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源的風俗
1、四川有什麼特有的風俗習慣,作文要用!!!
四川:「羌年節」
羌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之一。現主要聚居在四川阿壩州境內的茂縣、汶川、理縣以及松潘部分地區。
羌年節於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舉行慶典,一般為3-5天,有的村寨要過到十月初十。按民間習俗,過羌年時還願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盤業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團圓飯、喝咂灑、跳莎朗,直到盡歡而散。整個活動儀式由「許」主持,咂酒則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開壇。節日期間親朋好友可互道祝賀,相互迎請。
四川客家春節習俗
客家人的不斷遷徙,使他們對故土更為留戀。對家鄉山水、習俗的懷念使他們緊緊地團結起來,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艱難困苦,傳統習俗成為聯系客家人的堅強紐帶。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來仍保持了客家的傳統風俗習慣。
客家人對農歷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客家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和上川龍之分。其中,尤以上川龍最有特色。上川龍是清初江西劉氏移民帶到川西的,由劉氏族人年年扎龍,年年舞龍,用於拜年沖喜,祈求風調雨順。上川龍巨大雄偉,由三五十人操作舞動,龍頭重達三五十斤,耍龍技巧性強、路數多。
2、納西族有什麼傳統風俗人情?
納西族是我國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帶的少數民族,除四川、西藏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北部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及其周邊的中甸、寧蒗、維西、永勝、德欽等縣。據1990年人口普查,全國納西族有278009人,其中雲南省有260388人,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有184894人,佔全國納西族總人口的66.5%,是納西族的主要聚居區。
納西族的稱謂 納西族的自稱因方言不同而有所區別:麗江等地多自稱「納西」,寧蒗、四川鹽源等地自稱「納日」、「納汝」或「納恆」。按納西語分析,「納」有「大」或「尊貴」的意思,「西」、「汝」、「恆」等意為「人」或「族」。1954年,根據本民族意願,經國務院批准,以「納西」作為共同族稱。 納西族語言文字 納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納西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大致以金沙江為界分為兩個方言,方言之間相互不能通話,而納西語的標准語則以納西語西部方言為基礎方言,以麗江縣城大研鎮的語音為標准音。 在納西族悠久的歷史進程中,曾經有過東巴文、哥巴文兩種文字。「東巴文」是納西族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以前)就創造的一種象形文字,由象形符號、標音符號和附加符號組成,是當今世界上僅存的還流傳在民間的活的象形文字。 納西族宗教信仰 納西族信仰東巴教、藏傳佛教等宗教。此外,麗江納西族還普遍信奉「三朵」神,成為多種信仰的民族。 納西族社會經濟 納西族地區的社會經濟同雲南大多數少數民族一樣,發展不太平衡。到共和國建立前,麗江縣的納西族聚居區是封建地主經濟,並出現了資本主義工商業;中甸縣的一些地區仍保留著領主經濟的殘余;寧蒗到還基本處於封建領主經濟階段,並保持著對偶婚和母系家庭殘余。 納西族的文化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納西族人民創造了富有本民特點的燦爛文化,形成並發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東巴教是納西族的特有宗教,東巴文化因保存於東巴教而得名。主要包括東巴文字、東巴經、東巴繪畫、東巴音樂、東巴舞蹈、東巴法器和各種祭祀儀式等。納西東巴文化在雲南各民族獨樹一幟,是納西族人民的驕傲,比如東巴文對於研究比較文字學和人類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在《東巴經》中,一方面保留了許多古語古詞,是納西語和其他親屬語言作歷史比較的極好材料,另一方面又記錄了大量的納西古代文學。 與東巴文化發展的同時,納西族又學習和吸收其他民族,特別是漢族的先進文化,從而豐富了本民族的文化藝術傳統和內容。從明代開始,以麗江土司為首的貴族領主首先接受了漢文化,他們大都能詩能文,如木公曾寫下了《雪山詩選》,木增曾寫下了《雲邁淡墨》等詩集。 納西族民俗特色 納西族一般居信在壩區、河谷和半山區。壩區民間住房多系土木結構瓦房,格局多為「三房一照壁」,山區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頂。納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數地區實行一夫一妻制,舊時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自由。寧蒗瀘沽湖周圍的摩梭人則還保留著母系家庭和對偶婚的殘余。隨著婚姻法的貫徹,一些古老的婚俗正在逐漸改變。
3、瀘沽湖習俗
一、婚姻習俗
1、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持著古老的阿夏走婚制。「阿夏」意為親密的情侶,異居婚就是男不娶回、女不嫁出,男女雙方各居母家,男阿夏只是夜晚到女阿夏家中居住,清晨返回母家參加勞動,俗稱「走婚」。建立阿夏關系完全以感情為基礎,不受家財、地位的影響,一般年齡達到21歲便可尋找阿夏。
2、阿夏異居婚所生子女,屬女方家庭成員,姓氏隨母,由女方家庭承擔撫養義務。父親不撫養孩子,他撫養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自己的孩子又由阿夏家的舅舅撫養。男女雙方一生可結交多個阿夏,但不能同時結交兩個以上,只有跟一個終止阿夏關系後,才能結交另一個。
二、飲食習俗
1、摩梭人傳統的飲食,有奶香四溢的酥油茶,還有清涼爽口的蘇浬瑪酒。它以滬沽湖山泉和滇西北獨有的高原紅米、青裸、苦蕎等為原料,加人當地草葯酒麴釀制,酒精度不高,僅10度左右,富含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解乏又解渴,索有「摩梭啤酒」的美稱。
2、吃的方面,除了鮮嫩可口的酸腌魚。最具特色的要算摩梭人的豬膘肉了。它是冬天把豬宰殺後,在腹腔上劃一道口子,取了內臟,剔除骨頭,放上佐料,再把口子縫起來壓扁風干成琶琶狀,因而也叫琵琶肉。豬棘肉製成後可存放數年,不論妙吃或煮吃,肉味清香,肥而不膩。
三、居住習俗
摩梭民居的傳統住宅房屋都比較矮小,都是用圓木交叉搭建而成的「木楞房」。這種房屋不僅冬暖夏涼,而且還特別抗震。摩梭人的房屋結構,一般是由四棟二層樓房組成四合院,設大門的這棟叫騎門樓,大門進去正對是正房母屋,左邊的樓是經堂,右邊的樓叫花樓,也稱阿夏樓。這種建築結構,與摩梭人的宗教信仰、婚姻形態和家庭組織相適應。
四、信仰習俗
永寧瀘沽湖地區的摩梭人信仰達巴教、本教、花教、黃教,而黃教是摩梭地區最主要的宗教,最具代表性的黃教寺廟是永寧扎美寺。
(3)鹽源的風俗擴展資料
瀘沽湖畔居住著眾多民族,以蒙古族為主(註:不是「摩梭族」,中國56個民族中沒有「摩梭族」。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民委等部門在第一次民族識別中,將雲南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識別為納西族,而四川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則為蒙古族)。
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語摩梭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與鹽源縣的其他地區的蒙古族語言相通,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為達巴文化,信奉藏傳佛教。
摩梭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走婚的男女雙方分別叫「阿注」、「阿夏」,故稱「阿夏婚」。
瀘沽湖沿岸居住有蒙古族和彝、漢、納西、藏、普米、白、壯等7種民族,約1.3萬人,其中蒙古族約6000人(四川瀘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餘人,雲南四川差不多各3000)。風景區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4、有關一些地方的風俗習慣的作文450字
民族概況:
我國的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維西、中甸、寧蒗縣、永勝縣及四川省鹽源縣、木里縣和西藏自治區芒康縣鹽井鎮等。現有人口為308839人。
農業是納西族的主要經濟部門,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種植大米、玉米、土豆、麥類、豆類和棉、麻。金沙江「河套」地帶,是著名的林區。玉龍山區植物種類繁多,以享有「植物倉庫」之稱聞名於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納西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順利地進行了土地改革,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並於1961年成立了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納西族人民繹討40多年的開發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自己的大學生和科技人員。以往納西族地區缺醫少葯,經常流行多種疾病和瘟疫;現在醫療衛生人員遍及鄉村,基本上消滅了流行的疾病,人民的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風俗習慣:
喪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後部分地區開始盛行土葬。
納西族男子的服裝大體與漢族相同。麗江納西族婦女身穿大褂,寬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圍腰,穿長褲,披羊皮披肩,綴有刺綉精美的七星、旁綴日、月,表示勤勞之意。寧蒗納西族婦女著長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頭,佩大銀耳環。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納西族傳統節日有「正月農具會(棒棒會)」、「三月龍王廟」會(現為物資交流會)和「七月騾馬會」。此外,還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火把節等。
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維西、中甸、寧蒗、德欽和四川鹽邊、鹽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縣。納西族原是中國西北古羌人的一個支系,大約在公元三世紀遷徙到麗江地區定居下來。
早在一千多年前,納西族創造了這個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東巴象形文字和用這種文字寫成的東巴經。東巴象形文字,納西語叫做「森究魯究」,被中外學者譽為「納西族古代的百科全書」。1957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納西族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手工業也有發展,「麗江馬」聞名全國。現已有機修、採煤、發電、化肥、電機、輕工等中、小企業。金沙江兩岸出產多種葯材和特產。
納西族普遍信奉「東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佛教,道教以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具有多神信仰的性質。
習俗:
納西族熱情好客,每當獵獲歸來,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獵物。貴客臨門,主人要做六樣或八樣菜進行款待。
忌諱有:騎馬到寨前必須下馬,也不能把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腳架,不能蹺二郎腿;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戰神時、忌外人觀看。忌在門檻上坐和用刀斧在門檻上砍東西。有的地方還忌在家裡唱山歌;不許殺耕牛、馱馬和報曉的雄雞;忌食狗肉.進入納西人家時不能主動進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樓 ",不能詢問"阿夏"的情況.
5、四川的風俗習慣
春節: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熱鬧的傳統節日,俗稱「新年」。年節從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廣大城鄉年節前就開始備辦年貨,殺豬、羊、兔等,制臘肉、購食品、逢新衣,過年時大家穿好衣服、掛年畫、貼春聯,年三十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動。
元宵燈會:最初只在正月十五日舉辦一夜,以後時間越長,規模越大。成都一般在西門文化公園(青羊宮)舉辦,場面非常熱鬧,展出的燈具少則數千,多則上萬。過去燈內點蠟燭,現在用電,太陽燈、碘鎢燈以及激光,微波傳輸,光電轉化,使燈更加奇幻多姿,五彩繽紛。還配有文藝節目,與吃食等。因時間長,觀眾多達七、八十萬人次。
清明節: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歷的4月5日前後,主要是郊遊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墳掃墓等活動。這一習俗活動也是城鄉較普遍的活動。
端午節:端午節,又名端陽節,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說是公無前278年的那一天,楚國大夫屈原為國勸主,頃襄王不聽,反聽讒言,被放逐,屈原在這一天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辭人,將糯米團、雄黃酒投入江中,免被魚吞屍體,以後成俗。吃粽子,雄黃酒、劃龍船等活動。現在樂山市利用其地理環境及旅遊資源,將龍舟活動擴展為對外經貿洽談、文化、體育和旅遊活動的國際龍舟會,也是熱鬧非凡。
中秋團圓節:農歷的八月十五日,主要是祭、拜、賞月,吃月餅等,中國人特別重視家人團聚,這一天把家人或親屬邀聚一起吃餅、賞月。分散在外地的親人不能團聚的也長話聯絡祝家人平安。
重陽登高節:農歷的九月初九為重陽節,約友登高,或游園、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等活動。
彝族火把節:火把節是四川涼山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六月廿四日,家家飲酒、吃坨坨肉、並殺牲以祭祖先。人們穿新衣,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男人們參加鬥牛、羊、雞、賽馬、摔跤;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後游轉;第三天晚上成群結隊地舉著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後又集中到一處點燃篝火,打著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結束。
康定轉山會:每年四月初八這一天,人們從四面八方雲集康定,在山頂草坪上,帳篷綿延,人山人海,白天賽馬,摔跤等民族體育活動。入夜,燃起篝火,席地飲酒,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黃龍廟會:每年農歷六月十六日,方圓數百里的藏、羌、回、漢各族人民集會黃龍寺,在寺前空地上帳篷連營,爐火如星,各部酋長率眾排列大圍,環跳互唱,應聲山谷。
川劇:是流行四川地區的一種地方戲劇,是戲曲中較為古老的劇種之一。由於它歷史悠久,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我國戲劇舞台上佔有一定位置,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四川茶文化 四川人利用茶葉的歷史,有文獻可查的,已有三千多年。飲茶對人體有益無害。因茶葉中含有30多種芳香物質,可以溶解脂肪,使膽固醇含量下降。 而四川茶館之多堪稱中國之最。城鄉處處有茶館,形成人們都喜愛喝茶的一大地方特色。茶館除了體閑之外還是社會社交的一重要場合。了解行情,洽談生意,有些茶館增設娛樂文藝節目,打圍鼓、唱清音、打金錢板等曲藝節目,看板、錄像節目等
6、求四川民風民俗的文章
四川氣候溫和,物產豐富,遠在青銅時代,這里就出現了燦爛的文明。四川地跨南北,又處於長江和黃河兩大文明發源地之間,境內有長江橫貫西南部和四川盆地,橫斷山脈縱貫西部地區,自古就是各民族東西和南北遷徙的重要通道。因此,四川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是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之一,素有「民族走廊」之稱。自有史記載以來,有數十個民族先後在這里活動、生息、繁衍和相互融合。目前除漢族外,境內仍分布有彝、藏、土家、苗、羌、回、蒙古、僳僳、滿、納西、布依、白、傣、壯等14個少數民族,共有人口460多萬。約佔全省人口3.7%左右的少數民族地區主要在西部高原山地和南部邊緣山地,其中以彝族、藏族、羌族等最具有代表性。
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生活習慣和信仰禮儀:漢族精於農耕,手工業、商業發達。舊習土葬。有春節、端午節、端午、中秋、 重陽等中華傳統節日。此外,在這塊土地上的其他民族有藏族、彝族、羌族、土家族、和苗族等,形成了獨特而豐富的地域性民族風情。
走人戶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新居落成 等情況。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稱為走人戶。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肉、 點心、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 款待。 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 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 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 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說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 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如果是正月間走人戶,則稱為「拜年」,客人若帶有小孩,離開時主人家得給小孩一些錢,稱為「打發」。該習俗現仍在農村流行。
拜把子
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 地。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 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送節禮
漢族交際習俗。流行於四川和地。民間凡遇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該習俗現仍流行,只是所送禮物隨時代發展已有變化。
學三年跟三年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舊時投師學藝一般需三年時間。按習俗,三年之中,師傅只管徒弟伙食,會給少量衣鞋錢和剃頭錢,不 給工錢,徒弟出工得的工錢也歸師傅。三年期滿後,許多徒弟還要跟三年才能獨立謀生。這三年裡,徒弟相當於半個工人,有一定收入。
辦出師酒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技師學藝滿三年後,如果所學技術已過關,徵得師傅同意,便可「出師」。屆時,徒弟要大辦「出師酒」, 請行內有名氣的人來參加,祭祀行業祖師神,酬謝師傅的教藝之恩。徒弟給師傅叩頭,送給師傅衣帽鞋襪;師傅退還投師文約,對徒弟說此些 祝願的話。按規矩,無錢謝師、未辦出師酒的,不能算出師。隔代同姓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犍為縣羅城、定文、壽保等鄉鎮。這一帶張 姓和吳姓中,保留著隔代同姓的習俗。為了使香火不斷,便採取了隔代 同姓的辦法。
蒙格
彝族社會習俗,家支作出重大決定的會議。一般一年召開一次,如無重大事件發生,可幾年召開一次。有傳統的會址,開會多選在家閑時的虎月和免月。 生活中一但發生人命糾紛等事件,受害者家屬便帶上一壇酒到本支系中信得過德谷(有威望的人)家中陳述情況和要求。這個德谷又帶上酒到其他德谷那裡陳述,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後,由家支中最有影響的德谷們互相協商,決定是否召開家支大會。屆時,全體家支成員,不分男女老少、貴賤賢愚,一律帶上干糧,自行趕到集會地點。每個支系由 德谷帶領坐在一起,支系之間留出一條通道,以便人員進出,也便於區分。按習慣,會議由家支中最有威信的德谷或頭人主持。他講完主要議程後,所有成員都可以發表意見。接著,各支系分組計論,然後各支系 德谷集中起來開小會,統一意見。最後,主持人公布會議作出決定,宣 布會議結束。蒙格人出的決定,家支成員有執行的義務。
牽牲見客
彝族交際習俗。彝族待客,根據客人在社會上的地們而分別宰殺不同的牲口:貴客殺牛,次者殺豬羊,一般客人殺雞。不管宰殺什麼牲口, 都一定要等客人進門後,將牲口牽致電客人面前讓客人看過然後才宰殺, 以表明牲口絕非死物或偷來的。
俄加
彝語音譯,意為分家儀式。同一男性祖先的血緣紐帶組成的若干房, 經過十代左右的繁衍,可分衍成互相攀親的獨立血族團體,即家支。家支獨立時,需舉行此儀式。屆時,須請巫師念經作法,宰牲祭祖,並將 分出的支系祖先的靈牌從原來的岩洞中供奉。 相幫 彝族社會習俗。凡遇造房蓋屋、婚喪嫁娶等情況,親朋好友和左鄰 右舍千都樂於從人力物力上予以幫助、接濟,有的甚至不請自到,不計報酬。主人家一般只供飯食,不付工錢。
吉縮
彝族交際習俗。彝語音譯,意為迴避。按傳統習慣,媳婦和公公、大伯及丈夫的叔叔、伯伯之間都要迴避,以示互相尊重。凡需相互迴避 的人,平時坐、立、行走都要保持一定距離,不能面對面坐在一起,不能使用粗俗語言,身體各個部位不能有任何接觸,即使身上的披氈也不能挨擦著。雙方在路上相遇,媳婦應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對方走後再走。 如其中一方正忙著,沒有發現另一方正走來,另一方應遠遠繞開。實在繞不開時,應咳嗽一聲,以引起都對方注意,及時迴避。媳婦不能當著 應迴避的人梳頭,如果在梳頭,突然發現對方走來,應趕緊用披氈把頭 蒙住,否則就是失禮。
縮爾
彝族交際習俗。為彝語音譯,意為解除迴避。如媳婦與需要迴避的 長輩沒能迴避開被視為失禮。一旦失禮,須於當晚舉行此儀式解除迴避。 屆時,媳婦要帶上酒到長輩家中,在至親好友的見證下,恭敬地給長輩敬一碗酒,電報聲明自己絕非有意失禮,以求得諒解和安撫。同時,當眾宣布解除迴避,從此雙方可不再迴避。
鑽牛皮
彝族社會習俗。舊時在冤家械鬥後和解、兩支以上家支聯合對敵、訂立彝漢互保條約等場合舉行的一種盟誓儀式。該儀式十分隆重重,常有成千上萬的人參加。
飲雞血酒
彝族交際習俗。把酒倒進碗里,將一隻大公雞當場殺死,將血滴入碗中,雙方或多方一齊舉碗發誓,一飲而盡。據說,飲了此酒,便必須 信守誓言,否則將受到神靈的懲罰。
獻哈達
藏族交際習俗。哈達,藏語音譯,是一種象徵吉祥的白色麻紗巾。藏族人每遇朝拜佛像、婚喪節慶、拜會尊長、朋友相見或分別時,都要敬獻 哈達。根據對象和場合的不同,敬獻哈達的方式也不同。向客人獻哈達時,必須用雙手捧著,將雙疊楞邊對著客人:向大活佛獻哈達時,必須彎腰低 頭90度,雙手將哈達捧過頭頂,獻於大活佛的座前;向長輩和一般活佛獻 哈達時,同向大活佛獻哈達相似,但彎腰不必那麼低;向同輩人獻哈達,只須將哈達送到對方手中或腕上即可;對小輩或下屬,可將哈達搭在對方 肩上。敬獻哈達常常是雙方的行為,後獻哈達一方也可將收到的哈達回敬給對方。
扎西德勒
藏族交際習俗。藏語音譯,意為吉祥如意。每逢重大節日或喜慶場合, 男女老少見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以示祝賀。 打轉 藏族交際習俗。意為互相交換。人們常用自己多餘的東西,如牧區百 姓與農區百姓之間便常交換酥油和糧食。舊時在一些地方,該習俗被頭人利用來剝削百姓,他們將一些小東西送至百姓家,強迫百姓回送大量的糧食和牛羊等。
缺日
藏族社會習俗。又稱凶日。藏族人習慣以日分吉凶,每月一、三、十五等日為不祥之日,在歷書中將其列為凶日削去不列,故稱。每逢缺日,不婚嫁,不外出朝山拜佛,許多事情都不能做。
苗式鬥牛
由於長期保持著刀耕火種的生活方式,苗族人與牛之間結成了特殊的關系。據說他們的祖先蚩尤就是牛首人身的大神,因此,在苗族的山寨門口往往懸掛有牛頭,家裡的神龕也放置有牛角。苗族人敬牛愛牛,也就慢慢形成了他們的鬥牛傳統,這里所說的鬥牛並不是西班牙式的人牛相鬥,而是各家各戶牽出牛來,擺開擂台較量一番。
用來比賽的牛大多是耕牛,以水牛居多,平日在梯田裡犁地,節日時被帶上擂台。一些比較富裕的村寨或家族專門飼養了鬥牛,這些牛是經過挑選的,只為參加一年一度的競賽。蒙自、屏邊一帶的苗族人,往往會在新年的花山節里展開鬥牛比賽,其他地區的苗族人則習慣把正月二十五設為「鬥牛節」,這也是專以鬥牛為主題的節慶。
鬥牛十分講究。在比賽前一天的晚上,主人要給牛喂一頓比較豐盛的上等飼料,讓它養精蓄銳。開場當天先「踩場」,也就是參加比賽的牛在主人及其親友的陪同下繞場一周,因此鬥牛比賽也是增進親友間和村寨間關系的重要方式。如果獲得獎金,多半會被用來宴請賓朋。鬥牛比賽的獎金有時足夠再買一頭耕牛,不過與獎金相比,更重要的是榮譽,如果能獲得牛王的稱號,有時甚至能為全寨人贏得榮光。
比賽開始前,村民們會為鬥牛進行各種准備活動。他們有的用鐮刀削尖牛角,有的用柳條挑逗起它們的脾氣,還有人給自己的公牛喂上一二兩烈酒,這些辦法都是為了激起牲畜的狂躁。所有公牛都經過了精心的修飾,它們不但佩戴著綵帶和銅鈴,有的還配上了精美的牛鞍,如果遇到成績好的鬥牛,牛鞍上還會插滿歷屆比賽的獎旗。由於代表著一個村寨或家族,因此一頭牛的周圍會聚集著七八個人負責照顧。
苗族的鬥牛有兩種鬥法。一種是不限定時間,以勝敗生死來定名次;另一種是限定比賽的時間,如果超時的話即使不分勝負也算結束。在鬥牛時,雙方主人會將它們牽到場地中央,直到兩頭牛相距數十厘米時才鬆手,對望很久的公牛這時自然會「火並」到一起,有的乍一接觸即分出勝負,有的則需要纏斗很久才能罷休。除了主人外,在場的觀眾也會在這時發出此起彼伏的歡呼聲,氣氛非常熱烈,如果遇到兩牛猛力相撞的那一刻,大家會發出集體的驚嘆聲。
作為外來者,觀看鬥牛是很愜意的享受。你可以在享受比賽刺激的同時,順便欣賞苗家女孩美麗的服飾。鬥牛這種帶有民族風情的活動平時是很難見到的,當北方還是一片天寒地凍時,苗族的山區里有時已是春暖花開了。在這時看一場鬥牛,是牛年的一個好開始。
相見先問姓
苗族交際習俗。青年男女之間第一次見面,按規矩首先應問清對方的姓。若雙方同姓,以兄妹、姐弟相稱,以禮相待,不能戲謔、對歌和跳舞。若不同姓,可以戲謔和唱歌跳舞。但如要考慮向對方求愛,可用言語歌聲探情示愛。
打轉
苗族交社會俗。苗族男子喜歡佩刀。生下男孩後,父母和親友要准備 一塊與孩子體重相等的鐵埋於地下。以後,男孩的每年生日,將鐵挖起來鍛打一次。孩子長到16歲時,將此鐵打成苗刀,佩在身上。 母系家庭 摩梭人社會習俗。流行於鹽源縣瀘灑湖畔。家庭以女性為中心組成,包括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親及其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及姨兄弟姐妹、姐妹 們的子女等,一般二至四代。男子在家裡的身份是舅祖、舅舅、兄弟、母親 的兒子或舅舅的外甥。家長由年長或能乾的婦女擔任,婦女在生產、生活中 起支配作用。
7、瀘沽湖有什麼風俗?
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語摩梭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與鹽源縣的其他地區的蒙古族語言相通,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為達巴文化,信奉藏傳佛教。摩梭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走婚的男女雙方分別叫「阿注」、「阿夏」,故稱「阿夏婚」。
瀘沽湖摩梭人仍保留著母權制家庭形式,被稱之為「神秘的女兒國」,母系家庭中母親主宰一切,女性在家庭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摩梭人幾乎全民信教,除了信奉自己的原始宗教「達巴教」外,還信仰喇嘛教。
(7)鹽源的風俗擴展資料:
瀘沽湖畔居住著眾多民族,以蒙古族為主(註:不是「摩梭族」,中國56個民族中沒有「摩梭族」。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民委等部門在第一次民族識別中,將雲南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識別為納西族,而四川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則為蒙古族)
瀘沽湖,位於雲南省寧蒗縣永寧鄉與四川省鹽源縣左所鄉之間,距寧蒗縣城76公里。瀘沽湖是由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水面海拔為5685米,是雲南海拔最高的湖泊。瀘沽湖內,有5個海島,瀘沽湖水美,瀘沽湖岸山也秀,群山之中尤以格姆山(獅於山)為人們所喜愛。
這座山雄偉高大,狀如雄獅在湖邊蹲伏靜息,獅頭面湖,傾斜的橫嶺似腳,要是細心觀察,還指得出口耳鼻眼,使人越看越覺得維妙維肖。人們常呼它為獅子山。滬沽湖畔村落棋布,當地居民以摩梭人(納西族支系)為主。摩梭人民居建築為方木垛成的井千式木楞子房,以木板當瓦。
瀘沽湖河畔的神秘「女兒國」被摩梭人稱為「母親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稱,是一個未被污染的湖泊。在現代文明的包圍下,這里一直沿襲母系氏族社會的,過著「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生活,「女兒國」也因此得名。
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
8、四川省鹽源縣過去的歷史及傳說
鹽的傳說
在鹽源,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即「摩梭(即納日人)牧羊女」發現鹽井的傳說,認為鹽源縣城白鹽井的鹽水是古時當地摩梭人的一位牧羊女發現的。據說這位牧羊女在放牧羊群時,看到羊群經常爭飲鹽井流出的帶有鹹味的水,才知道羊喜歡喝鹽水,而這種鹽味也是人的飲食所必需的。於是,她就把這個鹽井的地點告訴了漢人,從此漢人就來開采這座鹽井制鹽了。當地摩梭人責怪牧羊女把這個秘密告訴了漢人,引誘漢人來到鹽井地區,將會排擠當地摩梭人,因此便殺死了這個摩梭牧羊女。後來,創辦鹽井的漢人為這個摩梭牧羊女建廟塑像供奉,紀念她發現鹽井的功勞。所以鹽源縣的中心就叫「鹽井鎮」。
9、四川的風俗
1、走人戶
四川民間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況。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稱為走人戶。
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蹄、很多自己捨不得買的禮物、好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2、元宵對罵
溫泉是開縣一座鹽埠古鎮,一條東里河穿鎮而過,將鎮區一分為二,河東、河西的居民便凡事總愛比個高低、爭個強弱。農歷正月十五元宵之夜,當地人有一個「翻老底子」(即對罵)的奇特風俗。
每年的元宵夜,東西兩岸的人提著燈籠、火爐,來到各自後山山坡,設案秉燭,恭呈香茗煙糖,推舉出領罵和助罵的本營主帥,由罵技超群、妙語連珠、聲如洪鍾之士和多謀善思、善揭人短之人擔任,領頭痛罵對方。
3、姑爺節
正月初二是傳統的姑爺節,姑爺紛紛去給岳父岳母拜年。潮汕人將初二姑爺回岳父母家吃飯稱為「食日晝」,就是吃午飯的意思,姑爺和女兒必須在晚飯之前回到自己家(某些地區因路途遙遠可能會住下並吃晚飯)。
4、縮爾
彝族交際習俗。為彝語音譯,意為解除迴避。如媳婦與需要迴避的 長輩沒能迴避開被視為失禮。一旦失禮,須於當晚舉行此儀式解除迴避。 屆時,媳婦要帶上酒到長輩家中,在至親好友的見證下,恭敬地給長輩敬一碗酒,電報聲明自已絕非有意失禮,以求得諒解和安撫。同時,當眾宣布解除迴避,從此雙方可不再迴避。
5、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
演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10、鹽源的寓意和象徵
歷史與文化的見證者。
鹽源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曾以鹽鐵之利而繁榮,以「南絲綢之路」而興盛。而今又以鹽鐵之利、山川之勝和瀘沽湖摩梭人婚俗而遠近聞名,有神秘「女兒國」之稱。鹽源扼山川之勝,據湖海之秀,占鹽鐵之利,擁林木之長,因此而享有「高原明珠」、「綠色長廊」、「中國烏拉爾」、「金盆寶地」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