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安康市風俗

安康市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14 07:32:54

1、寧陝民風民俗

寧陝縣位於安康市西北部,秦嶺中段南麓,屬北亞熱帶濕潤型氣候,是中國南北氣候的過渡帶,長江、黃河水系的分水嶺。是陝西省會西安市南枕的綠色屏障,安康市的北大門,距西安最近距離72公里,是關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塞。東接柞水、鎮安,南連石泉、漢陰、漢濱區,西鄰佛坪,北靠長安、周至、戶縣。自清朝設「寧陝廳」,取其「安寧陝西」之意。地域南北長130公里,東西寬110公里,總面積3678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98個行政村,共有漢、回、蒙、滿、壯五個民族,常住人口22106戶74497人。西萬公路貫穿全境。縣境內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白天鵝、朱䴉等珍稀動物。近年來,寧陝縣委、縣政府圍繞「旅遊富民、文化興縣」發展戰略,狠抓重點項目、新型工業、民生工程、特色城鎮、旅遊文化、生態文明建設,使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快速發展。2014年全縣生產總值實現22.22億元,同比增長9.1 %。

2、安康的風俗是什麼?

如下:

1、端午食粽: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

2、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

3、懸艾: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4、懸鍾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5、點雄黃酒:雄黃也是一種葯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陝西人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3、說一說西安省安康市鎮坪縣有哪些風土人情?舉例說明他們與當地地理環境的關系

社火,是鎮坪春節期間民間的自演自娛活動。它來源於古老的對土地與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的立足之本。火,是人們吃熟食和取暖之源,遠古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於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對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增加了娛人的成分,成為鎮坪傳統民俗娛樂活動。
清末民初,衣料多系湖北、四川的土布。服裝簡朴。男女服都有大襟、對襟兩種,以穿大襟服居多。大襟服有長有短,短服普遍。對襟是短褂,短褂有有袖和無袖,有袖為汗褂,無袖為馬褂。勞動者多穿短服,女的穿中長服。男女都穿大襠褲,又稱吊襠褲。大襠褲另裁白布腰,沒有褲帶環。冬天,少數富人穿長棉袍套長衫,有的再套馬褂,綾羅綢緞衣料居多;窮人則以破舊單衣遮身,圍爐烤火。夏季,富人穿長衫或短褂,衣料優質,窮人則穿短衣,農民穿的粗布衣料,有紅、綠、青、白四色。
鎮坪縣內山岡連綿,峰嶺疊嶂,大巴山主脊橫亘縣境南部,南江河縱貫南北,將鎮坪縣切割為東西兩半,形成「兩山夾一谷」的地貌。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30餘座,最高峰化龍山,海拔2917.2米。最低點洪石鄉陽溪口,海拔500米,縣城所在地海拔930米,鎮坪縣平均海拔1615米。
鎮坪縣屬北亞熱帶山地濕潤氣候區,垂直差異大。高山區和低山區的季度轉換相差70天以上,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12.1℃,年平均無霜期250天,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顯著特點。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956毫米,但降雨量和降水日數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夏豐冬欠春秋多。冬春多北風,夏秋多南風。災害性天氣主要有澇、旱、大風和冰雹,地方性和季節性表現明顯。

4、嵐皋縣當地清明節的習俗

陝西省安康市嵐皋縣民風淳樸,對於當地的文化也是遵循了老一輩的禮儀進行傳承。

當地的清明節習俗由來:

清明節,家鄉又叫」踏青節「。一般性在每年4月4日到4月6日之間,老一輩有清明踏青之說,傳到這個社會就變成清明掃墓之日。

當地人清明節如何度過:

本地人清明節會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全家一起到祖墳前清掃祭拜。准備好祭拜品,到了祖墳前排盤,燒紙燒香、按照輩分一輪輪磕頭拜祭。

5、安康有哪些風俗?

進入21世紀以來,為了發展安康、宣傳安康、打造安康的文化名片,安康創立了龍舟節。風雨龍舟節已走過了8屆,並迎來第九屆的啟航之聲,龍舟節先後被中國節慶協會評為「中國節慶50強」、「十大博覽賽事節慶」、「十大魅力節慶」、「陝西省首屆十大魅力節慶」等。2006年,安康龍舟習俗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陝西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安康龍舟習俗是安康先民給後世安康的文化稟賦,是當代安康的重要文化資源之一,保護和弘揚、利用這一文化資源對安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自然條件和民情民性決定了安康龍舟習俗的繁衍生息
安康龍舟習俗源遠流長,是安康先民給後世留下的極具安康個性用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品牌即非物質文化。這種文化習俗和競賽形式逐漸深入人心,安康人對它的器重程度與春節和八月十五中秋節並列。
歷史上,安康龍舟競渡的集中點為石泉縣城、紫陽縣城、流水鎮、嵐河口、石梯古渡、蜀河、白河縣城等地。新時期龍舟節,龍舟競渡所在區域為安康城區江邊。競渡漢江區域上為月河口,下為黃洋河口,河寬580米,水流平緩,兩岸為黃土丘陵。
安康市古為梁州所轄,殷周之際屬巴庸州。武王伐紂,巴庸參加戰斗,故有「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的記載。秦惠文王更元13年,始設西城縣。秦統一六國後劃漢水上游為漢中郡,領12縣,治所在現安康城區江北中渡台。東漢建安21年西城郡、漢寧郡一分為二,東部的劃歸荊州,西魏廢帝三年設州,因漢江盛產麩金取名「金州」,明萬曆年間改「金州」為「興安州」,乾隆48年升「興安府」,治所仍在現安康城區,並在府域設縣,取「安寧康泰」之意,稱「安康縣」,至建國一直沿用此稱謂。2000年撤地設市後改現稱「安康市」。
安康城區自古以來被稱為「安瀾裕阜」。早在唐代就修建安康城堤。宋熙寧年間加修萬春堤,明萬曆11年因避水患而在舊城南設置新城。安康城區歷來為交通要塞。子午道,庫穀道連長安,通川蜀,漢江水道上連漢中,下連荊楚武漢,為陝西唯一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白居易、孟浩然、韓愈、陸游等歷代文人騷客曾多次過往安康。現代交通業較為發達。西康線、襄渝線、安陽三線交匯,構成南入川渝,西出長安,北達京津,東連湖廣的現代交通網路。
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富庶的產出和眾多的人口流量,為龍舟競渡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安康龍舟習俗的歷史淵源
龍舟競渡是安康的一種民間民俗活動,長期演繹在漢水流域。安康的龍舟競渡形成於安康城區,輻射和影響周邊地區,形成共同的風俗。
安康南北朝時期就有關於龍舟的記載。其他史料記載也很多,據康熙三十四年興安知州王希舜《重修興安州志卷二·古跡志》載:「望江樓:在漢南岸,昔人觀競渡處,今廢。」據此可以推出安康龍舟競渡的時間和風俗盛況至少在明代已具規模且相當熱鬧,當時已提升至官府活動。
《重修興安州志卷二·風俗志》記錄:「端陽,官長率僚屬觀競渡,謂之踏石。」關於龍舟競渡的盛況,成書於清康熙二十六年的《石泉縣志·風俗》載:「……鼓樂盈街,紅榴綠艾,命索虎符,饋送竟日。官僚尉具席於樓船,敦請長令觀龍舟競渡。男女盈岸,輕舟畫艇而載歌舞者,邑中士紳之家也,……左顧右盼,應接不暇。終日而後驂掉,皆游倦而言旋矣。」
隨著時代的演變,龍舟競渡成為安康百姓廣泛參與和熱愛的活動。龍舟競渡便開始定形制、定人數,且出現由龍舟競渡而增設的其它游樂競標項目。1932年石泉縣《續修石泉縣志·風俗志節九·民俗》載:「漢水上制龍舟數艘,舟約載二三十人,揮旗擊鼓,各抓木橈齊劃,狀如矢飛。上下競渡,投鴨奪標,喝彩之聲不絕。邑僚尉具席,敦請長令同觀……」建國前,安康城區每年農歷五月初三至初六連劃四日,數十里內的男女老幼觀龍舟,有時形成舉火夜賽的盛況。1946年6月2日《興安日報》記載,當年端午節「競賽龍舟有十條只,情況激烈,觀眾如雲,河街自西關至小北門,皆為之途塞。」
20世紀50年代,除民間自發的龍舟競渡外,政府也組織群眾進行比賽。1958年端陽節,安康縣人民政府舉辦規模宏大的「安康龍舟賽」,沿安康城江面十餘里龍舟競渡,漢江兩岸,觀者如林。
上世紀60年代初期,每年也有群眾自發的龍舟競渡活動。然而自十年「文革」開始後這一傳統民間習俗被認為是「四舊」而中止活動。
1991年原縣級安康市人民政府在端陽節舉行「安康龍舟競賽活動。」當時有18個來自安康城區各街道辦事處、各企業、機關單位的隊伍參加比賽。
進入新世紀以後,為了發揚安康傳統文化,打造龍舟文化品牌,安康籍老領導徐山林同志提議於2000年6月舉辦「安康龍舟節」,從而使這一傳統民間風俗活動在新的時代融納現代因素而發揚光大。
三、安康龍舟習俗的基本內容
龍舟競渡作為一種民間習俗,它集祭祀、祈福、競技、鬥志、爭榮譽為一體,具有自己一整套程式與比賽辦法。
1、集資。集資者由當地的「龍頭兒」等組織者或族長擔任,總之是賽龍舟是大家的事,大家出錢、出物,劃手出力,沒有任何報酬。
2、祭龍舟。祭龍舟分兩種方式,一種是有老龍頭的先在放龍頭的廟里祭祀。凡祭祀前三日,要求所有劃手先「凈身」。祭祀程序一般為先開鑼鼓道場,然後由「龍頭兒」敬三柱香,眾劃手依次敬香完,行三叩九拜禮。「龍頭兒」或「鄉紳」念祭文:「天道玄黃,節至端陽,祭祀龍舟,敬拜祖上……漢水湯湯,龍舟鬧江,風調雨順,永保安康……」祭文完後要唱一些花鼓詞,然後由劃手護龍頭遊街、下江;另一種是龍頭安裝好進行祭龍,除要求程序與第一種一樣,所不同的是頭一年勝出的龍舟要由輸家的劃手敬拜,敬拜後本龍舟的劃手要繞船三六九,然後帶上艾蒲頭圈,再抬上龍舟遊街下江。
3、下水儀式。龍舟下水儀式是隆重的,從場面上擺有香案,香案上有豬頭、羊頭、蒼蒲、粽子和時令瓜果。從程序上先是鼓樂鍾鳴,然後是禮炮,下水儀式開始先宰殺一個大公雞,讓雞血在香案前滴過後把雞血順到江水中,叫「雞降」取意「吉祥」。龍舟下水前,「龍頭兒」喊完下水號子,眾劃手把龍舟推下水。
4、競賽。競賽分上水賽、下水賽、對岸賽、環繞賽、奪標賽、搶鴨賽等。奪標賽分兩種,一種是在江中插一竹標旗,先搶到為勝;一種是在江中投一浮標,比較滑,誰先抱上船為勝;搶鴨子——把鴨子頭頂的毛拔掉,再撒上鹽粉,把鴨子投入江中,鴨子見鹽疼痛就朝水裡鑽,所有選手下水搶鴨子,誰搶得多誰為勇士,哪個船搶得多哪個船為勝。
5、劃對頭。安康龍舟競渡有專門的對頭對劃。安康民間有俗語「寧荒三年田,不輸一年船」,可見龍舟輸贏對人的精神鼓舞作用。
6、贏輸笑。對頭之間比賽完後, 輸家給贏家唱頌歌、叩頭,作揖或道歉,還要向贏家的龍舟敬拜。贏家則趾高氣揚地在那接受拜賀,還要挑戰來年,輸家也不甘示弱,稱來年再比,然後雙方互拜言和。
四、安康龍舟習俗的相關器具、製品
1、龍舟製作。①用料。真龍舟用杉木製作,選 上好陽坡杉木30年以上樹齡的好料。船上的釘子都有嚴格的規定,一個船120斤釘子,桐油60斤。麻絲20斤,皮紙5刀,刮三遍石灰100斤;②規格尺寸。真龍長3丈2尺(約合10.56米),寬4尺8寸(合1.6米)。③形制。蹺頭蹺尾黃瓜底兒,12個倉,每個倉2人,龍頭龍尾用木雕制,著與船身一樣的顏色,船中倉位立兩柱子,用繩子拉在船頭船尾,以固定鼓,中倉靠後三擋位有一木架以固定鑼。
2、配物用品。橈子一個,用細長竹棍製作,竹竿頭扎雞毛撣子型狀。橈手立船頭揮舞指方向,激烈時橈子上下翻飛甚為好看;鑼鼓各1個。鑼鼓手根據橈手的節奏敲打;槳24把,長約3尺6寸。頂頭為「丁」字型,槳片長1尺5寸,寬約6寸;隊旗1個;舵棹1個。
3、假龍舟。也叫混江龍,船長2丈4尺,寬度不等,物品配置與真龍相同,只是槳片依人數多少而定;也有的假龍則是由小劃子進入比賽,小劃子比賽人數則8—12人不等,因此用品也由小劃子人數而定。
4、配件用品。安康龍舟習俗的配件用品有浮標、鴨子、香包、粽子、香艾、蒼術、香案、豬頭、牛頭、羊頭、大公雞、鯉魚等。
五、安康龍舟習俗的基本特徵
龍舟競渡自漢朝開始繁衍,至宋代開始形成競技比賽風俗,流傳至今已兩千餘年歷史,受到人們的喜愛,並形成鮮明的特徵。
1、龍舟節已成為安康民間民俗。而龍舟競渡這一風俗中的核心價值取向是愛國精神的崇拜和對先賢的追憶,附帶有祈福求平安的社會心理。
2、龍舟競渡其所以彌久愈香,一是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二是集圖騰崇拜、愛國精神及群眾的參與性、競技性、觀賞性、民俗性於一體;三是競渡能強身健體、聚合人心、人氣。
3、安康龍舟競渡與其它地方的龍舟競渡相比有明顯的特徵。一是龍舟製作上的不同。二是比賽辦法的不同。三是增設有橈手,橈手邊指揮邊表演,既有實用性又有觀賞性。
4、安康龍舟競渡是中國歷史上北緯線最高的大江大河的龍舟競渡。加之安康時秦時楚的歷史淵源和明清湖廣移民的因素,與荊楚的龍舟有血源關系,尤其是屈原一度流放漢水流域,使安康漢江龍舟競渡更具有紀念屈原的性質特徵

6、安康市紫陽縣認干媽的風俗是什麼?

這個並不屬於風俗,而是一種傳統。如果一家人,他的孩子小時候一直不舒服,就會給孩子找干媽

7、陝西有哪些特色的傳統文化

1、歷史世界歷史名城,華夏精神故鄉—西安。西安,古稱「長安」、「京兆」。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西安,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地。

2、中國歷史上的四個最鼎盛的朝代周、秦、漢、唐均建都西安。西安是歷史悠久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

3、西安作為中國歷史古都,除了豐富的旅遊資源,還有大街小巷裡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美食。下面小編就為各位整理一些西安的特色小吃,吃貨們若到了西安不妨照單全吃一遍。關中人吃面,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里,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特色小吃有:牛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粉湯羊血;辣子蒜羊血;水盆羊肉;羊雜碎;臘汁肉夾饃;臘羊肉;籠籠肉等。

4、賽龍舟,又叫龍舟競渡,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也是中國民間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安康市北靠秦嶺、南依巴山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深受楚文化影響,民間自古喜龍舟。每逢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漢江兩岸群眾都會用劃龍舟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5、西安臨潼既是兵馬俑的故鄉,又是享譽全國的石榴產地。每到秋高氣爽之時,亦正值旅遊旺季,火紅的石榴在陽光下分外引人注目,更為驪山增輝添色。西安兵馬俑石榴節把這兩項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可使旅遊客同時滿足精神和物質上的享受。

8、安康十大縣是指那些縣?

安康十大縣指的是安康市轄區內的漢濱區、漢陰縣、石泉縣、寧陝縣、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旬陽縣、白河縣1區9縣。

安康市地處祖國內陸腹地,陝西省東南部,居川、陝、鄂、渝交接部,位於東經108°00′58″~110°12′,北緯31°42′24″~33°50′34″之間。

安康南依巴山北坡,北靠秦嶺主脊,東與湖北省的鄖縣、鄖西縣接壤,東南與湖北省的竹溪縣、竹山縣毗鄰,南接重慶市的巫溪縣,西南與重慶市的城口縣、四川省的萬源市相接,西與漢中市的鎮巴縣、西鄉縣、洋縣相連,西北與漢中市的佛坪縣、西安市的周至縣為鄰,北與西安市的戶縣、長安區接壤,東北與商洛市的柞水縣、鎮安縣毗連。

(8)安康市風俗擴展資料:

安康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漢調二黃、紫陽民歌、平利弦子腔、小場子、八岔戲、漢陰皮影、漢陰短管、旬陽八步景、鎮坪五句子歌以及龍舟風俗、春節社火等。

漢調二黃、紫陽民歌、平利弦子腔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旬陽八步景、旬陽民歌、安康曲子、安康小場子、漢陰短管、八岔戲、道情戲、安康龍舟風俗、紫陽毛尖傳統手工製作工藝、蜀河八大件的飲食文化及製作技藝、神仙豆腐製作技藝、寧陝城隍廟廟會等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9、安康風俗習慣

安康人飲食習慣跟四川相似。安康飲食偏酸偏辣。特別是喜歡吃白蘿卜瑛子腌的酸菜。安康的炕炕饃堪稱西北一絕。安康人的麻將文化也是根深蒂固幾乎人人會,安康人好吃辣,因為安康屬於亞熱帶氣候,所以空氣潮濕冬天冷。吃辣椒可以去寒。安康跟陝西其他地方的文化大不相同。因為剛好處在秦頭楚尾。文化也就南北交融。安康的語言真正做到十里不同音。。。。。。太多了講不完了。真的想了解的話就加我Q好了,我是安康導游。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