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埔寨風俗
1、深圳的代表性建築、人文、風俗等有哪些?
客家傳統
客家人作為古代中原人的後代,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可集中概括為艱苦奮斗、熱情好客、尊師重教、愛國愛鄉。客家人從中原遷移到閩粵贛地區,由於平原地區已被原住民占據,一般只能定居在貧瘠山區,因而生活艱苦,必須奮斗。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家婦女,以勤勞賢淑聞名天下,農活家務都出色,家庭觀念特別強,有「鐵漢」之稱;早期客家人作為移民,居住在人煙稀少、落後偏僻的山區,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團結互助共同克服困難的意識也就特別強,雖然生活艱苦,但養成了熱情好客的文化傳統;客家先民從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數都有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因而文化素質較高,歷來有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其中梅州表現最為突出,被譽為「文化之鄉」。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舊稱「外江戲」、「興梅漢戲」,1933年改稱漢劇。流行於廣東的梅縣、汕頭和粵東北、粵閩贛邊區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間,徽劇傳入廣東後形成。廣東漢劇的表演程式與京劇、湘劇、祁劇、湖北漢劇等劇種大同小異,但也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它的武功屬南派,臉譜有百多種,以黑、紅、白三色為主,黑色象徵剛勇,紅色象徵忠賢,白色和青色象徵陰險、奸詐。廣東漢劇的音樂唱腔以皮黃為主,兼收崑曲、高腔、吹腔、小調等,並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實淳厚,高昂悲壯,是廣東漢劇音樂唱腔固有的風格特點。其角色行當分公腳、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紅凈、烏凈、丑腳等九大行。它的伴奏樂器也頗有特色,頭弦、大蘇鑼及號頭是廣東漢劇特有的伴奏樂器。廣東漢劇傳統劇目有八百多個。較著名的有《百里奚認妻》、《齊王求將》,現代劇目《一袋麥種》。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以梅縣話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布在廣東的東部和北部地區,全省約有二十多個縣市屬客家方言區。它以梅縣話為標准,因為梅縣話影響大,語言較清晰。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遷移中形成的一種漢語方言。東晉以前,客家先民原來聚居在中原一帶。西晉末,中原地區發生了各種戰爭和自然災害,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南移。有的移居於湖北、湖南等地,後又經唐末五代十國的離亂,又有的進一步南遷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又進一步移入廣東,逐漸入居粵東一帶。宋代戶口有主戶和客戶之分,分,後來者入客戶,故有客家之稱。在移居的過程中,由於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時間,至唐、宋時期方入粵,因此其方言較接近兩湖方言。在廣東四種方言中,也顯得與普通話差異最小。客家方言有六個音調,平、入聲分陰、陽,上、去聲不分,保留了六個古人聲韻尾。其書面語與口頭語在語音上有較大差別。此外,客家先民本用北方話,入居廣東後,受著不同廣東方言和地理歷史環境影響,因而逐漸消失了捲舌音。
□梅縣圍屋
梅縣「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民間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它的建築和設計藝術之獨特,給這個僑鄉帶來了濃郁的鄉土風情。人們說,梅縣「圍屋」充滿著客家人的「客味」。「圍屋」是由一座狐形或方形的輔助建築群,象城堡一樣將主體住宅包圍著的建築。屋內布局「三堂四廊,十廳九井」:進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風牆隔開;橫向是四排住房和過廳,錯落有致;後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圓形的房屋圍成天井,叫花頭。屋內房間數十間,可以住上幾代數十口人家。整個「圍屋」靠山坡而建,前低後高,自成階梯形,最外圍牆築得很高,窗子開得很小,顯得壁壘森嚴。
從低處往上看,「圍屋」層層疊疊,有盤龍之狀,興寧人又稱「圍龍屋」。如果連大廳前的曬禾坪和一口半圓形魚塘拼起來看,一個單元的「圍屋」,就呈現一個橢圓形。它把生活起居,輔助勞作和飼養加工等統一在住宅內部,同時各部分又互不幹擾,顯得協調而又和諧。人們說的「客味」,精髓就在於此。梅縣「圍屋」的築牆全部是三合土鍛打而成,其抗壓強度和抗拉抗剪度,均超過一百號混凝土。它的建築尺度精確,地牆、地面、樓面、屋面的平度和標高,誤差不超過幾毫米。每座房子的造型,檐梁雕塑,內外裝飾和繪畫,均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座落在梅縣白宮富良美村有一座華僑建的聯芳樓,又稱華僑「圍屋」。它長近百米,寬四五十米,四周以建築物環成「圍屋」大院。屋的正面是三個凸起的鍾樓式大門,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戶頂端,都裝置著勻稱的各種動物、花草浮雕,大大小小不下一二百幅,鍾樓上端有獅子滾球,雙龍奪寶,雄鷹展翅,天使臨門等塑像,正樓大門的陽台下,還雕有郭子儀拜壽群像,工藝精巧。正觀整座樓面,富麗堂皇。「圍屋」內,分建房室一百多間,「十廳九井,三堂四廊」。最後是一間長長的枕頭屋。堂、廳、房間、走廊、天井、樓上樓下,設計十分巧妙。
梅縣「圍屋」歷史悠久,它與古代中原人南遷後,不時發生的「土「、「客」之爭有關。客人為適應當時的環境,便建築了能集群聚居的房子,以抵禦來犯者。他們為了便於生活,把防盜、防火、飼養、加工、貯存、涼曬等各種生活設施綜合一體,以圖達到安居樂業的要求。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圍屋」的建築也日趨完善精美。然而,在歷史的發展長河和變革中,古老的「圍屋」,將成為一種住宅形式而載入史冊。
□鬧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農歷年頭一個月圓之夜,它象徵著幸福美滿。廣大僑鄉人民迎神賽會。鬧大鑼鼓,舞金獅,迎花燈,燒煙火,以祈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吉祥如意。豐順縣埔寨鎮元宵之夜迎鑼鼓,燒「煙架」、「火龍」,久負盛名,飲譽海內外。據傳,埔寨燒火龍己有二三百年歷史。起初是由硫磺、白硝、木炭未製成火葯,做火箭、火花、大犁等燃放,經過幾百年來的不斷演變,煙架由原來的五七架發展到今十三架,高達十多米;火龍由原來的三四段發展到今十一段,長達三十餘米。並採用有聲有色的煙花,表演奇特,驚險壯觀。在廣場上,禮炮三聲巨響,在鑼鼓聲中,舞龍開始,百來個小夥子揮舞火炬,赤膊飛路登場,二十多個壯士高舉五米龍頭,由綉球引路,近百名勇士手擎「金鯉」、「龍蝦」、「鰲魚」漫遊廣場。由長者點燃引火索,龍口吐出金珠來後,各段火龍發出五光十色的火花,火箭呼嘯騰空,五彩繽紛。舞龍者在火海中翻騰,場面壯觀。現在,埔寨火龍已騰躍於揭陽、梅縣、深圳等地。人民畫報、中央電視台等十數家報刊、電台均作過報道
2、潮州各鄉鎮過元宵節的特色習俗急需!!!
各地元宵習俗
元宵節是正月十五日,俗稱燈節,可是許多地方不僅十五那一天張燈,也有早在十二日那天開始,鬧到十六日那天才落燈而興盡的。
上燈和開燈
十三日,江蘇通州稱「上燈」;浙江定海,也是這天開始上燈,直到十八日落燈;福建羅源也從十三起,家家門前設燈,以艷麗互相競賽;河北、天津更從這一天起,家家門牆之上,必掛一盞方牌玻璃燈,燈上畫著三國,水滸小說中的人物;江蘇宜興也在這天前二天,架木棚、懸燈彩,先來試燈。
廣東海豐在十三日那天,神廟和宗詞里,都掛著很多的花燈籠,小孩們在那裡打鑼敲鼓,非常熱鬧,這叫「開燈」。普通人家也要備好很多的茶,請親戚鄰居來喝。大家來喝燈茶,即使主人沒有請,如果你高興,也可以隨便進去,主人是不會不歡迎的。
廣東東莞有「燈頭生日,回家接子」的俗行,就是正月十三日燈頭生日,凡是新娘子,必須回到夫家,說是到娘家「接子」回夫家,去年生了男孩子的人家,今年必須在神明和祖先之前,點一盞紙燈;又在正月初二到十三之內,擇一個吉日,在宗詞和神堂正中掛一盞很大的八角紙燈,兩旁和大門口,都掛蓮花燈一對。地主、灶君、井君、床頭婆和街頭巷尾的土地神前,都安放著一盞鑿花紋的小紙燈。專待潮水漲起的時候,就奉祀神明。祭祀完了,由家長拿一柄小刀,在燈上刮下一瓣燈瓣。稱為「開燈」。
廣東翁源要舉行「慶燈」,日子是預先擇定的,也有在十三或十四。這一天,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人家,必須先備花燈。這燈是用竹片做骨架,彩色紙張糊制的,綴有宮殿人物。紙燈的中間置油燈一盞,把它用紅繩吊到宗詞的樑上。同時敲著鑼鼓,放著鞭炮,意思是「燈」愈鬧而「丁」愈旺。另外,還得買許多燈,一種叫「鼓子燈」的,必須送給神廟;一種叫「蓮花燈」的,得送給觀音。這一天大家要大吃大喝,油席由生子的人家或宗族來備辦。開始舉杯的時候,大家該說吉利的頌詞:「恭喜,多生貴丁!添丁!添丁!」
廣東陽江的「開燈」日期,更提前到正月初十尋一天的早晨。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人家,就要購備紙燈,懸掛在宗祠或廟堂里,有的人家怕他們出生的嬰兒難養大,就得同時把紙燈掛在大樹上或路口。家裡設宴請客,叫做「請燈酒」,客人應邀入席,要送銀制的飾物給新生的孩子,也有送白糖、柿餅道賀的。
龍燈和獅燈
上面說的是從十三日起門前設燈,牆上懸燈,大樹上或路口旁掛燈。還有從十三日開始,龍燈和獅燈的活動也同時普遍的展開。
湖北武昌的「弄龍」,從十三到十五,一連要三天。龍燈的長度,從十多節到幾十節,每節長度有三四尺到五六尺。過去,兩村的龍要互相宴請,就是甲村的龍到乙村去赴宴,那甲村的男女老少都要跟著去,往往一天連吃十幾桌,這叫「龍換酒」。
湖南長沙的「燈會」和「玩龍」,更玩得起勁。燈會的舉行,從十一到十五,有五天之久;玩龍要一連十一天,從初五到十五。燈會是幾百個人各執各式花燈在鄉村或城市遊行。玩龍是先由拿「珠」的人引龍到空地,大舞特舞,把龍結成「兆」字形等吉祥字樣。
四川成都的龍燈、獅燈出燈之期,早在正月初九日。龍燈有擺龍、雙龍、火龍等三種,擺龍、雙龍大都在白天玩,前面用一隻紅綢扎的元寶來領。火龍在夜裡出迎,前面有流星火球來開道,獅燈也是晚上出迎,白天卻也出來,有笑頭和尚、孫猴子等一起跳。
四川萬縣也從初六起直到十六止,舉行「元宵燈會」,富商們大家比賽各種燈彩。
十四試燈
也有很多地方的燈節、是從正月十四日開始的,比如:山西的若乾地區張燈是自十四「試燈」起至十六日止。
綏遠歸綏,自十四至十六,便要籠旺火、張燈彩。
甘肅臨洮,山東淄川、惠民和察哈爾懷來,上元前後,張燈三夜。
河南,限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稱為燈節。
河南汲縣,這三日,各處搭起牌坊、鰲山,燈棚,或放煙火,或扮演秧歌戲。
河北新河,從十四起,結綵張燈,蕭鼓喧騰,路上還點火樹。
河北保定,街道上也張滿了燈,玩獅的人更多、大家互相爭強斗勝。
河北良鄉和吳橋的文人,十四要游文廟,走洋橋,放花炮。
安徽省的壽春把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叫作「燈夕」,門前燃燈結綵,庭中敲鑼打鼓,大鬧」燈夕」,說是沒有這一鬧,便可能遭到火災的禍害。
十五正燈
「正燈」,就是燈節的正日。北京昌平稱十五日為「正燈」日。河北永平,也說望日上元,通衢張燈,謂之「正燈」。
江蘇金壇,元宵大張燈彩,燃放花炮,又打「元宵鼓」。
福建金門,上元祀神。小孩子剪竹紙制燈,上貼人物花鳥,夜深把燈燒去,看火色是紅是黑,來卜一年的晴雨。
浙江常山,各鄉村都掛出各種燈彩,或出迎龍燈。
湖北黃陂,各村都出燈會,燈牌上書「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風十雨」和「萬紫千紅」等句,隨後有高蹺、鑼鼓、龍燈等。
江蘇睢寧,上元燈會,各村鳴鑼打鼓,剪綵作獅,一人擎首,一人擺尾,到處舞躍。更有糊紗為龍,中燃紅燭,十數人持竿迎龍,遊行城鄉,燈火照耀得像是白天。
上海玩的更精彩,單說一條龍燈,就有18節長,36名英俊男青年,彩褲錦衣,打扮華貴,每人棒著燈腳,在鑼鼓聲中,舞出很多花樣。
貴陽的長龍,眼睛比碗還大,須長三尺,吐出龍舌。龍前有人擎著「寶」,上下舞動,叫「龍搶寶」,龍燈經過,燃放「泥台花」,這叫「接龍」。
浙江紹興,除了鬧燈以外,黃昏燃放花炮。有「連升三級」、「金盆鬧月」、「穿天老鼠」等。
台灣各地過元宵,也相當熱鬧,除了「弄龍」、「弄獅」,還有「貫燈腳」的俗行。這天夜裡婦女們多去參拜「接生娘娘」,祝生磷兒。有諺文「貫腳燈,生生拋;過腳燈,生生拋。」所以她們多懸燈彩於自家的屋檐下,自己又提了燈在懸著的燈下走過,說如此行動。這年就可生男孩。
姑娘門看中如意郎君,元宵夜間要去愉他家的蔥或野菜。男人們要在元宵夜裡睡得很遲,說越遲則壽命越長。老翁老婦也有「聽香」的俗信,他們先在神前燒香禮拜,然後擲珓,依其方向持杯珓以行,竊聽路人言語,或站立人家牆外。聽得第一句話,帶回神前擲珓,以卜一年凶吉。文人們集合在燈下,大家射文虎,這稱「燈猜」。
台灣北部,元宵之夜,大家都要出迎火神,他們把火神像放在沒頂的轎子里,由兩個赤身露腿的青年抬著跑,途經之處,家家放紙炮相迎。
金龍銀斗鬧元宵
每逢春節或元宵佳節,在廣東著名僑鄉和台灣籍祖地豐順縣的西南邊陲的埔寨區,素有「金龍」、「銀斗」鬧新春的民間活動。
豐順縣埔寨區燒「金龍」、」銀斗」的活動始於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相傳遠古的時候,東海龍王的第21個孫子叫濁龍,被祖父派到南粵蓮花山脈管轄赤嶺(據說就是現在的埔寨區)。這條龍上任後,胡作非為,魚肉百姓,把這塊地方搞得烏煙瘴氣。群眾忍無可忍,上告老龍王。龍王命其小女兒清風,佩斬龍寶劍趕卦南粵。一日,趁濁龍爛醉如泥時殺了它,將其斬成龍頭、龍頸、龍身、龍尾四段。清風把斬下的龍頭帶回龍宮向父王稟報,留下其餘三段,變成現今豐順縣埔寨區的龍身。揭陽、揭西、豐順三縣交界的龍頸(即現在的龍頸水庫),揭陽縣的龍尾。後來,埔寨區人把這一動人的民間傳說,巧妙地通過燒「金龍」、「銀斗」的形式流傳下來了。
先說燒「銀斗」。平展的廣場上,溶溶夜晚,只聽震耳欲聾的銑炮響了,在鑼鼓聲中,數百名小夥子揮舞火炬,冒著嚴寒,上身赤膊沿場飛轉。由當地長輩,名人或僑領、僑賢點火之後,只見無數的小火箭射向「銀斗」首級。「銀斗」倏地一變,展現出「孔雀開屏」的新姿,但見在煙火中顯現出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這時,「銀斗」中悠悠飄降奪目四射的「對聯」,上面寫著「歡度新春(元宵)佳氣,祝君萬事如意」等詞句。「銀斗」燒至最高一層,便顯示出高掛的花籃,其中各層的火箭這時也萬箭齊發,火蛇、銀花、金珠鋪天蓋地而來,真是令人如置身於殊花異卉之中,目不暇接。
燒「銀斗」節目告一段落時,在漆黑的夜幕下,「金龍」登場了。在綉球引路下,20多位體格魁梧的青年擎龍火,舉著高5米,身長30餘米的火龍,恰似從絳霧迷濛中出來。在一片喜炮聲中,後面跟著的五六十位青年,手擎「小龍」、「金鯉」、「龍蝦」、「鰲魚」等,組成一支氣勢磅礴的隊伍。突然,金龍從口中吐出五光十色的金珠,頓時龍身四周發射出五彩繽紛、光芒萬丈的變幻珍珠,霎然間,金龍又轉吐爭妍爭奇,儀態姿容遞變的赤、橙、黃、綠、青、藍、紫的色異形同的菊花樓空。這人間奇麗的盛景,彷彿把觀眾都帶進蓬萊仙境去了。
潮汕元宵習俗
潮汕一帶如當年有產男孩的人家,自農歷十一日起,陸續到鄉中大宗詞堂掛燈。有錢人家的燈屏四至五層,普通人家一至二層。燈屏內容,多是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如《仙姬送子》、《郭子儀慶壽》、《皤桃會》、〉《鳳儀亭》等等。燈屏上各種人物,均用泥塑及各色布料製成,造型殊異,栩栩如生。每座燈屏下面貼著的紅紙上寫明該戶姓名,以讓人們觀賞比較。從十一日掛燈這一天起,稱為「起燈」,實則「起丁」。意即新出生男孩(男丁〕入族的儀式,也是含祝前程光明遠大之意,所有起燈的人家,自起燈之日起,每晚都要到大宗祠堂去點燈,直至十八日為止。
元宵節,家家戶戶門前掛上紅燈,表示迎祥。鄉中組織游燈賽會,參加賽會各式花燈,造型不一,精製美觀。如蓮花燈、梅花燈、鯉魚燈,走馬燈、山水書畫燈以及款式多樣的宮燈,匯成一條火龍,輝煌如同白晝。正如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描繪當時元宵盛會「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佳句一樣。加上化裝「扮景」踩高蹺,潮州鑼鼓鬧元宵,熱鬧異常。
正月十五元宵夜、潮汕各地還有所謂「新娘落祠堂」的習俗;凡是鄉中當年新婚的新娘,是晚要到宗祠里觀燈。新娘事前抹粉打扮,身穿紅色大衣,下圍長裙,頭戴鳳冠,珠廉垂面。普通人家則戴「文明帽」(用染色羽毛及色絨紮成半月形),再用二丈多長,中間扎一團大花的紅綢,縛戴於「文明帽」,紅綢帶從兩鬢下垂至腳,身穿紅色花長衫,窈窈多姿,宛若仙姬。然後由伴娘(一至二人〕護陪到祠堂觀燈。
宗祠內面,燈燭輝煌,人們熙熙攘攘,爭擠觀燈看新娘,新娘來到祠堂,先由伴娘點燃三燭香,讓新娘頂香跪拜祖宗,祈求明年得子。拜完祖宗,伴娘偕新娘繞堂一周,逐屏觀燈。其後,新娘步出祠堂,婷立祠階看戲(潮劇),讓人們觀賞。這時人們蜂擁圍觀,男性青年尤甚,你推我擠,巴不得擠到新娘面前一飽眼福。新娘看戲只是一種形式,為時不長,旋即由伴娘護送新娘回家。這一習俗,謂之「新娘落桐堂」。
翌日,掛燈的人家,大擺筵席,廣清親朋赴宴慶喜,俗稱「吃丁酒」。
十八日掛燈儀式結束,起燈人家把燈從祠里攜回家中,以求明年再得子,謂之「謝燈」。
砍石燈會
元宵之夜,古鎮殃石歷來有燈會之舉,屆晚街頭巷民鼓樂喧天,櫓下窗前,張燈結綵,一支支色彩絢麗的迎燈隊伍擁上街頭。在鑼鼓絲竹聲中載歌載舞緩緩行進,觀燈的人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把個殃石鎮圍得水泄不通,實在是當地最有影響的民俗活動之一。
砍石燈會據傳始於唐而盛於宋,距個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它的特點是靜態(張燈結綵)與動態(迎燈、游燈)相結合,與歷代都城的燈會既相似而又不同。據《陝川圖志》等地方書籍記載自夏歷正月十三日采竹結棚於通燈中至十八日方息。燈期始為三天後添兩天俗以五夜晴明為五穀豐登之兆。迎燈隊伍先以火流星開底繼而是彈柱火把,彩旗、硬牌、管弦,然後是山水花卉燈、飛禽走獸燈、蟲魚蜂蝶燈、亭台樓閣燈、珠簾傘燈等到最後以火流星殿。真是「人樹銀花滿街舞、蕭鼓暄聞到天明」。砍石燈會的另一個特點是,在展出燈彩的同晚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活動。有的放焰火,叫作「賽月明」;又作金化墜地,稱為「滴滴金」藉此娛樂賓客。有的以焰硝鐵屑雜製作蘭惠、梅、菊,木蘭、水仙之狀,閃爍如生,形成奇觀,相對角稱作「賽花」。宋代著名的女詩人朱淑貞曾寫過這樣一首詩「去年元夜花市燈如晝。日上柳梢兒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言衫袖。」寫一個女子追求愛情自由不能得的心情。極其凄楚動人。由此可見燈會歷史的悠久。砍石燈會的第三個也是主要的特點,展出的燈彩以針刺花紋著稱於世。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是用針在燈上精心刺出各種圖案,或是山水花卉,或是鳥獸蟲魚和人物,或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紅樓夢》、《三國志》和《水滸傳》等故事,然後在燈中點燃蠟燭,或裝上電燈,光線透過針點顯出優美逼真的立體畫,瑰麗異常。難怪前人要用「火幅神功傳妙態,若比丹青覺更妍」的詩句來贊美它了。
其中以扎骨架和針工最主要,尤其是腕兒功夫極深,只要有一計不合規則就會前功盡棄。一件較復雜的燈彩工藝品往往要花上一年半載,甚至幾年才能完成。
殃石燈彩的品種繁多,題材豐富。人物燈有鍾馗捉鬼、劉海戲蠟等等。亭台樓閣燈有西湖台、玲玫培等名目;還有以18幅大型畫面組成的珠簾傘燈等,如千花萬卉爭艷,不僅譽滿全國。而馳名世界。
雙獅戲球
泉州花燈
福建泉州的花燈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地方色彩。據《泉州府志》記載,古代泉州花燈已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有的周圍燈火緣以練,綴以流蘇,鼓鳴於內,鍾應以外;有的燈火三層,香聞數里;真可謂音、形,色、香俱備,奇妙無比。
在泉州花燈中最為奇特的是香燈。這種燈呈八角宮燈。不但它的垂練、棱線、流蘇等全部用香珠八面,鑲有香土塑成的八仙,上下置有兩個大香盤,點燃之後,幽香陣陣,真是古色古香。據傳這種香燈原是閩南寺廟中供奉用的,後來傳到民間發展成為泉州別具一格的花燈。紙招蓮花燈則是泉州古老的傳統燈品,花瓣用色紙招成。泉州習俗元宵節娘家必須送給新婚的女兒、女婿一封蓮花燈,其中一紅一白,拌在新人床上。如今閩南人雖不信這種卜示,但元宵送蓮花燈的習俗依然保存下來,而且花燈做得更為別致精巧。料絲宮燈也是泉州傳統的燈藝後來失傳。新中國成立後,由著名刻紙老藝人李堯寶發掘出來。料絲燈用透明玻璃絲作吮上,蓋以各種古樸的刻紙圖案。燈光透過玻璃絲的折禮形成一道道霓虹燈似的光線,把一幅幅刻紙圖案襯托出來宛如浮雕,令人贊嘆不已。富有地方喜慶色彩的八結燈也是泉州人民喜愛的花燈。閩南民間喜慶風俗用一根紅繩打成回形八結,象徵吉祥,八結燈仿此造型。在傳統八結燈的基礎上,現在泉州人民又創作了大紅八結燈。它構思十分新穎,在八結之中各嵌有一種精巧的小圓燈稱為團結燈。
燈謎和吃元宵
所謂「燈猜」,就是」燈謎」。
山西洪洞,文人們出遊看燈粘詩藏謎,叫做「打燈」。江蘇嘉定把藏頭詩句和贈送什物,掛在壁上,待人猜中取去。這」燈謎」,又稱「彈壁」。江蘇高郵,結燈社出各種燈謎,大家猜測,稱為「打虎」。江蘇儀征,有藏頭詩句,任人揣測,中者贈以筆墨箋扇等,稱為「燈社」。浙江杭州也是將藏頭詩句任人揣測,稱謂「猜燈」。廣東各地,做成謎語懸賞猜中稱「燈信」。山東登州作燈於大街,文人們聚集猜中,稱「打獨腳虎」。一樣是燈謎各地有不同的名稱。元宵民間有特定的食物:江蘇武進照例吃「糖圓」。浙江湖州渴寧一帶,吃粉圓,稱為「燈圓」。江西永豐,以米粉做成丸,稱「上元圓」。江蘇淮安叫「湯圓」。江蘇無錫和靖江叫「團圓」。江蘇華亭,當晚歡宴,大家吃油錘珍珠圓子。河北定州則吃油錘粉圓。陝西咸寧稱」吃元宵圓」。遼寧沈陽、河北曲周等地那天吃的湯圓,都稱「元肖」。四川華陽,把碎米做成圓子。也稱」糖圓」。正月十五。這一天吃「元宵圓」,可以說是我國各地的傳統食俗。
據說,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周勃、陳乎勘平「諸呂之亂」,漢文帝登基這天正是正月十五。以後,每年這一天的晚上,他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慶祝。因「夜」在古語中又叫「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便將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每逢這天晚上。舉國上下都要張燈結綵歡度元宵節。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食品,用各種果餌作餡,外面裹以懦米粉滾成丸子,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味。女詩人朱淑貞在《米圓子》詩中贊曰:「輕回絕勝雞頭肉,滑膩偏宜蟹眼湯,這種糯米丸子在勺中時浮時沉,正如周必大在《平園續稿》中描繪的「星燦烏雲里,珠浮濁水中」,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人又改稱「元宵圓」。泉州和晉江一帝,「元宵圓」的製作方法一般是先將餡捏成圓粒,然後沾濕,放置在於糯米粉中不斷翻滾,反復數次,直到滾成適當的大小為止,其餡的調配以炒熟搗爛的花生為主,加上糖、芝麻,拌以冬爪糖和少量的鮮桔皮絲,甜而不膩,尤為膾炙人口。民國初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做了大總統。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一天到晚總是提心吊膽的。因為「元」和「袁」,「宵」與「消」同音,「元宵」有「袁世凱被消失」之嫌。他作賦心虛,便在1913年的元宵節下令將「元宵圓」改稱「湯圓」。袁世凱垮台後,大部分地區又恢復了「元宵圓」的名稱。
豐年之慶
農家在元宵,都希望一年能獲得好收成。因此,在浙江吳興菱湖一帶就曾流行「燒田蠶」的風俗。當晚,大家拿著精巧靈巧的紙燈,到上元橋去集中,有的放花炮,有的念贊詞,祈求今年五穀豐登和養蠶得利。江蘇嘉定農家當晚舉高高的火炬,遍照田間四隅,稱「照田蠶」。江蘇武進的田家,用禿帚、老麻黠、竹枝和蘆韋做成一丈來長的火炬,在田裡燃燒,這稱「照田財」。貴州赤水的農家,這天夜裡,要舉行攆除蝗蟲和耗子的俗行,方式是由孩子們點著燈和香枝,插在田間嘴裡又歌又唱以後,回到家中,從柴門裡面丟出去,關好門。浙江寧波人家拿著竹竿從廚房趕到寢室,又從寢室趕到門外,稱「趕蛇曳」,說這樣一來,可以使蛇、蟲、鼠等不再出現。
四川成都要舉行上元要用木頭搭起高高的架子,上面交叉的掛上許多紙糊的白果燈。據說,這燈會避除一切瘟疫。
迎紫姑
元宵之天,姑娘們有迎紫姑的俗行。湖北監利,湖南桂陽也都稱「迎紫姑」,是欲卜來年的蠶事或別的事情。河北永定稱「邀廁姑」。江蘇蘇州說「接坑姑娘」,不許男人參加。江蘇無錫叫「祭扛日娘娘」。福建廈門稱「祭娘娘」,這由5歲到16歲的姑娘們,備了花生、柏桔、菜飯和雞肉到廁所去祭她,各人要做一隻很小的布鞋夭祭完了把鞋子焚化,將鞋灰用菜時包好,然後拋到廁兒以供娘娘應用。雲南石屏稱「七姑娘」,請她的時候要念念有辭。河南桃源請6姑娘是在糞堆的前面。浙江紹興說請「灰吉姑娘」,這是由小姑娘到灶突的灰間去民用淘籮上覆女人用的包帽代表她,把她請到堂前。淘籮正前方插一隻筷子,由兩個女孩在旁各用手指臨空鉤住淘籮,另一個小姑娘跪地問卜。
落燈和走百病
北京昌平稱十六是「殘燈」日。這天各地都有「走百病」的俗行。安徽壽春,陝西臨漁,山西大同,河北水平、江蘇江寧,四川成都,察哈爾蔚州,男女都離家出遊,叫「走百病」。雲南征凰老少相諧出底還得插香在路旁。吉林民間婦女群步平沙、或相繼打滾,說能」脫晦氣」。江蘇武進,婦女夜裡出遊,在街上要走過三座橋。江蘇通州要到正月十六才算「落燈」。江蘇儀征,泰縣「落燈」吃面,有諺民「上燈圓子落燈面」。湖北武昌,這天會合全鄉的龍燈於伺廟里,將首尾燒掉,龍身保留到明年再用。廣東陽江把紙燈焚化。又把所有新年點綴的東西收藏起來。於是這個元宵燈節就完全渡過了。
北京上元花燈今昔
上元節俗稱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每逢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觀花燈。北京的上元花燈,源遠流長。自清康熙年間至「六七事變」前的二百七十餘年,大概可分為三個階段;一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脯燈期」;二為嘉慶至光緒的「自由放燈期」;三為「以電代燭時期」。
大脯燈期,侶稱「故宮燈」。「大踴」,按《史記》雲:「天下歡樂大飲酒也」,即皇帝特旨命令天下百姓共同歡聚飲酒。慶賀佳節。大脯燈可分內燈、外燈兩種。據《葯鄉贅筆》記載:康熙二十二年癸亥正月,朝廷發瘠主一千兩。在後宰門(即今地安門)架高台,命梨園演《目連傳奇》劇目,先是江寧蘇浙三處織倉各制獻蟒袍玉帶,珠鳳冠、魚鱗甲,俱以黃金、白銀為之。彩燈花爆,晝夜不絕,這就是古代所稱的「大脯」。按上述放燈、演劇的地方就是現在景山壽皇殿北牆外、景山後街。當時街左右有雁翅樓(早已拆除調由內務府在這里設立」官看台」,皇帝親自登台向窮苦百姓拋錢施花燈。鞭炮晝夜不停、可見當時盛況。這是內燈也就是在內城放燈。另據《清稗類鈔》所載:「康熙乙丑元久聖袒命於南海子大放燈火。使臣民縱觀,仿大醉之意。」南海子即今南苑。當時,先在南苑行官外約里許方圓,周植拭木(斜埋在地上的木樁調絡以紅虯,然後在其中建起四個大棚內懸火箱,又在平地樹起八桿,上懸旗蠢,官民老少男婦,都允許進去觀看。待行宮內撤仗張燈底有宮眷五個人:從裡面出來,皆紅裳甩衣,被以雜彩,人擔兩燈,各踞方位,高低盤爵,若墾芒徹無珠光燈趴形成奇觀。
自由放燈期,自乾隆末以來,昇平日便由放官燈轉入商民自由放燈。清宮上元花燈多在圓明園山上舉行,有時在宮內或北淳公園內舉行,將康熙朝故宮燈與民同樂,改變為皇家在宮廷內獨自觀燈,一般商民也由於生活富裕,自己隨意放燈。自由放燈可分四種,衙燈、場火、廟燈、鋪燈。衙凡是清廷所屬各衙門口放燈。這種燈本來在康熙時就有,而且清政府撥有專款。自從嘉慶初年以民由撥專款改為捐款,再由各衙門略為補助。每逢節日,便有衙門拿著捐款簿子向各商號、富戶捐款。
場火,俗稱「捐煙火會」,是各街道有勢力而又好出風頭的商戶,勾結一些地痞流氓,挨家挨戶要錢,美其名曰「放盒子錢」,用這筆錢購買大批花炮。在附近廣場燃放。自正月十二夜到正月十六,在這五天里通宵煙花自由施放。此時人山人海,萬頭攢動,有的丟孩子,有的失綉鞋,甚至有擠倒踩死的,也有地痞流氓趁機調戲婦女的。當時西城太平湖、二廊廟、花園宮、後坑和東北城的空場地,均有此種場火會。廟燈,是當時各寺廟所懸的燈,如西城的都城隍廟、都土地廟。東城的呂公堂、二郎廟;大興縣的城隍廟、北城的火神廟、關帝廟等處均甚著名。光緒庚幹事變以前由於物價上漲,生活費用日高,人民負擔過重,各廟收入甚微,乃先後停辦。
鋪凡是各商店在節日懸掛花燈和放焰火花盒。這種燈兒在清末民國初年最盛,是北京著名的燈火。如各姜店以冰燈及麥芽龍燈著名;燈扇鋪和專賣紗燈的商店,各式官燈、桂燈、人物燈等式樣齊全。各大鋪雖然也以紗燈著稱,但門前所掛紅色牛角泡子排燈,為這一行業獨有;綢緞庄的紗燈,在繪畫方面十分細,有整套的《三國志》、《西遊記》、《紅樓夢》圖畫,頗似現在的「小人書」。以電代燭時期是從清宣統時期至「七七事變」以前。這一時期,每年只有「廟燈」和」鋪燈」。廟燈還是宛平城隍廟、白雲觀和東華門三處。這三處的燈還是老樣子。鋪燈則多改用電燈代替蠟燭,尤其是民國初年的「新世界」和「城南遊藝園」以及前門大柵欄、二條帶完全用電燈加配主體燈架繪制各種花卉、人物製成。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又增加花盒,曾轟動一時。「七七事變」後由於民不聊生,花燈逐漸衰落。
現在,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元宵燈會不但恢復了,而且還有了新的發展。
塔爾寺燈節
塔爾寺亦稱「塔兒寺」,藏語叫「拱本」,意思是十萬佛像。它是青藏高原喇嘛教格魯派著名的六大寺廟之一,座落在青海省惶中縣魯沙爾鎮境內,離古城西寧僅二、三十公里。據藏漢歷史文獻記載。這里是喇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宗喀巴生於公元1357年,本名叫羅桑扎巴。宗喀巴是他弟子和信徒給他起的尊稱,意思是惶水之濱人,據西藏佛教(即喇嘛教)史料記載和當地傳說,宗喀巴生下來地方後來在上面長起一棵菩提樹,他的生母就在樹旁建了一座小塔。1424年又有人修建了一個較大的塔。1419年宗喀巴在拉薩圓寂後,他的弟子和信徒為了紀念他,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1年)在這里開始建寺,經過上百年的經營,才發展為今日擁有殿宇、佛塔、僧舍等多餘處建築的古代建築群,佔地面積達六百餘頃。整個寺院建築在林木蒼翠的山坡上,依山高低錯落,具有高超的藏漢建築藝術相結合的特點。進入大殿,迎面矗立著高達12.5米的大銀塔,上面裹著潔白的哈達,殿內供奉著宗喀巴神座,高約一丈,系純金鑄造,是件稀有珍品。1961年國務院頒布塔爾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塔爾寺素以「酥油花燈」著稱。有的稱這種酥油燈為「塔爾寺燈」,有的叫稱為「乍酥拙花」。塔爾寺燈節每年農歷正月十五舉行。此日也是我國傳統的元宵節。這天晚上,從西藏、四川、雲南、甘肅、內蒙古以及青海各地來的成千上萬的農牧民在萬盞燈火下飽覽享有盛名的酥油花。酥油花又叫「扒」,也是塔爾寺的「三絕」(繪畫堆綉、木刻和油塑)之一。酥油使用晶瑩潔白。松軟細膩的酥油配上各種顏料,塑成各種珍奇的花朵。人物或其他形象用木架支撐,陳列於講經殿之前。油塑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持的藝術風格,而且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多彩。有奇花異草,有千姿百態的珍禽異獸,有生動逼真的山川圖案,有小巧玲瓏的亭台樓閣,有取材於佛經故事的歷史人物等。這些五彩繽紛的酥油花塑雕,在燈火的映襯下與金碧輝煌的四周殿堂相映成輝。前人詩雲:「元宵盛法會,冷月正
3、誰知道廣東梅州的客家風俗
我是從參考資料那提供的網址裡面復制過來的。
客家人就是熱情好客,特別是世界客都梅州!客家傳統
客家人作為古代中原人的後代,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可集中概括為艱苦奮斗、熱情好客、尊師重教、愛國愛鄉。客家人從中原遷移到閩粵贛地區,由於平原地區已被原住民占據,一般只能定居在貧瘠山區,因而生活艱苦,必須奮斗。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家婦女,以勤勞賢淑聞名天下,農活家務都出色,家庭觀念特別強,有「鐵漢」之稱;早期客家人作為移民,居住在人煙稀少、落後偏僻的山區,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團結互助共同克服困難的意識也就特別強,雖然生活艱苦,但養成了熱情好客的文化傳統;客家先民從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數都有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因而文化素質較高,歷來有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其中梅州表現最為突出,被譽為「文化之鄉」。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舊稱「外江戲」、「興梅漢戲」,1933年改稱漢劇。流行於廣東的梅縣、汕頭和粵東北、粵閩贛邊區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間,徽劇傳入廣東後形成。 廣東漢劇的表演程式與京劇、湘劇、祁劇、湖北漢劇等劇種大同小異,但也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它的武功屬南派,臉譜有百多種,以黑、紅、白三色為主,黑色象徵剛勇,紅色象徵忠賢,白色和青色象徵陰險、奸詐。廣東漢劇的音樂唱腔以皮黃為主,兼收崑曲、高腔、吹腔、小調等,並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實淳厚,高昂悲壯,是廣東漢劇音樂唱腔固有的風格特點。其角色行當分公腳、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紅凈、烏凈、丑腳等九大行。它的伴奏樂器也頗有特色,頭弦、大蘇鑼及號頭是廣東漢劇特有的伴奏樂器。 廣東漢劇傳統劇目有八百多個。較著名的有《百里奚認妻》、《齊王求將》,現代劇目《一袋麥種》。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以梅縣話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布在廣東的東部和北部地區,全省約有二十多個縣市屬客家方言區。它以梅縣話為標准,因為梅縣話影響大,語言較清晰。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遷移中形成的一種漢語方言。東晉以前,客家先民原來聚居在中原一帶。西晉末,中原地區發生了各種戰爭和自然災害,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南移。有的移居於湖北、湖南等地,後又經唐末五代十國的離亂,又有的進一步南遷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又進一步移入廣東,逐漸入居粵東一帶。宋代戶口有主戶和客戶之分,分,後來者入客戶,故有客家之稱。在移居的過程中,由於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時間,至唐、宋時期方入粵,因此其方言較接近兩湖方言。在廣東四種方言中,也顯得與普通話差異最小。客家方言有六個音調,平、入聲分陰、陽,上、去聲不分,保留了六個古人聲韻尾。其書面語與口頭語在語音上有較大差別。此外,客家先民本用北方話,入居廣東後,受著不同廣東方言和地理歷史環境影響,因而逐漸消失了捲舌音。
鬧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農歷年頭一個月圓之夜,它象徵著幸福美滿。廣大僑鄉人民迎神賽會。鬧大鑼鼓,舞金獅,迎花燈,燒煙火,以祈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吉祥如意。豐順縣埔寨鎮元宵之夜迎鑼鼓,燒「煙架」、「火龍」,久負盛名,飲譽海內外。據傳,埔寨燒火龍己有二三百年歷史。起初是由硫磺、白硝、木炭未製成火葯,做火箭、火花、大犁等燃放,經過幾百年來的不斷演變,煙架由原來的五七架發展到今十三架,高達十多米;火龍由原來的三四段發展到今十一段,長達三十餘米。並採用有聲有色的煙花,表演奇特,驚險壯觀。在廣場上,禮炮三聲巨響,在鑼鼓聲中,舞龍開始,百來個小夥子揮舞火炬,赤膊飛路登場,二十多個壯士高舉五米龍頭,由綉球引路,近百名勇士手擎「金鯉」、「龍蝦」、「鰲魚」漫遊廣場。由長者點燃引火索,龍口吐出金珠來後,各段火龍發出五光十色的火花,火箭呼嘯騰空,五彩繽紛。舞龍者在火海中翻騰,場面壯觀。現在,埔寨火龍已騰躍於揭陽、梅縣、深圳等地。人民畫報、中央電視台等十數家報刊、電台均作過報道。
最後我作為梅州人非常榮幸能回答你這個問題,歡迎來梅州!
4、求梅州地區客家風俗習慣,急急急!!謝謝
客家人就是熱情好客,特別是世界客都梅州!客家傳統
客家人作為古代中原人的後代,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可集中概括為艱苦奮斗、熱情好客、尊師重教、愛國愛鄉。客家人從中原遷移到閩粵贛地區,由於平原地區已被原住民占據,一般只能定居在貧瘠山區,因而生活艱苦,必須奮斗。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家婦女,以勤勞賢淑聞名天下,農活家務都出色,家庭觀念特別強,有「鐵漢」之稱;早期客家人作為移民,居住在人煙稀少、落後偏僻的山區,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團結互助共同克服困難的意識也就特別強,雖然生活艱苦,但養成了熱情好客的文化傳統;客家先民從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數都有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因而文化素質較高,歷來有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其中梅州表現最為突出,被譽為「文化之鄉」。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舊稱「外江戲」、「興梅漢戲」,1933年改稱漢劇。流行於廣東的梅縣、汕頭和粵東北、粵閩贛邊區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間,徽劇傳入廣東後形成。 廣東漢劇的表演程式與京劇、湘劇、祁劇、湖北漢劇等劇種大同小異,但也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它的武功屬南派,臉譜有百多種,以黑、紅、白三色為主,黑色象徵剛勇,紅色象徵忠賢,白色和青色象徵陰險、奸詐。廣東漢劇的音樂唱腔以皮黃為主,兼收崑曲、高腔、吹腔、小調等,並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實淳厚,高昂悲壯,是廣東漢劇音樂唱腔固有的風格特點。其角色行當分公腳、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紅凈、烏凈、丑腳等九大行。它的伴奏樂器也頗有特色,頭弦、大蘇鑼及號頭是廣東漢劇特有的伴奏樂器。 廣東漢劇傳統劇目有八百多個。較著名的有《百里奚認妻》、《齊王求將》,現代劇目《一袋麥種》。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以梅縣話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布在廣東的東部和北部地區,全省約有二十多個縣市屬客家方言區。它以梅縣話為標准,因為梅縣話影響大,語言較清晰。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遷移中形成的一種漢語方言。東晉以前,客家先民原來聚居在中原一帶。西晉末,中原地區發生了各種戰爭和自然災害,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南移。有的移居於湖北、湖南等地,後又經唐末五代十國的離亂,又有的進一步南遷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又進一步移入廣東,逐漸入居粵東一帶。宋代戶口有主戶和客戶之分,分,後來者入客戶,故有客家之稱。在移居的過程中,由於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時間,至唐、宋時期方入粵,因此其方言較接近兩湖方言。在廣東四種方言中,也顯得與普通話差異最小。客家方言有六個音調,平、入聲分陰、陽,上、去聲不分,保留了六個古人聲韻尾。其書面語與口頭語在語音上有較大差別。此外,客家先民本用北方話,入居廣東後,受著不同廣東方言和地理歷史環境影響,因而逐漸消失了捲舌音。
鬧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農歷年頭一個月圓之夜,它象徵著幸福美滿。廣大僑鄉人民迎神賽會。鬧大鑼鼓,舞金獅,迎花燈,燒煙火,以祈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吉祥如意。豐順縣埔寨鎮元宵之夜迎鑼鼓,燒「煙架」、「火龍」,久負盛名,飲譽海內外。據傳,埔寨燒火龍己有二三百年歷史。起初是由硫磺、白硝、木炭未製成火葯,做火箭、火花、大犁等燃放,經過幾百年來的不斷演變,煙架由原來的五七架發展到今十三架,高達十多米;火龍由原來的三四段發展到今十一段,長達三十餘米。並採用有聲有色的煙花,表演奇特,驚險壯觀。在廣場上,禮炮三聲巨響,在鑼鼓聲中,舞龍開始,百來個小夥子揮舞火炬,赤膊飛路登場,二十多個壯士高舉五米龍頭,由綉球引路,近百名勇士手擎「金鯉」、「龍蝦」、「鰲魚」漫遊廣場。由長者點燃引火索,龍口吐出金珠來後,各段火龍發出五光十色的火花,火箭呼嘯騰空,五彩繽紛。舞龍者在火海中翻騰,場面壯觀。現在,埔寨火龍已騰躍於揭陽、梅縣、深圳等地。人民畫報、中央電視台等十數家報刊、電台均作過報道。
最後我作為梅州人非常榮幸能回答你這個問題,歡迎來梅州!
5、去柬埔寨旅遊安全嗎?
柬埔寨旅行非常安全,柬埔寨還是比較窮的,當地的消費水平比較低,所以在柬埔寨旅行花很少的錢可以享受很棒的旅程,只要晚上不在外面亂晃就好了。
6、您好,作為一名梅州人,我很希望您告訴我一些梅州的風俗,由於我現住在南京,沒有辦法去梅州,所以……
梅州的部分風俗
客家人作為古代中原人的後代,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可集中概括為艱苦奮斗、熱情好客、尊師重教、愛國愛鄉。客家人從中原遷移到閩粵贛地區,由於平原地區已被原住民占據,一般只能定居在貧瘠山區,因而生活艱苦,必須奮斗。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家婦女,以勤勞賢淑聞名天下,農活家務都出色,家庭觀念特別強,有「鐵漢」之稱;早期客家人作為移民,居住在人煙稀少、落後偏僻的山區,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團結互助共同克服困難的意識也就特別強,雖然生活艱苦,但養成了熱情好客的文化傳統;客家先民從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數都有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因而文化素質較高,歷來有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其中梅州表現最為突出,被譽為「文化之鄉」。
風俗是一個民族在生產、服飾、飲食、居住、婚姻、喪葬、節慶、娛樂、禮儀、信仰等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廣泛流行的、經常重復出的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就是人們自覺的喜好、風氣、習尚和禁忌等,它流行於民間,為大眾所自覺傳承。
生活習俗
服飾 舊時用自織的織家機布制被和衣著,今已淘汰,清至民國初期,官吏豪紳及儒生穿長袍馬掛,平民男女服裝為開襟式,女的為在則開襟上衣,稱大襟衫,衣長齊膝,現在服飾多樣中西服盛行。
鞋帽 舊時有布鞋,俗名阿姆鞋。草鞋和粵俗傳統木履,現時的品種多,式樣日趨新穎,舊時冬天男人戴氈帽、禮帽和棉帽。婦女冬日戴帽(頭裙)藍布所做。
飲食 一日三餐,米飯為主。舊時早上用鍋煮飯,用罩撈把飯撈起,盛於飯曾瓦 中,供一天吃,傳統名菜、名吃有「蒜頭燜豬肉」、「燜狗肉」、「炒雞酒」、「鹽火局 雞」、「扣肉」、「蘸仔鴨」、「釀豆腐」、「魚生」、「仙人板」、「豬油板」、「鍋篤板」、「黃板」等。
民居 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客家民居是「圍龍屋」,它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疇交錯的小丘前。其所採用的建築工藝,是中原漢族建築藝術中最先進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結合的形式,其結構一般是「一進三廳兩廂一圍」。屋前有一曬禾坪,大門之內,分上、中、下3個大廳;左右分兩廂或四廂,以兩廂向後延伸,形成馬蹄形的後圍,其特點是以南北子午為半軸,左右對稱,以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後的圍龍屋結合成一個大極形整體。
7、東埔寨是哪個國家
東埔寨即柬埔寨王國。
柬埔寨也稱高棉,位於中南半島,西部及西北部與泰國接壤,東北部與寮國交界,東部及東南部與越南毗鄰,南部面向暹羅灣。柬埔寨人口約1500萬,高棉族占總人口80%。華人華僑約100萬。
柬埔寨領土為碟狀盆地,三面被丘陵與山脈環繞,中部為廣闊而富庶的平原,佔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境內有湄公河和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薩湖(又稱金邊湖),首都金邊。
(7)桌埔寨風俗擴展資料:
柬埔寨的文化:
1、語言
高棉語為柬埔寨通用語言,與英語均為官方語言。
2、宗教
佛教為柬埔寨國教,95%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伊斯蘭教徒占人口的2%,其他佔3%。
3、餐飲
柬埔寨人以大米為主食,喜食素菜,但逢年過節,他們的餐桌上還是有魚有肉,菜餚十分豐富。他們偏愛辣、甜、酸的味道,辣椒、蔥、姜、大蒜是不可缺少的調料。他們很欣賞中國的廣東菜和雲南菜。飲酒較普遍,水果亦可作下酒物。他們飯後有漱口的習慣。
8、溫州元宵節有什麼風俗?
溫州元宵節的風俗有:
1、猜燈謎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增添節日氣氛。「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深受社會各階層歡迎。
2、燒火龍
埔寨「燒火龍」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每逢元宵節便舉行火龍表演活動,祈求風調雨順,歲歲平安。場面熱鬧而壯觀。擎舉「火龍」的勇士們則光著肩膀,任由火花濺灑在身上。
3、逛廟會
逛廟會是老百姓沿襲多年的重要習俗。廟會期間,各類民間藝人紛紛前來表演,節目可謂五花八門。
4、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耍龍燈,載歌載舞的節日氛圍,流傳於很多地方。
5、鬧花燈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
6、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在廣場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台,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9、廣東的民風民俗
1、舞獅
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五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都由二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它是廣東各個節慶日中最常見的表演活動。
2、英歌
所謂北有秧歌,南有英歌。廣東的普寧、潮陽、惠來、陸豐甲子、潮安等地有英歌,其中以普寧、潮陽的英歌最有名。英歌是潮汕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廣場情緒舞蹈,起源於明代中期,以梁山108好漢為原形。表演者或持英歌棰或持圓鼓,糅合武術套路舞蹈等等藝術形式,氣勢粗獷豪邁。
3、燒塔
燒塔是中秋傳統節日潮汕地區開展的一項民俗活動,相傳它是漢人反抗元朝殘暴統治的起義信號。潮汕燒塔多為青少年玩樂活動,中秋前幾天,青少年們就忙碌起來,四處撿拾殘破瓦片,積聚枯樹枝、廢木片木塊,於中秋下午就開始砌瓦塔。
月亮升至半空以後瓦塔開始燃燒起來,至燃燒猛烈時,瓦片被燒得通紅透亮,塔口的火焰直沖雲天,就在這個時候,人們把粗粒的海鹽,一大把一大把地撒向塔里,瓦塔發出像鞭炮一樣的噼啪響聲,再撒上硫磺,燃放出藍色光焰,十分壯觀,招引廣大群眾圍觀欣賞。
有的地方,還把燒塔作為競賽項目,塔建得高、燒得美和旺的,經群眾評議後給予獎勵。
4、燒龍
最有名的就是豐順的埔寨燒龍。人們會在節日的夜晚聚集在舞龍場,在大炮仗的巨響下觀看燒龍表演。
先是幾十個年輕人舉著燃燒的竹纜在場內奔跑,接著,身上裝滿煙花的巨龍出場,舞龍者舉著龍在場內舞龍,最後,龍頭開始噴火,龍身燒起來後則煙花齊放,鑼聲和鞭炮聲響徹雲霄,絢爛的火龍滿場飛舞,景象十分壯觀。
5、宵夜
宵夜是廣州人的生活習俗,一般是晚間十時以後,故名「宵夜」,或叫「夜宵」。宵夜的方式因人而異:有的晚上自己動手煮食。
有的單獨或邀三五知己好友到街邊大排檔或茶樓食肆的夜市中進食,因而市裡漸漸地形成了多條「夜食街」,以及各個茶樓酒店中的「夜市」茶座。茶樓中的夜市往往開設有音樂茶座,以招徠食客。
6、飲早茶
廣州人喜愛飲茶,尤其愛飲早茶。早上見面,往往以「飲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嗎」)作為問候,可見對飲茶的喜好。飲茶是廣州人的生活習俗。民間流傳著「清晨一壺茶,不用找醫家」的諺語。
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習慣叫茶居)飲茶。不僅飲早茶,還要吃點心(作為早餐);不僅飲早茶,還要飲下午茶、夜茶;不僅填飽肚皮,還順便傳播新聞、敘說友情、洽談生意。可見,廣州人的飲茶實際上是一種社會交際的方式。
這也正是廣州茶樓業為什麼歷百年而長盛不衰的一個重要和根本原因。在廣州老字型大小飲食店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當年的茶樓、茶居。
7、飲涼茶
飲涼茶也是廣州人常年的一個生活習慣。所謂涼茶,是指將葯性寒涼和能消解內熱的中草葯煎水作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冬日乾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
廣州的涼茶歷史修久,涼茶品種甚多,有王老吉涼茶、三虎堂涼茶、黃振龍涼茶、大聲公涼茶、石歧涼茶、廿四味涼茶、葫蘆茶、健康涼茶、金銀菊五花茶、古瓜干涼茶等;甚至連龜苓膏湯、生魚葛菜湯、紅蘿卜竹蔗水等,也成為廣州人喜愛的傳統老牌涼茶。
10、梅州家鄉的風俗是什麼?
梅州家鄉的風俗:
1、燒火龍:埔寨火龍是梅州市豐順縣埔寨鎮村民鬧元宵的獨特傳統節日。據《豐順縣志》記載,早在乾隆六年,埔寨鎮就有火龍表演的習慣。
2、 在客家地區,正月初一凌晨打開大門,有的地方又稱接財神。過去每年選擇吉時,現多以零時為准。大門一開,鞭炮聲立即響成一片,萬爆齊鳴此起彼伏。人們競相歡叫,熱鬧非常,在爆竹聲中迎來了新的一年。
3、客家文化特色 梅州是久負盛名的人文秀區,是客家歷史文化遺產的聚集地。客家方言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是客家人的重要情感紐帶。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在勞動生活中集體創造的民間文藝形式,其中以客家情歌最為精彩。
4、客家建築風格 :圍龍式圍屋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整體呈圓形,猶如太極圖,多依山而建。還有土樓、走馬樓、五鳳樓、四點金等多種建築形式。
5、客家飲食文化 :以梅州菜為代表的客家菜,味鮮咸,特色菜有鹽焗雞,釀豆腐,梅菜扣肉,醋溜魚,炒魚肚等等。
6、初一,是新的一年開始,天還未亮,到處燃放鞭炮,人人說好話,互相道賀。一早,金獅隊敲鑼打鼓,串村過戶,到每家「拜新年」。年初二,是客家人轉妹(娘)家、探親訪友的一天。家家熱情待客,處處談笑風生,說不盡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