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一村一風俗

一村一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14 13:41:37

1、農村也有很多特殊的風土習俗,都有哪一些呢?

農村有很多風俗,不過每個地方的風俗都有些不一樣,現在給大家講幾個我們家鄉的風俗。

一,不能用手指月亮,小時候大人告訴我們,不能用手指月亮,指了耳朵會被割下來的,小時候的我們,第二天早上醒來,會摸一摸耳朵還在不在。

二,掉在地上的錢不能隨便撿,小時候大人會說地上的錢不能撿,不知道是誰拿錢消災,故意丟的,撿到了會有不好的霉運,在撿之前先用腳踩幾下,要盡快花出去。

農村

三,正月初四之前不能倒垃圾,倒水在外面,掃地也要從大門囗往裡掃,說這樣做財不會跑掉。

四,吃飯不能把筷子豎在碗里,特別是小孩子,吃飯途中會去洗手,干什麼事去了,會把筷子豎在碗飯上面,這樣大人非常忌諱的,千萬要記住。

五,小孩子換牙齒有講究,小時候換牙齒,大人會問是上排還是下排,要是上排要扔到房子上面,下排要扔到床底下。

六,家裡有老人過世兒子在一個月內不能刮鬍子和理發,還有就是在布鞋上面縫上一塊白布!誰的白布先穿掉了誰會好。

農村

七,就是誰家蓋新房會繫上紅繩還會放一根木頭,木頭也繫上紅繩和紅紙橫在自己家門口!這樣弄好之後村裡的婦女就不能進去了不讓婦女進,而且在房子上樑的當天房東會在房子的四個角落放些好吃的食物,到了夜晚12點一過會所有人都可以去拿這些東西,我記得有一年我們鄰居蓋房子我凌晨3點去他家拿了好多東西!

八,也是關於女人的,在女人不管結婚沒結婚的要是打孩子了都不能回家要過月才可以回去,還有就是要是離婚的女人不能在家過年,還有正月十五都不行!還有就算是結婚的如果會娘家了,回來的時候不能帶走3的日子回家這樣的話會婆婆不好!

農村

2、農村風俗習慣

破五節
(農歷)正月初五,俗稱為「破五」節。這一天不準婦女串門,串門不吉利。《清裨類鈔》載:「正月初五日為破五,婦女不得出門。」這天各家都吃水餃,意為用水餃包起來,以求吉利。如今雖說人們對婦女串門不講究了,但這天吃餃子卻成了各家習慣。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又叫「燈節」在濟南,一年一度的元宵燈會,景象極為壯觀。每到此時,各大公園、廠礦企業及大街小巷,均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入夜,宮燈、紗燈、魚燈、花籃燈、跑馬燈……光華四射,美不勝收。

尤其一年一度的趵突泉燈會,更是獨具特色。各式各樣的花卉燈、鳥獸燈、走馬燈、故事燈、謎語燈等或富麗堂皇,或古樸典雅,或靈巧別致,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這一天,家家戶戶盛行吃元宵。

此外,元宵節前後,濟南的街頭巷尾,到處是踩高蹺的,跑旱船的,舞龍燈的,舞獅子的。人們把一些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以及強烈的愛憎和美好的願望融入這種富有民族傳統的民間藝術中,增加了節日的歡快氣氛。

「龍抬頭」
農歷二月初二,春龍節,俗叫「龍抬頭」,意為龍興治雨,風調雨順。清朱蠡尊《日下舊聞考》載:「都人呼二月二日為龍抬頭。」這一天,市民早起,炒「蠍子爪」(即豆子腌泡後)吃,以避免蟲咬蠍蜇;老男少兒都理發,以視精神,免除災病;農村盛行用爐灰「打囤」,預祝豐收。這些習俗已被人們延續至今。

清明習俗
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氣,並留下了很多有趣的習俗。在濟南保留至今的有「踏青」、「掃墓」、「盪鞦韆」、「插柳」與「植樹」。

踏青
踏青,古時也叫遠足或遠游,現在則叫春遊或郊遊,它是「清明」時節的主要習俗。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承大好春光到郊外遊玩,然後圍坐野宴,抵暮而歸。濟南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每到清明節,春光燦爛,風和日麗,人們南登千佛,北游明湖,郊遊、泉邊,遊人如織。這種春遊的習俗,一直保留到現在。

掃墓
清明掃墓,在陽歷四月初五、六日,市民都攜紙、香和供品上墳祭祖,為祖墳添土,追念祖先。據說這一習俗由來已久,從秦代就開始了,漢代繼承秦制未變。到了唐代,掃墓才固定在清明舉行。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一詩中寫道:「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就是描寫郊野掃墓情景的,到了宋代,人們都在清明日拜掃祖墓,京都人士傾城出郊,四野如市。在今天,清明節這天已成為人們緬懷英烈、掉念去世親人的日子。

盪鞦韆
清明時節,在濟南城鄉,還流傳盪鞦韆的習俗。清明節這天,男女老幼,身著新衣在綠楊深外,或在街前廣場,立木為架,上袈橫木,下懸二繩,繩下橫系一板,人在板上可坐可立,手握兩繩可前後上下飄盪,極富樂趣。相傳盪鞦韆本是北方胡人的一種游戲。戰國時期,劉桓公北征時,才將這種游戲帶到漢族中來。漢、唐以來,多用在皇帝的後宮和顯官貴族的園囿里,後來才漸漸傳到民間。

插柳和植樹
清明正是「綠柳才黃半未均」的時節。濟南城鄉,過去都有插柳於門,婦女,兒童頭戴柳枝、柳球的習俗。據說這種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農民祖師--神農氏,後來發現為記年和表示長壽的美好願望。如宋人趙元鎮的《寒食》詩中寂寂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之句;農村有「戴個花活百八,插根柳活百九」的農諺。後來,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而插柳、栽柳卻盛行不衰,並推而廣之,繼而在清明時節演變成植樹造林。民國4年(1915年),清明節被定為植樹節。現在,每到清明前後,各地都展開大規模的植樹造林運動。青青的楊柳,不但給大地帶來無限生機,也寄託著人們無限美好的希望。

浴佛放生
浴佛放生是一個宗教節日。每年農歷四月初八為浴佛節。

我國宋朝時已有「裕佛會」。民間煎香葯糖水,相互贈送,到佛寺燒香施捨的,叫做「浴佛」。或買魚、龜、螺、蚌等水中動物放生。大廟宇內多辟有專用的放生池,供人們放養動物。傳說四月初八這天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濟南廟宇眾多,在過去,四月初八浴佛放生也相沿成習。這天,東岳廟、北極廟等寺廟的僧道,都設壇念經做法事,許多善男信女也都涌進廟里爭舍錢財。有些人還口誦放生咒,將買來的魚、龜、螺、蚌等水生動物投放水中,終日不絕,藉此表達他們的慈悲心懷與對宗教的虔誠。

端午節風俗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古人把五月也稱作「午月」,五日又常寫作「午日」,「端」又是「初」的意思,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午」;因「午月」和「午日」兩個「午」字重復,所以「端午」又叫「重午」又因古人常把「午時」當作「養辰」,故「端午節」也叫「端陽節」。

從唐代正式規定端午節為重要節日後,逐漸開始重視起來。濟南人過端午節主要有以下特點: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五毒」指(蠍子、蜈蚣、毒蛇、哈蟆、壁虎〕形象的剪紙做成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就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驅蟲避邪,保以安康。飲雄黃酒,吃粽子。端午節這天早飯前,要先飲一杯雄黃酒,然後再食用粘米、紅棗等包成的粽子,飲黃酒據說可以殺蟲害,避百邪,包粽子則是為了憑吊愛國詩人屈原。戴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愛」。給孩子戴香包和在手腕上繫上五彩絲線,這也是濟南端午節普遍流行的習俗。香包是用棉織品和絲線綉成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綵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端午節這天,在濟南一些名士則在這一天泛舟明湖,聚會暢飲,作詩唱合。以上這些風習,有些一直延續至今天,如端午節這天插艾枝,包粽子等,今天在濟南依舊很興盛。

碧筒飲
荷花在濟南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濟南還有一些特殊的習俗。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飲。

據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一書中記載: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開之際,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邊避暑,他們把湖中的大蓮葉割下來,盛上美酒,然後用簪了將蓮葉的中心部分刺開,使之與空心的荷莖相通。人們從荷莖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用當時親身體驗過的文人的話說,就是「酒味雜蓮香,香冷勝於水」。這就是被唐宋文士傳為美談的「碧筒飲」。

在濟南荷葉矗盛酒外,用它還可以做成許多獨具風味的食品。如將鮮嫩碧綠的荷葉,用熱水略燙一下,煮粥時蓋在粥上,等煮好的粥涼後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葉粥」,是濟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 做法,先切好豬肉,炒好米,拌上醬油,然後選用大明湖產的只有碗口大的嫩荷葉,洗凈,一張荷葉包起一塊豬肉和適量的炒米,攤放在碗里,再上蒸籠,蒸熟後即成「荷葉肉」。吃是連肉帶荷葉一起吃,即有豬肉的美味,又有荷葉的清香,特別鮮美。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做成荷葉雞、荷葉魚等上等佳餚。此外,用荷葉包裝食品,也是濟南特有的風俗。以前食品店裡賣的蒸包、鍋貼、熟肉以及腌菜等,許多都是用荷葉包裝,這樣即不透油、透水,又別有一番清香滋味很受人們歡迎。

另外,過去濟南人還有吃荷花瓣的習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濟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將新鮮、完整、干凈的荷花瓣洗凈之後,掛上一層薄薄的雞蛋糊,再放到油鍋里炸,炸好後撒上白糖,吃到嘴裡,清香可口,回味無窮,很為人們所喜愛。

「吃春」
濟南人喜食香椿。香椿是一種樹木,其嫩葉芳香可食。清代人稱春天採摘、食用香椿的嫩葉為「吃春」,有迎接新春之意。濟南近郊仲宮一帶盛產香椿。每年春季,香椿萌芽抽葉時,也正是濟南人「吃春」之時。此時,農民們把嫩紫或淡綠色的椿芽掰下來,拿到市場上叫賣;喜歡「吃春」的人們爭相購回家中,品嘗春天的香甜。香椿有多種吃法。而濟南的「香椿芽拌豆腐」遠外聞名。人們將香椿芽或嫩葉洗凈後用鹽稍腌,揉過,約腌一夜即可取用。用時將腌過的香椿芽切成末,再將蒸透後切小丁的豆腐與香椿芽末放入盤中,撒上精鹽,滴上香油拌勻即可食用。再一種做法是「炸香椿」---將嫩香椿洗凈,瀝凈水分,加鹽後揉搓均勻,再在調好的麵糊中沾勻,放入熱油中炸黃,取出食之,又酥又香。因整支香椿炸成後形似魚,所以濟南民間又叫「炸香椿魚」。

濟南蒲菜
濟南人愛吃蒲菜的習俗由來以久,蒲菜是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大明湖的蒲菜,是濟南的美蔬,早已馳名國內。《濟南快覽》一局中記載說:「大明湖之蒲菜,其味似筍,遍植湖中,為北方數省植物萊類之珍品。」《山東通志、物產》稱蒲菜為「蒲筍」,是濟南人「日用蔬菜」之常品。蒲菜的吃法有:「奶湯蒲菜」、「鍋塌蒲菜」(涼碟)等。至於濟南人鍾愛的蒲菜燙面餃、蒲菜扁食等,也是人們喜愛的常食。凡品嘗過這些美味佳餚的,無不交口稱贊。

七月三十放河燈
在濟南,過去每逢七月三十日晚,各佛寺舉行盂蘭盆會打醮育經。有的人家要燒上大批線香,沿院內牆根和甬路一根根插在地上,向地藏王表示虔誠;有的則用放河燈的形式超度死在河裡的鬼魂。據說,農歷七月三十日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薩成道的日子。他在成道時,曾發誓要普度有罪孽的眾生,使他們脫離苦海。因此,七月三十日便成了超度「亡魂」的日子。

河燈是用濕面做成的。晾乾後,在燈碗里倒上豆油,再用棉花搓成燈芯,點燃之後,放在河裡,讓它順流飄去。這時,只見滿河點點燈火,閃閃爍爍,飄飄盪盪,河水映得彤紅。據說河裡的溺死「鬼」見到燈火,就可以得到超生。放河燈是佛教的一種迷信活動。

當年濟南大明湖北岸北極廟里的道士們,也在農歷七月三十日這天打醮超度亡魂。他們白天念經,招待來廟里燒香的「施主」,並找扎紙工人和彩紙糊成大型的「法船」,放在廟前的湖水裡,吸引遊人。到了晚上,道士們穿上花花綠綠的錦綉法衣,敲響鐃鈸,吹起笙笛,從幾十層台階高的北極廟列隊出來,到法船前面焚化「疏頭」,同時,把彩紙扎的大型法船燒掉。一時間,烈火熊熊,照得滿湖通明,使整個濟南市為之轟動。以致廟內、湖畔,萬頭攢動,擁擠不堪。解放後,隨著封建迷信的破除,「放河燈」等活動已不復見。

明湖踩藕
濟南盛產蓮藕,明湖藕尤其聞名。解放前的大明湖,當時除歷下亭周圍及船行航道純為水路外,其餘水面阡陌縱橫,形成了一塊塊水田。水田上「東一塊蓮,西一塊蒲,土壩檔住了水,蒲葦又遮住了蓮,一望無際,因水較深,泥層又厚,所以只能栽種蓮藕、蒲萊等,要採摘蓮藕,只能下到水裡去用腳踩。因此,明湖踩藕成為濟南一種傳統習俗。

踩藕時,踩藕人身穿一件皮製的不透水的「連衣褲」。皮衣見水後質地變軟,穿者在水中手足可以運用自如。只見人頭或皮衣上口在水面上時沉時浮,很有節奏感。這是踩藕人用腳在水下探索找藕。找到藕枝後,還要找到合適的藕節,然後用力一踩,一枝鮮藕便從根上斷下,再用腳將藕挑出水來,抓一塊藕上的黑泥,塗在斷口外,以免灌進水去。因藕內有空氣,能夠浮在水面上,否則就會沉入水中。最後將飄在水面上的藕收集起來,再挑到市場上去出售。

除夕乞巧
農歷七月七日,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是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日子。晚上,婦女們穿七孔針,先完者為得巧,故稱乞巧,七夕乞巧的習俗,在濟南十分流行。七夕乞巧,早在戰國時期的楚懷王時就開始了,據《考工記》的注釋中說:「以織女星之祥,因祭機之杼,以求工巧。」因為七夕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人們想從織女那裡求得更多的智慧和技巧,以織出更好的布來。傳說,這天夜晚的葡萄架下,可以聽見牛郎與織女談話。

在古代,每到七夕前,家家張燈結綵,搭乞巧樓,兒童女子,皆著新衣。在城裡「富貴人家,於高樓危榭,安排筵會,以賞節序。」以後,雖然這乞巧樓不一定搭了,但這一天活動仍很有趣。這天晚上,家家都「張錦綉,陳飲食,樹瓜果,焚香於庭」。其次,參加的人望月瞻斗,依次列拜,祭祀牛女二星,祭畢才正式乞巧。有的用七根針,五彩絲線,望月穿針。誰穿得快,誰乞得巧的就多。

有的在桌案上擺一盆水,水裡浸著瓜果,乞巧的人手裡拿著一面鏡子,誰把月光從鏡子里映到水盆的瓜果上,誰就算得了巧。有的捉一隻蜘蛛,放在首飾盒裡,第二天早晨,觀其結網之疏密或圓正,為得巧之多少。還有的於七月七日中午,把事前生好的「巧芽」(豌豆和綠豆)牙和手摘下來,投在水盆里,在太陽光下照影子,誰的巧芽影子象針、剪、花、鳥、蟲等,誰的手將來就會巧。正象一首民間歌謠唱的那樣:「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蓋、七月七日摘下來。姐姐妹妹照影來。又象花,又象菜,看誰心靈手兒快。」

中秋賞月
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是我國民間又一重要節日。據史書記載,中秋節始於唐代,以後產生了中秋節祭月、拜月、賞月的習俗,到元代末年,民間才廣泛流傳著八月十五吃月餅的故事。

中秋祭月在濟南亦不例外。據1928年《歷城縣鄉土調查錄.習俗》載;「中秋月十五日夜,設月餅瓜果於院中以祭月,並集家人於月下餚醵飲以賞月。」

過去,每天中秋的晚上,當明月從東方升起的時候,人們便在庭院中設香案,擺供桌,供桌上陳以糖餅瓜果等。全家人團聚一起拜月、祭月。祭畢之後,由家中的長者主持,把祭品分給大家,並把象徵「團圓」的月餅分切成塊,大家分食之。

中秋食月餅的風俗流傳很廣。傳說元朝統治者統治了中國以後,為防止人民起來反抗,規定只能10家合用一把切菜刀,每10個家還要供養一個蒙古奴隸主的爪牙,這些爪牙,胡作非為,無惡不作,人民切齒痛痕。元末,各地災荒嚴重,災民顛沛流離,啼飢號寒,實在活不下去了,一年中秋節,泰州人張士誠暗中串聯,把寫著「殺韃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月光亮亮,齊齊排排,排到明朝好世界」等號召人們起來推翻元朝統治者的紙條,藏在月餅里,大家互相傳送,互相聯絡。到了中秋晚上,家家吃月餅,見到了那紙條,便齊心協力,一致行動,舉行了民族大起義,很快就把元朝統治者推翻了。元朝滅亡了,但這吃月餅的習俗,缺一直流傳至今。

千佛山「 九九」登高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每逢這天,古人都要頭插茱萸,手提菊花酒,登高遊玩。據說這樣可以除災避害,求得生活的安寧幸福。這種「九九」登高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在濟南,每逢重陽節這天,人們都要到千佛山登高。自元代開始,這一天又被定為千佛山廟會,所以就更為熱鬧。過去,九月九日這一天一早,濟南各階層人士,便身佩茱萸,趕來登山,時值深秋,天高氣爽,山前山後,盛開的野菊爛漫似錦,清香撲鼻。因此,戰在「賞菊岩」,上觀賞菊花,遂成登山的一大樂事。除賞菊外,濟南人還有吃菊花的習俗,將白色的菊花瓣採下,蘸上麵粉油炸食之;或者配上肉類做成菊花火鍋,配之以菊花浸泡的美酒,在山上野餐,真是別具風味,清香無比。詩人朱照曾在《重陽節同人挈酒歷山登高詩》中寫道:「閑招三兩友,把酒醉南山。靜喜高松下,香偎野菊間。」這首詩,正是古人重陽等千佛山的生動寫照。

除登山外,過去濟南人在重陽節這天,還要蒸棗糕吃。街上出售棗糕,多用糯米和棗或小豆和棗做成,蒸熟後在街上現切現賣。居民家中做的棗糕,用一層面一層棗疊壘成塔形,蓋者用面捍成的菊花形頂,蒸而食之,名為菊花棗糕。為什麼重陽節這天要吃棗糕呢?因為「糕」、「高」同音,吃棗糕即有登高之意。至於為什麼這一天要登高,據粱朝吳均《續齊諧記》載:東漢時有一個叫費長房的人,神通廣大,能呼風喚雨,遣神捉鬼。有一天,他對徒弟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裡將有災禍降臨,須早作準備。」桓景問:「用什麼辦法可以免除這場災禍?」長房告訴他:「這天,你全家人各做一個紅色布袋,裝上茱萸,掛在胳膊上,再帶些菊花酒到高山上去飲,即可避免這場災禍。」桓景聽了師傅的話,在九月九日這天,全家人到山上度過了一天,晚上回家,才安全無事。從此,「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災」遂相沿成習。

近年來,千佛山廟會更是盛況空前。盡管人們登高已不再是為了避災除害,飲菊花酒、吃菊花火鍋的習俗也不多見,但來登山的人們照舊絡繹不絕。人們在瀏覽或挑選著琳琅滿目的土特產品時;總要等上山頂,縱目遠眺,觀賞著大好河山和如詩如畫的濟南新貌,不禁會浮想聯翩,感受到一種美的享受。

曲水流觴
從漢朝開始,農歷三月上旬的巳日,便被定為「上巳」。在這一天,人們要到水濱洗濯,以消除不祥,叫做「修」。巍晉以後,又把這一天確定為三月初三。在這天修 以後,人們順便要舉行野餐宴樂和「曲水流觴」的詩酒盛會。游樂的人們,列坐在環曲的水溪旁,把酒裝入觴杯中,置於托盤上,放在溪流上游的水面上,使之順流飄下。觴杯飄至曲折拐彎處,往往會停住不動;即使在前一轉彎處未停,也會在後一個轉彎處停下。酒杯停在誰的近前,誰就得將酒飲下,飲後還要作詩吟唱,作詩不成便是罰酒,這就叫「曲水流觴」或「流觴曲水」。晉代宗 在《荊楚歲時記》中,就有「三月三日,士民並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的記載。

遠在北魏時期,濟南的士大夫及在現曲水亭街附近建起了曲水流杯池。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一書中寫道:「歷祠下泉源競發,北流經歷城東又北,引水為流杯池,州僚賓宴公私多萃其上」。流杯池既現在的王府池子,池水北出,曲折東流,至今曲水亭街。當時這里清流映帶,楊柳依依,岸平草軟,是曲水流觴的理想場所。

現在曲水亭街,座落在珍珠泉之北,大明湖畔的百花洲之南,曲水亭依在,流水依舊,但溪流已無曲折可言,水亭也早已折除。但如循流上溯 ,由王府池子至起風橋一帶,溪流回環曲折、曲水流觴之跡,還是依稀可尋的。尤其這一帶還保留了更多的「家家泉水,戶戶垂揚」的泉城風格,來此一游,盡管已看不到「曲水流觴」但這里的秀美景色,乃足以使人流連忘返。

除夕守歲
除夕,民間俗稱「三十晚上」,是陰歷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守歲,傳說是為驅除這時還纏在家裡的「百鬼」,好讓人們過一個平安年。過去在濟南,除夕這天,家家「易門神桃符春貼,遍地撒芝麻秸,陳設供果迎祖先。除夕辭歲,燃爆竹,家人設酒守歲」(《歷城縣鄉土調查表習俗》)其中有些風俗,一直沿襲至今。

除夕更換桃符的習俗起源較早,戰國時的一部史書記載著這樣一個神話:東海度朔山有一棵蟠曲3000里的大桃樹,其枝伸向東北方的鬼門,萬鬼皆由此出入。樹下有神荼、郁壘兩個神仙把守,專門監察鬼的行為,發現哪個鬼為非作歹,便用草繩捆起來喂老虎吃,故有鬼怕桃木之說。於是,自春秋以來,每逢過年,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擱在門兩旁代替神荼、郁壘,以示防鬼。到了戰國,又有人以桃木刻人,置於門側,或畫兩個神像(或寫上神名)來代替桃人。而桃符上的神荼、郁壘畫像也就成了「門神」。唐以後,又有了秦叔寶,尉遲敬德和鍾旭形象的「門神」。掛在門上,消滅納福,鎮妖避禍。

宋代以後,開始興起對聯,到明代,桃符才該稱春聯。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居金陵(南京),除夕之夜,令公卿士庶之家都貼春聯,並親自微服出行,逐門觀看,以此為樂。他還乘興親筆題聯,賜給大官陶農:「國朝謀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賜給某平民屠戶:「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從此,春聯在廣大城鄉普遍盛行起來。於是,除夕「換桃符、易門神、貼春聯」,在全國各地蔚成風俗,並一直沿襲下來。如今,多數人不再相信「門神」之類的封建迷信了,人們把貼春聯,掛年畫,賦予了新的思想內容,以此裝點美好的生活,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據說出席是天上眾神下凡,死去的祖先返家的日子,所以家家要遍地撒上芝麻秸、穀草等,點燃斗香,陳設供品,以迎接諸神和亡祖的魂靈光臨。除夕燃放爆竹,由來也很久遠。據說在古代,楚國兩方的深山中有一種叫「山 」的怪物,經常跟人打麻煩。一遇見了「山 」,人就會得病,發寒發熱,人們從長期的實踐經驗中,發現這種怪物最怕聽爆竹聲,於是便用青竹放在火上燒,借竹的炸裂聲嚇跑他們。後來大家為過一個平安年,便在過年時燃燒青竹筒,用爆竹聲來驅趕山 惡鬼,稱作「平安爆竹」。唐朝時,人們始將火葯裝在竹筒里燃放,響聲更大。從北宋開始,民間開始用紙裹著火葯製成「鞭炮」和「起火」。經過年復一年的改進,爆竹的品種越來越多,花樣也不斷翻新。如今,不但過年時燃放爆竹,每逢重大節日或遇到喜慶事時,人們都喜歡燃放爆竹,以增加歡樂氣氛。

如今已沒有人再把著項活動和驅除鬼怪聯系起來,而相沿成了闔家團圓、歡慶節日的傳統。這一夜,全家老幼,整夜不眠,大家圍坐一起,暢舒往事,吃年夜飯,飲屠蘇酒,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真是其樂無窮。

臘八節
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俗稱「臘八節」。這一天,市民黎明既起,家家戶戶做臘八粥。《歷乘》載:「十二月八日作臘八粥,好施者濟貧。」清《日下的聞考》也載:「十二月八日,賜百官粥。民間也作臘八粥,以米、果雜成之,品多者為勝,此蓋宋時故事。」同時,市民還將蒜瓣洗凈涼干,腌制在調好的糖醋壇子里,過些日子,即可食用,俗稱「臘八蒜」。

3、農村風俗

樓上說的不對把
現在也是自由婚姻!!!
我們漢族的好多傳統文化都在農村保存著
比喻: 過年,清明,七月半,冬至,都要祭祖。
修家譜祖墳祠堂,起名按輩分,同姓的在一個村。尊敬老年人,老人不坐,晚輩不能坐。尊重讀書的。有的地方還有家傳的武術,練的人越來越少了。
解放以前我們那兒的打油的地方不準女人去。
逢年的時候請算命先生算命,我覺得挺準的,不象一般人說的那樣迷信瞎扳。
總之,好多的文化風俗,我說這些只是一點點點,你只有到農村裡體驗一下,還有文革給農村的漢傳統文化帶來的破壞很大!
恩,就是我們的朝鮮族的文化風俗(除了跳跳板一些等娛樂活動)和韓國人一些東西都很相似!!!

4、鄉村的生活習俗

鄉村生活資料
1、鄉村生活的妙處在院門外。我在舊居小住時,時常穿一雙布鞋,換一身便裝出門采風。走在青山綠水中,視覺上最為舒服的是山村姑娘那大紅大綠的衣裝,而聽覺方面的享受則是那些耳目一新的雞鳴蟲叫,庄戶人家打開院門的聲音,這種艷俗的色彩以及拙樸的音響與這大片的麥穗、蹣跚前行的牛群最為親和。往前再行,在民宅集居的遠處有一酒肆,店號為「快活林」。心裡甚歡,腳下生風,彷彿沾上點中國功夫的仙氣。

2、這地方的水真是多得出奇,只要你站在某個空曠的地方,必有一條或大或小的河灣流入你的眼睛。
早晨,人們還沒有等到河裡的魚兒醒來,便紛紛用竹篙戳碎它們的夢。霧正濃,對面不見人影,等兩條船互相靠近了,才驚出一身的冷汗,連連說好險好險,船卻已錯開一丈有餘。這地方有個打魚的老翁,七十八歲,鶴發童顏,聲如洪鍾。「小魚小蝦賣喲--」,雖是普普通通的一聲吆喝,卻讓人好似沉醉醒來飽飲一杯釅茶,遍體舒暢,渾身生津。偶有船上懶漢,昨晚喝多了,迷迷糊糊爬出船艙,看天色未明,站在船尾揚下一線渾濁的臊尿。少不得挨老婆一頓臭罵,煮飯的水還得從這河裡拎呢!
經常有兩只可愛的小鳥,捉住河邊柳樹的梢頭,四目相對,鳴鳴啾啾,無限柔情,相依相偎。一對早晨出來透氣的鯉魚,趁著霧氣迷濛,盡情嬉戲,全不管老漁翁羨慕又無奈的目光。
天色漸亮,陽光四射,驅散本來就無根的霧氣。整個村子忽然就活了過來。農人早起,無非兩件事,倒夜香,燒早飯。這地方人家的茅廁往往就在河邊,男女主人各行其事,並行不悖,倒也不覺任何不妥。稍後,村裡雞飛狗跳,學生上學,農人下地,工人做工。

3、清晨,總是很自然地醒來,看木窗外的光線越來越亮,鳥兒的鳴叫聲由唧唧喳喳的熱烈喧鬧,到漸漸減少,想是聚會完捉蟲子去了。間或有悅耳的歌者,叫幾聲飛來又飛走。起床看看手機上的時間,還不到六點鍾,太陽已上樹間,將光線淡淡地抹在東牆上,投在屋裡的光罩著浮塵,細小的顆粒在光線里快樂地上升下沉,如早晨的舞蹈。給母親收拾好,推她坐在陽光里,便開始做早飯。鄉村的生活因為沒有了時間觀念,一切都可以不慌不忙地做。 。炊煙
在我看來,走進鄉村最觸動人心的莫過於那隨處可見的炊煙。我鍾愛炊煙,一如我鍾愛這朴實的鄉村生活。
我是一個習慣於早起的人,即便是很晚很晚才睡下,第二天也照樣會早早的醒來,這似乎已經是習慣了。可是鄉村的炊煙比我更早的醒來,溫柔的升起在這寧靜而祥和的村莊上。
鄉村的生活是極有規律的,就如這炊煙,一天便能三次見它升起。

早晨,天色往往最見清淡,這時的炊煙在我看來是最徹底的,而且鄉間最清涼的風也只有在早晨才能領略的到。
在清淡的天空下,伴著清涼的晨風,你會看見炊煙婀娜的身姿,看見它緩緩的升起然後漸漸的淡去。
我想,這樣的炊煙才是最讓人愜意的。

一到中午,陽光逐漸變的霸道。這個時候你若想看見炊煙非得仔細才行。鄉村裡的炊煙不比城裡那麼張揚,它總是絲絲縷縷,卻讓人打心眼裡喜歡。
這時的炊煙應該是最隨意的。

而到了黃昏,炊煙的升起總會讓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門在外,或是外出勞作了一整天,看見鄉間四起的炊煙,心中湧起的應該是一種溫暖的感覺,亦或是一種歸心似箭的急切。
傍晚的炊煙,總是被人們賦予了很多很多。
其實不然,暮色四起的時候,鄉間昏黃的燈光從不同的窗戶里透出,伴著裊裊升起的炊煙,的確是有一種獨特的韻味。
我想,這時的炊煙才是最最純粹的吧。

王菲有一首歌「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一直以來都很喜歡這首歌,這其中解不開的情結大概就是炊煙吧。
{PS:遠遠的看著炊煙,有的是一種神秘,不過我走近它,有的是另一種感覺。
在鄉間,一般人家裡的廚灶都是靠著牆角的,而由於他們大多是以木柴為燃料,所以四周的牆都被熏的烏黑,而煙筒是在廚灶的上方,靠著牆角,倚著其中兩面牆用短小的磚塊砌成,高出屋頂約半米長。炊煙就是在這裊裊升起的。(當然也有例外)
不要以為燒柴火會熏黑煙筒牆壁甚至屋子有什麼不好,其實用木柴燒出來的東西那才叫好吃呢。各種不同的木柴燃燒起來會散發出不同的香味,夾雜在食物的香氣里,然後隨著炊煙緩緩飄過來,聞過後簡直讓人垂涎了。}

2。田埂
它是鄉間的一種小路,但又不同於其它小路。
它是在水田和水田之間用泥堆成的。不高,往往才高出水田一二十厘米。如果水田裡的水很多,那麼這些田埂便是軟的,一腳踩下去會讓人忍不住去想,它會不會塌下來,或是讓人陷進去?其實大可不必擔心,這樣的事是很少發生的,除非你有足夠的重量,有足夠的倒霉。
我喜歡走在田埂上。
很多時候,我都是提著鞋,赤腳沿著田埂慢慢的走著,沒有目的,只是一直走著。一些新壘起來的田埂還沒有長草,走在上面總會有一些濕濕的泥巴調皮的從我的腳丫縫里鑽出,有意思極了。或者有的田埂上栽種了大豆,一路走過,大豆的葉苗撓的我的小腿癢癢的。
每當我這樣的從田埂上走過,心裡總會想起這樣一篇童話:有一個國家,她給本國的農民分土地的時候總是讓他們用自己的腳去丈量,能走多遠就能分得多大的一塊土地……
然後我會笑,想著如果這樣,我應該也會擁有一塊很大很大的土地吧。

3。草地,牛
草地在鄉間是隨處可見的,因此並不象它在城裡的存在那麼有意義,如果一定要說它有什麼的話,那也一定是和牛聯系在一起的。
每天的清晨和黃昏,草地上總是有著很多很多的人在那裡放牛。由於牛吃草和羊有著很大的不同,(它們總是盡可能的呆在一個地方細嚼慢咽)所以在草地上放牛的人兒也就留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放牛的人一般不大,多是二十歲以下五歲以上。他們中有的在草地上看書(農村的孩子讀書總是很用功的),有的睡覺,還有的打牌。更小一點的孩子就在草地上奔跑嬉戲著。
而這些牛,大多都在脖子上掛著鈴鐺(這是方便牛走丟後更容易找到)。當牛吃草的時候,脖子一動一動的,鈴鐺便發出清脆的響聲。
整個草地熱鬧極了。

4。小溪,井
鄉間,最不能少的就是有一條小溪了,或者說是一條小河。
小溪通常不大,不過兩三米寬;也不夠深,水少的時候只要挽高點褲腿就能淌過。但是這樣的小溪卻是極其重要的,人們的日常用水大多取自這。洗衣,淘米,洗菜。到了傍晚,還會有很多的小孩聚到溪邊游泳呢。
鄉村真正的飲水是井水。
井水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然的地下水,從石縫里滴出,經時間的消磨自成的井,這樣的井往往不大,需要用水時得用勺子小心的一點一點的取,很是珍貴,不過這水是的的確確的好,冬暖夏涼,可口的很。另一種井是是自家挖掘的。需要挖很深很深,直到有地下水源源不斷的滲出,再細細的整理一番,好好的澄清幾天,便可用木桶往裡取水引用了。

5。床
這種床在農村是有地位的,先前也只有有錢人家才有的,或是辦喜事時特意請木匠做的,古樸的很。
這樣的床很寬,因此床底有了 很大的空間;它的床沿很高,任何人睡著也不用擔心會不小心摔下來。床的周圍都是花雕,做起來很廢功夫的,盡管很粗糙,但這也大概就是這床顯得大氣的原因了。床頂斜斜的,是為了掛蚊帳。
床的周身都是選紅色做主色,大概是想突出它的莊重吧!

6。蛙聲
夜深時分,一切都安靜下來,青蛙成了鄉村的主角。
當你躺在床上,聽青蛙的叫聲,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種感覺。
青蛙的嗓門大,聽它們叫喚,就好象就在窗外,說有趣也有趣,說討厭也討厭,再或者就是習慣了。
假如你想在晚上好好的睡上一覺,就不能覺得這樣的蛙叫很有趣,太興奮了怎麼能睡的著?也不能覺得太討厭,要不就覺得煩躁了。你需要的就是去習慣它,平靜下來,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這樣你便能很快進入夢鄉了。

7。蚊子
鄉村的蚊子極多又極其的厲害。
它們往往個頭很大,嘴很尖,只稍輕輕的盯上你一口,那麼就會起一個很大很大的疙瘩,紅紅腫腫的,怕是要很多天才能消失的。
……

在鄉村生活了幾天,有很多的感觸,也學會了很多的東西。
每每走在田埂上,看遠處升起的淡淡的炊煙,心裡總會湧起一種莫名的感動。我感動,是因為我站在了鄉間,可是我也迷惑,這是我一直尋找的真正的鄉間生活嗎?
還或者是缺少一些什麼吧,我等待著下次。再次體會,再次感動。
回答者:神聖霹靂地域火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5-15 18:29

雨絲細膩的、輕柔的、無聲無息地甚至是沒有顏色地從天際來到人間。輕呵著方寸的土地,摩婆著土地上的生靈萬物。

目光橫越濕潤,穿過玻璃的透明,開始找尋這雨絲的蹤跡,想撲捉它輕捷的身影。
然而它的調皮卻用透明回對著我和大地,那飛動的舞姿始終不能落入眼簾。可這並不能阻隔我對它的感觸,目不能及並不代表心靈不可抵達。

我知道它此時就是我心中的模樣,正順著思海里那條清晰的紋路,飛落到窗前的疏葉上,然後匯聚成珠,從葉的一端滑向葉的另一低角,從晶瑩施放到欲滴,旋而滴嗒成曲。這一程的行徑,不恰似一個不用陽光透射也懂得眨動眼睛的精靈嗎?

靈動就是彼岸。這樣的微雨,如何不讓人心動?如何不讓人憑窗凝目?

當雨絲細蒙蒙地拉灰視線,內心深處的那份燥動竟安然地靜默下來。就好象眼前在陽光下原本雜亂的房建,在雨絲洗去纖塵的喧浮後,在灰色不經意的渲染下,開始顯露出它的錯落有致。白灰的建築以格子的線條正好映襯著灰濛無際的天空.。

而遠處的房屋迷離在若隱若現中,披著神秘的輕紗,晃動著參差的樹影,在雨中傳遞著幻覺的美魅。那青與黃在深秋的替代中,亦消減了幾寸陽光的分明和逼人,多了一份柔和在風中低吟。它的或痴或嗔,都是詩人筆端難辭的深情。

田園里更有忘季的青菜,揚著碧嫩的臉,在雨絲的滋潤下開始綠油油地歌唱。即使是隔著柵欄,我亦能聽到它們的歡呼,一叢叢、一簇簇......

於是,在這個時候我會打開柵欄,讓自已散漫在田園小徑。拋卻雨傘的橫隔,與微雨做著最近距離的接觸。
直至絲絲的涼意穿透我薄薄的長裙,我才意識到季節的替換。身居南方就是這樣,經常就在毫無界線的准備下,迷糊闖進一個新的季節。不過這樣也好,讓許多的醒悟突然出現在自已懵懂的笑容里,而不是捕捉在莫名的季節替換感嘆中。

此際微雨蒙蒙,雖已堪稱冬雨,可它獨有的氣息里卻卷著不言的溫柔。喜歡它悄悄地落在我的肩上、發絲上、以親吻的方式,用深藏的甜蜜包圍著我。

幾束搭在肩前的發絲,漸而有了它剔透、朦朧的身影,低目望著它,想像著自已因它而將變得更加的美麗,微笑已然瀉滿我的唇角,穿透冬的薄寒......

在微笑的時候,我誠然會想到你。原來不論是月色如水,還是微雨蒙蒙,只要你心存感動,美麗將永遠存在

5、農村習俗有哪些?

1、祈壽祝福習俗。

起乳名、掛長壽鎖。一些農村地區的嬰兒還有乳名,大多意思就是說代表著長壽,比如「銀鎖」等等。

每當孩子出生滿月的時候,外婆家就會贈送給孩子銀質的長壽鎖,項圈、手鐲、腳鐲,並且給孩子佩戴上。長壽鎖的反面刻有壽字,正面刻有「長命百歲」四字,再搭配銀項鏈。手鐲和腳鐲上也都有著銀鈴鐺。

2、年俗

臘月里的殺年豬、臘八蒜、臘八粥、蒸年干糧、做豆腐、掃塵、辭灶、寫春聯、貼掛錢、剪窗花、貼年畫、貼春條、豎燈籠桿子、趕窮漢子集等等。

3、過年放鞭炮。

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十一二點,門戶人家都會放鞭炮來迎接新年。鞭炮有長有短,長條的鞭炮就意味著來年更加順風順水。而且,大年初一後來訪的客人,都會為他放一次鞭炮以示慶賀與祝福。

4、回娘家,不能跟老公同房。

在有些地方的農村裡,還有著這樣的風俗,嫁出去的閨女,如果回娘家住,是絕對不能跟老公同房的,除非是沒有哥哥和弟弟的。老人家都說,在娘家同房的話,會導致娘家人丁不旺,克人。不知道有沒有道理,但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

5、同姓一般不通婚

一般村子裡的人大部分都是同姓人,而同姓人在族譜上說就是曾近的姓氏祖先誕生下他們這一姓氏的族人,所以同姓即是一家人,也就是兄弟姐妹,而一家人是不能夠通婚的。如果同姓結婚了,會遭到村裡人的指手畫腳閑言閑語,嚴重的可能會被趕出村子,所以在個別有這種風俗的農村裡大概不會有和同姓人結婚的可能。

6、中國農村民風民俗有哪些

好多呢,地方不一樣,民俗不一樣;
民族不一樣,民俗不一樣。
你可以自己查查,網路很多。

比較簡單的辦法是看節日,節日和民俗文化等。還有婚喪嫁娶等活動也能反映民俗民風。

7、福建省龍岩市武平縣過年的風俗有哪些,列舉多一點,最好解釋

早餐後,普遍的是拜祖宗。這是男人的事,而婦女一般不出門,在家做擂茶。男人們要到眾家廳堂給列祖列宗拜年,照例供上雞、肉、年糕等,點燃大紅蠟燭大紅香,燃放長串鞭炮。鄉村多一村一姓聚族而居,拜祖宗時,香煙繚繞,鞭炮聲連綿不絕,熱鬧非凡。

初一拜年的習俗,是從中原古俗傳承而來的。但同一客家地區也有不同的習俗,就武平而言,城區大年初一就有走家串戶,互相拜年的習俗﹔而鄉村初一這一天,一般大人們是不上門拜年,在家守年,只是在公共場所玩。

孩子們手中揣著鞭炮,兜里裝著壓歲錢、瓜果零食,三五成群,走家串戶,盡情玩耍,時而飄出一陣陣銀鈴般的天真笑聲。

(7)一村一風俗擴展資料

按福州人傳統,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後便不殺生,所以正月要食用的肉類就得在這之前准備。家中婦女把殺好的雞和豬吊在天花板上,等晾乾後燉熟,放在瓮內用酒及多種配料腌制。

到了除夕,吃團圓飯前,福州人都要先祭祖。祭祖時年糕得切片油煎,然後盛在盤里擺上供桌。福州人很重視年糕,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團圓飯桌上的一道飯後甜品,即使不吃,飯桌上也少不了它。

8、湖邊村的風俗習慣

湖邊村全村自祖先慶一郎公發家,子子孫孫繁衍至今,同樣也流傳出許多湖南特色習俗。 月半節 是村裡一項重大的節日,通常是五天,從農歷七月十號開始到十五後結束。由於村民擁有同一個祖先,因此村裡的供奉祖先也就採用輪流制。一般規矩是早上 八點供奉飯菜,上午十一點點供奉茶點;或者中午十二點點供奉飯菜,下午三點供奉茶點。全村200多戶人家,輪流挑著煮好的飯菜和准備好的茶點進入村裡祠堂,進行供奉儀式。供奉儀式在燃燒紙錢,打完火葯銃後開始,時間通常為半個小時左右。
到了十五後下午,全村統一燃燒製作好的綵衣、紙錢、焚香點燭,祭酒,奏樂,伴隨著持續不斷的鞭炮聲結束。這是村裡最為庄嚴的節日,也是老一輩思念親人的日子。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