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平涼風俗

平涼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16 01:41:36

1、我是青島的對象是甘肅平涼的,誰能給我說下那邊的訂婚習俗?

聽說那邊的所謂的「鎖錢」是挺講究的,但是也要看你對象的家人他們的態度及在對子女安家的方面的看法了。

最後祝你們幸福!!!

2、有關平涼大年初一習俗作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我國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年"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現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這一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村裡一片匆忙的恐慌的景象,沒有人理會他,只有村東頭的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噼里啪啦"的爆炸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爆炸響。這時婆婆家的門開了,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貼對聯.燃放炮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廣泛流傳,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3、甘肅平涼靈台縣風俗習慣怎麼樣!

甘肅的年輕人真還不錯,我也是甘肅靈台的,吃苦能力好,人實在,可以考慮。

4、甘肅平涼春節習俗作文

呵呵
我把我知道的說一下把
一般大年三十是吃年夜飯的全國都是一樣內的啊
但是在容甘肅不一樣的就是
還要在三十中午把老祖先的靈位請到家中獻上水果好吃的給老祖先啊到了晚上12點過了就放炮把老祖先送走啊;
大年初一了早上起床有的地方是先吃飯有的地方是不吃飯的先去求神拜佛啊也就是趕廟會啊
趕廟會完了就吃手抓肉的啊;
吃玩肉就要算喜神的方位看看喜神此時此刻在什麼方位然後在朝著有喜神的地方燒香放炮迎接喜神到家迎接喜神的標准就是在地上檢3個土疙瘩放在桌子上一天啊呵呵我就是這樣過了26年了啊
然後就開始年啊
也同時就開始耍秧歌啊一直耍到元宵節過了啊
但是很多地方是以迷信的形式存在的啊,耍秧歌是為了求神啊一年風調雨順啊,很多啊,我很喜歡耍秧歌的;
呵呵多的很啊說不完的啊
有機會到我們家做客把呵呵

5、甘肅平涼春節文化習俗論文

淺談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文化習俗

【摘要】春節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域有著多種形式的慶祝活動,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情感、生命意識、審美情趣和信仰等一些特殊的文化,是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面鏡子和窗口。
【關鍵詞】傳統節日;春節;文化習俗
【中圖分類號】C953 【文獻標識碼】A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區有著多種形式的慶祝活動,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情感、生命意識、審美情趣和信仰等一些特殊的文化,是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面鏡子和窗口。
一、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指傳統意義上的農歷新年,俗稱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歷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結束。春節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春節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
夏商時代產生的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月首,同時以冬至點回歸運動的周期為年,並設閏月調整陰月陽年。以正月朔日的子時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歲末年初要進行舊一年豐收的慶祝和新一年好收成的祈禱,於是產生一系列祭神、祭祖、慶祝、祈禱等活動。
「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於歲首(一年開始)時間的確定(換言之,月序的排列)還與天文歷法有關,傳說夏在寅月(今農歷正月),商在丑月(今農歷十二月),周在子月(今農歷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農歷十月),到西漢才又恢復夏正,定寅月(今農歷正月)為歲首,一直沿用至今。
二、春節的傳說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百姓。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驚慌失色,狼狽而逃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噼里啪啦」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走親訪友。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三、春節的習俗
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迎接和慶祝新年的到來。這些活動有感恩祈福、合家團聚、除舊布新、迎喜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一)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二)祭祖
祭祀先祖,是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人們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祖先、諸神拜年。春節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後人。
(三)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的習俗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最早記載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 ;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五)爆竹
「爆竹聲聲辭舊歲」說的就是過春節放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 以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六)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 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 ;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這些傳統的習俗在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節日生活, 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四、春節的食俗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歷來很講究吃,到了節慶那就更注重了,春節時的食物就更要精心准備了,而且豐富多樣、寓意很多。比如: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夜飯是春節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齊聚一堂,早早地就開始忙活准備年夜飯,到了晚上,端上豐盛的美味佳餚,大家相聚一起守歲酣飲,送舊迎新。
中國傳統節日沉澱了千百年的傳統文化,它蘊含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內涵和魅力並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

6、求大神寫一篇關於平涼人文風俗的800字作文,高懸賞,急急急急急急啊

放河燈:河燈文化大約起源於春秋時期,是平涼涇川西王母文化的遺存,至今保持已達兩千多年,進行這種古老的民間祭祀活動,目的在於祈雨、敬神,求得上天保佑,使民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相傳公元前169年,西王母要去東南巡遊,臨行前令手下把風神和雷神兩位尊神叫到宮,吩咐風神去睡覺不要刮風,吩咐雷神要三天兩頭打雷下雨。因為風神和雷神都耳聾,一個也沒有聽准。風神是主管刮風的神,平日里謹慎小心,生怕誤了西王母吩咐的事情,三天兩頭刮風,直颳得天昏地暗,土焦地干;雷神是專管打雷降雨的神,他誤聽為西王母讓他去睡覺,加上平日里懶惰,一睡就是三年,直到西王母駕雲歸來,回到行宮,看到夜晚涇河燈光通明,人頭攢動。一問才知,雷神睡了三年覺,沒有降一點雨,風神颳了三年風,時而大風,時而小風,一天沒停,天下大旱,邊疆三年災荒,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夜間挑燈正從涇河裡挑水抗旱。西王母一怒之下,撤了風神、雷神的職,並令新任風神、雷神一旦發現涇河燈光,便及時降雨,使民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自那以後,每逢天旱,黎民百姓家家戶戶製作河燈,夜晚成群結隊來到王母宮山腳下,在涇河上漂放。西王母看到河燈,便知民間發生了旱情,令雷神及時降雨,解除民間疾苦。
黎民百姓為了感謝西王母的慈悲情懷,每逢西王母的誕辰等重要節日,便歡天喜地製作河燈,到宮山腳下的涇河中漂放,以示慶賀。這一活動堪稱平涼獨特民俗的代表。
點「法」:每年端午節前,平涼市崇信縣黃花、赤城一帶的放羊娃早早從楊柳樹上砍下樹枝,選一根粗壯高大的木頭做芯子,栽在早已選好的一個高峁上,將其他樹枝圍繞著芯子壘成塔形,這就是「法」。
到了端午節凌晨四五點鍾,全村男女老小戴上香草荷包,端上早已做好的酒醅子、晶糕、煮雞蛋,吆上自家的牲口、羊只匯集到壘「法」的地方,人們把各自的食品擺在「法」的周圍。這時,早已選好的一個羊倌用火將「法」點著,人們手拉著手圍著大火堆跳舞,把點「法」推向高潮。直到天色大明,村裡的姑娘、小夥子們就到山窪窪、溝坡坡拔地椒草,在野雞冠花、蒿子草上擺露水。據說,姑娘的手擺過露水綉花捏針不出汗,心靈手巧;小夥子的腳擺過露水變得勤快,早早會瞅到媳婦。
背「猴」:每年一踏進臘月門,崇信縣所有當年嫁出女兒的人家將酒谷碾成米,再磨成面。正月十四晚上,將面用開水燙後做成窩頭焐在鍋里,使其發甜;元宵節清晨,再用旺火蒸熟,按照本家族中長者的年齡數或者女兒父母年齡相加數,再捏一個約有尺許,頭項、肩膀、腰背、腳面等處都長滿小燈的面猴。小面燈和猴燈裡面都插上棉花芯子,添上清油,等天一黑,在院子中間先放一張方桌,方桌上架一個小炕桌,炕桌上又放一個量米用的升子。面猴就安放在這個最高處的升子上。這時,新婚女子、女婿走過來,先拜過天地、雙親,再拜過父老鄉親和面猴,然後小兩口用麻稈點火,從面猴頭頂的那盞燈開始點,接著由家人、親戚和村裡人依次將所有的面燈點著。這時面猴七竅生煙,火眼金睛,煞是威風。欣賞一番之後,隨著一陣鞭炮響聲,前來觀燈的大人小孩一擁而上,去搶面燈,所有的面燈一搶而空。只有那面猴,早被機靈的新女婿搶去。即使有人故意惡作劇將面猴搶走,新女婿也要帶上禮品上門贖回。次日,新婚夫婦「背」著面猴回家,蒸熟擀成面卷吃掉。因此,有的鄉村把點猴燈還稱作新女婿「背猴」。點猴燈習俗與希望早生貴子的傳統觀念有關。
娶「黑媳婦」:古時,崇信縣北塬地區一位富戶人家的公子瞅上一個其貌不揚但卻琴棋書畫皆通的聰穎女子,非她不娶;女子也傾慕公子的才貌而非他不嫁。這本來是一樁美滿的婚姻,卻難壞了愛面子的公婆,婚期一推再推。後來,不知是誰出了一個主意,將結婚的時辰定在了晚上。婚期的前一天下午,婆家人抬著花轎,趕天黑來到女子家。吃過晚飯後,抬上新娘子,不吹不打不放鞭炮,摸黑趕路,無論如何也要在天亮之前趕回。這樣,「醜媳婦」便巧妙地避開了眾人的瞧看。如今北塬的黃寨鄉、高庄鄉還沿用這種習俗。
服裝:頭衣清末至民國時期,城鎮居民於春夏秋三季以瓜皮帽(亦稱小帽、襯帽)、草帽護頭防曬,而腳戶、車夫及部分農民,則以二尺多長的黑、藍色布料纏裹在頭上以代冠帽,稱作「纏頭」或「頭纏」。冬季,平民多戴自製的防寒暖帽,或以氈製成的簡易氈帽和毛線紡織的絨帽。較講究的公務人員、商人等,以氈制禮帽(外地產品)和冬季皮製的形似火車頭形的棉帽和猴娃帽,示優示雅。紅頂緞殼帽(亦稱紅纓帽)漸成陳跡。婦女多以包巾裹頭。回民男性多戴平頂圓帽或尖頂六角帽,多為白色或青色布料製成;女性則以黑白二色布巾或絲紗巾裹頭,稱之蓋頭。
境內的兒童帽多有寓意,如嬰兒出月(滿月)時由舅家特製的「出脫帽」,寓意孩子有出息;冬季戴的狗頭帽,以形似得名,如同以「狗娃」為兒童乳名一樣,取賤而易成,平安長大之意。而「虎頭帽」則講究用黃、白、黑三色布拼制「虎頭」之形之勢,尤其帽前布貼的黑色「王」字,更看出家人期盼孩子有虎神保佑,活得虎虎有

7、平涼的民風民俗作文500字

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德」,意為聖潔、純凈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德」,意為「紅食」。

8、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春節和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除夕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到奶奶家過年。吃過奶奶給我們張羅的年夜大餐,我就舒舒服服地守著電視看春節晚會。時間飛快地流逝,離x年的來臨不到20分鍾了,奶奶說:「乖孫子,餓了吧?奶奶給你煮點餃子做夜宵吧。」
爺爺過世後,奶奶怕給爸爸媽媽添麻煩,就一個人住。可她時常給我們送吃的。爸爸媽媽工作忙,奶奶就打電話叫我去她那兒吃飯。奶奶常常買十幾元錢一條的褲子穿,破了還捨不得丟,縫補了接著穿,可我與她進商店時,她總會大把大把地往購物車里揀東西,全是我吃的用的……此時,望著奶奶在廚房裡忙碌的身影,我的眼睛濕潤了。我要給她一個驚喜。 我走進廚房把奶奶扯了出來,叫她在沙發上坐好,擺一個很舒服的姿勢。奶奶一臉的驚訝,不知她的乖孫子還有什麼下文。我撲通一聲跪在她的面前,厥著屁股,額頭快要碰到地板,很真誠地說:「謝謝奶奶給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孫子給您磕頭拜年了!祝您老福如東海!」 奶奶一臉的幸福與喜悅,她忙從口袋裡掏出一疊鈔票,說要給我做壓歲錢。我再三推脫,可奶奶執意要我收下。此時,恭敬不如從命,我只得收下。 幾張百元大鈔沉甸甸的。我在心裡盤算著,大年初一,我要用奶奶給的壓歲錢請全家人吃飯,省去奶奶給全家做飯的勞苦。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