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風俗
1、綿竹人在端午節有什麼風俗。
綿竹人過端午節來習俗主要有源:
1、吃粽子、鹽蛋。粽子多用糯米和飯米混合,可加入臘肉顆顆、花椒,也可是素粽子,加洗沙、紅豆等等,甚至還有白味的,只不過在食用時要蘸以紅糖水。現在,還有水果餡、八寶餡、蝦仁餡,甚至還有海鮮餡。
2、還要吃用莧菜,據說可以化人腹中的豬毛。莧菜可以炒、起鍋時加入蒜泥,也可以煮熟涼拌。
3、在門前掛有菖蒲和艾蒿,據說驅邪防病。菖蒲和艾蒿以後可以熬水洗澡,可以保健皮膚。
4、喝雄黃酒,驅蟲(蛇)解五毒(雄黃有毒,現在不喝了)。成人才喝,小兒塗於頭額、耳鼻、手足心, 並灑牆壁間。
5、劃龍船,搶鴨子。
6、戀人或者新婚的小夫妻要到女方去拜節,一般送酒、皮蛋、鹽蛋、茶葉。以前還要送包子。女方打發新人雨傘。
2、正月初十有什麼習俗?
正月初十習俗有石頭生日、老鼠娶親、烤獅子火、掛花燈:
1、石頭生日
傳說正月初十是石頭神的生日,所以民間的老百姓,都不會動石磨、石碾等石制工具,也不會搬動石頭、蓋石屋等,所以這一天也叫「石不動」。在古老的習俗中,人們在除夕這一天,還要在石器上貼上春聯,一直到正月初十過完之前,這些石器都是禁止使用的,過了正月初十,才可以開封使用。
2、老鼠娶親
正月十二,禁止打死老鼠,到了夜裡 ,家家戶戶都不點燈,大家要麼早點睡覺,要麼靜靜地坐在炕頭上。這都是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免得引起它們的恐懼,影響了它們的喜事。
3、烤獅子火
在正月初十這天,到下午大約六、七點鍾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門口燒起一堆柴禾,將家中不用的或者已經破舊的笤帚、簸箕、舊鞋破襪子等等,一切不要的能燒的,都扔到火中燒掉,全家老少圍在火邊烤身烤手,烤前烤後。
4、掛花燈
正月初十這天,在兩廣地區有掛花燈的習俗,花燈也叫「添丁燈」。中國向來重視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傳統,所謂「添丁燈」,就是說在正月初十之前,家裡如果有新出生未滿月的男嬰,就要去社稷壇上掛花燈,表示這家增添了香火,後繼有人了。
3、南方有什麼風俗?
大年初一要穿新衣服 ,新鞋子
很多地方習俗不一樣的 ,不過不吃餃子的 ,我們家鄉要做茶葉蛋 (俗稱:元寶) 初一早上要吃元寶
我國南方等地對飲茶極其講究,春節尤是。正月走親訪友,特別有長輩的必定要上門拜年。客人進門先是互祝新春,問候老輩,然後入坐待茶。
第一道:甜茶。祝客人一年甜到頭。甜茶是用糯米鍋巴和糖泡成的。糯米煮成飯,把飯放在熱鐵鍋上貼,燒結成一片片鍋巴,泡成甜茶既香又糯,十分可口。
第二道茶:是熏豆茶。熏豆茶共有六種佐料,其配置十分得當。
1.熏青豆,有豐富蛋白質。
2.胡羅卜絲,有胡羅卜素。
3.腌制過的桔皮絲,能調中快隔,導滯化痰。
4.蘇子,能寬胸下氣,潤肺開郁。
5.芝麻,能益胃滲濕,補肺清熱。
6.少量嫩芽茶。這種茶鮮美可口富有營養。
第三道:一杯清茶。餐後飲用可清滌腸胃油膩。所以這新春三道茶,既合乎禮儀,又合乎保健原理。
新春伊始,在我國的南方,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壘。東漢應劭的《風俗通》中引《黃帝書》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荼、郁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南朝《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郁壘,俗謂門神」。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荼、郁壘,而是古代的一個叫做成慶的勇士。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代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則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門聯同樣也是從桃符發展而來的。原來人們用桃木板畫神荼、郁壘畫像,掛在兩扇門上。後來,畫像又改成只寫字的「門目」。但門目上兩邊各寫兩字,表達內容有限,人們覺得不過癮,便又在大門兩側再掛上兩塊桃木板(後改用紙),寫上了字數較多、能充分反映心願的對子。據《宋史·蜀世家》載,蜀後主孟旭命學士為題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據說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對春聯。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後,曾令各家貼對聯,並將門聯改名為春聯,一律用紅紙書寫。傳說有一次,朱元璋親自到民間察看,只一戶人家沒貼春聯。一問,原來這人家是閹豬的,不識字,於是親自動筆為他寫了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由於歷代大力提倡,春聯成為我國一種特殊的民間文藝形式,長盛不衰。
中國人的春聯,一般都喜歡用吉慶的字眼,表達人們希望來年興旺,生活幸福,消災免難的願望。春聯最醒目的地方,是在自家的大門上,這是一家人的臉面,一定要選用吉祥的內容,符合本家實際情況的語言來表達對未來生活追求的良好願望。一般農家人貼對聯,都表達出希望來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全家安康。而經商人家,則希望財源茂盛,發財致富。那些農村中的教書人,則希望合家平安,子女能在學業上長進,並能才學並茂,在仕途上有前程。官宦人家,當然表現出不同凡俗,力求光宗耀祖、顯赫於人和官運亨通的意願。院子里,有些人家乾脆用個「福」、「壽」、「祿」字貼在一進大門的照壁上,有時還專門把「福」字倒貼,讀為福倒,音諧福到,以求吉祥。在豬、羊、雞、鴨的窩、圈內,則要寫上「豬羊滿圈」,在牛圈、馬圈,則貼「六畜興旺」的春聯。每到春節,家家戶戶換上新春聯。紅色的春聯,本來就烘託了春節的喜慶氣氛,再加上表達良好祝願的內容,深含的寓意,更從深一層次挖掘了、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貼年畫、窗花
年畫是我國民間繪畫藝術,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它是伴隨著我國農歷春節送舊迎新的活動而產生的。
年畫,起源於古時的門神畫。北宋時期,隨著木版雕刻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木板印刷的年畫,稱「紙面」。現存最早的木刻年畫是宋版的《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畫著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習稱《四美圖》,都是宋代民間流傳的年畫題材,此外,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的形象也常出現在年畫上。到了明末清初,年畫的題材越來越廣泛,。出現了許多反映一般民眾理想、心願和生活情趣的年畫,如「年年有餘」、「迎春接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風調雨順」、「榮華富貴」,以及戲曲、故事、傳說、風景、花卉的年畫。當時出現了三大民間木刻年畫:天津的「楊柳青」、蘇州的「桃花塢」和山東淮坊的「楊家埠」。傳統的年畫多為木刻水印,線條單純,色彩鮮明,畫面熱烈。有著色、套色兩種。
我國各地年畫形式多樣,題材廣泛,風格不一。其形式有中條、屏條、窗頂、灶畫、直幡數十種。題材有民間傳說、戲曲人物、山水花鳥等。在藝術風格上,天津的「楊柳青」年畫以細巧、典雅而著稱,山東淮坊的「楊家埠」和蘇州的「桃花塢」年畫以粗壯、朴實見長;北京西北一帶的年畫以粗獷,蒼勁聞名;漳州、佛山、上海的年畫以色彩繽紛、鮮明而別具風韻;四川綿竹、廣西柳州等地的年畫各有特點,獨具風采。
此外,許多地區的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購買者多為農民,相當的內容表現了農民生活,如耕種、紡織、打魚、牧羊、喂豬、養雞等。除此,窗花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魚蟲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吃年飯
團年飯,顧名思義,是過年時一家人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能忘記。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首先必須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後長幼依序跪拜,表現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於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坐,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
守歲
除夕之夜,我國民間有守歲的習慣。人們通宵不寐,敘舊話新,以待天明。
據晉周處《風土記》載: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曰『饋歲』,酒食相邀,稱曰『別歲』,長幼豪飲,稅頌完備。稱曰『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說:「(除夕)士庶之家,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守歲,既是對即將逝去的舊歲表示留戀,也是對即將來臨的新年懷著希冀。人們在除夕晚上合家吃了團圓飯後,就點放爆竹,在喜慶的氣氛中度過新舊交替的一天。人們相信,除夕晚上如果徹夜不眠,毫無倦意,就是預兆來年人的精力充沛。
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餞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慣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放爆竹
我國民間放爆竹慶春節的習俗古已有之,其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古人焚竹發聲,名曰「爆竹」。《通俗編排優》說:「古時爆竹,皆以其竹著火爆之,故唐代詩亦稱爆等。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爆竹的原意為驚嚇和驅逐惡鬼。《荊楚歲時記》中記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惡鬼。」到了宋代,隨著火葯的發明,開始出現了火葯製作的爆竹。那時人們用紙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並用麻莖把爆竹編成串,稱為「編炮」,因聲音清脆如鞭響,也叫「鞭炮」。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記載開封府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此時的爆竹,不只是驅逐鬼魅了,已摻進了新的意義,即除舊迎新之意。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在《元旦》詩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生動地描繪了當時人們迎新去舊的喜悅輕松心情。
拜年
據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拜年習俗最早行於明朝京都。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清代時興在春節時送「拜盒」,即將賀年帖放在精緻美觀的飾盒裡送給親友,以示莊重。如今「拜年」已成為一種傳統習俗,至親愛友同事,走家串戶,登門拜年,互致問候。
古時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鑽。拜年鑽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為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綉字為「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明清時曾叫做「寸褚」、「紅單」。
舞龍 舞獅
舞龍又名「耍龍燈」、「龍燈舞」,是流行於我國的一種民間舞蹈。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在中華文化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古人將龍、鳳、麒麟、龜稱為四靈,作為吉祥物而加以崇敬。早在漢代時便有了龍舞。山東沂南出土的漢代畫像石就有戲龍舞龍的人物圖象。在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是常見的表演形式。
「耍龍燈」的習俗,相沿流傳,到現在已發展為一種形式完美、具有表演技巧和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舞蹈藝術。耍龍燈分為「單龍戲珠」與「雙龍戲珠」兩種表演形式。在耍法上,各地風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節龍身的側重於花樣技巧,較常見的動作有:蛟龍漫遊、龍頭鑽檔,龍擺尾和蛇退皮等。耍十一、十三節龍的,主要表演蛟龍的動作,飛騰跳躍,氣勢奪人。
舞獅也叫「耍獅子」、「獅子舞」,它與舞龍一樣,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大約起源於南北朝(佛教興起的時代)。隨著佛教的流行,異域的獅子形象從塞外傳入中原。唐代民間已有舞獅的游戲。舞獅有南北地域之分。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一般兩人合舞一隻大獅子)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除有雌、雄之分外,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崽獅之分。南方舞獅主要流行在廣東,獅子的造型、式樣、顏色多與北方獅不同。舞獅者穿各種燈籠褲,上穿密紐扣的唐裝燈籠袖衫或背心,可見舞獅者全身。舞獅要使出渾身解數。
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原來,年前臘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諸神都在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賀述職,報告一年來下界人間行為的善惡。正月初四這天,諸神再回到下界來繼續監督人們,於是家家戶戶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臨。迎神時,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雞、魚、豬頭,如果經濟不允許,也可免去,但是一盤米、一盤紅糖卻少不了。因為奉上白米一盤,意謂新年五穀豐登;紅糖一盤,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禮畢,便燃放爆竹,這時神靈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廟會
廟會,俗稱廟市,是中國民間特有的一種民俗活動。廟會的地點一般都選在宗教寺廟內外,每逢寺廟開放的日子,善男信女們前去燒香禮拜,商販們就在寺外搭攤設點,叫賣小吃和針頭線腦一類的小商品,民間藝人也來廟會佔地表演。人們進香祈福之餘,順便買上些日常家用的消費品,久而久之,這種廟會就形成了特殊的城鄉集市。
中國各地方都有廟會,像上海的城隍廟廟會、南京的夫子廟廟會、成都的青羊宮廟會、北京的隆福寺廟會等,都是著名的大廟會。廣東省的花市歷來名聲顯赫,這種被廣州人稱為花街的花市,也是從廟會發展而來的。
4、綿竹有什麼特色?
綿竹大麴
綿竹大麴為劍南春酒的前身,早在1922年就獲得四川勸業會一等獎,1928年獲四川國貨展覽會獎狀及獎章。1963年至1988年多次被評為中國商業部優質產品,榮獲中商部「銀爵獎」、「金爵獎」。1991年被評為四川省名酒;1999年獲第四屆四川省名牌產品稱號。
綿竹年畫
綿竹年畫是中國四大年畫之一,是一種民間繪畫藝術,其紙取材於綿竹之竹,綿竹所產竹品種繁多,質纖柔長。杜甫有詩稱贊:「華纖,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明清綿竹造紙業蓬勃發展,為年畫製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清咸豐年間《綿竹縣志》說:「竹紙之利仰給數萬家猶不足,則印為書籍,制為桃符,畫為五彩神荼郁壘,點綴年景。」清嘉慶年間,由於經濟繁榮,綿竹年畫進入鼎盛時期,年畫行會也相應建立,名「伏羲會」,有專業從業人員九百餘,作坊三百多戶,畫商更加過江之鯽,購進銷出,囤積販運,成為從事紙業的經營內容。
鼎盛時期的綿竹年畫作坊主要分布於綿竹城區及西南農村,風格也各異。如清道作坊偏重彩色清水大袍;遵道作坊偏重美人,娃娃戲,故事類;城區年畫作品則重拓片、雜條、斗方、案子或兼門畫。
綿竹年畫內容多樣,題材新穎,或喜慶、或幽默,珍品眾多,如《老鼠嫁女》、《迎春圖》等。《迎春圖》是清代畫師精心創作的一副現實主義繪畫作品,生動地描繪了四川清代傳統民俗。作者以清代綿竹縣城為背景,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不同年齡、性別、身份、不同穿著打扮的四百六十多個人物形象,表現了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舞蹈、戲曲、雜耍等慶祝活動。《迎春圖》為研究近代四川的民間藝術和民俗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綿竹年畫歷史悠久
她究竟起源於何時,至今還是一個秘。據《山海經》等記載,相傳在東海渡朔山上有一棵彎曲伸長三千里的大桃樹,它的枝叉一直伸向東南方的鬼門,山洞裡的鬼神都要從此出入,樹下有兩位神將把守,是哥倆,名叫神荼(讀伸舒),玉壘(讀鬱律)。他們發現有害人的惡鬼,就用葦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們得以安居樂業。(這個古老的傳說也許就是「東南方大吉大利」和成語「繩之以法」的來歷。)從周代起,每逢年節,人們便用桃木板(六寸寬、一尺二長)畫上兩位神將的像,懸於大門或寢室門兩側,用以鎮邪驅鬼、祈福納祥(這也許是中國年畫第一對門神)。後來唐代又出現了能鎮邪納祥的秦瓊、尉遲公的畫像。這以後門神就越來越多了。
北宋御史趙抃所著《成都古今記》寫到當時成都的幾個市場:「正月燈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其中的「桃符市」即年畫市場的俗稱。南宋孟元老著《東京夢華錄》卷六:「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桃符,迎春牌兒,紙馬鋪印鍾馗、財馬、回頭馬等饋與主顧。」並有「除夜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之謂。由此可知,宋代成都已有年畫市場。而成都「桃符市」的年畫大多由附近的綿竹、夾江等縣的年畫作坊提供,因而,綿竹年畫早在宋代就相當著名了。據《續編綿竹縣志》記載:綿竹年畫遠在明代已有相當成就……清乾隆、嘉慶年間,綿竹年畫的生產規模已相當龐大,據不完全統計,年畫作坊多達三百餘家,年畫藝人逾千人,從業人員達一萬人以上。年畫銷售到陝西、甘肅、青海、雲南、貴州、湖南、廣東、廣西、新疆和港澳等地,甚至遠銷到印度、日本和東南亞等國。
綿竹手繪傳統年畫--趙公鎮宅綿竹年畫繪畫性強在繪制風格上,她既承傳了唐代之前手工繪制年畫的製作風格又繼承了唐代之後雕版印刷年畫的風格。綿竹年畫和中國其它年畫一樣首先是要刻成線版,但是線版在綿竹年畫中只起輪廓作用,全靠人工彩繪,從不套色製作。經過不同藝人的手筆,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同一個藝人繪制不同的畫幅也會產生不同的趣味。這是綿竹年畫區別於其它諸家年畫的主要特點之一,也正是綿竹年畫的絕妙之處。彩繪過程,藝人們叫她一黑(指黑線版)二白(指人物手臉底色及靴底作白)三金黃(指衣冠及道劇的橙黃色)五顏六色穿衣裳(指洋紅、桃紅、黃丹、佛青、品藍、品綠等)。此外,還輔以「明展明掛」手法,藉助同類色的深淺變化,增強畫面的節奏感和裝飾情趣。
綿竹傳統年畫——女將軍穆桂英綿竹年畫色彩鮮艷明快年畫藝人在他們的作品上無拘無束地使用著盡可能艷麗的顏色:桃紅、佛青(近似蘭原色)、猩紅、草綠、金黃……大紅大綠、又熱鬧、又刺激,充滿生機和活力。但是在強烈的對比中,也講究適意和和諧。他們常常用少量的復色:「二門子灰」、或金、銀、黑、白等線、面穿插在對比強烈的色彩中間,以協調畫面色調。藝人們把他們多年來在實踐中總結出的配色經驗,撲素的總結成了一句蘊含著深刻美學原理的口訣:「深配淺、釅(指濃度)配淡,深淺釅淡要相間。」綿竹年畫的顏色多用礦物質色和民用染料,根據季節不同製作時調以不同成份的膠礬,使作品顏色爽朗,耐曬耐淋,經久不敗色。
綿竹年畫古版拓片
搖錢樹綿竹年畫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歸納起來有避邪迎祥、風俗習慣、生活生產、戲曲故事、歷史人物、神話傳說、諷刺幽默、花鳥蟲魚等等。 形式豐富多彩,有門畫、斗方、橫推、中堂、條屏、單條、木版拓片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又增添了冊頁、扇面、賀年卡、掛歷、台歷、手卷、廣告年畫等新形式。
門神是綿竹傳統年畫的主要品種。它的大小分為「大毛」、「二毛」、「三毛」,「四毛」等規格(毛是對紙張大小的特殊稱謂)魯迅先生曾收藏過的綿竹年畫《老鼠嫁女》綿竹年畫古版林則徐書法題材內容非常豐富,有深受民眾愛戴的歷史人物、英勇的武士、娟秀的美人、快樂的兒童以及祥瑞的動物花果等。斗方,多是諷刺寓意的獨版小品,是一種民間諷刺畫。如《老鼠嫁女》、《三猴燙豬》等。
雜條,多是參照民間傳說,以及孝道、福壽文化內容,戲曲和文學作品中最動人的情節刻繪成人物畫。也有民間風採的花鳥畫。如《二十四孝圖》、《百壽圖》、《西遊記》等。
橫推,一般是表現人物眾多的大場面的橫幅畫卷,如《迎春圖》、《百子圖》等。《迎春圖》她是綿竹年畫橫排的代表作,作者系綿竹年畫大師黃瑞鵠,此圖描繪清朝綿竹迎春會盛況,長卷描給了四百多個人物和豐富多彩的迎春活動,生動地再現了清代的民俗民風,具有較高的民族研究和藝術價值。屬國家一級文物,被專家學稱為清代的清明上河圖。
綿竹年畫響譽四海
截今為止,綿竹年畫已被全世界百餘家博物館和數以萬計的專家、學者、藝術家、收藏家所收藏;數十次被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物報》、《今日中國》、《人民中國》,香港《文匯報》、《申報》、《新晚報》、台灣《大地》;日本《學鐙》等,兩百多家報刊、雜志、電台、電視台、專題介紹,先後赴美國、法國、英國、日本、香港、台灣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
綿竹蜀綉年畫
《壽天百祿》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近十年,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澆灌培養這株民間藝術奇葩,使綿竹年畫得到了有効的搶救保護、繼承和發展。使綿竹年畫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遵循「藝術當隨時代」的真諦,從形式到內容,從內容到載體,從載體到製作方法、包裝等都進行了創新,使綿竹年畫逐步走向了日常化、實用化、裝飾化、禮品化、收藏化、宣傳化,其時代精品走向了收藏領域。又特別是近兩屆省、市「綿竹年畫節」的舉辦給綿竹年畫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和活力。
5、按當地習俗學生家長在操場上為譚千秋燃放爆竹包含著什麼,這是什麼習俗
地震災區英雄——譚千秋
5月14日清晨,綿竹市漢旺鎮東汽中學的操場上,學生家長按當地習俗為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燃起一串鞭炮。妻子張關蓉撲在丈夫屍體上痛哭,說「昨天晚上,就聽說有個老師救了4個娃兒,我哪裡知道就是你……」5月12日下午,東汽中學高二一班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聽譚千秋老師講課。突然,所有人都感到桌椅在晃動,幾秒之後,便天崩地裂。譚老師大喊:什麼都不要拿,馬上走,趕快走!當時有四個同學眼看著就逃不走了,譚老師就把他們往課桌底下塞,而他自己卻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用身軀護住了課桌底下的4個孩子,在那一刻,教學樓突然塌了下來,整個樓板砸了下來……在5月13日23時50分,救護車來到漢旺鎮,救援人員看到了譚老師趴在課桌上,弓下的身軀,展開了雙手,擺出守護的姿勢。他的後腦被砸得深深凹下去。在他的身軀下,救援人員救出了4個學生。失去了他51歲的生命。而4個學生卻存活了下來。譚千秋太勇敢了,我們都要做一個勇敢、恪盡職守、大愛無聲,在危險面前永不顫抖的人
6、四川綿竹民族風俗作文
四川綿竹年畫歷史悠久,《續編綿竹縣志》說,綿竹年畫遠在明代已有相當成就。實際上,早在唐宋時期成都地區已有雕版印刷品出現,北宋御史忭(1008—1084)所著《成都古今記》中就描述了當時成都十二月中市中的桃符市,亦即年畫市場;而成都桃符市中的年畫大多由附近的綿竹、夾江等縣的年畫作坊提供,這是由於綿竹、夾江都是產紙名地,雕版印刷也相當發達,綿竹縣即因漢代綿水兩岸多竹而得名,即如《綿竹縣志》記載:「竹紙之利仰給者數萬家,猶不足,則印為書籍,制為桃銜(年畫),畫為五彩神荼、郁壘(門神)點綴年景」。據考,綿竹年畫始於宋,盛於清,衰於民國。在清代乾、嘉時期最為鼎盛。當時全縣城鄉有年畫作坊300多家(城內最為集中,約有90多家),全縣的年畫從業人員達1000餘人,大小畫市攤點綿延十餘公里之長,可謂盛況空前。當時的年畫產品暢銷雲、貴、甘、陝、兩湖及青海、西藏等地,同時還遠銷東南亞一些國家。綿竹年畫的題材極為廣泛,它涉獵了以下幾個方面:辟邪迎祥,民風民俗,生活生產,花鳥蟲魚,演義人物,神話傳說和戲曲故事等。這些年畫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創新,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它們構圖完整、飽滿,人物造型誇張變形,線條古拙,色彩艷麗明快,符合畫面的主題內容和群眾的欣賞習慣。綿竹年畫與其他地區著名年畫在色彩上也大有區別,且以手繪見長,從而區別於其他以套印為主的年畫品種。
綿竹作為一座歷史古城,清代初年這里的戲劇活動便很繁盛,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綿竹縣令陸箕永在一首《竹枝詞》里就曾寫道:「山村社戲賽神幢,鐵板檀槽柘人梆;一派秦聲渾不斷,有時低去說吹腔」。乾隆年間,羅江籍進士李調元在《新搜神記》中也寫到「綿竹東岳廟有沙彌素有能戲之名,忽一日竊其師千錢,逃入班中學戲」的事。這說明,在那些時日里,綿竹的戲劇活動已經十分活躍,與戲曲同作為民間藝術品種的綿竹年畫,也同戲曲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至遲在清代乾隆年間,就有《西廂記》等戲劇年畫問世。
7、誰給我提供一下綿竹的民風民俗啊!?很急,謝謝。
綿竹 - 風土人情一、綿竹年畫與戲劇
四川綿竹年畫歷史悠久, 《續編綿竹縣志》說,綿竹年畫遠在明代已有相當成就。實際上,早在唐宋時期成都地區已有雕版印刷品出現,北宋御史忭(1008—1084)所著《成都古今記》中就描述了當時成都十二月中市中的桃符市,亦即年畫市場;而成都桃符市中的年畫大多由附近的綿竹、夾江等縣的年畫作坊提供,這是由於綿竹、夾江都是產紙名地,雕版印刷也相當發達,綿竹縣即因漢代綿水兩岸多竹而得名,即如《綿竹縣志》記載:「竹紙之利仰給者數萬家,猶不足,則印為書籍,制為桃銜(年畫),畫為五彩神荼、郁壘(門神)點綴年景」。據考,綿竹年畫始於宋,盛於清,衰於民國。在清代乾、嘉時期最為鼎盛。當時全縣城鄉有年畫作坊300多家(城內最為集中,約有90多家),全縣的年畫從業人員達1000餘人,大小畫市攤點綿延十餘公里之長,可謂盛況空前。當時的年畫產品暢銷雲、貴、甘、陝、兩湖及青海、西藏等地,同時還遠銷東南亞一些國家。綿竹年畫的題材極為廣泛,它涉獵了以下幾個方面:辟邪迎祥,民風民俗,生活生產,花鳥蟲魚,演義人物,神話傳說和戲曲故事等。這些年畫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創新,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它們構圖完整、飽滿,人物造型誇張變形,線條古拙,色彩艷麗明快,符合畫面的主題內容和群眾的欣賞習慣。綿竹年畫與其他地區著名年畫在色彩上也大有區別,且以手繪見長,從而區別於其他以套印為主的年畫品種。
綿竹作為一座歷史古城,清代初年這里的戲劇活動便很繁盛,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綿竹縣令陸箕永在一首《竹枝詞》里就曾寫道:「山村社戲賽神幢,鐵板檀槽柘人梆;一派秦聲渾不斷,有時低去說吹腔」。乾隆年間,羅江籍進士李調元在《新搜神記》中也寫到「綿竹東岳廟有沙彌素有能戲之名,忽一日竊其師千錢,逃入班中學戲」的事。這說明,在那些時日里,綿竹的戲劇活動已經十分活躍,與戲曲同作為民間藝術品種的綿竹年畫,也同戲曲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至遲在清代乾隆年間,就有《西廂記》等戲劇年畫問世。
二、綿竹年畫中的戲畫
由於年畫屬於民間藝人的作品,在封建社會中被視為下九流的「匠人畫」,因此,年畫的傳世作品很少,大都每年一換,不加保存,這就給我們今天研究年畫的發展史帶來困難。所幸新中國建立以來,國家採取了搶救民間藝術的措施,尤其是不少美術工作者,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便相繼深入綿竹城鄉採集和調查綿竹年畫,通過他們的艱苦努力,搜集到一大批寶貴的傳統年畫資料。同時,縣政府又於60年代領導成立了綿竹年畫社和綿竹年畫研究會,通過長期的發掘和收集,也積存了相當數量的傳世佳作。迄今,已收集到年畫清代雕版100多件,各時間不同內容和品種的年畫資料近千件,在這批豐富多彩的年畫中,我們發現不少以戲劇為內容的畫稿。
三、戲畫與民間生活戲劇年畫,在沒有電影、電視的舊時代,是廣大群眾(尤其是農民群眾)最為喜愛的繪畫品。常言說:「畫中有戲,百看不膩」。過去,農民們每到春節都要購買,張巾年畫,從龍門、堂屋門到卧室門都喜歡貼上門畫,有的還要在卧室和客廳貼上有趣味性或有吉祥內容的戲劇年畫。他們在一年辛勤勞作之後,一家人圍坐在房裡,往往情不自禁地哼唱看過的川劇,小孩子似乎對那些鮮艷奪目、一年一換的戲劇年畫斗方更感到新奇,常常纏著父母對畫面的內容問長問短,大人們也往往愜意地就畫說戲,津津樂道。毫不誇張的說,舊時代的戲劇年畫是廣大群眾生活的組成部分,不少小孩在尚未入學以前,便受到年畫及其畫中戲的熏陶,它們所具有的「贏得童稚喜,能蓬蓽生輝」的社會功能,的確是不可低估的。
在綿竹年畫中大量的戲劇年畫絕非偶然,這反映了歷代年畫作者對本土戲激賞和偏愛,唯其作者熱愛和熟悉川劇,方能抓住戲中精彩典型的情節,構思並體現出生動的戲劇畫面。這些戲劇年畫都是寫實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推清代光緒三十年綿竹著名年畫師黃瑞閣以半年時間創作的《迎春圖》 。這幅年畫長卷中,如實地描繪了傳統的高樁平台上所飾演的5個川劇摺子戲:《秋江》、《香蓮闖宮》、《搶傘》、《御河橋》和一折《西遊》故事,該畫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綿竹縣城迎春盛會的實況,它從畫面組合,人和服飾以及臉譜、裝扮,無一不體現寫實手法,細膩、明快、堪稱佳品。同時,它通過熱鬧的節日場面,從一個角度反映了清未時期綿竹人民的戲劇生活。
8、綿竹的春節有哪些習俗?要詳細~最好說明以前的和現在的區別有什麼,以及淵源的流變和習俗表現場人們的心理
老鼠嫁女、老鼠娶親的年畫和剪紙在我國民間視為吉祥物,過年過節時貼在牆上窗戶上. 四川綿竹印製的《老鼠嫁女》年畫,表現為一個老鼠掮旗打傘敲鑼吹喇叭抬驕孑迎親. 就說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