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要彩禮
1、遵化定親都有什麼習俗
婚姻習俗
(一)漢族正統婚俗
漢人婚嫁風俗,在遵化民間不同地區基本上大同小異。舊社會,正統與非正統婚俗不同,婚嫁儀式各異。
在舊社會,男女長大到十四五歲的時候,就要訂婚或結婚。男女婚事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門當戶對,年貌相當,命不相剋,以媒為證。多數男女雙方並不認識,第一次見面只能在洞房。這種父母包辦的婚姻制度,當時被視為金科玉律,不可違抗。除此以外,在遵化民間還有很多畸形古怪的婚姻,如買賣婚姻、指腹為婚、童養婚、換婚、招贅婚、轉房婚、典妻婚、沖喜婚、荒婚、望門婚、鬼婚和限制寡婦改嫁等。
民國初期,在縣城有的比較開明的家庭開始實行文明結婚,實行結婚典禮,雙方以鞠躬代替拜天地,迎婚以車代替花轎,自由婚姻代替包辦婚姻,婚嫁儀式也有所改變。
舊社會遵化民間的富裕家庭和普通家庭婚嫁儀式不一,產生了非常繁雜的風俗習慣,青年男女成婚大約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1. 說親。舊社會男女定婚較早,兒女們到十五六歲,父母就托媒人說親。家趁人值的戶也有媒人找上門來的。說親全憑「媒妁之言」,媒婆到男方就說姑娘長得如何美;到女方家就說小夥子長得如何俊,並將雙方家庭情況作一介紹,以便男女兩家互相了解。雙方認為門當戶對,有意結親時,媒人就給雙方規定一個「相親」的日期。
2. 相親。在封建社會,男女的婚事,全由父母做主,做兒女的沒有自主權,媒婆兩頭說好,青年男女往往受騙上當,媒婆從中漁利,因此,在歷史上造成很多悲劇。自從1919年「五四」運動提倡男女婚姻自主,才打破了長期套在婦女頭上的封建枷鎖,男女的婚事才逐漸解放,才產生「相親」一說。但相親也多為父母包辦,父母說好便好,做兒女的卻無權問津。所謂「相親」,也不是像現在這樣,男女經人介紹之後,可以在一起互相談談心,了解一下對方誌向、性格、品德,傾吐心情,而是由媒人約定到一個適當的地點,作為串親偶然相遇,從人的長像、外表方面偷看一眼,就算相親了,互相不作任何介紹,然後由媒人再爭取雙方意見。雙方都認為可以時,再進行下一步——「相家」。
3. 相家。「相家」,也叫「相門戶」,主要是女方到男方相家,由媒人帶領女方的親族看看男方的房院,室內室外以及家庭成員情況,看看遂意不遂意。相家時,男方要准備酒席,如果女方看完後同意,就留下來吃飯,一般說這門親事便有八九成了。席間,男方要向女方親屬「拜席」,飯後,由男方的親朋向女方贈送錢或物作為禮品。如果女方不同意吃飯,甚至扭頭便走,說明這門親事十有八九告吹。
4. 換帖子。通過相家,雙方有意結親之後,媒婆先將男方的生辰八字(舊時用天乾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合起來是八個字)寫在一張紅紙上,交給女方,女方也將姑娘的生辰八字交給男方,名曰「換帖」。雙方都要請算命先生掐算一下,按照生辰八字屬相有無相剋。按迷信說法屬羊的和屬鼠的不能結婚,名曰:「羊鼠一旦休」;屬雞的和屬猴的不能結婚,名曰:「雞猴不到頭」;屬蛇的和屬虎的不能結婚,名曰:「蛇虎如刀銼」;屬牛的和屬馬的不能結婚,名曰:「白馬犯青牛」,如此等等即所謂八字相剋。經過掐算,八字相合,才能訂親。
5. 定親。定親前,還有要「彩禮」一說,女方根據男方家庭情況,如男方哥弟兄多,女方為了過門後不受家庭貧困之累,就多要一些彩禮,或者男方人長得不如意,但廣有家財,因而彩禮要得更多。也有女方家庭十分貧困多要錢物的。所要彩禮,男方同意後,即可履行定親手續。「定親」,也叫「過彩禮」,又叫「下訂禮」。雙方定好日期,男方的父母和媒人帶有部分禮物,如糕點、酒、肉、米、面、衣料、首飾、現金等物到女方家去定親,並由女方招待一番。席間,姑娘要向男方親屬「拜席」,男方要給拜錢,飯後,女方親屬也要向男方贈送一些禮品,從此,男女家長即可互稱為「親家」。男方把女方所要彩禮備齊後,就要選擇良辰吉日娶親。娶親前男方要將全部彩禮和「離娘肉」等禮物送到女方家,即所謂「過大禮」,然後才能娶親。
6. 娶親。娶親,其規模、形式,根據男方家貧富身份不同,出入很大。富豪和官紳之家,有大娶的,講豪華、闊氣,舉行婚禮十分隆重、熱鬧。如要高搭彩棚,請戲班唱堂戲或坐腔戲,一時請不到戲班,也要唱一台驢皮影戲。迎娶新娘時,新郎要簪花披紅,乘馬隨彩轎先到女家拜認岳父、岳母,然後乘馬先歸,謂之大娶。小戶人家其娶親形式極為簡單。有的女方因貧窮連飯也吃不上,就將閨女送至婆家,甚至有十來歲就童養到男方家的。下面所要介紹的是舊社會一般規模的娶親形式。
(1)響門亮轎。解放前全縣各地都有「轎子房」,是私人經營的,以租賃花轎、棺罩為生。哪家有了紅白喜事,可通過「轎子房」聘請吹奏人員。「響門」,就是事主在娶親的頭天,將吹奏人員請到家裡吹奏鼓樂。吹拉彈唱、鼓樂喧天,有的還請幾位名藝人唱做腔戲(即清唱),一直鬧到深夜。此舉一般都在大門外放上桌椅板凳,公開演唱,因此,謂之「響門」。「亮轎」,在響門的同時,將娶親用的花轎在門口亮一亮。娶親用的花轎一般是四人肩抬,高5尺,寬3尺多,立體見方的木框,四面圍著彩罩,上有轎頂,夏秋是夾層綉花圍子。冬季是棉圍子,轎門左右各有一根轎桿,前後各兩人抬著,走起路來四個人要走一個步伐,花轎上下顫動,甚為可觀,過去大姑娘結婚沒坐著花轎就稱為一輩子的憾事。用花轎抬來的,才算是明媒正娶。
(2)迎娶。過去娶親都要起得很早,甚至有的半夜就啟程。據說娶親人在半路和另一家娶親者相撞不吉利。娶親者不管路途多遠,也要大清早太陽不出來就要到女家,因為舉行結婚儀式是有時間規定的,在規定時間之內必須把新娘抬回來,去娶親時,轎內要坐一名十四五歲的小孩壓轎,轎前有個「荷包」,是用紅布做的約有四五寸長的紅布袋,上面拴一條紅繩,一頭拴在二尺長的木棍上,荷包下面有一撮黃穗子,形似紅燈。據說是古時搶親留下來的例,因搶親都在夜間行動,必須燈籠火把開道,後來人們認為娶親時有紅燈開路,可以驅逐煞神避邪。娶親要有「娶門客」(讀qiě),大都由新郎的嬸輩充當,去女方家迎接新娘。娶門客有坐轎車子的(轎車子不是現代的卧車,而是木製的軲轆,比馬車軲轆大,上有布棚圍子,里有鋪墊,前邊用馬或驢子拉著,馬脖子上套一圈銅鈴鐺),解放後,轎車子逐漸消失,就在膠輪馬車上面搭上席棚,前後敞著,代替轎車子。轎車或轎臨到女家,鞭炮齊鳴,以示喜慶。娶親人到女方家後,女方家要擺上果席,果席分16個盤,即8個果盤(4盤乾果,4盤鮮果)和8個糕點盤,沏上茶水。娶親客吃一點兒糕點,喝杯茶水,就給被聘的姑娘穿轎衣、轎鞋,坐在木桶上由送門客給其梳上兩個抓髻,頭上蒙紅布,由兄或弟背上花轎。姑娘上轎必須哭泣。實際上婦女結婚是人生一個轉折點,由姑娘到媳婦,從此離開爹娘,應該是很難過的,作閨女的捨不得離開爹娘,哭是人之常情。由於有這個老禮,如果遇有不哭的,做娘的就在閨女身上用手擰一把,或用笤帚柄將閨女打哭了,有的背轎人,在過屋門時故意將姑娘的頭往上門坎碰,把姑娘弄哭,總之,必須哭著走,否則被人恥笑。
(3)送嫁妝。「送嫁妝」也叫「送什盒」。聘閨女根據家庭經濟狀況,都要陪送閨女一些東西,名曰「嫁妝」。可陪送的東西,大都是女人經常用的化妝品及室內擺設之類的裝飾品。如梳妝匣子、瓷瓶、撣罐、盆景、對美人、座鍾、掛表、箱子、板櫃、衣服、被褥等等(少數地主豪富之家,對閨女養得嬌,兒女少,也有陪送閨女房、地產的)。所有陪送的東西,為了顯示娘家的體面,都在姑娘上轎前准備好「抬子」,俗稱「飾盒」。每抬什盒不論東西大、小、輕、重,都要由兩個人抬著,隨花轎送到新郎家裡。多者有送六十四抬什盒的,最少也要有個梳妝台、罩子燈、洗臉盆之類的東西,湊合兩架什盒。
(4)聘送。姑娘出嫁,家中要有「送門客」,「送門客」和「娶門客」是相對稱的,如果「娶門客」是嬸娘輩,「送門客」也必須是姑娘的嬸娘輩。其中也有一些禮節,「娶門客」到新娘家,如果「送門客」接出門外,「送門客」到新郎家,「娶門客」也必須接到門外。在娶親的路上,她們各坐各的轎車子或棚車。姑娘出嫁了,姑姑、姨娘、舅舅以及親門近支要隨禮,和「送門客」一同要到新郎家統稱「新親」。新親要另坐一席,由懂禮貌的本族長者相陪。坐席時,「新親」要按父子不同席的風俗,以同一輩份入座,否則便不能入席。
(5)拜天地。舊社會每家正房前房山處都有個天地窯,正面形似貼壁小廟,背面、兩側全在牆內,成豎長方形的窯洞,是供奉天地神之處。「拜天地」是天知地知向天盟誓的意思,就是說從今日起一男一女成了百年之好,永不變心。「拜天地」是舊社會結婚一種禮儀形式。富有之家娶親,花轎抬到門前,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轎門要對准大門口,由兩個攙新人的正轎貴人(均是未婚的姑娘充任),首先打開轎簾,將娘家做來的子孫餑餑(餃子)由轎內端出來,然後將一個錫壺遞到新娘手裡(錫壺稱「寶瓶壺」,內裝五穀雜糧,栗子、棗之類的東西,瓶口用紅布蒙上,用五色線扎緊。瓶內的糧食要在結婚三日內熬粥全家食用,意味全家團圓)。新人下轎時在大門檻上放個馬鞍子,要一步邁過去。意味著平平安安。門前要有人高舉火把,即將大門兩旁早已紮好的乾草把點燃,據說這是古代人實行搶親制時門前高舉火炬留下來的舊例。後來,人們理解為將新娘身上的邪氣趕跑。然後,紅氈鋪地,因為新娘下轎兩腳不能沾地,然而在農村哪有那麼長的紅氈,就用兩塊長條氈子往前倒著走,沒有氈子,就用兩條口袋代替。將新娘攙到天地桌前和新郎行「周公之禮」。所謂周公之禮,就是焚燒香燭紙馬,新郎新娘拜天地時,有司儀人員在旁邊高喊:「新郎新娘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禮成!」然後,新郎作拉弓射箭姿勢,對準新娘,倒退入新房,新娘面對新郎跟著前進,仍蓋著蒙頭布由攙新媳婦的人攙著步入新房。據說這種禮節是「桃花女破周公」留下來的例。將新娘攙入新房,炕沿下早已准備下兩個糧食口袋,一高一低,登著上炕。糧食口袋內一般裝的是紅高糧,寓意是步步登高。炕上准備一個木製水桶,裡面放有栗子、大棗和一塊豆腐,水桶上放一個蒸饃饃用的平底兒,上面鋪上新娘的褥子,新娘坐在上面,背著炕沿,面向炕里不說話,靜坐,謂之「坐福」。這時新郎才能用紅箭頭挑開新娘的蒙頭布,男女雙方才算是第一次見面,是丑是俊,這才知曉,但木已成舟,即使醜陋,也沒有反悔的餘地了。午飯結束,由嫂嫂輩領著新娘拜祖、認親。拜祖,就是在祖宗牌位前行跪拜禮;認親,就是對新郎全家人以及姑姑、姨娘、舅父母等遠、近親屬一一拜見。對長輩要行「萬福」禮,長輩要賞拜錢。
(6)會親家。父親將閨女送到婆家,也是新「親家」相互認識的時候。新「親家」首次到女兒家要擺半桌酒席,並在酒席宴上,向親家和親家母表示閨女在家教養不夠,不懂禮貌,請親家母平時多指教等等客氣話,作一番囑托。
(7)入洞房。結婚那天晚上,新郎新娘要吃子孫餑餑、長壽面。所謂子孫餑餑,就是捏的餃子。子孫餑餑是有數的,在姑娘年歲的基礎上加一倍,如果姑娘17歲,娘家就捏34個餃子隨轎帶到新姑爺家,晚上吃用。吃子孫餑餑長壽面,象徵著子孫滿堂,長命百歲,白頭到老。洞房裡的被褥,大都由兒女雙全的嫂子們給鋪好,被子里放上不少核桃、棗、花生、栗子,借核桃、棗、栗子的諧音,取「和美」、「早(棗)生立子(栗子)」之意。
(8)回門。娶親的第三天,新娘帶著新郎回娘家,叫「回門」。新郎首次到岳父母家,首先要拜岳父母,然後拜祖、認親族。招待新姑爺,午飯一般是很豐盛的,由親門長輩相陪。回門有住兩天的,或三四天的不等,但一般都是住一夜或當日即返回。姑娘首次回家,做父母的要了解閨女的心事,看看是否遂心、滿意。
(9)送頭油。新婚後第五天,新娘的母親要給女兒送頭油。這是新親家母相互見面的時機。婚後第二十九天,要接閨女住家,但住娘家也不準超過一個月,到時就要將閨女送回或新郎接回。除此之外,每到大的節日,娘家都要接閨女吃「餐餃」。例如,端陽節、中秋節,特別是第一個端陽節,娘家一定要將閨女接回家,據說這是為了躲避瘟疫。
(二)新式婚俗
1952年國家頒布了新婚姻法,父母包辦,買賣婚姻為非法。男女雙方戀愛自由,婚姻自由,逐步取消了舊式婚俗,革除了迷信色彩,向文明、簡朴、熱鬧方向發展。
婚姻程序也日趨簡化。一般是男女雙方相戀或經人介紹相識後,即可訂婚。男家准備一頓飯,介紹人帶女方家長、姑娘到男方家,男女雙方議定親事。男方家長要給女方一些錢物,作為「見面禮」。訂婚後男方在逢年過節時接女方來家住幾天,以便互相了解和增進感情。雙方商量後,男女雙方即可到醫院進行體檢(2003年婚姻法修改後,是否體檢,由男女自訂,政府不予干涉),到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時,看是否合乎婚姻法,如年齡、疾病、是否未出「五服」(即五代)的婚姻、血親等。符合婚姻法的,發給結婚證書。男女雙方各持一份,視為合法,擇日即可舉行結婚典禮。喜日這天,一般是由新郎騎自行車或用汽車去接女方。結婚典禮儀式,男女雙方不再拜天地,而是向父母來賓等行鞠躬禮,新郎新娘互相鞠躬,引入洞房。婚宴上,新郎新娘要向親友敬酒致謝。鬧洞房、聽聲的已很少。有的工、青、婦組織操辦本系統的青年男女利用節假日舉行集體婚禮,這種形式省事、省錢,比較簡單節約,深受歡迎。近年來,遵化有關部門每年都組織集體婚禮。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男方不送彩禮,女方不要嫁妝,風正俗清。70年代開始,婚俗有所變化。在農村,女方索要財物逐步升級,除衣物、傢具、房屋外,一般還要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大三件」。進入八九十年代,婚俗奢華風日趨嚴重,所要物品越來越高檔化。「三大件」已由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改為彩電、冰箱、收錄機。現在還有個別的要樓房、汽車等高檔貴重物品。
1. 新式婚禮形式。新式婚禮主要有三種:
(1)新舊結合。迎親由騎馬、坐轎改為用自行車、拖拉機、汽車(麵包、雙排座、小轎車)接親。新郎新娘穿新婚禮服。家族親友賀喜送錢送物(上喜禮)。男方家以酒宴招待。
(2)集體婚禮。一般由男女方所在單位的工、青、婦組織操辦,男女雙方報名參加。主要程序:新婚夫婦介紹戀愛經過,賓客代表致賀詞,領導提希望,主辦單位贈紀念禮品,晚上演電影、戲劇以示祝賀。這種形式,省錢、省事、省力,深受人們歡迎。進入20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了舉行集體婚禮後,又回到家中設宴款待賓客的風習。
(3)旅行結婚。新婚男女領取結婚證後,不舉行婚禮就去外地觀光旅遊,回家後,就算完婚。進入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有的旅行結婚後仍置辦酒席,招待親友。
2. 新式婚禮程序。新式婚禮大體有如下17個程序:
(1)放鞭炮
(2)奏婚禮進行曲
(3)新郎、新娘就位
(4)證婚人就位
(5)家長就位
(6)向新郎、新娘獻花
(7)證婚人宣讀《結婚證書》
(8)新郎、新娘向證婚人致敬
(9)新郎、新娘向家長致敬
(10)新郎、新娘向來賓致敬
(11)新郎、新娘互相致敬
(12)新郎、新娘互贈禮物
(13)證婚人講話
(14)新郎、新娘講戀愛經過
(15)家長講話致謝
(16)送新人入洞房
(17)放鞭炮
(四)唱(同剳zha)喜歌
唱喜歌,是遵化一種廣為流傳的民間風俗,因為是由說、唱、音樂綜合一體形式、且詞彙豐富,內涵深刻,用語動人心弦,故群眾喜聞樂見。唱喜歌者,多是些孤寡人、乞丐或社會上一些無家少業及游手好閑者,聞有哪家辦喜事,便到哪家唱喜歌。唱喜歌時,未進大門,先放少許鞭炮,然後敲敲打打說唱起來,邊說邊唱,說唱與喜事有關的內容,邊唱邊說走到大門里,與主人或者執賓人說幾句喜性話,道個喜,有的還給東家遞上薄禮紅包。這些行動,都為的是向東家啟發給禮錢。東家高高興興地加倍還禮。如在正午到,東家還得專門安排吃喝;如不吃飯(叫趕串飯),東家還需給上辦喜事的煙、酒、吃食等。辦喜事家,多盼望來唱喜歌的,為的是顯得喜事辦得圓滿熱鬧。
唱喜歌者,多與當地看喜日子的風水先生有聯系,通過看喜日先生知道哪家何時辦喜事。有的自己也會算計出辦喜事的日期來;還有的是經常走村串庄者,遇到辦喜事家,便道喜。唱喜歌者絕大多數受歡迎,但個別戶也有的不領情。遵化農村流傳著兩個故事。
從前有戶人家,給兒子娶媳婦,可說是張燈結綵,賓客滿棚,熱鬧非常。正值午時,來了個唱喜歌的,面對大門高聲歌道:「一進大門紅彤彤,看著官氣往上升,今天快把喜事辦,明年還有官運到府中,佳女美貌多賢惠,佳男才高更有名,佳郎正遇科考年,進京直考榜題名……」恰好新郎是書生,第二年是科考年,真的就考中了,唱喜歌的喜歌意思應驗了。這一下唱喜歌的便提高了地位。又有一戶人家,可為當地富戶,正直蓋房上樑時,東家、泥木兩工、幫工的忙忙碌碌,此時來個唱喜歌者,敲敲打打,說說唱唱一陣子,可院內竟無一人出來搭理,還有的說風涼話的。唱喜歌的想,東家摳,給你道喜不理茬兒,好!給你說點倒霉話。往院里邁了一步,便有聲有色地高唱:「嘿!打竹板劈了杈,一進大門好害怕,大樑上好正開壘,呀!四梁八柱全爬下,大人看著哭,小人嚇得直叫媽……」唱罷快步揚長而去。結果,這家蓋房真的出現倒塌傷人事故。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消息很快傳出,再加上傳言中的添油加醋,越傳越玄。因此,出現一般人家對唱喜歌者,趕快搭對他高興走,也別惹出壞事來。
(五)趕串兒
提起趕串兒,現在好多人都不知道是咋回事兒。可是在遵化的南部和東南部,如黨峪、娘娘庄和鐵廠、東舊寨乃至豐潤縣城一帶,仍流行著「趕串兒」的民俗。
這個民俗習慣,不知從哪朝哪代流傳下來的。傳說過去有個富戶人家辦喜事娶媳婦,門外來個穿的破鞋拉褂的人到這討要飯菜吃,這家給他盛了一碗,要他在院子外吃。此人填飽肚後心裡很高興,隨即說了幾句喜慶的順口溜,哼了一個小曲,大家覺得這是喜事唱喜歌,皆大歡喜呀。
解放後趕串兒的民俗隨著時代的前進,從形式、內容、人員有了新的變化。也有一些趕串兒的很像民間藝人。娘娘庄鄉有一尹姓的七旬老人,年輕時由於家庭生活困難,為了填飽肚子,經常「趕串兒」,大家叫他「趕串兒大王」。他人長得其貌不揚,但頭腦靈活,反應很快,張嘴就唱,出口成章,不論哪家有紅白喜事,他都能見景生情,唱喜歌,說順情話,專討東道主的喜歡。有很多順口溜、數來寶都是現編現唱,唱的東道主心滿意足。不光給他飯吃,還要給些煙酒和喜錢。
有趕串習俗的這一帶,誰家都把應候趕串兒作為一件大事,特別是辦喜事,男方響門的那天晚上,一般都是准備三四大盆的菜,有白菜,豆腐,油炸丸子,粉條,肉片等多種混在一起熬或燉,然後盛在大鍋或大盆里,擺在家門口,等到天黑來趕串兒的人,執賓組織趕串兒的人在門口排好隊,按順序盛,一般都給盛滿,然後端回家。大家說說笑笑,打打鬧鬧,敲盆子敲碗兒,叮叮當當好不熱鬧。大人們看熱鬧也是里三層外三層,顯得特紅火。給東道主增加了無限喜慶的氣氛。
如今,黨的政策好了,農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家豐衣足食,人人吃穿不愁。但是,「趕串兒」的習俗還是流傳下來,只不過現在「趕串兒」的人大都是孩子了。也有個別的大人懷里抱著小孩兒趕串兒。過去是為了解饞、填飽肚子,現在趕串兒是為了湊熱鬧,圖吉利,圖喜慶,鄉里鄉親和和氣氣,體現了濃濃的鄉情。
2、你是怎樣看待皮影戲的?
皮影戲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皮影戲是我們老一輩人的智慧結晶,在現代化的社會中,皮影戲卻漸漸的沒落,皮影戲的靈魂要存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皮影戲以它簡單的外表呈現在人們面前,它用自己簡單的身軀支撐著這個巨大的文化,皮影戲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歡笑更是我們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這些值得我們紀念的東西。皮影戲起源於南方,南方人性格細膩,所以做出來的皮影戲也是獨具匠心,非常的有魅力,零碎的皮影部件構成了皮影的身軀,一個簡單的皮影造型,在後台一個慈祥的老人,這出皮影戲就已經成功了一半。皮影戲的好壞還在於後台的老人唱腔,一出皮影戲要走下來需要集中精力的表演,對於演員來說,皮影就是他們的命根子。要做好一出皮影戲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准備,例如組裝皮影的形態和衣著,這些必須充分展現著這台戲的主題。
當我們真正從內心裡去聆聽這台皮影戲的時候你就會知道皮影真正的內涵和意義,一台皮影戲會花費演員大量的時間和心血,而我們觀眾對它的評價是他們最關心的,也是對他們的一種欣慰。皮影戲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它的每一個形態都展現了演員們的心態和這部戲的主題。
皮影戲已經成為我們中國非物質文化之一,我們要去欣賞和愛護皮影戲,不讓皮影戲在不久的將來滅亡。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皮影戲
3、皮影戲的主要特點是什麼呀 急用!!!
皮影戲的主要特點是:
1、流行范圍廣泛。皮影戲幾乎遍及全國各省區,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如陝西的華縣皮影戲、華陰老腔皮影戲、阿宮腔皮影戲、弦板腔皮影戲,甘肅的環縣道情皮影戲,山西的孝義碗碗腔皮影戲,河北的唐山皮影戲、冀南皮影戲等。
2、皮影戲雖然種類繁多,但區別主要在聲腔和劇目方面,至於影人製作和表演技術則大同小異。影人一般是先將牛皮或驢皮、羊皮颳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狀後再刻制上彩,其雕繪工藝講究刀工精緻,造型逼真。
影人一般分頭、身、四肢等幾部分,均為側影,頭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著服飾,塗油彩後用火磚烘烤壓平即成。
3、道具主要為影窗,俗稱「亮子」,一般高3尺,寬5尺,最高不過4尺,寬不過6尺,以白紙作幕,以便單人操作。其次為油燈一盞,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動作。
(3)皮影戲要彩禮擴展資料演皮影戲的設備非常輕便,所以戲班流動演出的優勢很強。不論在劇場里還是在大廳、廣場、庭院以至普通室內,架起影窗布幕和燈箱就能開戲。
一個戲班六、七個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齣戲。演出完畢,全部行頭裝箱就走,輾轉十分便捷,所以皮影戲自古就是隨軍的一種娛樂形式,也是廣泛流傳、普及於民間的原因之一。
演皮影戲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戲班水平高低的關鍵。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經師父心傳口授和長期勤學苦練而成的。
在演出時,藝人們都有操縱影人 、樂器伴湊和道白配唱同時兼顧的本領。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時操耍七、八個影人。
武打場面是緊鑼密鼓,影人槍來劍往、上下翻騰,熱鬧非常。而文場的音樂與唱腔卻又是音韻繚繞、幽美動聽。或激昂或纏綿,有喜有悲、聲情並茂,動人心弦。
由於皮影戲中的車船馬轎、奇妖怪獸都能上場,飛天入地、隱身變形、噴煙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現,還能配以各種皮影特技操作和聲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話劇的奇幻場面之絕,在百戲中非皮影戲莫屬。
4、你見過的最好玩的民俗文化都有哪些?
說起好玩的民俗文化,首先要提起的一定是剪紙。剪紙來源於唐朝時期,流行於中國的農村,一般是用紅色紙來剪裁出各種好看的鏤空圖案,用來做節日的裝飾品,喜慶又吉祥。像蔬果一類的圖案往往是用來寓意明年的豐收,而像童子,蓮子等圖案都是寓意著子孫滿堂,還有的剪紙直接將各種寓意吉祥的話直接剪出來,貼在屋內的各處。剪紙這項藝術流傳多年,至今還是有人家習慣於過年的時候一定要剪紙來裝飾。
除了剪紙之外,還有一項很出名的民俗文化就是皮影戲。皮影戲是由手工藝人在白色幕布的後面揮動製作的剪影,用剪影來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故事的藝術形式。剪影的製作十分復雜,做出的成品也十分精美。除了手藝人在幕後的操縱之外,一出完整的皮影戲少不了民間樂隊的幫助。皮影戲常常需要佐以琵琶,鑼鼓等樂器來輔助表演。在古代,地方上有勢力的人家往往會在給老人祝壽的時候請演出皮影戲的班子表演助興。
泥人作為一項民俗文化很受人們的喜愛。古時沒有做工精緻的玩偶,一個泥人往往是小孩子們最好的童年玩伴。泥人使用一種極為特殊的黏土捏制而成,先要對泥土進行捶打,然後用手將它們捏成各式各樣的形狀,再進行上色,定型等工藝。近代在泥人方面最有名的就是天津的泥人張,他在彩塑方面有極高的造詣,他的作品都被列作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些甚至拿到國外作為我們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參展。
5、臨汾的曲沃縣有什麼風俗民俗?
一、臨汾曲沃縣風俗
1、祭灶神
農歷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後要把灶台刷干凈,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至除夕日晨早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燒香、點燭、放紙炮等。
2、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二、臨汾曲沃縣民俗
1、晉都文鑼鼓
晉都文鑼鼓是流行於曲沃縣城北太子灘周邊村莊一帶的民間社火表演藝術。曲沃為古晉建都之地,民間文化深受宮廷禮樂制度的影響,鑼鼓器樂以典雅、悠揚、清新、悅耳見長,故稱「晉都文鑼鼓」。
2、曲沃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是流行於山西省曲沃縣一帶的漢族傳統戲劇,屬於皮影戲腔調,因其主要特色樂器為小銅碗而得名,又因其領奏樂器月琴舊稱「阮咸」,故也被稱為「阮兒腔」。
2006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報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曲沃琴書
曲沃琴書是一種形成並主要流行於山西南部的曲沃縣及其周邊山、陝、豫三省交界地帶的漢族傳統曲藝形式。因表演時手持八角鼓和單扇鈸交替擊節伴奏,故舊稱「鼓兒書」或「鉸子書」。
(5)皮影戲要彩禮擴展資料
曲沃縣的歷史沿革: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正平郡,曲沃縣改屬絳郡。十年後徙至今樂昌鎮。唐朝時屬絳州。宋朝時屬絳州絳郡。金初屬絳州,興定初年屬晉安府。元復屬絳州,大德九年(1305年)改屬平陽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屬平陽府。清末屬河東道。
中華民國時期直屬山西省。1949年屬臨汾專區。1954年屬晉南專區。1958年11月,撤縣並入侯馬市。1963年5月,恢復曲沃縣,縣址駐侯馬鎮,仍屬晉南專區。1970年屬臨汾地區。1971年侯馬市析出,恢復曲沃縣,縣政府駐城關,自此曲沃無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