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中國百年風俗變遷

中國百年風俗變遷

發布時間: 2022-08-12 01:32:40

1、中國百年社會風俗變遷的特點

中國近代社會習俗變遷的原因中國近代興起於晚清,高漲於民國的社會習俗的嬗變並不是即時出現的,它是由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中諸種因素綜合造成的。一、變遷之根源— — 社會的變異性社會的傳承性與歷史的繼承性使人類社會不斷「翻版」著歷史,但社會的變異性卻能不斷使其推陳出新。中國近代的社會習俗就是在這種力量的推動下,開始在新的領域嶄露頭角的。就中國近代社會習俗的嬗變而言,這種合力則更多的源自於東西文明的相互沖撞之中。眾所周知,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外國傳教士和侵略軍進入中國,西方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隨之而至。不管中國人是主動亦或被動的接受西方的文明,中國的文化都必須做出回應。於是,洋務派出現了,維新派問世了,他們不斷利用其在政治上的優勢和學識上的擅長,開始了一場以「中體西用」的提出為口號,以繼承發揚傳統的學術文化為主體,並注意吸納西方文化的文化運動。這樣,在中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中,在新舊事物的摒棄與吸收中,社會變化了,風氣開化了,而作為社會生活構成元素之一的社會習俗自然會另有一番新的景象。二、變遷之趨向— — 政治的導向性社會習俗作為政治生活的一個寫照,又往往和政治的導向、政府的政策聯系在一起。一個政府常常從維持其統治的角度出發,干涉百姓的生活習俗。早在l 9世紀60年代,太平天國就採取了一系列反舊俗的措施;同時,他們還進行禮俗方面的改革,包括對服飾、禮儀、宗教、婚喪、稱謂等方面做出的規定。到清朝「預備立憲」時期,清政府也採取了一系列移風易俗的舉措,包括:廢除滿漢通婚的禁令等。辛亥革命後,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從維護革命成果,掃除封建專制的目的出發,發布了一系列改革風俗的條規,內容涉及禁賣人口、禁止體罰、保護民權、嚴禁鴉片、禁止賭博、管制娼妓、改革歷法、改變稱呼、限期剪辮、勸禁纏足、改革禮儀、樹立新風等各個方面。同時,在政府的有力推動下,以風俗改良為宗旨的社會團體應時而出,它們的宣傳與政府的政策遙相呼應。一時間,在全國各地出現了一股聲勢浩大的移風易俗、除舊布新的潮流,社會面貌和風俗習慣大為改觀。三、變遷之催化— — 商業發展的趨利性鴉片戰爭以後,在西方觀念的影響下,「重商」政策開始推行,於是,許多人棄農經商,甚至出現了全國經商之勢,世人重商一度成為領導潮流的時尚。「重義輕利」的古訓被人們拋之腦後,取而代之的是對「唯利是圖」的追求;誠實守信的經商之道也逐漸褪色,講排場,比豪華和及時行樂成為一時的風氣。社會上攀比現象日益嚴重,這種社會風氣使很多人開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促進了當時社會風俗的變遷.。四、變遷之前奏— — 思想的革新性l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30年間,是中國的思想界之大革命階段。西方先進國家的入侵,先進文明的進入,「進化論」的引進,無不在中國知識分子群體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成為中國思想界之「催化劑」。數次戰爭的失敗,洋務運動的鍛煉,戊戌變法的教訓,使中國出現了一個新型的知識群體。他們宣傳資產階級的新的生活觀念。這種新的文化價值觀成為中國近代社會習俗嬗變的至關重要的思想基礎;在資產階級的這些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浸潤下,一種嶄新的社會風俗開始出現。五、變遷之誘發— — 傳教士的引導性鴉片戰爭以後。由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更多的外國傳教士開始進入中國。從此以後,中國的思想領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於是,教會和教堂不僅成為他們宣傳宗教的聖地,也成為他們傳播近代科學文化知識的殿堂。他們往往通過出版書刊、開辦學堂、育嬰堂、孤兒院、救濟院和鴉片吸食者收容所等機構,來引導人們反對迷信、宣傳科學,並對各種陋習加以批評,鼓勵人們勸戒鴉片、提倡天足,並反對納妾。中國近代社會習俗變遷的特點社會習俗作為社會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與政治、經濟並行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反映了同一時代社會的共同特點,同時,它又呈現出了許多與眾不同的自有的特點。一、與古代社會習俗的變遷相比,中國近代社會習俗的變遷具有急劇性社會習俗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發出新的氣息,但其力量之微薄,變化之微弱,速度之緩慢,與近代社會習俗的嬗變的急劇性相比顯得蒼白無力。從l 9世紀6O年代開始,對於社會習俗改良的宣傳和行動經歷了洋務運動的初端,維新改良的深入,最終達到辛亥革命的高潮;在這短短幾十年的社會發展中,雖然有社會的動盪不安,政府的更迭交替,但這一潮流卻不斷發展壯大,並席捲了社會的各個階層。而且,這次潮流波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包括對人們物質生活方面的改良,更包括對人們精神生活方面的解放,涉及到人們的衣食住行、舉止言談、禮儀交往、人情事故等諸多方面。二、與當時的政治變革相比,中國近代社會習俗的變遷具有滯後性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社會出現非常明顯的變動。在社會生活中,新舊力量根據自身利益的需要,各自扮演著歷史賦予他們的角色。在各種力量的互動中,社會生活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徵,社會習俗的嬗變也反映了這種新舊交替的時代特徵,烙上了過渡性的色彩。然而,由於保守勢力的阻撓,雖然中國近代的社會政治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社會習俗嬗變的事實並不是很樂觀。它只局限於城市和上層社會,廣大民眾中尚未取得明顯的變化。三、在西俗東漸的過程中,中國近代社會習俗的變遷具有附庸性中國社會習俗是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發生嬗變的。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近代社會習俗的嬗變將具有濃厚的西方文化的色彩,具有附庸西方文化的鮮明特徵。當然,對於中國近代社會習俗嬗變的附庸性,應首肯定其進步性。四、從傳播與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近代社會習俗的變遷具有不平衡性社會習俗在其發生嬗變的過程中,由於各地政治言論的不同。政治和經濟發展的迥異,文化意識的差別,不同地區的情況也不一樣,它具有不平衡性。首先,在東南沿海地區、通商口岸和開放城市,由於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較多,人們的思想比較活躍,這使得人們比較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同時,在城鄉和偏遠的山區,特別是西南、西北及東北等相對比較落後的地區,由於地勢較偏,先進的思想和言論很難到達這些地區,而且這里的人們受地域和傳統的影響,很難改變他們的頑固思想。其次,接受這一嬗變的人群也是不一樣的,革命黨人和社會的開明上層人物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優勢使他們在接受這一新事物的過程中具有了「天然的偏向」,而對於一般的平民百姓而言,能接觸到並接受這些新事物就顯得難乎其難了。總之,中國近代社會習俗的變遷順乎歷史發展規律,這是當時社會各種力量合力的結果。其間既有政治的導向作用,也有商業發展的催化作用;既有思想革新的啟動,又有外國傳教士的誘發。但是,中國近代社會習俗在其變遷的過程中,因其保守的歷史繼承性。再加之保守勢力的阻撓,其嬗變雖呈劇變之態,卻終未成破竹之勢。所以,民國雖已成立,然而,民風樸素、泥守舊制的狀態與以前相比並未有很大改觀。這一切註定中國社會習俗的近代化還要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2、中國百年婚姻習俗變遷

繁體字——簡體字
文言文——白話文
結婚(古代是晚上)——(現代是中午)
裹腳(從五代開始,宋泛濫,現在沒有了)
中醫(差點被拋棄,不過最近又開始回暖)

3、中國傳統習俗的變遷

婚俗:
我國母系社會時期是女權社會,只有男到女家,沒有「結婚'之說。女性准備居處,沒有固定婚姻,一女多男,孩子只知有母、不知其父。這種婚姻形式自「文明發達」後,叫做「走婚(男走女)」,至今這一風俗還較好保留的是雲南、四川接壤處瀘沽湖的「摩梭人」。至今,她們那裡沒有「結婚」和「爸爸」這種詞語。
而廣西及廣東的海邊接壤部也是走婚形式,而是(女走男),定期晚上來早上走,直至有了孩子才結婚,由於「定期」及「生理」等等原因,有的很大歲數還在走婚。
在我國進入父系社會後,開始了一夫多妻制,此制一直延續到新中國建立後,時間長達近五千年。在近代及帝制時期,雲南等地的偏遠區域有一妻多夫指的,歷史上有,但較少。
隨著社會的快速前進,接新娘有原來的步行改成騎驢、騎馬、坐轎、牛馬車、拖拉機、卡車、麵包車、轎車、輪船、飛機等等,越來越現代、越來越豪華、越來越氣派。
古代,隨著帝王封建統治思想的加劇,婚俗的禁忌、限制也被無形的增加了許多地域性禁忌特色。至今天,隨著破四舊的宣傳,原汁原味的傳統封建禮教特色已所剩無幾了。
我國幅員遼闊,十里不同風;且民族眾多,只婚俗一項就遷差萬別,無以盡數。想簡單的了解變遷,就本人所知之寥寥,也得講幾天幾夜,何況書寫。再者你的問題太寬泛了,涉及整個中國歷史,不好盡講,請諒。有需要之處再聯系,節日的亦可。

4、從古至今的習俗有哪些變化

春節,社會上有許多習俗,如放煙花,拜年,大人給小孩壓歲錢……隨著社會的發展,有許多發生了變化。
比如:在秦漢以前,貼春聯的目的是驅鬼壓邪,而現在是營造節日喜慶的氛圍。以前家家戶戶貼的春聯內容、字數都一樣,而現在對聯的內容、字數都是不一樣,如:春安夏泰,秋吉冬祥;福如東海水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這兩幅對聯完全不一樣。以前春聯都是用毛筆寫的,現在是印刷廠印出來的。以前春聯的字都是黑的,現在有黑的、黃的和金黃色的。以前春聯用漿湖貼桃木,現在用透明膠和雙面膠。給壓歲錢也發生了變化,古時候,一對夫妻倆給自己的孩子八個銅錢,而又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在大年三十晚上給,而現在,爸爸媽媽至少我們給100元錢作為壓歲錢,親戚們從初一到正月十五之間都相互給下輩(我們)發壓歲錢。再說拜年,在唐朝拜年目的是把仇恨解開,他們的祝詞都是身體健康,拜年的方式是下跪,現在我們的目的是團圓,祝詞是工作順利,生意興隆……,方式是打電話、上網……
在古代,十二月三十日(農歷),稱為「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門上掛利是錢,貼春聯、換門神。到了晚上,各在門外燃起火堆,焚燒辟瘟丹,屋內生火,灶旁都點起燈火,把全屋照得一片光明,象徵著來年的紅火吉利。一更後,擺設酒果,迎接灶君。到了子夜,便在門口燒香燃燭,用供桌擺上香飯、素菜、清果等,斟紅棗酒、清茶,迎神接神福,祈求吉慶;拜祖先,燃放鞭炮。接著舉行「辭歲」,由晚輩依次向長輩行禮,長輩們則分給晚輩們「壓歲錢」行禮後,一家人圍爐團坐守歲,吃團圓飯。大年初一那天,大街小巷舞龍舞獅燒炮仗,互相拜年。男人們穿著最好的衣服到親朋至友家中拜年,小孩也到外婆家和姆、婕家等外戚家中拜年。婦人們則到年初四才回娘家拜年。當晚回夫家時,娘家母親則用紅紙包裹著桔子、花生、蓮子、紅糖和甘遮等給女兒帶回夫家做「迎路」。
從初六起,城鄉各街坊、村落都請道士設醮迎神,邀劇團、戲班來做戲酬神,有的地方還抬神像遊街,沿門貼符以逐瘟疫。十五元霄節,人們稱為「年仔」,各家「以糯粉搓丸,小者煮浸糖米,大者裹以蔗糖,名元霄丸」。親鄰間互相贈送。元霄前後,舉行觀燈活動。元霄節過後,一年一度的春節歡慶活動便告結束。
這就是古代的春節的情景,而現代,
日子依然沒有變化,每家也都會在門上掛上對聯,換上門神,但到了晚上,則不那麼煩瑣,只是全家聚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些允許燒鞭炮的城市,人家也會在午夜12
點的時候燒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然後便也會分壓歲錢,但會是在最後的時候分,這里跟古代是有不同的.大年初一到年初四,跟古代差不多的,但初五以後,則沒有古代的煩瑣禮節,這時候大多數人都已經在家享受自己的假期了,到了元宵節,會做湯圓,然後,春節便結束了,但實際來說,春節在現代早已在年初五的時候就差不多結束了,而且比起古代,現在人少了很多煩瑣的禮節,有一部分年輕人還認為,春節已經沒什麼必要了,對春節也不像以前的人那樣興高采烈地迎接,只是平平淡淡地過,我想這是跟古代過春節最大的不同吧.

5、歷史發展習俗的變遷

中國人把過春節稱為過年,「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普通的一副對聯,說透了歲時節令的最根本轉折變化。年,不僅標志著自然氣候的變化節點,更是成了人的生命節點的象徵,千百年來,春節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最具聚合力量和形象體現的一個民俗節慶,無論在文化精神層面,還是文化表象層面,或是文化經濟層面,都蘊含了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與歷史意義。
春節是一個非常厚重的歷史文化巨著,又是最具活力的創新節日,除舊布新是春節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春聯里最常看到的就是「萬象更新」「辭舊迎新」等充滿活力的詞句。穿新衣、添新歲、納新福,以全新的姿態去面對新生活,開啟新紀元,創造新業績,成為春節勵志的核心意義。春節能成為老百姓永遠的期待和追尋,核心就是它所承載的對新希望、新生活、新成就的文化基因,它所具有的文化意義和創新價值。
春節的傳承與發展,首先是它對自然的尊重,對人性的尊重,對文化的尊重。春節文化的弘揚,最核心的就是認識和總結春節形成的生態學意義、春節發展的社會學意義和春節充滿活力的經濟學意義。如何有效聚合春節最活躍的市場要素,形成春節產業文化體系和運行平台,使散落在各地的碎片化春節市場、低端化春節產業、地域化交易制約和時效性市場短板得到提升和解決,讓春節經濟既具有體現中華民族性格的張揚與傳承,又能夠成為中國文化成為國際化人文語匯的重要主題,最終以經濟為載體,走向全人類的生活~

6、中國近代社會習俗變遷的原因?

中國近代社會習俗變遷的原因是因為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版門,為專制的中權國送來了「德先生」和「賽先生」。西風東漸,封建主義實行的愚民政策不斷被日益普遍的教育和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人們紛紛學習西方,學習文化,學習生活方式,習俗開始變遷。國民政府時期,開展了新生活運動,雖然流於形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的作用。中國革命的興起,解放區提倡男女平等,提倡科學辯證地認識世界,也在社會習俗的變遷上起到了推動作用。

7、民俗文化的發展演變,都經歷過哪些歷史進程呢?

以「苗年」為開端進行論述

文化是一個民族得以強大和發展的根源和基礎。一個沒有文化傳承的民族註定沒有未來;一個不以文化為依託的國家註定沒有靈魂。中國作為一個擁有幾千年文明史的東方古國,它的發展和傳承一直都貫穿著文化氣質。

中國民俗文化又可以稱為傳統文化,它的形成與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以及在刀耕火種時代,與自然相抗衡都有一定關系。在這種前提下形成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色。

從古代中國開始歷朝歷代,都在不斷通過戰爭或文化兼並等方式,為國家大一統和民族大融合做貢獻。在這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多民族文化為基礎,並具有華夏民族特色的的民俗文化。

「苗年」就是一種民族特色比較鮮明的民俗文化之一。作為苗族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與苗族的起源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聯系。由於苗族與漢族「歷法」不同,所以「苗年」並不是漢族傳統意義上的「新年」。

正是因為各個民族都有不同的民俗文化,才鑄就了中國民俗文化多彩多姿的特徵。筆者認為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民俗文化的發展歷程,其實與多民族融合、獨特的地域文化,以及華夏民族崇尚文明的特質都有極大關系。

中國民俗文化的起源於發展

民俗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個分支,它既融合於中華文明的主體之中,同時又可以根據自身特色自成體系。所謂民俗文化其實指的就是,一種可以反映民族特質以及風貌的民族文化。

但這裡面所提到的「民族」具有特指性,既可以指代某一個民族,也可以指代民族大融合之後的華夏民族。民俗文化在形成的過程中,會受到當時的思想、地域,以及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


據《漢書·王吉傳》記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其實就已經詮釋了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徵。這裡面所說的「風」和「俗」,指的就是民俗文化。這種文化從周朝開始就已經深入人心。無論是統治階層還是平民百姓,都在遵循《周禮》所制定的文化規則。


《禮記·王制》也曾記載:「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之。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


所謂「以觀民風」就是察看和了解,當時老百姓的民俗習慣。

古代詩歌典籍《詩經·國風》中,記載了大量古代國家以及百姓的民風民俗。


《國風·豳風·七月》中的「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其實些的就是古人過新年是的風俗。

從西周開始一直到現代社會,我國的民俗文化已經基本定型。春節、元宵節、二月二、清明節等傳統節日,其實都是民俗文化的傑出代表。勞動人民是民俗文化形成的沃土,正所謂民俗文化出民間。

「苗年」民俗文化的形成與融合

相信大家都知道苗族是一個既古來又神秘的民族,其祖先是華夏民族的另一個始祖「蚩尤」。最開始的時候居住在黃河中下游,但是在「三苗」時代逐漸南遷。目前苗族的後一基本上都在我國雲貴地區定居。

在眾多民族中除了漢族,目前只有苗族有成體系的語言和文化。苗族人說「苗語」用「苗歷」,苗族的民俗文化與自然崇拜有非常大的關系。「苗年」就是其最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動。「苗年」慶祝一般在農歷十月初十開始,一直到農歷十一月期間結束。


由於古代時期苗族人以女性為尊,屬於「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度的典型民族。所以,過「苗年」的時候女性活動特別多。苗族的女子會穿著盛裝,在「苗年」慶祝期間舉辦多場大型活動。

在過「苗年」的時候,苗族人會攜帶蘆笙和銅鼓,在一片聲樂和舞蹈中開始新的一年。人會走村串寨將這種快樂的氣氛分享給所有苗人。除了這些民俗文化之外,其實「苗年」的重頭戲是「團年飯」「串寨酒」。

過年的時候苗族人也像漢族人一樣會「殺年豬」,但打糯米粑卻是「苗年」獨有的風俗和習慣。苗人在新年期間還會舉行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鬥牛、斗鳥、賽歌等,尤其是賽歌不但具有觀賞性,而且還可以在賽歌的同時,尋找自己心儀的對象。

漢族人過新年一般都是在農歷十二月三十,但苗族的「苗年」卻可以,一直持續到二月「翻鼓節」。

「苗年」的時間不僅特別長,而且在過年期間各種活動也會接踵而來。實際上「苗年」也是苗族人開始播種的訊號。

從這個角度來分析,「苗年」其實就是苗族人在勞動、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種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而這種民俗文化也為中國主流民俗文化,增添了一抹獨特的絢麗色彩。

民俗文化對中華文明的影響及意義

筆者認為中國民俗文化的形成與傳承,不僅具有多元化的特徵,同時也具有相對獨立和積極融合的特性。

在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發展中,民俗文化所佔據的地位,絕對不亞於任何一種文化和禮教。

雖然,正統的中華文明以「禮樂教化」、「仁義禮智信」為核心。但如果從狹義角度來看,廣泛的文化氣質其實與地域性的民俗文化,都是組成中華文明與文化發展的重要元素。

無論是「苗年」還是蒙古族的「查干薩仁」;亦或傣族的潑水節或怒族的「吉佳姆」,都是中華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所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俗文化得到極大發展,中華文明才能不斷延續和傳承。

在古代民俗文化「上」可以進入宮廷,「下」可以在普通百姓中流傳。這就足以說明民俗文化的融合性,以及其在文化領域中的貢獻和作用。

「文化」其實是一種符號和思想的代名詞,而中國民俗文化早已刻上了中華文明的烙印。

結 語

筆者認為中國民俗文化即傳統文化,是古代封建統治者與勞動人民共同創造的文化結晶。既可以「陽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文化可高雅也可大俗,雅俗共賞才是民俗文化的核心所在。

中華文明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點,而正是這種兼容並蓄特點,才為民俗文化的發源和傳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歸根結底民俗文化,其實就是一種反映民族特質以及風貌的文化。既是勞動智慧的集合體現,同時也是各種思想、觀念融合的結果。

中國民俗文化的形成、發展與傳承,既具有歷史性又具備傳承性。從原始的祭祀崇拜開始,再到《周禮》形成後的規范化,直至今日民俗文化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體制。

除了具備系統化的特點之外,還可以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思想等方面,產生不可替代的重要影響。

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一個縮影,它集合儒家、道家、佛教等多方面的文化精髓,在發展的過程中又融合了其他文化形態,並最終形成了一種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這個過程既包含了民族的奮斗歷程,同時也記錄了中國人的民族思想。

8、中國20世紀初到21世紀習俗的變遷與發展

簡單來說是衣食住行,社會風俗。衣:鴉片戰爭前是長跑馬褂,鴉片戰爭後,出現了洋裝,西服;辛亥革命後,中山裝,旗袍開始流行。食:鴉片戰爭前:北方,麵食肉類為主,南方,米飯,海鮮為主,各地還有一些特色小吃,鴉片戰爭後,一些大城市出現了西餐廳,人們吃西餐,還有麵包房和咖啡屋等等;住:鴉片戰爭前北方主要是四合院,南方主要是民居,鴉片戰爭後,出現了歐式洋房,中國的富人住上了中西合璧的豪宅;行:鴉片戰爭前北方是馬車,南方吃舟楫,普通老百姓步行,鴉片戰爭後出現了火車,汽車,蒸汽輪船,飛機等。社會風俗:鴉片戰爭前稱謂是老爺,小姐,辛亥革命後稱呼為先生,同志。原來的婚姻制度繁瑣愚昧,鴉片戰爭前變的簡約文明。簡單來說就是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