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秀山風俗

秀山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12 22:12:02

1、重慶風俗是怎麼樣的?

1、綦江農民版畫

重慶市綦江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山區縣,這里盛開著一朵散發著泥土芬芳的版畫奇葩——綦江農民版畫。綦江農民版畫將石刻、木雕、泥塑、剪紙、挑花刺綉、蠟染等古老的民間工藝融入版畫之中,使版畫藝術充滿了生動、活潑、亮麗、質朴、稚拙、幽默等特點。

2、銅梁龍燈

銅梁縣位於重慶市西北部,縣城距重慶市103公里。銅梁龍燈既是彩扎的龍和燈,又是以龍和燈為道具的舞蹈,是集舞蹈、音樂、美術、手工藝品為一體的民間綜合藝術。銅梁龍的特徵可歸納為大、長、活三個字。

3、秀山花燈

秀山花燈是一種古樸、詼諧、抒情、優美、集歌、舞、打擊樂、琴弦樂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起源於元代土著人的「跳團團」,受多種民族文化的影響,逐步演變發展為具有獨特風格的民間藝術。

4、酉陽擺手舞

跳擺手舞,少則數十人數百人,稱「小擺手舞」;多則數千人至數萬人,叫「大擺手舞」。其舞蹈形式有「單擺」、「雙擺」、「迴旋擺」等;舞姿多模仿跋山涉水、農事勞動、戰斗姿態、岩鷹展翅、日常生活。這些舞蹈動作,舒展大方,生活氣息濃郁,表現出土家人粗曠豪放的民族性格。每逢節日喜慶,土家人都要到「擺手堂」或草坪、院壩跳擺手舞。

5、九龍楹聯

九龍楹聯以其生動的形式、高雅的格調、獨特的韻味,輔以書法、金石,頗具觀賞性。截至1999年底,九龍鎮有3600餘人次的群眾已經創作出作品24000餘幅,其中有萬余幅作品廣泛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並有260餘幅僂刻在木、石、竹、磚、不銹鋼等材料上常年懸掛各地;已經編印《九龍楹聯》22輯,累計上萬冊。2000年3月,九龍楹聯獲得了「巴渝十大民間藝術」的稱號。

2、重慶有那些風俗(包括民居等特有東東)

【重慶節日風俗介紹】

重慶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俗,與中國其他地區相比大同小異。但由於重慶有五個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這兩個既熱情又傳統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節日。
心靈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擁有非凡的天賦。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族人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祈禱、喜慶活動。男女老少穿起節日的盛裝,跳起歡快而熱烈的擺手舞。一時間,滿耳喧天鼓樂,滿眼婆娑舞影。驍勇善戰的苗族人,則對唱歌情有獨鍾。一年一度的「趕秋」,是苗族人大展歌喉的傳統節日。青年男女還可以在「趕秋」節上,借歌聲互表衷情。

祭祀、祈禱、喜慶活動
黔江地區的土家族,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有大型祭祀、祈禱、喜慶活動,其間要跳擺手舞。盛會時,熱鬧非凡,方圓數百里的土家人,男披西蘭卡普,女著艷麗盛裝,結隊而來。擺手堂前,張燈結綵,巫師頭戴鳳冠高帽,腰系八幅羅裙,手搖銅鈴司刀,手舞足蹈地進行指揮。三聲炮響,鼓樂齊鳴,頓時歌聲大作,男女相攜,翩躚起舞,通宵達旦。「紅燈萬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擺手舞源於古代的巴渝舞,動作有單擺、雙擺、迴旋擺,表現禮節儀式,勞動場景或戰斗動作,節奏明快,舞姿優美,原始氣息震懾人心。

苗族「趕秋」
苗家人能歌善舞,苗家的歌或高亢激昂,或清越婉轉,人不見面歌見面,人人會歌,以歌問候,用歌敘事,憑歌寄情。歌,是苗族人寸步不離的影子,還是青年男女傳情達意、互通心聲的大媒人。婚禮時,更離不了歌,主人要對客人唱謝客歌,對媒人唱謝媒歌,大家要對新婚夫婦唱祝福歌,親朋好友要相互賽歌、對歌、盤歌,連唱三天三夜。
「趕秋」是苗族人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立秋這天,山寨的苗家人,換上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湧向秋場,場上鑼鼓喧天、歌聲縈繞,打鞦韆、上刀梯、舞獅子、玩龍燈、跳猴兒鼓舞、歌台賽歌,熱鬧異常。青年男女利用「趕秋」物色情侶,歌郎歌娘大展歌喉。
此外,苗族的節日,還有「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過苗節」和「羊馬節」等。
========================
【民俗文化】

巴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一部分。「炎黃」的始跡在黃河流域,而從夏禹始,先民的傳聞則已開始南漸。禹的出生地相傳有三處,都在長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據大量史籍所載,禹就是生於四川境內的汶山郡廣柔縣石紐鄉,娶江州塗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慶。秦滅巴國設巴郡後,巴人更是長足步入了漢化的過程。 三千多年來,重慶處處留下中國傳統文化的印痕。渝鄂交界處,有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涪陵周易園,是程朱理學的發祥地;大足石刻,匯集了中國唐、宋時期石窟藝術的大量珍品;合川釣魚城,保存著南京軍民抗擊蒙哥軍隊入侵的古戰場遺址。歷代詩人如李白、杜甫、劉禹錫、蘇軾、陸游、郭沫若等,都在這里寫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巴渝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風民俗,涵蓋婚喪嫁娶、文娛游戲、鬼神觀念、崇拜禁忌、歲時節令,工商交易等各個范疇,與中國其他地區比較,無不大同小異。重慶豐富多彩的地方戲劇、曲藝、繪畫,手工藝品及群眾節令活動等,也頗能反映巴渝風俗民情。
========================
【重慶土家年夜飯】
「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剛進臘月,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板溪鄉紅杏村農民許文旭家就忙開了。為了准備好這頓年夜飯,一些必不可少的傳統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備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當數「扣肉」和「灌海椒」。許文旭說,「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則是把糯米面拌上作料後填入一個個掏空的海椒中,然後放入鹹菜罐子里封存半個月,到了除夕,拿出來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許文旭告訴記者,土家人之所以重視這兩道菜,是因為以前一年到頭難得吃上幾回肉,糯米也是稀罕東西,因此家家都把這兩道菜當作年夜飯展示手藝的機會,同時也是為了犒勞辛勞了一年的家人。
令人意外的是,海帶還曾一度成為土家年夜飯的主菜。因為以前土家族聚集地區吃鹽巴都困難,醫療條件也差,經常有人因缺碘患上大脖子病。為了給家人補碘,土家人就在年夜飯上一道海帶,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碘。在當時的條件下,海帶對土家人來說,真可謂「山珍海味」,經常吃根本不可能,因此成了年夜飯上的一道好菜。如今,海帶早已退出年夜飯的「舞台」。
土家人吃過年夜飯後,各家都會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名叫「守田埂」,以表達對田地的熱愛。

客家人的不斷遷徙,使他們對故土更為留戀。對家鄉山水、習俗的懷念使他們緊緊地團結起來,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艱難困苦,傳統習俗成為聯系客家人的堅強紐帶。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來仍保持了客家的傳統風俗習慣。

客家人對農歷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客家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

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和上川龍之分。其中,尤以上川龍最有特色。上川龍是清初江西劉氏移民帶到川西的,由劉氏族人年年扎龍,年年舞龍,用於拜年沖喜,祈求風調雨順。上川龍巨大雄偉,由三五十人操作舞動,龍頭重達三五十斤,耍龍技巧性強、路數多。
========================
【重慶的趕年的習俗】
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是年節;節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
土家人在擺手活動中,追憶祖先創業的艱辛,緬懷祖先的功績,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場景,整個活動都著濃厚的祖先崇拜痕跡。
過年:土家族非常崇拜祖先,將祖先祭祀日稱為「過年」。
但「過年」的時間,則因姓氏、宗支、地域而異。如:酉水河西的彭姓和石堤彭、白、李、馬、蔡、田六大姓為三月三;酉水鄉龍頭村田姓為四月八;可大、沙灘、酉水等鄉李姓為七月初一。
過族年,要在祠堂里舉行祭祖儀式,先祭土王,再祭本族祖先。祠堂里,整日鞭炮不斷,鐵銃轟鳴,號角聲聲,「嗬喂」陣陣,其盛況是其它節日難以比擬的,後逐漸改為戶祭。祭祀的土王,有彭公爵主、田好漢、向老官人;也有祭冉宣慰、田宣慰、楊宣慰以及馬伏波的。祭祀的本族祖先中,揚姓祭楊再思,李姓祭「天」字輩的三祖先,部分彭姓和謝姓八部大王。
祭祀畢,游鄉串寨,走親訪友,對歌宴客,真是「滿山滿寨都是歌,賓客如流歡樂多」,長達三、五日之久。
趕年:土家族過春節,一般比漢族提前一、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稱為「趕年」。「趕年」的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以酉陽縣為例;老寨鄉彭姓,臘月二十九過「趕年」;後溪鄉彭姓,臘月二十四過「趕年」;可大鄉和沙灘鄉李姓,臘月二十八過「趕年」。過「趕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可大、沙灘鄉李姓過「趕年」時,禁止殺雞、殺豬,晚上禁點油燈,只能點燭,並通宵不熄。部分彭姓過「趕年」時,清晨得由男子做飯。飯做好,祭祀祖先完畢,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飯後,全家出門遊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飯,過飯「是將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層米一層肉,"蘿卜等,合煮一鍋。「年飯」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時,焚香燃燭,燒錢化紙,三跪九叩,懷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護佑。
團年時,要先給果樹和犁鏵、牛欄、豬圈、雞舍喂飯,給碓、磨、鋤等貼「壓歲錢」,以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瓜果豐碩、財源興隆。
========================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至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圍爐閑聊,辭舊迎新,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的習俗。據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其於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以後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我國人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圍爐團坐或者看電視,笑語連連。
========================
重慶域內各少數民族仍保留有自己的傳統習俗。居住在黔江區的土家族,有過年、趕年、唱儺戲、跳擺手舞、跳花燈等傳統節日和民俗活動。過年是土家族祭祀祖先的日子,擺手舞就是種由祭祀演變而來的民俗活動。秀山的土家族,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自發組成花燈隊,人們提著花燈,走家串寨,敲鑼打鼓,拜年納福。秀山花燈調《共楊扁擔》蜚聲海內外。
趕秋節是渝黔湘邊區苗族的節日。每年「立秋」之日,苗寨人邀朋結伴,舉家盛裝出動,匯聚秋場。場上鑼鼓喧天,歌聲縈繞,打鞦韆、上刀梯、舞獅子、玩龍燈、歌台賽歌等令人目不暇接。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是南川苗族的「踩山節」,男子跳笙舞,女孩唱歌,青年男女以吹笙對歌互訴衷腸,尋找伴侶。每逢節日,各民族載歌載舞,熱鬧非凡。此外,還有羊馬節、火星節、哭嫁、跳喪等民族習俗和活動。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已成為重慶重要的旅遊資源。

3、秀山端午節的習俗

包粽子(這個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
撒雄黃酒:驅蟲
走老丈人家去拜年(俗稱:打端午。結婚前兩年還要拿豬腿哦)
我是秀山人,所以我知道
希望對你有幫助

4、重慶民族習俗

重慶域內各少數民族仍保留有自己的傳統習俗。居住在黔江區的土家族,有過年、趕年、唱儺戲、跳擺手舞、跳花燈等傳統節日和民俗活動。過年是土家族祭祀祖先的日子,擺手舞就是種由祭祀演變而來的民俗活動。秀山的土家族,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自發組成花燈隊,人們提著花燈,走家串寨,敲鑼打鼓,拜年納福。秀山花燈調《共楊扁擔》蜚聲海內外。
趕秋節是渝黔湘邊區苗族的節日。每年「立秋」之日,苗寨人邀朋結伴,舉家盛裝出動,匯聚秋場。場上鑼鼓喧天,歌聲縈繞,打鞦韆、上刀梯、舞獅子、玩龍燈、歌台賽歌等令人目不暇接。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是南川苗族的「踩山節」,男子跳笙舞,女孩唱歌,青年男女以吹笙對歌互訴衷腸,尋找伴侶。每逢節日,各民族載歌載舞,熱鬧非凡。此外,還有羊馬節、火星節、哭嫁、跳喪等民族習俗和活動。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已成為重慶重要的旅遊資源。

5、尋訪中華民風民俗 (要詳細)

參考下面的資料能幫到你。

你也可以去這2個地方看一下:
1:http://www.51766.com/www/area/list_area_info.jsp?stype=2&info_type=1792&prov_id=100
2:http://www.51766.com/RegionEvents/100/

A:中國地區民風民俗 >>

·敦煌歷史沿革 ·藏民轉山

·峨眉山「佛光」傳說 ·番禺扒農艇再現水鄉風情

·苗疆戲曲 ·古風古韻鳳凰城

·鳳凰的戲劇 ·湖南鳳凰古城的節日

·湘西鳳凰趕集 ·湖南鳳凰古城的苗語和土家族語言

·鳳凰苗族婚俗 ·湘西鳳凰土家婚俗

·鳳凰苗家還儺願 ·湖南鳳凰古城的少數民族

·韶山毛家緣起 ·平遙水陸畫

·平遙木雕神像 ·平遙琉璃

·平遙民俗表演-抬閣 ·平遙民俗表演-背棍

·平遙民俗表演-推車 ·平遙民俗表演-娶親

·平遙民俗表演-高蹺 ·平遙民俗表演-旱船

·平遙民俗表演-節節高 ·淶源 婚喪、節慶、禁忌

·淶源民間藝術 ·多邊文件的交匯-淶源方言及謠諺

·重慶地方民族服飾介紹 ·秀山民間文藝

·秀山社會風俗――習俗 ·秀山社會風俗――禮俗

·秀山社會風俗――方言、諺語 ·秀山花燈戲

·秀山花燈二人轉 ·重慶秀山花燈

·重慶石柱土家擺手舞 ·土家族節日

·開縣初九登山節 ·鬼城節日習俗

B:
藏羌風俗禁忌
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並使用敬語,如在名字後面加個:啦"字,以示尊敬和親切,忌諱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帶笑容.室內就坐,要盤腿端坐,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
不能東張西望.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要躬腰雙手高舉過頭.敬茶,酒,煙時,要雙手奉上,手指不...

藏式建築
藏族建築的類型多且各具特色,大致可分為寺院宮殿、園林、住宅、塔等四種類型。。...

藏羌歌舞
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稱。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在牧區,經常舉行有趣的簧火晚會,人們通宵達旦,跳呀唱呀,沒有個完。在城鎮,只要天氣稍為暖和,人們便舉家而出,到林子里邊喝青稞酒,邊跳起民間舞蹈,它是群眾性的
一種愛好和娛樂,西藏確實是"歌舞的海洋",可以說西藏"家家有舞,人人能跳"。 藏族民間舞蹈種類很...

藏羌節日
麻孜會 農歷正月為藏族的年節。而九寨溝最隆重的節日當數農歷三月十五的「麻孜會」。這天男女老少都身著盛裝去扎如寺參加廟會,燒香敬神,朝佛轉山,向師長親友、和尚喇嘛敬獻哈達,表達美好的祝願。廟會上也有唱
歌跳舞、演藏戲等慶典活動。青年男女也常在這天尋覓知音,交結朋友。德朵節 每年冬季至初春,是...

藏傳佛教
公元7世紀,佛教從唐朝和印度等地傳入西藏。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即保持佛教的基本教義,有具有濃郁藏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藏傳佛教的發展史上先後形成眾多教派,目前主要有四大派,
即格魯派(俗稱黃教)、寧瑪派(俗稱紅教)、薩迦派(俗稱花教)、噶舉派(俗稱白教)。扎如寺位於九寨溝...

鞭技
是從古代兵器演變過來的一個節目。鞭長6米,重10斤,演員雙手揮鞭百發百中。(目標大至報紙,小至香煙)...

倒立民樂
全國首創,集雜技、民樂演奏於一體的,難度非常大的民間節目。...

氣功吐火
又稱氣功吐火。起源宋朝鼎盛時期的京都汴梁,已有1000多年歷史。氣功噴火以它的神秘性、鄉土性、欣賞性、娛樂性深受人們的喜愛。此節目已榮獲中國電視吉尼斯紀錄。中華民間絕技大賽金獎。...

鑽刀山、火海
演員從兩層刀,一層火,高兩米寬一米的圈中飛身而過。是一個非常驚險的節目。...

紹興社戲
記不記得魯迅先生所寫的《社戲》,那一大群頑童穿梭於觀眾中的熱鬧場面,以及在河道中停滿烏蓬船,船夫坐在船頭觀看社戲的水鄉風情。如果趕的巧,現在到紹興,你依然可以看到精彩的社戲表演,看到河道中停滿的烏蓬船
。即便沒趕上社戲,雇一艘烏蓬船,穿梭於狹窄的河道之中,品味一下紹興這座文化古城所特有的風味,也將別...

搖快船
周庄的搖快船始於清初。經過悠悠數百年的沿襲,搖快船已成為民間良辰佳節、喜慶豐收、婚嫁迎親時群眾喜聞樂見的大型娛樂活動。農民自備船隻、服裝、道具、鑼鼓,自娛自樂,具有濃郁的水鄉風情。每船備頭篙,大小櫓各
一置船體左右兩側,每船配有十五、六名身強力壯的櫓手,出跳、扯篷、把櫓,相互配合,船似飛箭出弦,用鑼鼓...

立夏嘗三新
農歷四月初,春去夏來,天氣日漸暖和,萬物欣欣向榮。三麥油菜已經成熟,櫻桃、青梅、枇杷等鮮果陸續上市,各種菜蔬也應時而生。這時,人們自然需要換換口味,南京就有「立夏嘗三新」的習俗。「三新」指櫻桃、青梅、
鰣魚。櫻桃又名含桃,有朱櫻、紫櫻兩種,味甘美,能調中益脾,美人面顏。古時常用以祀宗廟,作貢品,朝廷...

送夏
進入夏季,天氣不僅轉熱,各種傳染病也增多,有的人消化力銳減,會因此不思飯食,即所謂「疰夏」。南京風俗有「送夏」(父母向出嫁的女兒送涼枕、羽毛扇、夏服)、稱體重(據說立夏時稱過體重之後,便不會疰夏)。南
京人還喜歡吃豌豆糕,《金陵歲時記》稱:「立夏叫小兒騎座門檻,食豌豆糕,謂不疰夏。」...

「蠶月」閉戶
農歷四月江南人還稱之為「蠶月」,因此時正逢蠶兒上簇作繭。南京郊縣的養蠶人家,為免除蠶兒疾病,立夏期間家家閉戶,禁忌往來,有「蠶家忌客門門閉」之俗。...

吃「烏飯」
農歷四月初八,南京郊縣農民一般都要蒸煮江南特有的烏黑發亮、清香可口的青精飯,俗稱烏飯,又名「阿彌飯」。它是用南天燭(即青精樹)莖葉搗爛後浸泡糯米,再晾乾蒸煮而成。古人做時要「九浸九蒸九曬」,米粒緊縮,
碧如堅珠。每天煮食一碗,能強筋骨,益氣力,固精駐顏,被譽為「仙家服食」。傳說四月初八是浴佛節(釋迦...

三把刀
揚州的特色服務業,有被公眾一致認同的「三把刀」--剪發刀、扦腳刀、廚刀。理發:揚州理發師善用刀剪,剃推,修面齊整,按額捶肩,頗有獨到之處。扦腳:用刀推、拉、磨、扦、摟、挖等工藝,使人舒暢無比。廚刀:揚
州廚工善用刀法,做工刀法細膩,尤其在蔬菜,豆製品,肉片等作功上,使人贊不絕口。來到揚州,理個發...

熱熱鬧鬧辦喜事
一、說媒杭州民間婚禮,基本上沿襲南宋婚禮的習俗遺風。舊時男女婚配封建色彩極濃,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請媒婆說合,叫做「穿婚」。男、女方問卜得吉「定帖」後,男家擇日備禮邀女家,兩親相見,謂之「相親」。如女方中
意,即以金釵插於冠髻中,名曰「插釵」。若不如意,則送彩緞兩匹,謂之「壓驚」。二、訂婚正式結...

杭州的民情風俗
杭州的民情風俗,是隨著杭州歷史經濟以及自然條件的變化發展,不斷地由廣大人民所創造、所豐富而逐步衍變而成的。它為杭州增添獨特的江南風情。從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豐富文物說明,杭州最早人類活
動的原始村落,已具有江南特徵的民情風俗。他們有的在山上構建半穴居式的房屋,有的已在地面上架設適應...

北京人的口頭禪-練
這是京腔里最形聲兼備的話語。是乾的意思,可意境要比干豐富得多。早先在天橋賣藝叫"練把式",改革開放初期擺地攤做小買賣叫"練攤兒",兩人因小事爭得不可開交而動手,旁觀者會說"喲,開練了嗨!""干"的是大
事,"練"屬小打小鬧。但有一天,忽然發現"練"無處不在。有一朋友多日不見,突然在路上碰到了,問他:...

上海人的風俗習慣
如果你見到一個上海人在早晨用開水沖泡昨日剩下的米飯,並以此為早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請你不要嘲笑,這是上海人最具地方特色的早餐。在上海,「盪馬路」是人們下班後,周末,雙休日以及節假日最流行的休閑方式。如
果你是個青年小夥子被一個年輕漂亮的上海女孩子相約去盪馬路,小心點!她就要愛上你了。走親戚你要記住...

6、重慶還有那些民風民俗

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一部分。三千多年的歷史,在這片土地上刻畫出獨具特色的巴渝文化。

重慶人「乾燥」,爽直中帶幾分魯莽,熱情中夾幾分狡黠,幽默中又有一些兒土氣,寬容中有幾分排外,好打抱不平,好看熱鬧。

重慶人好吃麻辣燙的火鍋,越熱賣得越火,越熱吃的人越多,越吃品種越齊全,鴛鴦火鍋、四味火鍋、葯膳火鍋、魚頭火鍋、全羊火鍋,樣樣吃遍,得排上十天半月。

重慶個體餐飲業,以特色菜品和服務招攬食客,形成南山泉水雞、六公里啤酒鴨美食一條街、歌樂山辣子雞、磁器口豆花魚、潼南太安魚、壁山來風魚等有影響的美食地帶。

重慶人腳勁好,因為出門就爬坡上坎,男女老少個個得到鍛煉,還練出了重慶姑娘的楊柳小蠻腰。多霧的冬天和濕熱的夏季還給了姑娘們細膩白凈的肌膚;從小吃慣麻辣鮮香的川菜,使她們情性火烈,心直口快,一說話就把嗓門吊得高高。

老人們愛聽川劇,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三分唱,七分打,半台鑼鼓半台戲,熱鬧非凡。

街頭茶館,便宜隨和,一張方桌,一把竹椅,再加一元錢一碗的蓋碗茶,邊DP邊聽旁人閑話,看車水馬龍,自在退遙;豪華茶樓,舒適安靜,有琴師送過來動聽音樂,有穿對襟大褂的「茶博士」用長而細嘴的茶壺為客人續水,有驚無險,有空去銅梁看龍燈,那裡是龍燈之鄉。銅梁龍燈歷史悠久,起於隋唐,盛於明清,譽於當今。「合川燈,大足魚,銅梁龍」的說法從古代傳到今天。銅梁龍燈舞,以大道具、大動作、大場面表現大氣勢、大熱鬧、大歡樂,再配以歡快的民間吹打樂,激烈的民間煙火,烘托出熱烈的喜慶氣氛。

重慶雜技,中外聞名,重慶雜技藝術團《晃板曉碗》獲第九屆世界未來雜技大賽銀獎和全國雜技大賽金獅獎;《轉碟》、《地圈》獲全國雜技大賽銀獅獎。

榮昌摺扇,精緻典雅,製作考究,工藝精湛,品種繁多,尺幅之間,滿目珠璣,儀態萬方,是一種特殊的日用品和工藝珍品。

還有,大足龍水刀可買,綦江農民畫可看,萬州「譚木匠」木梳名聞天下。

重慶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俗,與中國其他地區相比大同小異。但由於重慶有五個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這兩個既熱情又傳統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節日。心靈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擁有非凡的天賦。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族人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祈禱、喜慶活動。男女老少穿起節日的盛裝,跳起歡快而熱烈的擺手舞。一時間,滿耳喧天鼓樂,滿眼婆娑舞影。驍勇善戰的苗族人,則對唱歌情有獨鍾。一年一度的「趕秋」,是苗族人大展歌喉的傳統節日。青年男女還可以在「趕秋」節上,借歌聲互表衷情。

祭祀、祈禱、喜慶活動

黔江地區的土家族,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有大型祭祀、祈禱、喜慶活動,其間要跳擺手舞。盛會時,熱鬧非凡,方圓數百里的土家人,男披西蘭卡普,女著艷麗盛裝,結隊而來。擺手堂前,張燈結綵,巫師頭戴鳳冠高帽,腰系八幅羅裙,手搖銅鈴司刀,手舞足蹈地進行指揮。三聲炮響,鼓樂齊鳴,頓時歌聲大作,男女相攜,翩躚起舞,通宵達旦。「紅燈萬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擺手舞源於古代的巴渝舞,動作有單擺、雙擺、迴旋擺,表現禮節儀式,勞動場景或戰斗動作,節奏明快,舞姿優美,原始氣息震懾人心。

苗族「趕秋」

苗家人能歌善舞,苗家的歌或高亢激昂,或清越婉轉,人不見面歌見面,人人會歌,以歌問候,用歌敘事,憑歌寄情。歌,是苗族人寸步不離的影子,還是青年男女傳情達意、互通心聲的大媒人。婚禮時,更離不了歌,主人要對客人唱謝客歌,對媒人唱謝媒歌,大家要對新婚夫婦唱祝福歌,親朋好友要相互賽歌、對歌、盤歌,連唱三天三夜。

「趕秋」是苗族人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立秋這天,山寨的苗家人,換上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湧向秋場,場上鑼鼓喧天、歌聲縈繞,打鞦韆、上刀梯、舞獅子、玩龍燈、跳猴兒鼓舞、歌台賽歌,熱鬧異常。青年男女利用「趕秋」物色情侶,歌郎歌娘大展歌喉。

此外,苗族的節日,還有「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過苗節」和「羊馬節」等。

1、綦江農民版畫

重慶市綦江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山區縣,這里盛開著一朵散發著泥土芬芳的版畫奇葩——綦江農民版畫。

綦江農民版畫將石刻、木雕、泥塑、剪紙、挑花刺綉、蠟染等古老的民間工藝融入版畫之中,使版畫藝術充滿了生動、活潑、亮麗、質朴、稚拙、幽默等特點。

綦江農民版畫是中國民間民族藝術的一朵奇葩,受到國內外美術界的高度贊譽。1985年,四川省文化廳、省美術家協會、重慶市政府授予綦江縣「農民版畫之鄉」的稱號;1988年2月,中國文化部將綦江縣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

2、銅梁龍燈

銅梁縣位於重慶市西北部,縣城距重慶市103公里。銅梁龍燈既是彩扎的龍和燈,又是以龍和燈為道具的舞蹈,是集舞蹈、音樂、美術、手工藝品為一體的民間綜合藝術。銅梁龍的特徵可歸納為大、長、活三個字。「大」不僅指體形,且指造型誇張,美工上集國畫、素描、剪紙、刺綉等技巧為一體,並參考戲劇臉譜的描繪手法,彩筆走脊、描箸,著重突出龍的氣質,使其神采豐腴、氣勢磅礴。龍身長一般在24節左右,比例適中,舞動靈活。「活」是說舞龍操作中引入機械原理,研製出手搖、發條、電動等各種方式,使龍騰躍翻卷更加靈動瀟灑,活靈活現。

3、秀山花燈

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位於渝、湘、黔、鄂四省市接壤處,那裡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極為豐富,尤以花燈最受親睞。

秀山花燈是一種古樸、詼諧、抒情、優美、集歌、舞、打擊樂、琴弦樂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起源於元代土著人的「跳團團」,受多種民族文化的影響,逐步演變發展為具有獨特風格的民間藝術。

花燈道具:花燈,有花有燈。花,手工剪成的各種花鑲貼在燈,五彩繽紛;燈,竹篾扎制,白紙糊,貼新邊,掛彩吊,分為四角、六角、方形,開道照明,吉祥如意,五穀豐登;扇,蒲扇、摺扇、雙扇,舞動技巧稱「扇子功」,有難度;桌,原始花燈的主要道具。

秀山縣素稱"花燈歌舞之鄉"。花燈戲源於漢族"燈兒戲",後來融入了秀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發展為一種格調新穎、歌舞動人、為漢土苗各族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

4、酉陽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舞蹈,它始於唐代,流傳至今。

跳擺手舞,少則數十人數百人,稱「小擺手舞」;多則數千人至數萬人,叫「大擺手舞」。其舞蹈形式有「單擺」、「雙擺」、「迴旋擺」等;舞姿多模仿跋山涉水、農事勞動、戰斗姿態、岩鷹展翅、日常生活。這些舞蹈動作,舒展大方,生活氣息濃郁,表現出土家人粗曠豪放的民族性格。每逢節日喜慶,土家人都要到「擺手堂」或草坪、院壩跳擺手舞。

5、九龍楹聯

九龍坡區九龍鎮地處重慶西郊,轄6個自然村、4個居委會,農業人口8000餘人。20餘年來,九龍鎮不懈地探索發展特色文化的路子,以楹聯創作為龍頭的群眾文化活動紮根民間沃土,通過書畫、篆刻等載體,十登山城,八上成都,九出三峽,七渡扶桑。

九龍楹聯以其生動的形式、高雅的格調、獨特的韻味,輔以書法、金石,頗具觀賞性。截至1999年底,九龍鎮有3600餘人次的群眾已經創作出作品24000餘幅,其中有萬余幅作品廣泛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並有260餘幅僂刻在木、石、竹、磚、不銹鋼等材料上常年懸掛各地;已經編印《九龍楹聯》22輯,累計上萬冊。2000年3月,九龍楹聯獲得了「巴渝十大民間藝術」的稱號。

6、梁平三絕

傳統的梁山燈戲、梁平年畫、梁平竹簾被譽為「梁平三絕」。 曾被譽為川東奇葩,2000年被評為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之一。

梁山燈戲 俗稱「包頭戲」,是梁平土生土長的民間戲曲劇種。遠在明正德年間(1506--1522),它就從民間「玩燈」和「秧歌戲」中脫穎而出;到清代中期,梁山燈戲遍及城鄉,逢節日盛會,築台競演,逐漸向周圍傳播,形成了長江中下游和南國13個省市數百個縣、滲透幾十個劇種的「梁山調腔系」。

梁平年畫 曾被譽為「天府之國」三大年畫之一。梁平年畫起源於清初,已有300多年歷史。它用浪漫主義手法,大膽的藝術提煉,以驅邪納福、喜慶吉祥、歷史故事等為題材,造型獨特、精美,人物形象生動活潑,機智幽默,充滿強烈的鄉土氣息,技術上具備了動畫、剪紙和漫畫的效果,其畫面飽滿簡潔,造型古樸粗獷,神態生動,構圖完整,對比強烈,從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形式美,作為套色木刻版畫,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其豐富的人文內涵,久看不厭。

梁平竹簾 製作工藝已逾千年歷史。具史料記載,早在北宋年間,就被列為皇家貢品,飲譽天下,素有「天下第一簾」之稱。

梁平竹簾採用當地盛產的慈竹為原料,運用傳統工藝,並結合書畫、刺綉、植絨等多種表現手法,製作出各種形式的掛簾、屏風、裝飾畫及實用工藝品。它色澤典雅、工藝精細,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風韻。

7、接龍吹打

重慶市巴南區接龍鎮的民間吹打樂演奏都是有著較長歷史淵源的山區鄉土風情和傳統文化習俗。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根植於廣大山民中,不斷繼承、發掘、創新的民間吹打樂形成了風格各異、色彩鮮明的特點,成為山區農村崛起的民間音樂力量。

接龍民間吹打樂被譽為巴渝文化的一朵奇葩。其特點:品種多樣、曲調豐富、師傳樂班、流派紛呈。1991年接龍成立了民間吹打樂協會,時有會員500餘人;1996年接龍鎮成立了民間吹樂藝術團。1991年底,重慶市文化局命名接龍地區為「民間吹樂之鄉」。在2000年3月重慶市文化局、重慶晚報等單位通過群眾投票和專家評議的方式,評出的「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中,「巴渝吹打」榜上有名,就是專指巴南區接龍鎮和萬盛區金橋鄉的民間吹打樂。

8、木洞山歌

木洞位於重慶東面,長江南岸,是重慶市巴南區的一個鎮。木洞山歌有曲調100多種,包括勞動號子、山歌、小調,還有風俗歌、舞歌等。勞動號子有船歌、石工、搬運、作坊、農事號子和勞動歌,如跑堂調等;山歌有禾籟、神歌、盤歌、羅兒調等,尤以禾籟和盤歌最有特色。木洞打(唱)禾籟有高腔、平腔、矮腔、花禾籟、連八句之分;盤歌除自盤外,還有對盤、連句盤,多為即興之唱,隨和自然,生動活潑;小調有啟智歌、修房歌、敘事歌、時調謠曲、吟誦調等;風俗歌有節令歌、酒歌、壽禮歌等。

木洞人的山歌從鄉村田野、小溪大河唱到了城市的文藝舞台、高等學府、影視熒屏;從長江岸邊唱到了川西平原,聞名遐邇。1990年重慶市文化局命名木洞鎮為「山歌之鄉」。

7、秀山農村辦婚禮娘家人去有那些禮數,和風俗?

父母必去,要是有親兄弟或姐妹按照禮節也是要去的,其它表親戚,堂兄,堂姐之類的就可不必去了。一般去要是2的倍數,好事成雙嘛,這個其實得看新郎哪裡的風俗有多講究了,其它可再跟新郎那邊商量下。

8、觀於秀山的民風民俗有那些

秀山社會風俗——禮俗
第一節 婚 俗
秀山解放前,一般是一夫一妻,少數家庭(主要是富有的家庭)為一夫多妻。清乾隆元(1736)建縣後,封建婚俗盛行。婚姻受家庭財產多寡的制約,講究「門當戶對」,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訂婚須以大量錢財或牲畜和糧食為聘禮。早婚、童養媳隨處可見。甚至還在襁褓之中就可由雙方父母指腹為婚。成人成婚需經過放話、插香、討庚、過禮等「禮規」,繼後擇吉日正式舉行婚嫁儀式。此外,還有招夫上門和招婿上門的婚俗。
土家族在結婚當天,男方即按嫁妝多少,組織去12至24人不等的迎親隊伍,其中女青年不少於4人,中年婦女2人,媒公媒婆同往,由1名「押禮先生」負責行使迎親隊的一切禮規。至女家後,經過押禮先生三番五次拜說,然後由女家的兄弟背姑娘上轎。姑娘上轎前要穿紅裙褲,頭頂紅蓋頭帕,腳穿紅綉花鞋,耳戴金(銀)環,手戴玉鐲或金(銀)鐲。返到男家後,姑娘下轎人堂,舉行拜堂儀式,先拜祖宗,後拜父母,然後新郎新娘對拜,互敬「交杯」酒。儀式完後,男方搶先入洞房坐鋪(傳說為「當家」之意),再揭去新娘頭帕,始告完畢。晚上,由同輩之弟妹和表弟妹表嫂等鬧洞房逗趣。
苗族有通過「歌會」、「趕秋」、「趕坳」等社交活動選擇對象的習俗。縣境晏龍鄉的苗家姑娘出嫁獨具風采。他們一不「哭嫁」,二不坐轎,三不拜堂,四不酌喜酒(下聘),五不送嫁妝,六不講排場(大辦酒席),婚日不同宿,不鬧房,而是與陪送新娘的好友圍著火坑對歌,往往通霄達旦。女方的送客,少則幾十人,多達幾百人。凡與姑娘友好的男女青年,都可陪送姑娘到男方家。
解放後,國家公布《婚姻法》,廢除包辦婚姻,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各族青年男女享受到婚姻自主權。只要雙方自願,符合法定婚齡,即可到人民政府登記,領取結婚證書,舉行完婚儀式。結婚不坐轎、不收彩禮。機關單位由領導舉行簡單儀式,以煙、茶、糖相待。
七十年代後期,農村實行彩禮的習俗又開始出現,之後逐步影響城鎮。講排場、要彩禮,大肆鋪張的現象在城鄉一些地方呈蔓延之勢。
第二節 喪 葬
唐代以前,有行二次葬和剔骨葬的習俗。明代姒前,酋首及少數富戶有實行崖棺葬的習俗。今酉水、梅江河、花垣河兩岸,尚存多處崖棺葬遺跡。
清代和民國時期,土家、苗、漢各族喪葬習俗基本相同,通行土葬。土家人有「跳喪」的習俗,即圍著棺材邊擊鼓邊唱邊跳,有的三人手執小鼓、小鈸、小鑼,邊打邊繞著棺材唱,稱為「打繞棺」。歌的內容多為死者一生的經歷和作為,吐露生者對死者的感情和勸慰喪家等。安葬時還請土老師念經、殺牲祭祀。
苗族人的喪葬除了與土家族人相似外,還有唱「孝歌」的習俗,一人擊鼓,眾人輪流唱,或擊鼓人自唱,寄託哀思,以歌當哭。出喪時,死者的親人要備土酒上山招待抬喪群眾,主要親戚要在墳周圍插「陰陽傘」以示懷念。
無論土家族、苗族和漢族都要為死者請道士擇吉日殯葬,信奉風水陰陽。漢族老人死後,除請道士做「法場」等之外,還要對主要親屬「開孝」。殯葬後由子女「守靈」。
解放後,舊的習俗逐漸隱跡,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基本絕跡。之後,在部分鄉村舊的喪葬習俗又有所抬頭。八十年代開始在機關和城鎮開始推行「火葬」。由於人們思想上未徹底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加上距離銅仁火葬場較遠,因而推廣成效不大。
第三節 節 日
一、喜慶日
秀山民間歷來喜慶日繁多,隨著歷史的演變有的已不復存在,至今除婚娶外,還有生小孩、建房、壽誕等喜慶日,這些喜慶日仍部分沿襲舊習。
生小孩:婦女婚後有孕曰「有喜」。生孩子要往外婆家報喜,稟告親友,擇吉日過「粥米客」。吉日那天由外婆家送衣服、蛋、雞、粥酒,以示慶賀,主人大辦酒席款待,喜慶3天,窮困人家至少也要過「三朝」。在「月子」里要讓產婦多吃營養品。「坐月」滿40天後,由外婆接母子(女)返回住七天,叫「出行」。嬰兒滿周歲過「滿歲酒」,滿周歲時煮幾個雞蛋以表心意。解放後,這種遺風在農村和邊遠鄉村仍有存在。
建房:為大喜大慶之事。凡建房上大梁時,親朋好友均來祝賀,戶主熱情款待。建房前要請「陰陽」先生擇地基,選開工吉日。豎房時,由「魯班」師傅點梁,在梁木正中畫紅黑色太極圈,太極圈兩頭寫上乾、坤二字,放上茶葉、紅米和陰陽歷書,用紅布包好,曰「包粱」;待天明「豎房」時,由主盤木匠喊吉祥語上樑,邊喊邊上;接著娘家、舅家或姐、妹夫家懸掛紅綢布,曰 「纏梁」;繼後即扔拋梁粑,鳴放鞭炮,酒席慶賀3天。在農村,此種風俗至今仍然流行。
祝壽:秀山祝壽習俗歷史悠久。在一個家庭內,只有長輩才能過壽日。若長輩在,晚輩無論年齡多大,均不能過生日祝壽。在上無長輩的情況下,年齡到50歲後即可祝壽,之後逢「十」年一次大慶,其子孫(含婿)、親朋好友趕來祝壽。夫妻健在的,雙坐堂前,接受壽禮和頌詞。壽禮多為福壽桃、長面條、豬肉、衣料、現金等。富有之家壽禮還送皮衣、金銀首飾等。頌詞一般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壽慶以長面條(長壽面)和酒筵款待來賓。農村祝壽一般不做大的排場。解放後,祝壽論輩份仍承襲下來,但一般的過生日已不再論輩份。進入八十年代,祝壽參加人的范圍縮小,僅限於兒孫(含婿)等晚輩和少數至親好友。祝壽禮品多樣化,尤以送「生日蛋糕」成為一種新的時尚。
二、傳統節日
過年:含「除夕」、「春節」、「元宵」。從頭年臘月三十到次年正月十五日,為春節期間。慶祝內容和形式十分豐富,熱鬧異常,為秀山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土家族還有在農歷臘月二十八日或二十九日過「趕年」的。苗族過年與漢族相似,無多大差異。
除夕前,家家戶戶都要把屋內外打掃得乾乾凈凈(俗稱「打揚塵」);有的人家在階檐下用石灰劃上一條白線,意在隔除蟲蛇;在正門和側門,各貼門神畫像;在房屋落地柱上貼春聯;豬圈、牛欄貼上「六畜興旺」字條。富裕人家還要在門前懸掛宮燈,走馬燈或其它五彩燈籠。除夕夜備最好的酒餚,全家圍席桌而坐,叫「團年」,暢飲「年酒」,喜吃「年飯」。有「三十夜的火,十五的燈」的習俗。除夕夜,無論火坑、火盆均燒旺火,以象徵生活像火一樣興旺。一家人烤火話家常、擺龍門陣,給小孩子送「壓歲錢」。老年人往往徹夜不眠,名曰「守歲」。正月初一天,男女老少全天遊玩,盡情歡樂。青少年踢毽子、跳繩、騎竹馬等;中、老年人玩牌。初二起拜年、串親訪友或「上墳」祭祖。初五以後,開始玩龍燈、跳花燈,直至十五日完才「收燈」。元宵節家家戶戶點燈點燭,有祈求光明之意。
「三月三」:興起於土家族,之後各族人民都興吃「三月三」粑粑,傳說吃後可以避免蛇咬。這一天苗族還有「趕坳」、「踏青」和「踩花山」活動,男女青年一起唱歌跳舞。
「四月八」:稱「牛王節」,為各民族共同的節日。其中,苗族青年男女對歌,進行社交活動,俗稱「跳月」。
「六月六」:為各族人民的曬衣節。有「六月六曬龍袍」的傳說。苗族稱「六月六」為太陽節,是祭天的日子。
清明: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民間祭祖掃墓的節日。要在墳上懸掛「清明紙」(俗稱掛清),給祖先燒「冥財」,斟酒供肉進行祭祀;有的還要為墳墓培土、在墓地植樹。機關和城鎮居民要對所有為國捐軀的死難烈士進行「掃墓」。解放後,「清明」節也成為悼念烈士的「掃墓」日。
端午:俗稱「端陽」,為秀山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源於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人們吃「粽子」(又名粽粑)、雞蛋,飲雄黃酒,戶戶懸掛菖蒲、艾葉和葛藤,並用菖蒲、艾葉熬水洗澡,藉以增強免疫能力。清代以來,酉水支流花垣河畔的峨溶、洪安,梅江河畔的石耶、平凱、宋農、石堤當天都要舉行「龍舟賽」。
中元:俗稱「七月半」,又叫「鬼節」,漢族人普遍信奉這個節日。每逢這天(農歷七月十五日,有的地方為七月十二日),家家戶戶於傍晚時分祭祖燒紙,名曰「送冥財」(俗稱燒「包封」),土家族、苗族人也隨之祭祖供奉,意在超度孤魂野鬼。解放後,此俗逐漸消失,邊遠山區農村仍有個別存在,八十年代又有恢復。但燒紙者多數系以此聊表緬懷先人之情,不再迷信鬼神。
中秋:又稱「八月十五」,為漢族的節日之一,土家族、苗族也漸興此俗。每逢這天,家家早餐吃粉杷,備酒餚於晚餐,待月亮升起,以月餅果實盛盤置院壩,全家老少一起圍坐賞月。有的還請老人講中秋賞月的故事;有的人還乘著月色到別人冬瓜地里去「偷瓜」(舊俗當夜偷瓜不算偷),送給久婚不育的夫婦,曰送冬瓜兒,意為送貴子。此俗在少數地方至今仍流行。
第四節 禁 忌

清代和民國時期,秀山民間各種禁忌繁多,有的至今猶存。這些禁忌有:土家族人在本民族中,同姓和義族不能通婚;吉日忌說鬼、死、病等不吉利的話;行船忌說翻、沉、漏等語;大姑娘和產婦禁坐堂屋的大門坎和跨坐扁擔;未婚男女忌吃豬蹄子(豬蹄發叉,怕婚姻不順利);在外死亡的人,無論男女老幼,屍體不能抬進龍門和堂屋;客人不能和少婦坐在一起;兄忌與弟媳開玩笑或進弟媳卧室。還有逢丁時不剃頭,戊時不動土,酉時不殺雞,亥時不殺豬、不吃狗肉和喜鵲肉的禁忌。另有火坑中的「三腳架」,客人不能用腳踩;正月初一不能掃地、動土、吹火;平常早晨也不能說虎、豹、龍、蛇等野獸詞語;驚蟄不能拿針;吃年飯不能用湯泡飯,害怕來年鬧水災等禁忌。
苗族還有辦婚事時家裡忌有哭聲;客人不能坐「家仙凳」,也不能踏火坑裡的「三腳架」;未到嘗新節(俗名「報菜」),不能吃各種瓜菜等禁忌
第五節 例行祭祀
祭孔子:在文廟舉行。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縣邊鏞於縣城東門內建文廟,每年農歷二月初四、八月初四進行春秋祭祀。祭祀時,各官吏穿官服,學生合著樂器唱歌,場面熱鬧。每逢農歷正月初一、十五,還要由縣官率領各學官、校官去文廟祭祀,名為「謁孔廟」,凡鄉試中了舉人,捷報傳到縣後,知縣親自出衙迎接,引導「新貴」到文廟叩拜、宴賀,然後歸第祭祖。這種祭祀清代盛行,民國時期冷清,解放後廢除。
祭社稷:在縣城南門外社稷壇舉行。每年農歷二月初五、八月初五祭祀。祭社稷是祈禱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一種儀式。祭品有二羊、二豬、三爵酒、二匹布等。主祭祀人要穿官服,九叩首。民國時期,很少活動,但民間還有此俗,解放後廢止。
祭農神:每年的農歷三月八日在先農壇舉行。以豬、羊、酒、豆、布匹等為祭品。祭時主祭人穿官眼。行九叩大禮。祭祀結束,進行開耕儀式。開耕儀式由知縣扶犁,知名老人牽牛,兒童伴唱農歌,九推、典史播種。要求武官的副將以下圍觀開耕儀式。此祭祀清代極盛,民國沿襲,解放後廢止。
祭厲壇:即祭鬼(逝者)。土家人信奉尤深。光緒時所編《秀山縣志》載:「土夷重鬼,引為吉祥」。縣中凡以「貴」為地名者,初皆為鬼,僅石耶、洪安兩區就有「貴塘」、「貴措」、「貴板」、「貴道溪」、「貴定」、「貴羅」、「貴楊溪」等20餘處。每年的「清明」節和「七月半」舉行祭祀,設左右兩壇,左壇祭祀已死去的人,曰「祭靈」,右壇祭祀被貶謫的官吏,祭祀人穿一般官服,行三叩禮,土家族民眾自發祭祀。解放後已廢。
祭名宦:即祭祀有政績的官吏。每年農歷四月由官府及學官在名宦祠主祭。此俗清時盛行,民國時已冷淡,解放後不復存在。
祭鄉賢:即祭祀本地名人。與節孝同祭。主要祭祀太僕寺卿糜琦瑜。民國初期廢止。
祭節孝:主要祭縣中已逝著名的孝子、節婦。在文廟南邊鄉賢祠與祭鄉賢同祭。民國時已停祭。
祭關帝:主祭關雲長,亦祭歷代著名武將。每年農歷二月十三、五月十三和八月十三在武廟(關帝廟)舉行,以豬、牛、羊為祭品,主祭者穿官服行大禮。咸豐三年(1853)始頒祭祀音樂,設六佾之舞,並祭關雲長子孫三代。民國時期祭祀漸衰,懈放後廢除。
祭文昌:祭祀主宰功名、祿位而逝的神,為讀書人所崇信。每年農歷二月三日和朝廷規定的秋天吉日,以豬、牛、羊為祭品,在縣城東門外文昌祠祭祀,由官府主持,旨在乞求良好的命運。民國時期沿襲,解放後廢止。
祭龍神:以祭龍求雨為目的。凡逢天旱,人們聚集在神龍祠,以豬、羊作祭品,規定祭日為農歷二月初九和八月初九,參祭人穿官服祭祀,民間則有抬狗求雨習俗。民國時期沿襲,解放後,逢乾旱年景,民間還有少數人祭祀。
祭火神:清嘉慶七年(1802)開始,農歷二月初九和八月初十為祭日,主祭人穿官服,在火神廟舉行,以豬、羊為祭品,意在祈求人間不發生火災事故。民國時期已很少人祭祀,解放後絕跡。
祭城隍神:每屆知縣到任時和農歷每月初五、十五日以香紙蠟燭在城隍祠祭祀。老百姓也有到城隍廟進香的。民國時期祭祀冷淡,解放後廢止。
其他祭祀活動還有祭馬神、祭李公(指咸豐年間的知縣李漸鴻)等。
秀山社會風俗——習俗
第一節 服 飾
土家族
男上裝是「琵琶襟」、「滾邊領」,又叫「對襟衣」,安布扭扣5至7顆。多以青白二色布料作衣,有的鑲花邊。女上裝多滾有「欄桿」花邊,無領或矮領,領大而短,俗稱「右開襟」。男女下裝與漢族人相似,多以青、蘭色布料作褲,白布作褲腰。姑娘喜歡留一根長辮,愛穿自做的紅色或粉紅色的綉花鞋,佩帶金銀首飾等裝飾品。不分男女,成年人頭上都喜歡包二、三米長的青色絲帕,四季不離。
苗 族
男女上裝衣領和右上側各有5對布扣,右下側為3對布扣。女上裝多鑲有花欄干,下裝是大褲腳,膝下鑲有平行的3條「欄桿」。成年男女習慣用青絲大帕纏頭。苗族的少女少婦凡遇隆重節日、行親訪友都喜歡著盛裝,佩帶金銀耳環、手圈、項圈。l歲左右的男女孩子,頭上還要佩帶圍有銀質羅漢18至24顆的羅漢帽,以示吉祥。
民國時期,部分富有的土家族、苗族姑娘和漢族姑娘亦學穿旗袍。
解放後,衣料花色品種增多,自織的土粗布逐漸減少,土家族、苗族的服裝有了改變,臀節日老年人著本民族服飾外,一般均以中山服、學生裝為主要服飾。七十年代後期,服裝款式均已與漢族相同,有西服、牛仔褲、春秋衫、羽絨服、連衣裙、旗袍,服裝面科也很少差別。
第二節 飲 食
清代及民國時期,秀山土家族的飲食多以稻米、包穀、洋芋、紅苕為主食,每日兩餐。喜干食,飯菜分煮;喜酸辣味,烹調菜餚均以酸辣為最佳品。酸辣椒炒肉,已成為各族人民食譜中最可口的菜餚。幾乎戶戶都有泡菜。凡逢年過節,習慣做糯米粑團,煮糯米甜酒,熏火炕臘肉。山區土家人嗜好趕野豬活動,往往一人打獵,眾人幫忙,獲獵物後,見者有份,名曰「趕仗」。
苗族也以稻米、包穀等為主食。善飲酒,以酒為禮的習俗世代相傳。凡遇紅白喜事或來親朋好友,均以大碗酒相待,往往一醉方休。苗族群眾還擅長加工儲藏采獵的山珍野味,以作款待佳賓之用。通常用煙熏臘肉待客,笑稱「用火柴塊打人」(精瘦臘肉的顏色像燒紅的栗塊)。
解放後,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城鎮居民均食大米、麵粉,農村粗細糧兼食。八十年代起,溫飽問題基本解決,農副產品逐日豐富,魚肉禽蛋用量大大增加,食物構成發生較大變化。包穀、紅苕、洋芋等雜糧,已主要用作飼料和釀酒原料。
第三節 居 住
清代和民國時期,縣內漢族多居住在平原、丘陵地帶,土家族、苗族多居住在半山區和山區,一般是同宗族聚居,且以姓氏名寨。隨著杜會歷史的發展,除極少數單家獨戶仍住在深山老林外,大都與其他民族「交錯而居」。
秀山各族人民習慣於一家住一幢房子,大多依山建房,多為草屋或瓦屋。每幢長列三至五間,以長三間正房較多,進深排列採用減柱法構造。有三柱四掛、五柱四掛、五柱六掛三種。中間作堂屋,設祖先神位,左右降各隔成兩小間,以一間設火鋪、灶房,用作吃飯、烤火,另一間作卧室。人口多的家庭,則在屋後配以拖檐,或在正屋配專廒加以補充。「改土歸流」後,富裕家庭喜修四合院及八字龍門,甚至雕梁畫棟,翻廒加脊。居住山上的人家,習慣在灶房的一角挖一正方形的火坑或用木料架設火鋪,中間設置火坑,坑內放一鐵三腳,供烤火、煮飯之用。居住平壩地區的人,多在卧室里置一方櫃式的「火桶」,火桶正下部以陶器缽或鐵盆盛木炭,中下部有供腳踩的木條或鐵條(俗稱火桶橋)。冬天一家人圍坐在火桶邊沿上,用火褥子蓋著取暖。
苗族房屋結構與土家族、漢族大同小異,但在上半部常以竹子為樓板,樓上用以涼干糧食和儲存糧食。
解放後,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各族人民居住條件大大改觀,草房不復存在,已為瓦屋、磚房、鋼筋混凝土的樓房所取代。
第四節 用 器
清代和民國時期,農村貧窮之家。盛衣多用木箱子或衣櫃,卧具以平頭床、架子床居多。富豪之家有圍床、寧波床等,床前上端有重檐或三重檐,雕有花、鳥、蟲、俑、佛像;婦女有梳妝匣,內裝有木梳子及發鬢上的飾物;堂屋正中置有大方桌、椅,兩側放凳子或靠椅。灶房食具一般以陶器為主,置有土缽、盆、陶罐、木甑、土陶水缸、鐵鍋鏟等。盛飯盛菜一般用陶瓷碗、盤,少數貧困之家用木碗、竹碗。筷子用竹筷。
土家族、苗族用鐵鼎罐煮飯較多,刀板(菜板)、臉盆、木桶、腳盆等均為木製品,飯簍、筷簍用竹編成。坐具普遍為木製的獨凳、小板凳和小椅子,也有竹編的躺椅。
解放後,五十年代,暖水瓶、手電筒逐步進入農家。六十年代,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等中檔商品已為部分農民使用。七十年代,輕巧、美觀的新式傢俱逐步代替過去笨重、刻板的舊式傢俱。八十年代,城市及主要場鎮居民家庭用上了新潮的犬衣櫃、立櫃、組合櫃、寫字台、高低床、台燈、電扇、沙發、躺床等,部分居民家庭還購置了洗衣機、收錄機、彩電、冰箱、影牒機以及摩托車等。這些較高檔的商品也已為先富起來的部分農家所使用。
第五節 首飾發型
首飾:解放前,婦女首飾有釵、耳環、戒子、手鐲、項鏈等。解放後,佩戴首飾曾一度消失。八十年代起,又開始在婦女中流行,男子也時興戴金戒子。
發型:因時代和民族而異。清代,漢族男女一律留長發,結長辮子於腦後不過臀。出嫁女子則結發髻,用簪或網附於腦後,俗稱「巴巴轉」。土家族一律結發簪於腦後,不同的是,男子用青布繞頭包紮,女的配帶耳環和頭飾。苗族人民純以頭帕包紮。民國時期,政府令男子剪辮,城鎮男子初為光頭,繼為平頂,後通行三七西發;成年女子多為長辮子,女孩腦後剪「半月亮」或養辮子;鄉村男子多為光頭,男孩多為「稻蓬頭」或「瓦爿頭」;女於出嫁後則梳發髻(也叫盤香頭)緊貼於腦後。三十年代開始燙發。
解放後,不論土家族、苗族或漢族普遍時興「中山頭」。六十年代有少數人燙發。八十年代起,流行電燙發,發型變化較大。女子較為流行的燙發有「波浪」、「流雲」、「菊花」、「上海式」等。男子發型一般為游泳式、西發,有些青年人留長髻發。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