.慶歷二年,為陝西四咱經略安撫招討使.宋夏議和後,奉詔入朝,任樞密副使.范仲淹罷相,琦亦出知揚州.嘉佑元年,拜樞密使,旋又拜相.英宗即位,請曹太後還政,拜右僕射,封魏國公.神宗立,出判相州.王安石變法,與司馬光等屢次上疏反對.卒,贈尚書令,謚忠獻.
曾公亮:999-1078 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舉進士,歷任集賢校理、知制誥、史館修撰、知開封府.嘉佑初,擢參知政事,除樞密使.嘉佑六年,拜同平章事.神宗即位後,加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後以老辭位,拜司空兼侍中,後出判永興軍.以太傅致仕.卒,贈太師、中書令,謚宣靖.
富弼:1004-1083 字彥國,河南府人(今河南洛陽).舉茂材異等.累遷知諫院.康定元年,上疏請令宰相兼領樞密院,參與治邊事,抵禦西夏.慶歷二年,契丹索取關南地,出使契丹,允增歲幣.次年,拜樞密副使,與范仲淹等推行「慶歷新政」,被排斥,出知鄆州.至和二年拜相,因母喪去位.英宗即位,召為樞密使.神宗即位,拜相,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稱疾求退,出判亳州.卒,贈太尉,謚文忠.
文彥博:1006-1097 字寬夫,汾州介休人.進士出身.慶歷末,平王則起事,由參知政事升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判河南府,封潞國公.英宗即位,拜樞密使.神宗初,反對王安石變法,出判河陽,徙大名府.告老,以太師致仕.元佑初,經司馬光推薦,命為平章軍國重事.其雖身居富貴,但待人接物謙遜,居洛陽期間,接待程顥兄弟,如同布衣之交,與富弼、司馬光等十三人相聚,論年齡不論官位,稱「洛陽耆英會」,為時人欽慕.元保有五年(1090),復以太師致仕.卒,謚忠烈.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蘇州吳縣人.舉進士,歷任集慶軍節度推官、大理寺丞、秘閣校理,奏請章獻太後還政,旋出判河中府,徙陳州.仁宗親政,擢右司諫,力諫廢郭皇後,出知睦州,徙蘇州.召還判國子監,擢權知開封府.慶歷三年,拜參知政事,與富弼、歐陽修等推行「慶歷新政」,為權貴所讒,罷為副相,出為陝西四路安撫使、知邠州.仲淹內剛外和,性至孝、節儉,平時食不重肉,為政寬厚,所至有惠政.卒,贈兵敗尚書,謚文正.
韓億:字宗魏,原籍真定靈壽(今屬河北),徙居開封雍丘.舉進士,歷任知永城縣及洋、相二州,殿中侍御史,河北轉運使等官.仁宗初,以侍御史知雜事,掃法不避權貴.景佑二年,以尚書工部侍郎同知樞密院事;四年,拜參知政事.為諫官所彈劾,罷知應天府.官至尚書左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贈太子太保,謚忠憲.
包拯:999-1062 字希仁,廬州合肥人.舉進士,歷知建昌、天長二縣及端州,為監察御史,建議歲賂契丹慧御戎之策,宜練兵選將,加強邊備,授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徙知揚、廬、池等州.權知開封府時,開正門,甜頭者直至堂前,陳述曲直、杜絕吏奸.為政嚴明,斷訟正直,貴戚、宦官為之斂手.後以樞密直學士權三司使.嘉佑六年,拜樞密副使.卒,贈禮部尚書,謚孝肅.
錢惟演:962-1034 字希聖,吳越王錢俶之子.博學能文,辭藻清麗.真宗朝,授太僕少卿,獻《咸平聖政錄》,命為直秘閣,預修《冊府元龜》.歷任知制誥、給事中、知審官院.大中祥符八擴,為翰林學士,坐貢舉失實,降給事中,遷工部尚書.仁宗即位,拜樞密使.初附丁謂逐寇準,丁謂罪行被發,遂排斥丁謂以求自解.宰相馮拯惡其為人,罷為鎮國軍節度觀察留後,官終崇信軍節度使,贈侍中,謚思,改謚文僖.
張昪:992-1077 字杲卿,韓城人.舉進士,歷知絳、鄧、慶、秦諸州及開封府.至和二年(1055),擢御史中丞,論時事無所迴避.嘉佑三年,除樞密副使,拜參知政事、樞密使.英宗立,告老,以彰信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許州,改鎮河陽三城,以太子太師致仕.卒,贈司徒兼侍中,謚康節.
趙慨:996-1083 字叔平,初名禋.南京虞城人(今屬河南).舉進士,歷知滁州、知制誥、翰林學士等,以龍圖閣學士知鄆州、應天府.嘉佑間,擢參知政事.熙寧初,拜觀文殿學士、知徐州,自左丞轉吏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贈太子太師,謚康靖.
歐陽修:1007-1072 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人.舉進士.慶歷三年,知諫院,力贊范仲淹推行新政.仲淹罷,亦出知滁州、揚州等州.嘉佑二年,知貢舉人,排抑險怪奇澀的「太學體」,文風始為之一變.嘉佑五年,拜樞密副使,次年,參知政事.博學多能,有志於史學、文學.熙寧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贈太子太師,謚文忠.
余靖:1000-1064 字安道,韶州曲江人(今廣東韶關).舉進士,為贛縣尉,累遷集賢校理,力諫罷范仲淹被貶,出監筠州酒稅.慶歷中,入為右正言,數論事,切中時弊,疏論自西邊用兵,國庫虛竭,民無儲蓄,十室九空,戒廣事浮費,又陳夏竦姦邪,不可為樞密使,擢升為知制誥.三使契丹,習契丹語.丘保有中,以經制廣南西路賊盜,與狄青等鎮壓儂智高起事.官至工部尚書.卒,贈刑部尚書,謚襄.
任福:字佑之,開封人.咸平中,補衛士,歷秦鳳路馬步軍副總管、侍衛馬軍都虞候.康定二年,元昊謀攻渭州,奉韓琦命親率一萬八千人出擊,西夏兵充馬關佯敗,與先鋒桑怪引騎馳追,屯好水川,陷入西夏伏兵中,力戰而死,其子懷亮亦戰死.贈武勝軍節度使兼侍中.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