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古怪風俗
1、湖南張家界慈利縣龍潭河鎮結婚習俗?
在紫荊山,男女青年往往在社會活動中認識,並能最終結成伴侶。在廟會活動中,往往進行民間舞蹈和演唱活動。男青年往往是這些活動的演員,而姑娘們則是熱心觀眾。若姑娘看中了小夥子,就會向小夥子傳送信物;小夥子若鍾情姑娘,就會置厚禮在長者的陪同下到姑娘家訂親。姑娘的父母要請村裡的長者作陪,設宴招待。宴席之上,要考驗小夥子是否是合適的人選。首先端上一盤子餃子,餃子是用荊紫山的山椒作餡,奇辣無比,大家共請小夥子品嘗,小夥子應一口氣把餃子吃完。然後,端上一盤苦菜,這種苦菜用幾種味道奇苦的中葯泡製,奇苦無比,小夥子必須迅速把菜吃完,接著,上的是一碗湯,這種湯用荊紫山的柿子醋做成,奇酸無比,新郎要裝作很好喝的樣子把湯喝完。小夥子若過了這三道關,眾人便會齊聲歡呼,小夥子在眾人的喝彩聲中開始品嘗端上來的蜜茶,此之謂嘗一嘗做人的酸甜苦辣。求婚者只有通過了這個考驗才能求上婚,否則免提。結婚之日,男方發花轎一乘,新郎親往迎娶。花轎兩側各有一男兒執紅氈隨行,沿途凡遇古廟、古井、大石、大樹等,都用紅氈遮擋,以避邪崇。同往者伴有嗩吶隊吹吹打打,時有爆竹作響。新娘必須穿大紅吉服,腰束銅鏡,紅蓋頭掩面,還要哭聲囈囈,以表示不忘父母養育之恩,不忍離別情。伯、叔、兄、弟等人則需隨轎送往。轎至男家,鞭炮齊鳴,點燃穀草燎轎,新郎給新娘遞寶瓶壺(銀器放入壺中故名)。紅氈鋪於新娘所經地面,梳頭人迎前,攙新娘下轎,往新娘頭上拋撒草節。中院設天地桌,上置一斗,鬥上插置尺、秤、杼、銅鏡等。新郎迎於大門,先施一揖,取去新娘蓋頭,搭於杼上。之後同向天地桌行禮,名為拜天地。拜畢,梳頭人引導新娘進入進房(洞房)。另外,還須在水桶內放一燈,燃燈梳頭,把新娘原來的發辮梳成圓髻,稱為上頭。 婚後一日、二日後,新郎要把岳父的筷子和酒杯偷走,以示新郎的精明。新郎要先向岳父家祖先行禮,後向岳父母拜禮,結婚儀禮至結束。
2、土家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1、擺手舞
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 狩獵舞、農事舞、生活舞、軍事舞等,它節奏鮮明,形象優美,舞姿樸素,有著顯著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深為土家族人民所喜愛。擺手舞根據規模大小可分為大擺手和小擺手。
2、舍巴歌
伴隨擺手舞產生的擺手歌俗稱「舍巴歌」,它是土家族的創世史詩,由祭祀歌和伴舞歌兩部分組成。擺手歌描述了人類起源,追溯了民族來源和遷徙歷史,歌頌了祖先業績和英雄事跡,表達了土家人對生活的熱愛和理想的追求。
3、山歌
歌詞以二、四、五三種句式居多,有單唱、對唱、一人唱眾人合等形式。從歌唱樣式上看,土家山歌「高腔」抒情,稱「喊山歌」;「平腔」敘事,為「唱山歌」,且分類細致,採茶歌、穿號子、翻山調等曲式各異,韻律跌宕。
4、打溜子
土家族打擊樂「打溜子」,以其獨特韻味,豐富曲牌而聞名,多用於民間喜慶活動,如今因被賦予新的時代內容而大放異彩,廣泛運用於建新房、送新兵、迎勞模、慶豐收和各種民族節慶中。
5、毛古斯
跳「毛古斯」是土家族民間古老的集歌、舞、話為一體的「似劇似舞」的祭神戲劇。演劇者渾身用稻草、茅草、樹葉包紮著,扮成祖輩兒孫一家人,動作粗狂滑稽,或碎步進退,曲膝抖身,或左右跳擺,渾身顫動,或搖頭聳肩,且自始至終伴講語詞怪誕的土話,唱土語歌。
3、慈利縣的風俗民情
土家族過春節,一般比漢族提前一、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稱為「趕年」。「趕年」的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過「趕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年飯」是將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層米一層肉,蘿卜等,合煮一鍋。年飯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時,焚香燃燭,燒錢化紙,三跪九叩,懷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護佑。團年時,要先給果樹和犁鏵、牛欄、豬圈、雞舍喂飯,給碓、磨、鋤等貼「壓歲錢」,以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瓜果豐碩、財源興隆。
4、張家界市慈利縣過春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現在基本上都漢化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土家妹子,慈利過春節習俗很多,如殺豬、做臘肉、打糍粑、大掃除、祭祖、過趕年等
5、為什麼湖南慈利人在去世以後要請道士念經?
一個地方,一個風俗習慣吧,也是一個地方,一個人的強
6、張家界的文化風俗有何特色?
張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國所在地。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先民就已開始在澧水兩岸繁衍生息。到了堯舜時代,「舜放歡兜於崇山,以變南蠻」,於是中國歷史上便有了「南蠻」一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設置郡縣,張家界一帶屬黔中郡慈姑縣,縣治在慈利縣官塔坪(即今蔣家坪鄉太平村)。三國吳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4年),嵩梁縣被命名為天門山,設置了天門郡,至兩普、南北朝,均屬天門郡溇中、臨澧縣。1369年明朝設置大庸縣,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設永定縣。
1949年解放後至1988年,慈利縣屬常德專區,至1988年底,大庸、桑植為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所管轄。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組建省轄地級市大庸市。1994年4月,地級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張家界市因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在國內外聞名遐爾而得名。
張家界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去貴高原隆起與洞庭湖沉降區結合部,介於東經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緯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間,東接石門、桃源縣,南鄰沅陵縣,北抵湖北省的鶴峰、宣恩縣。市界東西最長167公里,南北最寬96公里。全市總面積9653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4.5%。
張家界市地貌構造復雜,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為世界罕見。城市地勢西北高,沿澧水向東南傾斜。武陵山脈自貴州雲霧山分支,入張家界市後又分成三支山系貫穿城市全境。張家界市境內山巒重疊,地表起伏很大,最高點海拔1890.4米,最低點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為主,地勢西北高,沿澧水傾斜,中部沿澧水兩 岸呈北東向緩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遞降。武陵山脈自貴州雲霧山分支 入張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來鳳 龍山入市轄桑植縣歷山, 桂英山,青龍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紅溪山,朝天山,青岩 山,茅花界。南支行於澧水,沅水之間,有七星山,崇山,天門山, 延入慈利縣的大龍山,天合山。三支均到東到洞庭湖沖積平原而消失。
張家界以其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聞名於世。以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兩個自然保護區組成的武陵源風景區面積達369平方公里,區內以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岩峰林峽谷地貌為主體,集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泰山之雄於一體,藏賂、橋、洞、湖、瀑於一身,有「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山」之美稱。
張家界更是生物資源的寶庫,區內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屬850種,脊椎動物146種。其中有國家級保護植物56種,國家級保護動物40種。珍奇樹種有銀杏、珙桐、紅豆杉、櫻花等;名貴葯材有靈芝、天麻、何首烏、杜仲等;珍稀動物有娃娃魚、獨角獸、蘇門羚、華南虎、雲豹、獼猴、靈貓等。
張家界市森林資源豐富,全市有林業用地面積1012畝,佔71%。森林覆蓋率達64.61%,名列全省第一。城市實施了「美化、亮化、凈化」工程,人均擁有綠地1.55平方米,是理想的生態旅遊區、國際度假區。
張家界地處北中緯度,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性濕潤氣候,光熱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嚴寒期短,四季分明,歷年平均日照、氣溫和降水量分別為1440小時、16度和1400毫米左右,歷年平均無霜期在216天至269天之間。這樣的氣候有利於農、林、牧、副、漁業的全面發展。但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響,境內氣候復雜多變,乾旱洪澇、大風冰雹等自然災害也比較頻繁。
春季(3/5月) 氣溫:5.8℃,11.4℃,16.1℃ 春天妖冶而如笑-灌花、踏青
夏季(5/8月) 氣溫:19.7℃,23.3℃,22.2℃夏天蒼翠而如滴-避暑、漂流
秋季(9/12月)氣溫:17.9℃,13.9℃,8.7℃ 秋天明凈而如洗-賞果、登高
冬季(12/2月)氣溫:3.4℃,0.7℃,1.3℃ 冬天素潔而如睡-賞雪、尋梅
張家界市區海拔183米,景區平均海拔1000米,由於此差異,晝夜溫差可達10℃
在張家界市內,分布著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總人口達70多萬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50%弱。少數民族中以土家族人口較多,其次是白族、苗族和回族。此外。還有少數滿族、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人。現就土家族、白族和苗族作一些簡單的介紹:
土家族
土家族,通俗的解釋,就是長期居住在這里的一個土生土長的民族,古代稱「巴人」。據有關史料記載,土家族古代分布在湘、鄂、川、黔四省邊界,一直居住在長江、沅水之間,從來沒有全面性搬遷過,是一個很穩定的民族。作為族稱的「巴人」,曾經是一個多部落的統一體,其祖先一般認為是今鄂西的巴東、建始地區的「南猿人」以及長陽地區的「長陽人」。
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早在堯舜時代,長江,漢水以南就有了「南蠻」的生存與繁衍。
到了漢代,稱巴郡南郡蠻、武陵蠻、婁中蠻、澧水蠻與中沔蠻(屠山蠻)等。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稱武溪蠻、西溪蠻、天門蠻、黔陽蠻、建平蠻等。
隋代稱「岳左」。
宋代稱北江諸蠻。《宋史·蠻夷傳》稱蠻區人為土民、土蠻、土官等。
明清兩代稱土夷、土蠻、土家。
到了明未清初時期,才出現「土家」與「客家」之漢語稱謂。所謂「土家」,是相對於「客家」而言的,而所謂「客家」,又主要是指漢人而言的。「土家」意為「本地人」,「客家」則意為「外來人」,只有較多的漢人移居到土家地區以後才出現。本來,土家族自稱「畢茲族」,古代巴人也是這樣自稱的,但「畢茲」不等於就是「本地人」。「畢茲」是土家族的自稱,是古代就有的,而「本地人」是後來較多的漢人移居到土家族地區以後才出現的漢語稱謂。
土家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生活在張家界市的土家族,因武陵山而益增其勇,而武陵山又因土家族而愈顯其靈,真所謂物華天寶而人傑地靈。
白族
白族,也是一個古老的民族,白族自稱「白子」、「白尼」,漢語就是「白人」的意思。白族的先民史稱「泊填」、「叟」、「爨」、「西爨」、「白蠻」、「白人」、「民家人」等。
白族主要分布在我國雲南大理一帶。居住在桑植與天子山一帶的白族,則是從雲南的大理國。據有關史料介紹,早在1253年,蒙古軍佔領了雲南的大理國,強征了一支「寸白軍」,進攻南宋。這支「寸白軍」里有三個白族兄弟,分別名叫鍾遷一、谷均萬、王朋凱,因為他們三個人對蒙軍不滿,又厭惡戰爭,因此就逃離了軍隊而流落到了江西,後遷到湖南洞庭湖。他們又溯澧水而上,在桑植定居下來並繁衍生息。當時的三個人,經700多年的繁衍,到現在已發展到近萬人了。解放以後,經過幾十年的調查研究和清理族源,於1985年秋天正式成立了七個白族鄉,終於實現了白族的民族自治。桑植的白族人雖然來自遠方,但他們的一些風俗習慣同雲南大理一帶的白族大同小異。白族的語言基本上是說漢語,漢文早就成了白族人的通用的文字。因為白族人長期同漢族人民建立了血肉聯系。
白族也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它不但在歷史上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進行了英勇的斗爭,如參加1884年震驚中外的「鎮南大捷」和1949年4月的劍川武裝起義等,同時,還在長期的生產斗爭中創造了豐富的經驗和燦爛的民族文化,如屹立在大理的崇聖寺,金壁輝煌,劍川石寶山的石窟與雞足山的古建築群,也頗具藝術特色。著名的愛情史詩《望夫雲》與民間故事《美人石》與《蛇骨塔》,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每年大理的「三月街」,更是規模盛大的傳統節日,同時又是進行商業活動的盛會,招來不少國內外遊人。
苗族
苗族,自稱「壯」、「蒙」、「摸」、「毛」,也有稱「嘎腦」、「果雄」、「帶奧」、「籠兒」的。
苗族,在民族大家庭中是一個人口較多、分布較廣的民族,也是一個古老的民族。苗族的先民,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黃河流域以南、長江流域以北,以及「荊楚地帶」,後來他們沿洞庭湖溯水而上,慢慢到達湘西和黔東一帶,然後在這里定居下來,生息、繁衍。根據史料記載,苗族在周秦時代稱為「蠻」,漢代移居湘黔以後,又被稱為「五溪蠻」、「長沙蠻」。元代封建統治者在湖南苗族地區設置「五寨長官制」,在貴州苗族區設置順元等路軍民安撫司,以加強對苗族人民的統治。
到了清代,實行「改土歸流」,廢除世襲土司,任命流官,清查田土,徵收賦稅,調查戶口,統一設立府、廳、州、縣、進一步加強了對苗族人民的統治。這使許多苗族人民生活十分貧苦,長期掐扎在死亡線上,終年不得溫飽。苗族人民真正翻身作主,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才得以實現。
苗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在歷史上他們同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者進行過不屈不撓的斗爭。如漢武帝十三年(公元37年)「武陵蠻精夫相單程等,大寇郡縣」,極大的震撼了封建統治王朝;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59年)暴發了苗族與土家族人民聯合參加的「乾嘉起義」,先由貴州松桃廳苗族領袖石柳鄧和石乜妹(女)發動,接著湘西花垣黃瓜寨的石三保,鳳凰廳野堡寨的吳隴登和蘇麻河的吳半生以及吉首坪壠的吳八月和三岔坪的吳連舉紛紛響應,聲勢浩大,斗爭勇猛,打敗了清軍多次進攻。這次起義軍斗爭共進行了13年之久,給清軍以沉重的打擊。國民黨統治時期,湘西苗族、土家族人民又一起堅持斗爭,廢除了自清嘉慶以來盤剝湘西人民100多年的「屯田」制度,並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在長期的斗爭中,苗族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
7、湖南有什麼傳說故事和風俗習慣
一、故事:蘇仙傳說
「蘇仙傳說」是歷史悠久的地方民間傳說故事。蘇仙,名耽,桂陽人。蘇耽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一年瘟疫流行,他與母親用桔葉、根、井水配馬嶺山桃石熬制湯劑,救治了病人。後隨道士出遊,民間傳說他已跨鶴成仙。
2014年11月11日,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申報的蘇仙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中國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風俗習慣:
1、湖南方言
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話、贛方言、客家方言,另外,還有湘南土話、鄉話這一些尚未確定歸屬的方言。湖南是一個方言復雜的地區。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許多人既能說本民族語言,又能用漢語方言進行交際。
2、湖南戲曲
湖南省現有地方戲曲19種,藝術表演團體近100個,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湖南花鼓戲。花鼓戲《老表軼事》入選2007——2008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劇目,實現了在國家級精品劇目評選零的突破。大型山水實景節目《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成功上演。
3、湖南小吃
長沙火宮殿臭豆腐,口味蝦,水煮魚頭,鴨脖子,唆螺、魚頭豆腐、豆腐乾、津市牛肉粉、耒陽壇子菜、荷葉包飯、臘魚、臘肉、臘腸、剁辣椒、三角乾子、龍脂豬血、岳陽燒烤、瀏陽蒸菜。
(7)慈利古怪風俗擴展資料:
湖南的一些風景名勝:
1、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西北部,東經110°20'30"~110°41'15"、北緯29°16'25"~29°24'25"之間。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後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方圓369平方公里,奇山異峰3000多座,其中海拔在千米以上的有243座。
2、韶山風景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著名革命紀念地,國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韶山位於湖南省湘潭縣境內,距長沙市108千米,是長株潭城市群中一顆美麗的明珠,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故鄉,也是他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勞動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
8、土家風俗習慣(中秋節)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渝東南武陵山區的石柱土家族人,有打糍粑,「拜月」「偷瓜」送「童子」的特殊民俗。中秋節里「打糍粑」「拜月」與土家婚俗有著密切的關系。
「天上無雷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土家族人把月亮當作替人牽線搭橋、撮合婚姻、成人之美的紅娘和「月老大人」,中秋佳節是「月老大人」的壽辰,是「月光生日」,於是「打糍粑」,「拜月」祝壽。
土家青年男女戀愛後,姑娘要送給心上人一條親手綉的「綉花腰帶」和「花鞋墊」傳遞綿綿情思,還用白色的素絹,綉上一幅「鴛鴦戲水」圖,作為相愛的信物。居住在七曜山腳的黃水、冷水、官田、中益、沙子、湖鎮等土家山寨的土家人,新谷豐收後,「中秋節」這天,丈母娘家喜氣洋洋地把女婿請到家作客,用新產的糯米「打糍粑」,請女婿一家「嘗新」,品味當年豐收的喜悅,吃糍粑「拜月」賞月,共度良宵。
更富有情趣的是,未婚女婿回家時,姑娘會深情地送給心上人一個又圓又大的「大糍粑」。糍粑象徵姑娘對愛情忠貞不渝,像糍粑一樣與心上人永不分離,也像糍粑一樣團團圓圓。姑娘在大圓糍粑上染五顏六色的食品紅,寫著「花好月圓」、「百年鸞鳳」、「永調琴瑟」、「鸞鳳和鳴」等佳句。有文化的姑娘,則在上面題詩,繪上彩鳳凰、喜鵲圖,更富有詩情畫意。
中秋之夜,秋高氣爽,桂香盈庭,月光如水,土家人在山寨吊腳樓前的院壩設香案,擺上月餅、糍粑、花生、桂花酒等供品,祭月神「拜月」,祈求五穀豐登、合家幸福美滿、無災無禍;祈求有情人終成眷屬。然後在院壩飲酒吃月餅、吃糍粑「賞月」。
賞月之後,土家青年男女,趁夜深人靜,結伙到菜園地「偷瓜」,種瓜主人發現後也不能叫罵。將偷來的南瓜悄悄送到久婚未育的夫婦家中,置床上,一人學嬰兒啼哭,一人說四言八句吉語祝辭,祝願得瓜主人來年生子,這一習俗曰「送童子」,寓意「破瓜得子」,若得瓜主人來年生了子女,得設宴請送瓜人和種瓜人以示酬謝。
「偷瓜」送「童子」習俗,還有其神奇的傳說。相傳,古時土家山寨,有一對年過半百的夫婦,無兒無女,但一生積德。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天子娘娘路過土家山寨,聽到傳頌老人樂施好善,扶危濟貧的美德後,便將所帶兒女留一個在瓜棚里,吩咐山民送給老人。於是山民們將形如娃娃的南瓜,悄悄送到老人的床上,老人去睡覺時瓜破,突然從南瓜里跳出一個活潑可愛的嬰兒,老人無比感動,頓時老淚縱橫,後來幸福地度過了晚年。「破瓜得子」後沿襲成一方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