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孤獨的風俗

孤獨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21 04:52:05

1、莆田端午節習俗 一位孤獨小妹妹拜託各位大神

莆田端午節習俗——劃龍船 端午節前後,莆田一帶有劃龍船習俗(賽龍舟),意為紀念屈原,慶祝豐收,祈求平安。 「龍舟爭快楚江邊,吊屈誰知特愴神。」這是北宋政治家、詩人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的詩。這詩反映了一千多年前,民間就有賽龍舟、吊屈原的習俗,相沿至今,長久不衰。早在四五百年前,莆田南北洋一帶就有人開始造龍舟,端午節把柳枝幹雕成的龍頭,裝在木船後面,龍舟下水前要舉行「龍王祭」和「龍舟點睛」典禮。凡參賽的龍船,由道士上香稟告「龍王尊神」,主持者用紅綵綢蒙上龍船的「眼睛」,並在「龍角」上掛上「龍燈」、花環、餅圈等。接著,龍舟在執事者的護送下,由長老用彩筆為龍舟開光點睛,使其成為真正的「龍」後,龍舟才在一片熱烈的掌聲和震耳的爆竹聲中下水,再進行龍舟比賽。 新中國成立後,劃龍舟活動更加彭勃地開展,這其中以黃石鎮龍舟最多最活躍。全鎮有一百多艘龍舟,平均一個村就有二至三艘。黃石鎮以東花一鄉的龍舟最多。為什麼東花鄉群眾對龍舟產生這么大的興趣呢?原來,「江東、東花吃米無沙。」這是莆田人常說的一句古話。意思是說,江東東花是平原地區,鄉里一擔沙無處找,地處木蘭溪下游,莆田南洋平原的東花,全鄉現已分成華東、華西、華堤三個行政村,總人口達上萬人。境內水田五千餘畝,河網密集,大小河流有幾十條。其中華東村的大溝琴;華西村的大溝前、華堤村的五個宮前的興太岩。這三條溝長達一千多米,寬百餘米,溝路筆直且深(平均5?6米深),是賽龍舟的好場所。農民們一到端午節,就想扒龍船娛樂。村裡的男人撐溪船拉網捕魚佔大多數。因此早在明朝中葉,這個鄉便開始舉行龍舟比賽。至解放時,劃龍船的水手多達五六百人,有的父子同舟,有的叔侄同船,有的父親掌舵兒劃船。端午節這一天,農民們吃完端午飯,抹了雄黃,換了新裝後,相爭下水扒龍船。人人像水裡的蛟龍,岸上觀看的群眾擠得水泄不通。「扒呀!(劃的意思)扒呀!加油、加油!」的歡呼助興聲震撼整個水鄉,連四鄉八鄰的群眾也跑到東花來看扒龍船,所以人們稱東花是「龍舟之鄉」。 劃龍船不但東花有,莆田南北洋許多地方都有端午劃龍舟習俗,一直沿襲至今。近年不但有男子龍舟隊,還有女子龍舟隊,龍舟競劃,為端午節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2、包頭市的有什麼風土人情?

包頭風俗 祭尚西  「尚西」是蒙古語,神樹的意思。過去蒙古族群眾有祭尚西的習俗。 通常是在一棵孤獨的神樹下,用五顏六色的花布條把樹枝裝飾得特別艷麗。一位「尚西老人」盤膝坐在神樹之下,男女老少聚集在周圍,拜祭尚西,並推選幾名主祭人手捧哈達、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獻。儀式結束後,便進行蒙古族人民最喜愛的傳統文體活動。年青的健兒們,有的賽馬,有的射箭,還有的摔跤。祭祀大會上一片歡樂的景象。 高蹺  舞者雙足踩著木蹺(有套腳裝置的木棍,高3至4尺),扮成各種人物,手持道具,在鑼鼓大鑔 的強烈節奏下舞動。河套地區的高蹺多由24人至36人組成。多數高蹺隊扮有白蛇、青蛇、許仙、法海、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唐僧、丑老闆、二八小子、大姑娘、書生、工人、農民、士兵等角色。舞蹈套路有白菜心、剪子股、蒜辮子、蛇蛻皮、白馬分鬃、單八字、雙八字、跳桌子、撲蝴蝶、三打白骨精等。最後以齊唱社火調或碼頭調結束表演,歌詞則隨時靈活編成。高蹺的表演時間多是春節和元宵節。 包頭婚禮舊俗乾嘉年間,清政府明文規定:"口外綏遠等地僅容孑身商販往來,挈室者有禁。"(《清史稿?食貨志》卷120)因,此,"走西口"來包頭經商者的眷屬多在"口裡"(山西等地)。大清會典還規定蒙旗之間、蒙漢之間禁止通婚。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到嘉慶14年(公元1809年)包頭村改置包頭鎮時,人口已增至1500餘戶,摻雜著漢、滿、蒙、回族婚禮習俗的包頭婚禮舊俗也日漸形成。 包頭婚禮舊俗先從娶親說起。娶親選定吉曰良辰,走在娶親隊伍前的是一對男童,每人一手提燈籠,一手拿把乾草。隨後是鼓匠,一班鼓匠6至7人,,其中核心人物是吹口嗩吶者,沿街吹奏「得勝鼓還朝」一曲。鼓匠後是花轎和騾馬轎車,花轎是紅慢翠蓋,上面插龍鳳呈祥,四角掛著絲穗,有錢人家娶親為五乘橋,花轎三乘,娶親去的路上女迎親者坐一乘;其餘二乘由壓轎男童坐,迎回時新娘、迎親、送親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藍轎;用藍呢子圍蓋,上面插銅頂,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老百姓稱這樣的迎親隊伍為「小登科」,按習俗就巡檢、縣老爺乘車馬遇上迎親隊伍也得停下讓路。 婚禮喜慶最早起源於東漢《後漢書?李合傳》記載:大將軍竇憲納妻,天下郡國皆有禮慶。"娶親時提燈、乘車(轎)、鼓樂皆起源於唐代,白居易〈春深〉詩中就有"春深娶婦家,兩行籠里燭,一樹扇間花,賓拜登華席,親迎 障 車。"(《唐會要》卷83)亦記載今貴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極歡宴。" 娶親隊伍回到大門口,先是鞭炮喧天驅災壓邪,南朝梁.宗懍《荊夢歲時記》就記載:「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然後由兩位年長老婦手拿油燈把燈籠點著,把乾草燒著,燃草稱「祝火」,表示驅災祈福的意思。新郎下轎穿著長袍馬褂,身披紅綢。清朝時頭戴"瓜殼"帽,民國初年戴禮帽,上插金花。男子插戴花冠習俗最初見於唐代,稱"一年景",寓富貴之意。新娘頭戴花冠,俗稱"鳳冠",冠上金鳳銜珠串,金玉玳瑁理,身穿猶如戲裝的紅蟒袍,綉珠鳳,頭上蒙紅蓋頭。新娘結婚前一天要"開臉",由嬸娘、舅媽、夫婦,雙全有子孫者修去新娘上的汗毛,以示處女生活結束。新娘頭上蒙紅色輕紗始於東漢,蓋頭以遮羞避邪,嫣紅取吉祥之意。新郎、新娘下轎腳踩紅布,沿道有親屬托著盤子,放著紅棗、花生、桂圓、栗子等撒到新郎新娘身上,取意"早生貴子",一般只撒紅棗、花生,取意"早生"。 "卜地安帳拜堂之禮"(《封氏見聞記》始於唐代。包頭地區稱"拜天地"。帳(俗稱"喜棚")內放一供桌,習稱"天地桌"。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鏡子、算盤、秤稱「六證」意為「六證」可知家裡糧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壞,容顏怎樣,帳目清否,東西輕重等。民間講只有"三媒(媒人)六證"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土默特蒙族則是另"六證",即香斗、蠟燭、明鏡、弓箭、胸叉骨、五叉上苫哈達。 新郎進帳先拿弓搭箭向四方虛射,土默特蒙族則是娶親時就身挎長弓箭壺,然後把弓箭放在新娘佳的房外。這是古代搶婚的遺俗,是女子對父系制從夫居的反抗,妻方要堅持舊傳統,男子全副武裝用搶婚來實現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願望。 「拜天地」後新娘入洞房,新郎才可揭紅蓋頭,新婚夫妻是喜是悲在此一揭。《紅樓夢》中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正是這一揭蓋頭才使得寶玉「兩眼直觀,半語全無」。由於封建社會"婚前男女不相面"不知釀成多少愛情悲劇。 包頭舊婚禮宴席一般是三個盤,除一盤涼拌豆芽外,有清真羊(或燉牛肉)、爬肉條和大燴菜。婚宴不可少的是黃米糕,"糕"與"高"諧音,從漢代起就有吃糕取長久吉洋之意。 洞房花燭夜要"鬧洞房",包頭有"三天沒大小"的說法,親明好友讓新郎新娘「說令子」(繞口令)或唱情歌,從而增添了新婚的樂趣。"鬧洞房"始於南潮,《意林引鳳俗通》記載汝南張如會杜士家娶婦就"酒後相戲。 新娘第二天回娘家稱"回門』,土默特蒙族是結婚一個月後回娘家住對月(一個月),這不是新娘不忘父母培養的現代觀念,是"不落夫家"的古代習俗的象徵。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帶來男子從妻居向女子從夫居的轉變,女子不願立即實現這一轉變,因而才有"不洛夫家"的象徵性的"回門"。 婚禮習俗是世代相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婚禮習俗是歷史遺痕,有精華,也有糟粕,考證婚禮習俗,才可達到"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的目的。

3、全國1億多人就地過年,就地過年會孤獨嗎?

俗話說得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到春節的時候,很多打工人都會陸陸續續的回家,這也成為了中國的風俗習慣,畢竟一年時間沒有回家,很多人都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但是由於這次新冠肺炎病毒的席捲給全世界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為了加強對疫情的防控,政府也號召市民就地過年,這樣會避免交叉感染的風險,減少新冠肺炎病毒傳染的可能性。現在城市發展非常快,景區也很多,就地過年也不會讓大家感到孤獨。

經鐵路部門等多部門統計,今年全國將有超1億人就地過年。2月1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表示,初步摸排,今年全國36個大中城市“就地過年”人數比往年增加了4800多萬。

現在的互聯網發展很迅速,我們通過微信視頻都可以和自己的親人見面,所以可以減少對親人的思念,而且在春節期間就算我們不能返家,我們也可以在當地的城市進行娛樂和消費,因為很多大城市的工作人員都沒有還價,所以在城市也非常熱鬧,我們可以在春節期間去一些旅遊景點,也可以去逛一逛街,這樣也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趣,體驗一下大城市的車水馬龍。

就地過年的時候一定不要一直宅在家裡,但是在出門的時候也要做好個人防護,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如果自己確實感到孤獨的話,就和親人通一通電話,這樣也可以減少自己的思念之情,也希望市民能響應政府的號召,做好就地過年的思想,千萬不能有反抗和抵觸的心理,我們不要讓自己一直沉浸在孤獨的狀態之中,要學會享受現在的生活。

4、介紹馬賽人的風俗習慣?

馬賽人主要分布在東非肯亞南部和坦尚尼亞北部的交界地區,人口大約50萬到100萬。馬賽人一直到現在還保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以牛羊肉及其奶、血為主要食物,而且馬賽男子在吃肉時,女人不得在場。據說一旦女人看到馬賽武士吃肉,他們的食物就不能給他們帶來充足的能量去戰勝猛獸。

馬賽人的服飾以紅色為主,色彩鮮艷,男子頭上都梳著無數的小辮,女子卻留著光頭。這在坦尚尼亞當地也算獨具特色了。因此,很多旅遊商店門前,都有馬賽人站在那裡招攬生意。坦尚尼亞著名的烏木雕像,很多也是以馬賽人為原型雕出來的。甚至一些景點的廁所門上,男女的標志也是馬賽男女的頭像。不過,由於梳小辮的是男廁,光頭的是女廁,有時會造成誤會,不知道的外國遊客一不留神就會走錯。

坦尚尼亞政府告誡說,最好不要給馬賽人照相。當地報紙也多次呼籲,尤其在沒得到馬賽人允許的情況下,千萬不要對他們貿然拍照,因為馬賽人認為照相會縮短壽命。馬賽人曾是非洲草原上、乞力馬扎羅山腳下的優秀獵手。如果激怒了他們,後果不堪設想。曾有西方遊客由於不知內情,擅自給馬賽人拍照而遭遇不測。

但隨著土地減少,馬賽人漸漸走出原野,進入城市,開始接受現代文明。現在,不少城市馬賽人開始接受拍照,甚至還主動要求和遊客合影。當然,這些都是有償的。
參考文獻:環球時報

5、大洋州的風俗

大洋洲這片炎熱的陸地由澳大利亞大陸及大約一萬多個島嶼組成。在澳大利亞陸地和許多島嶼上,很久以前就有土著人頑強地生存著,他們不耕種土地,不栽培作物,以「採食」、「捕魚」為生。吃蛇、蜥蜴,也吃魚與植物,
甚至吃袋鼠和鱷魚。當然,他們不穿衣服,大多赤身裸體,不過他們的皮膚並不光潔,因為上面布滿繪紋、切痕或刺紋。16世紀之前,大洋洲一直是孤獨的。人類有了航海業後的幾百年中,它一直未被繪入航海圖里,航海家們沒有到過這里,其它
各洲的普通人更不知道它的存在。後來,航海家終於發現了它,殖民者的屠刀也跟蹤而至。他們帶來了文明,也帶來了殘暴。如今,歐洲移民在這里已建立起一座座現代化的大都市。他們著歐式服裝,坐汽車,充分享受著現代文明。但土著人仍然存在,他們生活在偏遠的山地、孤單的小島上,一樣地赤身裸體,甚至固執地沿襲了古老的紋身習俗,直到20世紀90年代的今天。
誰身上的斑紋多,誰就越受人尊敬
毛利人是紐西蘭的土著居民,聚居於偏僻的山區、湖畔。他們的風俗中,最有趣的自然是「握鼻」禮了。這是一個好客的部族,他們向客人表示歡迎的方式是碰鼻子,碰的時間越長,表示客人受到的待遇愈隆重。與之俱來的審美觀,是以高鼻子為榮,母親們為了使自己的孩子鼻子長得高一些,常常用膝蓋夾他們鼻子,孩子們也忍疼樂於合作。在以高鼻子為美的同時,毛利人還認為紅嘴唇最難看,尤其是女性,是不允許有鮮紅的嘴唇的。如果哪個小夥子娶了一個紅嘴唇的姑娘,無論姑娘如何美麗、能幹,於品德也無從挑剔,部落里的人們也毫無例外地會諷刺那個小夥子,小夥子自已也會認為這是莫大的恥辱。
但是,很多成熟的女子的嘴唇天生就紅得誘人,該怎麼辦呢?毛利少女為了自己民族獨特的審美觀,在成年後,都必須在嘴唇上刺上一條條的橫線,然後,浸入一些黑色的液汁,這樣,嘴唇就變成了永久的黑色。當然,黑色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姑娘們有時也選擇藍色。毛利人的紋身,不僅限於女性,毛利男子也不喜歡自己的紅嘴唇。有時,他們也仿效女性的作法,把嘴唇紋成黑色或藍色。當然,他們還紋其他地方,但身上花紋的多少都是有講究的,誰身上的花紋多,誰就越受人尊敬。

6、杜甫的孤獨是怎樣的一種孤獨

杜甫詩中常有的一種孤寂,是一種厚重的大孤獨。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歷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6)孤獨的風俗擴展資料: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7、一篇有關民俗風情的文章!很急~~大家幫幫忙!

蒙古族風俗習慣

--------------------------------------------------------------------------------

多彩的服飾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飾似乎很簡單,無非就是一件袍子,一雙靴子而已。其實,蒙古族的服飾是非常復雜而豐富多彩的。不僅各地形制有別,而且有年齡、婚否及盛裝與常服之別。

蒙古族服飾主要包括首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分。

首飾大致可分為頭飾、項飾、胸飾、腰飾、手飾等五大類。頭飾主要有頭巾、帽子、頭帶、頭圈、辮鉗、辮套、頭釵、頭簪、耳環、耳墜等,是蒙古族首飾中最絢麗的部分。如"顧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約1尺,頂部為四邊形,上麵包裹著五顏六色的綢緞,綴有各種寶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雞尾毛等裝飾物,製作精美,絢麗多姿。

婦女們平時一般多罩頭巾。頭巾大約丈余長,顏色多種多樣。質料有布、麻、綢、絹等。姑娘們喜歡將頭巾纏在頭上,然後在右側挽一個小結,把頭巾的穗頭垂下來。已婚婦女們則用頭巾包住頭頂後,纏一圈,不留穗頭。在莊重的場合還要戴上綉有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花紋圖案的帽子。帽頂上有紅色穗子和閃光明亮的帽頂寶石。傳說這種習俗始於成吉思汗時期。當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之後,下令每個人都要罩頭巾,以表示頭顱上飄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強大之精神常在。從結婚、告別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婦女們便要開始佩戴雍容華貴的盛裝首飾了。蒙古族的盛裝頭飾,以鄂爾多斯地區的最為典型。這種頭飾漢譯為"頭帶",主要由"連垂"和"發套"兩部分組成。不僅製作工藝精湛,而且多用數百顆珊瑚、數十條銀鏈、珍珠串和許多銀環、銀片以及瑪瑙、玉石等穿綴而成。裝扮起來可謂珠簾垂面、琳琅滿目。一付頭帶一般都重達三、四斤,有的可達十餘斤。據說一付高檔的頭帶,過去往往要用幾群好馬或數百峰好駝才能換取。

蒙古袍
,在內蒙古、新疆等地牧區,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其式樣和顏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異。一般蒙古袍的特點是寬大袖長、高領、右衽,多數地區下端不開衩。袍子的邊沿、袖口、領口多以綢緞花邊?quot;盤腸"、"雲卷"圖案或虎、豹、水獺、貂鼠等皮毛裝飾。既美觀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實用功能。冬天防寒護膝,夏天防蚊蟲叮咬、遮暴曬。行可當衣,卧可作被。鄂爾多斯等地的蒙古人還喜歡在袍外套穿長短不一的坎肩。

腰帶是蒙古族服飾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綢緞製成,長三四米不等。色彩多與袍子的顏色相協調。扎腰帶既能防風抗寒,騎馬持韁時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穩定垂直,而且還是一種漂亮的裝飾。男子扎腰帶時,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騎乘方便,又顯得精悍瀟灑。腰帶上還要掛上"三不離身"的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女子則相反,扎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段。鄂爾多斯等地區扎腰帶還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未婚女子扎腰帶,並在身後留出穗頭,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貴渾"(蒙古語,意為"不扎腰帶的人"),代替腰帶的是緊身的坎肩,以此來區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婦女。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裝的配套部件之一。蒙古人愛穿靴子,蒙古靴分分布靴、皮靴和氈靴三種,根據季節選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製成,穿起來柔軟、輕便。皮靴多用牛皮製成,結實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樣大體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種,分別適宜在沙漠、乾旱草原和濕潤草原上行走。氈靴用羊毛模壓而成。蒙古靴做工精細考究,靴幫、靴靿上多綉制或剪貼有精美的花紋圖案。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創造出來的,非常適應自然環境。騎馬時能護踝壯膽,勾踏馬鐙;行路時能防沙防害,減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禮帽一般用精緻呢料製作,是一種橢圓形的、四周有一圈寬邊檐的帽子,多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後低,帽頂中央稍凹陷,帽筒與帽檐相接處,綴以花紋鑲邊。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帶禮帽,顯得文雅美觀。

蒙古坎肩是蒙古民族服裝的配套服飾之一,是蒙古長袍的一種外套。蒙古坎肩始於元代。蒙古婦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帶。坎肩無領無袖,前面無衽,後身較長,正胸橫列兩排紐扣或綴以帶子,四周鑲邊,對襟上綉花。
色。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稱作穹廬、"氈包"或"氈帳"。據《黑韃事略》記載:"穹隆有二樣:燕京之制,用柳木為骨,正如南方罘罳,可以卷舒,面前開門,上如傘骨,頂開一竅,謂之天窗,皆以氈為衣,馬上可載。草地之制,以柳木組定成硬圈,徑用氈撻定,不可卷舒,車上載行。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由網狀編壁"哈那"、條木楞子"烏尼"、圓形天窗和門等構成,外面蒙上氈子,再用鬃毛繩子勒緊即可。蒙古包規格的大小,是由每頂包所用編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長2米多)的數量來決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編壁的。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先選好地形,鋪好地盤,然後豎立包門、支架編壁、系內圍帶、支撐木圓頂、安插椽子、鋪蓋內層氈、圍編壁氈、蒙包頂襯氈、覆蓋包頂套氈、系外圍腰帶、掛天窗簾、圍編壁底部圍氈,最後用毛繩勒緊系牢即可。

蒙古包的門一般朝向東南方向。包內中央為炊飲和取暖用的爐灶,煙筒從天窗伸出。爐灶的周圍鋪牛皮、毛氈或地毯。正面和西側為長輩的起居處,東面為晚輩的起居處。周圍擺設的傢具主要有木質的碗櫃、板櫃、板箱、方桌等,其特點是小、低,佔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損壞。蒙古包看起來外形很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除天窗外,編壁牆底部還有一層圍氈,夏天可掀開通風,冬天放下保暖),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搭建時將哈那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折卸時將哈那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勒勒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個小時就能搭蓋起來,非常適合於經常移場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現在游牧生活逐漸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來的牧民建起磚瓦房,蒙古包越來越少了。為紀念和顯示蒙古包的民族特色,現在內蒙古的好多城鎮用水泥和磚建造蒙古包用做開飯店或酒店。

勒勒車,古稱"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等,是蒙古族牧民使用的傳統交通工具。一般多以樺木或榆木加工製成。不用鐵件,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和修理。整個車一般分下腳和上腳兩部分。下腳由車輪、車輻、車軸組成。車輪的製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車輞,將12付車輞連結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圓形車輪,支撐車輪的車輻條一般有36根左右。上腳由兩根車轅和10條車撐構成。車轅長約4米左右,中間用10條車撐固定即可。一輛勒勒自重約一百斤左右,其特點是車輪大、車身小,載重可達數百斤乃至千斤。適於草地、雪地、沼澤和沙漠地搬遷和拉東西。牛拉勒勒車排成長長的隊緩緩遠行,顯示了牧區特有風情。

勒勒車輕便宜駕,適宜在草原、雪地、沼澤、沙灘上行走,可用來拉米、牛奶,搬運蒙古包和柴草等貨物。行駛時可一輛輛排成長長的車隊,首尾相連,如草原列車般行進在廣袤的草原上,一個婦女或兒童即可駕駛七八輛至數十輛,承擔全部家當的運輸任務。

蒙古轎車是在勒勒車的基礎上製作而成,是專門供乘坐人員的車。其特點是在勒勒車體上用柳木條彎曲成半圓形的車棚。棚周圍包以羊毛氈,形成篷帳,用以遮陽光、擋雨、防雪、禦寒。這種轎車主要用於外出探親訪友、接送親人以及婚姻嫁娶等。現在富裕起來的牧民們已購買汽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勒勒車、蒙古轎車的使用逐漸成為歷史。

蒙古包、勒勒車和配有精美馬鞍的駿馬是蒙古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住行工具。蒙古包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勒勒車多以樺木或榆木加工製成,車輪大、車身小,適於草地、雪地、沼澤和沙漠運輸。過去,牛拉勒勒車排成長長的隊伍緩緩遠行,顯示蒙古草原特有的風情。現在,許多牧民都已經定居,住著寬大的磚瓦房,購有汽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

婚俗

蒙古族有搶婚和聘婚兩種婚姻制度。搶婚是奴隸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13世紀以前,蒙古族社會多半為搶婚制。

公元13世紀以後,蒙古族進入封建社會,即普遍實行聘婚制。求親,是青年男女在定親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親,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親。

聘禮,青年男女定親後由男方家送給女方的禮品,又叫彩禮。聘禮的多少根據男方家的經濟狀況而定。牧區常以牛、馬、羊等畜牧為聘禮。嫁妝,女方陪送女兒的出嫁禮物。蒙古族非常講究陪送嫁妝,男方送多少聘禮,女方就要陪送相應數量的嫁妝。

娶親時新郎在歡樂的氣氛中,穿上艷麗的蒙古長袍,腰扎綵帶,頭戴圓頂紅纓帽,腳蹬高筒皮靴,佩帶弓箭。到女方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禮畢,娶親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親者起程時,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新娘乘坐的彩車三遭。然後,娶親者和送親者一同起程離去。

拜火,蒙古族婚禮中的重要儀式。各地蒙古族盡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禮上是不可缺少的內容。新娘、新郎從兩堆旺火之間雙雙穿過,接受火的洗禮,使他們的愛情更加純潔,堅貞不渝,生活美滿幸福,白頭偕老。盡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一般牧區婚俗是:當娶親回到男方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順時針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塵,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杯,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放聲
歌唱。婚宴往往延續兩三天,親友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通常婚禮舉行後的第三天,新娘家要來人,看望新娘和拜見新郎家的親屬。來者多為姑姑、嫂嫂等人,她們各帶禮品或食品來到新郎家舉行認親儀式。新郎家設宴款待,男女雙方彼此相識,相互問安敬酒,充滿著熱情洋溢的景象。

一個男子同時和幾個女子結為夫妻關系的婚姻形式現已廢棄。蒙古族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奴隸主或封建王公貴族常以納妾為俗。

一男一女結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眾歷來的婚俗,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搶婚或包辦買賣婚姻逐漸被淘汰,男女自由戀愛、自願結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風。

喪葬

天葬是牧區盛行的一種葬式,又稱野葬或棄葬。人死後,脫掉死者的舊服裝,換上新衣或用白布纏裹全身,將屍體放在勒勒車上,趕車急行,屍體掉在哪裡,那裡就是吉祥的葬地。天葬後,死者的子孫一般49天內不剃發,不飲酒娛樂,路遇行人不寒暄,以示哀悼。

火葬是喇嘛教傳入蒙古族地區後出現的一種葬式。為王公貴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死後所採用。普通人死後,多數不實行火葬,只有患傳染病或產婦死後,才進行火葬。火葬次日,由死者家屬揀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撒於山川、江河,有的裝入壇罐中埋葬,以示永遠悼念。

土葬是農區蒙古族普遍實行的一種葬式。內蒙古西部農業區蒙古族的土葬,與漢族大同小異。人死後(或臨終前),家人給死者更換新衣,將屍體放在木板上,用哈達罩其面,等待入殮。入殮時,屍體不能見太陽,一般在黃昏時刻,將屍體從窗戶抬出去入棺。停放在院內,一般三至七天內出殯,東部地區蒙古族一般都當天出殯。出殯時死者的長子扛棺材大頭,其餘子孫抬小頭,有的拉在靈車上,有的一直抬到墓地。到達墳地後,用吊繩把棺材放入墓穴。埋葬時,死者的子孫和近親,圍繞墓穴正反各轉三圈,並用手抓土向墓穴撒去,然後大家一起鏟土埋棺。老年人去世,一般全村的小夥子都來哀悼和參加葬禮。

待客

熱情好客,待人誠懇,是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美德。一見客人邊握手、邊問好:"塔賽奴!"(您好)。客人進入蒙古包後,家庭主婦便向客人雙手敬獻噴香的奶茶。同時擺上黃油、奶皮子、奶豆腐、乳酪、炒米等食品,供客人食用。客人要住宿,晚飯就是手把肉、美酒、面條或蒙古包子等。客人告別時,全家出蒙古包歡送,祝客人一路平安,歡迎再次光臨。現在的農區一般同漢族一樣,炒各種菜加美酒招待客人。

獻哈達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種傳統禮節。哈達是一種禮儀用品。拜佛、祭祀、婚喪、拜年以及對長輩和貴賓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達。哈達以絲綢為料,一般為白色、淺藍色和黃色。長度通常為五尺左右,寬度不等。有的綉有"雲林"、"八寶"等民間花紋圖案。對長輩獻哈達時,獻者略彎腰向前傾,雙手捧過頭,哈達對折起來,折縫向著長者;對平輩,雙手平舉遞給對方;對小輩,一般將哈達搭在脖子上。

敬鼻煙壺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種日常見面禮。鼻煙壺用玉石、象牙、水晶、瑪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製成。晚輩同長輩相見時,晚輩曲身鞠躬,雙手捧著鼻煙壺,敬獻長輩,長輩用左手接受,聞後歸還。同輩相見時用右手相互交換鼻煙壺,雙方聞後歸還。

禁忌禮節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認為火神或灶神是驅妖辟邪的聖潔物,所以人們進入蒙古包後,禁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濕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爐灶或腳蹬爐灶,不得在爐灶上磕煙袋、摔東西、扔臟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忌蹬門檻,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時,絕不許踩蹬門檻。農區、半農半牧區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誤踏蒙古可汗宮帳的門檻,即被處死。這種禁忌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認為水是純潔的神靈。忌諱在河流中洗臟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臟物。這由於草原乾旱缺水,牧民逐水草放牧,無水則無法生存。所以牧民習慣節約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潔,並視水為生命之源。

忌摸頭、忌別人打狗、忌產婦住處外人進入探訪。病忌,牧民家裡有重病或病危的人時,一般在蒙古包左側掛一根繩子,並將繩子的一端埋在東側,說明家裡有重患者,不待客。

白節,蒙古語稱查干薩日(白月、正月),意為新年、春節。古代蒙古人以白色為純潔、吉祥之色,故稱春節為白節。白節在正月初一。過白節是從古代沿襲下來的習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就非常重視過白節。臘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節日盛裝,歡聚一堂,拜賀新年,徹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燒香拜佛,然後晚輩向長輩獻哈達或磕頭、敬酒、禮拜。初一清晨,家族親友開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結束。

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動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農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農歷臘月二十三;貴族和台吉則在臘月二十四。有個別的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禮上還要祭火。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的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桿,桿頭上系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方放著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邊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乳酪等。祭祀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點火,頌詞念經。牧民們都圍繞著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求神降福。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牧民觀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內容、形式方面都有了變化。

蒙古族還有祭尚西(神樹的意思)的習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獨的神樹下,用五顏六色的花布條把樹枝裝飾得特別艷麗,一位扮裝的尚西老人盤膝坐在神樹下,男女老少匯聚在周圍拜祭尚西,並推選幾名主祭人手捧哈達、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獻。儀式結束,便進行蒙古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文體活動。

祭成吉思汗陵,這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嚴的祭祀活動,簡稱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在13世紀初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橫跨歐亞兩洲,震撼世界,成為"一代天驕"。蒙古民族祭祀成吉思汗的習俗,最早始於窩闊台時代,到忽必烈時代正式頒發聖旨,規定祭成吉思汗的各種祭禮,並使之日臻完善。現今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成陵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襲古代傳說的祭禮。祭禮一般分為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齊全,皆供整羊、聖酒和各種奶食品,並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每年陰歷三月二十一日為春祭,祭祀規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派代表或個人前往伊金霍洛旗的成陵奉祭。

祭蘇魯定,蘇魯定是成吉思汗的軍旗或軍徽,蒙古民族最珍重的古代文物之一,珍藏於鄂爾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園內。蘇魯定是成吉思汗遠征時所向披靡的旗徽,又是太平無事時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陰歷三月十七日,都隆重舉行祭蘇魯定的儀式。祭祀時,祭桌上擺放了整羊,還有馬奶酒、奶食品等供品。參加祭祀的蒙古族群眾絡繹不絕,各自帶著祭品,虔誠地叩拜蘇魯定,藉以表達對成吉思汗的敬仰,緬懷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

8、自梳女這個群體,有些什麼風俗習慣?

古代舊社會的時候,在女子的身上,往往存在很多的偏見和風俗,對於這些墨守成規的封建禮教和枷鎖,有些女性選擇忍氣吞聲的服從,但是也有些女性選擇了反抗。

自梳女產生於明代,因為明朝的時候蠶絲業開始興起,所以也為女性提供了獨立謀生的機會,女性也不再需要依附於男人去生活。

自梳女就是對於苛刻嚴格的封建禮法的一種反抗,舊社會自梳女是什麼意思?自梳女這種習俗產生於什麼時候?古代女子想要做自梳女又會經歷怎樣特別的儀式?

 自梳女是為數不多的古代女性文化的一種,在當時女性受到各種不合理不公正的封建禮法約束禁錮的時候,一些女性為了沖破這種世俗的枷鎖,選擇終生不嫁。

舊社會自梳女指的是什麼所謂的自梳女,指的就是古代的女性將自己的頭發盤起來,就像是已經出嫁了的女性一樣,來表示自己孤獨終老,終身不嫁的決心,自梳女死後稱為凈女。

故而一些比較有勇氣,敢於追尋自由和幸福的女性發誓終身不嫁,自梳女這樣的風俗在中國沿襲了幾百年的時候,在清朝末年,尤其是民國的時候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

當然古代女性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決定是否去做自梳女的,她們也需要經歷一系列的儀式。女子在自梳之前,需要先進行香薰沐浴,然後到菩薩面前起誓,發誓自己將會一生不嫁。

9、魯迅的《孤獨者》中說到「子午卯酉」要避喪事,有這樣的習俗嗎?

只是習俗。。
再說這種事都是在乎自己信不信

10、內蒙古有什麼風俗習慣?

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好習俗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在。帶你了解一些常見的內蒙古習俗-內蒙古風俗習慣與禁忌。
假如你有機會來蒙古包里作客,立即被好客的牧民擁著進入蒙古包。蒙古包里鋪著氈子或地毯,大家都席地而坐,在氈子上坐著是可以不脫鞋的,這不算失禮。但待主人讓座後放可就坐,然後要順次向主人全家致以問候。見面禮儀過後才開始說明來意談正事。
一、 客來敬茶
客來敬茶一種高尚的蒙古族傳統禮儀。在蒙古歷史上不論是富貴之家還是貧窮之家,不論是上層社會還是平民百姓,也不論在交際上或在家裡,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場合,莫不以茶為應酬品。家中有客來,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們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貴賓獻上一碗奶茶,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接著主人又端上來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製品。當主人請你品嘗時不要拒絕,否則要傷主人的心,使主人感到遺憾。但這些奶食品都是很飽人的,所以如你不便多吃,掰一小塊奶豆腐或舀一點奶油表示品嘗就行,這同樣使主人高興。
二、奶酒敬客
接著穿戴民族盛裝的家庭主婦端來清香撲鼻的奶酒款待客人,這也是蒙古族的傳統禮節。要是你表現出幾分客氣的樣子,大家就唱起感人肺腑的敬酒歌,主人則用詩一般的語言勸酒:「遠方的客人請你喝一杯草原佳釀,這是我們民族傳統食品的精華,也是我們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當你接受主人的盛情,接過酒杯一飲而盡時,主任會感到極大的愉快。因為你尊敬主人並接受了主人象奶酒一樣純潔的友情。這時候,好客的主人遇到知心朋友,和你對酌,多喝幾盅酒。確實也有那種「相逢意氣為君飲」 的豪邁氣概。只有在這時你才真正置身於蒙古「酒文化」的歡樂氣氛中。
三、獻哈達
獻哈達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種傳統禮節。哈達是一種禮儀用品,拜佛、祭祀、婚喪、拜年以及對長輩和貴賓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達。哈達以絲綢為料,一般為白色、淺藍色和黃色。長度通常為五尺左右,寬度不等。有的綉有「雲林」、「八寶」等民間花紋圖案。對長輩獻哈達時,獻者略彎腰向前傾,雙手捧過頭,哈達對折起來,折縫向著長者;對平輩,雙手平舉送給對方;對小輩,一般將哈達搭在脖子上。

四、敬鼻煙壺
敬鼻煙壺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種日常見面禮。鼻煙壺用玉石、象牙、水晶、瑪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製成。晚輩同長輩相見時,晚輩曲身鞠躬,雙手捧著鼻煙壺,敬獻長輩,長輩用左手接受,聞後歸還。同輩相見時用右手相互交換鼻煙壺,雙方聞後歸還。
五、禁忌禮節——火忌
禁忌禮節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認為火神或灶神是驅妖辟邪的聖潔物,所以人們進入蒙古包後,禁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濕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爐灶或腳蹬爐灶,不得在爐灶上磕煙袋、摔東西、扔臟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六、禁忌禮節——忌蹬門檻
忌蹬門檻,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時,絕不許踩蹬門檻。農區、半農半牧區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誤踏蒙古可汗官帳的門檻,即被處死。這種禁忌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七、禁忌禮節——水忌
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認為水是純潔的神靈。忌諱在河流中洗手或休浴,更不許洗女人的臟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贓物。這由於草原乾旱缺水,牧民逐水草放牧,無水則無法生存。所以牧民習慣節約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潔,並視水為生命之源。
八、白 節
白節,蒙古語稱查干薩日(白月、正月),意為新年、春節。古代蒙古人以白色為純潔、吉祥之色,故稱春節為白節。白節在正月初一。過白節是從古代沿襲下來的習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就非常重視過白節。臘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節日盛裝,歡聚一堂,拜賀新年,徹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燒香拜佛,然後晚輩向長輩獻哈達或磕頭、敬酒、禮拜。初一清晨,家族親友開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結束。
九、祭火
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動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農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農歷臘月二十三;貴族和台吉則在臘月二十四。有個別的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禮上還要祭火。
十、祭敖包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的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桿,桿頭上系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方放著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邊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乳酪等。祭祀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點火,頌詞念經。牧民們都圍繞著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求神降福。
十一、祭尚西
蒙古族還有祭尚西(神樹的意思)的習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獨的神樹下,用五額六色的花布條把樹枝裝飾得特別艷麗,一位扮裝的尚西老人盤膝坐在神樹下,男女老少匯聚在周圍拜祭尚西,並推選幾名主祭人手捧哈達、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獻。儀式結束,便進行蒙古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文體活動。
十二、祭成吉思汗陵
祭成吉思汗陵,這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嚴的祭祀活動,簡稱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在13世紀初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橫跨歐亞兩洲,震撼世界,成為「一代天驕」。蒙古民族祭祀成吉思汗的習俗,最早始於窩闊台時代,到忽必烈時代正式頒發聖旨,規定祭成吉思汗的各種祭禮,並使之日臻完善。現今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成陵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襲古代傳說的祭禮。祭禮一般分為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齊全,皆供整羊、聖酒和各種奶食品,並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每年陰歷三月二十一日為春祭,祭把規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派代表或個人前往伊金霍洛旗的成陵奉祭。
十三、祭蘇魯定
祭蘇魯定,蘇魯定是成吉思汗的軍旗或軍徽,蒙古民族最珍重的古代文物之一,珍藏於鄂爾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園內。蘇魯定是成吉思汗遠征時所向披靡的旗微,又是太平無事時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陰歷三月十七日,都隆重舉行祭蘇魯定的儀式。祭祀時,祭桌上擺放了整羊,還有馬奶酒、奶食品等供品。參加祭祀的蒙古族群眾絡繹不絕,各自帶著祭品,虔誠地叩拜蘇魯定,藉以表達對成古思汗的敬仰,緬懷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
附:其他忌諱
忌摸頭、忌別人打狗、忌產婦住處外人進入探訪。
病忌,牧民家裡有重病或病危的人時,一般在蒙古包左側掛一根繩子,並將繩子的一端埋在東側,說明家裡有重患者,不待客。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