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中國風俗通史清代卷

中國風俗通史清代卷

發布時間: 2022-08-21 00:04:30

1、求寫清朝政治,文化,禮儀,服飾方面的幾本書要正史最好白話文

可以參考參考《紅樓夢》。它本身就是一部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書,囊括天文地理,詩詞戲曲,醫葯飲食,養生保健,服飾美容,人文風俗,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識。另外還可以看看「紅學」的相關書籍,裡面研究得更為透徹。
再推薦兩本史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歷史考古研究系列叢書《清代全史》(十卷本,方誌出版社出版)和蕭一山所著的《清朝通史》。

2、比較詳細介紹清朝的書籍

關於宮殿規矩的書:《國朝宮史》《國朝宮史續編》。共136卷,
全書分為6門,其中訓諭、典禮、宮殿、經費、官制、書籍。訓諭一門,收錄從順治至乾隆朝聖訓,嘉慶諭旨,以昭垂內廷法制。典禮一門,備著內廷典禮、儀節、規制、冠服、輿衛之制,充分體現了宮中的封建倫理綱常關系。宮殿一門,分外朝、內廷、景山、西苑和雍和宮等區域,詳列規模,並收錄各處御筆匾額、楹聯及題詠等,對於研究明清宮廷建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經費一門,詳細記載了內廷年例、日用、典禮、筵宴中的花費等規定,以及妃嬪的日用器具,房屋成設等。官制一門,俱載太監職事級職與其功罪賞罰等。書籍一門,主要匯集這一時期官修重要書籍的名稱、編書緣起、內容梗概和御制詩文等。其「編目提要,皆窮理致治之作」,對研究清代的官修圖書概況及學術流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有北京古籍出版社本。網上有電子版。
關於習俗參看《中國風俗通史清代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1年版,共584頁。對你來說足夠了。
其它復雜的就不給你推薦了。

3、那本書描寫滿族的歷史文化,包括滿族的源頭,飲食,衣著,祭祀等等等!要全面!

《中國風俗通史:清代卷》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定價三十五,一般二十多就能買到了。亞馬遜就有。
這一套還是挺不錯的。
這是目錄你看看吧。

導言
第一節 風俗形成的社會歷史背景
第二節 風俗政策和風俗觀念
第一章 飲食風俗
第一節 飲食結構與方式
第二節 社會各階層的飲食生活
第三節 飲酒與飲茶風俗
第四節 飲食思想與養生觀念
第二章 穿著風俗
第一節 服制的形式與穿著方法
第二節 服飾風俗
第三節 發式風俗
第三章 居住與建築風俗
第一節 卜居風俗
第二節 住居的建築
第三節 住宅的裝飾與起居用具
第四節 園林建築
第四章 行旅交通風俗
第一節 出行的禮儀
第二節 行旅方式
第三節 旅食與旅宿
第四節 行旅風尚
第五章 生育風俗
第一節 求子風俗
第二節 孕婦保健
第三節 誕生風俗
第四節 育兒風俗
第五節 成年禮俗
第六章 婚姻風俗
第一節 婚姻觀念
第二節 婚姻形式
第三節 婚姻程序
第四節 離婚與再嫁
第七章 衛生保健與養老風俗
第一節 衛生保健風俗
第二節 疾病醫療風俗
第三節 敬老風俗
第四節 壽誕風俗
第八章 喪葬風俗
第一節 喪葬觀念
第二節 喪葬禮儀
第三節 葬法與葬式
第四節 墓室與棺槨
……
第九章 生產風俗
第十章 信仰風俗
第十一章 歲時節日風俗
第十二章 游藝風俗
第十三章 交際風俗
第十四章 社會組織風俗
第十五章 風俗文范
第十六章 中外風俗交流
結語
後記

4、為什麼有些地方人死後,需要停靈七天,親人不能洗漱?

都聽過家裡的老人曾經講過,在以前,人死之後要停靈七天,如果家境條件比較好,還要大操大辦,舉辦葬禮要等到七七四十九天才可以下葬,當然在以前,一般停靈七天就可以了,其實頭七回魂並不是封建迷信,早在兩千多年前,神醫扁鵲就曾經經歷過一件七天回魂的神奇事件其實頭七回魂並不是封建迷信,

早在兩千多年前,神醫扁鵲就曾經經歷過一件七天回魂的神奇扁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一生著述頗豐,但是很多都已經失傳,扁鵲學醫其實也是半路出家,他本來開了一家小飯館,但是天生卻對醫學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於是後來他遍訪名師,終於將自己的醫術錘煉的爐火純青,後來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很多國家的君主都找他看病,

因此也給後世留下了很多典故,有一次扁鵲路過虢國,發現全國都處於大喪期間,人人臉上非常悲傷,扁鵲非常奇怪,就問是誰過世了,老百姓告訴他是太子去世了,作為醫生的扁鵲對太子的死因非常好奇,因為他原本以為是一位老人過世,而沒想到是一個年輕人去世,


於是扁鵲將太子過世之前的症狀仔細的詢問了一遍。當了解完前因後果之後,扁鵲斷定太子還沒有死扁鵲說出了事實的真相:如果太子真的死去了,別說我一個凡人,就是神仙也回天乏術,之所以我能救活太子,是因為太子其實並沒有死,只是假死而已!此時雖然人體沒了生命特徵,但是只要治療得當,稍加刺激便可以起死回生其實這和我們民間發喪停靈七日的說法就不謀而合了,之所以要停靈七日,主要就是為了防止人假死,一旦出現假死,也有迴旋的餘地,但是有些地方一天之內就辦完了喪事,一旦出現假死的症狀,那麼人可能真的就永遠離開人世了。

5、求中國古代各名典籍簡介

1、《中庸》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

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准,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宋代從《禮記》中抽出,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宋元以後,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和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其主要注本有程顥《中庸義》、程頤《中庸解義》、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傳注》、戴震《中庸補注》、康有為《中庸注》、馬其昶《中庸誼詁》和胡懷琛《中庸淺說》等。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范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2019年2月報道,從海昏侯墓出土簡牘5200餘枚,專家釋讀後發現包括《春秋》在內的儒家經典及其訓傳。

3、《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

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

4、《史記》

《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史記》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萬五千餘字,比《呂氏春秋》多二十八萬八千餘字。《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5、《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

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

《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准。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

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代文史典籍

6、清朝時期為什麼皇帝要逼漢人換發型啊,那樣的發型是怎麼產生的?

請參考以下資料,也許從中你能有些收獲
「1644年,這是中國歷史上「天崩地裂」的一年,這年3月,李自成北上攻取燕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李自成派唐通招撫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吳三桂經過考慮,決定歸順新朝,並回京朝見「新君」李自成,在回京途中,因聽聞家產被抄,愛妾被虜,所以改變初衷,回師山海關,襲擊唐通部。李自成聞訊,決定征剿吳三桂,21日,雙方激戰山海關,22日晨,吳三桂情勢危急,帶隨從沖出重圍,至關外向駐扎在關外覬覦已久的多爾滾部剃發稱臣,歸降滿洲軍,雙方合兵。26日,李自成敗退回北京,旋即西撤,清軍入關,「定鼎燕京」。

伴隨著滿洲入關而來就是剃發易服令

此前,遼東漢民早已深受剃頭之荼。早在滿洲建國時期,滿洲統治者就強令投降的漢人效法滿洲人的發式,把剃發作為歸順的標志,如天聰五年(1631年)清太宗在大凌河之役勝利時令「歸降將士等剃發」,崇德三年(1638年)又下令:「若有效他國衣帽及令婦人束發裹足者,是身在本朝,而心在他國。自今以後,犯者俱加重罪。」

清軍入關,繼續推行這個政策。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軍打敗李自成進入山海關的第一天就下令剃頭。五月初一日,攝政王多爾滾率領清軍過通州,知州迎降,多爾滾「諭令剃發」。初二進北京,次日多爾滾給兵部和原明朝官民分別發出命令,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撫,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發,衣冠悉遵本朝制度」。這是清朝進入北京後正式下達剃發和易衣冠的法令。

但是這一政策遭到漢族人民的強烈反對,在朝漢族官員遵令剃發的為數寥寥,不過孫之獬等最無恥的幾個人。不少官員觀望不出,甚至護發南逃,畿輔地區的百姓也常揭竿而起。多爾滾見滿洲貴族的統治還不穩固,自知操之過急,被迫宣布收回成命。順治元年五月二十日諭旨中說:「予前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發以別順逆。今聞甚拂民願,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茲以後,天下臣民照舊束發,悉從其便。」所以清軍入關後,剃發、易衣冠的政策只實行了一個月。

然而,這一政策並未就此完結。當滿洲統治者認為天下大定之時,立刻以民族征服者的姿態,悍然下令全國男性官民一律剃發。

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初五日,在接到攻佔南京的捷報之時,多爾滾即遣使諭給在江南前線的總指揮豫親王多鐸命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發,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十五日諭禮部道:「向來剃發之制,不即令畫一,姑令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若不畫一,終屬二心……」同年七月,又下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要求禮部通告全國軍民剃發。規定實行期限,自布告之日起,京城內外限於十日內,各地方,亦是在通令到達後的十日內「盡行剃發」。規定懲治辦法:「……自今布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發。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這是對民眾的。同時要求地方官員嚴厲執行,更不許疏請維持束發舊制,否則「殺無赦。」這是一道嚴令,只能執行,不許違抗。很多文章都指出,滿清的辮子絕不僅僅是一個頭發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滿洲統治者其實把辮子作為的「良民證」使用!多爾滾在順治元年五月講到剃發令時,就明它的功能是「以別順逆」:「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發,以別順逆」!

剃發令在清初各地引起的震動極為重大,它激起了漢族各階層人士的反對,反抗以至於大規模的武裝斗爭幾乎遍及全國,導致了長期的政局不穩,以至生靈塗炭。

時人陳確記:「去秋新令:不剃發者以違制論斬。令發後,吏詗不剃發者至軍門,朝至朝斬,夕至夕斬。」許多地方的抗清斗爭不是始於清廷接管之時,而起於剃發令頒布之日。江陰人民壯烈的據城抗清就是在清朝委派的知縣宣布剃發之後,相率「拜且哭曰:頭可斷,發不可剃」的情況下爆發的。從閏六月初一到八月中秋兩個多月期間,清軍對江陰屢攻不下,喪亡「三位王爺和十八員大將」,而江陰城中糧食眼看就要告罄,但戰士們卻士氣越發的激昂,高唱著「江陰人打仗八十日,寧死不投降」的雄壯軍歌。清軍又調來西洋大炮轟城,八月二十日,江陰城被清軍攻破。清軍攻進江陰後,十分痛恨江陰人民的頑強抵抗,就下令屠城,「滿城屠凈,然後封刀」。全城人民「咸以先死為幸,無一人順從者。」大砍大殺了三天,被屠殺者達17萬兩千人,未死的老小僅有53人。江陰這小小的城池,抵抗清兵達80多天之久,打敗了清軍二三十萬的大軍,殺死了七萬五千多清兵,使其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中國通史》,丁文主編)。在嘉定三屠後,當滿清統治者「如願以嘗」的將「削發令已行」的旗幡插上城頭的時候,滿城已是白骨累累,史載:在滿清的三次屠城中,嘉定城內民眾無一投降者。

在此之前,滿清自入關到佔領南京,其間無論是揮戈西征還是舉兵南伐無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許多地方甚至是兵不血刃傳檄而定,沒有受到十分頑強的抵抗。為何如漢人的抵抗態度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呢?明末朝庭吏治腐敗、貪瀆橫行,官貴殷實卻國庫空虛。為鎮壓農民起義和抵禦女真南下,明毅宗不斷向民眾加派三餉(剿餉、練餉、遼餉),民不堪命怨聲載道。咸認明庭橫征暴斂不恤民艱。孟子所言:「君視民如草介,民視君如寇讎」就是這個道理。更早的詩經則有民眾的怒斥:「時日曷喪,吾及汝皆亡」!故無論毅宗自縊煤山或弘光被擒蕪湖民眾都不以為意。因風傳滿清輕徭薄賦,漢人反而對於滿清則翹首以望,只要這傳聞屬實,漢民並不介意胡人帝於中華。在華夏民眾看來,雖然金鑾殿的皇帝變了,但只要自己不受干擾地照舊生活,中國仍然是中國,漢民照樣是漢民。賦稅反正總是要交的,如果滿人皇帝輕徭薄賦豈不更好?待滿清剃頭令嚴厲重頒之時,民眾如夢大醒,遂怒不可遏。原來滿人皇帝不僅是要自交稅服役,還要變我風俗習慣,毀我文化傳統。按此胡服垂辮,華夏將成胡虜,中國將不再是中國(「言語、風俗、歷史,三者喪一,其植不萌(就可認為是亡國)。」而衣冠屬於風俗一項,所以當時百姓認為如果剃發易服,則中國就不能再稱為中國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熱血者振臂一呼,應者雲集。一夕之間竟成燎原之勢。

明儒顧炎武很明確地把「亡國」和「亡天下」兩個概念區別開。他的《日知錄》中有一段話很值得注意:「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與有責焉耳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認為歷史上改朝換代的「易姓改號,謂之亡國」,如滿清那樣使「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他還說,「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而「保天下者,匹夫之*與有責焉」。這就是後人總結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換言之,歷史上的「易姓改號」的「亡國」就是「亡朝代」,「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的「亡天下」就是「亡國家」。我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顧誠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節寫道:「在漢族官紳看來,大順政權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號」,朱明王朝的掙扎圖存是宗室、皇親國戚、世襲勛臣之類「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紳士民沒有多大關系;而滿洲貴族的入主中原則是「被發左衽」(剃頭改制),「亡天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應當奮起反抗。」
當時的西方傳教士對此頗感不解。他們疑問為什麼「為保守頭顱柔順如羊之漢人,今則因保守其發而奮起如虎」?漢族人民先「保守頭顱」是不願為保衛昏庸的腐敗明庭上陣拼殺。後「奮起如虎」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民族尊嚴。漢族的發式衣冠是華夏民族文化傳統的象徵。滿清要把漢族人民的民族尊嚴和民族感情踩在腳下,這就遭到了漢族人民堅決的浴血反抗。

相應的,為了保證推行剃法令能夠執行到底,滿洲統治者對起義反抗的義軍進行武力鎮壓,這種鎮壓,還伴隨著搶掠和血腥屠戮,以及殺人立威。

清廷頒行「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注意:「留發不留頭」不是百姓的口頭闡,而是滿清的正式頒布的命令)、「剃發易服,不隨本朝制度剃發易衣冠者殺無赦」、「所過州縣地方,有能削發投順,開城納款,即與爵祿,世守富貴。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盡行屠戮。」以多爾滾為代表滿洲貴族發布的「屠城令」後,有蓄發者立執而剃之,不服則斬,懸其頭於剃頭挑子所縛高竿之上示眾。

以嘉定三屠為例,滿洲統治者「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命令一下,一向「民風柔弱」的江南民眾的反抗怒火,立刻在松山、崑山、蘇州、嘉興、紹興、江陰等地熊熊燃燒。嘉定城中民眾不分男女老幼,紛紛投入了抗清行列。然而,臨時組織的民眾義軍無法與滿洲正規軍和漢*軍的聯盟對抗。乙酉年七月初四嘉定城破後,清軍蜂擁而入。當屠城令下達之時,清兵「家至戶到,小街僻巷,無不窮搜,亂草叢棘,必用長槍亂攪。」「市民之中,懸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斷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者,骨肉狼籍。」 清兵「悉從屋上賓士,通行無阻。城內難民因街上磚石阻塞,不得逃生,皆紛紛投河死,水為之不流。」若見年輕美色女子,遂「日晝街坊當眾*淫。」有不從者,「用長釘釘其兩手於板,仍逼淫之。」史家慨嘆:「三屠留給這座城市是毀滅和不知道德為何物的倖存者。」血腥屠殺之後,清兵便四齣掠奪財物 (魏斐德《洪業—清朝開國史》) 。朱子素的筆記《嘉定乙酉紀事》載「兵丁每遇一人,輒呼蠻子獻寶,其入悉取腰纏奉之,意滿方釋。遇他兵,勒取如前。所獻不多,輒砍三刀。至物盡則殺。故**滿路,皆傷痕遍體,此屢砍位能非一人所致也。」大屠殺持續了一日,約三萬人遇害,「自西關至葛隆鎮,浮屍滿河,舟行無下篙處」(《嘉定乙酉紀事》下同)。更有甚者,清軍「拘集民船,裝載金帛、子女及牛馬羊等物三百餘船」,滿載而去了。

除嘉定三屠外,還有屠江陰,血洗江南、嶺南、屠崑山、屠嘉興、屠常熟、屠蘇州、屠海寧、屠廣州、屠贛州、屠湘潭,此外還有,屠大同、屠四川等等,甚至勾結荷蘭殖民者,攻屠思明州(廈門)義士百姓屠戮殆盡,屍積成山,血流成河。1649年清軍進四川時貼出公告「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日本人還掛出「皇軍不殺良民」之類的幌子遮掩遮掩,滿洲人連這都不用)。攻陷崑山時,在那裡抵抗了三天的義軍逃走,於是對平民實行大屠殺,當天的死難者就達四萬,「崑山頂上僧寮中,匿婦女千人,小兒一聲,搜戮殆盡,血流奔瀉,如澗水暴下」!1649年(順治六年)鄭親王濟爾哈朗佔領湖南湘潭後的屠城;同年平定大同總兵姜鑲為首的山西反清運動,「朕命大軍圍城,築牆掘濠,使城內人不能逸出,然後用紅衣火炮攻破, 盡行誅戮」,不僅大同全城軍民屠戮殆盡,「附逆抗拒」州縣也不分良莠一概屠殺。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與耿繼茂攻克廣州時的屠城「再破廣州,屠戮甚慘,居民幾無噍類。……累骸燼成阜,行人於二、三里外望如積雪。因築大坎痤焉,表曰共冢。」「甲申更姓,七年討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極。血濺天街,螻蟻聚食。飢鳥啄腸,飛上城北,北風牛溲,堆積髑髏。或如寶塔,或如山丘……」。充分暴露出滿清標榜的「弔民伐罪」的偽善。這類血淋淋的事例在史籍中屢見不鮮。古語雲:「殺降不祥」,清軍往往以「惡其反側」等借口將來降軍、民屠戮一空(顧誠《南明史》)。

從滿清入關到平定三藩,三十七年之多的屠殺,全國南北皆成廢墟,直隸是「一望極目,田地荒涼」(衛周元,痛陳民苦疏,皇清湊議,卷1),河南是「滿目榛荒,人丁稀少」(李人龍,墾荒宜寬民力疏,皇清湊議,卷4),湖廣是「彌望千里,絕無人煙」(劉余謨,墾荒興屯疏,皇朝經世文編,卷34),素稱「天府」的四川更是「榛榛莽莽,如天地初辟」(民國溫江縣,民政,戶口),即使抗戰時期日寇實行「三光」政策最慘烈的華北地區也未出現過這種凄慘的景象。許多繁華的大都市盡毀於清軍之手,著名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在幾乎殺絕之後才下令「封刀」。 整個中國「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據張善余主編的《中國人口地理》記載:明朝人口高峰為一億五千萬人,清軍入關第二年(1645年)為八千萬人(當時全國籠罩在血腥恐怖之下,筆者認為此數據不準。明末統計人口數量就有六千萬,當時實行的是按人口繳稅政策,所以民間隱瞞了大量的人口,專家一般認為當時明朝人口大約在一億左右,還有學者認為人口在1.5億左。),三十七年的野蠻屠殺,使全國總人口估計減少了近一半。歷史上其他外族大規模入侵造成的人口損失為:蒙古滅金、宋人口減少四成,約五千萬人;靖康之難減三成,約三千六百萬人;八年安史之亂劇減二至三成,約二千萬;五胡亂華(含侯景之亂)在低谷中波動並幾度顯著減少;日寇侵華二千五百萬人慘遭屠殺,但總人口未減少。可見,清軍的野蠻兇殘連國人切齒痛恨的日寇也望塵莫及!除漢族外,滿清也對其它民族進行屠殺,其中殺苗民一百萬,在西南成村的苗民被清軍消滅,殺回民數百萬,還把漠北蒙古的准葛爾部落殺到最後一個幼童!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殘忍!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問題中國的解決》一文中,懷著強烈的民族義憤,列舉滿清政府的種種殺人罪行,控訴滿清統治者「貪殘無道,實為古僅所未有!」

剃發、屠戮總是和奴役並行。

滿清入關前後除了對漢族和中國各族人民的剃發易服和血腥屠戮外,還進行了圈地、投充、文字獄、保甲連坐制等等一系列民族壓迫政策。史籍記載,1644年5月滿清政權入關,把燕京確定為首都後,便在京城實行了旗、民分城居住的措施,相當於今日東城、西城的內城,只許滿、蒙、漢三個八旗的將士及其家眷居住,而原來住在內城的漢、回等其他民族的百姓,則全部被迫遷移至京師外城——即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崇文、宣武兩區。另外,多爾滾以安置滿洲「東來諸王、勛臣、兵丁人等」為由,三次下令圈地,逼迫漢民「投充」旗下,強制實行落後的農奴制,原來的小農變成了奴隸。奴隸逃亡,即實行重治「窩主」的「逃人法」。容留逃人做工的,甚至住宿的均算「窩主」,加之連坐,不知有多少人為此喪家亡身。滿清將被圈土地分給皇室、王公、八旗官員和旗丁,又稱旗地。名義上是圈佔無主荒地或明朝貴族的官莊,其實在圈佔過程中常常是把民地硬指為官莊,把熟地硬說是荒地,把私田硬說成無主的荒地。同時,「凡圈田所到,田主登時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圈一室,則廬舍場圃,悉皆屯有」,往往造成人民傾家盪產,無以生計。結果大量漢人淪為滿人的莊客,成為供他們奴役、剝削的農奴。圈地運動持續了25年,到康熙八年才下令停止。(《世界史》近代卷,吳於廑,齊世榮主編)多爾滾不顧人民的死活,還一意孤行的下令:「凡有為剃頭、圈地、衣冠、投充、逃人牽連五事具疏者,一概治罪。17世紀,在通向長城關口的大道上,經常可見數萬成群衣衫襤褸的漢人男女哭哭啼啼的行走,漢*兵在揮舞鞭子驅趕。馬上的滿洲兵,用滿語不斷歡呼大叫,狂飲搶來的美酒,盤算著今天「收獲」的財寶。這些磕頭求饒、保住小命、被迫「謝恩」留活口的漢人,只好去當野蠻人的奴隸,沒有價值的老頭老太小孩子早已就地殺死。

男丁押去庄園做農奴苦工,女的分配給滿人奴隸主淫樂。被滿清殺害的新建人徐世溥,著有《江變紀略》,僅有抄本傳世,該書於乾隆四十四年被滿清禁毀。而今在北京古籍出版社重印。書中對清兵攻破南昌城的暴行進行了詳細的記載,特別是清兵將婦女抓來「各旗分取之,同營者迭嬲無晝夜」輪*的獸性,更是人間罕見。

太平天國反「清妖」的檄文「奉天討胡檄」中說的更詳細:「夫中國有中國之形象,今滿洲悉令削發,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之人變為禽犬也。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今滿洲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中國有中國之人倫,前偽妖康熙,暗令 一人管十家,淫亂中國之女子,是欲中國之人盡為胡種也。中國有中國之配偶,今滿洲妖魔,悉收中國之美姬,為奴為妾,三千粉黛,皆為羯狗所污;百萬紅顏,竟與騷狐同寢,言之慟心,談之污舌,是盡中國之女子而玷辱之也。中國有中國之制度,今滿洲造為妖魔條律,使我中國之人無能脫其網羅,無所措其手足,是盡中國之男兒而脅制之也。」(康熙執政時設置「滿大人」,被老百姓稱呼為「官韃靼」,對其管轄下的民戶家女子擁有初夜權,但凡婚嫁的女子,第一夜是要送給滿大人「官韃靼」享用的。)

在這近兩代人的時間內,滿洲統治者不僅對反抗者進行血腥屠殺,而且,對已經順降者也實施嚴格的管控,只要對剃發令的稍有懈怠,便立刻人頭落地,甚至累及他人。

順治二年(1645年),江寧巡撫土國寶宣布:「剃發、改裝是新朝第一嚴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論紳士軍民人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動! 」鎮江知府從別處運來拒不剃發者的首級示眾,威脅人民,貼出告示「一人不剃發全家斬,一家不剃全村斬」

順治二年十一月,多爾滾往京東地區打獵,有人報告豐潤縣生員張蘇之子張東海「不行剃發」。多爾滾當即派人將張東海斬首,其父杖責五十,革去生員名色,庄頭和鄰里四人分別受杖。

順治五年,黃州府廣濟縣民胡俊甫因居住鄉村,一度患病卧床,沒有剃發。知府牛銓下鄉踏勘荒田,胡俊甫不知清朝法度厲害,竟然莽撞地跑到知府大人面前訴說災荒困苦。深得「時中之道」的牛銓一眼瞥見這個蓄發違制之人,不禁心花怒放,立即解往湖廣總督羅綉錦處請功。結果「胡俊甫立正典刑,鄉保張贊宇、鄰佑張生祖、夏正德各鞭一百」,該縣知縣郝光輔也以失察罰俸示懲。

順治十年,刑部擒獲了兩個沒有剃發的人,「供系唱旦戲子,故此留發;在外戲子似此尚多」。順治皇帝立即頒詔:「剃頭之令,不遵者斬,頒行已久,並無戲子准與留發之例。今二犯敢於違禁,好生可惡。著刑部作速刊刻告示,內外通行傳飭,如有借前項戲子名色留發者限文到十日內即行剃發;若過限仍敢違禁,許諸人即為拿獲,在內送刑部審明處斬,在外送該管地方官奏請正法。如見者不行舉首,勿論官民從重治罪。」

值得一提的是,滿洲統治者在頒布剃發令所要求的剃發標准,並非現在人們常常看到的剃半個頭,而是將頭顱四周的頭發都剃掉,只留一頂如錢大,結辮下垂。在頭頂留發一錢大,大於一錢要處死!那種清末才有的、現在不合事實地壟斷了所有清裝戲的陰陽頭發式,放在當時也得死,因為滿清規定:「剃發不如式者亦斬。」順治四年,滸墅關民丁泉「周環僅剃少許,留頂甚大」,被地方官拿獲,以「本犯即無*宄之心,甘違同風之化,法無可貸」為由上奏,奉硃批:「著就彼處斬」,縣官也以失察「從重議處,家長、地鄰即應擬罪」。

秦世禎《撫浙檄草》:「小頂辮發」每個炎黃子孫,都被迫把以前「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頭發屈辱地剃去,只留下銅錢大一點,梳成一根小辮,叫「金錢鼠尾」式。將四周頭發全部剃去,僅留頭頂中心的頭發,其形狀一如金錢,而中心部分的頭發,則被結辮下垂,形如鼠尾,實在不堪入目,不過1647年清廣州剃發易服令竟還無恥的說:「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福州遺民所撰《思文大紀》憤怒寫道:「時剃頭令下,閭左無一免者。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膻。」「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顧炎武《斷發》詩)。

註:事實上,滿清發式從明代到清末是一直變化的。

明代女真男性的發式,與清末那樣的前剃後辮有很大距離,剃發數量與結辮粗細差別很大。在1595年,即明朝萬曆二十三年,朝鮮派往赫圖阿拉的使者申忠一,在《建州紀程圖記》一書中詳細記述了赴使在建州女真努爾哈赤的營壘里所見到的各方面情況。其中關於發式這樣寫道:女真習俗都剃發,只留腦後少許,上下二條結辮以垂。除上唇胡須只留左右十餘根外,其餘都鑷去。女真男性的發式,即其剃發的習俗,是將大部分頭發剃掉,只留腦後很少的一點頭發,結成辮子下垂。如此得到了女真發式的全貌:腦後留下小手指細的頭發,擰成繩索一樣下垂,余發全部剃掉。配合這樣的發式,胡須只留上唇左右十餘根。

而1644年日本商人竹內藤因海難在北京旅居一年,著成《韃靼漂流記》一書。書中這樣描寫清人的發式:「他們的人都剃頭,把頭頂上的頭發留下來,分成三綹編成辮子。他們男子把唇上的胡須留下來,把下面的剃掉。無論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樣。」對於滿洲「留頭不留發」的標准發式「金錢鼠尾」,當時人也都有描述。1648年七峰道人《七峰遺編》敘明末常熟福山陷落前後事,記載滿人發式,是所謂「金錢小頂」。

1799年,日本寬政十一年,偽嘉慶四年,中川忠英於長崎訪談清國商人,出版了一本專門輯錄清國人習俗的書《清俗紀聞》一書,其中《冠禮》卷的繪畫中,一側背站立的教書先生頭頂蓄發,編一長辮垂於後背,其長度已達腰部,辮尾有發帶系結。從這張實圖上看,頭頂蓄發,部位沒有變,但面積已遠不止於一個金錢大,而是足有4個金錢大,相當於一掌心的面積。按照圖上的式樣同清初金錢鼠尾的情況相比,蓄發從一個金錢變成四或五個金錢,數量比清初增多是明顯的,但是如果將剃發與蓄發相比較,剃發還是主要的,也就是說剃發佔大部分,蓄發仍然屬於少部分。而再過100年,即在揚州十日200年後,清人的辮子變粗了,剃頭面積變小了,由初期的金錢鼠尾式變成了今人所熟知的「陰陽頭—半瓢」式。陳登原《國史舊聞》中描述得:剃發,就是把額角兩端,引一直線,依此直線剃去直線以外之發。現將清末發式與剃發令發式比較一下,結果令人吃驚地發現,兩者雖是繼承演變關系,但差別較大。前者幾乎將全部頭發剃掉,只留腦後小手指細的結辮下垂。而清末則將大部分頭發保留下來,結辮下垂,僅剃掉極少一部分頭發。都是又剃又辮的發式,卻給人以判若兩人的印象。辮子和剃頭是成反比的,這時的辮子已經簡直比一條小蛇還粗!為什麼會長粗?遺老張鈁《清末社會鱗爪》記載:清軍「在打交手白刃戰時,將辮子纏於脖項,藉以避刀砍。所以軍人的辮子較大,如發少則搭以假發,或加黑絲線,以壯其形態。」就這樣,滿清的辮子,經歷了:鼠尾——豬尾——蛇尾的發展過程,才發展到我們今天認識的陰陽頭的形態。

孔子後人,原任陝西河西道孔聞謤聞聽剃發令奏言:近奉剃頭之例,四氏子孫又告廟遵旨剃發,以明歸順之誠,豈敢再有妄議。但念孔子為典禮之宗,顏、曾、孟三大賢並起而羽翼之。其定禮之大莫要於冠服。……惟臣祖當年自為物身者無非斟酌古制所載章甫之冠,所衣縫掖之服,遂為萬世不易之程,子孫世世守之。自漢、唐、宋、金、元以迄明時,三千年未有令之改者,誠以所守者是三代之遺規,不忍令其湮沒也。即剃頭之例,當時原未議及四氏子孫,自四家剃發後,章甫縫掖不變於三千年者未免至臣家今日而變,使天下雖知臣家之能盡忠,又惜臣家未能盡孝,恐於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備也。……應否蓄發,以復本等衣冠,統惟聖裁。」孔聞謤搬出孔子這塊大招牌,又引金、元二代為例,滿以為可以為孔家抵擋一陣,保住先世蓄發衣冠。不料卻碰了個大釘子,「得旨:剃發嚴旨,違者無赦。孔聞謤疏求蓄發,已犯不赦之條,姑念聖裔免死。況孔子聖之時,似此違制,有玷伊祖時中之道。著革職永不敘用」,連孔子的面子也不給。這就揭穿了滿洲統治者所謂尊崇孔子的真面目:「奉行儒術,崇飾觀聽。」只不過是「南面之術,愚民之計」罷了。

7、關於清朝的歷史書籍主要有哪些?

史料:
《清史稿》:《太祖本紀》、《太宗本紀》、《世祖本紀》、《聖祖本紀》、《世宗本紀》、《高宗本紀》、《職官志》、《食貨志》、《兵志》、《地理志》,及相關列傳。
著作:(北大本科歷史專業推薦書目)
《明清史講義》,孟森,中華書局1981年版。
《明清史論著集刊》、《續編》,孟森,中華書局1984年版、1986年版。
《明史新編》,傅衣凌主編,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簡明清史》,戴逸主編,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明清史論著合集》,商鴻逵,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清史新考》,王鍾翰,遼寧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明清史新析》,韋慶遠,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其他:
《清帝傳奇叢書》:《大風歌——努爾哈赤傳奇》 《踐日行——皇太極傳奇》
《痴道人——順治帝傳奇》 《龍鳳劫——康熙帝傳奇》
《血滴子——雍正帝傳奇》 《十全夢——乾隆帝傳奇》
《木魚石——嘉慶帝傳奇》 《天朝門——道光帝傳奇》
《奈何天——咸豐帝傳奇》 《風流恨——同治帝傳奇》
《千秋淚——光緒帝傳奇》 《兩世人——宣統帝傳奇》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康熙皇帝》法 白晉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譯本
《康乾盛世三皇帝》錢宗范著 廣西教育出版社
《前清盛世》《晚清血淚》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
《愛新覺羅家族全書》李治亭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自己認為這套書很全面的介紹了清朝滿族的風俗、名人、大事件、還有世襲族譜

李治亭,閻崇年,向斯的都不錯。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還望採納。

8、為了表示對君主的尊敬,古代大臣真的是跪著上朝的嗎?

不是跪著上朝,是跪著奏事,(上朝時首先會叩拜皇帝,然後皇上說起,就站立起來,下朝也是)

兩漢時官員上朝可以坐著奏事,到宋朝時官員須站著奏事,明清時期大臣奏事必須跪著。明清時有常朝和大朝。大朝都在太和殿,純為禮節慶賀而設。 常朝的話,為處理日常政務而設。

《大明會典》記述:君臣議政之時,「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這段話的意思表明: 只要官員(所有,不論品級)向皇上奏事,都要跪著。奏完皇帝說起,才能起來。皇帝發布聖諭時,所有官員都要跪著聽。皇帝賞賜大臣,大臣必須跪著收受賞賜,然後叩頭拜謝。

在非正式場合同樣行跪拜禮的只有明清。朱元璋發行了兩大「政策」:第一、他改變了「刑不上大夫」的傳統,在洪武年的四大案中,眾多文臣武將都因熬不過錦衣衛的酷刑而屈打成招,被迫攀咬別人,以求解脫。第二,他使跪拜變得習以為常,任何場合,下官見上官要跪,官員見藩王要跪,任何人見皇帝都必須跪。


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後世從之。」(康有為《康有為遺稿》。明朝也有跪禮,但是上朝是站立著的(剛上時的叩拜不算,因為每朝都是這樣的),袁宏道於明萬曆二十三年出任吳縣令,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吳令甚苦……苦膝欲穿,腰欲斷,項欲落,嗟呼,中郎一行作令,文雅都盡。 」這就是說,不只巡撫、太守一級的官要跪,只要是上級,都要跪,否則不至於把膝蓋跪穿。袁宏道雖然讀書做了官,但他骨子裡是個「性靈」文人,跪在地上迎接上官感到非常羞恥,所以說「文雅都盡」。

9、地主指的是土地爺嗎,地主神位是什麼?

地主神位是土地爺爺的神位,地主是指土地爺。

土地神潮汕民間認為六月廿六,是土地神聖誕之日,潮汕民間稱「土地爺生」。

從該節日的祭祀對象和祭祀方式來看,應是古代社日在潮汕地區的變異。潮汕人對地神的崇高信仰非常突出,中國民間祀奉的神明不下百種,唯以土地神最為普及。

潮汕人設置並祭祀土地神十分盛行,遍及城鄉各個角落。潮汕人設置土地神位或廟宇有永久性和臨時性兩種。

永久性的為居民住宅、商店、工廠、車間、作坊等。「地主神位」往往設置在廳堂或廚房裡地下的適當地方,每月農歷初一、十五(也有的是初二、十六)兩天定期舉行拜祭,俗稱「牙祭」。


(9)中國風俗通史清代卷擴展資料:

土地爺的歷史起源:

在一般中國民間的信仰中,神明多半會有明確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處很多,傳說之多不勝枚舉,此舉中之兩例。

一說為:周朝一位官吏張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廉正,勤政愛民,至周穆王三年辭世,享年一零二歲,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

不久,由貧轉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資建廟並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發展。

另一說為:周朝上大夫的家僕張明德(或張福德),主人赴遠他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張明德帶女尋父,途遇風雪,脫衣護主,因而凍死途中。

臨終時,空中出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九字,蓋為忠僕之封號,上大夫念其忠誠,建廟奉祀,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明清以後中國民間又多以名人作為各方土地。

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傳為唐代大文人韓愈。杭州太學一帶,原是岳飛的故鄉,於是太學就奉岳飛為土地神。現在的土地廟中常配祀有土地婆婆,其俗約起於南宋。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