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寧海嫁妝

寧海嫁妝

發布時間: 2022-08-12 22:13:29

1、寧海縣特色文化

寧海縣特色文化有十里紅妝、龍舞、祭孔舞、燈舞、錢塘潮等。
1、十里紅妝:寧海「十里紅妝」婚俗一向以禮數周重、嫁妝豐厚、排場盛大為人所知。每逢婚嫁,往往會出現嫁妝隊伍綿延數里的壯觀場面,民間誇張地稱之為「十里紅妝」。
2、龍舞:寧海龍舞主要舞的是斷尾巴龍,這些龍舞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如象山的「打結龍」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3、祭孔舞:當「祭孔」開始,表演者手執山雞毛或龍頭拐杖,隨樂揮舞,其順序是先舞九聯燈開場,再龍頭拐杖表演,後舞山雞毛集體祭禮。
4、燈舞:燈舞在寧海城鄉流傳甚廣。其形式有馬燈舞、船燈舞、車燈舞等多種。這些燈舞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表演載歌載舞,內容多為表達浙東沿海人民嚮往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5、錢塘潮: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潮頭推擁,鳴聲如雷,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觀潮始於漢魏,盛於唐宋,歷經2000餘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

2、十里紅妝出自哪個朝代哪個人物

出自宋朝宋高宗趙構的一個傳說故事。

南宋初年,登基不久的宋高宗在金兵追擊下,亡命逃到寧紹平原一湖前,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幸得遇見一位浣紗村姑將他藏於水中,上覆白紗,方逃脫追殺。

後來宋高宗傳旨遍尋「救駕」村姑未果,無奈之下,下旨特許寧紹平原女子出嫁時可享有半副鸞駕,半副鳳儀的特殊待遇,即乘坐四抬花轎,轎上可雕鸞畫鳳。

傳說是真是假,難以求證,但是新娘享有乘坐花轎和出嫁巡遊儀式的權利保留了下來,慢慢演變成「十里紅妝」。

(2)寧海嫁妝擴展資料:

寧波萬工轎代表的不僅僅是古時匠人們的高超技藝,還演繹了寧波新娘出嫁的驕傲傳說,折射出寧波「十里紅妝」的「紅」文化婚俗。而且,傳說寧波人嫁女,是受過皇帝冊封的。

宋靖康二年,金兵從汴梁擄走了徽、欽二帝,趙構在商丘即位,改年號為建炎。建炎三年,金兀術大局進兵,過長江,進臨安,趙構奔走越州,再逃明州,金兵窮追不舍,渡曹娥江。

攻入明州城,追兵逼近,趙構見前面有一個姑娘坐在大谷籮內做針線活,急忙上前求救。姑娘將趙構藏在籮筐內,追兵至,姑娘神態自若。

一邊答話一邊遙指前方說:「有個人逃到那邊去了。」趙構逃過一劫,向姑娘表明身份,並約定日後派人接姑娘進宮,當下定了暗號,以姑娘腰間的花部圍裙掛於屋檐作為標記。

姑娘驚喜之餘,將此事告知母親,母親又告訴鄉民。後來,岳飛、韓世忠等將領大敗金兀術,金兵北撤,趙構派人護送皇家花轎和半副鑾駕儀仗,鳳冠霞帔,接那位姑娘。

可是家家屋檐上都掛上了同樣的花布圍裙,無法辨認。來人只能回奏朝廷。於是趙構下令特許寧波姑娘出嫁可比照公主、郡主的禮儀。

「十里紅妝」是寧海特有的嫁女場面,發嫁妝的當天,送親隊伍穿著紅色的衣服,紅色的褲子,抬著各式各樣的紅箱、紅桌、紅椅、紅櫃子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還有一頂紅色的龍鳳花轎,伴著鑼鼓隊伍行走於前童古老的巷子裡面,搬嫁妝的隊伍從女方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情景非常狀觀,浩浩盪盪,隊伍好似一條披著紅袍的金龍。

歡天喜地,故稱為「十里紅妝」。人們常用「良田千畝,十里紅妝」來形容姑娘出嫁時豐厚的嫁妝。舊時寧海大戶富庶,才能負擔起豐厚的嫁妝。

新娘的嫁妝貴重與否決定了以後在夫家的地位。於是,小到針頭線腦,大到婚床花轎、箱、櫃、桌、椅、盆、桶、銅錫器。

無一不是描龍畫鳳,樣樣齊全。寧海「十里紅妝」博物館和前童民俗博物館就展示了「十里紅妝」的民俗內容。

相關人物介紹: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

大觀元年五月(1107年6月),生於宮中,靖康之變後,金兵俘虜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欽宗,滅亡北宋。康王趙構即位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建立南宋。

在位期間,迫於形勢民心,任用岳飛、韓世忠等主戰派將領抗擊金軍,重用主和派的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一味求和,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禪位於皇太子趙昚,尊號「光堯壽聖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武緯文紹業興統明謨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崩於德壽宮,時年八十一歲。

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帝王之一,謚號「聖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累謚「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趙構精於書法,善真、行、草書,筆法灑脫婉麗,自然流暢,頗得晉人神韻。著有《翰墨志》,傳世墨跡有《洛神賦》(草書)等。

3、寧波人結婚一般彩禮要給多少啊?

我們寧波人現在基本取消彩禮錢了,男女雙方親戚一同在飯店裡辦酒席費用男方家出,寧波女孩嫁人父母大多數會准備車子和房子,其實寧波這邊生兒生女都一樣,現在獨生女大多會嫁一套房子和一輛車子,條件好的房子拆遷有好幾套。

4、寧海縣長街鎮訂婚有什麼習俗嗎?

在寧海的傳統婚姻中,議婚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許多家譜里都有嚴格而詳細的族規,對子孫娶親提出要求,婚姻被視為關系宗族興衰強弱的大事。
寧海人講究「有媒有聘」,一般經媒人撮合才能喜結連理。俗語說:「媒婆的嘴,溪坑的水。」
男女雙方經過議婚,得到雙方父母同意後,男方家就可以擇日下聘禮,在寧海,這也稱為「定懇帖」。聘禮多少一般依男方家庭條件而定,包括禮錢、首飾和衣料,還有麻糍或糯米餅等其他物品。禮錢多用於女方准備嫁妝,所以女方嫁資豐厚與否,常與聘禮多少有關。
一干聘禮裝在套籃里,請媒人送到女方家。女方接受聘禮後,中午設宴款待媒人。飯畢,女方將寓意傳代生子的紅小袋、肚兜、果子等物交給媒人,由其帶到男方。男方家人將果子分給鄰居們吃,宣告本家男孩已有意中人,訂了婚。女方也將男方所送麻糍或糯米餅分給親友鄰居,表示女兒已許配人家。 此後男女兩家家長可以公開往來。逢年過節,男方要送禮,俗稱「送節」。其中,端午、中秋、年夜3個大節省不了,其中又以年夜最為客氣,一般要送1個36斤重的豬蹄髈和一斗糯米,稱「斗米豬蹄」。春節,男方毛腳女婿在兄弟朋友陪同下,先到女方家拜歲。女方要給禮錢。雙方雖有來往,但不可過分親昵。
送日子是娶親前的必要步驟,「日子」就是指娶親日期。男方請人擇出良辰吉日,寫在紅紙上,送到女方家中。送日子那天,男方須向女方送上「日子錢」(亦稱「折盒錢」),即女方出嫁時置辦酒席的錢數。日子錢多少,按女方賀喜客人的桌數和當時每桌酒席的開支折算。男方還得備上饅頭、隔沙糕之類的熟食。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觀念意識的改變,現在的寧海年輕人結婚時已不再完全遵循這些老的習俗規定了,婚事都相對簡單化了,比如很多人家將送定懇帖、送日子等程序都免了,直接擇日結婚。但不管怎樣,過去結婚時的那些習俗,無論延續與否,它都會以一種文化的形式留存下來,告訴後人,我們的先人是如何生存和生活的。

5、寧波女方要買什麼嫁妝

在家庭條件不錯的情況下,一般女方買車吧,條件不好的,就看量力而行了,房子啊什麼的全是男方的,不過寧波這邊各個地區習俗還不一樣,我是寧海的,呵呵,希望對你有幫助,這種東西都是看自己了,只要夠恩愛什麼都好說,呵呵

6、寧海訂婚有什麼習俗

 在寧海的傳統婚姻中,議婚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許多家譜里都有嚴格而詳細的族規,對子孫娶親提出要求,婚姻被視為關系宗族興衰強弱的大事。
寧海人講究「有媒有聘」,一般經媒人撮合才能喜結連理。俗語說:「媒婆的嘴,溪坑的水。」媒人信息靈通,知道誰家要嫁女,誰家要娶妻。舊時男女結合,除了地位、才幹、容貌、財產、健康等因素,還重視生肖忌諱,強調「八字配」,人們普遍關心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配,所以必要請算命先生排八字。如果碰到龍虎鬥、蛇吃鼠、老虎叼羊等六沖情況,那此樁婚事就免提了。 「合八字」又稱「合庚帖」。合八字之前要寫庚帖,即寫有當事人姓名、出生年月日等的帖子。庚帖寫在紅紙上,分男庚和女庚兩份,裝在一個大紅的封套里,由媒人在黃道吉日里提著帖盒傳送。男女雙方在收到庚帖後,要去擇日子先生那裡排八字,如果合了,就請媒人傳帶消息,兩家准備商定婚事;如果不合,那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男女雙方經過議婚,得到雙方父母同意後,男方家就可以擇日下聘禮,在寧海,這也稱為「定懇帖」。聘禮多少一般依男方家庭條件而定,包括禮錢、首飾和衣料,還有麻糍或糯米餅等其他物品。禮錢多用於女方准備嫁妝,所以女方嫁資豐厚與否,常與聘禮多少有關。
一干聘禮裝在套籃里,請媒人送到女方家。女方接受聘禮後,中午設宴款待媒人。飯畢,女方將寓意傳代生子的紅小袋、肚兜、果子等物交給媒人,由其帶到男方。男方家人將果子分給鄰居們吃,宣告本家男孩已有意中人,訂了婚。女方也將男方所送麻糍或糯米餅分給親友鄰居,表示女兒已許配人家。 此後男女兩家家長可以公開往來。逢年過節,男方要送禮,俗稱「送節」。其中,端午、中秋、年夜3個大節省不了,其中又以年夜最為客氣,一般要送1個36斤重的豬蹄髈和一斗糯米,稱「斗米豬蹄」。春節,男方毛腳女婿在兄弟朋友陪同下,先到女方家拜歲。女方要給禮錢。雙方雖有來往,但不可過分親昵。
送日子是娶親前的必要步驟,「日子」就是指娶親日期。男方請人擇出良辰吉日,寫在紅紙上,送到女方家中。送日子那天,男方須向女方送上「日子錢」(亦稱「折盒錢」),即女方出嫁時置辦酒席的錢數。日子錢多少,按女方賀喜客人的桌數和當時每桌酒席的開支折算。男方還得備上饅頭、隔沙糕之類的熟食。
在結婚的前一天或當天,男方家要給女方家送「正擔」。正擔分為大擔、小擔和謝媒擔。大擔送給女方父母,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俗稱「肚痛擔」;小擔送給女方娘舅、姑媽、姨媽等主要長輩;謝媒擔則是感謝媒人禮物。大擔禮品一般為十件,如豬肉半邊、公雞母雞各一隻、全羊等。
因為正擔的禮物很多,所以需准備嫁資杠、串箱杠、擔籃、酒籃等,這些東西都要貼上「囍」字,由新郎弟兄一行若幹人送往新娘家。女方在接受送來的正擔時,不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拿走,如豬心與豬肝只能留一樣,叫做「留心不留肝,留肝不留心」。其他物品看女方父母客氣程度而退還。女方還要將「和氣食麻糍」拿到男方家,並在男方家裡切成小塊,待鬧洞房時分給眾人吃。 男方送正擔到女方家裡,女方要放鞭炮迎接,並要盛情招待。女方家拿走廚頭包、肚痛包、梳頭包等禮物後,在串箱杠空格里放置一盞米、一盞豬油、一盞白糖、一盞豆瓣醬及和氣食、雞蛋等以還禮。還要殺兩只坐轎雞,綁在正擔上送還男方。正擔的空酒埕里,還要盛放糖果還禮。
舊時寧海人結婚吉日前一天,男女雙方家裡即開始忙碌起來。各行當都由一管事的分派妥當,並請廚師采購菜餚,邀鄰居幫忙殺豬宰羊。受請的人,都能各司其職,相互協作。
日子的主色調是紅色。男女雙方家門上都要貼上紅對聯。堂中貼著紅雙喜,梁頭上點著紅紗燈、紅燭。喜慶的色彩凝聚著人們對新人的美滿幸福生活的深深祝願。
迎娶新娘時用花轎。娶親之日一大早,轎夫就把花轎抬到男方家,謂之「亮轎」,以告訴他人,這戶人家要娶親。男方家會在道地中央放置迎親花轎,轎前放一張八仙桌,桌縫橫向。桌上祭品有大魚、豬條肉、豆腐、乾麵等七盤。點好紅燭與神香,再由一位三代同堂的老者或族長讀拜婚禮祀神文。讀畢,鳴炮,再三叩首。主人撤走祭品,通情拜天地結束。
上午八九點鍾吉時一到,在一片鼓樂聲中,負責迎親的人要拿一盞油燈在花轎里晃幾下,這叫「照轎」,意思是以火除祟。照轎之後,還要在轎中放一個「旺盆」,預祝新人以後生活興旺,有些地方興「請花轎神」,時間在早晨四五點鍾左右。
用過早餐,抬花轎、抬嫁資、吹鼓手組成的迎親隊伍,在爆竹聲中和鼓樂聲中出發,前往女方家。抬嫁資的人數,按照女方通過媒人提供的嫁資數量單而定。
女方親鄰頑童,此時要故意關閉大門,攔住迎親隊伍。待媒人塞進「開門包」,數次請求後,才肯開門,這其實是為增添熱鬧氣氛。迎親隊伍放好嫁資杠,進入廳堂,享用瓜果、煙茶、點心,同時女方家把甜糯米圓子分給四鄰八舍,營造聲勢,以表明自己女兒今日出嫁,讓新婚的團圓甜蜜與大家分享。
中午餐酒稱「大業酒」。吃過午飯,女方早將嫁妝搬出來,貼上紅「囍」字,纏上紅絲線,繞上紅綢緞,放在天井中。屆時,先讓馬桶小叔用兩頭彎的翹扁擔擔走馬桶。馬桶放在女方家准備的青布口袋裡,裡面放上一個未染紅的雞蛋和若干紅雞蛋、紅花生和紅銀杏、紅板栗、棗子及染紅的棉花絮。這里所用的青布口袋,意味著代代相傳。馬桶里所放花生、板栗、杏子等,都含「子」,意味著新娘嫁到男方家之後,能生孩子。未染色的雞蛋屬馬桶小叔專有,等新娘過門後,以換回多個紅雞蛋,討彩頭。如果當天同村有多個人結婚,那馬桶小叔就要盡早擔馬桶到男方家,有些甚至前一天就住到女方家,半夜十二點一過就挑來,爭到好風水。
抬嫁妝的兄弟們將嫁妝捆紮好,依次一杠杠排列好,大件在前,小件物品則放在後面的串箱杠里,最後是男方家擔來的正擔。紅妝隊伍排列整齊後,女方分給每個抬嫁妝人六個紅雞蛋。隊伍早於新娘,於午後熱鬧的鼓樂聲和鞭炮聲中出發。
扛嫁資隊伍可長數華里。寧海「十里紅妝」的產生,正是源於此。嫁資從細軟衣服到房中一切器物,應有盡有。這其中春夏秋冬四季衣衫,可穿到六十多歲,直到壽衣為止,並有攔腰、薴麻線、雜物等。除了卧房用具,諸如櫥、箱、案桌、方桌、茶幾、太師椅、方凳、圓凳、書櫥、八仙桌、古董架等,其他日用品,單是桶缽一項,大大小小就有百餘件,如提桶、炒粉桶、果子桶、洗面桶、大小腳桶、馬桶、坐桶、水桶,有的還是成雙成套。最奇特的是廚房所用碗筷、火叉,甚至連石磨、搗臼等笨重的石制器具也在其內,以示父母格外疼愛女兒。有的連山林田產的契約也作為嫁資。當然,有的公開宣揚,炫耀嫁資之豐,也有的恐親人嫉妒,只有私下贈予。
有趣的是,有些人家為了顯示自己的嫁資有分量,故意在櫥箱內增放甘蔗、番薯,甚至磚塊等,累得抬嫁資者滿頭大汗。因此每過一個村莊,都要歇息片刻。村裡的大人、小孩趁機圍觀,人們還指指點點,評論嫁資的多少、質地的優劣、式樣的好壞。 嫁資到達大門外,早有人施放爆竹、鞭炮。迎到庭院,兄弟們忙著將嫁資搬至新房內,按序擺放,更添新婚氣氛。嫁資到後不久,新娘的花轎也在鼓樂聲中來到新郎家。大家開始歡歡喜喜迎接新娘進門,拜堂成親。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觀念意識的改變,現在的寧海年輕人結婚時已不再完全遵循這些老的習俗規定了,婚事都相對簡單化了,比如很多人家將送定懇帖、送日子等程序都免了,直接擇日結婚。但不管怎樣,過去結婚時的那些習俗,無論延續與否,它都會以一種文化的形式留存下來,告訴後人,我們的先人是如何生存和生活的。

7、三門民俗知多少?知道的就告訴我吧。。。。急用啊。越多越好。

三門除夕午夜之後,便有人起早開門放爆仗,稱為「開門炮」。中堂或庭前擺起八仙桌,設香案供品,放茶、果、米三碟,擺好香爐,點香燒燭,謂接天地又稱接年,意思是祝願舊年換新年,一年好一年。老年人半夜出門去當地寺廟敬頭柱香,求一年平安吉祥。

三門拜歲通常是從正月初一起至初八止。上門拜歲,在三門其實是有地域之分的。整個三門,以健跳港為界,以南的稱『下路』,以北的稱『上路』。兩地上門拜歲的時間各有不同。一般「上路」是從初二開始,「下路」則從初四開始。

三門石窗、三門青蟹和下謝魚燈都是該縣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歷史文化產物;下謝魚燈地方特色濃郁,是三門當地百姓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地方民俗舞。

(7)寧海嫁妝擴展資料:

三門縣從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繁衍生息。夏、商、周為甌越地。春秋戰國屬越國,公元前306年,楚滅越,屬楚國。秦朝,三門隸屬閩中郡。

1949年2月17日三門解放,是浙江省第一個解放的縣,隸屬台州。1954年5月22日三門縣劃歸寧波管轄。1957年7月三門縣恢復屬台州。1983年5月,寧海縣沙柳公社劃歸三門縣。1994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三門縣隸屬台州市至今。

8、寧海縣(市中心)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我是寧海人,不過現在在杭州讀大學!

購物的話,寧海大廈最好了,不過服裝啊什麼的偏貴些!畢竟寧海不是購物城,個人還是建議不要將重心放在購物上!

在你們的行程里沒有看到「長街五山石窟」,這也是個比較值得去的地方。在離寧海城鎮不遠的長街鎮,可以在寧海東站坐車直接到,20分鍾。上午過去玩,在那邊到飯店吃個海鮮大餐,中飯後回來。(長街的海鮮十分的贊哦!)

早的話,可以去下十里紅妝博物館,我個人是比較推薦啦,在徐霞客大道旁,大個的就到了,很近!比較系統的介紹了十里紅妝的文化什麼的,一些雕花大床和嫁妝挺值得去看,雖然我家這些東西也有很多,但一次性看這么多還是挺震撼。不過建議去的時候,讓售票員跟隨講解下,因為有很多東西會看不懂做什麼用的,文字介紹不是很多!

還有,晚上可以出去徐霞客大道啊什麼的逛逛,只要不是下雨,就有很多人在跳舞啊、唱歌啊,還是挺熱鬧的!

寧海雖是個小城市,但非常適合生活,悠閑的地方,希望你們旅途愉快!~~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