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家鄉民族風俗

家鄉民族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16 06:50:31

1、自己的家鄉有哪些民俗文化?

殺豬菜,每次到過年,都會邀請一些專業殺豬人來家裡把自己養的肥肥胖胖的豬殺掉,然後這些肉作為年夜飯的主菜,其他的肉和部分食材作為臘腸 臘肉等等。

2、8種家鄉風俗民俗是什麼?

8種家鄉風俗民俗:

1、抓周

抓周,東亞國家的一種風俗,起源於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種小孩周歲時的預卜嬰兒前途的習俗。新生兒周歲時,將各種物品擺放於小孩面前,任其抓取,傳統上常用物品有筆、墨、紙、硯、算盤、錢幣、書籍等。在現代,也有些會放滑鼠、牙刷等現代物品,或者以圖像卡片代替實物讓嬰兒抓取。

2、喜公公喜婆婆

中國北方一些地區,特別是陝北、甘肅、山西等地,在紅事上給「喜公公」「喜婆婆」臉上塗抹鍋底黑灰或是化妝。在兒子娶親的當天,他的老爸老媽就坐在家裡,等著周圍的鄰居來家中給自己打扮。全程下來,鄰居們可以隨意在他們的臉上塗脂抹粉,公公和婆婆則全程笑臉相迎,也不反抗。如果公公婆婆開心了,全家人都開心,家裡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3、劃旱船

旱船是中國民間表演藝術形式之一,逢年過節或慶祝等,山東、陝西、山西、河北境內各地都廣為流行,這是一種模擬水中行船的民間舞蹈。「旱船」是一種模擬水中行船的民間舞蹈,道具是依照船的外觀形狀製成的木架子。在這種船形木架周圍,裝飾有紅綢、紙花、彩燈、明鏡等。劃船者一般是一個人,有時也有雙人、四人甚至七人的,伴隨著鑼、鼓、鈸等打擊樂器到處表演。

4、獅舞國家非遺

獅舞,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華各族人民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5、傣族潑水節國家非遺

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歷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西雙版納潑水節內容包括民俗活動、藝術表演、經貿交流等類別,具體有潑水、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2006年05月20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申報的傣族潑水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瑤族爬樓

瑤族歷來有女娶男嫁、戀愛自由的傳統,「爬樓」是瑤族獨特的婚戀習俗,是最具特色的傳統之一。當姑娘到了戀愛的年齡,父母就安排她們到吊樓里居住。小夥子來談情說愛時,需要攀著從樓柱伸出的梁頭爬上去,進入吊樓與姑娘幽會;當小夥子返回時,仍沿著樓柱往下爬。人們稱這樣的戀愛方式叫「爬樓」。爬樓的規矩很嚴格,已結婚訂婚的人不得參加。

7、新娘過河

新娘過河,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姻的風俗習俗之一,是要過「三關」闖「十門」的。先談戀愛,後定親,才能成親,謂之「三關」。迎接、對歌、出門、穿村過寨、過河過橋、入門、唱調、回門、回家、入洞房,謂之「十門」。「過河」只是「十門」中的第五個「門」,「十門」過了才能入洞房。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未婚男青年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

8、踩高蹺

踩高蹺,是漢族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是我國北方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深受群眾喜愛。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3、家鄉民風民俗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有各種迎賓禮節。預約的會客,不論是社會團體還是私人會面,主人總是遠遠的迎候著客人。有人會在路邊等候,有的騎馬飛馳而來,有的騎著摩托、乘著越野吉普車趕來,在隆重的場合還會分幾個梯隊迎接客人。
如果您到大草原旅遊,您一定會到草原上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為這是蒙古族從古到今的傳統。當來到這里,您一定會情不自禁地贊美主人的住處,「這真是一塊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或者您會用臨時學會的蒙語「賽努!賽努(好啊!好!)表示自己的情懷,一句蒙古語說出來,這里的主人會由衷地高興。
當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進蒙古包後,賓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側。一般來了十分尊貴的賓客,主人會主動讓您坐在正北(男坐進包後的西側,女坐進包後的東側)位置上。這時候,主婦會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擺在客人面前,然後端上一碗滾燙飄香的奶茶,請客人們品嘗。接著在問候和笑聲中開始敬酒,主人手捧哈達,托著銀碗、齊眉舉盤,把美酒敬獻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飲而盡,主人會非常高興,頓時主客情融,氣氛很快會熱烈起來;如果您不善飲酒,接過銀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這表達了對主人的尊重與親密。
待客
這里的主人首先給客人斟上新熬的奶茶,擺上奶食、糕點、炒米等茶食為客人壓飢解渴,有的還做點面條,讓客人們少吃一點墊個頻祝?然後敬酒。由主人先用小酒??酒盅)向客人們每人敬一杯,這就是敬酒的開始。接著用大杯(比銀碗小一點專用敬酒的銀制器皿)從客人中的年長者開始,依次一一進行;敬酒達一定杯數就要奏樂唱歌為客人們喝酒助興;酒後用飯,招待客人的最高禮節為整羊宴,其次為羊背子宴。
神奇的蒙古包
如果說草原是綠色的大海,蒙古包則是大海中的點點白帆。蒙古包作為草原上特有的建築,既美觀又實用,而且結構簡單,便於拆運。
蒙古包具有結構簡單,便於拆遷組裝,就地取材,自產自用等特點,非常適於游牧生活,蒙古包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聰明才智。在大海般的綠色草原上,星羅棋布的蒙古包白帆點點,會使人感悟人與大自然的和諧!蒙古包其形呈天幕式,圓形尖頂,外用一層或二層羊毛氈圍裹,裡面用「哈那」和「烏尼桿」支撐。「哈那」是數十根同樣粗細、拋光後的木棍,用牛皮繩連接,構成可以伸縮的網狀支架。「烏尼桿」是用木棍支撐的傘狀包頂支架。蒙古包頂端還有「陶腦」——天窗,既可通氣又可採光。整個蒙古包用數根毛繩牢 牢固定,抵禦風的侵害。

4、家鄉民俗有哪些?

家鄉民俗:

1、抓周

在小孩出生滿周歲的時候,讓小孩自己去抓東西,根據孩子抓的東西推測孩子以後的性格和前途。這些東西一般是芹菜象徵勤勞、算盤跟錢打交道、書本預示以後是有學問的人還有一些比較吉利又有前途的東西。

2、孩子結婚當天,老爸要塗成大花臉

其實這是一種山西有些地方的結婚習俗叫喜公公。就是在兒子娶親的當天,他的老爸就坐在家裡,等著周圍的鄰居一般是大媽大嬸們,來家中給自己打扮。預示家裡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3、女兒和女婿回娘家不同屋

有些地方的女兒出嫁後,帶著丈夫回到娘家,晚上留宿是不能待在同一個房間,要分房睡。據說如果在同一個房間過夜,會給娘家人帶來不好的影響。這是祖輩一直沿用下來的規矩,即便是現在科技這么發達,既然是習俗還是要遵守的。

4、不能把筷子豎在碗里

很多人如果吃飯吃到一半有事,怕筷子弄臟喜歡把筷子插到飯里,做完事繼續吃。有些小孩子不懂事,也會這這樣做。如果有長輩在飯桌上,肯定會呵責不懂規矩。要知道在農村祭拜的時候,會把香插在飯上祭祀,也會把兩根筷子插在肉上供奉老天爺。

民俗文化的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夠反映民族特徵的傳統觀念和思想意識,是具有民族特徵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它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前赴後繼,英勇頑強形成的精神支柱,是指導人們實踐活動的基本精神。

傳統文化講究崇尚倫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強調和諧觀念、倡導憂患意識等等,學習和研究這些中國傳統文化,進而繼承、弘揚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加強對國民全面素質教育的培養,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5、介紹家鄉的民風民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家鄉的端午節
生在江南的我,獨鍾於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從農歷五月初一便算開始了,初一一大早起來,把頭天准備好的菖蒲艾葉,用紅紙黑線一紮一紮紮好,一般為一棵菖蒲和一叢艾葉為一紮。每兩扎為一對,擺放在門兩邊,放在大門兩旁的會尤其大些、粗壯些。據說擺放這些菖蒲艾葉是為了驅邪,好平安迎接端午節的到來。逐個門擺放好後,燃放一串鞭炮,端午節的氣味就可以聞到了。
家裡的主婦忙裡偷閑地准備好粽葉,洗凈剪去硬角,淘好糯米加上紅豆,拿出一些細帶來,請上鄰居主婦們一起幫著紮起粽子,說說笑笑,一串串有稜有角的粽子紮好了。接下來就是下鍋煮,待五六個小時後,粽子的香味就飄滿了小屋小院了。走在村子裡總會不期然地聞到這種特有的香味,讓人不禁想起端午節來到了。
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真有趣。孩子們穿上新衣新鞋,胸前掛著一個香袋,裡面必有一個染紅的熟鹹蛋,手裡還拿著一兩個熟鹹蛋。他們聚在一起,撞蛋比賽開始了。兩個孩子手持一個熟鹹蛋,迎面相互撞擊,啪,一個蛋破裂了,完好的蛋又緊跟著和別的蛋撞著。沮喪、高興、不服在孩子們的叫聲中演奏著。家家戶戶照例是要在堂屋門口放上小桌子,擺上粽子、蛋,還會擺上煮好的一碗面條和幾個點了紅的包子,虔誠而恭敬地,端午節就算正式登場了。午時一到,家家必定燃放鞭炮,收齊擺放在門口的菖蒲艾葉,吃起煮熟的大蒜瓣子,圖個順利順氣。大人們接待客人,吃著沾上白糖的粽子別有一番風味,茶葉蛋是大夥兒都喜歡吃的,拿上一個輕松去殼,咬上一口,香香的,脆而酥,味道好極了,但不宜多吃的。
吃過午飯,一些人會趕著去看賽龍舟,吶喊聲、劃水聲、叫好聲傳達著一種精神,一種力量,更是一種文明友好。
隨著賽龍舟的散場,端午節也拉下帷幕了。「小孩子盼過年,大人們盼過節」。端午節一過,大人們又忙著今夏的收成去了。
我們村的舞龍
「當當當,哐哐哐,冬當哐哐......」瞧,一條又長又大的舞龍正一步一步地向著村口走來。
龍珠在陽光的照耀之下顯得十分地燦爛,耀眼;周身還有一圈火一般的赤焰,龍珠裡面還在燃燒著。長龍想捉住這顆龍珠並吞下去,想讓自己的功力大長,便緊跟其後。
這條武龍非常的大,大概有十幾米長吧。它身披金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你望著它,完全被它吸引住了。鼻前和嘴後之間有兩根又長又細的胡須,胡須頂上還有兩根小紅包似的東西。
隨著一陣鞭炮聲,隨著一陣唱和聲,隨著一陣打鼓聲,舞龍開始了!
一開始鼓聲大振,龍珠劇烈的左右晃動,瘋狂的向前沖,想甩掉龍。龍珠越是想甩掉龍,龍就越想捉住它。我站在樓上看就好像一圈又一圈金色大波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起落落,簡直可以讓你看的眼花繚亂,一下子墜入這金色的海洋中,整個空間都是你的,肢體隨意擺動,絕不受任何約束。
隨著幾聲叫唱,舞龍進了居民的院中,在裡面盡情歡舞著,為主人招財進寶,帶來平安吉祥。過了一會兒,隨著另一陣陣鞭炮聲響起,舞龍又熱鬧地飛過去了......
家鄉的春節
我家鄉的春節和北京的春節有點不一樣,在我的家鄉要過三個年。
在過小年的前幾天,必須把過年吃的、穿的、用的,都預備充足。臘月二十四就是過小年了,這天我們先把家裡大掃除了一下,每間房都打掃得乾乾凈凈。晚上很熱鬧,家家都放鞭炮,每家每戶都趕著做好吃的年菜,到處都飄著酒肉的香味。小孩子們吃完飯後和夥伴們玩焰花,他們放的焰花有各種各樣的,放起來十分漂亮。
小年過完了,二十六大年就來到了。這天晚上也很熱鬧,小孩子們在盡情的吃著、玩著、樂著,爆竹、焰花、笑聲裝完了大年。
除夕終於來到了,這天十分的熱鬧。下午媽媽就在廚房裡忙個不停,炒了很多好吃的菜,我看見了這些菜,飄出了一陣陣香味,不經垂涎三尺。我和爸爸在門外貼對聯,還掛上了兩個燈籠,弟弟就在房間里看電視。到了傍晚,媽媽炒好了菜,爸爸就拿出鞭炮去放,然後我們一家人就圍著桌子吃團圓飯。桌子上的菜全都是我喜歡吃的,有火鍋、紅燒肉、湯等一些菜,我們一家有說有笑地吃著。晚飯過後,我和弟弟到外面放焰花去了。這時璀璨的夜空加上我們的焰花就更是美麗了,我們手中的沖天炮、萬花蝶等焰花,裝點著除夕的夜空,也裝點著我們的笑聲,更裝點著我們幸福的生活。
二十四小年,二十六大年,三十除夕,三個年接連地過著,一個年比一個年熱鬧喜慶。我們地高興沉浸在春節的氤氳中。

6、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有:

1、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農歷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

每到大年初一這天,人們便有了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等春節習俗。

2、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3、清明節:清明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的前一天稱寒食節,兩節恰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

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有踏青郊遊的習俗。

4、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的眾多活動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殺菌防病等傳統活動。

5、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間,因此稱中秋節。中秋夜人們仰望如玉如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中秋之夜賞月、祭月、吃月餅的傳統習俗。

6、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後一天,人民在這一天爭取團圓,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闔家歡聚,全家圍在一起吃年夜飯。除夕夜一起守歲,辭舊迎新,互相祝賀鼓勵。當新年來臨時點燃爆竹迎新年之意。

7、家鄉有哪些民風民俗呢?

我江西這邊的,我們這里端午前後做糕點,不過現在基本都是老一輩的人在堅持做的;還有就是抹雄黃,端午當天,大人會給小孩子的頭上、手指縫、腳趾縫抹上雄黃。

8、《家鄉的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歷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版節日中,權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歷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准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里,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准備辭舊迎新。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鍾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從初一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9、家鄉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我的家鄉─抄─興義,有一種風襲俗習慣: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夜晚,大人小孩都去摸秋,分享一年辛勤勞動的成果。

我和小夥伴最喜歡這一天。早在幾天前,我們就盼望著……這一天終於到了。晚霞姐姐剛和我招手再見,我就背起小背筐,提著小燈籠去找小麗、玲玲、祝梅。我們大家手拉著手,一蹦一跳地朝地里走去。
今夜是這般寧靜,遠遠望去千盞燈籠閃閃發光,螢火蟲也亮著小燈籠來湊熱鬧了,星星和月亮都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為我們照亮。不知不覺,已到了地里。我們按傳統方法,先拔一些蔥、蒜、白菜和青萊。聽老人說,你拔了這些東西,新的一年中你就會變得聰明,會算,還很清白。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