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長寧的風俗

長寧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21 04:30:37

1、蜀南竹海風俗、禁忌。

沒什麼禁忌吧!風俗好像也沒什麼。和其他景區一樣。
①里邊比較大,一天游完需要駕車或者租車,有兩天時間就可以步行了。
②景區有一部分是屬江安縣管理,去那邊玩需要另外購票,不過一般都是在長寧縣管的這邊玩。
③里邊有很多賣特產的,質量好像不怎麼樣,像竹海黃粑、竹筍什麼的不如到長寧縣城專門的干貨店買。
④海拔好像是比周圍要高1000多米。溫度要低幾度。
⑤最好選擇天氣好的時候去吧!不然很有可能遇到里邊會起大霧,要看竹「海」就比較困難了。
⑥里邊寺廟香火錢什麼的看自己信仰了。
忘採納,有什麼沒涉及到的可以追問。

2、秭歸縣與別處不同的習俗

秭歸文化底蘊豐富。秭歸是世界文化名人、偉大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故鄉,王昭君就出生在這里,(古代隸屬於的興山,新中國成立後將其劃為獨自一個縣)還有革命烈士夏明翰,著名鐵路工程師杜鎮遠也出生在秭歸。 是端午習俗及龍舟文化的發祥地。千百年來,秭歸人民為紀念屈原形成了獨特的歲時節令習俗,即屈原故里端午習俗。屈原故里端午習俗已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秭歸端午民俗形成於先秦、發展於漢末魏晉、興盛於唐,一直保持到當代。所包含的禮俗及文化元素十分豐富。主要有:祭奠屈原,在五月初五,眾人聚集屈原廟或岸邊,設祭壇,拜祭屈原;游江招魂,五月初五或五月十五,龍舟游江,唱《游江》,呼喚屈子魂歸;龍舟競渡,各異龍舟爭相前進,場面十分壯觀,成為融民族性、競爭性、娛樂性於一體的文化體育活動;騷壇詩會,自明代起,屈原誕生地秭歸樂平里,由讀過私塾的農民自發組織,每逢端午便聚於屈原廟吟誦楚辭、或相互詩詞唱和,歡度端午並紀念屈原。端午習俗還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蒿菖蒲、扎香袋(包)、食鹽蛋、稻場娛樂等。

3、長寧區的方言

上海市長寧區通行吳語,居民使用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上海話語支方言。

4、宜賓有哪些民風民俗?(吃的,穿的,傳說)

長寧燈會]龍燈 彩龍,全長約3米,分首、身、尾三節,竹篾扎,糊紙,彩繪,用黃布連接,各節用竹棍支撐。舞時,龍頭對龍尾,按反時針方向變位,舞完四方為一輪,基本動作由龍首指揮,舞目有「黃龍纏腰」,「金龍抱柱」,「魚躍龍門」等,以鑼鼓伴舞,慶賀佳節。 火龍,分首、身、尾三部分,首尾各一節,龍身為五節。裝飾與彩龍相似,唯體型較大,長約20米,新年耍龍燈,一般正月初八出龍,十五以後收龍。出龍時,前有牌燈導路,龍隨舞寶之後作搶寶狀,上下騰飛左右翻滾,氣勢雄偉,變化無常。鬧元宵時,用火炮,煙花向火龍投放,名叫燒龍燈,舞龍人赤裸上身,頭戴尖斗笠,手持龍節,在各種煙花爆竹交織聲中蹁躚起舞,民間有耍龍燈會把霉氣燒掉的說法,故每年燒龍燈時參與舞龍者爭先恐後。獅燈 一般在節日或民間喜慶時舉辦。多由懂武術的人組成舞獅班子,舞時,鑼鼓伴舞,節奏明快,緊張熱烈,舞獅一般由四人組成,一人飾沙僧,二人披獅身道具(一人持頭,一人搖尾)扮獅,另一人戴猴頭面具扮猴,配合舞獅作滑稽動作。牛燈 多在春節期間舉辦,耍牛燈需三人,一人扮牧童,兩人扮牛。表演放牧情景,同時由「牧童」領唱牛燈調,眾和。唱詞大多取自山歌,多數唱詞是通過敘述耕牛辛苦,以吐露農民的辛勞。花燈 唱時用胡琴伴奏,內容多為長篇愛情故事,是敘事情歌演唱,演唱者可以自由發揮。車燈 縣內廣為流傳,是民間文藝的主要演唱形式,農村多數男性老年人一般都會唱。表演時,一男一女(男伴),女的坐車,男的推車,車隨人走而似滾動向前,車燈唱腔融山歌、花燈等唱詞,而形成多種腔調,無論什麼腔調,都有領唱和相配合。[苗族婚俗] 男女若另尋新歡,妻子有權另嫁他人,並可帶走一部分勞動所得的財產。苗族男女青年均豪爽大方,能歌善舞,有著廣泛的社交自由。通過各種會期,民族節日,走親戚,趕歌場,互相結識,對山歌,勾通情感。表達愛戀之意。進而互贈信物表示訂婚,在訂婚後雙方仍是自由地參加各種會期和社交活動。如果一方發現對方在愛情上不專一,就主動地退回信物表示毀約。從訂婚到結婚都是自己作主,父母很少包辦,也很少提到嫁妝彩禮的多寡。 苗族青年男女社交自由,導致一些青年早戀,解放前一般在15至17歲就結婚,18歲以前都有第一小孩,俗稱三十六歲做爺爺的說法。新中國成立後,頒布了《婚姻法》禁止了早婚,但在一些偏僻山區仍有早婚早育現象。 男女青年訂婚後,男方於春節期間去幾個小伙挑著糍耙,臘豬腿、壇子酒,糖果等去女家拜年一、二次。苗族結婚儀式非常隆重,在結婚前一月,女方開始哭嫁,村中未婚姑娘,每晚聚 會陪哭,嫂子們勸解亦哭,統稱「哭嫁」,實際是唱出嫁歌。婚前三日男方送肉酒聘禮到女家。女方則宴請賓客,舅爺,姑爺及親友禮作賀。這時「哭嫁」也達到高潮。 結婚之前一天叫「插花日」此日女方家賓客齊集,男方必須在插花日派迎親隊伍去女方家。迎親隊伍由年青的7----11人單數組成。領隊的男人叫「娶親大哥」,女子叫「娶親婆」另外還跟隨一班吹鼓手[樂隊]。迎親隊到女方家寨外即鳴放鞭炮,女方緊閉大門,必待娶親大哥送 上開門禮紅包,講一番娶親客套話,才准進門, 迎親隊坐席飲酒時。女方村中的姑娘們會向迎親客人們勸酒,必將迎親客人灌醉,姑娘們還借勸酒、上菜、上茶、盛飯等伺機向迎親人臉上摸抹鍋底黑,摸得娶親人個個成為大花臉,名曰「打粑」, 或用豆渣和蕁麻葉對娶親人圍攻,打得娶親人遍體都是豆渣;蕁麻葉蜇得娶親火焦辣疼,叫「打親」「打發」,既越打越親,越打越發。要女方待老年人出來制止才停。然後,晚上男女青年可以對唱山歌,通宵達。結婚日叫做「正日」,正日黎明,開始發親,由女方送親大哥[兄弟]背新娘從正門出換新鞋送入戶門外的花轎中,抬去男家。若途中與別寨娶親隊伍相遇,則各搶先從高處繞過。到了男家門外就由娶親大哥背新娘從門前火盆上走過,然後新郎新娘行禮拜堂,男方則大擺宴席三天,答謝親朋好友等不在話下,過完三早後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探親小住幾日。[僰人風情表演] 興文縣是古僰民族的聚居和最後消亡地,僰人遺跡眾多,僰王山景區原為僰人的重要據點,今天,在僰王山景區設有僰苗風情園,可欣賞僰人歌舞和民風民俗節目表演

5、長寧區虹橋機場小學

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6、參觀上海長寧北漁民俗文化中心有感的作文

掃塵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凈凈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2]史料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可見,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臘月二十五做豆腐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民間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其實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但有時人們也會買一大筐豆腐以吃其來充飢等)。接玉皇舊俗、新俗都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2]。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趕亂歲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閑暇娛樂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4]照田蠶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5]千燈節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干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廟里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游藝等活動。[6]臘月二十六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肉」或「二十六,割刀頭」,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7]臘月二十七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語。臘月二十七洗浴為「洗福祿」。[8]臘月二十八宰雞趕大集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或「二十八,把面發」。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春節張貼之物。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臘月二十九祭祖上供請祖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視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9]小除夕是什麼?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也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才能燒完。臘月三十除夕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跳鍾馗」、「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10]貼門神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上。貼春聯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具、影壁中。[11]貼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12]守歲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7、宜賓有哪些民風民俗?

1、燈會

燈會起源於春天祭祀。燈最早是火把,原始人舉著火把上山、到河邊祭祀神靈。人們通過擺燈、掛燈來與神靈溝通。



2、祭杜主

祭杜主是漢族信仰習俗,流行於川西平原等地。十二月廿三夜是送「灶司菩薩」上天日。「灶司」又稱「灶神」,「灶君」,民間貼在灶上的紙馬稱為「東廚司命」。顧名思義,灶神,在魏晉以後逐漸成為與百姓朝夕相處的家神。

3、祭蠶蟲

祭蠶蟲屬於漢族信仰習俗,流行於川西平原一帶。相傳,蜀中開國國王蠶叢教民養蠶, 每年做金蠶數千頭,送給百姓。凡得到金蠶的人家,養蠶一定獲得豐收。他死後,人們因感恩而祭祀他。

(7)長寧的風俗擴展資料

宜賓文化特色:

1、酒文化

宜賓,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區。聚居此地的各族人民依託世代承傳的習俗和經驗,曾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釀制出了各具特色的歷史美酒。有史可考,諸如先秦時期僚人釀制的清酒、秦漢時期僰人釀制的蒟醬酒、三國時期鬏鬏苗人用野生小紅果釀制的果酒等。

2、竹文化

宜賓是一個以綠色竹子環繞起來的城市,因《卧虎藏龍》而名揚天下的蜀南竹海則是宜賓「竹之美景」的代表,120平方公里,清風徐來,極目之處,盡皆竹浪,北宋文人黃庭堅一句「壯哉,竹波萬里」道出了蜀南竹海的氣魄和雄渾。

8、宜賓風土人情?

宜賓地區轄1市9縣(宜賓市及宜賓、南溪、江安、興文、長寧、珙縣、高縣、筠連、屏山九縣),它東接瀘州,南連雲南,西鄰涼山,北界自貢、樂山,總面積13283平方公里、人口472萬。是漢、苗、回、彝等20個民族聚居的地區。區內山水奇特,物產豐富,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蜀南竹海,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珙縣懸棺、有省級風景名勝區興文縣的石海洞鄉。有世界第一的「喀斯特地貌」大漏斗,有筠連縣的古樓山水……,它集溫泉、峰叢、溶洞、溪流為一體,旅遊資源極其豐富。位於金沙江與岷江交匯處、被譽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城」的宜賓市,是宜賓地區行署所在地,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它以盛產名酒「五糧液」而聞名海內外。故又被譽為「酒都」。三江匯合處的「合江門」,駭浪掀天,驚濤拍岸,聲若雷吼,是萬里長江第一個景點;市區內有唐代所建的「大觀樓」,飛檐凌霄,典雅精美,雄偉壯觀;城西翠屏山公園,以森林自然景觀兼文物古跡、人文景觀而成為我國第二大城市森林公園(僅次於南京鍾山);與翠屏山緊相依偎的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道教聖地真武山廟群,山上寺觀現存8座,依山取勢,造型各異,錯落有致;與真武山隔江對峙的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所建之流杯池;從流杯池沿岷江而上,在五糧液酒廠廠區內,有具有現代風格而又蘊含地方風情的五糧液文化博覽館;從宜賓市溯岷江而上35公里,可達宜賓縣黃傘漢代岩墓群遺址;沿長江東下,離市區5公里的南廣鎮,傳說是古時的陳塘關,《封神榜》中哪吒太子的誕生地,故南廣河口有太子石、龍脊石,附近七星山上有金光洞,加上翠屏山的哪吒廟,為宜賓城增添了古老而神秘的色彩。從南廣河口沿長江而下,距市區19公里處的李庄古鎮,有建築特異的旋螺殿。從南廣鎮沿南廣河而上,兩岸是南廣河民族岩墓群及石刻圖像。此外,在屏山縣城外45公里處的龍華,有八仙山風景區;宜賓縣橫江境內有石城山森林公園;南溪縣境內有雲台山森林公園等優美的自然景觀。從宜賓市向東南行68公里,是位於江安長寧連天山余脈中的「蜀南竹海」,竹海覆蓋28座嶺巒,500多個山丘,總面積47平方公里,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1年榮獲「中國旅遊勝地40佳」稱號,又是中國竹文化研究中心。區內有景點130多個,最具特色的是大面積竹景和奇特的丹崖深丘台地地貌,具有植被、溪流、瀑布、湖面、古跡、石刻、洞穴等多種景觀類型。此地的竹雕工藝,精美絕倫,遠銷國外,名揚四海。由蜀 南竹海東行,至江安縣境內,則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錫嘉山莊——錫嘉山古民居。這里建有「四川省錫嘉山民俗博物館」,主要陳列川南地區漢民俗文物資料,介紹四川民間風俗文化生活。從宜賓市南行140公里,便到興文縣。在該縣南部7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奇石林立,洞壑相連,這便是以岩溶地貌為主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石海洞鄉」。該景區幅員廣闊,資源豐富,地表石林、地下溶洞、世界級的大漏斗,融為具有極高旅遊、科研、探險價值的優美而奇特的景觀。全縣境內共有大小溶洞260多個,10萬平方米以上的有10個,1萬平方米以上的有50多個。最大的周家溝神風洞40多萬平方米。其中,天泉洞.天獅洞被列入全國十大洞穴系統最長之列。在茫茫石海、森森石林之中,有兩個堪稱世界第一的大漏斗,有18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士已先後來此觀光考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對象——「懸棺」,密集在距珙縣城52公里的麻塘壩和距洪縣55公里的蘇麻灣。麻塘壩山岩上有懸棺208具,蘇麻灣山岩上有懸棺42具。懸棺周圍岩壁上有大量岩畫,雖年代久遠,卻色彩鮮明如故,給後人留下了無數難解之謎。在距宜賓市100公里的筠連縣城南古樓壩、巡司河一帶,有新開發的「古樓山水風景區」。這里有西南水溫最高的溫泉,有千姿百態、高出雲霄的峰叢,有神奇瑰異的溶洞。綠水青山,風姿撫媚,隨著筠連煤田的開發,它將日益顯示出迷人的風采。

9、女友是四川宜賓蜀南竹海——長寧人,我想問一下當地嫁女有沒有什麼風俗或者要求啊?跪求解答!

我是長寧的,女方家裡人要先去男方看家,然後男方要給所有女方家人准備紅包,之後男方去女方家,同理。。。定下來之後就是兩家人商量婚禮細節,禮金那些都是一起商量的。。。其他似乎沒有什麼吧,男方給女方禮金,女方給女兒准備嫁妝,其實沒什麼特別地方性的習俗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