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閩西民間風俗

閩西民間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19 03:05:04

1、福建閩西、閩北、閩南、閩東的過年習慣。

閩南:我們過年活動從農歷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開始。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別是生意人,為祈求新年發財,輒以牲體、金紙祭祀,並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賞員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時,將要解聘的員工,僱主以雞頭相向,表示明年請另謀高就。因此,有諺語:"吃尾牙面憂憂,吃頭牙撫嘴須"。意為尾牙餐事關工作去留。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送灶神上天的日子。祭品中必須有"甜圓仔"(湯圓),粘在灶口,讓灶神"好話傳上天,壞話去一邊"。這一天,還要大掃除,將家中一切"晦氣"掃除掉,好迎新年。
接著是備辦年貨,因為從正月初一到初三大多店鋪是不營業的。所以要把所有年貨在年內購置好。
除夕前一兩天每家每戶往往先將象徵新春祥瑞、萬事如意、招財進寶等內容的春聯,貼在自家的門窗、糧囤、豬圈、井台等處,爾後在堂屋供桌上擺設供品、香燭,以祭拜祖先並迎接他們"回家過年"。燃放煙花、爆竹之聲此伏彼起,熱鬧非凡,而且一直延續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在我們家鄉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農歷十二月的大小而別。「暝」即歲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備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飯」、「壓歲錢」等。"春飯"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飯上插上剪紙的春字。因為閩南話「春」與「剩」諧音,意為「歲歲有餘糧,年年食不盡」。此外,還在大門後面,豎放兩根連須帶葉的甘蔗,叫"長年蔗",取又長又甜,以"堅定家運吉利"之意。吃年夜飯"圍爐"時,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爐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爐上貼有紅紙書寫的"春"和"福"字。圍爐時要說吉利話,如「吃紅棗,年年好!」、「吃年飯,年年賺!」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長年菜」,象徵命長。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諧音,象徵長壽。蘿卜也不可少,它除了具有解葷腥、調口味之作用外,我們閩南話叫它「菜頭」,表示「好彩頭」(吉兆)。此外,還有一種鹹味蘿卜年糕,食用時需經火烤熱後再用紫菜包起來吃。還要有雞肉,雞的諧音「家」,「食雞起家」,可大振家聲。「圍爐」時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凈後連根煮熟,吃時也不咬斷,而是從頭到尾,慢慢地吃進肚裡,以祝父母長壽。因我的家鄉靠海,每年這個時節生產海蠣,以海蠣為中心的油炸食品(如海蠣餅)、煎炒食品(如海蠣煎)是過年必備之品。
年夜飯過後便是守歲,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的給法也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裡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則是大人們事先用紅線繩纏好並系成一個小套環,套在他們頸項上的。「守歲」也叫「長壽夜」,象徵晚輩祝願父母長壽。「交時」(半夜12點)一過,進入初一,人們就集合老少,用紅白米糕來敬祀神明,祭拜公媽(即祖公祖婆),然後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我們的春節習俗主要如下,
正月初一: 1.拜年。親友互相往返拜年,互道恭喜,祝福對方來年事事順利、身體健康。
2.穿新衣。新衣代表萬象更新,尤其是小朋友對新年的期待,有一套自己喜歡的衣物,從帽子、衣服到鞋子全是新的,是多麼另人興奮的一件事。
3.行春。新年第一次出門,通常會到廟里祈福,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順利。尤期會注意出門時的方位,先往東走走會大吉大利,就鮮少有人會往南走的。
4.開門、關門看吉時。開門、關門本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但是在初一這天就顯得隆重,因為農民歷上都有註明幾時開門、關門是大吉,所以大家寧可按照時間討個吉利。
5.禁忌多。新年期間凡是認為不夠吉利的事,都被列為禁忌之列,如:不能口出穢言、不能罵人、不能倒垃圾清穢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覺、不能煎粿等。
6.早餐吃素、吃面。這是以前農業社會,一般吃葷家庭唯一一定吃素的一餐,是祖先們憐惜萬物的仁愛之心,現代的想法認為初一吃素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前一晚的年菜太油膩,清腸胃也有益健康。吃面代表健康長壽。
正有初二:由於這里的習俗正月初二是「女婿日」,所有出嫁的女兒在初二必須跟有「半子」之稱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親。有句俗諺:「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斗擔擔」意思是說,娘家父母還健在的媳婦,初二、初三一定會有人前來接回去「做客」,娘家沒有父母的媳婦,只好繼續留在婆家做活,幫親友中回家做客的人抬擔子。因為大家相信大年初一回娘家,會導致娘家變窮,所以要等到大年初二才回去;換個角度想,大年初一開正後,婆家忙著各項過年的行事及接待拜年的訪客。作為媳婦理當體諒,如果只顧回家,未免說不過去。
女婿上門,須隨手攜帶禮物稱為「伴手」。回到娘家先向尊長拜年,再分送紅包給他們,有些長輩也會分贈紅包給帶來的外孫。如果娘家有幼小的弟、妹或兄弟、姐妹的子女,也都要相互贈送紅包賀年。若是女兒第一次帶子女回家拜見外公、外婆,有的外公、外婆還會送雞腿,並且用紅絨線系銅錢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稱為「結綵帶」。
回娘家,原來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是十一(請子婿)或十二(女兒回娘家),但不知何時開始改為初二,或許因工商業社會新年假期短(只有五天),所比選擇這一天比較適當。舊時女兒回娘家的目的是父母探詢女兒在婆家的情形,是否孝順公婆?勤儉持家和勉勵女婿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
正月初三:為喪家清新愁(即燒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為不敬。人們多不出門,晚上也早吃早睡,這也是鬧中取靜的休息良機。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佔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我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正月初四:這天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熱鬧一場。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三日的送神。
正月初五:從這天開始,許多人便開業的開業,上班的上班了。
正月初九:初九這天,相傳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戶戶都需備下最好的美酒佳餚並燒香祭拜、演戲誦經,為這位"天公"祝壽。玉皇誕辰,香案敬神。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並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一至十四:「出遊」。 每個村在這幾天里都有「出遊」,即把各個村廟里的神抬出,在村裡大路上走,表示讓神們出來看看鄉們的新變化、新面貌。人們紛紛向這此「出遊」的神們燒香、拜拜,熱鬧場面不亞於元宵節。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也稱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這是整個春節的最後一幕。這天,每個家庭都要按傳統習慣吃湯圓、賞花燈。在圓月之下,各式彩燈競放光明,並有舞獅子、耍龍燈、迎"鼓仔"等活動,豐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別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孩子們,紛紛手提花燈、口誦歌謠地過街串巷,如同魚游海底,為熱鬧紛呈的元宵之夜更錦上添花! 此外,「出遊」的神們也在這一天送回廟。
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在我們家鄉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農家傳統的企盼好年景的過年風俗、方式仍然延續著。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化的賀歲方式悄然冒頭,給我們的新年拜年又增添了更多樂趣。作為正在現代化的泉港區自然也不例外。
電話拜年:電話讓人們不需要再到處走動去拜年,讓人們有更多的時間留在家裡。這種方式最適合給遠方的朋友、長輩、老師、親友拜年。
簡訊拜年:這是時下最「流行」的拜年方式——便捷、快速,可以在第一時間把信息傳遞出去。另外,簡訊拜年,1毛錢一條,成本也比較便宜。
MSN、E-mail、電子賀卡、視頻拜年:只要雙方都在線,通過類似MSN之類的即時通信軟體給拜年增添了強有力的「武器」。E-mail和電子賀卡則可以把場景拍下來,製成電子郵件發送給親朋好友。
這是我的寒假實踐報告~僅供參考

2、福建過年風俗有哪些?

福建過年風俗有如下:

1、福州:出門拜年之前,必須先祭天。根據傳統這天福州人還要吃一碗太平面——用紅糟雞雞湯泡的面線,面里還要加兩個雞蛋。

2、閩南: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

3、莆田興化:至今沿襲著「做大歲」、「貼白額春聯」的習俗。

4、寧德:凡年六十以上整歲者皆擺酒席恭請親友會宴,謂之「做壽」。

5、三明:尤溪人在早餐前要煮生薑紅糖茶先吃「甜頭」;將樂某村群眾還有到水井、溪邊爭挑第一擔水之習俗,叫「考頭水」;大田畲族婦女清早要先到河上游「汲新水」,小孩要到竹林里搖竹子,以求「快快長大」。

6、閩西客家:家族聚居的大樓里,先請最有福氣的人開大門,說「開門大吉」,走出大門又說「腳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長掛鞭炮,佳佳打開廚房門,放鞭炮,說好話。

3、福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一、福建民俗的發展與演變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沿海,遠離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中原地區。福建的東南是茫茫大海,西北橫亘著武夷山脈,西南有博平嶺山脈,東北是太姥山脈,大海和高山峻嶺嚴重地阻礙了福建與外地的聯系。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福建處於與外鄰相對隔絕的狀態,這種半封閉的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福建歷史發展在隋唐以前嚴重滯後於中原,並使境內不同地區的民俗各具地方特色。現將福建民俗發展、演變的主要階段分述如下:

(一)秦漢以前:土著民俗自成體系

考古發掘表明,早在距今約四至八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生活在閩南漳州一帶。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福建各地都有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福建先民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如生活在閩江下游的「曇石山人」,合群而居,有簡單的語言,用石斧、石鋤、石鐮等工具進行粗放的農作,用石錛、石刀和蚌刀、陶網墜等工具進行漁獵和採集;有了簡單的手工勞動技術,能製作出相當精巧的陶器,並具備原始的紡織技術;在葬俗上,實行掘地而葬,有公共墓地,一般為單人葬,極個別為男女合葬,男子仰身直肢,女子側身屈膝,有石器、陶器等隨葬品,說明已經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還有拔牙習俗,反映了有原始巫術。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武夷山土著居民已經進入銅石並用時代,他們習於水性,擅長行舟,工於紡織。在宗教信仰上,他們奉龜為神話中的水母而加以崇拜。在葬俗上,實行懸棺葬,即死後將屍體安放於船形棺木內,再放置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祈求死者靈魂早日升天。上古三代時,福建境內至少居住著7支互不相屬的土著部族,古文獻稱之為「七閩」。春秋末,楚滅越國,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稱這個時期的福建土著為「閩越」,他們喜歡傍水而居,習於水斗,善於用舟,最重要的習俗是以蛇為圖騰、斷發紋身,盛行原始巫術。《說文解字》在解釋「閩」字時說:「閩,東南越,蛇種。」所謂「蛇種」,意謂閩越人以蛇為先祖,反映他們對蛇的圖騰崇拜。在相當長時期內,這種崇拜一直存在於閩越族的後裔中。如閩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稱蛇種」,並不諱言。他們在宮廟中畫塑蛇的形象,定時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條蛇,名叫「木龍」,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見蛇離船而去,則以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帶疍民婦女,發髻上多插著昂首狀蛇形銀簪,其寓意亦為不忘始祖。

與原始宗教信仰相輔相成的巫術在閩越人中也相當盛行。閩越人流行斷發紋身的習俗,《漢書·嚴助傳》說:「(閩)越,方外之地,劗發紋身之民也。」這實際是原始巫術的「模仿術」,剪去頭發、在身上紋上蛇的圖案,用以嚇走水怪。如《說苑·奉使》所稱:越人「劗發紋身,燦爛成章,以象龍子者,將避水神。」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閩越族的後裔一直保留著斷發紋身的習俗。越巫在秦漢時名揚天下,漢武帝也深信不疑。他下令在皇宮中建越祝祠,設越巫,用越人的「雞卜」,祈求長壽。

(二)三國至五代:漢族民俗傳入福建並逐漸佔主導地位

秦代漢初,中央政府雖然在福建設立閩中郡和閩越國,但由於均實行「以閩治閩」的方略,所以漢文化在福建尚未有大的影響。西漢元封十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兵滅亡閩越國,為絕後患,模仿秦遷六國貴族於咸陽的策略,把閩越族的貴族、官吏、軍隊以及部分百姓強制遷往江淮一帶。《史記·東越列傳》載:「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漢武帝的遷民政策,給福建社會帶來嚴重後果,盡管尚有一部分閩越人隱遁於山林湖泊之間,終因人口銳減,使原來就不發達的福建經濟文化愈加落後。漢代以後,中原漢文化逐漸向東南沿海擴展。三國時,孫吳據有江東,以福建為後方基地,故重視對福建的治理和開發。孫吳政權多次出兵福建,對山越採取軍事鎮壓政策,「強者為兵,羸者補戶。」繼而在福建設置建安郡和建安、南平、漢興、建平、閩侯五縣,後在侯官設立典船校尉;在霞浦設立溫麻船屯。孫吳政權除了在福建駐扎軍隊,派遣官吏治理外,還將許多罪犯流放於福建,同時也有一些士民避禍閩中,從此,揭開漢文化大規模傳入福建的序幕。西晉至五代,大量中原漢人不斷向東南沿海遷徙。隨著漢人大批入閩,漢文化在福建自北向南迅速傳播,漢族的生產習俗、生活習俗、人生禮儀、歲時節慶、宗教信仰等民俗逐漸取代土著民俗而佔主導地位。同時,一些漢族與土著通婚,閩越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宋元時期:保留中原古風,形成地方特色

宋代,福建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社會相對安定,生齒繁毓。據統計,宋嘉定年間(1208~1225年)福建人口有1599215戶,比唐開元年間(713~742年)增長近15倍。在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條件下,福建經濟在短時間內躋身於全國發達地區行列,正如詩人張守詩句所雲:「憶昔甌越險遠之地,今為東南全盛之邦。」反映福建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經濟的長足進步,文化也呈現一派繁榮景象,教育事業十分發達。據統計,宋代福建有縣學、州學56所,書院75所,還有數以百計的書堂遍布城鄉,莆田有「三家兩書堂」(李幼傑《莆陽比事》卷6)的記載,福州有「學校未嘗虛里巷」(梁克家《三山志》卷40《土俗類二》)的說法。因讀書風氣十分濃厚,福州是「城裡人家半讀書(祝穆《方輿勝覽》卷10《福州》),連山區泰寧也出現「比屋連牆,弦誦相聞」(何喬遠《閩書》卷36《建置志》)的景象。由於教育發達,讀書風氣興盛,故福建科舉鼎盛,人才輩出。據統計,宋代福建進士多達7038人,佔全國進士總數35093人的五分之一;宋代宰相共134人,福建籍宰相有18人,居全國第三位;被《宋史》收入的福建名人多達179人,居全國之冠。宋代福建涌現出一大批名揚中外的傑出人才,有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天文學家蘇頌、法醫學家宋慈、史學家鄭樵和袁樞、書法家蔡襄、著名詩人楊億、慢詞大師柳永、詩論家嚴羽、文學家劉克庄,等等。時人周必復頗為自負地宣稱:「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稱七閩」(《南宋群賢小集》第13冊《端隱吟稿序》)

宋代福建文化在繁榮昌盛之時,逐漸形成地方特色。在民俗方面,一方面由於古代福建交通閉塞,各個區域之間交往不多,處於相對隔絕狀態,因而為古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許多中原古文化已在其發源地逐漸式微甚至湮沒,而在福建卻被較完整地保存下來。在福建舊志書中,有關福建民俗「隆古」、「近古」、「猶有古意」之類的記載隨處可見。以傳統歲時節慶為例,志載:「風化所被,古意猶存。至如歲時節序之相沿,大抵今昔不殊。」(清·康熙《羅源縣志》卷3《俗尚》)另一方面,由於福建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天然良港,因此海上貿易發達。宋元時期,泉州港一度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之一,從而帶動福建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百姓商品意識較強,富有冒險性格和開拓精神,對外來文化和民俗採取較寬容的態度。這種情況與內地人民的淳樸、守成和不輕易冒險的民風形成強烈反差。

(四)明清時期:民風漸趨奢侈、頹廢

明代中期以後,由於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市民階層的形成,民風趨於奢侈。在福州,據記載:「夫婚嫁侈靡,珠玉瑩煌,商財賄也。博戲馳逐,樗蒲百萬,作色相矜,必爭勝者,重失負也。游閑公子,飾劍履妖服,怒馬揚揚過里門者,為富貴容也。」(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泉州的奢侈之風更甚,恥貧誇富成為時尚,「習俗之趨尚為豪奢。」不但商賈、胥役之輩「美服食,仆妾輿馬,置良田好宅,履絲曳縞,擲雉呼盧,以相誇耀,比比而然。」就是「家無擔石」的貧寒之家,也「非色絲盛服不出。」「雖家非素封,亦恥居人後,」(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形成恥貧心理。在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的閩西、閩北地區,儉朴傳統也不同程度受到沖擊,嘉靖時(1522~1565年)建陽「市井者尚侈好浮。」(清·嘉靖《建陽縣志》卷3《風俗》)乾隆時光澤「嫁女猶從厚,設宴必欲豐。少年衣裝必尚華麗,城鄉演劇,耗費無窮。」(清·乾隆《光澤縣志》卷4《輿地誌·風俗》)一些鄉村百姓也染上奢侈之習,如尤溪「平民鄙儉崇奢,以服食相矜。」(清·乾隆《尤溪縣志》卷3《風俗》)同時,隨著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加上倭寇侵擾,賦役繁苛,大量自耕農破產,其中一部分人無所事事,民間賭風、爭訟盛行。《南安縣志》載:「嘉靖被寇以後,一切失業細民,率趨賭博、椎剽、囂訟之計,以幸旦夕。」《同安縣志》亦稱:「賭風盛行,匪自今日;賭弊最甚,莫如頭家。」(轉引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類似記載,在舊方誌中隨處可見,帶有普遍性。

(五)近代至民國時期:新舊民俗並存

從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起,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廈門、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外國資本湧入福建,逐漸動搖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有的農民淪為無產者,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有的棄農為商,做小本生意,經濟基礎的變化導致傳統民俗的嬗變。中西文化發生碰撞,西方基督教由沿海深入內地,出現許多信奉基督、不祀鬼神的信仰群體,也有兩者兼而有之的半洋半土的信徒,還有教會辦的學校、醫院、育嬰堂等先後在各地出現。與此同時,廈門、泉州、福州等城市煙館林立,吸食鴉片的陋習,嚴重地腐蝕著社會肌體。20世紀初,在新文化運動以及一些西方思潮的沖擊下,城鎮中的傳統民俗發生了許多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民俗。民國時,歐化民俗還波及鄉村,《長汀縣志》載:「蓋邑人漸染歐化,踵事增華,奇技淫巧之事,聲色貨利之食習,駸駸乎遍及各鄉,尤以城市為最。」(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

這一時期,民間服飾、器用、交際、婚俗變化較大。在服飾器用方面,清末男女皆蓄發垂辮。辛亥革命前後,男子有剪辮之舉,城裡人學西方剪短發。女子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剪發者漸漸增多。官員在清代著官服,有錢人家長袍馬褂,出門以坐騎、轎子代步。辛亥革命後,官員著中山裝、長袍,出門或以轎車代步。富豪人家穿西裝革履,使用懷表、座鍾、留聲機等洋貨,煤油、火柴、肥皂、牙膏等舶來品也進入尋常百姓之家。在禮儀方面,清代平民百姓見到達官貴人要下跪作揖,畢恭畢敬,官場更有各種繁文縟節。辛亥革命後,提倡平等,廢除封建官場儀節,見面行握手、抱拳或舉手禮;在婚姻禮俗方面,少部分人沖破封建舊俗,自由戀愛,婚禮也不似往昔之鋪張;在教育方面,新型學校增多,還建立了女子學校。許多華僑熱心家鄉的辦學、建廠、修橋、鋪路等公益事業;一些民間陋習如停柩不殯、溺嬰、棄嬰、纏足、童養媳、迎神賽會等被明令禁止,雖然其中有的習尚因令行不止而遠未消除,但已大有減少。在廣大農村,傳統歲時節慶、生產習俗、民間崇拜及其他民俗活動仍無多大改變。但總的趨勢是封建性減弱,現代性增強,新舊民俗並存,傳統民俗仍居主導地位。

(六)1949年以來: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新的風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人民當家作主人,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這一時期,隨著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福建民俗發生了重大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福建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移風易俗,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發動群眾破除陳規陋習,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在人際關繫上,根本改變舊社會窮人與富人、下級與上級的等級尊卑關系,確立平等、同志式的新型關系,大家以「同志」互稱,友好相處,互助合作。共產黨員、各級幹部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消除了舊時的官僚腐敗作風。人民群眾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踴躍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擁政愛民、擁軍愛民,蔚然成風。在生產習俗上,大力宣傳普及科學知識,應用科學技術,舊時的求神治病、禱告祈雨等愚昧落後習俗基本上被破除。在生活習俗上,城鎮居民多著列寧裝、中山裝,農民穿本地裝,尚青、藍色;出門旅行乘坐汽車、火車、輪船,舊時的坐轎、騎馬現象明顯減少,以至消失;生病求醫成為城鄉大多數人的共識,舊時「信巫不信醫」的陋習基本破除,人民政府花大氣力徹底杜絕吸食鴉片、賣淫嫖娼、纏足等丑惡現象。在婚姻禮俗上,各級政府認真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提倡自由戀愛,婚事新辦,逐漸蔚然成風;封建包辦、買賣婚姻、婚事大操大辦,受到抵制和輿論批評;法律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流行數千年的童婚、溺嬰、納妾等行為被明令禁止。在喪俗上,禁止停柩不葬,鼓勵喪事從簡。農村雖沿襲土葬,但風水堪輿、建醮普度亡魂之俗逐漸淡化。福州、廈門、漳州等城市推行殯葬改革,倡導火葬,取得成效。在歲時節慶上,仍保留傳統節日,其內容已賦予新時代特色,更加豐富多彩。除表演舞龍、舞獅、演戲等傳統節目外,還有看電影,舉行球類比賽、拔河比賽等體育活動,鋪張浪費、祭祀鬼神等舊俗逐漸淡化。遇公歷元旦、婦女節、勞動節、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國慶節等歡慶節日,城鄉一般要組織報告會、文藝演出、球類比賽、游園或參觀等活動,氣氛熱烈而富有意義;在宗教信仰上,人民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時加強無神論教育,用科學知識破除鬼神迷信,提高人民的思想覺悟,民間迷信活動大為減少。

這個時期,福建省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還十分重視對畲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工作,組織大量人力、物力對本省少數民族的狀況進行調查和民族采風,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各少數民族優良風俗習慣得到繼承發展,一些陋習也逐漸革除。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受極「左」思潮影響,全盤否定傳統文化,將民俗現象不加分析地斥之為「四舊」,用行政或暴力手段予以破除,許多正常的民俗活動遭到批判和禁止,福建民俗被嚴重扭曲。傳統節日除春節外,多被禁革,過春節也要「革命化」,除夕吃「憶苦思甜飯」,大年初一不準舞龍、舞獅,不準演唱傳統戲劇;人們服飾單一,傳統的旗袍等服裝均被禁止。各地廟宇大多被摧毀或封閉,或改為倉庫、學校,菩薩、神像均被搗毀,甚至許多文物、藝術品也被作為「四舊」加以破壞、燒毀,等等。

二、福建民俗特徵

民俗的形成一方面是與人們的社會物質生產水平、生活的內容與方式的變化以及自然條件相適應,總之是隨著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只是民俗的變化往往滯後於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另一方面,民俗一旦形成便世代相襲,並以傳統習慣勢力、傳襲力量和心理信仰影響和制約著人們的意識和行為,具有長久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穩定性;此外,民俗還具有民族性、階級性和社會性等特徵。

福建民俗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和氛圍中形成的,所以具有中國傳統民俗的一般特徵。同時,它又是在福建這個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文化等條件下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因此在許多方面必然帶有顯著的地方特色。在豐富多彩的福建民俗事象中,表現比較突出的特徵有:

(一)多源性

福建民俗的構成是多源的,主要有四個來源:

1.秦漢以前的原始土著民俗。福建原始土著居民在秦漢之前有著自成體系的民俗,秦漢以後,閩越族與漢族逐漸融合。唐朝人丁儒在《歸閑詩二十韻》(其二)對唐前期閩南地區民族融合的情況作過這樣的描述:「漳北遙開郡,泉南久罷屯。歸尋初旅寓,喜作舊鄉鄰。……土音今聽慣,民俗始知淳。……辭國來諸屬,於茲締六親。追隨情語好,問饋歲時頻。相訪朝和夕,渾忘越與秦。……呼童多種植,長是此方人。」(清·康熙《漳州府志》卷29《藝文》)閩越族的部分習俗成為歷史遺跡,還有部分民俗卻沉澱傳承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著福建其它民俗。

2.漢族民俗。漢代以後,中原漢族不斷南遷,帶來了漢族的民俗,並逐漸成為福建民俗的主體。志稱:五代時,閩北多為江北避亂之民,所以「備五方之俗」(《八閩通志》卷3《地理》),閩西也「由唐歷宋,風聲氣習,頗類中州。」(陳一新《贍學田碑》轉引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志》)福建民俗中無論是生產習俗、生活習俗,還是人生禮儀、歲時節慶,以及民間信仰和崇拜等等,都與中國傳統民俗一脈相承。

3.少數民族習俗。福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習俗是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元代蒙古族和清代滿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在福建民俗中。

4.外國民俗。宋元時期,泉州為世界著名港口,對外貿易繁榮。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其中一部分人定居泉州,府志載:「胡賈航海踵至,其富者貲累巨萬,列居郡城。」(清·光緒《泉州府志》卷75《拾遺》上)他們有自己的學校--「番學」,信仰伊斯蘭教,保留本民族的傳統習俗。這些外來民族雖然後來基本上與漢族融合,但一些特殊習俗卻保留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一部分。元代、明代和近代,隨著基督教的傳入,歐洲的一些民俗也傳入福建。特別是近代以來,福建民俗受外國民俗的影響日益明顯。

(二)融合性

福建民俗的融合性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不同民族民俗的融合。漢族民俗固然為福建民俗的主體,但福建漢族民俗實際上是融合了其它少數民族的習俗而自成體系的,如閩越族的一些習俗就被漢族所繼承。自古以來,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別發達,這與閩越族「信鬼尚巫」的傳統有密切的關系。又如閩越族婦女普遍參加生產勞動,這一習俗被入閩的漢族繼承下來,在福建沿海地區,婦女參加生產、從事重體力勞動相當普遍。《閩書》載:「福州……田則夫婦並力而合作,女作多於男。女人能轎,取女轎三十戶以應內宮之役。」(《閩書》卷38《風俗》)晉江的「婦女芒屩負擔,與男子雜作;百工技藝,敏而善仿。」(清·乾隆《晉江縣志》卷1《輿地誌·風俗》)閩越族的部分後裔疍民及畲族,在保留其獨特習俗的同時,也吸收了大量漢族民俗,並把它們與本民族的習俗融合起來。

2.不同地區漢民俗的融合。中原漢人遷徙福建,前後持續千餘年,他們以中州移民為主,還有不少是來自其它地區的漢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漢人,在具體習俗上還是有些差異,有的甚至差別很大,相繼進入福建後,漢族民俗也逐漸融為一體。

3.中外民俗的融合。商品經濟的發達和海外貿易的繁榮,使宋元時期福建東南沿海地區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外來文化,特別是泉州港,「民夷雜處」,「市廛雜四方之俗。」(《西塘集》卷7《代太守謝泉州到任》)泉州漢民對外來文化博採廣取,加以融合。以宗教信仰為例,宋元時期流傳於泉州地區的,除道教、佛教、民間宗教及其他民間信仰外,還有從外國傳入的伊斯蘭教、基督教聶斯脫里派、天主教方濟各派、婆羅門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等。這些外來的宗教不但為僑民所信仰,在漢族中也擁有不少信徒。各種傳統宗教與外來宗教和平相處,互相交融滲透。

(三)區域性

福建漢人的祖籍大多是中原地區,由於他們入閩的時間前後相差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致所帶來的中原漢語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入閩後,又因與當地土著居民的融合程度不同,加上地區間交通不便、往來不多等原因,逐漸形成許多不能相互通話的方言區。連城、清流、大田等山區縣,竟然沒有本縣通用的方言,甚至相鄰的鄉村不能進行語言交流。福建方言以紛繁復雜著稱於世,在中國八大方言中,除了湘方言外,其它七大方言均有在福建的不同地區流行。

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地區的文化特色,往往在語言上得到體現。民俗也因不同的方言區而存在著差異。以民間信仰為例。臨水夫人和五帝的信仰主要在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方言區內流行,媽祖的信仰中心在興化方言區,王爺、保生大帝的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南方言區,扣冰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北方言區,定光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客方言區,等等。

在同一方言區內,不同府、縣的民間信仰又有所差異。以閩南方言區為例:保生大帝、開漳聖王陳元光及其部將輔順將軍馬仁、輔勝將軍李伯瑤、輔義將軍倪聖芳、輔仁將軍沈毅的宮廟在漳州府屬各縣較多,廣澤尊王信仰以泉州、南安最盛,清水祖師在安溪、永春、德化影響較大,青山公在惠安縣擁有最多的信徒。其它方言區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各府、州、縣都有自己的保護神。

在同一縣內,每個鋪、境、村落都奉祀一個或若干個特定的神靈作為保護神,舊稱境主、福主、土主、社神等。以泉州為例,舊時泉州城分為36鋪94境,鋪有鋪主,境有境神,共有大小神廟130多座,奉祀著100多尊神靈。境主神的神廟由居住在該境的百姓捐資合建,各種宗教活動也由該境的百姓參加,抬神出遊一般不能越出本境地界。

(四)可塑性

平民百姓則不那麼嚴格,往往將納采和問名合而為一,將納征和請期合而為一,同時簡化迎親禮節。貧窮之家的婚禮則更加簡化,甚至在除夕之夜草草合房者也大有人在。又如福建絕大多數地方盛行厚葬之俗,閩南地區更甚,俚語有「生在蘇杭,死在閩南」之說。但閩南地區的不同市縣,或同一市縣的不同鄉村、同一鄉村的不同人家,喪葬禮俗的繁簡程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又如壽誕,富貴之家除了大擺宴席,祝壽請客外,還要演戲助興。而尋常百姓之家無力大操大辦,貧窮之家更不敢奢望舉行壽誕之禮,能煮碗壽面招待客人就算不錯了,不少人甚至終生沒做過一次壽誕。類似的情況在福建的民俗中普遍存在。

(五)娛樂性

民俗的形成要得到全社會大多數成員認同,並樂意參與,需要有一定的娛樂性。福建民俗的娛樂性尤為突出,以宗教祭祀為例,福建的宗教祭祀活動往往伴有豐富多彩的戲劇演出。在百姓的觀念中,要獲得神靈的歡心和保佑,除了獻上豐盛的祭品和進行虔誠的禮拜外,還要演戲酬神、演戲媚神、演戲娛神;不但神誕日要演戲酬神,傳統節日、婚嫁壽慶、祭祖、寺廟落成、神靈點眼開光、廟會、祈雨、五穀豐收、齋醮儀式等等活動都要演戲酬神。最典型的是連喪葬也要演戲媚神,俗稱「和尚戲」或「喪戲」。如政和縣:「初喪,置酒召客,演劇喧嘩,以送死之禮。」(民國《政和縣志》卷20《禮俗》)仙游縣:「父母之喪,久停未葬,必覓堪輿。……葬畢,晏酒演劇,鄉里道賀。」(陳盛韶《問俗錄》卷3《仙游縣·金斗》)清末,泉州喪葬演戲媚神成為風尚,時人吳增在《泉俗激刺篇·喪戲》中寫道:「流俗是非太倒置,作大功德竟演戲。大小班,無小備,男女眷,無不至。嬉謔笑語,嫌疑不避。毫無哀痛心,大有歡樂意。破費計百又計千,人多稱其孝,戚友稱其賢,鳴呼其然豈其然。」宗教祭祀活動與戲劇演出相結合的習俗,至遲在北宋時就已形成,雖說是為了「酬神」、「媚神」或「娛神」,但在客觀上卻取得娛人的效果。

(六)神秘性

自古以來,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別發達,史稱:「其俗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宋史》卷89《地理志》)志書亦載:「閩俗好巫尚鬼,祠廟寄閭閻山野,在在有之。」(《八閩通志》卷58《祠廟》)福建民間所奉祀的神靈十分繁雜,既有閩越族和其他土著民族殘存下來的鬼神,又有從中原傳入的漢民族所奉祀的各種神靈,還有從印度、中東、歐洲等國外傳入的神靈。特別是福建民眾所創造的神靈數量十分驚人,他們需要什麼就創造什麼,帶有任意性和實用性。不但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盤古、女媧、西王母、彭祖等)、古典小說中的角色(如齊天大聖、豬八戒、通天教主、姜子牙、八仙、四海龍王等)被奉為神靈,而且岩石、老樹、花草、枯骨、家禽家畜、泥土、傢具等等也會成為崇拜對象,只要需要,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崇拜對象,不受限制,其隨意性是中國其它地區所不能比擬的。總之,福建境內的神鬼幾乎無處不有,充斥於天上、人間和地府,構成了十分龐雜的神鬼體系。發達的宗教信仰深刻地影響著福建民俗的各個方面,使生產習俗、生活習俗、人生禮儀、歲時節慶等都附帶了各種祭祀活動和禁忌,不同程度地染上神秘的色彩。

(七)輻射性

福建民俗具有輻射范圍廣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明清時期,以閩南人為主的福建人大批渡過台灣海峽,移居台灣島,閩南的民俗幾乎全盤移植到台灣,成為台灣民俗的主體;二是明代以後,閩人移民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帶去福建民俗,不同程度影響了居住國的民俗;三是福建民俗還輻射影響到日本的琉球等地。

4、長汀的民俗有哪些?

長汀民俗風情:
長汀民風淳樸。客家人勤勞善良,崇尚道德,講究禮儀,特別尊師敬老,熱情好客。長汀客家的民俗風情,不論衣食住行、婚喪喜慶都在祖祖輩輩的傳承中兼容中原遺風和土著稱習俗,而豐富多彩,猶如一幅色彩斑斕的民俗畫卷。
【歲時風俗】
春節
春節從「正月朔日子夜算起」。長汀客家人認為,春節才算是真正的過年。百節年為首,對新的一年寄託著無限的希望。春節大約分3個階段:從入年界至除夕為准備階段:年初一至年初五為過年階段;年初六至元宵節為余興階段。
入年界: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為入年界。入年界後積極籌備年料,送年禮、大掃除、洗曬被褥衣物、理發沐浴、添置新衣等。
蒸歲飯:除夕前一天蒸歲飯,歲飯要供數日,取「歲有餘糧」之意。初三早晨重蒸食用。年初五才能放生米下鍋。
過年:除夕(年三十晡)晚上合家團聚飲酒,稱「食年酒」,即「過年」。除夕在門前、廳堂貼對聯,家庭用具上貼紅紙,叫做「封歲」、「上紅」。
守歲:吃完年夜飯,全屋到處燈火通明直至天亮,叫「點歲火」,家中親人歡聚一堂,共敘天倫,通宵達旦,謂之「守歲」;長輩用紅紙做紅包給孩子,叫「壓歲線」;將紅包放在供桌上,稱「壓歲」。
開大門:正月初一凌晨,以「通書」為准擇吉時,打開大門,口頒「開門大吉,萬事如意,腳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鞭炮,辭舊迎新。
拜年:農歷正月初一,人們打開大門,擇吉利方向,以示「出天方」迎喜神。同時前往親朋好友家互相拜年,互祝新年好。
  游樂:春節期間傳統游樂活動頗為豐富。民間踩船燈、舞龍燈、舞獅燈、踩高蹺、迎花燈、打花鼓、演戲、提傀儡等活動遍布城鄉,熱鬧非凡。

立春
立春,長汀客家人「交春」。因它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之首,頗為重視。屆時,備香案、燒香照燭,放鞭炮,貼上「迎春接福」、「春臨福至」等紅箋,名為「接春」。
元宵節
長汀客家人的元宵節又叫「正月半」,這是一年中第一個節。元宵節吃「元宵」,「無宵」用糯米粉、紅糖、花生米、芝麻等做成,意在祝福一家團圓和睦。民間舉辦各種燈會,玩燈、賞燈,好不熱鬧,俗稱「鬧元宵」。迎花燈以塗坊、南山、河田、三洲等鄉(鎮)尤為有名。

驚蟄
驚蟄這天,長汀客家人炒豆子、炒麥子,或在熱水中煮連毛芋子;在櫥腳、桌腳、柱腳、牆腳等處撒上生石灰。這兩種做法叫做「炒蟲炒豸」、「混蟲混豸」。尺蟄是冬眠昆蟲開始復甦之時,客家人主張早期滅蟲。

春社
長汀客家有在社日祭祀土地神、五穀神的風俗。每年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是春社,客家人妝扮人物故事,鑼鼓喧天,迎神遊行,祈求豐收,但並不普遍。

清明
清明期間,長汀客家人掃墓,祭祀祖先,從春分開始到清明達到高潮。祭祀活動非常講究。在這期間,外出的家人多趕回家祭祖。

端午節
端午節,長汀客家人又稱五月節,是一年中「五、八、臘」三大節日之一。過節除沿襲中原習俗用竹葉包棕子,吃雄黃酒,賽龍舟,掛菖蒲等外,還在五月初五那天,男女老少都用「葯把水」洗浴。「葯把水」是用山上能入葯的草木煎制而成。

入伏
長汀客家人在入伏這天家家熬「仙人凍」吃。習俗認為,吃了「仙人凍」好度炎熱的三伏天。「仙人凍」以仙草為主,配以澱粉熬成。

六月食新
長汀客家人「食新」就是嘗新米。日子一般選小暑過後,逢卯日「食新」。在鄉間,割下稻穀碾成新米,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而長汀客家人的中元節卻是七月十四日。相傳宋代末年,客家人正准備過節,元兵突然入侵,因此改為提前一天祭祀祖先,以避兵擾。七月十四日祭祀祖先,七月十五日祭祀「野鬼」。

中秋節
客家人過中秋和中原習俗大致相同。但長汀客家還有守「月華」的習俗。據民間傳說,守到「月華」天門大開,月亮大放奇異光彩,月光菩薩降臨,看見者求福得福,求財得財,因此有人在月光下守「月華」至深更半夜。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為「九九」重陽節,長汀客家人俗稱「九月節」。家家戶戶做米凍,打糍粑,殺雞鴨,買豬肉,宴請親友。此外,還有登高、賞菊活動。

九月十四
農歷九月十四,原為長汀城區廟會,古時迎神拜佛十分隆重,大街小巷小泄不通,家家戶戶賓客滿坐,各種民間文藝演出通宵達旦,熱鬧三天。現在已成為閩粵贛三省十四縣的物資交流會期。

冬至
冬至本是農事節氣,但長汀客家人稱為「冬年」。客家人歷來有冬至進補的習俗。汀州(長汀)客家米酒向來在冬至日添水,因為冬至添水的酒色、香、味俱佳,而且久經不壞。

【婚嫁風俗】
汀州(長汀)客家婚嫁風俗,基本上保留了古代婚俗的遺風,即:「納采」(提親),「問名」(問生辰八字),「納吉」(雙方占卜合婚),「納微」(男方將聘禮送往女家),「請期」(男方將選定的結婚日期通知女家),「迎親」(迎娶新娘)等六禮。現在長汀客家婚嫁的六禮為:「提親」,「問名」,「送定」,「報日子」,「送嫁妝」,「接親」。

【喪葬習俗】
汀州(長汀)客家的喪葬習俗還保留著「五服制」遺風。從孝服上分為:「斬縗」(最重孝服),「齊縗」(次重孝服),「大功」(稍輕孝服),「小功」(次輕孝服),「緦麻」(最輕孝服)。從守孝上分為:三年、一年、九個月、五個月、三個月,基本沿襲中原漢族喪服制。
治喪過程:報喪、擺孝堂、守靈、弔孝、入殮、發靷、祭三朝、五七、完七、出服等。
此外,長汀客家人還有「撿金」習俗,也稱二次葬。

【生育風俗】
汀州(長汀)客家風俗大致有:催生、坐月子、報喜、出燕、滿月酒、開葷、剃頭、安名、百日、過際等。

宗教文化
長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4種,而大多數客家人信仰佛教。
佛教傳入長汀有千餘年歷史。第一座佛寺開元創於侵佔開元二十四年(736),五代時(907-960)為長汀佛教鼎盛時期,北宋時先後有兩名高僧伏虎和定光來汀傳教。定光、伏虎圓寂後,僧眾尊崇為神佛,與觀音合稱「三太祖師」,信徙遍布汀州各縣,後傳至台灣,今彰化有定光圖佛廟,淡水有鄞山寺,均由汀州移民創建。長汀遠百年來每年農歷正月十三,九月十四日為迎送定光、伏虎的會期,頗為隆重。1937年汀人本湛和尚創建八寶山峻峰寺,剃度40餘名僧尼,接收500餘名在家弟子,閩西各縣僧尼多屬本湛徙嗣。目前,全縣有寺廟100多座。
道教傳入始於唐代,在唐宋兩代頗為盛行,清初頓衰,到清末縣內已無正式出家道士。現僅有少數民間道士活動。
天主教兩次傳入長汀。首次為明末崇禎年間,活動10年後停頓。第二次於清光緒年間傳入,延續至今。現存教堂1座。
基督教於清光緒年間傳入,至今已有90多年歷史。1941-1945年教會最盛。現存教堂1座。
此外,長汀還有許多民間信仰,大約可分為四類:一是自然神,二是英雄神,三是宗教神,四是家庭神。汀城東門外的汀州天後宮,初建何時未詳,清道光五年(1825)重建,殿宇巍峨規模宏大,在海外頗有影響。

客家美食
長汀的客家美食,種類繁多,製作技藝精湛,獨具地方特色:咸鮮辛辣,原汁原味;主題新穎,構思嚴謹;造型脫俗,色調和諧;雕工精細,圖案清晰。長期以來,長汀人把傳統方法與現代科學結合,繼承與發揚相輔相成,烹調出風味獨特的「地方菜」、「客家菜」,並自成一種系列。「食在長汀」的贊語已被越來越多前來觀光旅遊的海內外來賓所公認。
一、獨特名菜
三角豆腐餃
三角豆腐餃,是明清以來長汀筵席中的佳餚。此菜製作頗為考究,是用豆腐做皮,瘦肉、香菇、冬筍、蔥白等做餡,精工製作而成。汀州廚師製成的三角豆腐餃,皮白肉香,鮮嫩甜美,在豆腐菜餚中獨具一格,別有風味。
[特色]白色棱形,皮嫩餡香,湯鮮味美,營養豐富。

白斬河田雞
長汀民間烹雞的方法多式多樣,以白斬河田雞最為著名。它以其香、脆、爽、嫩、滑和易脫骨而深受贊譽,為汀州自古以來之名特優佳餚,向來被列為閩西客家菜之首。其雞頭、雞抓爪、雞翅尖更是下酒好料,俗有「一個雞頭七杯酒,一對雞爪喝一壺」之說。1986年省閩菜評比中,「白斬河田雞」菜獲地方特殊風味菜點稱號。
[特色]干蒸精製,金黃油亮,肉香撲鼻,十分誘人。原汁原味,鮮香脆爽,滑嫩不膩。

麒麟脫胎
「麒麟脫胎」又名「麒麟鑽象肚」,為長汀清代官席中之上乘珍品。相傳是早以前長汀司前街有個鄭姓富戶,其家婦女為求多子,常在豬肚內逐層填入小狗和烏雞媛、白鴿、麻雀、野山參等清蒸服用。此後做為一種飲食療法,一直在富戶中流傳。清朝末年汀郡總鎮肖芝美興辦慶壽筵宴時,曾把「麒麟脫胎」列為首菜。1985年麒麟脫胎在福建省閩菜評比中獲得「優質菜點」稱號,《福建省日報》於1986年5月2日曾予報道。
[特色]狗頭外露者為麒麟脫胎狀,全包者為小象卧產狀。味香肉嫩,另有風味;壯陽補腎,祛風濕,健脾胃。

皺紗肉
皺紗肉,俗稱「燒大塊」,是長汀傳統菜餚,歷史悠久,早在清朝就已列入官席菜譜。皺紗肉皮似皺紗,綜紅晶亮,色香味俱佳。
皺紗肉的製作工藝如下:
[特色]皮似皺紗,肉香撲鼻,爽口不膩。

荔枝肉
荔枝肉是盤菜,據說它來源於「糖醋炸松丸」和「楊梅肉」。早在清朝時,宴寬中就已有「糖醋炸松丸」的盤菜,至民國初,幾乎每席必備。後來,經過廚師不斷改進刀工等烹調技巧,入盤菜型宛如嶺南荔枝,即造型美觀,香脆酸甜,風味獨特。食之,不免使人想到「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古詩名句。
[特色]色澤金黃,香嫩酸甜。

鳳凰醉酒
據《中國菜譜》載:「河田雞起源於福建長汀縣河田鎮」。據民間傳說,唐開元年間河田雞選送到長安,每每取勝,列為斗雞之雄。
長汀米酒娘,素以民間精工釀制,純天然原料,含有20多種氨基酸,營養豐富。酒娘、雞是長汀食文化園地的兩朵奇葩。融雞酒於一體烹制菜餚,深為來賓青睞。
[特色]雞似醉卧缸中,雞皮金黃油亮,酒香撲鼻,令人饞涎欲滴。

燒肝花
煤肝花盤菜是長汀傳統菜餚。因其味道香脆,為下酒妙品。
[特色]色澤金黃,外酥內軟,食而不膩。

生燜草魚
長汀城鄉池塘、水庫大多放養鯇(草魚)、鱅(大頭鰱)、鰱、鯉等,每日都有鮮魚上市。而人們最愛吃草魚,因其湯鮮肉嫩,老少皆宜。
《長汀縣志·物產志》記載:鯇,即草魚,似鱒而大,形長身圓,肉厚而松,其種來自九江,邑人蓄之池塘,以草飼之,故俗稱草魚。
生燜草魚自清末以來為婚喜賀慶、華廈落成等宴席的主菜。
[特色]湯呈乳白色,清甜可口,肉嫩而鮮。

溫水魚
河田溫水魚以肥、鮮、嫩著名。相傳溫水魚起自明代,里人發現溫泉下游有一種魚,圓扁無鱗,肥大色美。犯錯誤上岸來在地上蹦跳片刻,全身即顯出絲絲血痕,在鍋中稍煮即熟,鮮嫩無比。於是人們便在溫泉下游挖池,試放魚苗養殖。細心觀察,多數幼苗適應環境,發育正常,半年中竟長成肥美大魚。後又養殖鯇(草魚)、鯉、鰱等,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二)風味小吃
長汀豆腐乾
長汀豆腐乾是閩西「八大幹」之首,始於唐開元年間,採用傳統工藝科技方法加工製作,配以肉桂、公丁、大小回香等十餘種中草葯材,鹵制而成。是一種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的綠色食品。它有3個品種:五香豆腐乾、醬油豆腐乾、黃色豆腐乾。
[特色]甜、香、咸、鮮四味俱全,回味無窮。

糍粑
相傳宋朝長汀滿嵐嶺寶珠峰有座龍廟,天旱求雨時,城鄉群眾多以糍粑供奉。後來廟內住持也製作糍粑出售。因糍粑柔韌甜美、價廉耐飽,來往旅客至此多爭相品嘗,致使滿嵐嶺的糍粑子無人不曉。糍粑現已在為宴席上的點心首菜,也是人們饋贈親友的食品,市場上常有出售。
[特色]形圓質白,柔韌甜美。

燈盞糕
燈盞粒,即油炸糕,是用大米、黃豆磨成稠漿經油炸而成,形扁圓,中空而隆起,形似兩個舊式燈盞吻合一起,故稱「燈盞糕」。民國初年,基督教英籍傳教士詹嘉德牧師來汀傳教,在教徙周某家中吃「燈盞糕」時,反復幼稚地詢問:「面底兩塊是怎樣粘合的?」成為一時笑談。長汀農村每逢年節,家家都要炸燈盞糕食用或送人,城裡則為日常小吃,大街小巷都有出售,精美者內加精肉、長城菇、冬筍或蔥蒜等餡心。有一首兒歌:「燈盞糕,膨膨起,沒銅錢, 得死。」道出了人們對這種傳統食品的喜愛。
[特色]松嫩香酥,色澤金黃,兼有豆香。

籠床糈
籠床糈,又名「簸箕糈」,為長汀城鄉傳統食品。籠床餳蒸好後,切成片條曬干,加佐料煮食者稱「米粉條」,蒸好後整張包入炒熟的瘦豬肉絲、韭菜段、豆芽等捲成筒狀,淋上花生油、醬油者稱「籠床卷」。
[特色]質地細嫩,色澤潔白,清香可口,多食不膩。

卷餅(春餅)
卷餅在長汀歷史悠久,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風俗的名點。每逢元宵佳節,家家戶戶都 制。
[特色]捲筒狀,色澤金黃,皮酥餡香。

燒麥
自明代以來,燒麥即為長汀著名的風味小吃。燒麥狀似石榴,以皮薄餡爽,芳香撲鼻,令人垂涎而得名為:「三特石榴果」、「三里香」。後人因燒麥皮為麵粉製成,吃時又要「趕燒」(趁熱吃),便叫「燒麥」。「燒麥」有葷素兩種。

板栗糕
 明《永樂大典》在記述汀州府的貢品中曾有「栗」的記載。汀江兩岸沙灘多種栗樹。板栗、毛栗為長汀特產。清代暢銷沿海商埠,民國初年產品已遠銷海外,深受歡迎。板栗糕為秋令食品,因系全部採用熟果鮮制(外地風干板栗不能使用),故其味特佳,被列為筵席中的時令美點。
[特色]色黃似桂花,味香、甜、松。

兜湯哩
「兜湯哩」是長汀的熱湯類傳統小吃,有豬肉兜湯、魚肉兜湯、雞肉兜湯等。長汀方言「兜湯哩」是「端肉湯」的意思。
[特色]湯熱肉嫩,清香可口。

扁食(餛飩)
餛飩,有史記載在2000年前就已成為中國通食,長汀通稱為「扁食」。長汀的「扁食」是以極薄的麵皮包餡製成,餡如小指頭大,薄皮圍邊,餡心多種多樣,可用豬、牛、雞、魚各種肉類或蝦仁等分別制茸成餡,但以精豬肉為多。
  [特色]滑溜適口,湯味清鮮。

炸雪薯( 薯包)
葯薯,《本草備要》名「薯蕷」,又稱山葯、准山。相傳宋英宗趙曙,為了避諱,把薯蕷改名為「山葯」,今又稱雪薯。閩、贛邊區少數縣份有種植,長汀較多。
炸雪薯,又名「 薯包」,在清末民初就已上了筵席。1941睥,國際友人路易艾黎來長汀時,工業合作社百餘人,曾在霹靂岩公園「中南旅運社」舉行盛大歡迎酒會。席間, 薯包一菜受到艾黎贊美。1984年,幼年離家的美籍汀人陳鼓應教授返回家鄉,吃了 薯包,也覺得酥香味美,贊不絕口。
[特色]形圓外黃內白、皮酥肉嫩。

民間文藝
長汀的傳統文化由於中原文化的播衍輸入,歷代外來文化的滲透以及與本土文化的交融,形成了長汀客家傳統文化的鮮明特色。
【民間文學】
長汀民間故事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結構完整,情節生動,詼諧有趣,語言流暢,性格明朗。神話傳說故事主要有《河龍布雨》、《牛的傳說》、《水鬼朋友》等;人物故事主要有《解晉的故事》、《定光伏虎故事》、《胡瞎哩的傳說》、《九斗有的故事》等;地方故事主要有《水漫天一樓》、《錢財與人意》、《太平軍在汀州》等;寓言笑話主要有《人為財死》、《三個傻哥》等;革命故事主要有《毛委員的故事》、《老伙夫》、《商人不是敵探》、《槍的故事》等。
長汀民間歌謠品種繁多,內容豐富,朗朗上口,具有鮮明的長汀客家語言色彩和風格。主要有長篇敘事歌《趙玉林與梁四珍》、《孟姜女》等;中短歌有《手提燈籠送郎歸》、《十二月長工》、《苦情歌》、《怨娘歌》、《長工苦》、《講了要戀就要戀》等,以及大量的革命歌謠。
長汀民間諺語大致可分外來諺語和本地諺語兩類。外來諺語大多與各地通用。本地諺語是長汀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經世代流傳下來的,具有典型的長汀地方文化特點。

【民間藝術】
長汀民間藝術豐富多彩。主要有舞龍燈、踩船燈、高蹺、抬閣、打花鼓、花燈、角子燈、十番、長鑼鼓、公嫲吹、南詞北調、客家山歌、漢劇、楚劇、採茶劇、木偶戲、民間剪紙、根雕、竹編、鐵畫等。這些民間藝術秉承中原漢族遺風,融合地方色彩,形成特有風格,深受客家人的喜愛。
客家山歌是長汀最廣泛流行的民間音樂,是汀州客家文化藝術的結晶。它既融和了粵東、贛南等地山歌的特點,又富於閩西特有的風格,歌詞明白曉暢,朴實無華,大多採用比興手法。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對唱,在山野田園間一唱一和、一問一答,或抒情、悠揚、纏綿,回味無窮,或敘事、高吭、激越,一泄無遺。愛情是客家山歌永恆的主題,但情歌不是客家山歌的全部,勞動、歷史、傳說、兒歌、童謠等等都是山歌表達的對象。
公嫲吹是一首著名的長汀民間器樂曲。它是以演奏樂器中其中二件樂器「公吹」和「嫲吹」命名的。樂器形似嗩吶,但比嗩吶長三倍左右。「公吹」音色低沉,渾厚,音域寬廣;「嫲吹」音色柔和,圓潤,清亮。「公吹」和「嫲吹」之間的關系是純五度的復調關系。演奏中以「公吹」和「嫲吹」為主要樂器,配以二胡、揚琴、三弦、中胡、大堂鼓、大堂鑼、小鑼、鬧鈸等樂器。
「公嫲吹」曲調扣人心弦,振憾人心。時而旋律舒展優揚,似一對老夫妻在回憶過去的美好歲月;時而交替吹奏,互問互答,象這對老夫妻在傾訴各自的心聲;時而緩慢低沉,緩緩吹來,象這對老夫妻在撫摸自己的白發,嘆息歲月的無情;突然樂器齊鳴,震人魂魄,分明是相依相伴幾十年的親人突然去世後悲憤交加、撕心裂肺的哭聲;轉而鳴咽聲聲……
「公嫲吹」的作者和創作年代無從查考,由民間藝人歷代相傳保留下來。「公嫲吹」的曲調內涵及吹奏水平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1985年由長汀民間藝人赴省演奏,被評為優秀節目。福建省民間音樂研究機構及專家高度評價了「公嫲吹」藝術價值。這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文化中的一顆閃亮明珠。現在只有長汀還保留演奏,成為八閩絕響。

旅遊景點
古城牆已有1200多年歷史,始建於唐大歷四年。現在保留下來的城牆將古城門朝天門、五通門、惠吉門、寶珠門聯結在一起,全長一千五百多米,至今保存完好。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廣儲門又名三元閣,建於唐代。城牆基礎由花崗石所砌築,青磚斗拱,三重遞進,總長8.55米,拱門高3.4米。現遺有唐代八角復盆式在礎柱。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雙陰塔是唐代古井「八封龍泉」和宋代古井「學府陰塔」的合稱。與地面的塔正好相反,倒置於地底,故稱「陰塔」。這是我國罕見的古井。1984年12月16日和12月19日,《人民日報》兩次發出新華社記者專稿,報道長汀文物工作者發現「雙陰塔」。1989年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雲驤閣建於唐大歷年間,是座典型的南方古代樓閣建築。它集奇山、碧水、古木、橋梁、樓閣於一體,具有我國園林建築的鮮明特徵,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雲驤風月」。1929年3月,毛澤東親手締造的中央蘇區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長汀縣革命委員會機關設在這里。1988年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卧龍山風景區卧龍山位於城區,座落城北,所以又叫北山。因「四面平田,一山突起,不與群峰相屬,如龍盤屈而卧,中分九支,故名卧龍」。是著名的汀州八景之一「龍山白雲」。卧龍山巔的北極樓、金沙寺建於宋代,樓內還保存「雄鎮閩西」四字大匾額。1989年公布北極樓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汀州府文廟建於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佔地1550平方米。大成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抬梁穿斗,明間為龍風藻井,次間為井口天花,屋頂為桔黃琉璃瓦封蓋,地面鋪方形青磚。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汀州天後宮始建於宋代,供奉護海女神媽祖神像。前後殿檐兩側為石雕龍柱。前殿明間三間,進深三間,平面呈長方形,佔地面積5580平方米。後殿明間正廳為方形藻井,使用雙層如意斗拱承托,四角有垂球雕飾。1989年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朝斗岩風景區位於縣城南郊,與卧龍山遙遙相對。山上大雄寶殿內塑有罕見的反坐面壁菩薩,兩邊對聯為「問菩薩為何反坐,笑世人不肯回頭」。朝斗岩草木蔥蘢,清泉飛瀑,奇石異洞,景色迷人,是長汀著名的古跡名勝,也是汀州八景之一「朝斗煙霞」。1933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大雄寶殿召開第四次反「圍剿」緊急會議。1961年該址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汀州試院汀州試院始建於宋代,庭院式結構,佔地面積萬余平方米,由門樓、空坪、大堂、後廳、廂房和數幢平房相接組成。該址宋代為汀州禁軍署地,元代為汀州衛署址,明、清兩代辟為試院,是汀屬八縣八邑科舉應試秀才的場所。清代著名大學者、《四庫全書》總纂紀曉嵐曾來汀主考下榻於此。院內兩棵珍稀罕見的唐代雙柏,參天繁茂,蔚為奇觀。汀州試院,現為博物館,設有《汀州客家歷史陳列》、《福建蘇區首府——長汀革命歷史陳列》、《瞿秋白光輝業績陳列》等固定陳列,還適時舉辦各種專題展覽。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這里隆重召開,大會通過了一系列重要決議和宣言,宣告成立「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張鼎丞任主席,政府機關設於此。省蘇的成立,標志著福建蘇區建設進入了全盛時期。
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國民黨部隊36師師部駐扎這里。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瞿秋白不幸被捕後,於1935年5月9日囚禁於此,6月18日,在羅漢嶺英勇就義。
省蘇舊址庄嚴宏偉、綠草如茵、花團錦簇、景色宜人,是福建西部旅遊觀光勝景,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88年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周恩來舊居)1932年春,中共閩粵贛省委(福建省委)機關設在這里,內設組織、宣傳、婦女等部。羅明、劉曉、陳潭秋、劉少奇等先後任省委書記。周恩來同志來到長汀後居住在這里。4月初,毛澤東、周恩來等在這里召開攻打漳州軍事會議。該址原為中華基督教會,由禮拜堂、後樓房組成,磚木結構,座西向東,建築面積644平方米。1988年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央紅色醫院前身——福音醫院舊址福音醫院原為英國教會醫院。由門房、禮拜堂、病房、醫療室、手術室等六幢平房組成,土木結構,佔地面積1655平方米。「八一」南昌起義後,福音醫院院長傅連暲為南昌起義軍和紅軍醫治傷病員。毛澤東、陳賡、徐特立、周以粟、伍修權、賀子珍等曾在福音醫院休養所治病療養。1933年醫院遷往瑞金,正式命名為中央紅色醫院。1988年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辛耕別墅(毛澤東、朱德舊居)
1929年3月14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首次入閩,解放長汀城,司令部、政治部駐在這里。毛澤東、朱德同志也居住在這里。毛澤東同志在大廳主持召開了調查會和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在擴大會議上確立了開創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偉大戰略計劃。該址為庭院式的民居建築,座北朝南,土木結構,佔地面積523平方米。1988年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省職工聯合會舊址——張家祠(劉少奇舊居)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福建省總工會在此設立。劉少奇同志到長汀視察工作時住在這里,陳雲同志在此召開過工人大會。該址由前廳、後廳及後樓組成,土木結構,建築面積537平方米。1988年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瞿秋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位於縣城羅漢嶺。1935年春,秋白同志在轉移中經長汀水口小逕村遭敵包圍不幸被捕,被囚於汀州試院。同年6月18日秋白同志在中山公園涼亭(秋白亭)里飲酒後,從容走向刑場,英勇就義於羅漢嶺。1953年在羅漢嶺立瞿秋白紀念碑。1985年修碑時,陸定一同志為紀念碑題字:「瞿秋白烈士紀念碑」;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為紀念碑立碑文。碑為混凝土結構,高30.59米,寬4.24米。1985年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公布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5、福建人有什麼風俗陋習

大男子主義倒是比較少。當然也要幹家務的,只是這里重男輕女比較嚴重,城市不會,農村比較厲害,本地男人基本都娶省內的老婆,很少娶外省女子,有些家庭是不同意娶外省的。
還有,不管城市還是鄉下都有祭拜神明的習慣,比如初一、十五,都要祭神,還有普渡,天公生日等很多節日。迷信和宗法都比外省嚴重,所以日子都像在過節,東西都吃不完。

6、龍岩過年有哪些風俗?

龍岩過年的風俗:

1、正月初一日,各家擇定吉時開門,放爆竹,焚香點燭,敬拜祖宗,男女老幼全新打扮,互道吉利話。家族聚居的大樓里,先請最有福氣的人開大門,說「開門大吉」;走出大門又說「腳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長掛鞭炮;然後,家家打開廚房門,放鞭炮,說好話。

2、早餐普遍為素食,團圓湯丸、紅棗、花生、糯米甜飯。人們不打掃,不洗衣,不挑水。孩童放鞭炮取樂,大人走家串戶賀喜。

3、各家為招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大多擺出糖果、花生、甘蔗、金桔、甜棗、話梅、葡萄乾等。客家備有肉丸、雞肉、瘦肉、茶蛋、黃酒餉客,稱為「食湯糝」,以勸酒至醉為熱忱。

4、初二回娘家走親戚,岳家熱情款待。龍岩、漳平始以荷包蛋、粉干作點心,再行宴請。若是新親,則更隆重。

5、龍岩的除夕,人們早早地起來殺頭牲、開大床粄、燒香敬神、掛燈籠、貼對聯、斬斬剁剁做肉圓,准備豐盛的團圓飯。一整天,忙而不累,且快樂和幸福著。團圓飯也叫年夜飯,但一點也不「夜」,半下午早早地就開食了。桌上碗筷要擺圓(不足十付擺十付,取十全十美之意),還要為過世的父母、外出未歸的家人倒滿酒,虛席以待,以表思念,以示同歡。

7、福建省龍岩市武平縣過年的風俗有哪些,列舉多一點,最好解釋

早餐後,普遍的是拜祖宗。這是男人的事,而婦女一般不出門,在家做擂茶。男人們要到眾家廳堂給列祖列宗拜年,照例供上雞、肉、年糕等,點燃大紅蠟燭大紅香,燃放長串鞭炮。鄉村多一村一姓聚族而居,拜祖宗時,香煙繚繞,鞭炮聲連綿不絕,熱鬧非凡。

初一拜年的習俗,是從中原古俗傳承而來的。但同一客家地區也有不同的習俗,就武平而言,城區大年初一就有走家串戶,互相拜年的習俗﹔而鄉村初一這一天,一般大人們是不上門拜年,在家守年,只是在公共場所玩。

孩子們手中揣著鞭炮,兜里裝著壓歲錢、瓜果零食,三五成群,走家串戶,盡情玩耍,時而飄出一陣陣銀鈴般的天真笑聲。

(7)閩西民間風俗擴展資料

按福州人傳統,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後便不殺生,所以正月要食用的肉類就得在這之前准備。家中婦女把殺好的雞和豬吊在天花板上,等晾乾後燉熟,放在瓮內用酒及多種配料腌制。

到了除夕,吃團圓飯前,福州人都要先祭祖。祭祖時年糕得切片油煎,然後盛在盤里擺上供桌。福州人很重視年糕,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團圓飯桌上的一道飯後甜品,即使不吃,飯桌上也少不了它。

8、龍岩有哪些民風民俗?

福建龍岩民風民俗 [客家娶親]
閩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禮別有風趣。男家的迎親隊抵達女家,新娘出門站在畫有八卦太極圖的米篩中換上新鞋,稱為「過米篩」象徵留下娘家的活土(財氣),到婆家去重創業。接著背出家門,上車(古時用轎)時兄弟用一碗水潑到車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此時,新娘放聲慟哭。到達男家後,在一福命婦手捧盛著柑橘(寓甘甜,吉祥的園盤)的牽引下跨過火紅的木碳爐,以示「興旺」。入門時,新娘跨雞而過,稱「攔門雞」。進入廳堂拜堂後,即入洞房,婚宴開始。深夜鬧洞房,酣樂為止。
[迎春] 是在農歷立春日,州官縣尹親赴郊外舉行迎春牛儀式,由官員親自扮春官鞭打紙扎春牛或真牛下田犁田,以示重農勤桑。農村則在神前祭祀,家家戶戶採摘冬青樹枝和桃李花,扎在竹竿上,製成「春把」,從天井伸向高空,堂前擺上供品,「立春」時辰一至,焚香燭、放鞭炮,稱「迎春接福」,祈求全家安居樂業,稻菽豐收。有的地方,用土捏成春牛或紙扎春牛,分送各戶,置於灶君之旁,以祈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客家婦女的涼帽] 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涼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麥桿編成,斗笠的頂部縫有布,有的還綉著花(多綉梅花),邊沿四周,除正面外,還垂掛著五寸來長的褶疊均勻五彩斑斕的布,遠遠望去象一朵朵飄逸的艷麗鮮花。未婚的姑娘還在垂布的兩端編織著五顏六色的綵帶。綵帶便成為客家姑娘婚否的標志。涼帽除有遮擋陽光,防雨水、防塵、防沙外,亦是客家婦女的獨特的頭飾。 [連城「走古事」] 連城縣境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民間娛樂活動。走古事,以戲曲裝扮的兒童立於轎台之上,由22名青壯年抬著,於正月十四上午十點許,在菩薩轎、萬民寶傘、彩旗、十番鼓樂隊的簇擁下,一路鳴銃,在數以萬計的鄉民和遊客的圍觀中,開始競賽,直走到領先的「天宮」棚同第二棚「古事」脫節時,鳴銃進入寸中,第一次 「走古」結束。
第二次是正月十五日「古事」列隊到村中的溪流里。鼓樂隊相互潑水透濕,然後響三銃,「古事」棚蜂擁下水,逆水徑走,他們不顧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來,勇往直前,激烈兢爭,直至抵達終點方允遏止,人們在歡娛中取樂,在兢爭中健身,是春節期間獨特民間體育、娛樂活動。 [龍岩採茶燈舞] 距今有150多年歷史。採茶燈舞以「採茶」和「撲蝶」為基調,配上輕松流暢的民間小調,輕歌曼舞,充滿歡快熱烈的氣氛,是福建民間舞蹈的一朵奇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把此曲收入文庫。 [姑田游大龍] 元宵佳節游大龍是連城姑田傳統的群眾性文娛活動,始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姑田紙扎龍直徑70厘米,長600餘米,由一百五十節組成,由600餘名青壯年參舞,被譽為 「天下第一龍」。 [閩西漢劇]
具有獨特風格,廣泛流行於閩西客家地區和龍岩、漳平等地,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分生、旦、丑、凈四門行當;樂器方面有頭弦、月琴、三弦、琵琶4大件,還有二胡、笛子、嗩吶、大小鑼,銅鑼、碗鑼、堂鼓、大小錢板、夾板等。經收集記錄有本子的傳統劇目達200多個。 [閩西木偶戲]
木偶多至36個,每個木偶由10多條線操吊,木偶身長76.59厘米,頭約8.32厘米,眼珠會轉、嘴會張合和四肢能活動。分文、武小生,文、武老生,正、武、丑、老旦,文、武凈和文丑等角色。音樂唱腔分「高腔」和「亂彈」兩種。「高腔」的基本曲調為「九調十三腔」,以清為主,用客家話演唱;「亂彈」則吸收閩西漢劇的西皮、二黃唱腔,用官話演唱,木偶戲劇目有幾百個。50年代,閩西木偶戲代表隊曾赴上海參加華東區地方戲曲會演,榮獲「特種藝術表演獎」。

9、福建的習俗有哪些?

福建各地人過年的十大習俗:

1、福州人特別喜歡紅色,認為紅色代表吉利。在祭灶、供供時時一般會貼上一小張紅紙。

2、過年時,福州家庭都會備足桔子,以示「福」「吉」。福州人特喜歡一種顏色鮮紅的桔子,叫「福桔」,盡管他有些酸。客人來了首先端上桔子和瓜子,大人們對來拜年的小孩除了送壓歲錢外,還會加給兩個桔子。

3、在福州一帶,長面是過年飲食中必備的食物。長面,也叫長壽面。正月初一,福州人第一頓飯必須吃細長面,寓意「長年平安」。

4、在閩西,雞肉是客家人過年的重要菜餚,按客家人風俗,雞頭應由長者吃,雞翅膀要給出門做活的男人吃,雞腿通常要留給讀書的孩子吃。

5、客家人把過年餐桌上發生的諸事都看作「大吉大利」,如酒灑倒在桌上視為發財,碗被摔碎當作會添丁,筷子掉落了看成是有食緣等。

6、在泉州等閩南地區,過年餐桌上一定要有芥菜,芥菜在閩南方言中也稱「長年菜」;也有人家的餐桌上擺「韭菜」,「韭」與「久」諧音,寓意長壽。

7、由蘿卜和麵粉做成的蘿卜粿在平潭、閩南人的過年餐桌上也必不可少,他們稱蘿卜為「菜頭」,意為「好彩頭」。吃蔬菜時,通常不用刀切,整條蔬菜洗凈後連根煮熟,以祝父母長輩長壽。

8、老福州人還有送燈習俗,「送燈」得說「送丁」,因為福州方言燈與丁諧音。因此福州素有元宵送燈的習俗,寓意多子多孫多福。外婆給外孫、外孫女送燈和花面罩也是福州人一個重要習俗。

9、閩北、閩東過年必做黃粿,這是一種用粳米蒸炊、打細後做成的糕點。當地人在祭祀、供供時必備的。

10、莆田人新年初二不出門見客人。他們除了大年三十過年,正月初四也過的非常大。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