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霍山春節風俗

霍山春節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16 14:04:47

1、三月三的節日習俗

在安徽安慶市宿松縣後山
有陳杏元小姐是三月三去和番的傳說,三月三吃蒿子粑是為杏元小姐祈福平安。
安徽舒城、桐城蒿子粑
蒿子粑粑
(一) 配料:野生蒿子、米面、臘肉、香蒜等
(二) 製法:
1、將新鮮的蒿子用手搓成一團,然後用木棍將蒿子的汁水敲打盡;
2、將臘肉切成小方塊,先放在鍋里炒,臘肉出油時,將米面、切碎的蒿子、香蒜等放進鍋里拌勻,添適量涼水燜一會盛起;
3、將盛起的面做成粑粑狀,要薄厚均勻,做好後放入鍋內加蓋,小火炕,約15分鍾左右即可。
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鮮色美,為舒城、霍山獨有,傳說每年農歷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
傳說故事:「鬼節」與蒿子粑粑
傳說在很古很古的時候,陽間和陰間之間的界限沒有現在這樣的森嚴,死人的魂魄可以到陽間玩玩,活人的魂魄也可以到陰間看看,方便得就象走親戚一樣。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陰陽生死之間的界限更加寬鬆了。三月初三晚上,陰間的街市到處張燈結綵,披紅掛綠,大街小巷擠滿著華麗的鬼魂。隨處可見龍燈、獅舞、高蹺、花船,其熱鬧繁榮非人間的春節可比,因而在這天晚上,人的魂魄經受不了陰間的誘惑,紛紛到鬼市去遊玩,他們有的游盪於街頭巷尾觀燈看戲;有的在酒樓茶肆喝酒聽曲;有的趁機去望從未見過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雞報曉,鬼市收市時,大多數的遊魂心滿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軀體。少數遊魂樂而忘返,就留在陰間了。翌日,陽間一片哭聲。我們為那些魂魄不歸的親人請來和尚道士念經畫符招魂。親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經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貪玩的遊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體腐爛後,就長離人間了。
因此,農歷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間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們稱為「鬼節」。不管人們如何恐懼,每年三月三的「鬼節」還是照常光臨。「鬼節」前夕,人們都擁到廟里燒香磕頭,祈求神靈菩薩保佑。人間濃烈的香火,直沖到觀音菩薩的蓮花座前。
觀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間燒香的原委。一天晚上,她托夢給一個老奶奶:「我是南海觀音菩薩,知道人間有難,特來拯救你們。我贈你仙草一株,用它和面做粑粑吃下,三月初三保管無恙。」老奶奶一覺醒來,手裡果然拿著一株青茸茸的小草,仔細一看,跟地里長的青蒿一樣。她把觀音菩薩托夢贈草的事告訴鄉親,大家都很歡喜,忙到地里去採摘青蒿,磨面做粑粑吃。
說也奇怪,凡是三月三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過了「鬼節「關。這個消息很快傳遍各地,每年三月三前夕,姑娘婦女就成群結隊到山間地里採摘青蒿做粑粑。直到現在,舒城、霍山民間還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習俗呢。
薺菜煮雞蛋
農歷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
清朝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曰:「三三令節重廚房,口味新調又一樁。地米菜和雞蛋煮,十分耐飽十分香。」詞中的地米菜即指薺菜。地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它不僅是佳餚一碟,更是靈葯一方。「薺菜,別名地菜、護生草、雞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葯。在中葯里,薺菜的葯用價值非常廣泛,被譽為「菜中甘草」。
祖國醫學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薺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燴,還可用來做餡或做湯,均色澤誘人、味道鮮美,是一道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薺菜來煮雞蛋是最常見的一種吃法。每到三月三這天,薺菜便長莖開花,婦女都會採摘來插在發際。
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故此,老百姓又根據民間傳說,於三月初三這一天,在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凈後捆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民間特有的食療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濕、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
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 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唐代大詩人杜甫寫有「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樣的詩句。宋代歐陽修也在一首詞中寫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這些都說明,三月三的習俗,唐宋時期仍在盛行。同時這個節日也是男男女女出遊踏青的日子,亦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女兒節。
台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采鼠麹(曲)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灣府志》),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掃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重慶忠縣等地有「三月會」,舉行紀念抗敵將領巴蔓子的盛大活動,是日,群眾抬巴蔓子的偶像繞城遊行,後跟社火隊,玩龍燈、舞獅子,家家張燈結綵,燃放爆竹,熱鬧非凡。
在英德市英紅鎮華僑聚居區域,婦女會在三月三當天收集艾草、薴麻、路邊青等多種植物的葉子,和米粉做成粿子食用,據說能去百病。 「三月三」是壯族的重大節日之一,是傳統駱越文化的主要表現,統稱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廣西壯鄉南寧市武鳴縣舉辦了六屆「三月三」歌圩暨武鳴駱越文化旅遊節。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田陽縣的喬業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綉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居住在桂西一帶的壯族,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用嫩綠的楓葉、紅蘭草等煮成的紅、黃、黑、紫、白五色的米飯,人們在門楣上和房屋周圍插上一枝枝楓樹葉,在村頭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的米飯等貢品,男女老少圍著布棚唱歌,趕歌圩,老年人還把染色的熟雞蛋裝在小網兜里,掛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趕歌迂時,還要「碰蛋」。
關於壯族三月初三的由來有好幾個歷史故事:
壯族神話故事-特掘掃墓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老嫗,沒有子嗣,後來救了一條受傷的小蛇。小蛇傷好後不肯離去,老嫗便對小蛇說:人畜有別,我們人是沒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舍棄你的尾巴。後來老嫗就把小蛇的尾巴斬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變短了,於是人們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壯語里是男的意思,「掘」在壯語里是短尾巴的意思,人們就把老嫗叫做「乜掘」,「乜」是壯語母親的意思。從此,乜掘就把特掘當成兒子一樣養著。現在壯族還遺留有相關的風俗,就是把新買小雞小鴨仔尾巴上的毛拔掉幾根,意思就是像這位老嫗一樣去掉動物的野性,成為人類家裡的一員。其實這一風俗和傳說反映的是遠古人類馴養動物,從野生到家化的遠古記憶。沒有尾巴也反映人類從從原始人進化成文明人的歷程。
後來,老嫗年老去世了,鄰居們把老嫗入殮後,便對小蛇說:特掘呀,特掘!她平日里視你如己出,她走了,看你怎麼給她盡孝。小蛇彷彿聽懂了人話,眨了眨眼睛,忽然風雨大作,一陣狂風就把老嫗的靈柩和小蛇一起卷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峰上面去了。那時正值三月三前後,後來每逢三月三前後,大明山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暴風雨或者下冰雹,當地的人就認為是特掘回來掃墓祭拜他的媽媽了。
人們為了歌頌乜掘的偉大品質和傳頌孝道,便給這位老嫗乜掘立廟,人們為了表達尊敬,在壯語里將之稱為「妲婆廟」、或者是「姥婆廟」(羅波廟),漢文里統稱為「龍母廟」。當地的壯族人也開始崇拜蛇,對蛇也是敬而遠之,忌諱殺蛇和吃蛇。伴隨著隨著壯族的祖先駱越民族的文化傳播和影響,蛇的形態後來就融入中華圖騰龍的形態里,所以後來特掘就成了龍的化身,也就升格成了最初的龍,因此特掘又稱為掘尾龍。大明山便成了天然的巨型聖墳,成為了古時候壯族人心靈的信仰,認為人死了,靈魂也會飛回大明山。所以,大明山又被認為是祖宗的墓,變成了壯侗語民族神話信仰傳說里的聖山。所以說大明山地區的壯族人才是真正的「龍的傳人」。乜掘於是就被尊稱為龍母,各地祭拜的神廟都朝向大明山。
之後便有了壯族人傳統上掃墓的時間定在三月三。人們會在三月初一的時候,采楓樹枝插在門縫和窗縫上,三月三的時候還會做五色糯米飯祭拜自己的祖先和龍母廟。
壯族歷史故事-賽歌擇婿
其中一個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傳說在以前,有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的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
壯族歷史故事--劉三姐
另一個是在壯鄉廣為流傳的,是為了紀念劉三姐的。講的是因為歌仙劉三姐以歌為劍,反抗地主,為人民爭利,在山上砍柴時被地主割斷山藤,墜落山崖,大難不死,被阿牛一家救起,用山歌又開始與地主的對抗,各地的人民奔赴那裡劉三姐對歌,同時與阿牛在藤樹下對歌結成連理的故事。
壯族歷史故事-韋達桂
再一個是相傳,很久以前,狀鄉有個叫韋達桂的人,在一個土皇帝手下當臣相。達桂年紀不大,但學識淵博,才能過人,而且,十分關心壯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給他的俸祿,他都拿回鄉分給百姓,自己兩袖清風,一無所有。土皇帝因一次韋達桂給壯鄉人民稟告要免皇糧而憎恨韋達桂,於是千方百計要陷害韋達桂。一計是叫韋達桂按要求完成一座閣樓,但達桂完成了要求。一計不行,又生二計,叫達桂在清明節時要一個像宮殿後面那座大山一樣重的豬頭來祭祖,達桂也完成了命令。土皇帝又想出了一條毒計,讓達桂在二十天內弄490個公雞蛋,因「男人不生小孩,公雞怎麼生蛋?」這話,皇上大怒,下令捉拿達桂。壯家百姓聞訊立刻送達桂到山上的楓樹林藏了起來。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圍,只見山林里有剩下的糯米飯,就是不見人,皇上下令放火燒山,這天正好是三月初三。皇兵走後,鄉親們上山在一棵合抱不過來的楓樹洞里找到了達桂的屍體,大家含著眼淚把他埋葬了。男女老少在墳前放聲痛哭。淚水灑在墳上,墳上頓時長出了一棵棵嫩綠的小楓樹,一叢叢翠蘭的紅蘭草。為了紀念達桂,鄉親們又在墓旁邊建造了廟宇,名曰:「達桂堂」。因為達桂生前喜歡喝酒,吃糯米飯,用喝酒、吃糯米飯的方法戰勝了皇帝,後來又因為拿不出公雞蛋而被害,所以,到了三月初這一天,狀鄉家家戶戶都拿著米酒、糯米飯和熟雞蛋到達達桂墓前祭奠。正當人們陷入哀思時,天空突然雷聲大作,從廟堂里沖出一條五色大蛇,這條大蛇向鄉親們點了點頭,就直奔宮殿把皇帝給咬死了。從那時起,桂西一帶壯族人家為了紀念達桂,年年到三月初三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大棚,因為傳說在外喪生的亡靈不能進家,因此人們只好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糯米飯等祭品供祭達桂的亡靈,在布棚周圍唱起贊美和感謝達桂的壯歡。一代傳一代,就形成了現在趕三月三歌圩的習俗。 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家傳說,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初三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族三月三,節期為五天。每逢農歷三月初一,家家戶戶便開始准備。
初二,姑娘們相邀到河邊撈魚抓蝦,並與小夥子們在坡上備辦野餐。
初三清晨,姑娘們精心打扮後,提上精巧的竹籃,到菜園采來滿監蔥蒜,在泉邊用水洗凈。她們排成一字長龍,站在水邊小路上,羞澀地揮動籃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張望,等待情郎討取。此時山坡上早已站滿了人,里邊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後生討走了籃子。一群穿著整潔青布對襟上衣的小夥子,在人們善意的鬨笑中,一個跟一個地走上水邊小路。這時,小夥子們當眾向意中人討籃,得到者會迎來一陣噢噢的贊嘆聲,小夥子可與姑娘悄聲約定還籃時間。討不到籃子的小夥子會招來圍觀者噓噓的嘲諷聲,而後在寨旁山坡上對歌,以歌聲繼續尋覓知音,一直唱到天亮。這天中午,人們集中在寨中心的場地上歡歌狂舞。
三月初四還要舉行盛大的化裝舞會。初五下午要為前來觀看的鄰近村寨的客人舉行歡送儀式。 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較為普遍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節日來源與活動內容,隨居住地區不同有所區別。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俗稱「地蠶會」。傳說古時有一莊稼漢,發現年年春播之後都有許多地蠶將幼苗咬死。經過反復觀察,他認為地蠶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馬」。為避免幼苗遭受蟲害,他用了許多方法祭祀都不靈驗。後來,他在春播時炒包穀花去喂地蠶,結果保住了幼苗。這個消息很快傳到遠近的布依人家。
此後,這一帶的布依族為了保護農作物,爭取獲得豐收,於每年三月初三這天,都用炒包穀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蠶」,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蠶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讓五穀豐登。祭畢,人們沿田邊土坎邊走邊唱山歌,並把包穀花撒向田土中。
北部壩王河一帶,因氣溫較低,此時楓葉尚小,未能著色,以三月十三日為「楓葉節」。節日這天,人們到山野踏青游春,兒童們摘嫩楓葉做成圓球拋打,婦女們則摘幾匹嫩楓葉插在頭髻上。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吃。青年們到山坡上吹木葉、唱山歌。如遇上稱心如意的對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達旦地對歌。臨別時,主人家用芭蕉葉包著花糯米飯和雞腿肉分送歌手,作為節日的禮物。貴州望漠縣布依族傳說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驅寒。此日有條狗請客的習俗。
貴州安龍縣部分布依族傳說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
人們為避免山神放出蝗蟲傷害莊稼,確保農業豐收,舊有掃寨祭山神的習俗。「三月三」這天,人們到村寨山神壇前擺設雄雞、刀頭等供品,還要殺一頭狗,將血灑在紙旗、紙馬和寨子進出要道口的石頭上,然後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員攜帶淋有狗血的紙旗,紙馬到各家各戶掃除妖魔鬼怪。各家大門口要設置一張長凳,凳上擺一隻裝滿清水的「水碗」和一隻裝有瓦礫石粒的碗。「老魔公」在大門口咒念「魔經」,打幾個「農陽卦」,再將瓦礫石粒向這家房屋內亂撒,將水碗的水四處亂潑,掀翻大門前的長凳,扣起水碗,意為掃除了魔鬼。最後,給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紙旗、佳上紙馬,另赴他家去掃。村寨住戶都輪掃完畢,「老魔公」口到神壇,將收掃的妖魔鬼怪集中鎮壓於神靈之前,然後全寨男人於神壇處就地會餐,稱為「陪神吃飯」。
該縣德卧鎮稱「三月三」為「趕毛杉樹」,又叫「毛杉樹歌節」,為期三天,聚會者達數萬之眾。雲南羅平八達河一帶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日,是男女青年唱歌對調的節日。這天,男女老少來到河邊聽青年們唱山歌,觀看孩子們比賽劃竹排、打水槍。有的人家還給孩子做花糯米飯分送到邊和寨旁;有的則用小花布口袋裝上雞蛋和各類食品,供玩耍和參加比賽活動的青少年吃。羅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則要在這三天中,舉行盛大的游山、對歌和交友活動。
方圓幾十里的各族青年,屆時也來到馬把山腰一帶,參加和觀賞這一傳統的賽歌對調活動。歌手們可以在這樣的場合中大顯身手,憑著即興作詩吟唱的天才,能和對手連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長的時間。有許多男女青年通過這些活動建立了愛情關系。
貴州望謨縣布依族特別重視「三月三」 近幾年來每到這個時節都會舉辦隆重的布依族文化活動節,吸引著來至全國給地的朋友來參觀。 稱三月三 為「孚念孚」,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它為談愛日。關於它的來歷,有個美麗的傳說故事。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人們稱它為談愛日,與海南苗族節日相同。傳說,上古洪水時期,兄妹兩人躲在南瓜中倖存下來。為了成家立業,他們決定分頭尋找其他人,並約好來年農歷三月三會合。結果幾年過去兩人無功而返。妹妹見找不到別人,就忍痛用竹簽將自己的臉刺上花紋,又用植物染上了顏色,不讓哥哥認出自己,以結夫妻,從而使種族得以延續。這也是黎族「三月三」節和紋面來歷的傳說。至今在東方市東方鎮中方,每年農歷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匯集一起,參加「三月三」盛會,載歌載舞、談情說愛。 土家族的三月三 ,則是土家族的情人節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為媒,以踩腳定親。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三月三、踏沙灘」是象山石浦鎮的一種民俗。關於它的由來,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與生產勞動有關:當地農歷三月初三前後,地溫和水溫開始升高,淺海辣螺爭相爬上灘頭繁殖。當地人便在這個季節去沙灘拾螺,由此產生 「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
如今,雖然灘頭資源逐漸枯竭,當地老人仍耐不住在這個日子帶著晚輩趕沙灘,重溫昔日拾螺的場面。「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也逐漸形成一個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動。
如今的「三月三、踏沙灘」,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以民間民俗文化活動為主體,以體育、漁業競技項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雜技節目為陪襯的特點。其中的文藝表演多種多樣,除了跑馬燈、舞龍燈、彩閣巡遊等,還有據《辣螺姑娘招親》等民間故事改編的越劇表演,以及 「辣螺姑娘拋綵球」在觀眾中招親等娛樂活動。這些活動具有民俗性、群眾性、參與性和娛樂性等特點。 土族傳統節日雞蛋會。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異。屆時,在寺廟里舉行獻牲酬祭,請法師誦經跳酬神舞,以禳災祛禍,保五穀豐登,人畜兩旺。與會群眾還隨身攜帶許多熟雞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擊作戲。

2、本地的民俗

六安古老而神奇,民風純朴,風情獨特。美麗的山川,豐富的飲食,尋常的起居,日常的勞作,都演繹成美好的傳說和地方掌故,寄託著皖西人民對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
一:風土人情
六安風土人情具有豐厚的歷史沉積和古樸之風。 1. 居住
舊時皖西地區以農為本,安土重遷。建宅時,要求前闊後高,「宅坐青山龍虎地,門迎綠水鳳凰池」(後山前水),「寧要青龍高萬丈,不要白虎抬頭望」(左高右低)。門向多取東南或西南,忌正南正北,更忌與山牆、煙囪、水流、廁所、道路相沖。古時城鎮官富宅前倘有路口、巷口乃立一石碣,曰「泰山石敢當」,謂可祛邪消災。 2. 飲食
舊時沿淮地區多食麥、豆、山芋,山區多食玉米、小麥、山芋,圩畈丘崗地區多食稻米。城鄉人民均有自己動手加工食品習慣,如清明前腌禽蛋,梅雨季節制豆醬,立冬後腌花菜蘿卜,冬至後腌魚肉家禽,春節前做糯米年糕。六安人歷來好客,舊時宴席菜餚一般為八樣、十樣,即「八大海」、「十大海」。 3. 婚嫁
舊時婚姻之事取決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婚嫁方面,一般經過提親、定親、送日子(選定婚配日期)和成親四個步驟,彩禮的輕重、程序的繁簡,以雙方經濟為基礎,經過男女雙方協商,男方多尊重女方意見。
提婚,又稱「提媒」;訂婚,又稱「下書子」;結婚,也稱「完婚」。完婚當天,男方備花轎、新衣、禮物,由媒人率迎親隊伍送至女家。新娘早起「哭嫁」,吃「分家飯」,後由親人背至轎上,嫁妝前行,花轎隨後。繞至男家,新娘由人攙扶從紅色布袋上至堂前行拜堂大禮,後入洞房,飲圓房酒,鬧新房。為烘托喜慶氣氛,有「贊喜句」之風俗,一人唱賀,眾人道好,賓客也可對新婚夫婦適度嬉戲逗樂,謂「新婚三日無大小」。完婚後,還有回門、會親等事。 4. 喪葬
一般經過去世、出殯、柩放(用草包裹或在用磚建成的櫃屋裡放置)和下葬四個環節。在人行將去世時,子女應趕至死者面前送終(俗稱「送老」)。柩放1-3年後,入土下葬。隨著喪葬文明的發展,火化率也逐漸提高,喪葬程序得以簡化。 5. 生育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生孩子的第二天,要向岳父母報喜,第三天產婦要用艾水熏澡,嬰兒也要洗澡,稱「洗三」。在小孩滿月時,要請親朋好友喝「滿月酒」。周歲時(俗稱「抓周」),親朋好友道喜祝賀。到10歲時,也有做10歲生日的。人到60歲時,兒女們要為父母做「六十大壽」(做九不做十)。以後逢生日,也做壽,但一般沒有逢十做壽場面大。 (6) 禮儀
舊時禮儀習俗主要有:迎客,賓至主人出門揖迎,賓前主後,入室後讓上座,獻茶敬煙。坐席以8人或10人為滿,坐次視桌面縫線而定,縫線直對門向,則中堂左側為上,右側為次。敬奉煙、酒、飯、茶等物時均雙手捧呈,神情專一,目不斜視。見面,常見者互相問候,拱手作揖;不常見者免冠致意;幼者、晚輩見親友,應先招呼。
二:節慶習俗
六安節慶風俗多彩多姿,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 (1) 春節
春節習俗很多,大多屬一些美好、幸福、吉祥、安康之類的祝願和盼望。如臘月十八、十九兩天為「掃塵日」,除舊布新,祈求康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為「小年」,祈求平安。臘月的最後一天為「除夕」,貼春聯,掛新畫,結綵燈,放爆竹,點花燈,吃團圓飯,合家守歲,翹盼新春。除夕與次年的正月初一、初二為「過年」,正月初三早晨,便燃鞭炮「送年」。 (2) 元宵節
「正月十五大似年」,「早過十五晚過年」,是六安的傳統。早餐元宵、餃子,元宵中常裹一枚銅錢或硬幣,吃上者謂可「交財運」。早餐後,或趕會,或觀燈,或逛集,或玩樂。是夜,城鄉大鬧花燈。在城鎮,燈會巡禮時,所經居民、店鋪門前,均要燃放爆竹,致送煙、糖之類;在鄉村,燈歌隊、龍燈隊競相出場表演,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3) 端午節
盛行包粽子、賽龍舟之俗。粽子有火腿粽、棗仁粽、肉餡粽、豆沙粽等,有葷有素,花色繁多。至於賽龍舟,更是一種氣勢壯闊的水上競技活動,下水龍舟扮成青龍、黃龍、白龍諸色。舟上劃手身著綵衣,結扎齊整,雙手執槳,分坐船舷,擊鼓者則立船頭。一聲令響,數舟齊發,水上群情激昂,岸上歡聲雷動。 (4) 中秋節
有「早過端午晚過節(中秋節)」之俗。若中秋之夜天高氣清,月輪慢轉,家家在庭院、門前或樓台擺上桌椅,備齊月餅、水果和茶水,邊吃邊敘,親情融融。在農村,除了賞月、品嘗食品之外,青少年們多到村外打火把、撂火球、舞火龍

火獅,天上人間,飛彩流霞。待一切平靜之後,三五成群的孩子們便悄悄地去「摸秋」了,所謂「摸秋」,就是借月光偷摘莊稼,摸著不同的莊稼就有不同的兆頭,是一種充滿神秘、冒險和人生嚮往的樂事、趣事。

三:六安的各地民俗
(1)中秋耍火把、摸秋 六安市城鄉在中秋節晚餐後,都有品茶賞月的習俗,青少年則要盡情玩耍到下半夜。而鄉間則有耍火把之俗。是日晚上,人們用麻秸、黃蒿、稻草等扎製成丈余長的火把,點燃後高舉著,歡天喜地奔向村邊、大路、田野,或耍火龍,或舞火獅,奔騰跳躍,遠近呼應。「摸秋」也是鄉間中秋之夜的傳統活動之一。入夜,人們可以隨意溜到菜園、莊稼地里,摸摘瓜果、大椒、黃豆、玉米、棉花、蘿卜,不論是張三家還是李四家的。俗謂「摸到冬瓜生男孩,摸到絲瓜生女孩,摸到大椒不害眼。」爾後,還要拔了黃豆棵子在路邊燒毛豆吃。因而,中秋節後,鄉間的路旁、田邊常可見到一攤攤灰塵燼。中秋之夜,城鎮上大戶人家還有「步月」的雅興。月上三桿後,鑼鼓班子紛紛出動,踏著月華走街串巷,咚咚嗆嗆,邊走邊敲,樂此不疲,直到夜深盡興方歸。
(2)當頭酒 喝月色 舊時每年的農歷十一月十五,壽縣城鄉有「喝當頭酒」、「喝月色」的習俗。人們依據對月行規律的認識,認為一年中只有十一月十五日半夜時的月亮正對此地,直射於人身上而地面卻沒有影子,故名之曰「當頭」。每逢這一天,上年紀的人們在天黑後都置酒院中,淺斟低酌,邊飲邊等。有些愛熱鬧的人覺得獨坐候月未免乏味,便三五相邀:「走,喝月色去。」來到街頭酒館里坐下,大家掏錢湊份子買酒叫菜,謂之「抬石頭」。一邊吃酒,談古論今,一邊等待月上中天。故這一天城關及農村集鎮上酒館的生意都特別好,幾乎座無虛席。此時庭院中早已豎立一根竹竿。時至夜半,滿月一輪,當頭無影,人們沐浴在月華中,禁不住發思古之幽情,吟詩作對,談古論今。又興致大發,重新回到酒桌旁,行令猜拳,往往一醉方休。
(3)柏樹廟·柏樹廟會 柏樹廟位於葉集鎮彭台村,始建於隋朝,廟內供奉東嶽嶽神和十殿宮真君,千餘年來香火連綿不絕。1997年至2004年,柏樹廟繼續對原廟建築重新維修,新建大雄寶殿一座,成為集宗教、旅遊為一體的旅遊景點。 據傳說,農歷三月二十八日為東岳王降生之日。這一天在這里燒香許願十分靈驗,有求必應。故年年來此求簽問卜、求子掛紅、燒香還願者絡繹不絕。遂在柏樹廟附近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廟會,不但繁榮了鄂豫皖三省的民間藝術,推動了邊際民間貿易活動,還吸引了大批外地遊客來此參觀游覽。
(4)霍山地方風情 霍山這塊熱土養育了勤勞、善良、熱情、智慧的人民,這里

既有濃厚的現代氣息,也保留了獨具特色的地方風情。如竹篩、簸箕、竹烘斗等生產工具隨處可見,也可見到蓑衣、斗笠、草鞋等生活用品。石磨、石碓等雖然很少使用,但仍保存完好,特別是水碓沖木粉這個古老的生產方式仍然在發揮作用。縣內有條水輪河,就是因此而得名,至今這種水碓還在歡快地運轉。土灶、鐵鍋、竹把子仍是手工製作霍山黃芽的基本工具。玩龍燈、舞獅子也是霍山人喜愛的節目。特色飲食,除霍山黃芽、迎駕貢酒外,還有小河魚、紅燈籠泡辣椒、米酒、糍粑、米面餅、血豆腐等幾十種地方美食。
(5)大別山民俗文化苑 坐落於霍山縣銅鑼寨風景區銅鑼峰東麓環翠園。始建於2002年7月。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0平方米。房屋樣式為仿清建築,青磚灰瓦,一進兩重,騎樓帶天井,迴廊連古屏;雕欄畫廊,古色古香。室內陳列著當地20世紀50年代以前農民生產、生活、娛樂等方面的各類器具。走進苑中,如解讀一本山村民俗風情百科全書。苑名由著名文學家魯彥周先生題寫,現已正式對外開放。
(6)銅鑼寨古石臼 霍山縣銅鑼寨始建於明代末年。據《霍山縣志》記載,寨頂中部有三個古石臼,現均已找到。石臼形模甚古,其中最大一個石臼上口直徑40厘米,底徑28厘米,深24厘米。石臼為舊時加工穀物所用。三個古石臼都已對遊客開放。
(7)舒城民俗風情 境內民風淳厚,民眾性格開朗,處世多和親睦鄰,待人則熱情大方,家庭觀念較重,講究落葉歸根。長期以來,衣著以樸素大方為標准;食則以大米為主食,鋪以玉米、山芋等雜糧;菜食以鹹味為主,輔以辣味,不喜甜食。民居以背北向南為主,主房四周雜以牛屋、豬欄、禽舍、茅廁等簡易建築。過去住房多泥牆草頂、開窗甚小,改革開放後,多建磚牆瓦頂的基建平房。近年,則以兩層(或以上)基建樓房為普遍。結婚以男娶女嫁為主,男到女方落戶稱為招女婿。結婚時以喜慶祥和為基調,設喜宴待客,有鬧新房的傳統風俗。喪事過去多為棺葬,現除較遠山區外,已大都實行火葬;除幼小夭折外,均有停屍3日的習俗。

3、本人在做霍山縣的規劃項目,請大家提供點有關霍山地域文化特點的資料,最好能和漢文化或唐文化扯上點關系

霍山地處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北麓,面積2043平方公里,人口36.7萬,轄16個鄉鎮、130個村、15個社區,屬北亞熱帶溫濕季風區,植被豐富,物種眾多,森林覆蓋率達71.5%,生物物種多達6500餘種,是一個生態系統相對完備、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珍稀物種豐富的天然基因寶庫。這里有豐富的礦產、葯材、茶葉、蠶桑、毛竹、水電、板栗、森林等自然資源,素有「金山葯嶺名茶地,竹海桑園水電鄉」的美譽。 下轄地區: 衡山鎮,佛子嶺鎮等 面積: 2043平方公里 人口: 36.5萬 霍山歷史悠久,上古時期名為英,相當於諸侯國。早在春秋時期就設有潛邑,漢代設為潛縣,隋朝始稱霍山縣。霍山人傑地靈,民俗風情,人文歷史源遠流長,許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精美的華章;霍山英雄輩出,曾有數十位傑出人物名垂二十五史。霍山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是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 霍山風光旖旎,景色宜人。海拔1774米的大別山主峰白馬尖雄踞境內,「新中國第一壩」佛子嶺水庫鑲嵌其中,漢武帝敕封的小南嶽號稱皖西第一山,「江北小黃山」銅鑼寨集奇松、怪石、湖光、雲海、瀑布、溫泉之大成,還有南嶽天池、六萬晴霞、西山瀑布、文峰古塔、明代文廟、宋窯遺址、九椏古楓和「卧大佛」、「睡美人」等眾多自然和人文景觀。 安徽霍山是著名的茶鄉、酒鄉、生態之鄉,是山城、古城、宜居之城,是大別山腳下的一顆耀眼的明珠,這里有安徽「三黃」之一——黃芽茶,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迎駕貢酒。近幾年,霍山經濟社會發展迅速,綜合縣力從本世紀初的全省第49位躍居到2009年的第11位,多項經濟指標跨入前10列;是環境質量狀況最好的時期,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生物物種多達6500種,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多年保持100%,37萬城鄉居民喝的全是Ⅰ類「山泉水」,環境質量狀況綜合指數位居全省前5位。秀美的青山綠水吸引著各方遊客,年接待量以30%的速率增長,被眾多遊客或外商投資者稱贊為「中國的瑞士」,是投資興業的福地,是休閑旅居的樂土,是名副其實的「匯碳之源」,天然氧吧。2010年元月,霍山通過環境保護部國家級生態縣考核驗收,成為中國第4個、中西部地區第1個國家級生態縣,還是2010中國生態文明示範縣。 霍山位於安徽省西部偏南,淮河一級支流淠河的源頭區,縣域面積2043平方公里,人口37萬,轄16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霍山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就設有潛邑,漢代改為潛縣,隋朝始稱霍山縣。霍山是山區、庫區、革命老區為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大別山主峰(白馬尖)雄踞境內,新中國第一壩佛子嶺水區鑲嵌其間,擁有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2處,素有「金山葯嶺名茶地,竹海桑葉水電鄉」之美譽。 如今,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00平方公里,佛子嶺、磨子潭、白蓮崖三大水庫及其上游水質常年優於Ⅱ類標准,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多年保持100%。在城區,文峰、文廟、紅源廣場、淠陽湖公園,成為居民休閑健身的理想去處;穿城而過的柳林河、幽芳河、喜鵲河三條自然河流全面美化亮化;世林花園、嘉利新城等一大批現代化生態型住宅小區比鄰相望,城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3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垃圾衛生填埋場等一大批環保基礎設施投入運行使用。在村鎮,伴隨著文明、生態村鎮的創建,全縣16個鄉鎮有13個被環保部授予國家級生態鄉鎮,125各村有104個實現了「戶保潔、組收集、村轉運、鄉鎮處理」生活垃圾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城鄉環境一體化建設整治工作全面推進。近年來,霍山還相繼被命名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綠色小康縣、安徽省首屆十佳環境優美縣等,探索出一條經濟社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之路。 霍山縣轄12個鎮、4個鄉:衡山鎮、佛子嶺鎮、下符橋鎮、但家廟鎮、與兒街鎮、黑石渡鎮、諸佛庵鎮、落兒嶺鎮、磨子潭鎮、大化坪鎮、漫水河鎮、上士市鎮、單龍寺鄉、東西溪鄉、太平畈鄉、太陽鄉。 霍山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23種礦產40多個礦點,潛在價值1600多億元。已開發金礦、花崗石、石英、礦產資源 螢石等9個品種,其中年產黃金100公斤。 礦產開發利用條件: 由於我縣近些年大力實施公路村村通和電話村村通工程,因此礦產資源開發的交通條件、通訊條件較好,我縣電力資源豐富,有充足的電力保障,水資源也比較豐富,加之勞動力相對價格比較低廉,因此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條件較好。 1985年中葯材資源普查統計,中葯材共有1735種,其中常用中葯200多種。經過近20年的變化,全縣中葯材除少數引種栽培品種由於自然條件不適或後來的市場變化而淘汰外,大部分地道、名貴葯材都有了較大發展,部分品種如霍山石斛、天麻、茯苓、靈芝等生產情況良好;野生葯材由於生態保護的不斷增強,資源蓄積量逐年增多。經調查了解,全縣中葯材蘊藏量達8000萬公斤,其中家種葯材佔25%,野生葯材佔75%。在所產的200多種常用中葯中,人工種植(養殖)品種佔20%,其它均為野生葯材品種,其中年產量在10萬公斤以上的有葛根、魚腥草、斷血流、貫眾、虎杖等;年產量在5萬公斤以上的有野菊花、夏枯草、連錢草、益母草、仙鶴草、矮地茶、紅藤等。 (二)中葯材生產情況。 1、種植(養殖)品種。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我縣的葯材生產主要集中在大宗、地道、名貴,生產技術普及,產量相對穩定,市場銷路廣闊的品種,主要有:茯苓、天麻、靈芝、杜仲、厚朴、山茱萸、辛荑、山梔、金錢松、葛根、桔梗、丹參、蒼術、白術、射干、玄參、皖貝母、霍山石斛、靈貓香、麝香等,其它還有款冬花、木鱉子、紫蘇子、雞冠花等。 霍山素有江北毛竹第一縣之稱。霍山縣現有毛竹林面積231967畝,佔全縣林業用地面積的10.5%,總立竹霍山毛竹 量3600萬株,平均每畝立竹株數156株,平均胸徑9.6厘米,最大胸徑17.8厘米,年可採伐量400萬根。霍山縣毛竹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鄉鎮:諸佛庵鎮8.1萬畝,佛子嶺鎮4.1萬畝,大化坪鎮3.2萬畝,黑石渡鎮2.5萬畝,落兒嶺鎮1.4萬畝,單龍寺鄉0.7萬畝,衡山鎮0.7萬畝,磨子潭鎮0.6萬畝。桃源河和白蓮岩被命名為「安徽竹子之鄉」。霍山縣雖處於中國毛竹自然分布的北緣,但大別山區特有的小氣候條件和立地條件為毛竹生長提供了優越的環境,使霍山毛竹具有莖粗、干直、梢慣、質韌、壁厚、抗性強等優點,深受建築業和竹加工業的青睞。悠久的栽培歷史和竹農良好的養竹、愛竹習慣,使霍山縣的毛竹資源不斷擴大,成為安徽省江北地區毛竹資源第一大縣,在全省位列第三,是面向銷區運距最短的商品竹生產基地縣。 毛竹系列工藝品取之天然毛竹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加工,精製而成;具有外觀典雅,古樸返真,融裝飾、實用、觀賞於一體,是旅遊產品經銷商之首選。 主要竹製品有:1、保健竹茶杯:泡茶不發黃,有竹香、茶香溶為一體。 2、保健竹茶筒:精品茶葉,極品包裝,乃綠色飲品有著純天然古樸黃雅的外觀。 3、青竹筆筒: 古樸大方,乃文人墨客的書房必備之品。 4、竹香爐、煙缸、花瓶、小動物等:精巧玲瓏,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情調。 霍山黃芽茶受到古今偉人、名人的青睞。據民國《霍山縣志》記載:民國四年,武漢茶莊來霍山收購「抱兒鍾秀」黃芽,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參展獲金牌獎。建國後人民政府更致力於恢復 和發展茶葉生產,現在茶園面積已達10萬畝,為安徽省主要產茶縣之一。從七十年代起,先 後恢復了黃芽、菊花茶、小峴春等歷史名茶;新開發了翠芽、雨花茶、銀針等高檔茶。出口炒青、霍山翠青、霍山黃芽獲得了省優、部優名茶稱號。? 曹雪芹筆下的霍山茶?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賈府喝茶進行了描述,文中寫道:「賈府中常喝養生茶,六安茶是賈寶玉最愛喝的養生茶」。明代文霍亨《長物志》曾註:「此茶產於六安州霍山縣宜人葯品 茶之本性實佳」。 張星煥稱諸佛庵仙人沖的茶為「仙人茶」。這位清朝文學家、旅行家在《皖游記聞》中曰:「霍山仙人沖以左元放故里得名,如今左姓最多,皆為元放之後裔也。其地產石灰……亦產茶,賈人美其名曰『仙人茶』」。 鄭板橋作聯贊譽菊花茶 揚州八怪之一,清詩人、畫家鄭板橋,生平嗜霍山菊山茶。鄭板橋曾作聯雲:「白菜青鹽芡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可見菊花茶是他的生活必需品。安徽茶葉專家陳椽教授考證此茶 主要產於霍山諸佛庵、品質極佳。近年當地恢復了這一名茶,頗受顧客青睞,1990年一李姓 台商一次就訂購1000公斤。? 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記載,霍山在宋代時,年出售茶葉已超過五十萬斤,占 當時全國出售茶葉總量的百分之五這位北宋政治家、科學家在該書記載:「國朝六 榷貨務:十三山場都貢茶。歲一千五十三萬三千七百四十七斤半,租額錢二百二十五萬四千 四十七貫四十……。霍山山場賣茶五十三萬二千三百九斤,賣錢三萬五千五百五十五貫四百 八十九。? 歐陽修稱:自唐代開始霍山黃芽就上貢朝廷,他在《新唐書》中記載:「壽州、壽春郡士貢絲、布匹、茶、生石斛」。從這位唐代大文學 家 記述中,可以看出霍山茶葉,唐時即為貢品。因當時霍山屬壽春郡,茶、石斛均為霍山出產 。(霍山古時曾屬壽春)。 高一涵身回故園贊新茶高,六安人,愛國主義教育家。1956年6月到佛子嶺水庫參觀,時值茶市旺季,沿途欣賞新茗,觸動情懷,賦詩表達回鄉之情。詩曰:「雲霧山中旭日紅,飽賞新茗腋生風,茶歌聲里聞鄉語,真個身回故園中」。 孔德成為李傳軾《中國茶詩》題名李傳軾生長在茶葉之鄉霍山,長期從事 茶葉工作,編輯《中國茶詩》一書在台灣出版。中華九大仙草之首——霍山石斛 中國葯典會委員,石斛屬研究專家包雪聲教授在《中華仙草之最--霍山石斛》一書前言開篇語中就霍山石斛 說道:「如果說世界上確有什麼仙草的話,我們認為這種仙草應當是霍山石斛。」道家經典《道藏》曾把霍山石斛、天山雪蓮、三兩人參、百二十年首烏、花甲茯蓯、深山靈芝、海底珍珠、冬蟲夏草等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且霍山石斛名列之首。 霍山石斛歷史上一直貴為皇室專用,皇帝們為了長生不老而用霍山石斛煉制長生丹。現在成為貴族們爭先到原產地搶購的養生保健佳品。霍山石斛歷史上被譽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救命仙草」現代人尊稱為「中華仙草之最」「健康軟黃金」,用霍山石斛加工的飲品--楓斗,被稱為「楓斗之王」。 霍山石斛的現狀 霍山石斛主產於大別山區的安徽省霍山縣,屬未進化的的氣生蘭科植物,大多生長在雲霧繚繞的懸崖峭壁崖石縫隙間和參天古樹上。由於其生長條件極為苛刻和長期無節制採集,產量很少只能作為國家、省、縣的禮品,市場根本無法買到。1987年,國務院將其視作植物中的大熊貓,列為野生葯材二級保護品種。近幾年,霍山縣委、政府加強了霍山石斛的管理,加大了霍山石斛基地的投入。使模擬霍山石斛生長環境的野生基地大幅度地增加,產品也有了少量供應市場。 小河魚 銅鑼寨山高嶺大,小河溪流眾多,盛產無污染的小河魚。小河魚長15厘米左右,先去內臟,洗凈,再炕干,最後曝曬數日即可。銅鑼寨名菜「青椒小河魚」,色香味形俱佳,鮮爽可口,回味悠長。 蒿子粑粑 以蒿子、米粉、臘肉為原料精製而成,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鮮色美。 霍山縣對蒿子粑粑有著美麗的傳說,即「鬼節」與蒿子粑粑。在安徽省霍山縣,民間有句俗語叫「三月三,鬼下山!」。 傳說在很古很古的時候,陽間和陰間之間的界限沒有現在這樣的森嚴,死人的魂魄可以到陽間玩玩,活人的魂魄也可以到陰間看看,方便得就象走親戚一樣。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陰陽生死之間的界限更加寬鬆了。三月初三晚上,陰間的街市到處張燈結綵,披紅掛綠,大街小巷擠滿著華麗的鬼魂。隨處可見龍燈、獅舞、高蹺、花船,其熱鬧繁榮非人間的春節可比,因而在這天晚上,人的魂魄經受不了陰間的誘惑,紛紛到鬼市去遊玩,他們有的游盪於街頭巷尾觀燈看戲;有的在酒樓茶肆喝酒聽曲;有的趁機去望從未見過面的列祖列宗。待到雄雞報曉,鬼市收市時,大多數的遊魂心滿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軀體。少數遊魂樂而忘返,就留在陰間了。翌日,陽間一片哭聲。我們為那些魂魄不歸的親人請來和尚道士念經畫符招魂。親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經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貪玩的遊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體腐爛後,就長離人間了。因此,農歷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間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們稱為「鬼節」。 不管人們如何恐懼,每年三月三的「鬼節」還是照常光臨。「鬼節」前夕,人們都擁到廟里燒香磕頭,祈求神靈菩薩保佑。人間濃烈的香火,直沖到觀音菩薩的蓮花座前。觀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間燒香的原委。一天晚上,她托夢給一個老奶奶:「我是南海觀音菩薩,知道人間有難,特來拯救你們。我增你仙草一株,用它和面做粑粑吃下,三月初三保管無恙。 老奶奶一覺醒來,手裡果然拿著一株青茸茸的小草,仔細一看,跟地里長的青蒿一樣。她把觀音菩薩托夢贈草的事告訴鄉親,大家都很歡喜,忙到地里去採摘青蒿,磨面做粑粑吃。說也奇怪,凡是三月三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過了「鬼節「關。這個消息很快傳遍各地,每年三月三前夕,姑娘婦女就成群結隊到山間地里採摘青蒿做粑粑。直到現在,霍山民間還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習俗。 白馬尖 海拔1774米的大別山主峰白馬尖雄踞霍山境內,「遠東第一壩」佛子嶺水庫鑲嵌其中,漢武帝敕封的小南嶽號稱皖西第一山,「江北小黃山」銅鑼寨集奇松、怪石、湖光、雲海、瀑布、溫泉之大成,還有南嶽天池、六萬晴霞、西山瀑布、文峰古塔、明代文廟、宋窯遺址、九椏古楓(已有350年)和「卧大佛」、「睡美人」等眾多自然和人文景觀。霍山就像一個容顏俊秀的俏麗佳人,永遠透著一股特有的神韻美。

4、霍山有什麼特色小吃

1、蒿子粑粑
(一) 配料:野生蒿子、米面、臘肉、香蒜等
(二)
製法:
1、將新鮮的蒿子用手搓成一團,然後用木棍將蒿子的汁水敲打盡;
2、將臘肉切成小方塊,先放在鍋里炒,臘肉出油時,將米面、切碎的蒿子、香蒜等放進鍋里拌勻,添適量涼水燜一會盛起;
3、將盛起的面做成粑粑狀,要薄厚均勻,做好後放入鍋內加蓋,小火炕,約15分鍾左右即可。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鮮色美,為霍山獨有,傳說每年農歷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

2、面魚
面魚主要配料是豆腐皮、粉絲、糯米、肉、豆腐、生薑末、香蒜末。其主要製法:1.先把豆腐皮打濕後攤平,再將糯米、粉絲、肉、豆腐、生薑末、香蒜末均勻攤放在豆腐皮上2.把豆腐皮連同配料包裹成一長條,然後放入鍋里炕。3.吃時切成方塊狀即可。面魚進口綿軟,香味撲鼻,雖沒鮮魚的真材實料,但俗稱「甲魚」。
3、銅鑼寨小河魚
銅鑼寨山高嶺大,小河溪流眾多,盛產無污染的小河魚。小河魚長15厘米左右,先去內臟,洗凈,再炕干,最後曝曬數日即可。銅鑼寨名菜「青椒小河魚」,色香味形俱佳,鮮爽可口,回味悠長。
4、 血豆腐
豆腐以潔白細膩,受人喜愛。然而,很久以前,在南嶽山莊周邊的農村,群眾則喜愛製作血豆腐,原為一種古老的傳統的習俗,解放後有些淡化,但深山區仍很流行。這種豆腐,色如棗木,鮮嫩油潤,食之淳香撲鼻,色味俱佳,有獨特的鄉土風味。
血豆腐,由於顏色的原因,群眾又稱它為紅豆腐。製作這種豆腐有嚴格的季節要求。俗稱「臘月殺年豬,好作血豆腐」。這就道出了製作血豆腐的季節。血豆腐的原料,以白豆腐、鮮豬血、豬肉為主,三者的比例是10∶4∶4(一)製法:1、將豬肉切成小方塊;
2.
將小方塊豬肉與豆腐、豬血、鹽放在一起揣制,做成圓粑粑狀,放在團簸或籃子里,用柴煙熏干或曬干;3.吃時蒸熟切成片狀即可。血豆腐外觀別致,獨具特色,臘香味重,流行於我縣漫水河等深山區。
山區農家招待客人多用此菜,在酒席桌上,客人品嘗此菜時,視之會誤認為豬肝,食之則鮮美可口。有意思的是,春節吃年飯,農民全家團聚,餐桌上必有血豆腐。因為人們把它當作吉祥菜,取豆腐的諧音,預示來年「鬥富」之意,很有人情味。

5、求農歷三月習俗民俗

農歷三月,一年中的第三個月份。
三月又叫季春、桃月、桐月、蠶月
三月初三,上巳節;
三月十五,苗族姐妹節;
三月廿三,天後娘娘(即媽祖)誕辰。三月(8張)
媽祖誕辰
農歷3月23日為媽祖誕辰日,媽祖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居民信奉的水神。
媽祖,又稱天妃、天後、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經常受到風浪的襲擊而船沉人亡,船員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問題,他們把希望寄託於神靈的保佑。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還立天妃神位供奉。
天後天妃天上聖母媽祖真名林默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苗族姐妹節
節日這天,婦女們都要吃一種用五顏六色的糯米做成的「姐妹飯」,互相贈送禮物,以示吉祥.。 這種飯是用姑娘們在山上採集的野花和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後蒸成的。節日里還有熱鬧的鬥牛場面和「遊方」活動。

三月三節日習俗

漢族
安徽舒城、霍山吃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
(一) 配料:野生蒿子、米面、臘肉、香蒜等
(二) 製法:
1、將新鮮的蒿子用手搓成一團,然後用木棍將蒿子的汁水敲打盡;
2、將臘肉切成小方塊,先放在鍋里炒,臘肉出油時,將米面、切碎的蒿子、香蒜等放進鍋里拌勻,添適量涼水燜一會盛起;
3、將盛起的面做成粑粑狀,要薄厚均勻,做好後放入鍋內加蓋,小火炕,約15分鍾左右即可。
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鮮色美,為舒城、霍山獨有,傳說每年農歷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
傳說故事:「鬼節」與蒿子粑粑
傳說在很古很古的時候,陽間和陰間之間的界限沒有現在這樣的森嚴,死人的魂魄可以到陽間玩玩,活人的魂魄也可以到陰間看看,方便得就象走親戚一樣。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陰陽生死之間的界限更加寬鬆了。三月初三晚上,陰間的街市到處張燈結綵,披紅掛綠,大街小巷擠滿著華麗的鬼魂。隨處可見龍燈、獅舞、高蹺、花船,其熱鬧繁榮非人間的春節可比,因而在這天晚上,人的魂魄經受不了陰間的誘惑,紛紛到鬼市去遊玩,他們有的游盪於街頭巷尾觀燈看戲;有的在酒樓茶肆喝酒聽曲;有的趁機去望從未見過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雞報曉,鬼市收市時,大多數的遊魂心滿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軀體。少數遊魂樂而忘返,就留在陰間了。翌日,陽間一片哭聲。我們為那些魂魄不歸的親人請來和尚道士念經畫符招魂。親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經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貪玩的遊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體腐爛後,就長離人間了。
因此,農歷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間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們稱為「鬼節」。不管人們如何恐懼,每年三月三的「鬼節」還是照常光臨。「鬼節」前夕,人們都擁到廟里燒香磕頭,祈求神靈菩薩保佑。人間濃烈的香火,直沖到觀音菩薩的蓮花座前。
觀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間燒香的原委。一天晚上,她托夢給一個老奶奶:「我是南海觀音菩薩,知道人間有難,特來拯救你們。我增你仙草一株,用它和面做粑粑吃下,三月初三保管無恙。」老奶奶一覺醒來,手裡果然拿著一株青茸茸的小草,仔細一看,跟地里長的青蒿一樣。她把觀音菩薩托夢贈草的事告訴鄉親,大家都很歡喜,忙到地里去採摘青蒿,磨面做粑粑吃。
說也奇怪,凡是三月三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過了「鬼節「關。這個消息很快傳遍各地,每年三月三前夕,姑娘婦女就成群結隊到山間地里採摘青蒿做粑粑。直到現在,舒城、霍山民間還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習俗呢。
薺菜煮雞蛋[1]
農歷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
清朝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曰:「三三令節重廚房,口味新調又一樁。地米菜和雞蛋煮,十分耐飽十分香。」詞中的地米菜即指薺菜。地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它不僅是佳餚一碟,更是靈葯一方。「薺菜,別名地菜、護生草、雞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葯。在中葯里,薺菜的葯用價值非常廣泛,被譽為「菜中甘草」。
祖國醫學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薺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燴,還可用來做餡或做湯,均色澤誘人、味道鮮美,是一道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薺菜來煮雞蛋是最常見的一種吃法。每到三月三這天,薺菜便長莖開花,婦女都會採摘來插在發際。
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故此,老百姓又根據民間傳說,於三月初三這一天,在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凈後捆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民間特有的食療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濕、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
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 薺菜(串心草)以及歌會等活動。 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唐代大詩人杜甫寫有「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樣的詩句。宋代歐陽修也在一首詞中寫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這些都說明,三月三的習俗,唐宋時期仍在盛行。同時這個節日也是男男女女出遊踏青的日子,亦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女兒節。
漢族女孩在這一天過女兒節台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采鼠麹(曲)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灣府志》),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掃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重慶忠縣等地有「三月會」,舉行紀念抗敵將領巴蔓子的盛大活動,是日,群眾抬巴蔓子的偶像繞城遊行,後跟社火隊,玩龍燈、舞獅子,家家張燈結綵,燃放爆竹,熱鬧非凡。
在英德市英紅鎮華僑聚居區域,婦女會在三月三當天收集艾草、薴麻、路邊青等多種植物的葉子,和米粉做成粿子食用,據說能去百病。
壯族
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綉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侗族
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家傳說,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初三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族三月三,節期為五天。每逢農歷三月初一,家家戶戶便開始准備。
初二,姑娘們相邀到河邊撈魚抓蝦,並與小夥子們在坡上備辦野餐。
初三清晨,姑娘們精心打扮後,提上精巧的竹籃,到菜園采來滿監蔥蒜,在泉邊用水洗凈。她們排成一字長龍,站在水邊小路上,羞澀地揮動籃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張望,等待情郎討取。此時山坡上早已站滿了人,里邊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後生討走了籃子。一群穿著整潔青布對襟上衣的小夥子,在人們善意的鬨笑中,一個跟一個地走上水邊小路。這時,小夥子們當眾向意中人討籃,得到者會迎來一陣"噢噢"的贊嘆聲,小夥子可與姑娘悄聲約定還籃時間。討不到籃子的小夥子會招來圍觀者"噓噓"的嘲諷聲,而後在寨旁山坡上對歌,以歌聲繼續尋覓知音,一直唱到天亮。這天中午,人們集中在寨中心的場地上歡歌狂舞。
三月初四還要舉行盛大的化裝舞會。初五下午要為前來觀看的鄰近村寨的客人舉行歡送儀式。
瑤族
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相傳在很久以前,野獸經常出入瑤族村寨傷人、損壞莊稼,為了保衛家園,寨子的民族英雄盤古率勇士上山守獵、捕殺猛獸,盤古不幸被羚羊用角頂破服部而當場死亡,那天正是農歷的三月初三,為了記念民族英雄盤古,瑤族人民把每年的三月初三日定位記念盤古的日子,取名為「三月三」又名「乾巴節」即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瑤族男人都提前一個星期到老林守獵、捕殺野獸、下河撈魚摸蝦,並且烤成乾巴帶回家裡。婦女們上山採摘小靛葉等天然染料,煮水後染成紅、黃、藍、紫四種顏色的糯米飯用於敬獻盤古,年復一年,一直傳到今天。過去「三月三」,瑤族人民放下手中的農活集體休息一天,以祭奠盤古,即婦女們休息做針線活、男人們讀經書、喝酒、娛樂、姑娘和小夥子們卻相約到寨子邊的荒山上、縱林里對歌、談情說愛、玩耍。
布依族
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較為普遍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節日來源與活動內容,隨居住地區不同有所區別。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俗稱「地蠶會」。傳說古時有一莊稼漢,發現年年春播之後都有許多地蠶將幼苗咬死。經過反復觀察,他認為地蠶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馬」。為避免幼苗遭受蟲害,他用了許多方法祭祀都不靈驗。後來,他在春播時炒包穀花去喂地蠶,結果保住了幼苗。這個消息很快傳到遠近的布依人家。
此後,這一帶的布依族為了保護農作物,爭取獲得豐收,於每年三月初三這天,都用炒包穀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蠶」,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蠶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讓五穀豐登。祭畢,人們沿田邊土坎邊走邊唱山歌,並把包穀花撒向田土中。
北部壩王河一帶,因氣溫較低,此時楓葉尚小,未能著色,以三月十三日為「楓葉節」。節日這天,人們到山野踏青游春,兒童們摘嫩楓葉做成圓球拋打,婦女們則摘幾匹嫩楓葉插在頭髻上。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吃。青年們到山坡上吹木葉、唱山歌。如遇上稱心如意的對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達旦地對歌。臨別時,主人家用芭蕉葉包著花糯米飯和雞腿肉分送歌手,作為節日的禮物。貴州望漠縣布依族傳說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驅寒。此日有條狗請客的習俗。
貴州安龍縣部分布依族傳說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
人們為避免山神放出蝗蟲傷害莊稼,確保農業豐收,舊有掃寨祭山神的習俗。「三月三」這天,人們到村寨山神壇前擺設雄雞、刀頭等供品,還要殺一頭狗,將血灑在紙旗、紙馬和寨子進出要道口的石頭上,然後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員攜帶淋有狗血的紙旗,紙馬到各家各戶掃除妖魔鬼怪。各家大門口要設置一張長凳,凳上擺一隻裝滿清水的「水碗」和一隻裝有瓦礫石粒的碗。「老魔公」在大門口咒念「魔經」,打幾個「農陽卦」,再將瓦礫石粒向這家房屋內亂撒,將水碗的水四處亂潑,掀翻大門前的長凳,扣起水碗,意為掃除了魔鬼。最後,給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紙旗、佳上紙馬,另赴他家去掃。村寨住戶都輪掃完畢,「老魔公」口到神壇,將收掃的妖魔鬼怪集中鎮壓於神靈之前,然後全寨男人於神壇處就地會餐,稱為「陪神吃飯」。
該縣德卧鎮稱「三月三」為「趕毛杉樹」,又叫「毛杉樹歌節」,為期三天,聚會者達數萬之眾。雲南羅平八達河一帶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日,是男女青年唱歌對調的節日。這天,男女老少來到河邊聽青年們唱山歌,觀看孩子們比賽劃竹排、打水槍。有的人家還給孩子做花糯米飯分送到邊和寨旁;有的則用小花布口袋裝上雞蛋和各類食品,供玩耍和參加比賽活動的青少年吃。羅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則要在這三天中,舉行盛大的游山、對歌和交友活動。
方圓幾十里的各族青年,屆時也來到馬把山腰一帶,參加和觀賞這一傳統的賽歌對調活動。歌手們可以在這樣的場合中大顯身手,憑著即興作詩吟唱的天才,能和對手連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長的時間。有許多男女青年通過這些活動建立了愛情關系。
畲族
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 傳說,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率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以烏稔果充飢而軍威大振,於三月三這天突圍成功,連戰連捷。畲民為紀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烏米飯,集會對歌。在畲族民眾中,三月三是可以與春節相提並論的重大節日。此日,家家宰殺牲口,祭祀祖先。許多人家往往選擇這一天舉辦婚禮。節日里吃烏米飯。夜幕降臨時,則舉行篝火會,競相對歌。畲民善對歌,此日往往要邀請省內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獻藝,場面十分熱烈。節日里還要趕舞場,跳起火把舞、木拍靈刀舞、竹竿舞、龍燈舞、獅子舞、魚燈舞。同時還有問凳、操石磉、腹頂棍、操杠、趕野豬等畲族民間競技。「三月三」節日活動是畲族人文歷史的縮影,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在建設新農村和加強民族團結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由於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東南沿海欠發達地區,隨著現代化進程和畲族居住環境的改變,畲族的語言、服飾、歌舞正在逐漸漢化,「三月三」傳統節日活動也趨於萎縮,亟待加強保護。
三月三活動
黎族
稱三月三[2]為「孚念孚」,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它為談愛日。關於它的來歷,有個美麗的傳說故事。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人們稱它為談愛日,與海南苗族節日相同。傳說,上古洪水時期,兄妹兩人躲在南瓜中倖存下來。為了成家立業,他們決定分頭尋找其他人,並約好來年農歷三月三會合。結果幾年過去兩人無功而返。妹妹見找不到別人,就忍痛用竹簽將自己的臉刺上花紋,又用植物染上了顏色,不讓哥哥認出自己,以結夫妻,從而使種族得以延續。這也是黎族「三月三」節和紋面來歷的傳說。至今在東方市東方鎮中方,每年農歷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匯集一起,參加「三月三」盛會,載歌載舞、談情說愛。[2]
土家族
土家族的三月三[3],則是土家族的情人節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為媒,以踩腳定親。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三月三、踏沙灘」是象山石浦鎮的一種民俗。關於它的由來,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與生產勞動有關:當地農歷三月初三前後,地溫和水溫開始升高,淺海辣螺爭相爬上灘頭繁殖。當地人便在這個季節去沙灘拾螺,由此產生 「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
如今,雖然灘頭資源逐漸枯竭,當地老人仍耐不住在這個日子帶著晚輩趕沙灘,重溫昔日拾螺的場面。「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也逐漸形成一個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動。
如今的「三月三、踏沙灘」,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以民間民俗文化活動為主體,以體育、漁業競技項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雜技節目為陪襯的特點。其中的文藝表演多種多樣,除了跑馬燈、舞龍燈、彩閣巡遊等,還有據《辣螺姑娘招親》等民間故事改編的越劇表演,以及 「辣螺姑娘拋綵球」在觀眾中招親等娛樂活動。這些活動具有民俗性、群眾性、參與性和娛樂性等特點。
土族
土族傳統節日雞蛋會。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異。屆時,在寺廟里舉行獻牲酬祭,請法師誦經跳酬神舞,以禳災祛禍,保五穀豐登,人畜兩旺。與會群眾還隨身攜帶許多熟雞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擊作戲。

6、六安過小年吃什麼

主要是吃「十大海」。就是十樣菜用十個海碗依次盛上(海碗,就是比較大的碗,六安人俗稱海碗),這十碗菜分別是 一碗粉絲、二碗扣肉、三碗圓子,下水乾子、蝦米湯、燒雞、瓦塊魚、咸鵝鴨、紅燒肉、千張炒青菜。上菜是有順序的,最重要的就是這前三碗,因為在三碗園子上來的時候,主家要對客人敬酒答謝,所以這三碗的順序一應要正確,不可出差錯。


拓展資料:六安春節習俗

歲除

除舊迎新

「年」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此期間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自古就有貼年紅、祭祖、團年飯、守歲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

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除舊布新、迎接新年。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清掃庭舍、張燈結綵、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祭祖

除夕祭祖是過年重要習俗之一,中華民族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報祭祖先的恩德。除夕,人們會擺上菜餚、倒上美酒,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以此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並祈求祖先的庇佑,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

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鍾鳴鼎食之意。

貼年紅

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年畫、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都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貼年紅」。

7、六安有哪些習俗、文化活動

六安古老而神奇,民風純朴,風情獨特。美麗的山川,豐富的飲食,尋常的起居,日常的勞作,都演繹成美好的傳說和地方掌故,寄託著皖西人民對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一、風土人情 六安風土人情具有豐厚的歷史沉積和古樸之風。 1) 居住 舊時皖西地區以農為本,安土重遷。建宅時,要求前闊後高,「宅坐青山龍虎地,門迎綠水...
六安古老而神奇,民風純朴,風情獨特。美麗的山川,豐富的飲食,尋常的起居,日常的勞作,都演繹成美好的傳說和地方掌故,寄託著皖西人民對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
一、風土人情
六安風土人情具有豐厚的歷史沉積和古樸之風。
1) 居住 舊時皖西地區以農為本,安土重遷。建宅時,要求前闊後高,「宅坐青山龍虎地,門迎綠水鳳凰池」(後山前水),「寧要青龍高萬丈,不要白虎抬頭望」(左高右低)。門向多取東南或西南,忌正南正北,更忌與山牆、煙囪、水流、廁所、道路相沖。古時城鎮官富宅前倘有路口、巷口乃立一石碣,曰「泰山石敢當」,謂可祛邪消災。
2) 飲食 舊時沿淮地區多食麥、豆、山芋,山區多食玉米、小麥、山芋,圩畈丘崗地區多食稻米。城鄉人民均有自己動手加工食品習慣,如清明前腌禽蛋,梅雨季節制豆醬,立冬後腌花菜蘿卜,冬至後腌魚肉家禽,春節前做糯米年糕。六安人歷來好客,舊時宴席菜餚一般為八樣、十樣,即「八大海」、「十大海」。
3) 婚嫁 舊時婚姻之事取決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婚嫁方面,一般經過提親、定親、送日子(選定婚配日期)和成親四個步驟,彩禮的輕重、程序的繁簡,以雙方經濟為基礎,經過男女雙方協商,男方多尊重女方意見。 提婚,又稱「提媒」;訂婚,又稱「下書子」;結婚,也稱「完婚」。完婚當天,男方備花轎、新衣、禮物,由媒人率迎親隊伍送至女家。新娘早起「哭嫁」,吃「分家飯」,後由親人背至轎上,嫁妝前行,花轎隨後。繞至男家,新娘由人攙扶從紅色布袋上至堂前行拜堂大禮,後入洞房,飲圓房酒,鬧新房。為烘托喜慶氣氛,有「贊喜句」之風俗,一人唱賀,眾人道好,賓客也可對新婚夫婦適度嬉戲逗樂,謂「新婚三日無大小」。完婚後,還有回門、會親等事。
4) 喪葬 一般經過去世、出殯、柩放(用草包裹或在用磚建成的櫃屋裡放置)和下葬四個環節。在人行將去世時,子女應趕至死者面前送終(俗稱「送老」)。柩放1-3年後,入土下葬。隨著喪葬文明的發展,火化率也逐漸提高,喪葬程序得以簡化。
5) 生育 生孩子的第二天,要向岳父母報喜,第三天產婦要用艾水熏澡,嬰兒也要洗澡,稱「洗三」。在小孩滿月時,要請親朋好友喝「滿月酒」。周歲時(俗稱「抓周」),親朋好友道喜祝賀。到10歲時,也有做10歲生日的。人到60歲時,兒女們要為父母做「六十大壽」(做九不做十)。以後逢生日,也做壽,但一般沒有逢十做壽場面大。
6) 禮儀 舊時禮儀習俗主要有:迎客,賓至主人出門揖迎,賓前主後,入室後讓上座,獻茶敬煙。坐席以8人或10人為滿,坐次視桌面縫線而定,縫線直對門向,則中堂左側為上,右側為次。敬奉煙、酒、飯、茶等物時均雙手捧呈,神情專一,目不斜視。見面,常見者互相問候,拱手作揖;不常見者免冠致意;幼者、晚輩見親友,應先招呼。
二、節慶習俗
六安節慶風俗多彩多姿,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
1) 春節 春節習俗很多,大多屬一些美好、幸福、吉祥、安康之類的祝願和盼望。如臘月十八、十九兩天為「掃塵日」,除舊布新,祈求康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為「小年」,祈求平安。臘月的最後一天為「除夕」,貼春聯,掛新畫,結綵燈,放爆竹,點花燈,吃團圓飯,合家守歲,翹盼新春。除夕與次年的正月初一、初二為「過年」,正月初三早晨,便燃鞭炮「送年」。
2) 元宵節 「正月十五大似年」,「早過十五晚過年」,是六安的傳統。早餐元宵、餃子,元宵中常裹一枚銅錢或硬幣,吃上者謂可「交財運」。早餐後,或趕會,或觀燈,或逛集,或玩樂。是夜,城鄉大鬧花燈。在城鎮,燈會巡禮時,所經居民、店鋪門前,均要燃放爆竹,致送煙、糖之類;在鄉村,燈歌隊、龍燈隊競相出場表演,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3) 端午節 盛行包粽子、賽龍舟之俗。粽子有火腿粽、棗仁粽、肉餡粽、豆沙粽等,有葷有素,花色繁多。至於賽龍舟,更是一種氣勢壯闊的水上競技活動,下水龍舟扮成青龍、黃龍、白龍諸色。舟上劃手身著綵衣,結扎齊整,雙手執槳,分坐船舷,擊鼓者則立船頭。一聲令響,數舟齊發,水上群情激昂,岸上歡聲雷動。
4) 中秋節 有「早過端午晚過節(中秋節)」之俗。若中秋之夜天高氣清,月輪慢轉,家家在庭院、門前或樓台擺上桌椅,備齊月餅、水果和茶水,邊吃邊敘,親情融融。在農村,除了賞月、品嘗食品之外,青少年們多到村外打火把、撂火球、舞火龍火獅,天上人間,飛彩流霞。待一切平靜之後,三五成群的孩子們便悄悄地去「摸秋」了,所謂「摸秋」,就是借月光偷摘莊稼,摸著不同的莊稼就有不同的兆頭,是一種充滿神秘、冒險和人生嚮往的樂事、趣事。

8、六安市是怎樣過元宵節的?有那些習俗?

六安市元宵節習俗:
六安地區的元宵節,市民習慣過早不過遲。清晨即燒香、點燭,鳴放鞭炮,吃元宵。中餐菜餚豐盛,合家團聚。晚間,點亮門燈,通夜不息。街道、村落玩燈、唱戲。
元宵節當天,還有「炒跳蚤」之俗,即將瓜子、花生、玉米放在鍋中翻炒,謂可使家中保持衛生、田裡莊稼不生蟲害。鄉間少年常三五聚集,將干掃帚點燃後拋向空中,謂「撂火把」、「玩火球」。
農村常有好事者,於元宵節清晨,到附近廟里去搶「紅子」。紅子是人家上年生了小孩,今年元宵節送給廟里,送子娘娘塑像的「紅蓋頭」。
傳說送子娘娘上的「紅子」,送到誰家,即使久婚不育的婦女,也會生孩子。年年這天都會有成群結隊的人,到廟里搶「紅子」。
搶來的「紅子」,一群人敲鑼打鼓,送到希望生孩子的人家。主人則要辦酒席招待。如果以後生了孩子,還要於第二年元宵節,買一塊紅布到廟里去還「紅子」。

六安市各地其它元宵風俗:
金寨:上百子燈
上百子燈,這一點最能體現到金寨人的人情味。正月十五晚上,金寨的一些人家要到一些孤墳上去點上一盞燈,這些墳塋往往是沒有後代的死者,或者雖有後代,但後代們離墳塋太遠,根本沒辦法來「上燈」。
去「上燈」的人家的本意就是告慰地下的死者:不要太遺憾,咱們這些來「上燈」的人都是你(指地下的死者)的後代啊!

霍邱:蒸饃饃
跑百病
這一天家家戶戶,紅燈高掛,又叫「燈節」,是春節的又一個慶賀的高潮。各地掛燈籠,舞獅子,劃旱船,挑花挑,打花鼓,唱大頭和尚戲,熱鬧非凡。

南鄉洪集、姚李一帶,每年十五,都有盛大的廟會,並且還有「搶紅子」的習俗。西鄉石店一帶,農家中午蒸饃饃,又「爭風」,預示收割,揚場有風;晚上菜餚豐盛,飯後炒花生、瓜子。
正月十六日,是走親訪友的吉祥日子,稱為「跑百病」。婦女們相互拜訪,一直持續到正月底。

霍山:吃尾巴座子、 舞獅舞旱船
正月十五,全家團聚吃元宵,另外要吃尾巴座子,三十晚上吃豬頭,十五晚上吃豬尾。元宵節早起放鞭炮,燒香燃燭,晚上通宵點燈,處處燈火通明,俗語說:「三十晚上火,十五晚上燈。」
一些地方還有給親人墳上送燈的習俗。較大的集鎮都要組織玩燈。舞獅舞龍舞旱船。
當地有「過了正月半,各人尋事干」之說。但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事實上一些門面三天年仍然做買賣(不是大開門)。
而十五以後拜年的依然不斷,「手拿鐮刀去割麥,家裡來了拜年客」,只要在上半年初次見面,仍然稱作拜年。

舒城:吃粽子、回娘家
提井水吃粽子,在這個團圓日,家裡的長子要起來提第一桶水,意為當門立戶,必須管家中吃喝。
粽子和雞蛋煮好後,吃時不能說粽子,要說元寶;吃粽子不能用剪刀,而要直接用手去解開麻線;雞蛋叫做金蛋。
接姑娘回娘家。按當地的風俗,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回家過年的,只能在十五的時候回家。
吃著湯圓放煙花。晚上天黑的時候,家裡的每一盞燈都要點亮,這是讓各路「邪神鬼怪」讓道。然後吃湯圓,按照習俗,一人要吃上10個。在吃湯圓的時候,開始放爆竹、點煙花了。

9、霍山有什麼特色小吃?

霍山有很多特色小吃,其中比較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蒿子粑粑

主要配料為野生蒿子、米面、臘肉、香蒜等,這種蒿子粑粑略帶綠色草類清香,特別甜美可口。

2、血豆腐

血豆腐的原料,以白豆腐、鮮豬血、豬肉為主,三者的比例是10∶4∶4,吃起來有點黏牙,但味道不錯。

3、農家梳邊肉

它是用豬五花肉經燉炸後切成條狀,皮朝上整齊地碼在大海碗上,如梳子狀,下墊梅乾菜或者干豆角,上籠蒸熟而成,其肉色紅潤,肥而不膩。

10、給我點山西霍州市霍山的資料

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

概況

霍州市位於山西省南部。東經111°43′,北緯36°35′。南北長約30千米,東西寬約36千米。總面積765平方千米。總人口29萬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駐鼓樓街道。郵編:031400。代碼:141082。區號:0357。拼音:Huozhou Shi。
境內東北高、西南低,平原、丘陵和山地各佔三分之一。海拔標高516米—2504.30米,年平均氣溫12.1℃,降水量353—688.90毫米。

行政區劃

霍州市轄5個街道、4個鎮、3個鄉:鼓樓街道、北環路街道、南環路街道、開元街道、退沙街道、白龍鎮、辛置鎮、大張鎮 、李曹鎮 、陶唐峪鄉、三教鄉、師庄鄉。

  霍州市位於晉南臨汾地區北部,太岳山主峰和汾河橫貫其中。霍州不僅是中國十大名山「五嶽」、「五鎮」之中的中鎮探花,更留下了堯帝及女兒的風采足跡,唐太宗起兵反隋興唐也在此開戰,古霍國之地還是「門神」與明代名吏曹端的故地…… 霍州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位於市內東大街北側的霍州州署大堂始建於元代,是我國現存惟一的州級衙門,它同北京故宮、保定直隸總督署、南陽市鄉內縣衙,組成了我國保存較好的,從古代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機關的系列建築。  貼門神風俗出霍州。相傳,隋朝末期駐守太原的將領李淵、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興唐之時,在霍州城兩度爭戰,用計收降守將尉遲恭、敬德,使其與秦瓊,叔保,成為帳前兩員哼哈猛將,唐王李世民有感兩人為其守門警衛時,威震惡夢中的鬼魅妖魔功勞,便命畫匠做兩人像圖畫,張貼於帳前或宮門以鎮避邪,此舉以後傳為民間貼「門神」風俗。 霍州市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旅遊資源相當豐富。古為堯都畿內,唐代號稱「中州重鎮」,明清時期被列為全國直隸州。境內有約10萬年前的大張古文化遺址。載入《中國名勝辭典》的有西周厲王墓;有唐高祖反隋南下中途休整的歇馬灘;有唐代名將尉遲恭行轅帥府霍州署,其建築規模宏偉壯觀,是我國保留較完整的古代州級衙門之一;有唐宋元明歷代造鑿的千佛崖石刻文物;有精雕細刻,巧奪天工的明代鼓樓;有挺拔高聳、造型優美的雁塔。位於市境東部的霍山,蜿蜒起伏,林海茫茫,玉泉濺珠,流水潺潺,山光凝瑞,風光秀麗,是理想的旅遊避暑勝地。懸泉山自然風光景區是其代表性傑作。清康熙皇帝當年西遊至霍州,觀賞游覽霍州風景名勝後,欣然御書:「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堯王避暑聖地陶唐峪,谷深幽靜,奇石峻峰,松柏蒼勁,浮橋小瀑,仙女浴池,是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  為提升霍州市的旅遊文化品位,有霍州發起並促成了「中國四大古代官衙國際旅遊專線」和「中國五大鎮山聯袂對接活動」,以及霍州、霍山文化研討會的舉辦,更使霍山名震中外。 文字 位置:霍州地處東經110°38′—112°3′,北緯36°26′—36°42′之間,位於山西中南部,與臨汾、晉中盆地交界,扼山西南北;交通之要沖。四周群山環繞,汾河從西北切割韓信嶺入境,流經市境西部。 氣候:屬海拔標高516米—2504米,年平均氣溫12、1℃,平均日照時數244小時,無霜期170—230天,降水量353—688毫米。耕地27萬畝。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無霜期長,適宜種植小麥、玉米、穀子、棉花、油料、蔬菜、葯材和干、鮮水果等作物。 最佳旅遊時間:春、秋季。面積:總面積768平方公里。人口:2846;5萬。 景觀:大張古文化遺址、西周厲王墓、歇馬灘、霍州署、千佛崖石刻文物、明代鼓樓、雁塔、霍山、陶唐峪等。  風景有載入《中國名勝辭典》的有西周厲王墓;有唐高祖反隋南下中途休整的歇馬灘;有唐代名將尉遲恭行轅帥府霍州署,其建築規模宏偉壯觀,是我國保留完整的古代州級衙門之一;有唐宋元明歷代造鑿的千佛崖石刻文物;有精雕細刻,巧奪天工的明代鼓樓;有挺拔高聳、造型優美的雁塔。位於市境東部的霍山,蜿蜒起伏,林海茫茫,玉泉濺珠,流水潺潺,山光凝瑞,風光秀麗,是理想的旅遊避暑勝地。懸泉山自然風光景區是其代表性傑作。清康熙皇帝當年西遊至霍州,觀賞游覽霍州風景名勝後,欣然御書:「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堯王避暑聖地陶唐峪,谷深幽靜,奇石峻峰,松柏蒼勁,浮橋小瀑。 霍州市交通便利。南同蒲鐵路和大運二級公路、國道、霍侯一級公路並行,縱貫市境南北,霍上(霍州——沁源上社)、霍桃(霍州——隰縣桃紅坡)兩條公路橫跨東西兩山;鄉村公路輻射成網,四通八達。境內有霍州、辛置、聖佛、什林四個火車站,有9條鐵路專用線。  特色小吃有: 餄面:優質小麥粉,經專用工具——餄床壓制而成,有筋、有骨、百吃不厭。  碗坨子:苦蕎麥粉成漿加工後,裝入碗或盆中冷卻後,即可食用、因其狀而得名,口感奇特,清熱、解毒。  登高饃:春節主要食品,小麥精粉發面,配以紅棗精製而成,老百姓將其作為禮品走親訪友。 羊羔饃:民間七月十五送給新出嫁的姑娘,用小麥麵粉塑成十二屬相及其它各種動物樣、小巧玲瓏,造型優美。  燒餅:將優質麵粉、油麵配以小茴香,在特製爐內燒烤精細加工而成.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