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遂寧風俗

遂寧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13 08:53:02

1、四川遂寧風俗死了人送錢送多少?

一般四川遂寧這邊的風土人情的話,根據關系近,如果關系好的話送200關系差的話送100就可以了。

2、端午節由來、傳說、習俗,及各地區過端午的方式。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

端午節的由來
紀念屈原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紀念孝女曹娥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迎濤神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投奔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孫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太守,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龍的節日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 元·吳廷暉:《龍舟奪標》
[1]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惡日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夏至
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葯」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兌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藝超群,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編輯本段端午是太陽的節日
端午是太陽的節日,中國還有一個是月亮的節日,就是中秋。端午節是在中午過,是驅邪的節日。太陽可以驅邪嘛。其實在屈原投江前就有了這個節日,這是一種戰斗的圖騰,是向邪惡進軍的,艾草代替的是劍。 中國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黃酒。這是一個很悠遠的民族的節日。屈原選擇在端午節殉國,把端午節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本來這是一個伸張正義的節日,表現的是對龍的圖騰崇拜,是出於人們對自然的恐懼;而屈原,賦予了這個節日新的意義,《離騷》是千秋絕妙詞,「若無澤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絕妙詞」。這個古老的民族的習慣,因為屈原,得到了新的意義。拿今天來說,現在講究和諧社會,所以每個戰斗都是為了和諧。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
節日習俗
佩飾
舊時江浙一帶端午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鍾、鈴、纓及蒜、粽子等的。艾虎,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我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頭艾虎辟群邪。畫額,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長命縷,端午節時厭勝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別稱「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 荷包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端午的衛生習俗 ①采葯。 ②沐蘭湯③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④採茶、制涼茶。。
掛艾草、菖蒲、榕枝
龍舟競渡與祭祀屈原、曹娥  
五月端午賽龍舟劃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
鍾馗
1.跳鍾馗、鬧鍾馗: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鍾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 鍾馗執劍祛邪圖
2.懸掛鍾馗畫。最早的鍾馗畫,據說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大鬼道:「臣為鍾馗,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後,即病癒,便召畫工吳道子,囑其按夢中情景畫鍾馗捉鬼圖,道子揮筆即成,明皇見後,竟與所夢一模一樣,驚嘆不已。後來,鍾馗畫漸漸走入民間,繪制鍾馗畫大都作於五月端午節這一天,或者端午節的前後幾天。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歷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鍾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凶引福。
鬥草
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葯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余以斗蟲、鬥草、斗獸等為戲自娛,及至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葯學後,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采葯,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獲之餘,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為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 清 金廷標 群嬰鬥草圖軸
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白居易《觀兒戲》詩雲:「弄塵或鬥草,盡日樂嬉嬉。」 《物原》雲:「始於漢武」。據梁朝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年華記麗》:「端午結廬蓄葯,鬥百草,纏五絲。」 南北朝時稱「踏百草」,唐代稱「鬥草」或「鬥百草」。《劉賓客嘉話》雲:「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鬥百草。」宋代擴展至平日隨時可斗。歷代文人作品中對此多有描述。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群嬰鬥草圖》,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樓蘭案:多為車前草,車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邊、溝 旁、田埂等處。無莖,具多數細長之須根;葉自根際叢出,薄紙質,具五條主葉脈,全緣或波狀,或有疏鈍齒,長達15—30厘米;具綠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實成熟後會如蓋子般掀開,釋出四至六顆棕黑色種子,其長長的花軸,用來鬥草的好材料。)然後相互交叉成「十」字狀並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 這種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強弱來決定輸贏的鬥草,被稱為「武鬥」。王建《宮詞》,吟詠鬥草游戲的情狀:「水中芹葉土中花,拾得還將避眾家,總待別人般數盡,袖中拈出鬱金芽」鬥草除有「武鬥」外,還有「文斗」。所謂「文斗」,就是對花草名,《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寶玉生日那天,眾姐妹們忙忙碌碌安席飲酒做詩。各屋的丫頭也隨主子取樂,薛蟠的妾香菱和幾個丫頭各采了些花草,鬥草取樂。這個說,我有觀音柳;那個說我有羅漢松
吃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咸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吃豆腐。
其他
端午有射箭之戲,《金史·禮志》:「金因遼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橫簇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為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發鼓以助其氣。」至明代,是把鳥雀貯於葫蘆中射之。
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扎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 此外,北京還有游天壇風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壇,日避毒也。過午後,走馬壇之牆下。無江城系絲段角黍俗,而亦為角黍。無競渡俗,亦競游耍。」上海還有鍾馗賽會,由一男子飾成鍾馗,手揮寶劍,前舉一紙糊蝙蝠,作「喝福來遲」狀;跟隨全副儀仗,穿行街市,以作驅祟。另外端午期間還有馬戲、搶鴨活動。
編輯本段意義
紀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吳王夫差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紀念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 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紀念秋瑾的就義。
編輯本段各地節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葚,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四川省
石柱(石柱縣位於重慶市東部。)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上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在綿陽市和遂寧市的部分地區,有端午吃包面[和餃子類似,用麵皮包餡煮食]的傳統,具體由來有待考證。
浙江省
桐廬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采葯,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市秭歸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另有祭祀、招魂等紀念屈大夫的活動,這一天還有曬水給小孩洗澡的習俗,就是放一盆水中太陽下曬,等水熱了給小孩洗澡,據說可以洗去污濁和病魔。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五月二十五又稱「末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葯王曬葯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系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海南省
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歷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仍有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艷、修長、昂揚的龍舟。海島先人,端午時節,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於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一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著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鄉」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葯澡。 飲雄黃酒:在長江流域地區盛行。 吃餾米:在部分晉語地區盛行,餾米即黃米(黍)蒸制的米飯。 游百病:在貴州地區盛行。
台灣省
台灣過端午節時,許多住家門口都掛菖蒲、艾草和貼鍾馗畫像,成人飲雄黃酒,小孩子佩香包,這些據說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對商家來說,端午節是營銷民俗文化的好商機,每年都在挖空心思為賣粽子吸引眼球,台灣什麼稀奇古怪的粽子都有哦,很多民眾也很樂意展示自己的創意。台南地區端午節不吃粽子,而是吃一種叫「煎堆」(又叫「煎錘」)的食物。此俗也與鄭成功有關。台灣和大陸一樣,端午節最有氣氛、最為熱鬧的是劃龍舟。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這天都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
江南地區
端午節賽龍舟,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
編輯本段節日食俗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節食,稱為「龜」也只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聲匿跡。只有《風土記》中稱為「角黍」的粽子,因為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吃粽子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飲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說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3、四川遂寧射洪風俗 見女方家長

了解下她父母喜歡什麼,帶些煙酒保健類的禮品!
射洪人喜歡敬酒,一敬就是3杯
上席座位很重要你要做下方,下方就是背對著門的一方。和你正對著的是上方
你要勤快些,比如幫忙做飯!
吃菜不要亂翻,要夾靠近自己一方的菜
現在的年輕人能做到以上幾點就非常不錯咯
射洪人禮節比較多,特別是農村!你平時有什麼不好的習慣一定要收斂點

4、四川遂寧習俗男孩子第一次見女方父母要給紅包?

你女朋友的父母都說要帶了,那你當然還是准備好。數字你可以選擇1W(萬里挑一)或者1千(千里挑一),兩者都可以,或者你可以問下你女朋友,問下她們那邊是多少數字。你可以選擇跟大眾,也可以咨詢下你女朋友拿多少比較合適。

PS:最好是准備多些比較好,這樣會顯得你對她比較在意。

5、四川遂寧市有什麼樣的習俗?

首先,得注意自己的儀表。
其次,了解女友爸媽的喜好,尤其是爸爸的愛好,因為到了女友家基本上和媽媽說不上幾句話,大多數是由爸爸「檢測」你能不能把女兒交給你。一些家裡忌諱的問題千萬別隨便問,聊些家庭瑣事或是新聞都不錯。
最後,勤快點,有眼力勁!
一些小細節也別大意哦!別太緊張,大方得體就好!
祝你好運!

6、四川遂寧結婚習俗

1、送期書,就是兩個人合的八字,還有選的結婚日子寫在紅紙上,送到女方家裡面。有的地方還要興請女方父母的兄弟姐妹吃一頓飯,發點糖錢,給小孩也要發。
2、過禮,遂寧這邊非重視過禮.就是結婚的頭一天到女方家裡去,婚車當天就要去,排成一長串.還要在婚車的兩邊掛上鴨子、雞,以前的時候還要整半邊豬,應該是給女方辦酒用吧,現在聽說也可以折成錢。
3、發紅包,過禮的時候,在到女方家的途中,遇到轉彎、每過5根電桿、紅綠燈、十字路口等地都要停車,給車上所有的人發紅包第一次發4個、接著6個、8個、12個,再回到4個紅包這樣地發。這個就是傳說中的「步步高升。現在據說也可以經過跟司機商談進行買斷,直接一次性封給車里的每一個人多少紅包。
4、背新娘,過禮第二天走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是新郎背新娘下樓,貌似到南方家了也是新郎背新娘上樓。
5、殺雞灑米:由一個非常專業的殺雞的,搭一根板凳,擺在路中間等新人要進家門的時候,口中念念有詞,一邊酒米,一邊說.然後在雞的頸上拔毛,最後是殺雞,然後是燒紙。
6、跨火盆,以前新娘進門的時候要跨火盆,現在城裡已經改良為進門踩氣球了,這個要人性化得多,也有像征意義,紅紅火火。
7、躲新娘,新娘子進門的時候,新娘子的婆婆都要躲起來,退避三舍,好像新娘子是洪水猛獸,呵呵,其實也不是,這主要是一種習俗,就是怕婆婆和媳婦不和,所以新娘子進門的時候,算過屬相和婆婆不合的人家,婆婆就要躲起來.這樣子,以後他們兩人就和睦相處了
8、新郎父親帶尖尖帽,新郎結婚的時候新郎父親還會成為焦點,帶上尖尖帽,有的地方還要摸鍋灰、背媳婦。
9、坐床,進新房過後,新郎和新娘都要搶著坐床,據說誰先坐到床,誰以後在家裡就要佔到上風.比較汗的是,很多新娘子都有搶贏新郎,原因可能是因為婚紗太不方便了,跑起來不如男同志靈活哈.要提醒一點的是,外人是不能隨便坐新郎新娘的床的.只有在鋪了床過後,才能坐哈
10、鋪床,主要是由女方這邊的陪親客發起的,一邊鋪床一邊說四言八句.如:一個瓜子兩頭尖,生個兒子做高官.如:鋪床,鋪床,先生兒子,後生姑娘. 瓜子落地,金玉滿堂.等等.說一句,就得發一個的紅包.
11、鬧洞房,結婚當晚由親朋好友發起的。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
12、洗臉和交杯茶,結婚第二天早上,由小孩子給新人打水洗臉,重點是不要忘了給送水的人拿紅包哈.然後是,送上交杯茶.這個任務大多數是由男方的妹妹,也就是小姑子來做的.沒有小姑子的,也是由親戚中的小孩子送上來的.喝了交杯茶,就得給人家給紅包了哈.最好是兩個,二紅喜嘛.
13、回門,就是婚禮的第二天,新郎要和新娘一起回新娘家探望。
望採納。。謝謝。。~~

7、端午將至,收集下各地都有哪些不同風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葚,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 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 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 趙縣端午,地方 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 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五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 雨水裡。 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 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 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 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 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 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 鎮病」。
甘肅省:靜寧州端午摘 玫瑰以蜜腌漬為飴。 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 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 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 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高郵:端午較為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 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上街遊行。舊時, 川西還有端午「 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 樂山、 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在綿陽市和 遂寧市的部分地區,有端午吃包面[和餃子類似,用麵皮包餡煮食]的傳統,具體由來有待考證。
浙江省: 桐廬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 衣絲」。醫家則於午時采葯,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 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黃岡市端午節 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市 秭歸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另有祭祀、招魂等紀念屈大夫的活動,這一天還有曬水給小孩洗澡的習俗,就是放一盆水中太陽下曬,等水熱了給小孩洗澡,據說可以洗去污濁和病魔。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五月二十五又稱「末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 建陽縣以五日為葯王曬葯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 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 仙游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 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 方勝,聯以綵線,系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 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 送災難」。 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 廟宇鼓吹迎導 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 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 放殃」。
海南省:每逢端午, 海南各處都會如 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葯澡。
台灣省:台灣過 端午節時,許多住家門口都掛 菖蒲、 艾草和貼 鍾馗畫像,成人飲 雄黃酒,小孩子佩 香包,這些據說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對商家來說,端午節是營銷 民俗文化的好商機,每年都在挖空心思為賣粽子吸引眼球,台灣什麼稀奇古怪的粽子都有哦,很多民眾也很樂意展示自己的創意。 台南地區端午節不吃粽子,而是吃一種叫「 煎堆」(又叫「煎錘」)的食物。此俗也與 鄭成功有關。台灣和大陸一樣,端午節最有氣氛、最為熱鬧的是劃 龍舟。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這天都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
日本:日本自古以來就有過中國節的傳統。在日本,端午的習慣是在 平安時代以後由 中國傳入日本的。從明治時代開始,各節日都改為公歷日。日本的端午節是公歷5月5日。端午節的習俗傳到日本之後,被吸收改造成為日本的傳統文化。日語中,「菖蒲」與「尚武」的發音相同,因此被視為男孩的節日,有男孩的家裡會掛出 鯉魚幡。日本人在這一天不劃龍舟,但也跟中國人一樣會吃粽子,並在門前掛出菖蒲草。在1948年,端午節被日本政府正式定為法定的兒童節,成為日本五大節日之一。另外,為了避邪,把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將菖蒲放入洗澡水中洗澡。說到避邪,還有著這么一段傳說:從前,有個叫平舒王的君主,誅殺了一個不忠之臣,這個奸臣死後化為一條毒蛇,不斷害人。有個有智謀的大臣,頭戴紅色的蛇頭,身上灑滿菖蒲酒與之激戰,最終制服了毒蛇。從此,在端午節時,插菖蒲、熏艾葉、喝菖蒲酒,就流傳開來,成為傳統的風俗,日本人稱「艾旗招百福,蒲劍斬千邪」。節日特有飲食有日本粽和柏餅。
朝鮮半島:朝鮮半島人民認為端午節是一個慶典,是 祭天的時候。在農業社會時期的朝鮮半島,民眾共同參與的傳統祭祀活動,祈求豐收。在祭祀舉行時會進行假面舞劇、 韓式摔跤、盪 鞦韆、 跆拳比賽等具有朝鮮地方特色的活動。朝鮮半島各地,他們各自都把端午節本土化,並以各自的名字稱呼這個慶典,例如:天中節、重午節、端陽、五月節、戌衣日、水瀨日等。
韓國:這天會祭拜山神,用菖蒲水洗頭,吃車輪餅,盪鞦韆,穿韓國的傳統服裝,但不劃龍舟,不吃粽子。在江原道 江陵市所舉辦大規模薩滿祭儀、山神祭與等一系列結合巫俗、儒 道教地祝祭活動江陵端午祭,由於保留了大量的原始信仰、民俗遺風與 傳統文化,1967年被指定為 韓國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和重要無形文物,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
琉球:有劃龍舟習俗,並會在家裡張貼一種叫「矢數」( 琉球語:ヤカジ的紙人形作辟邪之用,有女兒的家庭會擺放紙雛箱,即一個載有紙人形的紙箱その他の人形,還會擺放龍舟模型和一些穿著 琉裝、彈 三線、打 鼓、跳琉球傳統舞蹈的土人形。

8、《遂寧的春節》作文

大年三十,我們到了安徽爺爺家過大年。一進小山莊,到處洋溢著過年的氣氛,家家戶戶掛燈籠、貼春聯,來迎接新年的到來。

「噼噼叭叭」,聽見門外響起了一陣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爺爺一聲響,「吃飯嘍」,大家紛紛地圍過來,全家十幾口人,坐在兩張八仙桌旁,享受著美酒佳餚,碰杯聲、歡笑聲、祝福聲交織成和諧的新年交響樂,個個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吃過晚飯後,我和妹妹就嚷著要放煙花,爸爸拿出幾個大筒煙花放在家門前放了起來。「啪」「啪」,一個個煙花像箭一樣飛了上去。「哇!1、2、3…一共有6家在一起放。」我興奮地叫了起來。頓時,煙花在天空中越來越多,五顏六色,令我目不暇接,一下子天空變得明亮起來了。那焰火好似一顆顆流星,從天而降;又似一隻只螢火蟲,照亮了美麗的除夕夜。接著,妹妹提議說:「我們來玩小孩子玩的煙花吧。」我點頭表示同意。我們把它拿出來後,插在泥土裡,叔叔說:「你們先別動,讓我先玩給你們看,學會了再玩。」妹妹是個急性子,還沒看完,就說「我會了,我會了」,她跑了過去,剛好,叔叔把煙花點燃了,呀,不好了,煙花不是向上飛,而是朝我妹妹的頭上飛去,「啪」的一聲在頭上炸開了,我們趕緊跑過去看看有沒有受傷,沒有,倒是把她的頭發燒焦了,我們「哈哈哈」地大笑,而妹妹卻喊著:「討厭!討厭!」過年的感覺真好啊!真是一個令人難忘又快樂的的春節。最後,祝大家龍年吉祥,事事順心!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