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風俗的素材
1、求民風民俗的素材
東北
節日:和全國都一樣,過年吃餃子,放鞭炮,貼春聯,串門什麼的。晚上守歲之後還要吃一次餃子。
飲食:特色————當當當當~~~~酸菜。這個是別的地方沒有的。就是在入冬的時候買許多白菜(也有大頭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趕緊,放進缸里,撒上鹽,密封。一直到一個月左右。東北人愛吃燉菜。因為天氣冷。還有人參,鹿茸。這是特色嘛~東北菜量大,味道重。還有蘑菇,野菜。東北人喜歡吃面條,生蔬菜蘸大醬。最喜歡餃子。各種餡的。還有殺豬菜。比如血腸。殺豬菜都要用剛剛殺死的豬做。
生活:用芴嚕草做鋪蓋。既暖和,又可以用來防潮。在晚飯後,老年人喜歡聚集在一起,扭秧歌。還看二人轉。「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東北人性格豪爽,重感情。長春還被評為「最有人情味的城市」。讓我再想想還有什麼……其實我就是長春人……
飲食方面:吃燉菜,喜辣味(受俄羅斯影響合氣候原因,口味為酸辣),腌制蔬菜,如酸菜、辣白菜(腌制辣白菜與朝鮮飲食相似),東北大餃子馳名。
休閑文化方面:扭秧歌,表演和觀看二人轉,東北的小品(與南派小品形成我國兩大小品派系,目前東北一派成為主流)。
東北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唱蹦子、吉劇、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是由東北民歌演變而來的東北土生土長的載歌載舞的民間藝術之一。二人轉屬走唱類曲藝,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東部三盟一市。
雖然二人轉偶爾會有些低俗的詞句和動作,但還是有極高的藝術水平和觀賞價值的。因此,現代著名美學家王朝聞對二人轉如此評價:她好像一個天真、活潑、淘氣、靈巧、潑辣甚至帶點野性的姑娘,既很優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說是帶刺兒的玫瑰花。
二人轉集中反映了東北民歌、民間舞蹈和口頭文學的精華,是在東北地區喜聞樂見,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發展歷史。是東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的一種民間文化。在東北,上自七、八十歲老人,下到幾歲孩子,都會唱上幾口,什麼《王二姐思夫》、《西廂記》、《豬八戒背媳婦》、二人轉小帽等。唱二人轉,幾乎是東北人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是東北人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文化。長期以來深受東北群眾尤其是廣大農民的喜愛。
二人轉的唱本語言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充滿生活氣息。最初的二人轉,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藝人在晚間演唱東北民歌小調(俗稱「小秧」),後來,隨著關內居民的增多,加上長期以來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豐富了二人轉的內涵。在原來的東北秧歌、東北民歌的基礎上,又吸收了蓮花落、東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驢皮影以及民間笑話等多種藝術形式,同時揉進了其他演唱形式的一些曲牌、民間小唱逐漸演變而成,因此表演形式與唱腔非常豐富。在民間中流傳著 「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傳」的說法,可見「二人轉」在群眾中的影響之深。可以說,二人轉最能體現東北勞動人民對藝術美的追。
二人轉最初就來源於地頭文化,過去的東北農村,文化生活很貧乏,在田間地頭,隨意一塊空地,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暢快淋漓的唱上一出,二人轉給寂靜的山村帶來了歡樂。那些動作比如扔手絹,轉扇子、互相打情罵俏,以及唱腔都是一種發泄,一種隨意。東北人生來強壯,過去靠游牧或漁獵生存,放盪不羈的性格使人們可以無所避諱地談性。東北的冬季十分漫長,農民只好坐在炕頭上磨嘴皮子,這時「葷段子」就成了他們插科打諢的作料。因此解放前的二人轉里就有很多「葷性」,「葷口」,演員在台上口無遮攔率性而為,「葷嗑」、「粉詞」滿天飛,用以吸引觀眾。甚至有人說,二人轉是土生土長、原汁原味的一盤「農家菜」,是東北民風民俗的一種體現。如果二人轉沒有了性文化,失去了它的「粗」和「俗」,二人轉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也失去了農村廣大市場,也不能稱之為二人轉了。
二人轉由男(「下裝」)、女(「上裝」)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裝」以「手玉子」、「下裝」以小木棒為道具。基本曲調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駕」、「四平調」、「十三咳」、「紅柳子」、「胡胡腔」、「小翻車」、「大悲調」等。常演節目有《打鳥》、《賣線》、《陰功報》、《古城》、《藍橋》、《西廂》、《壩橋》、《雙鎖山》、《華容道》、《游宮》、《報號》、《賠妹》、《盤道》、《禪魚寺》、《楊八姐游春》等。
原生態的二人轉被稱為「黃色」二人轉,經過改造的二人轉被稱為「綠色」二人轉。但東北人卻認為,二人轉最搶眼的地方就是「浪」字,略帶點色的段子在二人轉中表演得出神入化,既直露、火爆、不羈,又讓初來乍到的你在冷不丁目瞪口呆、面紅耳赤之後,心裡暗自叫絕,咧嘴兒會心一笑。一笑之際,徹底放鬆,台下的觀眾在笑聲中顯露了其生活真實的一面,二人轉毫不掩飾它徹底的娛樂精神。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二人化裝成一丑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還有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台上唱戲,稱「拉場戲」;伴奏樂器以二胡、板胡、嗩吶、電子琴為主。
二人轉的演員的表現手法,有「四功一絕」之說。「四功」即唱、說、扮、舞;「一絕」指用手絹、扇子、大板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四功「唱」為首,高亢紅火,風趣幽默,講究味、調、勁;「說」指說口,多採用民間生動活潑的語言,以插科打渾為主,機智靈活;「扮」則指扮演人物以形寫神,以假亂真,講究「二人演一角,人分神不分」,「一人演多角,人不分神分」;而「舞」更是別具一格,肩功、腰功、步法很有特色,尤其腕子功,包括平腕、翻腕、甩腕、壓腕、繞腕、抖腕等多種,不一而足,令人拍手稱奇。二人轉的「一絕」,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部分與東北大秧歌相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黑虎出山」,「金鼠歸洞」,「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
解放前,民間藝人在農閑季節,邀集成班,多數是「唱屯場」,演唱在夜間進行。三五日後,請當地鄉紳當「齊頭」,向各家各戶「齊錢」或「齊糧」(即收錢或收糧)。少數是到城鎮「串店門子」,在大車店中演唱,在演唱中向觀眾(多為旅客)「齊錢」。
解放後,人民政府關懷、支持二人轉的繁榮發展,舉辦二人轉老藝人訓練班,新學員培訓班,請老藝人向學員傳藝,組織二人轉藝人互相觀摩,特別是近年流行的通俗唱法和電聲樂器等也已揉進二人轉中,逐漸演變成現在的一門綜合曲藝形式,表演形式與唱腔也更加豐富了。二人轉的不斷發展完善,充分體現了東北勞動人民對藝術美的追求和與時俱進的創造精神。在演唱內容上除優秀的傳統節目外,增加了反映現實生活的節目,在表演形式方面基本上剔除了「浪」、「逗」等低級趣味的東西,隨著女演員的不斷增多,男串女裝的現象也已少見了。
====================================
由於長白山盛產人參,雖然清初嚴設禁令不準人們進山採挖,但是私採的人還是與年俱增的,特別是康熙後期,山東、河北農民大量破產,這些破舊產農民為生活計便翻山過海來到長白山老林子里偷入禁區採挖,絡繹不絕。進山採挖人參,俗稱「放山」,是一項十分艱苦危險的勞動。既要躲避官府的緝拿,又要與嚴酷的大自然環境作斗爭,因此需要由五、七人或十幾人組織起來集體行動。領頭的叫「把頭」,人多時再設個「二把頭」。進山時,先由把頭領著大夥祭拜山神爺(俗稱老把頭),燒香擺供,磕頭許願,禱詞曰:「山神爺老把頭在上,弟子進山取貨,請給指路,讓我樣開眼,拿了大貨,發了大財,回來一定殺雞宰豬給你還願。」
放山季節一般是開始於農歷三月清明至白露期間,這時的采參叫作「放芽草市」,也叫「放掃帚市」,六七月叫「放紅榔頭市」。由於放山是在農歷三月開始,故而人們將每年的農歷三月初十,作為山神爺把頭節。山裡農家,特別是進山挖參的人都要燒香上供,給山神爺把頭過生日,人家做些好吃的舉杯慶祝。祭祀時,還有一套似唱非唱的禱告詞,曰: 「家住萊陽本姓孫,翻山跨海來挖參,三天吃了個喇喇蛄,挖不到人參不甘心!」
========================================
東北民風民俗—火盆
火盆是東北民間的一種取暖工具,裡面盛上「小灰」,端到火炕上.頓使滿屋生暖。
從前,北方居民室內取暖多靠火炕,屋內的熱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時就是把炕燒得滾熱,也抵不住外邊的風雪嚴寒,於是人們就發明了火盆。
火盆用泥或鐵、銅製成,大小不一,有的還在盆邊刻上吉祥花圖。「小灰」是「豆棵」、「穀草」、「茬子」等植物燃燒後的灰燼。它們的質地堅硬,從炕洞或灶坑裡鏟
出時一般只燃過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其熱度仍很高,製成「小灰」能充分保持熱度。
烤火是這里的大人小孩的一種樂趣。嚴冬,當戶外風雪呼嘯, 全家人坐在熱炕頭上,講故事、剪窗花、納鞋底,一邊游戲,一邊在火盆里燒些小吃,有土豆、地瓜、黃豆粒、苞米粒等,邊烤邊吃。有時還把小倉子壁的粘豆包拿出來,埋在小灰里烤。一股股的香味在屋子裡飄盪.大人小孩爭搶著吃烤得黃澄澄的豆包,真是又甜又香。
生火盆也是這兒的居室結構決定的。關東的先民肅慎人多居山林,從事淘金、放排、狩獵、挖參等活動,山裡的房舍多為「子」。 據《關東地子考》載,這類房分為「里子」和「外子」。所謂的里子,山裡人又叫「暖子」,是山裡人長年居住的房屋。這樣的房了一般要深入地下半米多,然後上起房架,室內起火炕,炕上置火盆。從事山村作業歸來的人進屋後要立即脫下衣褲,放在炕上烘烤以去潮氣。由於山裡潮濕,無論春夏秋冬,炕頭都讓給「衣裳」,不把衣袋、鞋烤乾烘熱,第二天就上不了山,尤其是淘金、放排的行幫之人。
誰家來了客,主人就招呼:「上炕暖暖腳!把火盆往跟前拉拉!」
2、家鄉的風俗開頭結尾素材是什麼?
1、我的家鄉春節的風俗很多,不信你看——一到春節,男女老少就都穿著漂亮的新衣,臉上掛著淳樸的笑容,迎接著新年的到來。每家每戶都張貼著紅紅的對聯和年畫。到處都敲鑼打鼓。小朋友們都去拜年、送賀卡。到了夜晚,處處張燈結綵。
有名的店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什麼走馬燈、官燈、冰燈、紗燈……各式各樣。一旁,鞭炮聲、擦炮聲,響個不停,火箭炮、煙花,火光沖天。出門在外的人,必寧要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呢!怎麼樣,我家鄉春節的風俗多吧,你想到我的家鄉來過年嗎?
2、家鄉的風俗除了舉辦婚禮是有趣的以外,其他的像三月三、端午節等等,也非常有趣,有機會再給你們介紹。
3、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東北的這片土地養育了豪爽、不拘小節的東北人。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文化構成了我們美好的中國。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體驗獨特的風俗習慣。
4、雖然這個習俗只是一個傳說,但是卻代表著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對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今天我不僅了解到了風俗習慣,而且還知道了神話故事,這就是我們的二月二,你願意來這里感受一下嗎?
5、在我的家鄉,過中秋節,每人都要一口氣吃幾個月餅,月餅不僅外表好看,而且很好吃,所以我過中秋節總是開開心心的。
6、端午節吃粽子是家鄉眾多風俗中的一種,我的家鄉還有好多好多別的風俗,比如中秋節吃糍粑,大年初一吃湯圓,清明節上墳祭拜老祖宗等等。我熱愛我的家鄉!
7、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無不體現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無不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讓我們一齊建設家園,把家鄉的民風民俗繼續傳承下去。
3、300字摘抄關於風俗習慣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 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 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 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 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 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 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 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 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 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 後,全家人圍桌 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 盛 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 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 月,中 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 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 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 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希望對你有備注~
4、關於民風民俗的作文500字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名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名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不一樣的節日,不一樣的穿著,不一樣的食物,不一樣的民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鄉—江西也有著與這邊不一樣的過節風俗!
我們過節吃的年夜飯是用自家種的大米做的,飽滿粒大。我們還要吃餃子、湯圓,用意是團團圓圓;餃子里會放少許糖,用意是這一年的日子過得甜美;還有一種「長壽果」,大多是給老人吃的,是在餃子里放些花生,用意是健康長壽。我們還把餃子和面條一起煮,餃子包的像元寶,名叫「金針穿元寶」。
過年時我們還要貼對聯、貼年畫、拜祖先、敲鑼打鼓......但最開心的還是我們這些晚輩了,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也表示了長輩們對晚輩新一年的祝福。我們還要到親戚家拜年,不過,我們要送禮物,都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臨走時,主人便會取出自家大桔,意在互贈吉祥。
一年又一年。年就這樣在傳統的緊密急促程序中、在孩子們收到壓歲錢的喜悅中、在人們吃年夜飯的快樂中漸行漸遠。這也明顯地展示了中國文化風俗的魅力!
5、初中生作文素材: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端午習俗活動圍繞敬龍酬龍、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具體習俗活動主要有: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聚午宴、端午浴、放紙鳶、盪鞦韆、系百索子、贈香扇、曬百日姜、劃喜船、打午時水、浸龍舟水、九獅拜象、放紙龍、點艾條、薰蒼術、搶青、馬拉溜、掛鍾馗像、品花宴等等。
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扒龍舟(隱寓蒼龍)與食粽子(隱寓主星心宿二)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主題。端午節慶食品有諸如粽子、五黃、艾草糕、艾糍、打糕、煎堆、茶蛋、五毒餅、菖蒲酒、雄黃酒、午時茶等等。
6、有關民間習俗的資料
破五
農歷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尤其放「二踢腳」(兩響)稱「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人們從初一至初四已經四天沒幹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窮後,要努力干一天活,稱「恨窮」。「破五」意味著只要在新的一年裡,不辭勞苦勤勤懇懇便可過上好日子。「破五」早晨進勞苦大眾祈求吉利、幸福的日子。這天忌串親訪友,也不準串門,說是走親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也掃掃地,但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特別大年初一,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可到破五這一天,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掃出大門,掃到一個角落,便也將鞭炮從屋裡放到了屋外,於是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儀式完畢。人們說: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於是吃飯。
破五的由來
農歷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也掃掃地,但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特別大年初一,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可到破五這一天,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掃出大門,掃到一個角落,便也將鞭炮從屋裡放到了屋外,於是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儀式完畢。人們說: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於是吃飯。
這風俗,在關中,東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後,所吃食物,不盡相同。西府的隴縣是全縣都吃攪團,說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東西都用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據說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過年也吃攪團,但不是破五,而是臘月三十,如三原縣和武功縣。這和隴縣也一樣。隴縣是過年期間吃三頓攪團,臘月三十,正月初五,還有正月初七。彬縣在正月初五這一天也吃攪團,說是"吃窮飯,除窮根",又說"糊窮坑、填窮坑"。用攪團這樣的食物來糊來填倒也適當。彬縣人說,反正不能吃酒肉。地處渭北高原的淳化縣,這一天也吃攪團,也說是用來填窮坑,並且這一天不能出門串親戚,說是不能讓親戚沾著了窮氣。
最有意思的是鳳翔縣,這是秦人的發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掃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講究大不相同,他們是吃餃子。不叫餃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間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餡。妙在包餃子時,須點一支香,在那盛餃子餡的盆上邊繞去又繞來,然後才包那餃子。這是為什麼?鳳翔人說:這是將"五窮"之類趕攏了來,包將起來,煮熟了,吃掉。秦人豪邁,辦事徹底,這樣做,竟不只是趕走"五窮",而是要趕盡殺絕,有點"食其肉寢其皮"的味道。
按:"五窮"也叫"五鬼"。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曾見於韓愈的《送窮文》。這位詩文大家說,"凡此五鬼,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無論內心如何思謀,行文總是比較平和,雖屬我的大患,還是客客氣氣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實話實說,"趕五窮","填窮坑",而且動用了爆竹掃帚,不能客氣。這畢竟不是請客送禮。趕盡殺絕,當是其中最為慷慨激昂淋漓盡致者。
各地的破五風俗
這風俗,在關中,東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後,所吃食物,不盡相同。西府的隴縣是全縣都吃攪團,說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東西都用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據說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過年也吃攪團,但不是破五,而是臘月三十,如三原縣和武功縣。這和隴縣也一樣。隴縣是過年期間吃三頓攪團,臘月三十,正月初五,還有正月初七。彬縣在正月初五這一天也吃攪團,說是「吃窮飯,除窮根」,又說」糊窮坑」、「填窮坑」。用攪團這樣的食物來糊來填倒也適當。彬縣人說,反正不能吃酒肉。地處渭北高原的淳化縣,這一天也吃攪團,也說是用來填窮坑,並且這一天不能出門串親戚,說是不能讓親戚沾著了窮氣。
最有意思的是鳳翔縣,這是秦人的發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掃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講究大不相同,他們是吃餃子。不叫餃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間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餡。妙在包餃子時,須點一支香,在那盛餃子餡的盆上邊繞去又繞來,然後才包那餃子。這是為什麼?鳳翔人說:這是將「五窮」之類趕攏了來,包將起來,煮熟了,吃掉。秦人豪邁,辦事徹底,這樣做,竟不只是趕走「五窮」,而是要趕盡殺絕,有點」食其肉寢其皮」的味道。「五窮」也叫「五鬼」。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曾見於韓愈的《送窮文》。這位詩文大家說,「凡此五鬼,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無論內心如何思謀,行文總是比較平和,雖屬我的大患,還是客客氣氣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實話實說,「趕五窮」,」填窮坑」,而且動用了爆竹掃帚,不能客氣。這畢竟不是請客送禮。趕盡殺絕,當是其中最為慷慨激昂淋漓盡致者。
天津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原來,大年三十,人們請神時,把臟神給忘了。她氣不過,便找彌勒佛鬧事。彌勒佛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這臟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眼看事情要鬧大了,彌勒佛才開口說:「這樣吧!今天是初五,讓人們再為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歷。
破五的另一些有趣的禁忌和舊民俗
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節日,也稱「忌針節」,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五日。
舊時,漢族民間過春節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作飯,婦女不能用針縫紉等諸多禁忌,在過了初五之後即告解除,故而稱此日為「破五」。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據說,這樣可免除讒言之禍。習慣上,過了「破五節」,商店酒樓五行八作方才正式開張從業。如有鋪面變化、櫃台增減之舉,一般多在初六定奪。
由於地域不同,節日習俗也有差異。在北京一帶,婦女不許於此日串門,串門則不詳。在河南一些地區,人們於此日不勞作,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
正月初五,也就是俗稱的「破五」,吃餃子,放鞭炮,原是不少家兒今兒個一定要做的倆事兒。民俗有一說,「破五」前諸多的禁忌,過了今兒個就能破了,人們便往來祝賀新年,各家邀請賀客,飲食嬉戲,新媳婦也該回娘家拜賀長親了。按清代《燕京歲時記破五》所記:「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至初六,則王妃貴主以及各官室等,冠帔往來,互相道賀春。新嫁女子亦於是日歸寧。」
不同的地兒,「破五」這天的過法兒不一樣,就是同一地方,過法兒也不完全一樣。就拿山西來說吧,在晉西北,傳統上這天太陽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掃一些炕土送到野外,外加鳴炮、燒香、敬紙;晉北民間習慣則是用彩色紙剪成人的圖像,小孩子拿到街頭,互相交換。把自己的紙人送給別人,稱為「送走窮媳婦」;把別人的紙人換回來,稱為「得到有福人」;到了晉東南,民間習慣將爛衣服扔到牆外。
「破五」這天,還有個頂重要的事兒,按照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就關張了,而到了正月初五這天,家家又都重新開張了。所以,求財也是這一天的重要主題。據說放鞭炮也與求財相關,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到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山東初五是個重要的民俗節日,既為「馬日」,又為「破五」,還為「財神日」,商家愛選在這一天開業;南方不少地兒則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清代顧祿《清嘉錄》上記著:「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在上海,舊俗中正月初四子夜,就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還得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
7、關於民風民俗的小故事
一、貼春聯——據說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二、臘八節——是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
三、過年——在很久以前,有個怪物,叫年。
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年就會出去到各村莊去掠奪財物,食物,莊稼會被踐踏,牛羊會被吃掉,只要年去過的村莊都民不聊生,慘不忍睹,人們也想過許多的辦法來防禦年,但是無一行得通,年不僅個子大,力氣也大,又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根本就沒有辦法防他。
直到有一天,年看到村裡面掛著紅燈籠,開著燈,還咚咚的敲鼓,嚇的不知所措就跑了,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就把他叫做過年。
四、除夕——在很久以前,有個怪物,叫夕。和年一樣的個大、力氣大、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也和年一樣大年三十會出來。
他每一步像地震一般,一張嘴可以吃下一頭牛,可是他並不怕紅燈籠、燈光和鼓聲,所以人們更拿它沒辦法,夕就作威作福。
於是人們給夕送去了好幾壇烈酒,把夕灌醉後,一個年輕人把它的頭砍下來了。誰知,夕的腦袋到哪裡,哪裡便起火,於是那個年輕人就抱住夕的腦袋跳進了黃河。一樣的人們為了紀念把這一天叫除夕。
五、放桔燈——「放桔燈」的風俗,至少有一千年的歷史。傳說南宋建炎年間,金人南侵,康王趙構從海上逃走。逃到台州章安,寄宿在祥符寺中。
那天正是正月十五,晚上他登金鰲山觀海,忽見椒江上無數燈火,如流星飄來,感到十分奇怪,便在紡羅傘蓋的簇擁下,到江邊觀看。侍從告訴他,這是澄江上漂下來的桔燈。
趙構十分高興地說:「膚看京中的鰲山燈,也沒有這么有趣啊!」他要侍從們跟著湊熱鬧,買了兩船桔子,取出桔肉讓大家吃了,留下桔殼製作桔燈,放在江上漂浮,玩了個通宵。
(7)關於風俗的素材擴展資料: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
由來
民俗是人民傳承文化中最貼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種文化——勞動時有生產勞動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傳統節日中有傳統節日的民俗,社會組織有社會組織民俗,人生成長的各個階段也需要民俗進行規范——結婚人們需要有結婚典禮或儀式來求得社會認同。
在人的精神意識領域也有民俗——許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許掃地,如果進行打掃就會破壞來年的財運。
民俗文化是流動的、發展的、它在社會的每個階段都會產生變異,並在變異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當中國社會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民眾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必然表現為民俗文化的變化上,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
尋找民俗文物,留下民眾生活的歷史,已成為一個嚴肅的課題。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國,民俗文化不僅是歷史的延續,而且還將會繼續延續下去。
正是這種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造就了中華民俗的精神傳統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揚中國民俗文化傳統,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8、關於民族風俗的資料
壯族的節日
1、吃立節
「吃立節」是龍州、憑祥一帶壯族特有的節日。據說中法戰爭時,當地壯族人民因忙於抗擊外國侵略者而顧不上過春節,直到正月三十才凱旋而歸。為了慶祝勝利,補過春節,當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個節日來過,此後相沿成習。
2、歌婆節(歌墟)
壯族人民的歌婆節一般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舉行。它是壯族地區傳統性的群眾活動。壯語稱「窩埠坡」或「窩坡」。屆時,青年男女從各地匯集在固定地點,每次一天或數天不等,一般有數百乃至數千人參加。
各三五成群互相對唱,這一組同那一組問唱,那一對同這一對唱答,並多是觸景生情、隨編隨唱。據文獻所記,「歌墟」始於宋代,明代的「歌墟」已與今接近。
3、婭拜節
廣西者寧、索烏的壯族每年4月屬兔的那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只雞和48條魚,到婭拜山上祭奠壯族傳說中的婦女婭拜,禮儀十分隆重。相傳,婭拜是壯族山寨的頭領,她率領百姓與壓迫他們的官兵打仗,失敗後被殘殺。
眾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巔,並將此山定名婭拜山。每年到她遇難那一天,壯家人都要祭奠她,表達懷念之情。
4、青歌節
農歷三月三,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現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法定傳統假日,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
也是廣西壯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歌節不僅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據記載,歌節已有上千年歷史。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頭或江邊飲宴歡歌。
5、牛魂節
又稱牛生日、牛王節、脫軛節,是壯、侗、仫佬、仡佬等民族祭祀牛神的傳統節日。多在每年農歷四月初八,也有在六月初八或八月初八舉行的。這一天,農家會給牛放假一天,各家各戶把牛欄修整一新。
村老們對全村的牛評頭品足,並告誡各家要愛護耕牛。家家蒸制五色糯飯,用枇杷葉包裹喂牛。有的地方還在堂屋擺上酒肉瓜果供品,由家長牽一頭老牛繞著供品行走,邊走邊唱,以贊頌和酬謝牛的功德。這一天,各家各戶先把牛喂飽,然後全家人才吃節飯。
9、10篇摘抄,關於風俗習慣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打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廣泛流傳,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傣族的飲食以大米為主,德宏地區的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的愛吃糯米。喜飲酒和食酸辣,好吃魚蝦等水產。普遍有嚼檳榔的習慣。村寨大多建於平壩近水的地方,翠竹掩映,溪流環繞。干欄式建築是傣族住房的特點,分上下兩層。德宏多數地區傣族住平房,土牆茅頂,呈四合院。 傣族人民的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關門節約當夏歷六月中旬,開門節約當九月中旬。從關門節這天到開門節的三個月內,為一年中宗教活動如禮佛、聽佛爺講經等最多的時期,老年人更為頻繁。開門節後,才恢復節日前的正常生活。潑水節為傣歷新年,約當夏歷清明後10日,屆時舉行潑水、賽龍舟、放高升等活動,為每年最盛大節日。
漢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漢族沒有產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傣族的飲食以大米為主,德宏地區的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的愛吃糯米。喜飲酒和食酸辣,好吃魚蝦等水產。普遍有嚼檳榔的習慣。村寨大多建於平壩近水的地方,翠竹掩映,溪流環繞。干欄式建築是傣族住房的特點,分上下兩層。德宏多數地區傣族住平房,土牆茅頂,呈四合院。 傣族人民的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關門節約當夏歷六月中旬,開門節約當九月中旬。從關門節這天到開門節的三個月內,為一年中宗教活動如禮佛、聽佛爺講經等最多的時期,老年人更為頻繁。開門節後,才恢復節日前的正常生活。潑水節為傣歷新年,約當夏歷清明後10日,屆時舉行潑水、賽龍舟、放高升等活動,為每年最盛大節日。
漢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漢族沒有產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10、關於民風民俗的資料
民風民俗:
1、壯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做「吃立節」。「吃立節」是在這個月的30號,相傳在100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後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過,壯族群眾為了歡迎他們,就在這個月的30號為他們重過春節。
2、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
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的姑娘。而那裡的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綉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桿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里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徵。
3、哈尼族:盪鞦韆
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著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准備立鞦韆。那裡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4、傣族:擲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招待跟來的小伙。
5、滿族:掛旗過年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10)關於風俗的素材擴展資料民風民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風俗的多樣性,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范差異,稱之為「風」;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之不同,稱之為「俗」。
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正恰當地反映了風俗因地而異的特點。我國56個民族的風俗習慣也是各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