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拾炮風俗
1、吳川的清明節為什麼要放炮
「吳川風俗拾趣」:清明熱鬧 燒炮比「彩數」
清明時節,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正是踏青掃墓的好時候,全國各地多數地方都選擇這個時節祭祖掃墓、修葺墓園、緬懷先祖。吳川人亦不例外,大多選擇清明節前後幾天上山掃墓,拜祭祖先。在清明節前後,在外工作和務工經商的吳川人大都駕車回鄉掃墓,因而這幾天吳川城區經常塞車,甚至比春節還熱鬧,全市物價也因清明而飛漲。
可不回家過年 但必回過清明
習慣上,外出的吳川人可以忙到不回家過春節,但無論如何清明都要趕回來掃墓祭祖,一來是為了緬懷祖先,感恩前輩;二來是因為習俗認為掃墓可以沾祖德,轉好運。
燃點大型炮頭
每到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熱鬧起來,到處是踏青掃墓的人群,滿眼是燒紙錢的煙火,四處是震天響的鞭炮聲。
過去掃墓步行肩挑騎自行車即可,儀式也相對簡單,鏟草、培土、燒香、奠酒、三跪九叩首、拜完後土又拜案台即了結。而現在滿山都是摩托車和大小汽車,拜祭時還要念長篇祝文,有的還請嗩吶隊來吹吹打打,熱鬧過「六國封相」。
炮聲隆隆 濃煙滾滾
吳川人掃墓祭祖少不了紙寶、香燭、鞭炮、「三牲」。過去「三牲」為雞、魚、豬,一隻雞、一條魚、一刀豬肉即可,後來「三牲」中大肥鵝取代了大剦雞。現在「三牲」已升級為大剦雞、大墨魚和「金豬」——即全只燒乳豬。紙寶香燭中又多了冥幣,紙制汽車、洋樓、家用電器模型,「現代化用品」一應俱全,真是祭品都「與時俱進」。鞭炮則由過去的火銃、「狗蚤小排炮」發展到現在長達幾十米的電光鞭炮,甚至有碗口粗、30多厘米高的大炮頭。
鞭炮聲響遍山野
每到清明時節,隆隆的鞭炮聲響遍山野,間或還傳來雷鳴般的轟鳴聲,那肯定是拜後土時燃燒的大炮頭發出的悶響。聽到這此起彼伏的隆隆鞭炮聲,看到山野林間遊走或匍伏叩首的人群,你還以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或是在綵排遼沈戰役呢。
滿堂紅--燒炮後遺留的紙屑越多越紅就越有「彩數」
走在清明節的山野,你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或者最好聽力有障礙,否則四周不時響起的鞭炮聲會嚇你個半死,或引發心臟病。還好,經過掃墓燒炮的「鍛煉」,你即使膽小如鼠也久而不聞其響,日後遇到滿天響雷,你也會處之泰然,聽到突發暴響,你也會安之若素。有些人「膽量」就是這樣練就的。
常懷感恩之心 毋忘養育之恩
習俗認為,掃墓燒炮仗越多越響就越有「聲氣」、更易「發達」,燒炮後遺留的紙屑越多越紅就越有「彩數」,因而好大喜功、喜歡攀比的吳川人掃墓燃燒的鞭炮就越比越長,炮頭越燒越大、越大越響,「燒錢」也就越來越多,花費也就越來越大。或者筆者言重了,但此風確不可長。君不見全國各地都倡導文明掃墓,一束鮮花、一杯清茶或多一盒糖果即可也,何況不少人把先人的骨灰撒向大海或埋下地里植樹呢。只要心存愛念,常懷感恩之心,毋忘養育之恩,不拒贍養之責,不留「子欲養而親不在」之遺憾,則問心無愧天地寬了,何須紙扎、金豬、大炮頭?你以為呢?
2、春節的習俗
春節的習俗有拜歲、開門炮仗、齋日、聚財、開年(開齋日)、姑爺節、拜年、燒門神紙、赤口、小年朝、羊日、路頭神、開市、送窮鬼、挹肥、開市大吉、人日、撈魚生、踏磧、年例、順星、穀日、九皇會、天公生、開燈、燈酒宴、石不動、賀老鼠嫁女、子婿日、十二搭燈棚、做齋頭、做醮、標炮、舞獅、飄色、游神、廟會、試花燈、游神、廟會、送蠐蟆、賞燈、游神、游燈、押舟、放煙花、燈會、廟會、吃湯圓、演社火等。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底蘊。
拜歲
拜歲,是古老的年俗活動之一。在歲首早上迎新歲,奉祀齋菜拜祭「歲神」。「歲」又名為「攝提」、「太歲」,為上古紀元星名,也是民間信仰的神靈。歲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凶禍福。如《三命通會》中所講:「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拜歲是歷史最悠久的過年傳統風俗,這古俗如今在廣東,尤其在吳川一帶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辭舊迎新之際,迎新歲、拜祭歲神、接福,這一傳統習俗自古以來代代相傳。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開門爆竹」一說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齋日
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齋菜拜祭太歲神,早飯必須吃齋,用粉絲、腐竹、發菜、冬菇等,這一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一早吃完,往後便可以大魚大肉。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許多地方還保存這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開年(開齋日)
照傳統說法,除夕辭舊,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齋,初二解除齋解等禁忌,是嶄新的開始,俗稱「開年」。開年習俗是要吃"開年飯"。這餐飯一般備發菜、生菜、魚等,意在取其生財利路之意。現代人也有將開年飯擺到酒樓吃。一些郊區農村還保留著「放生」的習俗,買活鯉魚,用紅紙蓋上魚眼,拜神之後到河塘放生。
姑爺節
正月初二是傳統的姑爺節,姑爺們要紛紛去給岳父家 、岳母拜年。這天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利是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潮汕人將初二姑爺回岳父母家吃飯稱為「食日晝」,就是吃午飯的意思,姑爺和女兒必須在晚飯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區由於路途的原因可能會住下並吃晚飯)。
拜年
拜年,即是新年期間走訪親朋好友互賀新年的一種方式,拜年是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們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拜年的意義所在是親朋好友之間走訪聯絡感情、互賀新年,表達對親朋好友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願。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赤口
古時在中國南方民間,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古時在香港,人們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稱「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讖緯家所謂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則不吉,故此,「小年朝」例應祀祖祭神。
小年朝
年初三又稱「小年朝」,有祀祖祭神的習俗。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親朋好友之間不可互相走動拜訪,還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小年朝:古載,初三日,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
羊日
《歲占》中說:正月初四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路頭神
五路神又稱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四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據說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後,主人和伙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後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儀式才算是結束了。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送窮鬼
農歷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於送走窮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漢代東方朔《歲占》收錄的古俗認為,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中國民間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挹肥
自進入正月以來,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掃,廁所中的糞便累積,於是這一天做一大掃除,並祭拜廁所神明,將平日污穢的廁所清掃干凈。所以稱為「挹肥」(但現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衛浴設備,故已無此俗)。
開市大吉
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正月初六,在舊時是大小商家「開市」的日子,門板要貼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大紅對聯。營業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人日
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在文字記載上,漢朝開始便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
踏磧
在西南地區,人們會結伴郊遊。《荊州圖經記》:(奉節)夔府人重諸葛武侯,以人日傾城出八陣磧上,謂之「踏磧游」,婦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系於釵頭,以為一歲之瑞。
年例
年例,古老傳統賀歲方式之一。年例文化源遠流長,有歷史,乏記載。所謂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是指每年定期(主要集中在新年期間)舉辦的群體大型祭祀活動。年例禮俗以敬神、游神、擺宗台(做醮亦稱擺醮)、祭禮為核心,並伴以各種民俗文化表演節目和宴請親朋好友,而開展的群體性祭祀活動;主旨是酬謝天地神祖恩德,驅邪祛疫,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
順星、穀日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祭祀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二張前後撂在一起,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後方正中受祀。黃昏後,以北斗為目標祭祀。祭祀後,待殘燈將滅,將神碼、香根與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陰則年歉,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年稻穀豐收。
九皇會
古時全國許多地方,如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均於農歷九月一日至九日連續九天盛行禮斗之俗,謂之九皇會。北斗九皇由北斗七星和左輔、右弼構成。《玉匣記》說:九月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星隆世之辰,世人齋戒,此日勝常日,有無量功德。九皇信仰的影響很大,這種崇拜在民間逐漸演變為禮斗之俗。據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載:廣東地區於九月九日,多建九皇會以禮斗;在雲南,禮斗已為滇俗,九月朔至九日舉辦,最為虔誠;浙江杭州的禮斗日期則在六月朔至初六,禮俗大抵一樣。
天公生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稱「天公生」,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開燈、燈酒宴
正月初十,南方部分地區有開燈的習俗,設開燈酒宴。該日,男孩之父必購八角紙燈一盞,懸掛在祠堂或廟堂正中央,以求讓祖先認識自己的子孫而加以蔭佑,或請神明進行保護。燈酒會的習俗包括開燈、投燈、飲燈酒等一系列習俗活動。
石不動
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由十個小夥子或十個小姑娘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石頭生日:在這天是石頭的生日,所有石製品都不可使用。
賀老鼠嫁女
舊時民間俗信。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遙縣初十日將面餅置牆根,名曰「賀老鼠嫁女」。湖南寧遠則以十七日為「老鼠嫁女」這一日忌開啟箱櫃,怕驚動老鼠。還有的地區於老鼠娶婦日很早就上床睡覺,也不為驚擾老鼠,俗謂你擾它一天,它擾你一年。
子婿日
民歌中有「十一請子婿」的說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們在這一天宴請子婿。相傳,這是因為初九慶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還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這天用來請子婿吃飯,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費了。
十二搭燈棚、做齋頭、做醮、標炮
正月十二,搭燈棚,做醮,做齋頭,標炮。「做齋頭」禮儀復雜,當天早上要從廟里請神回家,並安坐大堂之上,供奉糖果香火;「做齋頭」機會難得,是榮耀之事,因為人們普遍認「做齋頭」可得到神的厚愛,會帶來好運,來年會發財勝手,心想事成,因而都隆重而為之;「做齋頭」一般都擺齋頭酒。
從即日起人們開始准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有童謠雲:「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舞獅、飄色、游神、廟會
正月十三、十四,舞獅、飄色、游神、廟會。也有傳說正月十三是「燈頭生日」, 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
試花燈、游神、廟會、送蠐蟆
這一天的中國民俗活動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農歷正月十四,四川蓬溪縣有「送蠐蟆」傳統民俗活動,參與活動的人員不僅能吃到正宗農家「壩壩宴」,還能手持竹製燈籠登山,燃放煙花並「送蠐蟆」,迎接農歷新年的好運和良好祝願。
賞燈、游神、游燈、押舟、放煙花
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燈節,習俗活動主要有賞燈、游燈、押舟、放煙花、鬧元宵等。元宵節的節俗非常有特色,賞燈與放煙花也是元宵主要習俗之一。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燈會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比如唐《兩京新記》雲:「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以看燈,光若晝日。
廟會
逛廟會是傳統民俗活動之一。廣府廟會與北京地壇廟會並稱中國兩大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閑文化等豐富的內容。
吃湯圓
正月十五吃湯圓,「湯圓」亦稱「元宵」。湯圓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湯圓也寓意團團圓圓。
演社火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還要幾個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蹺、跳鍾馗、花車等等。
3、晚上拾炮丈好嗎?
什麼時間拾炮仗都不好,無論是晚上還是白天,炮仗是危險物品,丟在地上的炮仗有可能克信的炮仗,隨便撿拾,有可能拾到復燃的炮仗,不知不覺中萬一炸響了,身體就會受到傷害。所以什麼時間也不要撿拾地上的炮仗。
4、九個春節習俗
年前習俗
年末廿三/廿四
忙年
年末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間稱為「小年」,從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了。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在清朝之前,民間傳統的小年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民間百姓相效仿,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老傳統。
掃塵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掃塵是年前除舊布新習俗之一。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年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掃屋」。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辟邪除災、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祈求與願望。
祭灶神
祭灶
農歷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後要把灶台刷干凈,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燒香、點燭、放紙炮等,。祭灶這一民俗活動可追溯到先秦時期,但在最開始的時候祭灶的日子並不是在小年日。鄭玄注《禮記·記法》說:「(灶神)居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也。」傳說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除夕,這幾天都是灶神回宮的日子。除夕當天,則要重新請灶神下降,百姓都會先貼上灶王爺的神像然後再開始准備除夕的年夜飯。據我國晉代名人周處所作的地方風物志《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
地方習俗:江蘇蘇州鄉賢宋朝詩人范成大有《祭灶詞》傳世,生動描寫了宋時蘇州人家送灶的習俗,其詩曰:「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少留戀,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爭斗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據老蘇州人回憶,送灶最重要的除了「糖元寶」外,還有另外一些供品,如灶神紙馬、灶簾、灶錠等。
年末廿五
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個別地區有這樣的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接玉皇
民間傳說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廿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照田蠶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閑暇娛樂好時機。
年末廿六
關於臘月二十六,民間還流傳著「臘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說法: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肉」或「二十六,割刀頭」,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故此稱為「年肉」。
在部分地方鄉村,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邊各村的百姓紛紛前往趕集買年貨,煙、酒、魚、肉、鞭炮和走親戚用的禮品一樣也不能少,年味已漸濃了起來。過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較窮苦,而且家裡的人又都比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條件稍微好點的,也不過是能吃上點窩窩頭與野菜什麼的,好不容易盼到快過年了,家裡的勞力們紛紛開始殺豬,沒有養豬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塊肉回家,因此,臘月二十六燉豬肉也被稱為「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年末廿七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俗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二十七,洗疚疾」。
年末廿八
北方一些地方有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或「二十八,把面發」。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春節張貼之物。廣東有一句俗語「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說在農歷十二月廿八日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裡打掃衛生,貼年紅(揮春),迎接新年。
歲除
除舊迎新
「年」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挨年近晚、歲窮月盡」,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此期間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自古就有貼年紅、祭祖、團年飯、守歲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祭祖大節。
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除舊布新、迎接新年。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清掃庭舍、張燈結綵,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拜神祭祖
祭祖
除夕祭祖是過年重要習俗之一,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報祭祖先的恩德。除夕,人們會擺上菜餚、倒上美酒,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以此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並祈求祖先的庇佑,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祭祀祖先,不僅涵蓋了中國所有的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民俗節日永遠的主題。
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鍾鳴鼎食之意。
貼年紅
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年畫、福字、橫批、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貼年紅」。貼年紅是中華傳統過年習俗,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門神: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春聯:即對聯,亦名「門對」、「聯對」、「桃符」等。一說春聯來源於桃符;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
窗花: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吊錢:貼吊錢的歷史由來已久,因名稱中帶有「錢」字,把它們掛在門前檐下,預示著新的一年中財源會滾滾而來。
倒「福」字:每逢新春佳節,有的地方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倒"福"字。春節貼倒"福"字,取其諧音「福到了」,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橫批:橫批是指同對聯相配的橫幅,一般僅用於少數有此必要的楹聯。所謂「橫」,指的是橫寫的書寫方式;「批」,含有揭示、評論之意,指的是對整副對聯的主題內容起補充、概括、提高作用。
年夜飯
年夜飯,是年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年年有餘)、蚝豉(寓好市)、發菜(寓發財)、腐竹(寓富足)、蓮藕(寓聰明)、生菜(寓生財)、生蒜(寓會計算)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壓歲錢
壓歲錢(在廣東叫做「俾利是」),春節習俗之一。壓歲錢是由長輩派發給晚輩的,年晚飯後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派發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守歲
守歲,又稱照虛耗、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是中國民間的年俗活動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歲,民俗活動主要表現為點歲火、守歲火。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全家團聚,迎接新歲到來;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古時南北風俗各異,有的地方守歲習俗主要為熬年夜,即通宵守夜;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說: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節期習俗
正月初一
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從正月初一開始便進入迎接新禧、祭祀神靈、祈求豐年主題。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煙花照天、辭舊歲、迎新年等等各種慶賀新春活動達於高潮。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送舊迎新。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正月初一拜歲,迎新歲。早上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道賀新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多地方有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的習俗。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拜歲
拜歲,是古老的年俗活動之一。在歲首早上迎新歲,奉祀齋菜拜祭「歲神」。「歲」又名為「攝提」、「太歲」,為上古紀元星名,也是民間信仰的神靈。歲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凶禍福。如《三命通會》中所講:「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拜歲是歷史最悠久的過年傳統風俗,這古俗如今在廣東,尤其在吳川一帶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辭舊迎新之際,迎新歲、拜祭歲神、接福,這一傳統習俗自古以來代代相傳。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開門爆竹」一說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齋日
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齋菜拜祭太歲神,早飯必須吃齋,用粉絲、腐竹、發菜、冬菇等,這一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一早吃完,往後便可以大魚大肉。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這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正月初二
開年(開齋日)
春節習俗活動
照傳統說法,除夕辭舊,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齋,初二解除齋解等禁忌,是嶄新的開始,俗稱「開年」。開年習俗是要吃"開年飯"。這餐飯一般備發菜、生菜、魚等,意在取其生財利路之意。現代人也有將開年飯擺到酒樓吃。一些郊區農村還保留著「放生」的習俗,買活鯉魚,用紅紙蓋上魚眼,拜神之後到河塘放生。
姑爺節
正月初二是傳統的姑爺節,姑爺們要紛紛去給岳父家 、岳母拜年。這天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利是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潮汕人將初二姑爺回岳父母家吃飯稱為「食日晝」,就是吃午飯的意思,姑爺和女兒必須在晚飯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區由於路途的原因可能會住下並吃晚飯)。
拜年
拜年,即是新年期間走訪親朋好友互賀新年的一種方式,拜年是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們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拜年的意義所在是親朋好友之間走訪聯絡感情、互賀新年,表達對親朋好友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願。
正月初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赤口
古時在中國南方民間,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古時在香港,人們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稱「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讖緯家所謂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則不吉,故此,「小年朝」例應祀祖祭神。
小年朝
年初三又稱「小年朝」,有祀祖祭神的習俗。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親朋好友之間不可互相走動拜訪,還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小年朝:古載,初三日,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
正月初四
羊日
《歲占》中說:正月初四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正月初五
南方部分地區在正月初五迎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祭財神」。
五祀即迎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正月初四24點後),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路頭神
五路神又稱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四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據說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後,主人和伙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後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儀式才算是結束了。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正月初六
送窮鬼
農歷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於送走窮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51] 漢代東方朔《歲占》收錄的古俗認為,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中國民間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挹肥
自進入正月以來,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掃,廁所中的糞便累積,於是這一天做一大掃除,並祭拜廁所神明,將平日污穢的廁所清掃干凈。所以稱為「挹肥」(但現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衛浴設備,故已無此俗)。
開市大吉
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正月初六,在舊時是大小商家「開市」的日子,門板要貼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大紅對聯。營業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正月初七
人日
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在文字記載上,漢朝開始便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
踏磧
在西南地區,人們會結伴郊遊。《荊州圖經記》:(奉節)夔府人重諸葛武侯,以人日傾城出八陣磧上,謂之「踏磧游」,婦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系於釵頭,以為一歲之瑞。
正月初八
開工日、穀日、年例、游神賽會
派利是
年初八是開工日,派發開工利是,是廣東老闆過年後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利是」亦有寫作「利市」或「利事」。派利是,利是利是,寓意著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紅大紫。「利市」一詞古已有之,早在《易經》中便有記載,帶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諺考》亦提及「為了吉兆,要向主家討個利市」的說法,由此可見,利市亦有好運的意義。
根據《易雜注》所載:「營商利市,營達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於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5、河南話成天慌里跟拾炮里樣是啥意思
拾炮就是以前過年的時候,各家放完炮之後,地上會有很多沒有炸的,小孩子最喜歡去拾這些炮然後留著玩,所以小時候年初一很早就起來,聽見哪家在放炮就趕緊跑過去撿那些沒有炸的,最高興的就是能撿到那些大炮,去晚了就沒得撿了,所以要才會特別著急;
這句話也就是形容人特別著急去做一件事情
6、放炮的民俗行為
放鞭炮
春節放鞭炮這一習俗不知在中華大地上已經延續多少年,本人已無心考證。從大年三十晚上十二點以後,鞭炮就霹霹叭叭的沒有斷過。遙遙的還能聽到鄰村的鞭炮聲。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是到天明,鞭炮拉的越響越急,整個世界都彷彿沉浸在濃濃的喜慶氣氛之中。黑漆漆的天空,禮花綻放,一閃一閃,彷彿是被人撕扯的黑綢布。土地彷彿也要被帶起來,跟著一起顫動、舞蹈。 放鞭炮是孩子們的樂趣,現在還能清晰的記得孩提時代的事情。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提前讓媽媽把新衣服准備好,放在床頭,准備早上起來穿。一年難得做一次新衣服,穿新衣也是很能讓人興奮的一件事情。更讓人興奮的事是准備早早地起來拾鞭炮。那個時候不像現在,孩子的鞭炮都是大人買的,摔炮、拉炮、捏炮、禮花等什麼都有,不操心沒炮放。那時候一家一戶的都是買個一千二千響,算是應應景,那顧得上孩子們啊!但再窮也抹殺不了孩子們愛玩的天性。孩子們總能找到他們的娛樂所在。 頭天晚上把鞭炮放在火炕上焙一焙,以免鞭炮受潮、拉不響。過去的人講究多,這鞭子不響,說不一定來年會走背運!如果大人不講究的話,在放的時候可以偷偷地截下來一小段,拆開來,留著以後慢慢放。但那個時候大人很少讓孩子們這樣做。 無奈只有三五個同伴,提前商量好,早上起來先把自家的鞭炮拉了,然後再相互結伴一塊兒去拾別人家放完沒響的鞭炮。那場景,像一幅圖,現在還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中:東邊鄰居鞭炮響了,趕快跑到東邊,穿著新衣服,摸著黑,西邊誰家鞭炮響了,趕緊的,跑向西邊,大半個村子,幾乎讓我們跑遍了,三五成群,也不知道害怕,記得那時候沒有月亮,天很黑很黑,村子裡沒有路燈,跑到各家各戶院子里才會看到有電燈明著。好冷好冷的天,跑得全身出汗,透過燈光可以看到每個人頭上都在冒著白煙兒。天亮了,每個人的衣服兜子里,都裝得鼓鼓的,滿滿的,一邊相互炫耀著收獲,一邊在嘴裡詛咒著某家大人的摳門,竟把鞭炮放在大荊條簍里拉,這損招真想得出,害得我們沒炮拾。 第一個禁放鞭炮的城市是天津,時間是1907年2月3日。那一天,天津巡警局通過《大公報》發布了一個很有趣的公告:「入冬以來,風高物燥,瞬屆年節,競放花爆。起花雙響,高入雲霄,遺火落下,貽害非小。販賣燃放,均於禁條。特先曉諭,廣為勸告,父戒其子,兄為弟導,子弟有犯,父兄枷號,倘敢故違,決不寬饒。」但是那次禁放,並沒有擴展到全國。 第二次大范圍禁放鞭炮開始於1993年前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帶動下,短短幾年時間,全國絕大多數中心城市都宣布禁止在中心城區禁放。 對於禁放鞭炮,始終存在不同的聲音。比如以馮驥才為代表的一批作家、學者就認為,燃放鞭炮是重要的民俗,是春節不可分割的部分。沒有炮聲,年味就淡了。眼下傳統文化正遭遇到全球化時代的沖擊,如果我們不保護民俗的東西,傳統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軀殼。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天津這個一度最早禁止燃放鞭炮的城市,九十年代以來沒有加入禁放的行列。最近幾年,這種看法影響漸大,比如濟南等城市就經當地人大討論後,解除了禁放令。據說由於天津允許放鞭炮,還出現了北京人到天津過年放炮的旅遊熱。 禁放鞭炮當然會對過年的氣氛有所影響,但是營造氣氛的手段是多樣的,比如廣東特有的買花、擺花的習慣,就很文明,也很環保。近年來推出的裝飾性的塑料鞭炮,掛起來也很有喜慶的氣氛。至於禁放鞭炮就會影響年味,進而影響到傳統文化的傳承,這種說法雖然不無道理,但還是有點誇張。畢竟,禁放就是禁放鞭炮而已。禁放鞭炮,大煞風景◎楊光 禁放鞭炮的爭議也由來已久。時至今日,全國大中城市,禁者、放者,兼而有之。 首先談「禁」。眼下,禁的東西不勝枚舉。禁賭、禁毒、禁黃、禁腐敗……此類一系列的禁,但凡有些正義感的人對此類「禁」擊掌相贊!不禁危害國運、貽害眾生、不合民意。非禁不可! 但有些存有爭議的東西卻從不言禁。比如:煙酒不知害了多少人;車禍不知傷了多少人;就連堂而皇之的許多各項體育競技比賽,也不知有多少人為它受傷,送了命……但從未聽說要禁什麼。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不可因噎廢食吧。 那麼談到鞭炮禁與放的不同看法,必然要探討的問題是「度」的判定問題。燃放鞭炮到底造成了多少人傷亡?到底引起多少實實在在的火災?造成了多大程度的空氣污染?有沒有切實辦法減少和杜絕這樣的損失?如果因為燃放鞭炮造成的損失是無法避免的、損失是巨大的、慘重的、不得民心的,燃放鞭炮之舉當然要禁,而且禁得要堅決。反之,則「禁」得沒有道理,不合民意。此「禁」豈不是費力不討好? 天津在二十世紀初時,是快速發展起來的新興城市。當時,城市建築以簡單窩棚式平房為主。冬季天乾物燥,加之早年鞭炮製作濫用火葯,極為粗糙,不規范,所以時常引發火災。故而,歷史上天津曾禁放鞭炮。但時隔不久,天津就停「禁」了。 再看天津近數年來在燃放鞭炮一事上的事實,更可見此問題的真實情況。天津市是直轄市,人口千萬,密度極大,街道狹窄,而近二十年來的事實說明,天津沒有因此發生重大火災和嚴重人身傷亡事故。這個十分有說服力的天津燃放鞭炮現象說明,燃放鞭炮並不是與災禍密不可分的。正是因為政府當局科學管理,才使得不論在平時,還是在節慶、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天津的大街小巷、鬧市中心、城區到處都是鞭炮聲震耳欲聾,處處硝煙四溢、歡聲笑語的海洋! 那麼人們不禁要想,我國還有幾個城市的人口密度比天津大?在中國人傳統的、舉國歡慶的春節期間,在中國老百姓普遍認同的燃花放炮,過千年歷史傳統吉慶的問題上,輕言「禁」,豈不是大煞風景? 接下來就更好玩了,有焾兒的放一塊兒,沒焾兒的放一塊兒。有焾兒的就放,在樹洞里放,在牆縫里放,凡是大人想不到、感覺不可思議的地方,孩子們都覺得很有意思:雪地里,瓶子里,窗檯上,牛背上,甚至是牛糞上,都放過炮。如果跑不及,就會濺一身的牛糞,到家註定要挨罵,所以更有刺激性。沒有焾兒的,就從中間掰開、一分為二,點著呲花,或把炮圍成一圈兒,或圍成各種造型,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你點著我,我點著你,看誰點著的炮最多,持續時間最長,手上臉上都是黑黑的,大人准會嗔怪道:又玩成花狗臉兒了?! 新衣服沒穿幾天,袖子上,衣角邊,褲腿上,都會燒一個一個的小窟窿,當然又少不得再挨一次罵,但心裡還是美滋滋的
7、廣西南寧:地理位置與風土人情
一、廣西南寧的地理位置
廣西南寧,別稱綠城、邕城、南方水城、五象城,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廣西南寧的位置處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部偏西方向,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毗鄰,東鄰粵港澳瓊、西接印度半島,地理坐標為東經108°22′,北緯22°48′。
二、廣西南寧的風土人情
廣西南寧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廣西南寧主要的少數民族有壯族、瑤族、苗族、侗族、回族、滿族、毛南族、土家族等,各民族建築形態各異,特色鮮明,風俗也多種多樣。
炮龍節是南寧賓陽特色的的傳統節日。傳統炮龍年年舞,年年傳統舞炮龍。炮龍節是漢族和壯族兩家人的文化融合,產生的民間節慶。
「火獅節」是南寧民間的稱呼,屆時雁江鎮每條街都會派出一條獅,到家家戶戶拜年。各家各戶也准備了很多鞭炮和紅包迎接舞獅,古色古香的的街道,紅紅火火的炮花,場面足以媲美賓陽的炮龍節。
(7)吳川拾炮風俗擴展資料
廣西南寧的歷史變化:
南寧自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誕生之日起,1700年間城市經歷了幾次遷移與發展:從邕州古城、晉城、唐城、宋城到新南寧。
1、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晉興郡誕生,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這是南寧建制的開始。郡治所、縣治所初始就設在邕州古城即平南村一帶。
2、晉興郡治、縣治便從邕江南岸逐漸向北岸地勢較高的凌鐵村遷移並建設新城,史料稱新城為「晉城」,晉城沒有城牆,范圍很小不足半平方公里。
3、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開始,在「晉城」東北重建新城,唐城一直到北宋皇祐初年(1049年)仍存在。
4、宋嘉佑年間(1056-1063年)劉初任邕州太守,便在離唐城西北約1公里的五花嶺一帶開始建新城。從明代開始,「宋城」的外圍逐步拓展為城區。
5、解放後,城區的發展均是以宋城為基礎形成的舊城區為中心,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擴展,城區范圍不斷擴大。
8、槍火重生炮彈怎麼丟
拾取炮彈後回到中間的炮台發射炮彈。
《槍火重生》是多益網路旗下首款國風冒險闖關FPS游戲,STEAM上線於2020年5月23日,國服上線2020年8月20日。
玩家在游戲里可以操縱不同英雄體驗多種流派玩法,使用隨機掉落的武器在隨機性關卡中進行冒險挑戰。既可以單人暢玩,也可以最多四人組隊,享受共同冒險闖關的樂趣。
9、春節的時間和習俗是什麼?
1、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習俗:春節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等為主;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一家人吃團圓飯,一起看春節晚會。
2、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
習俗:看燈、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3、清明節——(公歷4月5日前後)
習俗:掃墓、踏青。
春風拂煦清明節,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掃墓祭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促進家庭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4、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習俗: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帶五色線,做香囊,門上插艾。
5、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
習俗: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女紅
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
6、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習俗:賞月、吃月餅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松的歡娛。「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7、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
習俗:登高、插茱萸。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傳統節日
10、蘭石鎮的傳承傳統文化——年例
春節過後,蘭石各地的年例活動如百花競放,遍及廣大城鎮鄉村。年例與春節等傳統節日不同,是粵西地區一帶的農村文化風俗。有的以祭祀為主的群體性節慶,主旨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以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形式豐富多彩,富有神秘色彩。
所謂的年例,就是一年例或是年年有例。它是以土地神的「社境」為單位,一年之中在固定的一個日子裡做年例。在蘭石,從正月初七到十二月都有村莊做年例,但主要集中在正月二月。不少村子有兩個甚至三四個年例,如蘭石鎮的蘭石村、頓谷村,大小年例有四個。
過去做年例多數是白天游神舞獅,晚上演大戲或做木偶戲或放電影、燒炮仗、放煙花,邀請親友聚餐飲酒,盡情歡樂。吳川的年例節慶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越來越熱鬧。他們不但在村口搭門牌,張燈結綵,村中的老闆們還捐資十萬、百萬邀請國內頂級球員來比賽籃球,請著名歌唱家和省粵劇團或粵劇名伶前來演出,請飄色儀仗隊環村巡遊或請高樁獅隊舞獅,小小村莊引來八方親朋、熱鬧非凡,真可謂「年例大過年」。年例甚至促使物價飛升,市場出現應激性的活躍,形成獨特的年例經濟。 蘭石年例遍地開花,時間各不相同,右邊是部分村莊的年例時間和一些特別的年例樣本。 年例的典型代表,包括游神、「爆燒火器」、「擺盅」、「吃年例」、「唱大戲」等內容,旨在祈禱消災避禍、人畜平安、百業興旺的大型民俗活動。年例期間,家家戶戶大擺宴席,用茶飯酒菜熱情招待親戚朋友,充滿獨特的地方風情和濃厚的鄉土氣息。
年例宴客:除「睇(看)年例」所看到的喜慶活動外,「食年例」(請親友吃年例宴)更是遠近聞名。 做年例,一村做年例,周圍村莊的群眾都不得來看熱鬧助興,家家戶戶大擺宴席招待親朋戚友,故「做年例」又稱「吃年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年例曾被當作:「四舊」,一度中斷,但年例「吃」的內容還是保留下來。
游神做醮:菩薩從廟里出來,到「社境」的各個村子巡遊,每個村子都不得有一個或幾個「擺盅」的場所,這是「起年例」的重頭戲。每個「擺盅地」擺上幾直張方桌,村民從家裡挑上上好的水果及糕糖,裝在盆子里,擺在方桌上,供菩薩「享用」。舊時還有道士在擲「杯較」(把一個木質的圓木對切開兩片,問神時往地上一拋,兩片切面向上謂之陽較,兩片切面向下謂之陰較,一上一下為聖較)。儀式上大放煙花炮竹,還有舞獅子表演。年例的當天中午,還舉行游神和「擺醮」。「擺醮」形式與「擺盅」相同,不同的是供品由水果、糕、糖改為「三牲」(雞、豬肉、魚)。
押舟:押舟的時間表在年例當晚8點至10點,人們接線員著神像和紙船在村中巡遊,或是停放在「醮地」,各家從家裡拿出些雞毛、亂頭發、麻種、豆種(象徵麻疹、瘡痘),放在紙船里,接線員到村外的三叉路口或江邊焚燒掉(意即祛邪逐鬼)。舞獅:舞獅子的習俗有個神奇的傳說。話說中國古代沒有獅子,說不清是秦朝或是漢朝,西域的番國與我國交惡。有一年,番王派使者給我國送來一頭獅子,並要求把獅子馴服,表示交好,並約定第二年我國皇帝壽辰前來觀看馴服的獅子表演。誰知獅子難以馴服,半年後竟逃出鐵牢,咬死了幾個宮娥美女。幸好兩個馴獸員武藝高強,三兩刀就把獅子砍死了。這下右闖了大禍,皇帝壽辰拿什麼給番國使者觀看呢?弄不好兩國會再次發生戰爭。好在兩個馴獸員機靈聰明,在皇帝壽辰那天,兩人披上獅子皮在舞台上表演,一跳一縮,左右搖擺,一醒一睡,栩栩如生,跟真獅子一樣,番國使臣一點破綻也看不出來。從此便產生了舞獅子的習俗,民間逢年過節,都愛舞獅子表演。
搶炮頭:不少村莊的年例,在晚飯後有「搶炮頭」的習俗。「炮頭」就是煙花升空後掉下來的紙團。炮頭有「發財炮」、「豬仔炮」、「添丁炮」、「菜炮」等。民谷相傳,誰拾到炮頭,當年就會順順利利,添丁發財。誰拾到什麼炮,第二年便要還什麼炮,如果把拾到「豬仔炮」的,每二年還要還一頭豬崽,拾到「菜炮」的,第二年也要還一桌酒菜。指令性計劃炮頭的場面很熱鬧。燒炮時,一支支火箭射向天空,隨著「噼噼啪啪」的響聲,火箭在天空中炸開,空中飛舞著五顏六色的綵球,美麗極了。最後通牒「嗖」的一聲,從炮筒里射出一個炮頭,在空中劃出一首美麗的弧線後掉下來了,人們爭先恐後前去搶奪。
做大戲:年例有些村莊還演木偶戲。叫木偶戲為「鬼仔戲」、「鬼兒戲」。吳川的木偶戲有三種:一種是單人木偶,流行於長岐、淺水、蘭石一帶,另一咱是小班木偶,流行於吳川流不息西南各鎮,唱吳川山歌腔,再一種是大班木偶,又稱粵劇木偶,唱粵劇腔。有些大班,日場木偶演出,夜場演員演出,故又稱陰陽班。小班木偶、大班木偶已基本消亡,還有少量單人木偶班,演員多是六七十歲的老藝人。演大戲。吳川流不息人稱粵劇為「大戲」。大戲在吳川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幾乎村村有戲班。改革開放後,每逢年例,幾乎村村演大戲。每逢年末,政府都組織粵劇春班訂戲會,來自兩廣粵劇團的演出經紀人瀑滿會場。有的富裕村莊的年例,一場子近十萬元的省粵劇團,能一口氣連演十晚;有的村莊同時邀請兩個粵劇團「雙拍台」,一連演幾個晚上。吳川的古老年例活動,雖然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但其積極意義不容忽略,它既聯系了親情、友情,增添了喜慶氣氛,弘揚了傳統的地方特色文化,又刺激了誇張消費的增長,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傳為一種傳統習俗,年例在傳承和發展過程中既融匯了健康向上的內容,也滲入了許多低級沒落的東西,既活躍了文化交流,也滋長了封建迷信、奢侈腐敗和攀比浪費的歪風——有人通過年例大肆鋪張浪費,大搞面子工程;個別地方大張旗鼓建設廟宇,修葺豪華迷信殿堂。這些突出的問題,是任其自然衍生?還是加以引導使其健康發展的?民俗文化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社教,是一種效應的民心警鍾。有民俗專家認為:「年例是以習俗的力量讓民眾自動在集中的時間段經歷相同的活動,在相同的儀式中體驗相同的價值,一個共同的社會就這么讓人們和諧地延續下來。這就是傳統節日最經濟、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產功能。」民俗節慶儀式活動在封建歷史時期的政治制度下是允許的,而且政府官員都熱心參與各種節慶,目的是利用節慶的民俗喚起民心向背,達成一種團結友愛的社會風尚,昌啟民族精神文明。那麼,在新社會主任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年例? 首先,年例作為一種大文化,包含著巨大豐富的文化財富,政府要做好挖掘和保護工作,從中提練出物質和精神財富。其次,年例作為一種傳統民俗,只能引導,不能阻止。政府要用科學的眼光明辨年例中存在的神靈祭祀、宗教信仰內容,不能動輒就為其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簽,要充分考量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再次,年例作為一種載體,可以成為先進文化佔領農村的通道。政府要加強正確引導,抵制不良風氣,從內容和形式上不斷豐富,提高年例的文化品位;要組織創作出群眾喜歡的精神食糧和排演形式多樣的節目娛樂大眾,讓新文化、新思想在農村蓬勃發展,使年例成為新時期的農民文化節。
當大城市居民日益覺得傳統的節日過得越來越無味的時候,吳川地區家鄉的漢族傳統風俗依然可以保存得很好,吳川家鄉的傳統文化沒有在今天的一切都全球化的大潮中消失殆盡。反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帶來文化環境的不斷改變,吳川年例的節日內容和節日功能也隨之不斷發生變化。吳川年例文體活動的繁榮,是生存需要得到滿足後心理需求這一層次的迫切需要。
吳川年例是廣東省乃至中國少有的風俗習慣,它以獨特的地方特色和傳統習俗,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人士,一些民俗專家和學者也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吳川地區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海,自然旅遊資源豐富,再加上融入這具有文化內涵的年例,將其加以開發、發展以此為主題特色的旅遊經濟,將為湛江旅遊業添磚加瓦,市場潛力也是巨大的。
在吳川年例期間,主人與在其他地方生活的有著共同血液的親戚和在外工作、生活的朋友共聚一堂。或許,一年當中就只有年例這一天才能見到許多好久不見的朋友,在這一天,和好友們說著當年,說著以後,聯絡著朋友間真摯的感情。
吳川年例作為吳川地區一項自古沿襲的重大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表現的更多的應是優良的傳統,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如對整個地區的人們的精神文化就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吳川年例不斷的得到了發展和創新,對它的存在也賦予了新的意義:
1、溝通的橋梁。當今社會網路、通訊發達,但是人們工作的壓力也增大了,減少了他們回家的時間,很多人很難在一個時間聚在一起,缺少了和親朋好友面對面的機會。在這里,外出的人過年的時候可以不回家,但吳川年例時她們會不顧千里必須要回家團聚。而且是吳川年例 線,年例之日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鄰近各鎮各村莊的群眾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看熱鬧,親朋好友,朋友的朋友也都一起涌來,主人家會盛情款待,招茶呼飯,宴飲盡歡,小朋友還可以收到利是,吳川年例起到了很好的溝通作用,這真是來得開心,走得歡心!給春天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2、促進經濟發展。吳川年例期間,吳川地區鄉鎮和城區的消費劇增。菜市場、各商店、道路兩旁到處都是年例商品,琳琅滿目。據調查結果顯示:水果糖果、餅乾等供應會大大增加,增幅在40%以上;新菜式的興起也逐漸成為經濟的一個亮點,它刺激了消費的增長,同時也拉動了相關物品的需求,直接增加了菜農的收入,增幅也在15%左右;家庭電器用品,煙花、彩燈等喜慶物品的消費比例也有很大的提高,同比其他月份相對會增長20個百分點;年例的娛樂演出(如醒獅、舞龍、飄色、粵劇……)等市場潛力也巨大。據有關人士統計分析,吳川年例經濟約占農村市場經濟的四份之一份額。吳川是一個旅遊城市,而年例正是吳川地區的一大文化特色,過去的精神財富已經產生了可觀的物質價值,並正在加快腳步,影響這經濟社會發展的格局。文化在經歷了以文養文、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階段之後,已經開始給自己搭台,自己唱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域。文化與經濟越融合,文化生產力所釋放出的潛能就越巨大,將文化產業融入到服務行業特別是旅遊業中,更是一種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3、有利於傳統文化的保留和發揚光大。年例正好給了這些節目一個發展的空間,並且這些精彩的民間藝術表演也豐富了農民的精神生活。
4、成為社區的一種新文化。隨著經濟和文化發展,吳川各村年例也隨著時代變遷,不僅演大放煙花,還舉辦游園活動、健身舞等,開展歌詠、體育、棋類、牌類等有獎比賽,這些活動在表演上生活化、趣味化、深受大家的歡迎,成為社區的一種健康的風俗文化,也成為農村文化的新亮點。文化是一個地區文明的標志,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一個城市、一個社區只有精神文化和經濟文化同時發展,才能使這個地區歷久不衰、現代文化蓬勃發展。
5、促進城市的和諧發展。民俗文化內容反映和表現了民族的共同心理,思維習慣,生活等內容,規范人民的價值取向,產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社會和諧價值。吳川年例作為一種地方特色風俗文化,它所昭示出來的決不僅是一種藝術面貌,更多的是一種和諧的人文精神風貌。文化的地區交往有助於文化的融和發展,推動了地區間的交往與合作,促進了地區間的穩定和和諧,梅菉飄色等漢族傳統民間藝術,多次參加了各地區舉辦的各項活動和比賽,並奪得了大大小小的榮譽,所有這一切,不單向外展示了民俗文化之鄉的巨大魅力,而且也促進了不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為地區間的和諧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正月初七:頓谷村(吳川蘭石鎮)(頓谷村委會有:上村、下村,埇仔村、岑旺村、塘尾村、高坡村、塘口村都做正月初七、三月初三、七月初七和十月十八)
正月十三:蘭石鎮蘭石村、大村、墩頭村、鯉魚頭、新屋村、上元村、下山村、山腳、三星嶺、茂良塘村、油衍屋、下博崖、梧桐嶺
正月十五:蘭石庄艮、百官水村、百官山村
正月十六:蘭石新屋地、上博崖
正月十七:博崖山
二月初二:蘭石名利村(註:該村有兩個年例,另一個是六月十九)
三月十六:蘭石新屋地
六月十六:蘭石蘭石村(註:該村兩個年例,另一個是九月初九)
七月十六:蘭石新屋地
九月初九:蘭石蘭石村(註:該村兩個年例,另一個是六月十六)
十月廿五:蘭石百官山(註:該村兩個年例,另一個是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