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張掖風俗習慣

張掖風俗習慣

發布時間: 2022-08-13 08:54:14

1、甘肅有什麼特別風俗

在甘肅,新年舞社火是甘肅各地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同時也是一種載歌載舞、體裁多樣、種類繁多的綜合表演藝術,多在農歷正月進行表演。 民間社火表演中,以歷史上的豪傑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間傳說中的各種人物為角色。為了塑造人物形象,藝人在化妝時,從人物的不同秉性品格出發,以豐富的想像,運用各種色彩,彩繪出各種臉譜,逐漸形成別具一格的臉譜藝術。社火臉譜忠實表達了人民群眾對真善美的審美心理和對歷史人物的好惡褒貶,他們通過社火臉譜,誇張、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在社火表演中獨具特色的有蘭州的太平鼓舞、武威的攻鼓舞,張掖的頂碗舞、隴東的秧歌和天水的扇鼓、臘花等。 正月打鞦韆,進入農歷正月,臨夏山村的大樹間,一架架鞦韆架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打鞦韆游戲。打鞦韆,有兩種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橫板上,由別人在後面送,悠悠晃晃,飛得不太高,這種姿式適合於年幼兒童;二是站立在橫板上,自己用力,使鞦韆快速飛升,這種姿式最受大人青睞。就這樣,歡樂的人們飛在鞦韆上,天天飛、夜夜飛,直到正月十五結束。

2、各地過年風俗習慣

一、北方

1、天津
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蒜」。臘月十五開始,各式各樣的年貨全都上市,以娘娘宮為軸心的宮南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宮頭一個目標就是風葫蘆,成年男人到這里,忘不了買燈籠,女人們來這里多是「洗娃娃」的。從娘娘宮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這是節前婦女必須做完的事情。
天津還有春節貼吊錢兒的習俗,吊錢兒是用彩紙剪刻成的圖案,貼在門窗的玻璃和橫棱上,作為春節喜慶氣氛的點綴。貼上的吊錢兒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損壞,否則就意味著一年不吉利。天津人稱正月初五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
2、山東
山東的很多地方除夕夜午夜過後所有的人起來拜天地神。農村還要放鞭炮、在上房院子擺一張桌子,桌子上放上貢品,燒香燒紙,人們稱之為「發紙」。當然還有其他的如用席子搭起「天地樓」,祭拜各方天神。在山東農村很多地方保留了在大年初一磕頭拜年的習俗,一大早天還未亮,家族中所有男子都要給族中年老的長輩磕頭拜年,小孩拜年還要給「壓歲錢」。在吃過早飯之後,家族中所有女子給族中長輩磕頭拜年。大年初二,有些地方有全族男子到祖墳上祭祖的習俗,祭祖要帶上豐盛的貢品、紙錢、香鉑,並且還要帶上很多鞭炮,以告慰祖先神靈。初三初四則是走親戚的日子。
3、山西
山西現在拜天祭祖的規矩不多見了,但年三十兒的晚飯上不能說話的規矩被保留了下來。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意在有餘頭。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兩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
過後,就忙著准備過年了,氣氛一日濃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為大掃除之日,俗稱「胡打掃日」。山西人在臘八節從這天以後,年事准備工作達到高潮。過去太原有一段民謠:「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趕做活,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糊貼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餃子。」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稱「鏖歲」。雞鳴之時,開始焚香、燃燈、擺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後合家互相拜年。兒童向長輩叩頭拜年,長輩則賜以壓歲錢,以取吉利。商戶人家在過年期間對財神的祭祀最為虔誠。
大同地區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它與當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發生各種聯系。每逢春節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裡面放柴,上面寫個大紅字條「旺氣沖天」。等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點燃後,火苗從無數小孔中噴出,狀若浮圖,既禦寒,又壯觀。大人孩子們圍起一圈,有的做游戲,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來烤火,以圖「旺氣沖天」。
4、陝西
陝西人一進臘月,就忙和起來了:推上碾子壓糕面,趕上毛驢磨豆腐,蒸黃饃饃,做黃酒,擀雜面,炸油糕,過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備好。
在這里還有這樣一種習俗,過年都要給孩子做個「棗牌牌」。「棗牌牌」就是用紅線穿上紅棗、穀草秸秸,上面掛個銅錢,下面墜個鞭炮,掛在孩子的背後,這是一種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這里,我還看到有的人家用紅線穿上做針線活用的「頂針」,掛在孩子的脖子上,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歲頂針」。每年增加一個,一直到十二歲為止。
除夕到了,萬事俱備,貼對聯,打醋炭,掛紅燈,凈院落。打醋炭,是一種獨特的習俗,就是在鐵勺上放一塊燒紅的煤炭,再澆上醋。「打醋炭」要在家裡的每個角落進行,意為驅邪,實際上這是一種科學的殺菌消毒的辦法。夜幕降臨,老年人總是虔誠地敬神點香燒紙,領著好奇的孫子們叩頭。大孩子忙著放炮、點火塔塔。細心的婆姨在門邊放上炭塊和冰塊,在門後立個擀杖和刀斧,據說,這是鎮邪的,在這里叫「守歲」。除夕之夜人們總是睡得很晚。一般家裡都徹夜不熄燈,預示四季平安,長命百歲。鍋里放些吃食,這叫「照鍋」,意思是一年不缺吃。
秧歌拜年是陝北年俗中獨特的風情。春節期間,村村都組織秧歌隊,挨門逐戶拜年,在這里俗稱「沿門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謁廟、敬神,祈禱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後到各家各戶拜年。秧歌隊每到一戶,傘頭觸景生情,即興創作自編唱詞向主人祝福,如「進了大門抬頭看,六孔石窯齊展展,五穀豐登人興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5、河南
河南人把除夕慣稱大年三十兒,家家戶戶都要在二十八貼春聯。民間最重要的活動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歲。正月初一,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遺像。接著,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全家人吃過年餃子,隨後開始到親友家拜年。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後再去遠處各家。各家為接等賀年客人,家裡常備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正月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正月初三為祭墳、祭宗祖的日期,因舊皇歷中說這一天「諸事不宜」,初三開封忌走親戚。初五為破五節,民間認為初五是年後第一個不吉日,親友之間亦忌相互串訪。除此兩日之外,節日期間,開封民間走親串友,幾無閑日。
6、河北
在古時,趙國京都邯鄲在除夕歡慶活動中,流傳著一種奇異的風俗「扔愁帽」。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靜之時進行。各家各戶的大人、孩子,臨睡前,都把頭上戴過的舊帽子或舊頭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掃街道時,再把它們清掃到牆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靈火」時燒掉。老人說,這樣做,可以扔掉一年的舊愁,迎來一年的新喜。
7、甘肅
在甘肅,新年舞社火是甘肅各地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同時也是一種載歌載舞、體裁多樣、種類繁多的綜合表演藝術,多在農歷正月進行表演。民間社火表演中,以歷史上的豪傑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間傳說中的各種人物為角色。為了塑造人物形象,藝人在化妝時,從人物的不同秉性品格出發,以豐富的想像,運用各種色彩,彩繪出各種臉譜,逐漸形成別具一格的臉譜藝術。社火臉譜忠實表達了人民群眾對真善美的審美心理和對歷史人物的好惡褒貶,他們通過社火臉譜,誇張、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在社火表演中獨具特色的有蘭州的太平鼓舞、武威的攻鼓舞,張掖的頂碗舞、隴東的秧歌和天水的扇鼓、臘花等。正月打鞦韆,進入農歷正月,臨夏山村的大樹間,一架架鞦韆架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打鞦韆游戲。打鞦韆,有兩種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橫板上,由別人在後面送,悠悠晃晃,飛得不太高,這種姿式適合於年幼兒童;二是站立在橫板上,自己用力,使鞦韆快速飛升,這種姿式最受大人青睞。就這樣,歡樂的人們飛在鞦韆上,天天飛、夜夜飛,直到正月十五結束。
二、南方
1、福建
福建閩南農村的過年習俗有著自己的特色。在農村,農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的意思。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扎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凈凈、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淡化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
2、江蘇
江蘇各地過年習俗都有一些獨特之處。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也隨之逝去。
3、浙江
在浙江永嘉楠溪江中下游一帶,在剛結婚的第一個春節,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要做米餅,俗叫「送上門餅」。用白米磨粉炊熟,放在石臼里搗膩,揉成米塊,然後放在木雕成的模具內,印成一個個圓而扁的米餅,正面有圖案,如雙仙和合、劉海獻錢、狀元象等人物。數量要做一擔,約50雙到100雙。除此以外,還要有豬肉、松糕、長壽面(索麵)等。在文成,拜年叫「貌年」。
烏程縣元旦以長竿束草於上,點火燃燒,並敲鑼打鼓,稱為「慶田蠶」。又點天燈於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寧波元旦祭祖後要吃豆粥,晚上要關門前,再點一次「關門炮」。紹興新年以「茶碗茶」待客,裡面還要加上橄欖和金桔,同時用茶葉蛋待客,稱為「捧元寶」。
在紹興,送灶神之後,除夕之前,每戶人家總要選擇一個祝福的吉日,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為隆重的大祭典。所祭的神像有「南朝聖宗」四字,紹興人叫祝福菩薩、大菩薩,據說是宋代的皇帝。南宋滅亡後,遺臣們懾於元朝統治者的淫威,不敢公開設祭大宋君王,因此只好在夜深人靜時悄悄地進行。這種帶有民族意識的祭記,後來不僅廣為流傳,而且增添了答謝神明保佑和祈求來年幸福的意義。照老年人的說法,天上的菩薩,不進不潔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須把廳堂、祭桌、祭器等憚掃、洗刷得乾乾凈凈。「五牲福禮」煮好後,盛放在木製的朱漆大盤里。祭典若在深夜舉行,氣氛更為庄嚴肅穆。男丁按輩份行三跪九叩大禮,婦女和個別忌生肖的男丁都要迴避。別說百身莫陵的寡婦祥林嫂,就是魯府的太太、小姐們也是被剝奪祝福資格的。舊時,浙江東陽一帶,進入歲末臘月,民間有一種「抲年鬼」的風俗。「抲年鬼」從臘月初一開始,到十五結束。因為,這時候舊歲將要辭去,新年就要到來,為了千家萬戶,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過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間之鬼抲除干凈,以免禍患滋生。
4、廣東
在廣東潮汕地區,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戶戶製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除夕會逛花市,行花街,百合、橘樹、菊花、桃花等都必不可少,因為花是最有好運的行花街,可以交好運,新年吉祥。農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遊行表演。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在粵西北的西江肇慶段「小三峽」水面上,至今還生活著一些以船為家的「水上人家」。這些漁民有些是世世代代在船上生活,他們大多在船上做飯,大多依然燒木柴。漁民們還喜歡在江岸邊空地上種上番薯、油菜、蔥、蒜苗等,補貼生活。過年時,漁民們喜歡在船頭貼上「一帆風順」,在船艙上貼「萬事順意」和「老少平安」,還有獨特的金錢剪紙圖案的「紅錢」,此外還要在船頭放鞭炮、祭祖先,在岸上祭神,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在化州地區,大年初一從凌晨0:00點就開始燒炮竹了,一直燒到天亮,一大早就要燒香去土地公,順便也拿一封炮竹去土地公燒。有的人家還煲糖粥吃,吃完糖粥之後,就代表吃完素了,就可以吃腥了。這天不能殺生,這一天早上就要燒香到土地公,家裡一直連續燒香到晚上再燒香到土地公為止,神燈也是一樣亮著,一直亮到晚上燒去土地公的家裡的香燒完為止。
5、海南
在海南人看來,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願望,人為地做出來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為前面均加上一個「做」字,如做清明、做親家(即結婚),而北方人「過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說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舊年」即過春節。而北方所說的過元旦,海南叫「做新年」。不過在海南鄉下,「新年」是不當年來「做」的。海南俗話「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過中秋,鄉下就籌備著「做年」。除夕晚上,室室點燈,家室有燈,夜以繼日,一連數天直至初四天亮才罷;俗稱「發燈」,取「添丁發財」之意。初一凌晨,無論老少都得起床吃「齋飯」(即為清凈潔白以懷念祖先)。「齋飯」不但類似於伊斯蘭教的清真食品,而且正如北方人過年必吃魚(年年有餘)一樣,吃的東西還須有吉祥寓意,其中必有清炒茄子(茄子,海南話寓意一年比一年好),清炒水芹菜(「芹」與「勤」諧音,祈望全家在新的一年勤勤勞勞)、長粉絲(寓意過日子細水長流)、黃黃的像金元寶狀的豆腐乾(寓意招財進寶)
6、四川
少數民族四川:「羌年節」 羌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之一。現主要聚居在四川阿壩州境內的茂縣、汶川、理縣以及松潘部分地區。 羌年節於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舉行慶典,一般為3-5天,有的村寨要過到十月初十。按民間習俗,過羌年時還願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盤業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團圓飯、喝咂灑、跳莎朗,直到盡歡而散。整個活動儀式由「許」主持,咂酒則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開壇。節日期間親朋好友可互道祝賀,相互迎請。 四川客家春節習俗 客家人的不斷遷徙,使他們對故土更為留戀。對家鄉山水、習俗的懷念使他們緊緊地團結起來,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艱難困苦,傳統習俗成為聯系客家人的堅強紐帶。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來仍保持了客家的傳統風俗習慣。 客家人對農歷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客家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和上川龍之分。其中,尤以上川龍最有特色。上川龍是清初江西劉氏移民帶到川西的,由劉氏族人年年扎龍,年年舞龍,用於拜年沖喜,祈求風調雨順。上川龍巨大雄偉,由三五十人操作舞動,龍頭重達三五十斤,耍龍技巧性強、路數多。 成都人元旦不吃飯,因為「飯」與「犯」,同音,為了避諱,則吃湯圓或掛面以祈求合家團圓,福壽綿長。劉閣等地於正月初七「人日」還要「過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團年飯。成都人則於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長壽縣元旦於門外燃九支臘燭,稱為「九品燭」,以敬天地。 四川人過年愛觀「燈」 蜀中大地一片燈火盛景 這邊廂,以「異國風情」為主題的自貢燈會才發散出陣陣「洋味」;那邊廂,傳統的成都燈會第三十五次變幻著迷人的流光。 而在川中的簡陽、川北的江油、川南的宜賓等地,三台風格迥異的新春燈會也次第亮燈。羊年新春的蜀中大地,一片燈火盛景。 燈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民間文化活動,每逢過年過節時很多地方都有掛燈籠、辦燈會的傳統。而對愛熱鬧、尚祥和的四川人來說,過年不可無「燈」,燈會成了川人過年不可少的「年貨」。因此之故,四川燈會歷史悠久,水平高,被譽為「天下第一燈」、「中國燈會之首」。尤其是成都燈會和自貢燈會,氣勢之磅礴、構思之奇巧、工藝之精湛、地方風情之濃郁,成了中國地方燈會之翹楚。

3、甘肅的風俗習慣

新年舞社火
社火,廣泛流行於甘肅各地,是一種載歌載舞、體裁多樣、種類繁多的綜合表演藝術,多在農歷正月進行表演。民間社火表演中,以歷史上的豪傑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間傳說中的各種人物為角色。
為了塑造人物形象,藝人在化妝時,從人物的不同秉性品格出發,以豐富的想像,運用各種色彩,彩繪出各種臉譜,逐漸形成別具一格的臉譜藝術。
社火臉譜忠實表達了人民群眾對真善美的審美心理和對歷史人物的好惡褒貶,他們通過社火臉譜,誇張、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在社火表演中獨具特色的有蘭州的太平鼓舞、武威的攻鼓舞,張掖的頂碗舞、隴東的秧歌和天水的扇鼓、臘花等。
正月打鞦韆
進入農歷正月,臨夏山村的大樹間,一架架鞦韆架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打鞦韆游戲。打鞦韆,有兩種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橫板上,由別人在後面送,悠悠晃晃,飛得不太高,這種姿式適合於年幼兒童;二是站立在橫板上,自己用力,使鞦韆快速飛升,這種姿式最受大人青睞。
整個白天,鞦韆是娃娃們的陣地,他們忽而如雄鷹展翅,欲飛藍天;忽而閉目橫坐,慢慢晃悠……喧喧鬧鬧、嘻嘻哈哈,一直到萬家燈火燦爛。
到了晚上,鞦韆又是小媳婦、大姑娘的天下了。她們打鞦韆,不吵不鬧,全都靜悄悄的。在朦朧的夜色中,只見一個個嬌娜的身影在空中翻飛,留短發的,如飛揚的馬鬃,飄逸著風采;梳長辮的,猶如一條游魚,來回穿梭,令人神往。待每人輪過一遍後,便開始玩花樣了。她們忽而兩人面對面站在橫板上,飛行中由反方向者用力,一張一弛,配合得非常默契。不一會,鞦韆就盪到半空中,像滿弦的弓箭在飛舞;忽而,一人坐在橫板上,一人站在橫板上,這樣,坐者可以毫不用力地盡情享受,而站立者則要花費兩倍的力量使秋干飛升,不一會便氣喘吁吁,香汗淋漓了。不過,這種花樣多是兩人輪流出力,倒也公平合理。
臨夏山村的正月,就這樣飛在了鞦韆上,天天飛、夜夜飛,直到正月十五。當圓圓的月亮浮上中天,家家門口閃出一把用燁木紮成的火把,一隻只匯聚到一塊,形成一條長龍,向山頂移去,各家門口燃起火堆,歡快的人們爭先跳躍。當打火把的人們上山了,跳火堆的人們進門了,鞦韆的主人便來到秋干邊,慢慢地提起它,抬頭瞅瞅大樹上的橫枝,兩手用力,嗖的一下,把鞦韆扔上橫枝,架了起來。月光下,樹影斑駁中,秋干在橫枝上靜靜地歇息了。
正月十六,鞦韆的主人爬到樹上,把鞦韆卸下來,一年一度的打鞦韆就結束了。

4、甘肅習俗

 甘肅歲時習俗 

 臘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武威習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臘八粥。臘八日夜晚,也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除夕

俗稱「年關」,臘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農歷一年最後一天。是日午後,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整理室內外環境,接著貼春聯、門神、半簾子,掛黃錢,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舊。晚上,家家吃青粉燴菜,叫「裝倉」,表示全家團聚,人壽年豐。全家老幼飽食後,還要剩廠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餘」。是夜,全家人徹底不眠,叫「熬年」或「守歲」。小輩給長輩磕頭辭歲,長輩要給小輩發「福錢」,也叫「壓歲錢」。

春節

俗稱過年。正月初一凌晨,合家老幼均著新裝,齊集堂屋前,設供上香,燃放爆竹,接迎神靈,祭奠祖先,行「迎神納福」之禮。接著小輩給長輩拜年。之後,全家吃團圓飯(水餃),新的一年開始。

武威鄉間習俗,大年初一不去別人家拜年,只是在清晨,攜帶酒看、香火、饃饃等祭品,趕著牲畜,按「皇歷」特定時辰和方向,到村外幾十米處,擺上祭品,燃著香火,並燒一堆柴禾,牽著牲畜,繞火堆轉一圈。並由長者念誦祝詞(祈禱神靈保佑人畜興旺之類祝語),名曰「出行」。回家時,再將慎饃饃揣在懷中,此意是「空懷出門.滿懷進門」,取其吉利之意。現在這一習俗在少數地方還保留著。

正月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相互走訪拜年。武威習俗,大年初二要先去舅舅、岳父家拜年。初五日焚燒黃錢,送神,表示年已過完。 

上元節

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亦稱元宵節(又稱燈會)。據乾隆十四牛張紹美編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縣志》載:「元宵,四市豎坊,懸燈,雜扮花鼓.高蹺.演百戲。」舊時,金塔寺等地有黃河燈會,情景亦十分壯觀。建國後,歷年元宵節的燈會勝似往昔。節日之前,企事業職工,紛紛結扎彩門,懸掛花燈。有花卉燈、動物燈、八仙過海燈、西遊記故事燈,爭奇斗艷,氣象萬千。有愛好者在燈內裝置微型電動機,勝似走馬燈。最引人注目的是騰雲駕霧的金龍燈,足有lo多米長。是夜,城內和城郊居民,蜂擁而至,萬頭攢動,人流如潮。武威習俗,觀燈時必從龍燈下鑽過,祈求合家平安,萬字如意。又說龍是吉祥物,鑽了龍燈,就會人丁興旺。

農村燈會別有情趣,彩燈古樸典雅,鄉土氣息濃郁。有用玉米芯製做的火炬燈,也有用山葯蛋、蘿卜頭製做的彩燈。牆頭上、馬棚下,處處有燈,燈光通明。據史籍記載:武威燈會之盛況,自唐已有,並聞名於長安。故有唐玄宗與道士葉法善夜遊涼州燈會流連忘返的傳說。 武威元宵燈會,不論新俗、舊俗,都要舉辦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

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據舊志載:是日城鄉居民以牲醴祀土祈豐年,各家炒豆類和麻籽食之,意示殺蚤滅蟲。如今祀土祈年活動已不存在,鄉間仍有炒麥豆之俗。

清明節

清明是農歷時令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日掃墓祭祖,謂之「春祭」。武威城鄉習俗,凡有墳瑩者,須於清明前一、二天到墳上供祭品、燒紙錢、添土;無墳莖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間,到郊外或於自家門前、街道巷口燒紙錢。禁忌在清明節當日上墳、燒紙。傳說當日燒的紙錢就成鐵錢,死者不能用。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也稱端陽節。是日清晨,家家戶戶門頭插柳枝,有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線或絲線繩,身佩香囊荷包,並在口、鼻、耳邊塗抹雄黃酒,相傳這樣可以避五毒(即蛇、蠍、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來」的說法,男女青少年身著時興的夏裝,盡情遊玩。青年婦女講究綉香草荷包,綴上流蘇,贈送親友。舊時,未出嫁的姑娘將荷包帶在衣襟或系在發辮上,誘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會自慚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餅子卷糕,親友間相互饋送。下午,城鄉居民成群結伴,游覽寺廟,舊時游海子,現在海水乾涸,廟宇也毀於地震,改游文廟、古鍾樓、雷台、海藏公園、西郊公園等。小孩到野外攀樹折枝,編制柳帽,以預防暑氣。 乞巧節

農歷七月七日為「乞巧節」。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舊時在這天晚上,姑娘和年輕媳婦們坐在月下穿針,看誰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據說這樣可以把手笨的人練得靈巧。此俗現已不存。唯城內劇團,每年照例上演神話劇《天河配》。四鄉居民蜂擁而至,場場爆滿,至七月下旬停演。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武威習俗,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門前或街道巷口焚燒紙錢。舊社會在這天,城內有人把城隍廟寢宮的木架城隍爺抬到暑三日,這叫「城蝗出行」。人們在行宮過廟會,搭台演戲。當時行宮設在現東角,地名叫賀家園子。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是日城鄉居民家家蒸月餅,以示全家團圓。武威人的月餅是發面蒸的,如倒覆的臉盆大,種類繁多,有分層月餅、擰絲月餅、對瓣月餅、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來」的俗語,意思是八月已經秋收,食物豐盛。親友之間,互贈月餅,有攀比之意。八月十五晚上,蛟潔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內,擺設香案,供上月餅及瓜果等祭品,點蠟燃香,全家圍坐賞月。少許,由主婦切開月餅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餅,談笑風生,頗有情趣。相傳祭月神供的西瓜,須剜成鋸齒形的兩個瓣,如家中有孕婦,可數瓜牙數預測男女,奇數生男,偶數生女。 

冬至節

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是「交九」的開始,從這天起,白天漸長,夜間漸短各家要吃冬至飯。有的人家吃肉湯面條;有的人家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條做飯;也有人家吃「杏皮壇韃子」,也叫「擻耳子」;也有吃羊肉香頭飯或臊子面的民間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臘月二十三

農歷臘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間有「臘月二十三,灶爺上了天」的歌謠。是日晚上約八點左右,戶戶提前備灶書(用黃表紙書寫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麥牙糖和豆糖之類)、灶干糧(烙餅)、灶馬(黃表紙上印有備鞍的馬),並備一碟碎麥草,拌幾粒豆,子均供於灶神牌位之前焚燒,意示送灶爺上天庭。民間傳說灶爺為一家之主,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臘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過了臘月二十三,已接近春節,家家戶戶購置年貨,製作食品菜餚,拆洗衣服,打掃房屋,准備過大年。

張掖婚俗 

催妝:結婚頭天晚上,男方家相關人物去女方家催促女方提早收拾好行裝,以便第二天來迎娶.實際上,這是男方家來辦理諸如財禮等各方面的手續,以免第二天遭閉門羹.辦完手續,雙方開始痛飲,這天,男方家非得有一個海量的人物才不至於被女方家全部灌倒. 

嫁娶:舊社會張掖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定終身。從看相到訂婚一般要經過納彩、問名、納吉、納征、清期、新迎等六禮程序。婚禮不僅繁雜,而且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封建色彩。 訂親後,擇定成婚吉日,男方用親車(或轎子)迎新娘到家。親車到男方家門口時,鰥寡孤獨、孕婦、屬相相剋者一律迴避。親車到門口後由年齡大的婦女端涼水一碗,燃火把一束,在車前向後潑水,用火把燎繞新娘腳後,新郎新娘從鋪著紅氈的路上走向洞房前的廳堂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參灶。進洞房前要扶油瓶、捏門鎖、跳馬鞍,同時道士將五穀雜糧、紅棗核桃、銅錢撒向新郎新娘,並念喜慶之詞:祝新人進門享受大福大貴。 入洞房後,飲交杯茶。以兩個茶杯系以紅繩,新婚夫婦交杯共飲圓圓茶,象徵歡樂好合,百年偕老。然後由婆家的嬸嬸或嫂嫂為新娘開臉,用棉線將新娘臉上的汗毛絞盡。晚上鬧新房,親友即景說些韻腳相同,比興手法的吉利話,如兩根筷子一樣長,小兩口生活賽蜜糖;大大盤子圓又圓,養個兒子中狀元。還進行折花、捉迷藏等活動。 筵客之前,將女方陪嫁的物品擺在男方院中,讓雙親、鄉親觀賞評論,名曰擺針線。男女雙方各有一名長輩婦女致謙遜言詞致謝。 民國以來,婚俗有所改變。坐轎、跨馬鞍、紅紗遮面、拜天地等舊的形式逐漸廢止。女方索要彩禮,相沿成風。解放後實行婚姻法,廢除包辦買賣婚姻,提倡簡辦婚事。八十年代以後,索要彩禮之風盛行,從三轉一響(手錶。縫紉機、自行車、收音機),四大件、四十八條腿(全套傢具),發展到電器化(彩電、電風扇、電冰箱等)。男方大擺酒席二三十桌。對此,有關組織出面組織集體婚禮,陋習有所改變。 

裕固族文化和民俗風情 

裕固族為甘肅省三個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共有1.3萬人,主要居住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裕固族是一個有著悲壯歷史的古老民族。在歷史上,裕固族曾有過各種稱呼。元朝稱為"撒里畏吾爾",明朝稱為"撒里維吾爾",清朝稱為"錫喇偉古爾"或"西喇古兒黃番",建國初期稱為"撒里畏吾爾"。1953年經裕固族人民協商、報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用"堯乎爾"音相近的"裕固"為本民族名稱,取漢語富裕鞏固之意。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種語言:一種稱西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它和同語族的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有著密切的關系;一種稱東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它和同語族的蒙古語、東鄉語有著密切的關系:還有一種就是漢語,是用來與漢民族兄弟交際的工具。裕固族沒有流傳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鶻文。明末,隨著藏傳佛教的傳播,裕固族開始使用藏文。新中國成立後,漢文在裕固族地區傳播,至今,裕固族群眾普遍使用漢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獨特的民族風俗和民族傳統在中華文明史上魅力無窮。裕固族是一個游牧民族,他們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帳篷里。隨著季節的變化和畜場的轉移,帳篷經常移動。他們的帳篷由六根或九根桿子支撐。有些是用牛、羊毛織成褐子搭蓋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並且上面綴有傳統圖案。一般依照地形,選擇避風向陽的地方搭蓋。帳篷內部正上方為佛龕,進門右邊為女客的座位,左邊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飲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麵調制而成)乳製品為主。一般每日一飯三茶,即每天喝三頓酥油炒麵茶,吃一頓面片或米粥,有時也烙餅吃花捲等。裕固族熱情好客,每當家裡來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內放酥油、炒麵、曲拉、奶皮,然後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後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貴客人時,不僅獻羊背子,還要獻全羊,以示對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頭是裕固族婦女婚前必經的儀式。所謂戴頭是將一副用銀牌、玉石、珊瑚、瑪瑙、海貝等飾物編制的頭面,系在准備出嫁的姑娘的發辮上。戴頭面之後,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頂帳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對唱歌曲。 送親、迎親儀式復雜,婚禮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結婚宴客常要連續數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兩、三天。女方送親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臨走時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別要給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長送一份上等禮品:羊背子、羊胸叉。 新娘和送親的客人騎著馬,一路上邊走邊唱歌。男方在途中鋪一氈毯,備一隻羊的肉(也有簡化為一隻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親,稱為"打尖"。 新娘進入大帳房後,先獻哈達給設於房內正上方的佛龕,新郎新娘磕頭,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儀式完畢後,新娘返回小帳房,揭去頭帕,新娘的父親和戶族中的人向男方的親家和鄰居致意請求對女兒多加關照。隨後將陪嫁的物品擺到大帳房中供客人鑒賞,接著就是盛大的宴請。 裕固族信奉喇嘛教。他們的喪葬因地區而異,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種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圓蹄的動物,如馬、驢、騾、狗和雞、魚等。 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之日不出賣牲畜。 戶族輩份嚴格,晚輩禁叫長輩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 裕固族的節日主要有春節、祭祀點格爾汗活動和喇嘛教的宗教節日。"點格爾汗"是古薩滿族信仰習俗。"點格爾"在裕固語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點格爾汗"即"天神"。

蘭州皮筏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製成的筏子,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當你在中山橋至黃河母親雕塑之間的河濱小道上信步漫遊時,偶爾會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閑漂盪。遠遠望去,就象一葉扁舟。人筏混為一體,隨波逐流;近看則見在緊貼水面的皮袋筏上,坐著五六個客人,隨著波濤的起伏,顛簸而行,有驚無險,極富刺激。這是蘭州令人嘆服的民俗文化的遺產。 

蘭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們在屠宰時,剝下大個羊只的皮毛或整張牛皮,用鹽水脫毛後以菜油塗抹四肢和脖項處,使之松軟,再用細繩紮成袋狀,留一小孔吹足氣後封孔,以木板條將數個皮袋串綁起來,皮筏即告做成。因其製做簡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時便於載運而在民間廣為使用。我國以皮筏為渡由來已久。《後漢書》載,護羌校尉在青海貴德領兵士渡黃河時,「縫革囊為船」;(水經注?葉榆水篇》載,「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舊唐書?東女國傳)載,「用皮牛為船以渡」;白居易在(長慶集?蠻於朝)中詩雲:「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鄂州道路遙」;(宋史?王延德傳》載,「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可見,自漢唐以來,上自青海,下自山東,黃河沿岸使用皮筏,經久不衰。蘭州何時流行皮筏,因缺乏史載而難以確定。據(王進寶)載,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據守蘭州的陝西提督王輔臣判亂,西寧總兵官王進寶奉命討伐時,曾在張家河灣拆民房,以木料結革囊夜渡黃河,大破新城和皋蘭龍尾山;六月,王輔臣兵也造筏百餘,企圖渡河以逃,王進寶率軍沿河邀擊,迫使王輔臣兵投降。可見,至少在320多年前,蘭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於青海、蘭州至包頭之間的長途水上販運。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隻羊皮袋紮成,長22米,寬7米,前後備置3把槳,每槳由2人操縱,載重可達20-30噸,曉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從蘭州順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達包頭,小皮筏由十多隻羊皮袋紮成,便於短途運輸。牛皮筏一般由90個牛皮袋紮成,可載貨四萬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黃河上漂行,氣勢壯觀,當地有「羊皮筏子賽軍艦」之說。50年代之前,在鐵路尚未開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黃河上游地區,皮筏一直是重要的運輸工具。「吹牛皮,渡黃河」是蘭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將渡河者裝人牛皮袋中,充氣扎口後,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劃水,只十幾分鍾便可將渡客送至黃河對岸,這種擺渡方式恐怕你聞所未聞。不過只要你願意,也可不妨一試。 

以皮筏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細,二要膽大。上筏時要輕松自如,絕不可猛勁上跳。坐在筏上要緊抓木桿或繩索,遇浪可不能驚慌亂動,保持平衡自然會有驚無險。筏子往往由諳熟水性、經驗老到的「峽把式」領航掌槳,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散步。50年代前,蘭州金城關、騷泥泉一帶的回民多從事皮筏運業,多達50多戶,400多人,有六十多條大筏,每年能外運羊毛250多萬公斤。 

乘坐皮筏將是一種平生難忘的奇特經歷。著名記者范長江在(中國的西北角)一書中,詳細記載了他在本世紀30年代乘坐皮筏子,由蘭州前往內蒙古采訪的樂趣和見聞。今天,皮筏作為擺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蘭州和寧夏沙坡頭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來。有些筏工家族的後代們不願繼承父輩的衣缽,做了其它行當,做水路生意的也都開起了汽墊船或游輪業務,只有老年的筏工們不願拋棄隨他們幾十年的寶貝皮筏,開起了在黃河岸邊擺渡遊客水上娛樂的旅遊業務。不過,他們並不是每天都出水。祖居蘭州市金城路163號的李德明老人便是一個放筏人,經常在河邊迎風逐浪玩筏。在旅遊旺季,只要你運氣好,總會看到皮筏在水上漂盪,或在灘邊晾曬皮筏的新奇一幕。如果有興致,一番討價還價後,便可乘皮筏在黃河急流中一游,不過,別忘了穿好救生衣,安全總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敢乘坐,至少要在皮筏旁留一個影,別有情趣,也不虛了蘭州之行。

 蘭州太平鼓 

從蘭州市區出發,向北跨過東西橫亘的黃河,沿公路行駛60公里,就到了皋蘭山西南麓的皋蘭西岔鄉鏵尖村,這里就是蘭州太平鼓的「發源地」了。鏵尖人歷來習性好武,太平鼓在蘭州擂得也最出名,數百年來,每逢正月初十開始,到元宵節進入高潮,村裡村外處處聽聞太平鼓的雄壯聲威,尤其是來了客人,鏵尖人總得擺出陣式,得意地耍耍鏵尖人的威風。本村太平鼓隊的領隊得知我們是誠心遠道而來趕赴鄉里尋訪「太平鼓」,十分熱情地為我們張羅,鍾聲一響,不到半個小時,隊員就到齊了。

一隊80多名壯年男子,頭戴英雄巾,身穿皂隸服,腰系紅絲帶,腳登麻窩鞋,個個宛如京劇舞台上的武松一般英挺。隊列中,我還發現竟有一名最小的隊員,只有6歲,硬要一起參加表演,小人兒肩背一個大人一般的腰鼓,很有意思。

表演開始,鼓手在領隊的一聲號令下,擊鑼伴奏,一時間,鼓聲咚咚,黃土騰騰,龍騰虎躍,地動山搖。隊列不斷變幻,一會兒「兩軍對壘」、「金龍咬尾」、「雙重突圍」;一會兒「車輪施戰」、「跳打」、「蹲打」、「翻身打」、「舉打」;一邊擂鼓,一邊舞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那強大的陣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兩軍對峙作戰時的場面;氣勢粗獷,又顯示出高原人憨直奔放的性格和充滿勇猛的陽剛之氣,令觀賞者無不為之振奮鼓舞。 蘭州的太平鼓,無論是鼓的結構還是表演的方式,都和河北、東北一帶的秧歌鼓截然不同。外形上,蘭州的太平鼓是圓筒形,而不是大蒲扇形,另外,蘭州太平鼓個大,鼓身高約70厘米,直徑約45厘米,雙面蒙皮,鼓幫外表深紅色或黑色。太平鼓還有一奇,背帶較長,可挎在肩上,讓鼓垂於人的膝蓋下,便於擊打又可任意將鼓拋向任何一個方向。

蘭州打太平鼓的習俗據考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傳說明朝初年,徐達、馮勝奉命西征元軍殘部,一舉收復了蘭州。但據守在永登的元軍仍負隅頑抗,一時難以攻下。不久逢元宵節,徐達想了個計策,命令部隊製作了一批又長又粗的鼓,把兵器藏入鼓中,然後扮成社火隊,混入城內,里應外合,一舉攻下了永登城池。當地百姓為了紀念徐達這次戰役的勝利,把這種鼓取名為「太平鼓」。從此,蘭州的太平鼓逐漸演變成各種復雜的形式,成為蘭州社火中最受群眾喜愛的民間歌舞而廣為流傳。

5、甘肅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甘肅歲時習俗

1、臘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武威習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臘八粥。臘八日夜晚,也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2、除夕

俗稱「年關」,臘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農歷一年最後一天。是日午後,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整理室內外環境,接著貼春聯、門神、半簾子,掛黃錢,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舊。晚上,家家吃青粉燴菜,叫「裝倉」,表示全家團聚,人壽年豐。全家老幼飽食後,還要剩廠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餘」。是夜,全家人徹底不眠,叫「熬年」或「守歲」。小輩給長輩磕頭辭歲,長輩要給小輩發「福錢」,也叫「壓歲錢」。

3、上元節

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亦稱元宵節(又稱燈會)。據乾隆十四牛張紹美編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縣志》載:「元宵,四市豎坊,懸燈,雜扮花鼓.高蹺.演百戲。」舊時,金塔寺等地有黃河燈會,情景亦十分壯觀。建國後,歷年元宵節的燈會勝似往昔。

節日之前,企事業職工,紛紛結扎彩門,懸掛花燈。有花卉燈、動物燈、八仙過海燈、西遊記故事燈,爭奇斗艷,氣象萬千。有愛好者在燈內裝置微型電動機,勝似走馬燈。最引人注目的是騰雲駕霧的金龍燈,足有lo多米長。是夜,城內和城郊居民,蜂擁而至,萬頭攢動,人流如潮。武威習俗,觀燈時必從龍燈下鑽過,祈求合家平安,萬字如意。又說龍是吉祥物,鑽了龍燈,就會人丁興旺。

農村燈會別有情趣,彩燈古樸典雅,鄉土氣息濃郁。有用玉米芯製做的火炬燈,也有用山葯蛋、蘿卜頭製做的彩燈。牆頭上、馬棚下,處處有燈,燈光通明。據史籍記載:武威燈會之盛況,自唐已有,並聞名於長安。故有唐玄宗與道士葉法善夜遊涼州燈會流連忘返的傳說。 武威元宵燈會,不論新俗、舊俗,都要舉辦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4、二月二

格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據舊志載:是日城鄉居民以牲醴祀土祈豐年,各家炒豆類和麻籽食之,意示殺蚤滅蟲。如今祀土祈年活動已不存在,鄉間仍有炒麥豆之俗。

5、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武威習俗,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門前或街道巷口焚燒紙錢。舊社會在這天,城內有人把城隍廟寢宮的木架城隍爺抬到暑三日,這叫「城蝗出行」。人們在行宮過廟會,搭台演戲。當時行宮設在現東角,地名叫賀家園子。

6、冬至節

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是「交九」的開始,從這天起,白天漸長,夜間漸短各家要吃冬至飯。有的人家吃肉湯面條;有的人家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條做飯;也有人家吃「杏皮壇韃子」,也叫「擻耳子」;也有吃羊肉香頭飯或臊子面的民間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7、臘月二十三

農歷臘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間有「臘月二十三,灶爺上了天」的歌謠。是日晚上約八點左右,戶戶提前備灶書(用黃表紙書寫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麥牙糖和豆糖之類)、灶干糧(烙餅)、灶馬(黃表紙上印有備鞍的馬),並備一碟碎麥草,拌幾粒豆,子均供於灶神牌位之前焚燒,意示送灶爺上天庭。

民間傳說灶爺為一家之主,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臘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過了臘月二十三,已接近春節,家家戶戶購置年貨,製作食品菜餚,拆洗衣服,打掃房屋,准備過大年。

6、中國西北地區冬季有哪些習俗

陝西十大風俗習慣: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陝西十大怪其實是一種獨特的生活。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即「關中十大怪」):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益、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等。
甘肅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國56個民族中,甘肅就有45個,除漢族外,人口較多的有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撒拉族,滿族等,其中,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是甘肅特有的三個少數民族。各民族文化特色鮮明,民俗風情濃郁,在飲食,服飾,婚喪,節日慶典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如藏族的香浪節,浴佛節,回族花兒會,裕固族婚禮,隴東香包節,等等。蘭州的牛肉麵,東鄉手抓,張掖小吃,天水瓜瓜,平涼羊肉泡饃,還有琳琅滿目的新鮮果蔬,山珍野菌,會讓你深感甘肅是一個風情萬種的游樂天堂。
青海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在七十二萬平方公里遼闊、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著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個民族。古樸壯麗的大自然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寬厚、勤勞而又豪放的性格,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中,青海各族人民創造著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現實與夢想,形成並保持了獨特的、豐富多彩的風情和習俗。了解他們的風土人情,對每一個旅遊者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經歷。青海省世居少數民族主要為藏、回族、土、撒拉、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省獨有的兩個少數民族。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傳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各民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文化傳統,保持著獨特的、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和習俗。青海素稱「歌舞的海洋」。當你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那情趣盎然的漢族社火那舞姿婆裟的土族「安昭」,那高亢激越的撒拉「新曲」,那歌喉潤的藏族「拉伊」,那悠揚動情的蒙古族馬頭琴聲,定會使你流連忘返。 「花兒」(亦稱少年),是廣泛流傳我國西北地區的一種情歌,也是叫山歌。「花兒」是青海民歌之魂,每年農歷四月至六月,河湟谷地春意盎然,百花爭艷,大地一片翠綠,各地別開生面的花兒演唱會也相繼開始。而每年在羊肥馬壯的夏秋時節舉行的青海湖賽馬會、玉樹結古草原歌舞會、果洛大武的朝山會等各種草原盛會上,方圓數百里的人們身著風格質朴、色彩鮮艷的的衣飾匯集一起,盡情歌舞,十分熱鬧,緊張而熱烈的賽馬、射箭、賽氂牛,驚心動魄。
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主要聚居區,其次是甘肅,青海,河南,河北,山東等省區,全國絕大多數縣市都有分布。回族,由於長期和漢族雜居,逐漸習慣於以漢語為本民族的共同語言。受阿拉伯,波斯等傳統文化的影響,又吸收漢族文化是回族文化的兩大特點,但在共同心理狀態,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方面,回族表現出自己的特點。回族主要從事農業,也經營牧業,手工業和商業。回族工匠在制香,制葯,製革等方面,尤以善於經營著稱,珠寶玉石業,運輸業,加工業,服務業等,都是他們的傳統行業。清真小吃,別具風格,享有盛名。回族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清真寺的建築是回族文化的重要方面,從古至今,各地回族基本擺脫了阿拉伯和中亞建築風格,而採納了中國傳統的殿宇式四合院為主的建築式樣,獨具民族風格。過去由於受到漢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回族衣著已逐漸與漢族基本相同,但仍保留著自己的特點。

7、甘肅張掖甘州區的訂婚及結婚的風俗,希望回答的盡可能詳細細致點。(註:甘州區的訂婚及結婚風俗習慣)

訂婚:宴請女方所有家長及親戚,同時給彩禮錢,選定結婚的日子。男方送女方父母各一套新衣服和鞋。
結婚:迎親,男方記得要帶壓車的男孩子,自己親戚,歲數不要超過15歲;滾床:朋友或者親戚的男孩;待客,娘家客和婆家客分區域招待;舉行儀式;鬧洞房。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