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峰縣風俗
1、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以及《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若干規定》,結合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自治州是湖北省轄區內聚居在鄂西的土家族、苗族實行區域自治的地方。
自治州境內還居住著漢族、侗族、回族、蒙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
自治州下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宣恩縣、咸豐縣、來鳳縣、鶴峰縣。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以下簡稱自治機關)駐恩施市。第三條 自治機關是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是國家的一級地方政權機關。
自治機關行使下設區、縣的市的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同時行使自治權,根據本州的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政策。
自治機關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第四條 自治機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領導和團結全州各民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努力把自治州建設成為團結、民主、繁榮、文明的民族自治地方。第五條 自治機關維護國家的統一,保證憲法和法律在本州的遵守和執行,把國家的整體利益放在首位,積極完成上級國家機關交給的各項任務。
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適合自治州實際情況的,自治機關可以報經該上級國家機關批准,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
自治機關根據本州的實際情況,在不違背憲法和法律的原則下,有權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加速經濟、文化建設事業的發展。第六條 自治機關在國家計劃的指導下,從實際出發,制定經濟建設的方針、政策和計劃,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經濟建設事業,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逐步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第七條 自治機關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努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在各民族公民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自治機關加強對各民族公民的國防教育,依法做好徵兵、民兵預備役建設等工作,增強軍政軍民團結。第八條 自治機關對各民族公民進行民族政策和法制教育,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自治州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第九條 自治機關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保障各民族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並教育他們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
自治機關保護歸僑、僑眷和台灣、香港、澳門同胞的眷屬的合法權益。第十條 自治州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自治機關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自治州內的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第十一條 自治州內的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忠於職守,廉潔奉公,遵紀守法,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全心全意為各民族人民服務。第十二條 自治州內的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和各民族公民,都必須遵守本條例。對一切違反本條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第二章 自治機關和其他地方國家機關第十三條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是自治州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對州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設立民族、法制、財政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農業等專門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受州人民代表大會領導;在大會閉會期間,受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領導。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設立辦事機構。第十四條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中,土家族、苗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代表的名額和比例,根據法律規定的原則和程序確定。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委員組成。在組成人員中,土家族、苗族公民所佔比例應與其人口在全州總人口中所佔比例相適應,並應當有土家族、苗族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自治州所轄縣、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或者副主任中,應當有土家族或者苗族公民。
2、土家族是什麼民族說什麼語言
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它分為南北兩大方言區,北方方言區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縣、龍山縣、保靖縣、古丈縣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鳳縣、宣恩縣以及四川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等地。上述地區至今還有部分土家人用本民族語言作為交際工具。
有些土家族地區現已使用漢語漢文,但在他們的生活中還有一些土家語的遺存。從其遺存看,歷史上他們也使用土家語的北部方言。這些地區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大庸縣、桑植縣、花垣縣和常德地區的慈利縣、石門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市、建始縣、巴東縣、宣恩縣、咸豐縣、利川縣、來鳳縣、鶴峰縣和宜昌市的長陽縣、五峰縣、四川秀山縣、黔江縣、彭水縣和石柱縣。
土家語南部方言的典型代表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滬溪縣,迄今這一地區仍有人使用它作為交際工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市、鳳凰縣、貴州省銅仁縣、松桃縣、沿河縣、思南縣、印江縣、德江縣的土家人在歷史上也曾使用南部方言,現今已改用漢語文。� 土家語詞彙的一般特點是:反映農林牧等經濟生活的詞語較為豐富,反映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生產以及政治生活、文化教育、表現概括和抽象概念的詞語較少。土家語的基本語法結構為主語賓語謂語語序。�
歷史上土家先民創造並使用過自己的文字。秦滅巴蜀後,採取統一文字措施,土家先民的文字就廢止了。現在的日常生活中,通用漢語漢文。
3、湖北民族風情介紹
湖北民族風情眾多,舉幾個典型的例子來說:
1、趕年
土家人過年比漢族提前一天,稱為過「趕年」。據說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鄂西土司奉調沿海抗倭。在年底的一次戰斗中,土家勇士為防敵人乘過年偷襲,便提前一天過年,以後漸成習俗。土家人過年時,堂屋用青布遮蓋,祭祀的飯上放著臘肉、糍粑,上插松枝、梅花,並放一小竹簍子,內裝筷子。
據說青布表示軍營,筷子表示箭,意味著過年也要防止敵人偷襲。有的人家過年後,全家老小背上衣服、被子等物,滿山坡奔跑、躲藏。
2、神農架習俗
在湖北省神農架,仍保留著它原始古樸的傳統風俗。他們把祖輩在這片高寒山區艱苦創業的歷史有機地融入到了日常的飲食之中,使一代代的人不忘先祖的恩德。到現在為止,當人們在殺豬時,總是要先割下一塊肉,並抹上鹽,在火塘里燒熟後,讓孩子們撕著吃,並告訴孩子們,不要忘記祖先,不要忘記祖先們的生活。
正是緣於這種傳統的思想理念,這里的人們至今還有吃大肉的習慣。當地人稱「」砣砣肉,它是取豬之硬肋,先用火燒,再用鍋烙,用各色作料調制後,切成四大塊裝入碗中,然後上籠經長時間蒸制,出鍋後的肉呈棗紅色,蒸出的油脂泡著豬肉,讓人望而生畏。吃年飯時,每個人必須先吃下一塊「砣砣肉」,才能開始吃別的。據說這是一種紀念祖宗的方式。
3、孝感過年習俗
孝感人過年,大年初一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了來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糍粑發裂。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為止。
4、鶴峰春節的習俗
鶴峰是武陵山腹地的一部分,偏東南隅,東鄰宜昌,南毗張家界,北和西面與州內四縣接壤。「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這里的習俗既有與周圍七縣市有相同相似之處,也有其不同甚至獨特之處。熟悉一個地方的習俗,對於密切聯系群眾,促進社會和諧具有莫大的幫助。
合渣是武陵山區各族群眾傳統的家常菜,不僅僅是某一個民族的喜愛,既有地域性,又有民族性。合渣集豆漿、豆渣和蔬菜於一體,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看,它是一種不錯的搭配。如果說,鶴峰四鄰的合渣是濃干型,那麼鶴峰的合渣則近乎清湯寡水,漿渣少一些,水分多一些,摻和的蔬菜切得較粗。酷暑季節,喝碗涼合渣湯,可充飢、可解渴、可消暑。鶴峰人吃本地稀合渣和鄰縣的人吃當地干合渣,一樣都吃得津津有味,似乎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
5、恩施主要有哪些民族?
恩施自治州除漢族外,還居住著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28個少數民族。
1、土家族: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密基卡」或「貝錦卡」,意為「土生土長的人」。
恩施的土家族主要分部在清江以南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和利川五縣市,巴東、建始和恩施三縣市的土家族占其總人口的25%至30%不等。
2、苗族:
苗族主要分布在利川、來鳳、宣恩、咸豐,佔全州苗族人口總數的90.8%,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較為典型的有宣恩縣的小茅坡營、苗寨,咸豐的官壩、小村、梅坪、龍坪,利川的文斗等。
3、侗族
侗族主要分布在宣恩、恩施、咸豐等縣市交界的山區里。
民族語言為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信仰多神。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獻中被稱為「黔首」,一般認為侗族是從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來。
4、白族
白族主要分布在鶴峰的鐵爐等地。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創建了燦爛的經濟文化。
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5、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鶴峰的三家台等地和利川。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5)鶴峰縣風俗擴展資料:
民族居住風俗:
1、土家人
「所居必擇高嶺」,往往同姓數十戶或上百戶集聚而成為一寨。土家人多聚居山內,客家人多居山外。土司時,只有土司、舍把、族長等土官以木架屋,雕梁畫柱,而一般土民,多編竹為牆,茅草蓋屋,若蓋瓦房,則犯僭越之罪。堂屋正面設有祖先神位,兩旁側室住人。
側房內靠前處設火坑,置三腳架,用來架鍋做飯。側房近屋頂處,編竹為樓;樓底懸一木架。竹樓及木架利用火坑中燒火的熱氣,烘糧食、肉、木柴等。現土家房舍,多建「吊腳樓」式木板瓦房,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或堆放肥料柴草等。
2、苗家人
喜合族聚居,一姓一寨,或數姓一寨,居室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極為簡陋的所謂三根柱子通天 , 「八」字木,上蓋茅草的居室,另種是較好的即為吊腳樓。樓下養牲畜,樓上住人。堂屋一側為火屋,置有火坑,坑內置三腳架用以煮飯或炒菜,火坑後方供奉的家神。火坑屋的套間即為該家長者居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恩施-民族
6、恩施女兒會的來歷?
女兒會」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風俗習慣,也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一種場所。每年家歷七月十二,男女青年不約而同的來到鄉場,利用趕場的機會挑選意中人。
這一天,青年男女穿戴一新,前往趕會。凡欲擇婿的女孩兒穿滾有多道花邊且衣袖又短又大的左襟大褂,下著八幅長裙,衣分多層,內長外短。以便讓人看到所有的好衣裳。趕會時,捎帶一些土產山貨,偽裝趕集售物,欲覓對象的男子則身背空背簍,假裝購物,看中哪位姑娘,便上前「購物」。在「討價還價」中,各顯才智,增進了解。若講不下來價,表明姑娘不答應,小夥子應知趣的走開;反之,則表明姑娘有意相許,於是雙方退出鬧市,找一僻靜處自訂終身. 近兩年,女兒會作為傳統文化精品,成為土家民俗節慶中的盛會,展示土家民俗文化的大舞台。
「女兒會」分對歌相親、考驗定親、拔河爭親、拜堂成親四部分。土家青年男子向自己心儀女子發歌,以歌代言,傾吐心中愛慕之情,姑娘若看中男子,則向自己的如意郎君拋香袋。另外,土家青年男子以拔河比賽競選女婿,准姑爺客過吃土家蓋碗肉、抵竹竿關,男女雙雙「邊邊會」。另外,哭嫁、撞鐵門檻攔車馬等風俗也別有情趣。 小夥子看人了人家姑娘,就請媒人去女家提親,女方父母若同意後,就擇吉日由女方哥嫂、弟妹陪同看男方家裡,叫「看廊場」。滿意同意婚事就訂親,雙方家人請人「合八字」,並將男女雙方合的八字寫在一幅紙上,各執半幅作為婚約憑證,叫 「換庚貼」。換庚貼後,男方根據女方長輩多少,准備相應的信(肉)、茶食(酒、面條、餅乾等),由長輩或哥嫂弟妹陪同到女方認親、行禮。自此,男方都要到女家朝拜。婚事確定後由男方籌備彩禮,女方置辦嫁妝,由媒人去女家商量成婚一事,叫「求喜」。在婚期的頭天,男方將彩禮送到女家叫「過禮」。晚上,男方宴請親朋中未婚子弟9人伴新郎飲酒歡歌叫「陪十弟兄」。土家姑娘在出嫁的頭天晚上,須將臉上的汗毛扯凈,將頭發在腦後梳成圓鬢插上玉簪,叫「上頭」(也叫扯臉),然後設宴由9名未婚女子陪宴叫「陪十姊妹」。陪「十姊妹」一般都是新娘的閏中密友,陪將要出嫁的姑娘聚在用幾張大桌子拼成的檯子旁,即興歌舞,表達姑娘們對將要成婚的夥伴的祝福與依依不捨之情。
出嫁時唱《哭嫁歌》,傾訴父母哺育之恩,兄弟姊妹手足之情,對家鄉的依戀。哭嫁時,女方姐妹、哥嫂、母親、親友陪哭。新婚夫婦拜堂後,由新郎把新娘背進洞房叫「背親」。新婚夫婦3天後要回娘家向祖宗牌位磕頭,與爹娘見禮,飯後,新郎新娘三天後返回,給男方親戚送禮叫「回門」。
土家姑娘出嫁時的哭嫁,格調新穎,是土家族獨特的且別具一格的習俗。哭詞長短成句,有歷代相傳的,也有即興之作,大都富有詩韻和樂感。其文詞巧妙,寓意深刻。內容上有對舊制度的抨擊,有對媒人的揶揄,有對舊情的抒發,有對山川的的懷念,有對婦女的贊頌,有對未來的憧憬。
7、土家擺手節的祭祀活動
每當擺手節來臨,人們先在擺手堂進行祭祀活動。只見掌堂師一聲令下,四位好漢當場把一頭300斤重的肥豬殺翻在地,然後供奉在撥普大神像前的祭壇上,其他人則虔誠地朝拜,聽掌堂師口中念念有詞。做完了這一切,就開始跳土家族傳統舞蹈--擺手舞。大家一邊翩翩起舞,一邊高唱《擺手歌》: 月亮掛在屋檐角,滿天星星還沒落;輕手輕腳出門坎,搬起薅鋤上山坡。 擺手舞的動作多數按照一年的農事活動中的動作,主要有播種、插秧、踩秧、打穀、背谷等。大家從早上一直跳到日落西天,夜晚燃起火堆繼續跳,整個山寨 沉浸在歡樂之中。
擺手舞又名「社巴」,整個活動以祭典舞蹈、唱歌等為表演形式,以講述人類起源,民族遷徙,英雄事跡為內容。祭禮儀式畢,由「梯瑪」或掌壇師帶領眾人,進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唱擺手歌。土人作戰前跳此舞以助長士氣。擺手舞分單擺、雙擺、大擺手、小擺手數種。跳擺手舞擊大鼓、鳴大鑼,氣勢宏渾壯闊,動人心魄。舞蹈時雙手呈同邊擺動,踢腳擺手,翩躚進退,成雙成對,意境生動。擺手舞不僅是民間一種娛樂和健身性質的體育活動,亦是舞台上獨樹一幟的藝術奇葩,正是「擺手堂前艷會多,攜手聯袂緩行歌。鼓鑼聲雜喃喃語,裊裊餘音嗬囈嗬。」
同治本《來鳳縣志》卷三十二轉載《湖廣通志》記載說:五代時,「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普舍樹,普舍者華言風流也。昔覃氏祖於東門關伐一異木,隨流至那車,復生根而活,四時開百種花。覃氏子孫歌舞其下,花乃自落。取而簪之。他姓往歌,花不復落,尤為異也。」這段文字,生動地記述了一千多年前,漫水土家人圍著普舍樹擺手的情景。它是來鳳土家族擺手舞最早見於史書的記載。 一說擺手舞起源於宗教祭祀活動。土家人尊敬祖先、熱愛自己的領袖人物,為不忘祖先的功績,便創造了紀念他們的擺手舞。這在來鳳等擺手舞流傳區域仍保存著擺手祭祀的習俗,祭祀對象除個別地方祭八大神外,大部分祭土司王,如彭公爵主、田好漢、向老官人,這都是五代至宋朝時期土家族歷史有名有姓的人物,「生而為英,死而為靈」[來鳳縣河東鄉中寨廟堡擺手堂碑刻,嘉慶五年(1800)]。《蠻書校注》卷十載:「巴氏祭祖,擊鼓而祭。」以此認為擺手舞是土家人祭祀祖先的一種舞蹈。二說由白虎舞、巴渝舞演變發展而來。《華陽國志·巴志》載:「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仰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也。」專家考證,這武主伐紂的歌舞即巴渝舞,而白虎舞乃是巴渝舞的前身。擺手舞「甩同邊手」的特點是出於對「龍行虎步」的摩擬,其基本動作是表現白虎的。又說杜佑《通典》所載巴渝舞曲中的「矛渝」、「弩渝」,與擺手舞中的「披甲」、「列隊」、「拉弓射箭」等軍事舞蹈如出一轍,故推斷擺手舞與巴渝舞同源異支,當起源於周代。 三說起源於戰爭。這在民間有多種傳說,大體是說彭公爵主率部征戰,為振奮軍威,激勵士氣,遂令部下以歌舞誘惑敵人,或以擺手唱歌驅趕思鄉之情。戰斗凱旋後,這種擺手舞就流傳到了民間。 四說土家人生性喜愛唱歌跳舞,擺手舞純粹是土家人自我娛樂的一種藝術活動。 五說是古代土家先民為了征服自然,抵抗外族入侵,便用一種「擺手」來健身壯骨,逐漸演變成後來的擺手舞。 六說恩施州鶴峰縣鐵爐坪宋代墓葬中,出土一陶缸的口沿上,塑有十二個舞佣,有的屈蹲,有的左右搖擺,有的舞動長衫大袖。舞姿與現存的擺手舞的單擺、雙擺、迴旋擺、同邊擺十分相似。說明在宋代,土家的擺手舞已十分成熟,並且是群舞。沿襲到清代,鄂西的《來鳳縣志》,湘西的《龍山縣志》、《永順縣志》及文人詩詞,都有對土家跳擺手舞的詳細記錄和實況描敘。 凡以上種種說法,都足以說明擺手舞的歷史相當悠久,但又都不足以說明是它的真正起源。我們從擺手舞的內容和特徵上看,擺手舞應起源於勞動和社會實踐。這是古今中外的藝術共同遵從的規律。
中國土家族民間舞。流傳於湖南永順、龍山、保靖以及湖北、四川交界土家族聚居地區。春節期間在土王廟前舉行的儀式性集體舞,唐末五代時已流行,初與祭祀有關,後演為風俗。分大擺手、小擺手。大擺手3~5年一次,有數縣上萬人參加,歷時達7~8天。舞蹈中有復雜的軍事狩獵內容,還擺出套路陣法。小擺手則本村本寨,每年舉行,以農耕為內容。舞蹈時人們圍成多層圓圈,一個領舞,眾人隨跳。即興性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