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京都風俗志pdf下載

京都風俗志pdf下載

發布時間: 2022-08-11 20:26:04

1、幾點打春2022

2022年2月4日4點42分打春

打春的來歷:

打春據說來自皇宮。立春這一天,要把皇宮門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說,象徵春耕開始,史書上就記載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  

《京都風俗志》也記載:宮前「東設芒神,西設春牛」。禮畢散場之後,「眾役打焚,故謂之『打春』」。打碎土牛後,人們爭搶春牛土,這就叫搶春,誰先搶住牛頭,誰就是最幸運的。人們把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之為吉祥的象徵,將土塊放在牲畜圈,意為槽頭興旺。把糧食放在糧倉里,意為倉滿糧足。  

在宋朝,宋仁宗還特地頒布《土牛經》,這使鞭土牛的風俗更為流行傳播更廣。後來逐漸演變,人們在鞭打土牛時,嘴裡還要念念有詞: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陽開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穀豐登,六打六合同春。鞭打春牛完畢後,人們還要進行象徵性的耕地,表示新一年農事活動的開始。

立春氣溫氣候特點  

立春節氣開始之後,我國大多數地區的冷氣已經開始衰減,雖然如此,但是這時候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從立春節氣起,時序就進入春季了,在自然界以及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意味著萬物復甦。立春,在自然界,最顯著的特點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跡象,這個時候天氣回暖,就能夠享受溫暖的春天了。

2、北京人的習俗有哪些?

按傳統,我國每年陰歷正月初元旦為"年禧",通稱"春節"。這是全民性的盛大傳統節日。春節期間,按習俗,一般有祭神,求祥祈福;互相祝拜,走訪親友;游覽先壇廟跡,進行娛樂,改善生活等活動。具體內容有臘八、掃房、祭灶、年前的市肆、除夕、元旦、祭財神、開市、"人日"、順星等。

臘八
臘八,即舊歷十二月初八日,是漢族傳統節日。唐·張守節《史記正義》中說:"十二月臘日也……獵禽獸以歲終祭先祖,因立此日也。"漢代以冬至後第三個戊日為"臘日",南北朝時始改為十二月初八日為"臘八節",古時的春節實際上從這一天就開始了。民謠說:"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佛教徒中稱臘八為"成道節"。民間有熬粥供佛、饋送親友鄰居、自食,以及有來泡"臘八蒜"的風俗習慣。

掃房
古代把春節大掃除稱為"掃年",起源於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後來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了。據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老北京的童謠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

掃房以後,全家就要開始籌辦年貨,請香蠟紙碼、供品,寫對聯、剪窗花、買掛錢、年畫、鞭炮……准備過年了。

祭灶
灶神,俗稱"灶王爺"。據《准南子》說,黃帝、炎帝"死作灶神",職司人間善惡。清末明初以來,北京市面傳有所謂善書,其中有"灶王爺"說:"灶王留下一卷經,念與善男信女聽。我神姓張名自國,玉皇封我掌廚中。來到人間查善惡,未從做事我先清。"民間盛傳:"灶王爺本姓張,一碗涼水三炷香。"認為灶王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每年臘月二十四日都要去朝奏玉帝,報告所住之戶的善惡言行,所以當二十三晚上給他送行時,就用江米或麥芽做成的糖來粘住他的嘴,"意為塞滿口,使上天不得多言也"(《中華全國風俗志》),或貼上一副對聯,要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以便"下界保平安"。

祭灶是舊歷到來的信號,老北京人稱"過小年"。童謠傳:"糖瓜祭灶,新年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

年前的市肆
從頭年的臘月十五日起街上便普遍進入春節的節日狀態。《京都風俗志》記載:"市中賣年貨者,棋布星羅。如案幾筆墨,人從作書,則賣春聯者,五色新鮮,千張弦目,則賣畫副則以及蘆棚鱗次,攤架相依,則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積滿道,各處皆然"。點綴渲染節日氣氛的行當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各畫棚子售年畫;對子攤寫賣聯對、橫批、門心、抱柱、斗方、春條、佛對;買掛錢的,賣元寶的,賣供花的,賣絨花、絹花的,賣松木枝、芝麻秸的,賣燈籠的,賣關東糖的,賣雜拌兒的,賣花炮的,……一應俱全。

除夕
舊歷臘月三十日為除夕,俗稱大年三十,人們送舊迎新的主要活動都集中在這一天進行,春節達到高潮,最為隆重、熱鬧。

為了點綴點景,烘托"納福迎新"的氣氛,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門心、請條,用紅紙寫上"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抬頭見喜"、"全院生輝"、"槽頭興旺"、"宜入新年,福在眼前,合家歡樂,人口平安"、"招財進寶"、"黃金萬兩"等喜慶、吉利話。還要貼門神,貼掛錢等。

過去老北京90%的人家常年供有佛龕或神像,到年禧,要在佛龕神像前上供,供品有蜜供、套餅、面鮮、水果、百果、花糕、年糕年飯、素餃子或饅頭等蒸食、素炒菜等。家宅六神,如灶王、財神、土地等都要上供、燒香。因灶王爺臘月二十三日焚化升天去了,這一天要請一張新的灶王爺像貼上,以便常年奉祀"保平安"。

年禧是還有祭祖的風俗習慣,以體現"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除夕晚上舉行家宴。老北京小年禧飯菜吃喝,主食、菜餚都有傳統的固定套子。主食以水餃為主。除夕晚飯家人要齊,所謂"團圓飯"。菜飯盡可能豐富些,預示來年豐衣足食,席間要多說彼此祝願的話,充滿歡樂氣氛,這頓飯可以慢慢吃,有的一直吃到深夜,接下來"守歲"。

按傳統習慣,飯後至夜間接神、拜年之前不能就寢,要"守歲"至次日凌晨,表示年老的人在辭舊歲之際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的有為祝老輩正年益壽的意思。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

接下來就是舉行接神和團拜活動。

進入子時(夜十二點後)即可接神,由家中最老輩主持,按《憲書》上說明的元旦之日的喜神、財神、福神,以及陽貴、陰貴諸神的方位,主持人舉香率眾到院里向各方位依次叩首,表示接神,完成接神一套禮節程序後,全家進行團拜,首先給老祖宗磕頭拜年,然後長輩們坐在堂上(或炕上)接受小子輩們的拜年,行頭叩首禮,說些祝願的吉祥話,長輩們照例要給未成齡的小輩們一些"壓歲錢"。

元旦
正月初一日為元旦,親友、同事中的"官客"(男人)互相拜年。"堂客"(婦女)要等到正月初六才能外出拜年。

清代,官員們元旦互相拜年,是一種不成文的禮節,又是逢迎上司、聯絡同事的機會。為減少往來途勞,興行"團拜"。清·藝蘭生《側帽餘譚》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孰鄉情,誠善舉也,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民國以後,機關、團體的"團拜"更為盛行。

民間的互相拜年范圍很廣,形式多樣,如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母家拜年,其他近親則不限前後;對同事、朋友禮節性的拜訪,對人家欠情的作感謝性的拜訪,對左鄰右舍平時常有交往的作串門式的抱拳說"恭喜發財"等。

祭財神
財神是多階層普遍信奉的神靈。正月處二早晨,老北京住戶和商號都要祭財神。

開市
從初一到初五,街上的鋪戶都上起護窗板和一些繪有《水泊梁山》、《桃園三結義》、《精忠報國》等連環畫的窗簾,表示過年休息。過了"破五"(正月初五日),年禧就基本上過去了,一些店鋪就舉"送神"禮,放鞭炮,在熱烈的祝願氣氛中打開護窗門,露出事先貼好的"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紅對聯,開始正式營業了。

人日
舊歷正月初七日稱"人日"、"人勝節",或曰"七元"。這個古老的節日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

道教認為,"天地先生雞、次狗、次豬、次羊、次馬,始生人。"漢人東方朔的《占書》中說:"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八日佔谷"。認為正月初七如果天氣晴朗,則謂吉祥,主一年出入順利,人口平安,若陰晦則兆災患。清代,北京人正月初七日有測陰晴的活動,"人日"這一天要吃春餅(一種雙層的荷葉餅)卷"盒子菜"(醬肘子、小肚等熟肉菜),並且剪餅於庚院,叫"熏天"。但此俗流傳范圍越來越小,清末明初已不多見了。

順星
順星也叫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里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台、門坎、鍋台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並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結束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3、北京春節有些什麼習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老北京春節習俗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過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兒粘;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白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紐。

臘八

臘八,即舊歷十二月初八日,是漢族傳統節日。唐·張守節《史記正義》中說:"十二月臘日也……獵禽獸以歲終祭先祖,因立此日也。"漢代以冬至後第三個戊日為"臘日",南北朝時始改為十二月初八日為"臘八節",古時的春節實際上從這一天就開始了。在佛教徒中稱臘八為"成道節"。民間有熬粥供佛、饋送親友鄰居、自食,以及有來泡"臘八蒜"的風俗習慣。

祭灶

灶神,俗稱"灶王爺"。據《准南子》說,黃帝、炎帝"死作灶神",職司人間善惡。清末明初以來,北京市面傳有所謂善書,其中有"灶王爺"說:"灶王留下一卷經,念與善男信女聽。我神姓張名自國,玉皇封我掌廚中。來到人間查善惡,未從做事我先清。"民間盛傳:"灶王爺本姓張,一碗涼水三炷香。"認為灶王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每年臘月二十四日都要去朝奏玉帝,報告所住之戶的善惡言行,所以當二十三晚上給他送行時,就用江米或麥芽做成的糖來粘住他的嘴,"意為塞滿口,使上天不得多言也"(《中華全國風俗志》),或貼上一副對聯,要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以便"下界保平安"。

掃房

古代把春節大掃除稱為"掃年",起源於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後來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了。據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
掃房以後,全家就要開始籌辦年貨,請香蠟紙碼、供品,寫對聯、剪窗花、買掛錢、年畫、鞭炮……准備過年了。

年前的市肆

從頭年的臘月十五日起街上便普遍進入春節的節日狀態。《京都風俗志》記載:"市中賣年貨者,棋布星羅。如案幾筆墨,人從作書,則賣春聯者,五色新鮮,千張弦目,則賣畫副則以及蘆棚鱗次,攤架相依,則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積滿道,各處皆然"。點綴渲染節日氣氛的行當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各畫棚子售年畫;對子攤寫賣聯對、橫批、門心、抱柱、斗方、春條、佛對;買掛錢的,賣元寶的,賣供花的,賣絨花、絹花的,賣松木枝、芝麻秸的,賣燈籠的,賣關東糖的,賣雜拌兒的,賣花炮的,……一應俱全。
除夕

舊歷臘月三十日為除夕,俗稱大年三十,人們送舊迎新的主要活動都集中在這一天進行,春節達到高潮,最為隆重、熱鬧。

為了點綴點景,烘托"納福迎新"的氣氛,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門心、請條,用紅紙寫上"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抬頭見喜"、"全院生輝"、"槽頭興旺"、"宜入新年,福在眼前,合家歡樂,人口平安"、"招財進寶"、"黃金萬兩"等喜慶、吉利話。還要貼門神,貼掛錢等。

除夕晚上舉行家宴。老北京小年禧飯菜吃喝,主食、菜餚都有傳統的固定套子。主食以水餃為主。除夕晚飯家人要齊,所謂"團圓飯"。菜飯盡可能豐富些,預示來年豐衣足食,席間要多說彼此祝願的話,充滿歡樂氣氛,這頓飯可以慢慢吃,有的一直吃到深夜,接下來"守歲"。

按傳統習慣,飯後至夜間接神、拜年之前不能就寢,要"守歲"至次日凌晨,表示年老的人在辭舊歲之際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的有為祝老輩正年益壽的意思。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

大年初一

民間的互相拜年范圍很廣,形式多樣,如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母家拜年,其他近親則不限前後;對同事、朋友禮節性的拜訪,對人家欠情的作感謝性的拜訪,對左鄰右舍平時常有交往的作串門式的抱拳說"恭喜發財"等。

人日

舊歷正月初七日稱"人日"、"人勝節",或曰"七元"。這個古老的節日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

道教認為,"天地先生雞、次狗、次豬、次羊、次馬,始生人。"漢人東方朔的《占書》中說:"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八日佔谷"。認為正月初七如果天氣晴朗,則謂吉祥,主一年出入順利,人口平安,若陰晦則兆災患。清代,北京人正月初七日有測陰晴的活動,"人日"這一天要吃春餅(一種雙層的荷葉餅)卷"盒子菜"(醬肘子、小肚等熟肉菜),並且剪餅於庚院,叫"熏天"。但此俗流傳范圍越來越小,清末明初已不多見了。

順星

順星也叫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里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台、門坎、鍋台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並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結束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2、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歷的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傳說在西周的時期,出現了一年一度歡慶農業豐收活動,在新舊歲時交替間,平民百姓都要在家中生火燒暖房子和炕頭,用煙熏走老鼠,全家人團聚在一起殺雞宰羊,祝酒共賀。到了漢代,春節的慶賀禮儀有了正式的儀式。在除夕之夜,民眾要舉行一種擊鼓驅鬼除瘟的舞蹈儀式。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年俗活動內容也逐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里、衣櫃、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貼春聯也有許多講究,一般百姓家貼紅色春聯,門楣上貼「橫批」,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春聯最早始於五代時的後蜀。據說當年蜀太子在本宮門上提寫「天垂余慶、地接長春。」八個大字,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乾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准備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鹹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後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一交豐年子時,迎來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驅邪、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起源於魏晉南北朝,自宋代中國人開始用紙裹火葯製成鞭炮。京城百姓才開始有了燃放鞭炮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老北京人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守歲最早起源於晉代。守歲其意有二,年歲大的是在辭舊之際有珍惜時光之意。年青人守歲則有為父母延壽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再搞些娛樂活動。年長的打麻將,婦女們打索胡斗紙牌。年輕的推「牌九」,小孩們則點燈籠、放鞭炮,玩「陞官圖」。

除夕子時接神後,全家要進行團拜,團拜最早出現在漢代為官方朝拜皇帝之禮。老北京的團拜從清代盛行。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頭拜年,然後晚輩再給長輩磕頭拜年,這時長輩要給未成年的小輩壓歲錢。給壓歲錢的習俗起於清代。為的是體現長輩對晚輩的慈愛之情,也有驅邪取吉之意,團拜後,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餡的接神餃子,又稱五更餃子。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則要串親走友,相互拜年,請客送禮、逛廟會、逛廠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稱「破五」,百姓「送窮」、商人「開市」(初六正式開業)。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稱之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內不犯「小人」順順當當。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過完了春節。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實際上是一種抹不去的民俗文化,它蘊含著家人團聚的溫馨,辭舊迎新的輕松和期望,這是一個充滿歡樂和美好理想的古老傳統節日,已紮根於人民心目之中,所以才能延續二千多年至今。它還將世世代代延續下去,向後人向世界傳播這古老民族文化信息!

4、誰有關與北京人過春節的民風民俗資料?

北京人過春節的習俗,是很有興味的。

所謂春節,是指中國陰歷正月初一。它預示著新的開始,天地萬物復甦,春天降臨,一年的農事也將著手進行。所以,向來為中國人所重視。後來,公歷推行,國家以公歷的一月一日為「元旦」,陰歷的「年喜」,只好在名義上退而求其次,改稱「春節」。 然而,對春節的慶祝,絲毫不因為名分的更改而稍減,依舊保持著傳統的隆重,成為一個真正的全民族的盛典。而且,近幾年又格外活躍,彷彿那曾經消失的典儀又活轉來,在許多地方,過春節的熱烈歡騰的氣勢,為近半個多世紀中所少見。只是「祭灶」的風俗還沒有大規模恢復,甚至可能會從此不再恢復,人們已經從心底里冷淡或忘卻了「灶君」(亦稱「灶王爺」)這老爺子了。

「灶君」,就是「灶神」,據說是專司人間差惡的神。彷彿是情報機關派駐在每家每戶的特別調察員。但他永久是副和善慈祥微笑可人的面孔,絕不怒目相向。這是否表現了中國人的某種由社會經驗而來的觀念,即察人陰私者往往總以微笑示人,並不作凶惡狀以嚇人呢?我不得而知,不過這總是很引人興味的。「灶王爺」的尊姓大名,說法不一。《淮南子》上說:黃帝、炎帝「死作灶神」,職司人間善惡,足見中國人把灶王爺看得很重,他成了民族元始的化身。可是《五經異義》上說,灶王爺姓蘇,名吉利,是我的同宗。我更寧願相信這個說法,以便沾一份光榮。說起蘇姓的先輩,除了四川的蘇氏父子,三位大文人之外,還有一位人見人敬、歷史悠久的灶王爺。灶王爺的後代,還不透著格外的自豪嗎?而且,蘇灶王爺還有位美貌的妻子,這便是「灶王奶奶」王搏頰。不幸的是,《酉陽雜記》跑出來打破我的這個光榮夢。它說灶王爺叫隗,貌若美女。還有的說法是灶王爺姓張名單,字子郭,他的夫人字卿忌。毫無疑問,我對這說法不感興趣。可惜,民間習俗的勢力是巨大的。我小時候就聽見過民謠,說:「灶王爺本姓張,一碗涼水三柱香」人人會唱,坐定了灶王爺為張姓先輩的「錯案」,讓我失去了揀拾光榮衣缽的福分。老人們告訴我,說老北京市面兒上曾經有賣《灶王經》的,上面說:「灶王留下一卷經,念與善男信女聽。我神姓張名自國,玉皇命我掌廚中。來到人間查善惡,未從做事我先清。」瞧那意思,灶王爺不僅鐵定了姓張,而且是玉皇大帝的廚師長。被中國人的上帝指派到人間從事「查善惡」的特務活動。通俗是通俗了,可地位卻大大降低,從炎黃的化身,一下子跌落為「上帝」的司務長,專干從鎖孔里看人,從門縫聽音兒的勾當。這就難怪中國人對這位老先生的態度有了更多的戲謔的成份。可我總不明白,玉皇大帝把自己的廚師長派到人間,他還開飯不開:難道真的不食人間煙火?

不管怎麼說,灶王爺是位令人又敬又怕、又不能不應付的人物,不管他怎樣笑嘻嘻。 祭灶是古老的習俗,最早是稱之為「紀灶」的。意思彷彿是紀念使人類最早用火而熟食的先灶者。可見,那時的灶君還沒有沾染更多的神氣兒。後來,他竟成了神,而且為上帝做飯,只是捎帶手兒教會了人們炊事。原先的祭灶是夏天,到了後漢時代,有位叫陰子方的先生,在臘月(冬日)早上升火做飯,忽見灶神,在空中顯形,說些什麼,語焉不詳,大約是抱怨伙食不好,肚子里葷腥不夠。子方先生急忙將家中的狗(名曰「黃羊」)殺掉祭祀他。從此就家道興盛,人財兩旺。可見,灶王爺當了神仙就擺神仙架子,你不給我好吃的,我就不保佑你。於是,冬日殺狗祭灶神,就成了歷代相傳的風俗了。自然,這也是人們冬季打牙祭的好理由。供神人吃,久已有之。

這種灶君像,不論雙座、單座,均為木刻板、水彩印刷,較為講究。神像上方是當年的二十四節氣,神像下有神駒,神像兩旁印有對聯,謂「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供奉者多系小戶人家及農夫,其「宮」自然簡陋,不過灶王爺及夫人總是安於職守,不像今天的官員還要挑揀崗位。灶王爺比現代的公務員可愛得多。

臘月二十三晚,這些在灶頭吃夠一年灶灰的灶王爺爺及奶奶,受到人們尊崇。供果雖極簡單,儀式卻極庄嚴。晚飯後,將室內各爐火升旺,全家聚會一處,在供桌上擺好關東糖、糖瓜、南糖三五碗,涼水一碗,草料一碟。(涼水及草秸、料豆是給灶君的馬吃的,人們的想像及服務真是格外周全。)再擺好燭台,香爐等祭器。祭把開始,先點燃用羊油做的專供祭把用的小紅燭。(此種紅燭,舊時稱之為「小雙包」)蠟台下壓著黃錢、千張、元寶敬神錢糧一至二份。由男家長主祭上香。北京民俗:「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但我小時候,這個禁令已被打破,女人也祭灶,男人也拜月。只是祭灶時一般男先女後,依次三叩首,肅立十分鍾,香燭欲盡,再次三叩首,然後把未燃畢的香根連同灶王碼兒、錢糧、草料等一起放在院子里的「錢糧盆」(生鐵鑄成的大盆)中,和已經放在盆里的松枝、芝麻秸一起焚化。當盆中的火苗升騰起來時,主祭者還往往祝禱不斷,說:「老灶王爺,您多說好話,少言壞語吧!」至於擺設的關東糖、糖瓜之類,則分一小塊扔進盆中,去粘灶王的嘴,剩下的,悉數被人扔進自己的嘴裡,所謂「上供人吃,心到神知」。神仙只是人們心願中的一個符號罷了。

富商巨賈的祭灶自然與普通人不同。他們的供品不但豐盛,關東糖可以堆得如小山一樣高,而且還要糊上八抬大轎,翻毛大馬,馬鞍一副。焚化升天後,全店的伙計在院中踩著鋪滿一地的芝麻秸。貧苦人家的灶王爺就沒有這福分了,一碗涼水三柱香,三個叩首,謂之「磕素頭」,把灶王碼兒就地一燒,就算禮成了,灶王爺照樣上天,也好伺候。

祭灶是春節將到的信號,北京人叫「過小年兒」。這一天後,各商號的伙計紛紛出外討帳。自然,躲債者也不少,直到除夕接神(灶王)時,才不再討舊賬,所以又有「要命的關東糖」、「救命的包餃子」一說。

不管怎麼說,灶王爺也是最接近民間的神祈,無論怎樣地神氣,畢竟保留著更多的凡人的精氣神兒。所以,這位可親可愛又常常受人愚弄的神,實在是人們發泄一年來郁積下的苦與甜的好對象。實在說,恨灶王爺者寡,逗灶王爺者眾,這是位平民化的神仙。

近來看灶王爺的神像,總覺得自己有點兒像他,我真希望灶王爺還是姓蘇為好,懇求考據家們多多關照,完成這一「使命」。

5、年貨的來歷

最早年貨是驅趕野獸用的器物,已經一種叫年的凶獸的肉,後來變成了一種形式,包括食物,裝飾屋子的東西新衣服等等的東西一起都算作年貨啦

6、端午節有哪些習俗?這些習俗都是怎麼來的呢?

端午節,民間三大節日之一,受中國人追捧幾千年。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熏艾灸,到底還有什麼梗?

一、名稱

端午節的名稱很多,可分為幾類:

按節令季候分,叫端午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

按節日出產分,叫蒲節、粽子節、苦瓜節;

按節日民俗分,叫龍舟節、女兒節、詩人節;

按節日功能分,叫醫葯節、地臘節等等。

端午節的時間從漢朝起定為農歷五月初五,也有個別定在五月初四的,節日活動貫穿整個五月。



二、來源

端午即重五,源於重午,本來是仲夏月的第一個午日,即夏歷的午月午日,故名重午。晉人周處《風土記》:「端,始也」。

數字取代干支記時後,重午演變為重五,即夏歷五月初五。①

漢朝以前,端午不是個節日,成為一個大眾普遍接受的節日,大致有三個來源。

一是辟邪。

古人認為五月不詳,《呂氏春秋·仲夏紀》代表的是官方的時令觀點,它認為「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

因此,五月出生的孩子「男害父、女害母」,「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等。

這樣,人們就需要驅除邪氣。辟邪之物就地取材,主要是一些香草、中草葯,比如艾草、菖蒲、以及後來的雄黃酒等等。

二是紀念。

「五月,俗稱惡月」,逐步意會出與死亡有關的故事。比如《荊楚歲時記》稱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死。

屈原死亡日期史書記載不一,對屈原的真實性學術界也有分歧。

但這不妨礙民間對屈原的紀念。

同理,《曹娥碑》記載曹娥父死於五月五日,錢塘江人也把伍子胥的祭日定在這一天。

總之,這一天大家都會找一個精神上的偶像來紀念,主要是紀念屈原。

三是競渡。

端午節龍舟競渡,起源於戰國時期。《荊楚歲時記》記載的競渡起源有屈原、曹娥、伍子胥、越王勾踐等多人。②

荊楚紀念屈原,吳越紀念勾踐苦練水師,或是伍子胥、孝女曹娥,這些都是後人附會。最早的競渡,應該是龍的圖騰崇拜。

聞一多《端午考》指出: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族——一個龍圖騰團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簡言之,一個龍的節日。」 ③

以上三個來源交互作用,到東漢以後,楚人將龍舟競渡賦予紀念屈原的愛國內容,結合辟邪、采葯、節令民俗,最終形成端午節。④



四是傳統。

時令風俗南北各異,漢族和其他民族各不相同。北方少水,東北的遼、金等民族比賽騎馬射柳,華北則「寓親親之意」,出嫁女回娘家省親,所以五月五叫女兒節。

民國以後,南方的習俗逐漸北上,北方傳統逐漸被南方傳統替代,形成如今「粽」而言之的端午節。


三、民俗

氣候變化,節令習俗相應改變。先秦時期的五月,有「蓄蘭為沐浴」,采葯「以蠲除毒氣」的民俗,講衛生、防疫病的目的很明確。

早期的端午節,按宗懍的記載,民俗主要有踏百草、采艾和菖蒲掛門窗、競渡、采葯、五彩絲系手臂、教八哥說話、吃粽子等等。

這些民俗,現在已經消失的有采葯、五彩絲系手臂、教八哥說話。當時吃粽子要等到夏至日,比端午要晚半個月左右。

歸納一下,大概分為:

踏青采葯

節令民俗給人感覺是找機會出去玩,在古代應該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方式。仲夏時節的端午,氣候宜人,自然要親近大自然。

所謂踏百草、采一些香草和中葯用來驅邪祛病。這一習俗,到民國時期依然保持,民國四年《漢口小志》記載「後湖遊人如蟻」,熱鬧可以想見。

或者找人結伴上大別山遊玩。

插艾草菖蒲、貼剪紙

在門窗插艾草菖蒲,蟲蠅不入,「以禳毒氣」,清香滿屋。

據《帝京歲時紀勝》,清朝的北京城「家家懸未符,插蒲龍艾虎,窗牖貼紙,吉祥葫蘆」。 ⑤

成書於晚清的《京都風俗志》,記載北京城的端午節,「買粽子、櫻桃、桑椹,以獻神佛。買蒲艾插於門旁,貼畫虎、蠍、蝦蟆或天師等圖,揭之楹間,謂之神符。」 ⑥

帶香囊、塗雄黃酒

婦女們用花紅綾線結成虎形,把蒲艾、瓜豆、蔥蒜這些穿成串,戴在自己頭上和小孩的辮子裡面。

《燕京歲時記》記載,從五月初一起,把雄黃和酒,曬,塗在小孩額頭和鼻子、耳朵等處,辟毒。⑦據《漢口小志》,漢口人端午要喝菖蒲酒和雄黃酒,給兒童額頭和五官塗硃砂和雄黃,用來祛病。也將硃砂和雄黃撒地上驅蛇蟲。



吃粽子

粽子也叫角黍,晉朝周處《風土記》里的粽子就是竹筒飯。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記載:

屈原返回陽間,告訴長沙人,竹筒飯式的粽子被蛟龍偷吃了,要用菰(gū茭白)葉封好,用綵線系牢,蛟龍害怕菰葉和綵線。

這么看來,現在的粽子成形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

《漢口小志》記載,「以箬葉裹糯米為粽」。這就跟現在的粽子完全一樣了。龍舟競渡

龍舟有大船小船叫「飛鳧」、「水馬」,顧名思義,水邊的人以船為馬。意思行駛速度快。

競渡的時候,州官和百姓都到水邊觀戰。

《隋書·地理志》說屈原投汨羅江,百姓追到洞庭湖邊,爭相劃船救屈原,流傳下來就是龍舟競渡的習俗。

民國時期的漢口賽龍舟,「數十人駕一小舟,眾槳齊飛,疾如風雨,鼓聲人聲與水聲相應,岸上觀者如堵」。

騎馬射柳

南方忙於賽龍舟時,北方也沒閑著。源於東北遼、金風俗的射柳,插柳枝在地上,用手帕標志,騎馬箭射。射斷柳枝又接住為上,射斷沒接住其次,射中沒斷或者沒中為負。

同樣很刺激,只是這個風俗到清朝以後逐漸消失。⑧

休閑游樂

端午期間的出行,北方主要是廟會。北京城的城隍廟,初一起,熱鬧十天。吃喝玩樂購一條龍。

漢口人把端午過成了年,「自朔旦起,至十八日止,鼓鉦爆竹,燈火喧闐,晝夜不輟,處處皆然」。從五月初一到十八,狂歡十八天。

五月初五這天,各行業放假一天,「劇飲歡呼」。

時人有詩為證:「剝殘角黍盡偷閑,葯店椒行一概關,黑傘遮頭日正午,大家結伴上龜山。」

近代以來的漢口不愧為著名的通商口岸,人們思想相對解放,沒見到對婦女有多大壓抑。端午期間,婦女佩戴艾草和香囊。

「亦有士女坐四柱青幔之船,竹簾旁掛,餚釀笙歌,出遊助興。」 一派鶯歌軟語,艷影花香景象。⑨

綜上可見,端午本不是一個節,它起源於南方的龍圖騰崇拜,濫觴於先秦的生活和軍事,成形於漢晉人文需要,發展於後代民俗。

至今,龍舟和粽子所蘊含的愛國情懷、艾草菖蒲所倡導的天人合一觀念、以及家庭親情、衛生觀念、民俗飲食等等基因,成為中國人心裡深深的情結。

正所謂天涯浪跡心茫然,一縷粽香是故鄉。

7、《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金文學)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8QfjQUtywtaDnVDvjvDxBg 提取碼:51tn 

書名: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

作者:金文學

譯者:金英蘭

豆瓣評分:6.2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2-6

頁數:278

內容簡介:

作者憑借兼有中、日、韓三國生活經歷而具備的獨特知識背景,從三國文化比較的角度出發,深入到三國社會生活和風俗人情的方方面面:由三國許多稱謂的不同談到了三國語言的差異,由三國的廁所談到了三國人的唾液、尿、放屁、沐浴,由三國人的婚戀觀、家庭觀、女性觀談到了三國人的佐餐習慣、餐桌用具、代表食品,由三國地域劃分的習慣談到了三國人的日常坐卧方式、送禮觀、人情觀,由三國人不同的情、義、理觀談到了三國人各有千秋的國民性格……飲食男女,吃喝拉撒,百態人生,無所不包,從而以小見大,深刻揭示出了隱藏在細節、現象和具體事物背後的民族差異、文化差異。作者品評三國文化,不空乏地議論,而是引經據典,舉例說明。書中配合文字穿插有上百張反映三國文化各個方面的圖片。

作者簡介:

金文學,比較文化學者、作家。1962年生於遼寧沈陽。1985年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外文系日本文學專業。1991年以亞洲第一名的成績獲日本「新島獎學金」,赴日本同志社大學留學。1994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後任同志社大學文學系客座研究員,同時攻讀京都大學博士課程研究生。1996年重新考入廣島大學攻讀博士課程。2001年博士課程後期畢業以後,任教與日本吳大學社會情報學系。專攻比較文學、比較文化及文化人類學。

作者在東亞三國以中日韓三種語言寫作和演講,曾獲大小文學獎多次,被譽為「國際派鬼才」。

8、六月初六是吃餃子的由來?

7月14日是2009年苦夏三伏中的頭伏.頭伏是每年夏至節氣(今年是6月21日)算起的第三個庚日進頭伏.6月24日是庚子日,7月4日是庚戍日,7月14日是庚申日,這天進頭伏.俗話說,「熱在三伏」。所謂「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時間通常在農歷六月,每一伏各佔十天。伏天的到來,意味著一年中氣溫最高、濕度最大的悶熱日子的到來。過去,老北京人認為,每年陰歷的六月初六是夏季中最熱的一天。到了這一天,會進行很多以避暑納涼為主題的民俗活動。清代《京都風俗志》中記述,六月初六日,寺廟都忙著晾曬經書,商販們敲擊著銅盞叫賣酸梅湯,賣西瓜的遍布街頭巷尾。人們在三伏天會做些「異於平日」的好飯菜來犒勞自己,「謂之貼伏膘」。在當時,餃子、面條、烙餅、雞蛋都是美味,老北京流行的「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即源自「貼伏膘」。7月14日入伏,頭伏吃餃子「元寶藏福」,「好吃不如餃子。」餃子是最具中國傳統特色的美食,一年中最喜慶的節日———春節中的代表美食也是餃子。為什麼國人如此鍾情餃子?又為什麼要在初伏吃餃子呢?過去,人們感覺炎熱的夏季是一大災難,伏天被稱作「苦夏」,清代文人李漁在《閑情偶記》中就說:「一歲難過之關唯有三伏……」入伏的時候,恰恰過完麥收,家家有糧,正好利用這個時候享個口福。餃子是平時難見的食物,當然是首選。天熱令人胃口不好,吃不下東西,而餃子正是傳統習俗中開胃解饞的好東西。所以,人們在頭伏吃餃子,希望能平安度夏。

9、求各地風俗(如節日,飲食,神話傳說)

辛亥革命以前,中國一直採用陰歷(亦稱夏歷、農歷、舊歷)。民國以來雖然採用了陽歷(亦稱公歷),但按千百年傳統下來的風俗,人們仍然習慣按陰歷過時令節年,隨著時代變遷,有些節年風俗淡化了,消失了,有的則相傳至今。這些節年主要有:
春節、上元、填倉、龍抬頭、清明、端午、六月六 、七夕、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寒衣節、歷書、冬至。
春節
按傳統,我國每年陰歷正月初元旦為"年禧",通稱"春節"。這是全民性的盛大傳統節日。春節期間,按習俗,一般有祭神,求祥祈福;互相祝拜,走訪親友;游覽先壇廟跡,進行娛樂,改善生活等活動。具體內容有臘八、掃房、祭灶、年前的市肆、除夕、元旦、祭財神、開市、"人日"、順星等。
臘八
臘八,即舊歷十二月初八日,是漢族傳統節日。唐·張守節《史記正義》中說:"十二月臘日也……獵禽獸以歲終祭先祖,因立此日也。"漢代以冬至後第三個戊日為"臘日",南北朝時始改為十二月初八日為"臘八節",古時的春節實際上從這一天就開始了。民謠說:"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佛教徒中稱臘八為"成道節"。民間有熬粥供佛、饋送親友鄰居、自食,以及有來泡"臘八蒜"的風俗習慣。
古代把春節大掃除稱為"掃年",起源於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後來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了。據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老北京的童謠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
掃房以後,全家就要開始籌辦年貨,請香蠟紙碼、供品,寫對聯、剪窗花、買掛錢、年畫、鞭炮……准備過年了。
灶神,俗稱"灶王爺"。據《准南子》說,黃帝、炎帝"死作灶神",職司人間善惡。清末明初以來,北京市面傳有所謂善書,其中有"灶王爺"說:"灶王留下一卷經,念與善男信女聽。我神姓張名自國,玉皇封我掌廚中。來到人間查善惡,未從做事我先清。"民間盛傳:"灶王爺本姓張,一碗涼水三炷香。"認為灶王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每年臘月二十四日都要去朝奏玉帝,報告所住之戶的善惡言行,所以當二十三晚上給他送行時,就用江米或麥芽做成的糖來粘住他的嘴,"意為塞滿口,使上天不得多言也"(《中華全國風俗志》),或貼上一副對聯,要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以便"下界保平安"。
祭灶是舊歷到來的信號,老北京人稱"過小年"。童謠傳:"糖瓜祭灶,新年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
年前的市肆
從頭年的臘月十五日起街上便普遍進入春節的節日狀態。《京都風俗志》記載:"市中賣年貨者,棋布星羅。如案幾筆墨,人從作書,則賣春聯者,五色新鮮,千張弦目,則賣畫副則以及蘆棚鱗次,攤架相依,則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積滿道,各處皆然"。點綴渲染節日氣氛的行當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各畫棚子售年畫;對子攤寫賣聯對、橫批、門心、抱柱、斗方、春條、佛對;買掛錢的,賣元寶的,賣供花的,賣絨花、絹花的,賣松木枝、芝麻秸的,賣燈籠的,賣關東糖的,賣雜拌兒的,賣花炮的,……一應俱全。
除夕
舊歷臘月三十日為除夕,俗稱大年三十,人們送舊迎新的主要活動都集中在這一天進行,春節達到高潮,最為隆重、熱鬧。
為了點綴點景,烘托"納福迎新"的氣氛,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門心、請條,用紅紙寫上"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抬頭見喜"、"全院生輝"、"槽頭興旺"、"宜入新年,福在眼前,合家歡樂,人口平安"、"招財進寶"、"黃金萬兩"等喜慶、吉利話。還要貼門神,貼掛錢等。 )
過去老北京90%的人家常年供有佛龕或神像,到年禧,要在佛龕神像前上供,供品有蜜供、套餅、面鮮、水果、百果、花糕、年糕年飯、素餃子或饅頭等蒸食、素炒菜等。家宅六神,如灶王、財神、土地等都要上供、燒香。因灶王爺臘月二十三日焚化升天去了,這一天要請一張新的灶王爺像貼上,以便常年奉祀"保平安"。
年禧是還有祭祖的風俗習慣,以體現"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除夕晚上舉行家宴。老北京小年禧飯菜吃喝,主食、菜餚都有傳統的固定套子。主食以水餃為主。除夕晚飯家人要齊,所謂"團圓飯"。菜飯盡可能豐富些,預示來年豐衣足食,席間要多說彼此祝願的話,充滿歡樂氣氛,這頓飯可以慢慢吃,有的一直吃到深夜,接下來"守歲"。
按傳統習慣,飯後至夜間接神、拜年之前不能就寢,要"守歲"至次日凌晨,表示年老的人在辭舊歲之際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的有為祝老輩正年益壽的意思。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
接下來就是舉行接神和團拜活動。
進入子時(夜十二點後)即可接神,由家中最老輩主持,按《憲書》上說明的元旦之日的喜神、財神、福神,以及陽貴、陰貴諸神的方位,主持人舉香率眾到院里向各方位依次叩首,表示接神,完成接神一套禮節程序後,全家進行團拜,首先給老祖宗磕頭拜年,然後長輩們坐在堂上(或炕上)接受小子輩們的拜年,行頭叩首禮,說些祝願的吉祥話,長輩們照例要給未成齡的小輩們一些"壓歲錢"。
元旦
正月初一日為元旦,親友、同事中的"官客"(男人)互相拜年。"堂客"(婦女)要等到正月初六才能外出拜年。
清代,官員們元旦互相拜年,是一種不成文的禮節,又是逢迎上司、聯絡同事的機會。為減少往來途勞,興行"團拜"。清·藝蘭生《側帽餘譚》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孰鄉情,誠善舉也,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民國以後,機關、團體的"團拜"更為盛行。
民間的互相拜年范圍很廣,形式多樣,如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母家拜年,其他近親則不限前後;對同事、朋友禮節性的拜訪,對人家欠情的作感謝性的拜訪,對左鄰右舍平時常有交往的作串門式的抱拳說"恭喜發財"等。
祭財神
財神是多階層普遍信奉的神靈。正月處二早晨,老北京住戶和商號都要祭財神。
開市
從初一到初五,街上的鋪戶都上起護窗板和一些繪有《水泊梁山》、《桃園三結義》、《精忠報國》等連環畫的窗簾,表示過年休息。過了"破五"(正月初五日),年禧就基本上過去了,一些店鋪就舉"送神"禮,放鞭炮,在熱烈的祝願氣氛中打開護窗門,露出事先貼好的"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紅對聯,開始正式營業了。
人日
舊歷正月初七日稱"人日"、"人勝節",或曰"七元"。這個古老的節日少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
道教認為,"天地先生雞、次狗、次豬、次羊、次馬,始生人。"漢人東方朔的《占書》中說:"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八日佔谷"。認為正月初七如果天氣晴朗,則謂吉祥,主一年出入順利,人口平安,若陰晦則兆災患。清代,北京人正月初七日有測陰晴的活動,"人日"這一天要吃春餅(一種雙層的荷葉餅)卷"盒子菜"(醬肘子、小肚等熟肉菜),並且剪餅於庚院,叫"熏天"。但此俗流傳范圍越來越小,清末明初已不多見了。
順星
順星也叫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里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台、門坎、鍋台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並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結束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上元
"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十五鬧花燈",舊歷正月十五日應是民間傳統的"上元節",也叫:"元宵節"、"燈節"。早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漢朝時就開始以正月十五應為"元宵節"。《史記》樂書雲:"漢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祀,致明而終。"到了唐朝,崇尚老.庄,奉道教為國教,為祝賀道教的"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在正月十五的誕辰而舉行祝節活動,元宵節又添上了道教色彩,成為佛、道兩教特色的節日,活動有張燈、放焰火、吃元宵等固定形式。
張燈、觀燈是元宵節日活動的一項主要內容。正月十三日為"上燈";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七日"罷燈"。明代有所謂"燈市",那時東城燈市口是燈與市合一的,清代將燈與市分開,但仍習慣叫燈市,實際上是燈會,屬娛樂性質。那時,元宵夜市肆很講究張燈,各家鋪戶爭奇斗勝掛出大小、高矮、方圓形式不一的花燈,有紗絹、玻璃、羊角的種種差別,上面有繪人物的如《列國》、《三國》、《水滸》、《西遊》、《封神》、《聊齋》等;有繪花卉,蘭、菊、梅、桂、萱、竹、牡丹、芍葯的;有繪禽獸,脛鸞鳳龍虎,以及馬、牛、貓、犬、蟲、蟹魚蝦的,顏色鮮艷多異,形態逼真,品種繁多。從正月十三"上燈"開始,市面上就開始售多種不同形式的走馬燈。《燕京歲時記》載:"走馬燈者,剪紙為輪,以燭噓之;則車馳馬驟,團團不休,燈滅則頓止矣。"從這天起,小孩們成群結隊提著燈籠四處游耍,無不歡天喜地。
上元之夜,萬家空巷,紛紛上街觀燈,"肘足相挨都不覺,布衣塵污貴人貂。"(《都門竹枝詞》)形容當時觀燈之盛。
放焰火也是上元夜活動的一項主要內容。清·謝文翹《都門新年詞》中說:"通宵爆竹一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寶炬銀花喧夜半,六街歌管樂昇平。"
上元節的燈市歷來有猜謎的活動,俗稱打燈虎。這項活動很吸引人,猜燈謎可以使人增加知識,鍛煉思維敏捷,活躍節日氣氛。清人趙駿烈的《燕京燈市竹枝詞》中說:"燈謎巧幻勝天工,不惜奇珍與酒紅。多數才人爭奪彩,誇長競短走胡同。"說明當時燈市打燈虎的引人入勝熱烈氣氛。
上元節應節的食品是元宵,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燕京歲時記》雲:"市賣食品,干鮮俱備,而以元宵為大宗。亦所以點綴節景耳。"至今,北京人仍然保留著正月十五吃元宵的風俗習慣。
填倉
老北京俗傳正月二十三日為"小填倉",二十五日為"大填倉"。清代,京師多大糧商米販這時都要祭祀倉神,市民要買些米面、煤炭來充實自家的生活儲備。清·《帝京歲時紀勝》栽:"當此新正節過,倉廩為虛,應復置而實之,故名其日曰填倉。"
其實,真正的"填倉"活動是在農村。郊區農民流傳諺語說"填倉,填倉,小米干飯雜面湯",平時農民生活很苦,填倉節時吃頓小米干飯雜面湯就算不錯了。正月二十五黎明,農村家家戶戶在院里或打穀場上用篩過的炊灰撒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圓圈,象徵糧囤的意思。
龍抬頭
舊歷二月初二龍抬頭。名人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煎元旦祭余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 春雨貴如油",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同時,二月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蠢動,疫病易生,人們祈望龍抬頭出來鎮住毒蟲。
當年老北京人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沒處藏"的說法。人們出於對龍抬頭出來興雲化雨並威鎮百蟲的祈望,二月二這天就盡量用龍來稱呼食物和各種活動。如吃餅叫吃"龍皮",吃小餃叫吃"龍耳",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兒童這天剃頭叫"剃龍頭",婦女這天不做針線活計,說為避免傷了"龍眼"。
清明
清明是舊歷的一個重要節氣。清明掃墓祭祖的風俗由來已久。秦以前已經有掃墓的風俗,但不一定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從唐朝開始盛行起來。《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楹,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清明掃墓這個風俗習慣相傳至今。舊時,北京人清明掃墓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因家庭經濟等條件不同,祭掃方式也多有區別。去郊區掃墓,有的祭畢就地圍坐聚餐引酒,有的放起風箏,有的用柳條編成羅圈狀戴在頭上,說"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既是掃墓又是春遊,既寄對先人的哀思,又盡自己春之游興。
端午
舊歷五月五日為端午節,老北京人習慣俗稱為五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初"同義,"五"、"午"相通,按地支順推算,五月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時為"陽辰",亦稱"端陽"。
端陽節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起源於江南,由來有多種說法,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的說法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楚大夫屈原。宋代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為"忠烈公",正式將五月五日端午節賦予紀念屈原的意義。抗日戰爭時又定五月五日為"詩人節"。
端午節時,在南方講究舉行"龍舟競渡",在北京明清兩代則講究"熙游避災"。初五日上午,群入天壇"避毒",天壇是祈年聖地、各勝,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又可游樂;過午,有的到魚池或高粱橋、滿井、草橋、積水潭等處"飲醵熙游"。
端午應節食品是粽子,一般是小棗粽子,蘸白糖吃。時令鮮品是櫻桃、桑椹。糕點鋪賣一種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圖案的桃酥式的圓糕點,叫"五毒餅"。人們以這些時鮮和應節糕點用來上供或互相送禮。
北京人俗謂"善正月,惡五月"。因五月氣候溫熱,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師符和鍾馗像來鎮宅、驅避"邪祟"。清人柴桑《燕京記》雲:"(端午)前數日,肆間用黃紙蓋朱印,或繪天師、鍾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購而粘門上,以逐祟惡。"從五月初一起,各家還將菖蒲、艾草插在門的兩旁,一曰"蒲劍",一曰"艾虎",也為辟邪驅瘟。為辟邪,京城端午時,人們還紛紛買蒲鞋穿上過節。
端午節還有"扔災"一說。節前,手巧的婦女以五彩綾羅製成小虎、葫蘆、櫻桃、桑椹、瓜豆、蔥、蒜形狀,用綵線串起來,五月初一那天系於小兒的釵頭或背上、胸前;小姑娘還用硬紙條疊成菱形"粽子",纏上五彩絲線,戴在身上,通稱"葫蘆"、"續命縷"。到了五月初五午時之後摘下來,連同貼在門楣上的剪紙葫蘆揭下來,一起仍到門外,叫"扔災"。
節日期間,人們還要飲黃酒,在小孩頭上用雄黃畫一"王"字,有的還用雄黃塗小孩的耳鼻孔,說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蟲鑽到耳鼻孔中去。
六月六
舊歷六月初六本不為節,因時值盛暑物醫霉爛損壞,因此,老北京上至皇室,下至黎民都有晾曬、洗浴活動的習慣。
六月六這一天如天氣晴朗,皇宮晾輦輿、儀仗、典籍,廟宇舉"晾經會",老百姓晾衣物、洗澡、洗發。民間相傳,這一天晾衣衣不蛀,曬書書不蠹,家畜洗澡不生虱子,貓狗等家畜都要趕到河裡洗個澡。前清光緒十年(1884年)以前,鑾儀衛馴象所,歷年都在這天設儀仗,以鼓樂前導,將象群趕到宣武門外西牐水濱去洗澡,觀者如潮,頗為壯觀。
郊區農民在六月六前後大都注意觀察莊稼長勢,說"六月六,看谷秀"。有的還把這一天稱作"蟲王節",在田間、庭院焚者致祭,祈望防止蟲災,保豐收。
七夕
舊歷七月初七的夜晚,俗稱"七夕"。相傳是天上牛郎織女星一年一度過銀河相會的時刻。舊時,民間有"乞巧"的習俗,稱"乞巧節"。織女心靈手巧,曾在凡間把織布、綉花的技巧傳授給婦女們,婦女們在七月七日晚上凡人相約,在庭院或花園里焚香拜銀河、拜雙星,默默祈禱自己的心願,希望自己幸運,也心靈手巧起來,少女希望自己長的更美麗或嫁個如意郎君;少婦們則希望早生貴子或得到丈夫、公婆的寵愛。
早年,梨園(戲劇界)每值七夕,要演《鵲橋會》或崑曲《長生殿》,《天河配》等"應景戲"。
中元節
舊歷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與正月十五日的上元節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同為古老傳統節日。
中元節是道教節日。道教認為,"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地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下員解厄水官洞陰大地誕辰。道教《太上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佛教徒在這一天要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也叫盂蘭盆齋、盂蘭盆供。盂蘭盆會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間,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廟,有條件的,如廣濟寺、法源寺、拈花寺、廣化寺、嘉興寺、長椿寺等都舉辦規模不同的盂蘭盆會和中元法會。民國以來,北海公園、中山公園音樂堂等處歷年此時都有"追悼陣亡將士法會"。用番(喇嘛)、道(道士)、禪(和尚)三台經,供著一個"海陸空軍陣亡將士"的牌位,進行公祭。
中元節期間,老北京還有舉行製法船、放荷燈、蓮花燈、祭祖、唱"應景戲"等活動。
中秋節
舊歷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又稱中秋節,團圓節,俗稱八月節。舊歷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中,故名"中秋"。《周禮》曰:"中春晝,鼓擊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據說中秋節在兩漢時已具雛形,至唐代已興登台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等活動。北宋太宗年間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節日里有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的風俗,明清以來的京師,此風一直沿襲不衰。
中秋多種果子成熟上市,有的老北京人直接稱它是"果子節"。中秋節有家家戶戶吃月餅的傳統習慣。節前,京城各大糕點鋪都應時出售中秋月餅,以"自來紅"和"自來白"為主,品種繁多。中秋節吃月餅,作為節日禮品互增親友的習俗相傳至今。
重陽節
舊歷九月初九日,俗稱"重九"。古人認為九是陽數,所以這天又叫重陽節。遠在三國時期,重陽的名稱已經出現,魏晉以來,重陽節已成為中國人很重視的一個節日。
古時,重陽節活動很豐富,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插茱萸等。明代皇宮自九月初一起吃花糕,九月九日重陽,皇帝親自到萬壽山登高。民間百姓也爭相效仿,每逢重陽,人們便帶上酒具、茶具到香山或靈顯宮,報國寺的高閣上飲宴坐樂。
清代,北城居民多到真覺寺五塔金剛寶座台上登高。南城居民多到左安門內法藏寺彌陀塔去登高。此外,遊人較多的是阜成門外釣魚台。由於重陽節之後,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所以人們稱此舉為"辭青"。
登高,"辭青"時,照例都要野餐,主要是以松枝,松塔燒起火來,圍坐一起吃烤肉,飲白酒、菊花酒助興。文人墨客有即興吟詩作詞者。
民國以後,這種風俗逐漸淡薄,至三、四十年代,只留下老人們的傳說,民間並無實際活動。重陽前後,民間僅留下了吃烤羊肉,涮羊肉和吃花糕的風俗。
寒衣節
舊歷十月初一日為寒衣節,亦稱冥陰節,是一年中的三大鬼節之一。老北京人照例要給亡故的祖先"送寒衣"。
清末明初,北京人大多沿襲舊俗,在十月初一以前就要到南紙點買寒衣紙。它是一種彩色蠟花紙,粉紅色的印上白色圖案,白色的印上青蓮色的圖案,黃色的印上紅色圖案,也有素色的,總之,只是象徵性的東西。一般都裁成布匹形狀的長條,也有剪成衣褲狀的,也有不剪,直接裝在包有紙錢、冥鈔的包裹里焚火。
歷書
舊時,十月初一日欽天監頒歷。《燕京歲時記》載:"十月頒歷以後,大小書肆出售憲書,衢巷之間也有負箱唱賣者。"
皇歷即"憲書",亦稱"通書"。清末明初,市面上販賣所謂"大本新年歷",上面印著《大清光緒全序通書》、《中華民國全序通書》。
通書日歷以外的部分謂之"序",有的序多於正文。
甚至將《三字經》、《百家姓》、《千子文》、《朱子治家格言》統統附上。民國以後,有當代偉人像,文明結婚儀式圖等。
日歷部分的表頭上有火車表(僅站名順序)和諸神、佛聖誕日期表。日歷以陰歷為單位。
人們買來這本通書後,首先用朱筆在封面上寫上:"燈下無忌,夜觀大吉"。
這種"通書"一直發行到1949年。
冬至
冬至(陽歷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為進九之始,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觀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舊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冬至之日,京師個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得第一大世紀。古民間有吃餛飩的習俗。實際上,"餛飩"與"混沌"諧音。古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辟天地。
冬至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消寒圖是記載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以卜來年豐欠

10、各地中秋習俗!

1、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版祭拜月神權。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2、吃月餅。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3、祭月。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4、燃燈。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懸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