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平湖風俗

平湖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12 19:06:41

1、平湖的民風民俗

平湖農村造房子,有一個拋梁的風俗,拋梁是造房子最喜的喜日。
拔牙要丟屋頂或床下
煎中葯時旁邊放把剪刀
小孩不能吃魚籽。魚籽營養豐富,但是小孩子消化功能差,太小的孩子不宜吃魚籽
二月二吃蜜長糕」是平湖民俗中的一個傳統的歲時習俗。過了春節後的正月,天氣漸暖,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節氣已接近「春分」之日。「二月二,瓜果蔬菜儕(註:讀作chái,意為「都,全」)落地。」舊時百業勞動者准備開始一年的勞作,繁重的生產需要健強的身體;所以要在開春前進行「撐撐腰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二月二」這個平湖獨特的歲時習俗。「蜜長糕」又名「撐腰糕」,也就成為民間深受大家喜愛的歲時食品。

2、浙江平湖當地的風俗有哪些?

平湖風俗:記錄是為了更好的記憶
說到家鄉平湖的風俗,不得不感嘆,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家裡那些古老的風俗也在逐漸被忘記。有時候總會跟媽媽半開玩笑半是慶幸地說道,我算是我們村裡最後一批還能感受到農村氣息的孩子了。是了,晚我們幾年出生的孩子可能不知道舉著燃著的稻草在田埂里飛奔是怎樣的瘋狂和刺激,一群小夥伴圍著鍋燒野米飯又是何等的驚喜與滿足,西瓜燈節那晚的煙火表演曾經又是如何點綴得平湖的夜空恍如白晝。這些都是正在消失的記憶,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多的住進高樓大廈,越來越早地接觸現代化高科技,也就離那些風俗帶來快樂越來越遠了。風俗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記憶。
如今我的筆尖再次記錄下這些平湖風俗的時候,斷不會再回到那個舉著稻草,在田埂里來回跑動,嘴裡不停地喊著「自家田裡長金子,別人田裡長小草」的小童了。
平湖風俗之一:甩火把
甩火把又稱「燒田蠶」、「放宵火」、「照田蠶」、「田柴之會」,一般均在農歷元宵節(正月十五)黃昏時舉行。這種習俗是平湖人為了祈求來年五穀豐登進行的一項活動。
一到晚上靜悄悄的時候,一家人圍在田裡,拿著捆稻草,點燃後邊跑邊喊,以求來年的大豐收。小時候,我總是滿臉迷惑的問奶奶「我們田裡真的會長出金子嗎?」奶奶篤定的回答總是會讓我滿懷期待地等待來年田裡神奇的長出金子來。當然自然規律下,金子是不可能長出來的,可那暗夜裡,萬點流螢,光燭四野的景象曾經那樣滿滿的裝著我的小期待和大人們虔誠的心願。平湖還有一個別稱叫做金平湖,金色就是豐收的象徵,平湖的這個名稱與火把的風俗密切相關。只是如今新農村建設,平湖的農民大多沒有了田,這種祈求來年五穀豐登的風俗活動也在慢慢消失。
平湖風俗之二:野米飯
夏季來臨,最讓我們這群平湖孩子興奮的莫過於「立夏」日,燒野米飯就是立夏日的一項風俗活動。伴隨著筍兒冒出地面,蠶豆長成樣子,天氣又剛到穿短袖的時候。我們這群生生活在平湖農村孩子就會自覺的聚集到一起,先是找磚頭搭灶,接著厚著臉皮挨家挨戶的借鍋,借米,借油,借鹽,這一天所有的東西,只要你開口都能借得到。當然,燒野米飯最重要的食材——各種蔬菜,只要是田裡有的,不管是誰家的,看到最鮮美的就可以去摘,不需要提前打好招呼,也不需要害怕被哪家的大人抓到了挨批,彷彿所有的大人在這一天都特別的寬容,平湖人民用這樣的風俗迎接豐收季節的到來。「野米飯」的「野」就「野」在所有的東西都是靠現摘,現借,集所有人之力,煮出一鍋香氣撲鼻的百家飯,忙忙碌碌地從這家門進到那家門出,剛采完這塊田的又去摘那塊田的,「野」的是一種趣味,如今的野米飯,不過就是將鍋從室內轉到室外煮一鍋飯而已,當初的那種趣味早已盪然無存。何其幸運,我曾親身經歷那次忙忙碌碌靠著借鍋具,摘食材煮出來的野米飯,雖然燒糊了,卻比那之後的每一次野米飯都更好吃。燒野米飯是嘉興的一項風俗活動,對此項活動最熱衷的莫過於平湖人了。
平湖風俗之三:西瓜燈節
過完了夏天,跟著中秋腳步到來的是獨屬於平湖的一項風俗活動西瓜燈節。西瓜燈節,顧名思義,就是將西瓜皮雕成一盞盞美麗的燈罩,不得不感嘆,那些技法嫻熟的手工匠們,將一整個西瓜完整的去除果肉後,只剩下薄薄的一層皮,稍加雕琢,略一修飾,一個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的燈罩就完成了。趁著燈節的那幾天去,去平湖的東湖畔走一走,河裡漂的,廊上掛的都是一盞盞精美的西瓜燈。當然,欣賞藝術品從來都是大人的事,對於小孩來說西瓜燈節最大的看點就是晚上的煙火表演,當夜幕降臨,所有人都在屏息等待,天空出現一點光亮,一聲巨響,狂歡正式開始。煙火的絢爛轉瞬即逝,留在記憶里的美好永遠無法忘懷。我還在平湖上學時,曾在晚自習偷偷將頭伸到窗外欣賞遠處的光彩,也曾親臨東湖之濱,站在煙花腳下,親身感受這項獨屬於平湖的風俗活動帶來的視覺享受和震撼。只是煙火表演早已禁止多年,西瓜燈節年年都在舉辦,早已不勝當年的萬街空巷。那麼美麗的煙火,看過,就不曾遺忘。
每個平湖人都有藏在心裡的屬於自己的風俗活動,你還記得嗎?如果你曾在平湖這座小城駐足停留,那麼寫下你所知道的風俗,有些記憶是時光帶不走的。

3、什麼是習俗著癩子

這個是平湖農村的習俗哦「著癩子」,寓意能五穀豐登、農業豐收的民俗活動。
一般會是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拿著點燃著的用稻柴/稻草作為火把,在田間地頭一邊揮舞著,一邊大聲喊著「著癩子、著癩子,自家田裡出金子」
這應該也是平湖一地區親們童年的美好回憶吧。

4、平湖有哪些風俗習慣

[種植]
農家祀土穀神,祈豐年,沿襲已久,明天啟《海鹽縣圖經》載:「今社稷壇,在西門外西北一里。」「有里社壇,海里一百戶,各立一所。洪武初,凡四百四十一所,以祀五土五穀之神,春秋祈報。」以後無能為力廟廢,農家於清明節、中元節、春節時皆祀土地神,祈豐年及酬神保佑。各村口皆設五聖堂(廟),廟頗小,高1米余,寬深0.5—0.7米許,用青磚砌成,形似壁翕,內置一塑像或貼一張紅紙寫上幾囝。50年代後逐漸消失。
每年過春節,農家購一張《春牛圖》,貼於正屋中堂。鐵塔、鋤頭、水牛等農具及貯糧用具上貼紅紙。有的上書「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等字,曰迎春。年初一清晨看風雲,卜田事,諺雲「歲朝東北,田禾大熟」。二月十二(一說二月初八)為花朝,俗稱百花生日,是日天晴,兆春花、花果豐年。農家合夥飼養耕牛、供耕作、車水役使,視牛為寶。冬至一過,擇日為耕牛洗刷,喂以糯米飯、陳酒、雞蛋、豆餅,滋補禦寒,謂之敬牛。今耕牛已被拖拉機、電動水泵所取代,敬牛之俗已廢,貼年畫春聯的風俗仍保留,只是內容更新。
春播開始,播種者必飽餐,認為肚子吃得飽,秧苗長得壯,日後長出谷料會飽滿。插秧第一天稱「開秧門」,主婦必備些菜餚,力壯體力。開始拔秧,先由一名男青年下田,拔三紮秧後全家才下田。要左腳先下田『拔秧前用三根身苗搓爛擦手腳;拔頭三紮秧時不講話,謂可防爛手爛腳,忌講螞蟥、歪裊蟲等,怕被蟲叮咬。插秧前,由男青壯年把秧把挑至田邊,拋向耙平的水田裡,俗稱「打秧」。忌「中秧(殃)」,即秧把甩在人身上。插秧時亦左腳先下田,插頭三行秧時不講話,忌說「爛」字。插秧結束之日,提早歇工,稱「關秧門」。備些魚肉菜餚進行小酌,如有幫工者,則邀之。次日女兒回娘家,隨帶禮品看望父母。若娘家田未種好,則留下幫助插秧。
車水灌田,除養牛戶外,農家習慣伴工車水。車水時,喜唱車水號子,俗稱「哈頭」,既計車水數量,又增勞動熱情。通常四人踏車,其中一人執毛豆葉柄(或稻千)一紮計數。
收割莊稼,無論新米、新麥登場,農家把首次割起的米麥,做成新米飯、新麵食,點香燭,祀土地、灶神,祭畢,家人吃新米飯、新麵食,謂嘗新。
舊時,農家習慣種一二分地棉花,收獲後自紡自織土布,供全家一年之需。此俗至70年代才逐漸消失。
[育蠶]
農家素重祀蠶神。清嘉慶《嘉興府志》載:海鹽「先蠶廟,乾隆五十九年創建,歲春月吉巳致祭」。舊人俗十二月十二日蠶花生日,民間紛紛去先蠶廟,點香燭,祈蠶花茂盛。後廟毀,農家則於是日在家做繭圓(一種米粉製作的有餡圓子或團子),禮蠶神。民間皆以「接蠶花」為要事。請神待佛人家,必列入此項內容,當時佛進酒期間,由騷子先生邊唱「蠶花書」,邊將蠶神馬幛、彩紙做的蠶花及一桿秤、一聲紅手帕交女主人收藏,稱為接蠶花。春節前後,有以「送蠶花」為內容的行乞者,邊敲鑼舞獅,邊送蠶花;也有挑一副藉助在蠶神像擔子的行乞者,邊敲小鑼,邊唱養蠶吉語,如「馬鳴王菩薩到門前,保佑蠶花廿四分」等,唱畢捧著蠶神像到蠶室里兜一圈,祝蠶花茂盛。農家以為吉祥,給以大米或團子,置蠶花於灶山上。多數人家在過年時請一位蠶神馬幛或用紅綠彩紙自扎蠶花供於灶前。
農家玢蠶草率豐收殷切,行「卜蠶事」習俗。50年代前有請淘籮姑娘卜蠶事。此法每歲於地宵前進行,先焚香點燭,一隻小型竹淘籮倒置,兩名姑娘分立左右,各伸一個指頭掂起淘籮,左右擺動,看其掂起淘籮時間長短,卜一年蠶花年成。通常「看天氣,測蠶事」,諺雲:「冬至夜睛明年蠶熟,冬至夜雨明年蠶薄。」縣西水網地帶還有「潑蠶花水」習俗。即在女兒出嫁,行親船離埠時,其互將一桶水潑向船頭,謂女兒到夫家後,能育好蠶。
舊時育蠶多系餘杭種,農家於蠶花生日用鹽鹵、生石灰漂蠶種,殺菌消毒。「穀雨三朝撣花蠶」,從孵化撣蟻日起進入蠶月,家家戶戶,大門緊閉,邊門進出,不相往來,雖慶吊亦罷不行,俗稱「蠶關門」。育蠶諸多禁忌,忌蠶室附近污穢,忌不潔物入蠶室,忌室內掃塵,忌吸煙,忌煙熏,忌炙爆魚肉,忌燒皮毛亂發,忌酒醋五辛,忌膻腥芳香諸物,忌油漆,忌灶前熱湯潑灰,忌敲擊門窗,忌側近春搗,忌刮鍋灰,忌哭聲、高聲呼喚,忌喂濕葉熱葉,忌生人沖克等。蠶上簇時,用簾子將門窗遮好,好桃枝、楝樹花、新蠶豆莖、青油菜莖、大蒜頭紮成一束,掛在山棚上,並置鐮刀一把,「被動邪惡,除沖碰」。
采繭以後,蠶禁解除,俗稱「蠶開門」。至親好友相互往來作額,饋贈禮品。新女婿第一年必備魚肉、糕點、水果來岳家作客,詢問蠶訊,曰「望蠶罷」,亦稱「望山頭」。主人賣草率或土絲後,常買些鰳魚鯗和蒲扇帶回,意為想(鯗)得著耙(蒲)得牢。農家備香燭、菜餚八碗,在正堂屋祀蠶神、灶神,曰「謝蠶花」。
50年代起,祀蠶神的習俗漸消失。
[飲食]
主食 城鄉居民歷來以大米為主食,間或麵食。收獲季節農家有嘗新習俗,麥收時,做麥糕,麵疙瘩;新谷登場,嘗新米飯;糯米收獲後,做糯米圓子、甜酒釀等,先齋灶神,後品嘗。農家多食燦火,鎮民嘉食蒸穀米、冬霜米,出飯率高。還有「留娘飯」習慣,即吃剩冷飯在下餐和以生米重煮,可提高出飯率。70年代起,城鄉逐漸改食粳米。農忙季節,農家早中餐食干飯,晚餐食衡飯,下千本義加點心;農事間隙及農閑季節,以雜糧、瓜菜摻入米飯作主食。農家有「忙時吃干、閑時吃稀,下田吃干、在家吃稀」的習慣。城鎮居民習慣早晚食稀飯,中晚餐食干飯。今農家大多已一日三餐干飯,農忙則增加點心。
菜餚 城鎮居民日常多以素為主,葷素搭配;農家舊時常以蔬菜為主,自種自食。城鄉居民伏天制醬到備佐餐,家裡務有臭鹵甏,家常有臭豆腐乾、臭豆腐、臭南瓜、臭毛豆、臭菜頭等;還腌制各種蔬菜,春腌水花菜,冬腌青菜、歸里**菜等,供蔬菜淡季食用。武原近郊農家,普遍腌制水花菜、大頭菜等,出售至沈盪、平湖、乍浦一帶。城鄉有製作老乾菜習慣,用老乾菜燒肉,色香味俱佳,夏天過夜也不易變質。婚嫁宴請,民間常以8人一桌,每桌8—12碗(盤)菜,澉浦=六里通元一帶每桌有東坡肉一方,紅燒羊肉一碗,另有羊肉鹵燒芋艿。今通行圓台,每桌10—12人,有冷盤、熱炒、點心、甜羹及五大菜,第桌有16盤以上。招待新親、稀客,城鎮居民比較簡單,農家則比較講究,一般要殺雞買肉,盛情接待。80年代起,時興用冷盤、熱炒及大菜款待。喪事菜餚,舊時念經者純用素菜,以豆腐為主,喪酒亦素餚白酒,以示孝白,俗稱「吃豆腐飯」。近年來葷菜已憂為喪事必備菜餚。
點心 有糯米年糕、粽子、團子、圓子、包子、餛飩、綠豆南瓜、赤豆糯米飯等。特別是糯米年糕,農家在春節前普遍打制,打成年糕後浸入臘水(即立春前的水),經久不變質,可食一二月。近年來饋贈奶油大蛋糕頗為風行。
飲水 舊時,武原鎮居民飲井水,少數富裕戶獨家打井取水,天寧寺內有三眼公井,供居民取水飲用。其他集鎮和鄉村,少數富裕戶打井取水飲用,多數戶飲河水。家家備有貯水缸,用明礬凈水,俗呼「礬打水」。70年代前期,農家普遍打井,改飲井水。武原、沈盪普遍打井,改飲井水。武原、沈盪兩鎮居民分別於60年代中和80年代初改飲自來水,近年來有些鄉村也開始飲用自來水。
飲酒 歷來祭祖祀神必備酒。農業喜飲白酒,城鎮居民飲黃酒白酒均較普遍。農民在春節前喜自釀糯米白酒,曰「酒釀」,亦稱「杜做酒」,味甘美可口。除夕夜,合家團聚,飯前先飲酒,歡度佳節。婚嫁喜慶,親友聚會,備酒款待,以示禮遇。舊時鐵匠、泥工、搬運工、漁民、船工嗜白酒者頗多。近年來城鄉盛行飲啤酒、葡萄酒和各類瓶酒,一些名酒和補酒作為禮口饋贈親友。
飲茶 原只在士人中風行,清乾隆年間,普及民間。農民喜飲紅茶,鎮民愛飲綠茶。一些老人嗜茶成癖。城鄉遍設茶肆,天微明,茶肆已熱鬧非凡,茶客品茗閑談,互通信息。茶肆有早、中、夜市。城鎮茶肆,亦是農家出售農副產品後,歇腳休息的場所。城鄉居民有「客來先敬茶」的習尚。近年來重大節日,領導機關召開各種茶話會,已成常規。
[服飾]
服裝 清末民初,士紳富戶冬季穿長袍,用綾羅綢緞作面料,襯以狐皮、皮鼠皮、羊皮或用絲綿製成,出門作客外罩馬褂。春夏秋三季穿單夾長衫或短褂,亦非綢即紗。民初時期,白夏布長衫、紡綢長衫、香雲紗短褂長褲風行一時。工匠、農家春夏秋多穿對襟土布短衫,冬穿大襟短棉襖、大腰便褲。東北部一帶(海塘、西塘橋、元通)農家盛行織草席花紋、格子花紋土布。用藍、白色土紗交織而成,以此製成,腰間打襇,呈扇形,長達小腿,保暖性好,頗為中老年人喜愛。女子服式為大襟短衫和便褲,外罩打襇長裙。30年代起,城鎮出現中山裝、西裝和旗袍,機織細布逐漸取代土布,藍色士林布、藍細布風靡一晨。城鎮青年婦女流行穿旗袍,農家婦女仍穿大襟短衫和便褲。50年代,長袍、旗袍絕跡,大襟、對襟便衣逐漸減少。男女流行中山裝、列寧裝、工人裝、青年裝。斜紋布、卡其布、府綢和棉毛衫褲、衛生衫褲等針織內衣深受群眾歡迎。70年代中後期起,化穎布及化穎混紡布服裝普及城鄉,農村中青年流行呢中山裝,作為節日和作客時禮服,各式時裝、短大衣在城鄉男女青年中流行。80年代,城鄉部分中青年穿西裝及茄克衫。
冠戴 清末民初男子戴黑緞瓜皮帽,喜慶戴紅頂子,平時則戴黑頂子。後風行呢禮帽,俗稱銅盆帽,富戶望族、知識階層中有不少人戴 用。三四十年代在城鎮中青年中盛行鴨舌帽、毛線帽。平民及農民戴行灶帽,後業戴羅宋帽。老年婦女習慣戴縐紗雙葉帽,無頂。護額兩側,俗稱「洋套」。30年代後期起,部分城鎮中老年婦女戴絲絨帽、毛線帽。嬰兒一般戴綉花虎頭帽。寓避邪之意,40年代起,逐漸為毛線帽所代替。年輕婦子一般不戴帽,農村婦女喜扎拷花藍頭巾。建國初期,城鄉居民盛行戴布質解放帽、八角帽。70年代起,城鄉普遍戴呢制解放帽、工人帽。老年農民仍受戴駝絨行灶帽、羅宋帽。城鎮婦女中一度盛行針織風雪帽。
鞋襪 清末民初,城鄉穿玄色低幫圓口布鞋,冬季為蚌殼形棉鞋,雨天則穿釘鞋、釘靴或木屐(俗稱「木套」),雨天或田野勞作,農家赤腳或穿草鞋。婦女作客時喜穿黑幫綉花鞋。30年代開始,球鞋、跑鞋在城鎮中逐漸流行,雨天穿低幫橡膠雨鞋,富有者及知識階層穿皮鞋堵塞漸多。女青年流行襻鞋。襪子舊時通行布襪,男襪白色,女襪藍色。30年代起為線襪所代替。建國後,鞋襪用料,款式多樣,有高低幫球、橡膠雨鞋、皮鞋、各類跑鞋,以及紗襪、線襪、尼龍襪。70年代起,塑料人造革涼鞋、拖鞋、橡膠拖鞋,普及城鄉,今男青年盛行穿中跟皮鞋,夏天則穿人造革或牛皮涼鞋。女青年喜穿高跟皮鞋,冬季則穿高幫棉皮鞋。襪子大多穿卡普隆絲襪及各種合成纖維襪。
發式 清代,男子留發梳辮,士紳中年蓄須。中年姑娘梳辮,額前留有蓋額短發,稱「劉海」,婚時,用線絞去面部汗毛,曰「開面」,然後將發辮綰成發髻,俗稱「丫髻」。民初,男子剪發、剃須,女子放足。城鄉男子初為光頭,繼為平頂、圓頂。30年代起,城鎮青年、知識階層通行西發,婦女剪去發髻,改為短發,而老年婦女及東北鄉一帶不少數派農家婦女,仍館成發髻。解放後,女青年一度盛行留雙辮。此後 有剪辮留短發者,亦有前劉海後梳辮者。80年代男子普遍留西發,男青年中蓄西式長鬢較多。女青年中出現披肩長發,婦女中燙發亦日見增多。
佩戴 清代,女子穿耳戴環。姑娘出嫁時,富家備有金、銀、玉、翡翠之簪、釵、耳墜、手鐲等飾品。平民酌情置辦。民間有小孩佩戴銀飾習俗,通常戴手鐲或腳鐲,頸掛長命鎖片。辛亥革命後,發髻飾品逐漸淘汰,中上層人士盛行戴戒指、手鐲、耳環等飾品。戒指以戴純金戒居多,中老年亦有戴翡翠戒者。老年中還有戴玉鐲者。建國後,不尚修飾佩戴。80年代起,青年女子中又時行戴戒指、項鏈和耳環。
[居住]
村落 農村多數聚集居住。十多戶或二三十戶自成村落,少數望族住地有較大村落,一姓為主,兼有他性。住屋一般建在河浜兩岸。紹興、溫州客籍農戶。多單家獨戶蓋草舍,居住較散。沿海帶,地少人多,舊時雙淋鹵制鹽、海鹽捕撈為副業,住屋多建在塘河旁,村口架設平橋。有的村落聚集百戶至二三百戶。客籍農戶,今亦已先後蓋瓦房,聚集而居。
住宅 清末民初,城鎮住房多磚木結構,以平房、兩層樓房為主。普通民房單開間、兩開間。富裕之家三開間兩廂房樓房,坐北朝南,前在天井、牆門、照牆,後有披屋。官紳富戶則石基高牆,石庫牆門,三埭進深,前客廳、中書房、後卧房,室內地平磚、天花板、紅漆樓板,間以天井、小院、披屋、備弄,宅前照牆,旁有風火牆,宅後花園。商戶住房多臨街兩層樓房,一開間或兩開間,排時裝店 店面,樓上卧室。靠河房屋,多延伸至水面上,用木樁或石砌柱腳支撐,鋪以地板,稱為水閣。農村住房均坐北朝南,三開間一或二廂屋,平房為主。東北風鄉一帶,習慣建造屋脊、屋檐翹角的落舍屋子。70年代後期起,逐漸為鋼盤混凝土結構平屋脊的新樓房所取代。
30年代末,城鄉大量民宅遭日軍焚毀,草舍增多。建國後,城鎮逐年興建住宅,80年代城鎮已向四五層樓成套住宅發展。農村在60年代中和70年代後期起,兩次出現建房熱。現在兩層新樓房到處可見,草舍消失。
建屋 舊時民間建屋,擇基請風水先生看地勢,測方位。50年代起此俗民廢。上樑禮俗隆重,須擇定吉日良辰,按時上樑。是日,親月皆送禮慶賀,正梁居中用順治銅鈿釘紅布或紅綢,並用畿紙書寫「上樑大吉」字樣。時辰一到,主人齋梁祭拜畢,泥木作頭師傅從左右爬上棟柱,大梁兩端纏紅布繫上繩子,緩緩提升,邊上樑邊喊著:「上啊!大吉大利。」此時鞭炮齊鳴。待正梁敲進榫內,主人手捧盛有包子、糕點、紅紙包的方盤,順梯而上,由作頭師傅接盤,邊唱上樑贊歌,邊拋包子、糕點,男女主人張開紅被面,在下面接住包子糕點,入在正間供桌上。凡拋在被面外者,幫工及鄰里孩子爭相哄搶,熱鬧非凡。今上樑已不拘時日。是日擺上樑酒,主人給作頭師傅、工匠、春工、親友基酒道謝,並分送上樑包子。俗稱「吃了上樑包子,大吉大利」。親友返歸時,主人把送來禮品,分出一些,讓親朋帶去。此俗至今尚在農村盛行。
砌灶 舊時多為三眼灶、兩眼灶。灶台里沿上方稱為「灶山」,砌有灶君神龕,供神馬,前端掛灶元寶,並置香爐燭台,供祀灶神用。60年代中期起,灶山上已不砌灶君神龕。舊時民間新砌灶台,請風水先生定方位,算克忌。砌灶時灶基上放一些蠶沙,認為育蠶可得豐產,婦女及生肖忌者迴避。灶壁上繪彩色聚寶盆、萬年青、花鳥圖,寫「豐衣足食」,「人口太平」,「福祿壽」吉語。灶台砌成後,主家蒸一鍋米粉團子給打灶師傅吃點心並給雙工鈿,團子還分送鄰里,寓意團圓吉祥。今砌灶已請風水先生定方位,克忌之俗亦廢。
[其他]
制鹽 澉浦、長川壩、海塘沿海一帶居民,或專業制鹽,或以制鹽為副業。制鹽之法,先刮泥淋鹵,再用鹵作原料,盤(平底大鑊)內煎煮,或在鹽板曝曬。欲制鹵必先造泥**。造**之日鹽民備三牲黃酒香燭虔誠禮拜,祀**頭神,祈神保佑造出好**,多產鹵,產好鹵。然後舉家共飲。若請幫工造**,則邀其共飲。逢年過節皆祀之。專事煮鹽的灶戶,過年時祀鹽灶神(俗稱「盤頭神」),祈順利免災。新舍、落塘(今長川壩鄉)一帶農家煮鹽,無灘塗可刮泥,咸鹵主要購自對江餘姚、慈溪一帶,鹵船起航前在船頭上祀潮神,祈神保佑航行安全。50年代初廢場轉業,鹽業生產終止,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度恢復制鹽,至80年代初全部停產,制鹽習俗亦廢。
海洋捕撈 漁民長期在海潮中作業,崇敬潮神,逢年過節皆祀之。祀潮神時備魚肉供品、香燭黃酒及紙箔等,在海灘下供祭,祈神保佑出海平安,多捕魚貨,然後下海作業。用「關網」捕魚的忌說關網,要說關魚,取「關住魚」的口彩。漁民結伙出海,用竹筏捕撈海蜇,每歲第一次出海前,幾家合夥同祀筏頭神,祈出海吉利,祀後聚飲,然後下海作業。祀神之俗今廢。
畜牧 農家普遍飼養湖羊,有些農戶兼養山羊,少數農家還飼養肉豬、母豬。逢年過節農家備魚肉雞酒,點香燭,祀欄頭土地神,祈射保佑六蓄興旺。每豬產仔豬或發生畜病,主人祀欄頭神,祈母豬、仔豬無病,病豬早愈。此俗於50年代逐漸消失。
。。。這個是復制的。。。

5、寫我家鄉的一種風俗或介紹我家鄉的一種特產 150字左右 我家鄉在平湖。 謝謝了

有名的特產是粽子

享有"粽子大王"之稱的"五芳齋"粽子,是平湖的特產。經歷了七八十年,暢銷不衰。二十世紀初,在張家弄一帶有一些挑擔賣茶葉蛋等物的小販,因生意較好便慢慢擺起了攤子,以後又開起了店。據傳1921年張家弄開起了最早的一爿粽子店,取名"五芳齋"(榮記)。因雞肉粽較出名,便在招牌上畫了只雄雞。這家粽子店裡的生意越做越好,引起了其他挑擔人的羨慕,於是在一兩年裡又先後出現了兩家粽子店。這三家粽子店競爭激烈, 各人自封"正統"分別叫"頂頂真真老五芳齋"(榮記)、"真真頂頂老五芳齋"(慶記)和"首創第一老五芳齋"(合記)。

直到1956年,這幾家粽子店才合而為一。 近年重修店面取名鴛鴦樓,古色古香,具有民族風格,使老店更添新姿。 "五芳齋"粽子選料考究,選用"徽州伏箬",葉質軟韌,含有植物固有的清芳香味,肉餡鮮、嫩、香。粽子包得松緊適度,密封性好,加上適當的煮燒。粽子花色品種豐富,有火腿粽、雞蛋粽、白糖豆沙粽、雞肉粽等。 粽子入口油而不膩, 糯而不粘,咸甜適中,男女老少,人人愛吃,也是饋贈親人的禮品。也被稱為"中國式快餐"。

6、平湖過年習俗舉例,如吃團圓飯等,小標題,請給點力,謝謝!

辦年貨:豬、雞、魚;
做圓團,劃柵糕:農歷十二月二十過後,小年夜做圓團,劃柵糕。
有灶頭的時候,每蒸中都要做一個特大圓團,俗稱「當家圓團」。
圓團,柵糕蒸熟後,用三隻筷子紮成一把,用熱水浸出的紅紙顏色,在每塊圓團,柵糕上沾上一點紅;
年夜飯,魚的身上會放幾條長蔥,即「四季常青」「年年有餘」。
年夜飯後,大人長輩都要給「壓歲鈿」;
新年祈福:以前農村都飲用河水,「開財門」後要到踏渡頭河提一桶水。
大年夜去報本寺燒香,放鞭炮。】

7、平湖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求雨 舊時天旱無雨,各地都有求雨之舉。古時嘉興一帶求雨,以「龍」為對象,反映了原始信仰對傳說中的龍的祟拜。其儀式有請龍、曬龍(如祈求無效就把龍王塑像抬出來曝曬)、還龍(如下雨則舉行龍會送其還廟)等。嘉興城郊多在三塔的順濟龍王廟舉行求雨活動,後來偶像轉換,有些地方也向「劉猛將」、「關公」等求雨。解放前平湖全塘一帶抬劉猛將出巡,沿海灘至乍浦陳山龍揪泉邊,以魚蝦投泉祭神;烏鎮一帶抬關羽部將周倉的塑像,插柳枝,穿蓑戴箬曝於烈日中;嘉善大雲、惠民等則曬龍王神牌;海寧斜橋等地則由僧尼捧觀音木像,敲木魚磬鈸沿街求雨。舊時民眾求雨反映了對自然的依賴和無奈,官府及迷信職業者則用以愚弄群眾,擴大迷信,甚至藉機斂財,成為惡俗。

掃晴 舊時逢積雨,農家婦女剪紙為女形手持掃帚,懸於屋檐下求晴,稱為掃晴娘。元代已有此俗。

做社 社為傳說中的土地之神,祭社為對土地的自然崇拜,自夏代即已流傳,為中華民族的古老習俗,至春秋時,各地都於立春、立秋後第五個戌日舉行祭祀,載於《詩經》、《禮記》等古籍。據西漢《淮南子》等書記載,每逢社日,四鄰結社祭祀社神,占卜來歲豐歉,伴以歌舞,並一起聚餐。此俗近現代各地多已消失,平湖、海鹽一帶仍保留遺俗,稱做社,亦名結社。清《平湖縣志》載,「春分社,田家醵錢為會,牲醪祭神,以祈豐稔 。秋分社,田家又醵錢為會……以祈豐年」。其大致格局較古時相似,所祀神靈則由社神變成龐雜神靈體系。現代平湖做社日期,春社在農歷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舉行,稱「元宵社」、「牛社」、「春苗社」等;秋社在七月初七起至七月二十,也稱「秋苗社」、「太平社」,其日期似仍用周朝歷法,其儀式特點是以古老的宗教職業者「太保先生」為贊禮人。結社一般以自然村為單位,七、八戶至二、三十戶結合,各戶輪值為社主,亦 稱當社,負責置祭品、酒禮、 ?l幛(即神像,有36尊之多,混雜孔子、玉帝、觀音、關公、財神等,唯無佛像)、香箔等,社日抬著奏樂至附近社廟祭拜,次日分享酒肉齋品。在此日,以社主家為聚會所進行活動,以太保先生為贊神人。致祭中,太保領路,領眾行禮,唱「請符官」請神,中間由太保(在社主家)「唱鑼鼓書」娛眾,稱「說因果」,「封神榜」、「說唐」、「說岳」及才子佳人書目皆有,已非遠古內容。復次太保唱「送神歌」、焚化紙錠、神媽,太保致詞,結束儀式。做社風俗中,太保處於突出地位,太保當系古太卜的傳訛。我國自殷商時即有太卜,歷代專管卜巫之事,太保』也即巫師的變形,即所謂溝通鬼神者。做社與卜巫結合,其時必在上古,遺傳至今。至現代平湖仍有以太保為職業者,而且出了著名的「天下第一軍」首領太保阿書,全國屬罕見。平湖現代多已只做春社,四鄉出產生薑,秋天姜熟時亦做社,稱「青姜社」,不供「神媽」。解放以後,廟宇多廢毀,做社儀式改在社主家舉行。1962年前後,此俗終於消失。 養豬羊祭祀 舊時嘉善等地於除夕夜,在豬舍置方凳擺香燭致祭,名「齋豬欄」;桐鄉百桃等地初養羊或養羊中遇羊病弱時,備蛋魚肉等請棚頭神,均表現了小農祈禱養畜平安的願望。

息夏 舊時農歷六月初六,農事稍閑,農民於是日休息,食餛飩、南瓜等,出嫁姑娘於是日回娘家探望。現時耕作制度改變,農村多於「雙搶」結束後才休息。是日舊俗「浴貓狗」,現時有的地方仍說是日為「貓狗玀玀生日」。 社會風俗習慣是傳統的載體,是歷史文化的積累和沉澱,是經濟基礎的反映。嘉興的風俗習慣,有些是勞動人民創造的,有些是官方推行、約定俗成的,有些在承傳過程中變形失真,因此有精華亦有糟粕。通過考察,可以從中看出歷史文化積累和變遷的痕跡。 嘉興市境農業發達,民間習俗圍繞稻作、水利者較多,蠶桑生產習俗尤具特色,手工業方面也留下一些遺俗。

春牛會 亦稱打春、鞭春、打春牛。此俗各地流傳久遠普遍,打春已成為立春的代名詞。嘉興舊時舉行此儀式甚為隆重,延續至清末。據清代《古禾雜識》等書記載:官府先於冬季用桑木扎骨架,塑成泥牛,按新年的天乾地支,用不同顏色彩繪牛身。至立春前一日,知縣率士紳乘轎列隊、鳴炮奏樂至東塔寺,祭拜「芒神」迎春牛遊行返署。在東塔寺,先遣乞丐扮成春官,穿袍服跪道旁迎接,又找男女農民攜農具到場,覓少年兒童作搖船采菱表演。泥牛由青壯年抬之,百餘人列隊疾駛過街,沿街居民以果品米豆拋牛,以擲中者為吉利,名曰「打春」。

次日立春日,在府堂由官府人員持彩杖將牛打碎,名曰「鞭春」,鄉民競拾土塊用以圍桑樹根,說是可使桑葉茂盛。嘉善的春牛會與嘉興不同,立春日由官府舉行儀式,鳴炮奏樂至校場,迎事先准備好的一頭健壯活牛回府,並在場中向牛祭拜。這一風俗反映了封建社會對農業的重視,以牛作為農業的象徵,用打春牛寓「迎春天,祝豐收」之意。

甩火把 又稱「燒田蠶」、「放宵火」、「照田蠶」、「田柴之會」,一般均在農歷元宵節(正月十五)黃昏時舉行。農民用稻草紮成小把,由青少年高舉,點燃成火把,在田中奔跑,甩上搖下;也有在田中燒茅草、英白草、荸薺葉的;有的持著火把在田中邊跑邊喊:「我家田裡三石六,你家田裡三蚌殼,我家田裡白米堆,你家田裡礱糠堆」俚歌,反映了小農經濟的自私心理。 甩火把是古代社會刀耕火種的遺風,流傳至後代含有祈求豐收兼有娛樂之意,同時認為燃火把火堆可殺滅越冬害蟲。此俗最晚在宋、元即已流行。明崇禎《嘉興縣志》載:元宵前後「鄉人束芻木杪,揚以緋帛,高樹田間,至夜鳴金鼓焚之,以祈年,曰燒田蠶」。解放以來,此俗仍未廢,公社化時期,有些生產隊的青少年也燒火把,娛樂之意已為主。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才漸廢,然海鹽等地冬春仍在田中集雜草堆子夜間燒之,已不限於元宵夜。

8、過年時的平湖傳統習俗,注意是平湖!!最好多點。

春節又叫「過年」,俗稱「年」。從過去的年到現在的春節,在民間形成了內容豐富的「過年」習俗,充滿了傳統色彩和時代氣息。
掃塵,古代稱「掃年」,俗稱「撣煙塵」。民間諺語說「臘月廿四,撣塵掃房子」。每到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清洗傢具,洗曬被褥,開展一次衛生大清掃。「掃年」之風俗,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愛清潔、講衛生的傳統習慣。
貼春聯,是春節的主要傳統習俗之一,每年除夕這一天,無論城鄉,家家戶戶門上都要貼上一幅用紅紙書寫的春聯,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隨著時代發展,春聯的內容不斷更新,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又如「雄心開創千秋業,順利引進八方財」等,富有時代氣息。近年來,我市各鎮(街道)文化站、文聯書法協會每年都會在春節前夕,組織書協會會員書寫春聯下鄉活動,已持續16年不斷,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
貼「福」字,「迎春接福」貼「福」字是民間的又一傳統習俗。每逢新春佳節到來,家家戶戶要在屋門上、傢具、箱櫃、窗戶,甚至在豬欄上等,都要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而且還把「福」字倒貼,以示「福」到的意思,禱求在新的一年裡美滿幸福。
吃團圓飯,也稱「吃年夜飯」,合家團坐,辭舊迎新,熱鬧非凡。不論窮富貧賤,家家戶戶都要過年,故舊時有句俗話「叫花子也有年」。每逢春節到來,家中的親人不管是遠在千里,一般要趕回來同家人團聚,吃一頓除夕的團圓飯,不能趕回來的,家裡在除夕家宴上,就給他留其空席位,擺上碗筷、酒杯,表示他已回來同家人歡聚。除夕的年夜飯,是一年中最重要、最豐盛的一餐,雞、鴨、魚、肉等美味佳餚,能上桌的,盡量都上桌,越多越顯示出家人的富有。除夕團圓飯上,要專燒幾道傳統菜圖吉利:一隻大公雞代表「利市雞」;燒一條魚,魚上放幾根蔥,稱「四季常青」、「年年有餘」;一盆筍干燒肉,俗稱「節節高」,祈求生活越來越好;要炒一碗塌棵長梗菜,俗稱「長青不老」;一盆削白荸薺,俗稱「銀園子」等。
壓歲錢,俗話講「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過年是小孩們最快樂的時候,有好的東西吃,還有新衣服穿,吃了年夜飯後,還能從爺爺、奶奶、父母、長輩們中討到紅包(「壓歲錢」),好在新年裡買糖果、玩具等。
拜年,是在春節期間,流行的一種人際間的問候,祝福習俗。在古代專指晚輩依次向長輩揖拜的禮儀,逐漸擴展到親戚朋友之間的相互祝福。表示辭舊迎新、吉祥如意。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