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始興人的風俗

始興人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11 08:55:39

1、客家人有什麼風俗特點

客家人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客家文化源遠流長,而客家人過春節也有自己的習俗!在春節前的幾天,每家每戶都會進行大掃除、炸脆角、糍粑、釀糯米酒等。
到了除夕這天,每家每戶都會早早的起床,准備年夜飯。一早起來,大人們就負責殺雞、鴨、鵝、孩子們則負責打掃家裡的衛生,到了下午一點鍾,家人就會用柚皮、黃竹葉煲好的熱水(說是可以避邪氣),每人輪留洗澡,一家人穿上新衣新鞋。下午三點左右,家裡的男人們就會把煮熟的大公雞拿到家族的祠堂拜祭,比比誰家的雞最大個,就表示那家的收入是最多的,然後回家再拜祭,放很多的鞭炮,家門口一地都是一片紅色的海洋!拜祭完後,一家人圍著吃年團圓飯,餐桌上白切雞、一條完整魚(代表年年有餘)、客家釀豆腐(代表富裕)是必不可少的!吃完了年夜飯,家長就會給孩子們「利是」,孩子們拿了自家大人給的「利是」,就會到堂叔、堂哥的家繼續領取他們豐厚的「利是」,然後村中的孩子們就會聚集在一起,比比誰的「利是」錢多,孩子們的「利是」錢多數用來買鞭炮、煙花!而家中的大人們,則會留在家裡守年,把家裡的衛生搞干凈、把衣服洗干凈。十二點之前,所有的孩子們都要歸家迎接財神的到來!
年初一,客家人吃素,喝自家釀的黃酒!吃了早餐,家裡的所有人都到族中的祠堂聚集,開始看在祠堂門口燃放鞭炮、煙花、土炮,燃放的時間長達到二小時,這是所有族人共同捐資購買的。放完了鞭炮族人相互之間進行新年的拜訪!在大年初一,客家人是不花錢買東西的,也不掃地、不洗澡,要到年初三晚上才能洗澡,大人們說那叫做「堵財」!年初二,外嫁人回娘家,客家人還有一個習俗,外家女不能在娘家過新年!
年初三一大早,客家人就早早起床,打掃衛生,把幾天堆積的垃圾清掃出去,大人們說那叫「送窮鬼」!年初三,不能到別人家拜訪,更不能送東西給別人!記得有一年,堂哥家母豬在年初三生了一窩小豬,堂哥的臉是黑黑的,結果那一年他的運氣真的不是很好,也許只是巧合罷了,呵呵!
客家人過年還有許多風俗,如果你要到客家人那兒過年,你可要先了解清楚呀!其實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習俗都在慢慢的消失了,而年輕人對習俗這種東西看得很淡了!

2、求客家人習俗。

有關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說和客家混血說。客家中原說認為客家主體構成為來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說則認為「客家共同體,是南遷漢人與閩粵贛三角地區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後產生的共同體,其主體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數流落於這一地區的中原人」。從兩宋開始,中原漢民大舉南遷,經贛南、閩西到達梅州,最終形成相對成熟的、具有很強穩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後,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為 嘉應州、贛州、汀州。
客家
居住於閩粵贛邊地區的客家先民,系來自中原。是歷代因戰亂從中原大規模直接遷徙而至,或輾轉遷入,或官宦、貶謫、經商等原因而落居。其先民遷徙有以下幾個時期:(一)秦漢統一中國,中原移民開始南下。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軍六十萬滅楚「南征 百越之君」,集結余干之水的秦軍,於公元前221年置閩中郡後,即分兵南下,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即揭陽山,今揭陽縣北一百五十里,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萬人守五嶺,即趙佗「將卒以戍越」。由是觀之,閩粵贛邊有兩支秦軍屯戍,一戊南野之界,一戍揭嶺。
3、秦始皇三十四年,趙佗又在隔河二里築城以控武水,築萬人城於中宿湞山。趙佗又在龍川築城居之。這批築城者人數不詳,但同期徙往北方邊郡築城可考者,少者三萬戶,多者五萬戶。
4、秦始皇三十六年,估計秦駐閩粵贛邊之戍徙民約占當地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5、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年),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 嶺南,分駐於郡縣及軍事要沖。
6、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閩中及揭陽(潮、梅古為閩越地)的閩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縣徙民的後裔。這說明自此起,閩粵贛邊居民是以中原移民為主體。
(二)漢末建安至東晉永嘉之際,中原人民避難,有一部分人遷入閩粵贛邊區。
東漢末年,中原人民避難入交州,曾掀起一次高潮,南遷主要由海道而來。南北朝時,南北對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規模南遷,遷移人口約96萬,大部分穩定在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贛南,部分又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邊州縣。永嘉之際,中原士族流入福建者眾。
(三)唐代安史之亂,戰禍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中原人民大量南逃。
(四)唐末黃巢起義,中原人民避難者又大批逃入閩粵贛區。如宗室李孟,由長安遷汴梁,繼遷福建寧化古壁鄉。固始人王緒、王潮響應黃巢起義,率光、壽二州農民起義軍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閩贛邊人口激增。
(五)宋南渡與宋末再有大批中原人民逃難至粵中與閩粵贛邊地區。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杭、秀、蘇、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隨隆 皇太沿走洪、吉、虔州,皇太回臨安。這些士民沒有隨太後的條件,又勢不能北返,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嶺,入南雄、始興、韶州。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一部分滯留贛南各縣。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江浙及江西大量宋民,一路從蒲田逃亡廣東沿海潮汕至海南島。
(六)除以上所述因戰亂大規模南遷外,中原人民因旱災水患逃荒而南來,亦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游學而定居閩粵贛邊地區者。
從以上史料看,客家先民主要來自中原漢族。而客家民系形成的過程中,又不斷融化吸收畲、瑤、蛋、木客等南方少數族群壯大了客家隊伍。

客家風俗是一個民族在生產、服飾、飲食、居住、婚姻、喪葬、節慶、娛樂、禮儀、信仰等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廣泛流行的、經常重復出的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就是人們自覺的喜好、風氣、習尚和禁忌等,它流行於民間,為大眾所自覺傳承。漢族文化歷史悠久,風俗源遠流長,已有上下5000年連綿不絕的歷史。這一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比擬的歷史優勢,使得漢族的風俗,無論哪一種、哪一類,都格外豐富而迷人。
客家的風俗具有凝聚力。客家作為漢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風俗具有凝聚力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盡管客家風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風俗的基本內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這無論是哪一個省、哪一個地區,也無論是在大陸,還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處西方民族包圍之中的客家人後裔,都無一例外。

客家土樓(民居),也稱福建圓樓,是中華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建築, 客家民居【辛亥遺址】何子淵故居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等特點獨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

土樓是以土作牆而建造起來的集體建築,呈圓形、半圓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樓最早時是方形,有宮殿式、府第式、體態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於神秘感,堅實牢固。樓中堆積糧食、飼養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敵,只需將大門一關,幾名青壯年守護大門,土樓則像堅強的大堡壘,婦孺老幼盡可高枕無憂。由於方形土樓具有方向性、四角較陰暗,通風採光有別,所以客家人又設計出通風採光良好的,既無開頭又無結尾的圓樓土樓。在現存的土樓中,以圓形的最引人注目,當地人稱之為圓樓或圓寨,其次為四角樓,如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辛亥遺址】何子淵故居等。
優美的客家民居土樓屬於集體性建築,其最大的特點在於其造型大,無論從遠處還是走到跟前,土樓都以其龐大的單體式建築令人震驚,其體積之大,堪稱民居之最。在我們參觀的土樓中最普通的圓樓,其直徑大約為50餘米,三、四層樓的高度,共有百餘間住房,可住三、四十戶人家,可容納二三百人。而大型圓樓直徑可達七八十米,高五六層,內有四五百間住房,可住七八百人。從土樓這種民居建築方式體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風情。
從歷史學及建築學的研究來看,土樓的建築方式是出於族群安全而採取的一種自衛式的居住樣式。在當時外有倭寇入侵,內有年年內戰的情勢之下,舉族遷移的客家人不遠千里來到他鄉,選擇一種既有利於家族團聚,又能防禦戰爭的建築方式便被採納下來。同一個祖先的子孫們在一幢土樓里形成一個獨立的社會,共存共榮,共亡共辱。所以御外凝內大概是土樓最恰當的歸納。
土樓的牆壁,下厚上薄,厚處有的竟達1.5米。夯築時,先在牆基挖出又深又大的牆溝,夯實在,埋入大石為基,然後用石塊和灰漿砌築起牆基。接著就用夾牆板夯築牆壁。土牆的原料以當地粘質紅土為主,摻入適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經反復搗碎,拌勻,做成俗稱的「熟土」。一些關鍵部位還要摻入適量糯米飯,紅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築時,要往土牆中間埋入杉木枝條或竹片為「牆骨」,以增加其拉力。就這樣,經過反復的夯築,便築起了有如鋼鐵混凝土似的的土牆,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層防風雨剝蝕的石灰,因而堅固異常,具有良好的防風,抗震能力。據《永定縣志》記載,1918年發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聲,歷時20分鍾,夜裡繼續震動,但土樓始終挺立無恙。

3、始興民風習俗(急用)

http://www.mo-jiang.com/Article/ZJSX/LS/200605/429.html

4、廣東韶關始興縣結婚習俗

以前的風俗:
還有一段視頻:
http://qun.51.com/a3312509/topic.php?pid=3914
一、婚嫁用具

始興縣東湖坪村民的婚嫁十分講究,且很隆重。使用的用具繁多並有嚴格的先後排列之分。大多用具都是用上等木材精雕細鑿,油漆、貼金製成。具體用具和迎親隊伍順序大體是這樣的:

(1)帶親酒。由一位多兒子的好命男人挑著一頭用木製成的"鶴壺隆",內放一隻陶罐,罐內裝滿甜糯米酒。另一頭用木製的雞籠,內裝公婆雞、肉丸子、鞭炮、臘味、10個雞蛋(只能領1個,剩下9個拿回)。

(2)扛彩。由2個l4、l5歲的小男孩各扛著一面紅色布旗,布旗約長1.9米,寬0.3米。

(3)龍鳳蠟燭。由1個男青年拿一對龍鳳大紅喜字蠟燭。蠟燭紅色,有龍鳳圖形和喜字。

(4)打碰鑼。由1個好命的男人扛著一頭大一頭小的碰鑼,邊走邊敲,發出的聲音是"捧,碰,捧,碰"。

(5)八音班。由8個各拿1件樂器:鼓、鑼、鈸、高胡、板胡、嗩吶、月琴、笛子等組成的吹鼓手,一路吹吹打打熱熱鬧鬧。

(6)媒人婆。由2人抬的木轎,上有布蓬遮陽。稱"蓬俚轎"。轎上坐媒人婆和她帶去想多拿一份紅包的小男孩。

(7)新郎轎。由4人抬的木侍轎。類似今天的竹椅。

(8)花轎。由4人或8人抬新娘坐的花轎。

(9)炮手。由一個好命的男人拿著"頓炮",出男家和離開娘家時各放三響炮。

(10)原埕酒。由2個好命男人挑2擔原裝的好酒。其中一擔留作以後新娘生了小孩時娘家再擔回男家去給新娘喝的。

(11)抬囚籮。由2個好命男人抬著一個木製的像箱底樣1:3的盛器,內放一條去掉內臟的全豬,豬全身抹上紅色。

(12)擔食格。由好命的男人擔一擔,條件好的有幾擔米制的糕點等禮品。

(13)擔層籮。由好命的男人擔一擔或多擔水果、花生、米餅等禮品。

(14)擔雞籠。由好命的男人擔一擔或幾擔雞、鵝、鴨,數字一般為12隻、16隻不等。不可用3、4、7、8的數字。

(15)送嫁妝。由女家派出若幹人挑送腳盆、尿桶、蚊帳、被席、隆(木箱)等。禮物多,擔的人多,但人數必須逢雙不逢單。

花轎,是婚嫁最為重要的用具。呈長方體。一般通高1.88米、寬0.55米至0.66米。攢尖式的轎頂。通體用透雕、圓雕、陰雕、浮雕等精湛的雕刻藝術,雕刻著各種花紋圖案和吉祥文字,並貼上金箔。顯得莊重而又金碧輝煌。轎頂像"烏紗帽"繪有紅色卷雲紋,含青雲直上之意。轎身正面的轎門雕刻有對聯,內容不詳,都是吉祥之語。圖案有鴛鴦戲水、觀音送子、狀元及弟、梅蘭菊竹(四季平安)、蝙蝠、奔鹿、蜜蜂、靈猴、大象(寓意為福、祿、封侯相),柏樹(百壽)、百雀(百爵),希望封官賜爵,非侯即相之意。還有石榴(多子),並蒂蓮花(雙生貴子)、佛手(五子登科)等。

新郎一般戴禮帽,長袍馬褂黑布鞋。新娘戴鳳冠和各種銀簪、花飾、髻釵、多寶串、紅色上轎衫,紅色百褶綉花裙,紅色綉花羅帕,紅色綉花鞋,紅色綉花雲肩等。

二、婚嫁風俗

始興縣的客家人大多是明清時期從福建、江西、廣東梅州等地遷徙而來的。因為不是同一時期同一地方遷徙而來,所以婚嫁風俗也不盡相同,帶有原住地方的婚嫁習慣。正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過,遷徙到同一地方繁衍生息,與當地先居民眾"同飲一江水,同居一方土",其婚嫁習慣便相互影響,相互滲透。

清朝至民國時期,始興縣東湖坪的婚嫁都是由父母包辦的。結婚年齡一般男16至18歲,女13至16歲。有娶小媳婦的,即接別人的小小女兒來撫養,長大後留作兒媳婦,俗稱童養媳。有買回婢女使喚,成年後留下做小老婆或嫁出去的,看主家的需要而定。有隔三胎的,即先托媒人介紹一個女嬰來家先養,等到自己生了兒子,長大再結婚。

清朝至民國時期的婚俗主要經過如下幾個階段:

定年庚。定年庚是男女雙方父母根據媒人的說合而決定的。首先請媒人說親,或媒人主動前來說親。男女雙方的父母經媒人說合後,初步認為相互的條件還可以,或"門當戶對"。男家便請媒人到女家去拿姑娘的"年庚",即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時刻。然後,男家把男女雙方的年庚送到算命先生處進行"排八字"測算,也稱"合坤"、"定年庚"。看女主相屬好不好,是"相生"還是"相剋"。算命先生根據《婚喪禮制大全》里寫的"白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錯,龍兔淚交流。金雞怕五犬,豬猴不到頭。"等所謂"犯相屬"的標准進行鑒定相屬否。凡是發現有屬虎、屬羊的女子,嫁出去就會克夫克子克公婆,當寡婦。如元相剋之相,則被認為是"天生一對",可以結為夫妻,若有"相剋"之處,送多點紅包給算命先生指點迷津,就能逢凶化吉,結秦晉之好。要是算命先生有所圖而達不到目的從中作梗,再好的屬相也無緣結百年之好。所謂"男人八字無假,女人八字無真"。女人的八字可由算命先生推前推後,一直推到與男人相結合為止。民國後期開始興"見面",經算命先生測定相合後,男女雙方在媒人的安排下,由父母帶著選擇合適地點見上一面,大多是在集日上見面的。見面後,雙方願意與否無關緊要,主要是由雙方父母親說了算。說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男女青年雙方沒有決定權。雙方父母或媒人兩關主事,過好日子"行定",即向女方交"定金",俗稱定親。

行定,是男家給女家定婚的禮金。雙方可以對禮金進行討價還價。禮金有大定和小定之分的。大定的定金較富足,有較多的"禮",1禮為白銀16元。少的給1禮,多的給幾禮。一般8禮到10禮。但有些則要有"3"數。3、4、5的數字,可以用,取"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之意。如豬肉300斤、米400斤、銀元500元等。豬肉多的用囚籮抬送,少的用食格挑送。所送禮品除豬肉外,還有酒、稻穀、雞、鴨、鵝、各種米糕等。女家收了定金後,請親房吃一頓飯,告訴大家自己的女兒已經定親。如果女家反悔這門親事,就必須向男家贖回"年庚",禮品如數退回,婚姻關系才能解除。

定親後,男家擇定具體婚期吉日,用全貼書就,並備酒肉禮物送到女家去。

定親後,女子就要自己忙著做出嫁穿戴的禮物,如綉花羅帕、綉花衫、綉花裙、綉花鞋等。年紀較小的由母親、嬸、嫂等親人幫忙操辦。女家忙准備各種嫁妝,男家則准備各種財物、房中用具等。兩家都為婚事忙開了。一般情況,女家要了解男家多少禮金,男家也要女家置相應的嫁妝陪送。若一方兌現不了,又得不到雙方諒解的話,迎親時就會發生矛盾,甚至"親家變冤家"。這是很個別的現象。當然,男家多出一點,女家少陪送一點作為補償女家的也有。要看男家經濟情況的好差而定。當地有一句話叫做"上等人家墊錢嫁女,中等人家將錢嫁女,下等人家賺錢嫁女"就是很好的說明。一段時間後,雙方認為婚事的財物具備了,便請風水先生選擇"黃道吉日",並徵得女方家同意後,發出請貼請客。婚禮大多在冬季農閑季節舉行,叫迎親。

迎親,也就是男家到女方家去接回新娘。在迎親的前一天上午或下午,媒人從男家乘坐"蓬俚轎"帶路,把男家與女家商定好的豬肉、雞、鵝、魚、酒等食品和禮金、禮物,送到女家去,稱為"送酒肉"或"去果盒"。媒人在女家住一晚,第二天與新娘等一同到男家。晚飯前,雙方的客人都必須到男女家一齊吃晚飯,稱"齊客"。晚飯後,男家把點燃木炭、芒麻稈的火桶放入花轎內,一段時間後取出,稱"暖轎"。當晚凌晨雞鳴時分,或算命先生指定的時間,要舉行女子出嫁"梳頭"儀式。在祖堂上燃一對大紅燭,配備紅、藍、黃、青、黑五色線,胭脂、水粉用手絹包一攝稻米,兩個受精的熟雞蛋。放炮竹後好命的婦女或新娘的母親用雞蛋在新娘的臉上上下下滾動,俗稱"開面"。接著給新娘梳頭,新娘坐在長條凳上臉向東方,邊梳邊說吉利話,如"一梳長,二梳長,三梳透棟梁"、"一梳梳到尾,一世好到尾"、"左一梳右一梳,五子登科,狀元及第"、"頭發長又長,早生貴子狀元郎"等。梳好後插上銀質壓頭花、雙字銀扁簪、銀針紙花等頭飾。頭戴頸圈,內有鎖、碗、男女鞋各一隻、鈴、關刀、剪刀、三角尺、四方台等小巧玲瓏的裝飾物,俗稱"多寶串",戴耳環等。在天亮前,梳妝完畢,新娘返回閨房等待出嫁(有些則在祖堂上放了鞭炮後,即返回閨房梳頭的)。這時,把兩個開面的雞蛋剝開給新娘吃。小女子在十三、四歲時留海頭發梳辮子,到結婚,才梳頭,多發的梳"本頭",少發的梳"假頭"。如果是童養媳結婚稱"上頭"。女子出嫁前不能刮面,出嫁後才可以用線絞臉部毛發。

迎親這天上午,女家必須將嫁妝先送到男家去。較高檔次的嫁妝稱"海棠紅",有24隻"隆"(大木箱),花床、梳妝台、2張八仙桌,桌上放新郎新娘的衣衫鞋帽等全套衣物,大小櫃、高矮椅、臉盆架、百子桶(尿桶)、千孫盆(腳盆)等。"隆"內裝滿衣物及床上用品。其中有些是"三藍三熱"的布料,三藍是市場上賣的三種藍布,也稱客布,由外地運來本地銷的。"三熱"是指三匹本地農家織的麻布,又稱"家機布"、"熱布"等。較低檔次的嫁妝一般有2、4、6個不等的"隆",其它東西也很少。以此同時,女家派新娘的弟弟妹妹到男家去"邀"新郎到女家去拜岳父母及其他親戚,然後接回新娘,俗稱轉門。這時,新郎帶上八音班等迎親隊伍,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喜氣洋洋地向女家進發。去時隊伍里的總人數要逢單,回來一定要成雙數,含"好事成雙"之意。

"迎親隊伍"在女家吃午飯和提前吃晚飯後,新郎由伴郎相隨,先離開女家回去等新娘的到來。隨後,頭戴琳琅滿目的頭飾,頸佩多寶串,肩披綉花雲肩,身穿鮮紅上轎衫,綉花紅羅裙,綉花紅布鞋,頭蓋綉花紅羅帕的新娘才出來。出來大多在黃昏時刻。出親前,新娘在家私廳里悲悲切切地向父母、祖父母等長輩和兄弟姐妹們"哭別",邊哭邊說如何忘不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分別後令自己如何牽腸掛肚地想念,和希望他們今後多保重身體等等"痛腸話,熱心話",直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聲情並茂",使旁人看了為之動容。這時父母親等人會安慰和告誡女兒,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到男家去要孝敬公婆和兄弟子叔要和睦等話語,與此同時,新娘一一向親人跪別,親人在扶她起來的時候會遞上個紅包。哭別後,父母把綉花羅帕蓋在新娘的頭上。新娘由哥哥或弟弟(無親兄弟則由堂兄弟或村中好命人家的兄弟)背起離開家門到大廳(祖堂)拜別祖宗,再背到大門口,送上花轎。途中絕對不能放新娘下地,否則會被視為不吉利。這就是當地民間至今仍在流行的"哥哥背妹上花轎婚俗"(詳見後文)。

新娘上轎後,轎夫鎖上轎門,在轎外掛"八卦圖"以示避邪和保佑平安吉祥如意。接著在伴娘的陪送下和八音班的音樂聲中,抬起花轎高高興興地向男家進發。轎門鎖匙有人說是由轎夫帶著,有人說是由媒人婆帶著到男家大門口停轎坪才能開鎖。途中無論路途遠近,或出現什麼情況都不能開鎖。否則,男家會追究責任,鬧起事端,甚至退親。有一句俗話"轎夫抬轎就抬轎,不管新娘拉屎或拉尿"可以說明轎門不可開的重要性。如果途中遇到另一個迎親隊伍的新娘轎時,兩個新娘就會從轎窗口互相送一塊手帕交換,以示互相祝福吉祥幸福之意。如女家離男家太遠,男家則會派人打著火把到半路上去迎接新娘,給迎親隊伍照路。新娘被抬到男家大門口的停轎坪時,得放一段時間,讓她"企服"來(站累些,表示以後才會老老實實服服帖帖聽男家使喚)。村中男女老幼都圍著觀看。大門口貼著古老吉祥的對聯,如"且看淑女成佳婦,從此奇男已丈夫","玉堂雙壁合,寶樹萬枝榮"、"百年歌好合,五世卜其昌"等,橫批都是男女姓氏聯煙4個字,如"曾李聯姻"、"曾張聯姻"。如果是嫁女的,對聯往往是寫"名流喜得名門婿,才女欣逢才子家",橫批"綉閣春開"等。新娘進門時刻一到,放炮手放三聲大響炮。轎夫打開轎門。男家2位好命婦女(必須是原配夫人,且多子多孫者)牽新娘下轎,稱"牽親"。同時,另一位好命婦女往新娘頭上托著"米篩"(竹製品,原用以篩米的工具),上在放著木尺、黃豆、《易經》、蔥、《通書》或算命先生畫的符,表示知書達禮,避邪和早生貴子,聰明有出息之意。寄託男家美好的願望,俗稱"托篩"。

新娘被牽到大門口,不能馬上進大門。必須待站在大門內的算命先生做完"斬煞"儀式後方可入內。算命先生右手拿劍或菜刀,左手捉一隻大公雞,口中念念有詞:"......天神歸天上去,地煞回地下藏,如有凶神和惡煞,雄雞頭上來擔當"。念完用刀在雄雞冠上割去一點,把雞血滴在大門坎上,叫"斬煞"。意思是,新娘一路來,難免帶上各種"惡煞邪氣",用斬煞來消除。然後,新娘被牽進祖堂與新郎一起拜見祖宗。祖堂供桌兩邊各點燃龍鳳大紅香燭。拜完祖宗,雙方進入洞房,關上門,新郎用尺敲三下新娘的頭後撩開羅帕,共飲交親酒。敲新娘的頭,表示"打服"她,使她嫁來不能逞凶發脾氣。約10多分鍾,洞房門被打開,好命婦女幫新娘"攤床鋪",邊鋪邊講吉利話,"攤根稈,生條卵"(過去用禾稈作床墊),"一條蚊帳四隻角,新娘生仔生一桌(8個兒子)","一個枕頭綁三綁,一告(覺)醒來一告講","一條捷俚(草席)四邊角,新娘生仔生一桌"等。被帳中夾有紅包給攤床鋪的婦女。與此同時,一群小孩闖進新房要糖果食,其中必有一個較精靈的小男孩到洞房中的尿桶里拿起一隻紅包後再屙堆尿到尿桶里,表示新娘早生貴子。接著大廳里吃晚飯。晚飯叫"正餐",菜色豐富,有海參、雞、魚、肉丸子、魷魚、眉豆、全春(蛋)、禾蟲、粉絲、扣肉等俗稱(十大十小),也有"四丁盤,八大碗"的菜色l2、14、16碗(盤)不等的。吃飯前,新娘拿一條布給族中和來賓中輩份最高的人安排座次,叫"安席",即把座位象徵性地擦一擦,放上碗筷斟上酒,然後向被安席者鞠躬,請他(她)上座。一般長輩在上廳,晚輩在下廳。席間,家婆牽新娘到大廳里向來賓們介紹兒媳婦,並與新郎新娘頻頻向客人們斟酒。主人和宗族近親長者也輪番向外賓敬酒,以表示主人家的熱情好客。八音班在宴席中根據不同階段吹奏不同音樂。音樂曲調歡快明朗。

晚飯後鬧新娘,一般在私廳里進行。新郎與坐台者猜拳,猜輸的喝酒。村中來客出點子叫新郎新娘做或講出令他們十分難為情的動作或語言。如背新娘過長條凳,按新娘兒子的輩份稱呼他人喝酒、抽煙,如某某大爺請飲酒,某某阿公請抽煙等。大多開到下半夜一、二點鍾。新婚第二天早上,新郎新娘到祖堂里"拜堂"。祖堂里放一塊草席,跪在上面拜。八音班吹奏"拜堂調",客人們各人准備好"紅包",少的幾元十幾元,多的幾十元不等。拜堂由"司儀"唱名,依次向新郎的父母、外祖父母、伯叔姨嬸、舅姑姐丈,從內親到外親,從上輩到平輩,從老到少,最後才拜媒人。受拜人會說一些"早生貴子"、"雙生貴子"、"白頭到老"、"百福百壽"、"百子千孫"等吉祥話,然後遞上一個紅包。媒人婆不給紅包,而是把嫁妝箱櫃的鎖匙給新娘。拜堂後吃"拜堂餐",也就是早餐。吃完早餐各人各自離開,稱"散客"。回客人的禮物會根據客人送來禮物的多少而定回禮物的輕重。新郎新娘會送客人到大門口。最後送媒人婆,送媒人婆的禮物隨主人的大方,一般一埕酒,幾斤豬肉或幾十斤豬肉。給她隨行來的小孩一個紅包幾元幾十元不等。

散客後,女家的母親、嬸娘等至親到男家看望嫁出去的女兒,俗稱"做二朝"或"做三朝"。一是探望女兒,二是看男家屋舍家財,三是看男家待人是否熱情。男家會用最好的酒肉盛情款待,並留下住一宿。當地說"娶親出嫁三日兩夜"。到此婚嫁喜日到此結束。10天以後,新娘回娘家探親住20天至一個月後才回家,俗稱"新聊"。

三、婚嫁傳說

始興縣民間,至今仍留傳哥哥背妹妹上花轎的婚嫁習俗。其過程大體這樣:

新娘出嫁時,首先在家裡向祖父母、父母親和兄弟姐妹等親人們告別,此時此刻,常常是大哭一場,即所謂向親人"哭別",邊哭邊講忘不了長輩們的養育之恩,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自己如何捨不得離開等等痛腸話。然後,才由哥哥,沒有哥哥由弟弟,沒有親兄弟由堂兄弟背起新娘,一口氣背到大廳祖堂里,讓新郎拜別祖宗,再背到大門口送上停在那裡的花轎上。從家裡到上花轎這段距離,無論遠近中途是不能讓新娘放在地上的。否則會被認為不吉利。現在,雖然花轎已經過時了,但是,哥哥背妹出嫁的風俗仍在流行。不過,哭別時已經沒有過去那麼痛哭流涕了。有的也只是象徵性地表示一下而已。花轎也已經被現代運輸工具單車、拖拉機、汽車所代替。那麼,這個古老的婚俗是如何得來的呢?其中一個傳說富有情趣。

相傳三國時候,吳國皇帝孫權有一個妹妹叫孫嬌。她從小嬌生慣養,養成個說一不二的性格。她家是將府之門,因此,她也學得一身好武術,喜歡舞刀弄棍的。全家人都寵著她,連當皇帝的哥哥孫權也得讓她幾分。常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是,長得如花似玉的孫嬌偏偏嫁不出去。因為她的"嬌氣"名聲已經"名揚四海",誰聽了都怕,在本國是沒有人敢要她做老婆的。眼看她越長越大年紀了,還沒有一個媒人登門求親。她的母親吳國太心急如焚,怕女兒成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不久,蜀國軍師諸葛亮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很高興。為了聯合吳國共同對抗魏國,便想讓四、五十歲的劉備去把孫嬌娶過來做老婆。這樣,蜀國與吳國就成了親家,也就不怕強大的魏國了。劉備聽了很高興,巴不得立即就成親。但是他是個有妻室的人,而孫嬌還是個黃花閨女,又是東吳皇帝的妹妹,怎肯隨便嫁給他人當小老婆呢!劉備心裡沒底,而諸葛亮卻胸有成竹,派人到吳國去找到吳國太說親。正為女兒婚事弄得心急如焚的吳國太,本來就想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婿,當聽到劉備是一方霸主,又是才華橫溢的人時,高興得不得了,認為女兒嫁給劉備不虧。便滿口答應了這門親事。而孫權呢,知道自己的妹妹難嫁出去,如今劉備主動求親,也就順水推舟同意了母親的意見。然而,孫嬌可不是一般的姑娘,她特別有心計。認為自己嫁給劉備做小老婆,如果沒有豐厚的陪嫁嫁妝的話,就會被劉家人看不起,也會被人笑話。因此,她別出心裁,想出一個要一份特別不同嫁妝的要求,不達目的堅決不嫁。

一天,孫嬌對母親和哥哥說:"你們要我嫁給劉備可以,不過,劉備眼下連一座像樣的地盤都沒有,難道讓我嫁給他過顛沛流離的生活嗎?如果你們念母女之情、兄妹之情的話,就把荊州的地盤拿給我作嫁妝吧。我們結婚後就把家安在荊州,一來離母親近些,可以常常回來看看,二來也不能讓人家小看我孫嬌呀!"孫權一聽大為惱火,沒容母親發話便迫不及待地說:"不行,不行,你人還沒嫁出去,就想爭祖公留下的家產?哼!"前面說過,孫嬌是個說一不二的人。她想得到的就一定要得到,得不到的又哭又鬧,把孫家鬧個天翻地覆。吳國太特別寵愛女兒,被她這么一哭一鬧也就點頭同意了。孫權是個有名的孝子。見母親同意後,自己一時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來,只好風風火火地找到周瑜、魯肅說:"你妹妹性情剛烈,如果不答應她的要求,肯定會鬧出大事來,答應嗎,自古至今那有割地盤作嫁妝的呢?"周瑜聽了笑了笑說:"既然她要荊州,主公不妨把荊州給她,只要到時你這樣這樣......"。周瑜悄悄把主意告訴了孫權。

到了孫嬌出嫁之日,孫權把荊州的人口簿、地圖冊拿出來,當著來迎親的劉備的面,交給了孫嬌,說:"妹妹,哥哥把荊州隨你嫁去作安身之地吧!"然後,又避開劉備,把嫁妝單悄悄拿給孫嬌,叫她把禮單隨身帶著,等嫁到劉家後,看他們對你怎麼樣,如果對你好,便把禮單交出去,如果對你不好,就千萬別把禮單交出去,免得日後倒霉受罪。孫嬌聽了有道理,就把禮單放在身上。到了快出親的時刻,孫權突然對著孫嬌痛哭起來,邊哭邊講了妹妹許多好話,和自己如何捨不得妹妹離開,怕妹妹嫁出去吃苦頭,和希望妹妹今後幸福等"痛腸話"。真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常說男人有淚不輕彈。孫嬌看到和聽到哥哥哭得如此傷心,也真的動了感情了。她聯想到平日里哥哥對自己總是百依百順,現在又這么大方,真的把荊州給她作嫁妝,眼下要分手了,還為自己的將來而操心,想到這些,自己心裡更加難受,禁不住也大哭起來,哭得非常傷心,還邊哭邊講母親對自己怎麼好,怎麼好,哥哥對自己怎麼關心,怎麼關心,自己怎麼不願離開他們等等"痛腸話",誰知,越說越動情,越哭越傷心,直到哭得癱軟在地上。這時,出親的時辰已到,可是孫嬌卻哭成了淚人,迷迷糊糊的,連路都走不動。孫權見了,便說:"妹妹呀,哥哥從小就把你背大,如今你要嫁走了,今後哥哥不能再疼你了,現在就讓我再一次背你上花轎送送你,再盡哥哥的一份情義吧!"說完,立即把妹妹背起來,趁機悄悄地將嫁妝禮單偷了回來。事不宜遲,孫權一口氣把妹妹從家裡背到大廳,然後背出大門,送上了花轎。途中連停都沒有停。新娘一上花轎,孫權就趕快吩咐把轎門鎖起來,不到男家不準開轎門。這時炮聲齊鳴,鼓樂齊奏,新娘被快快地抬走了。孫權看到漸漸走遠的花轎時才輕輕地舒了一口氣。

過了一段時間,孫權、周瑜、魯肅商量好,要把荊州要回來。就派魯肅找到劉備。魯肅說明來意後,劉備很不高興,說:"孫權不是說荊州隨她妹妹嫁給我嗎?怎麼又要拿回去呢?"魯肅聽了嘿嘿地笑了笑,說:"你搞錯了,孫權是說把荊州隨她妹妹借給你,不是嫁給你。我們主公是江東人。江東人你是知道的,'借'和'嫁'聲音相近。當初,也許你沒有聽清楚吧?請你想一想,自古以來,有誰嫁女兒連地盤都一塊嫁出去的呢?"倆人你一言我一語,講了老半天,誰也說不服誰。最後,魯肅說:"這樣吧,你還是拿出陪嫁的禮單來看看,上面寫有荊kl,I-字,就把荊州留給你,要是沒有寫,荊州就要完璧歸趙,怎麼樣?"劉備沒有辦法,只好去找孫嬌要禮單。誰知,任憑他們找遍了箱箱櫃櫃,也不見禮單的影子。急得劉備直跺腳。諸葛亮知道了笑了笑。他心裡明白這是周瑜搞的鬼把戲,暗暗想以後非氣死周瑜不可。這就是後來諸葛亮要三氣周瑜的原因。諸葛亮想到劉備急得團團轉轉,就對劉備夫婦說:"別找了,別找了,這份禮單還在東吳呢!不過,主公不必著急,借就借吧,女婿借岳母的東西,能還就還,還不了就不還。"這也是現在我們常說的一個戲語:劉備借荊州,有借元還的來由。

後來,吳國的人們不懂得孫權背妹妹上花轎的秘密,以為皇帝老子對妹妹出嫁都這么敬重,也跟著學起來,久而久之,哥哥背妹上花轎便成為一個風俗在民間盛行,流傳至今。

【收稿日期】2005-12-15

【作者簡介】廖晉雄(1954- ),男,廣東梅縣人,始興縣政協副主席。

(文章出自嘉應學院客家研究所《客家研究輯刊》2007年第1期)

5、客家人的民風民俗

客家習俗
客家人一般指原籍漢族,歷經五次的大規模南遷,在南方各省形成的具有獨特風貌的客家民系.

主要節日:

春節:有拜年,游樂活動等,是最隆重的節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元宵節吃元宵,玩燈,賞燈,猜燈謎。

二月二:開正節。

清明:客家掃墓習俗多從春分開始,清明達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稱為五月節。節日主要內容是吃粽子,雄黃酒,龍舟賽。

七月節:也即鬼節。

中秋:民間通稱八月節。吃月餅,賞月等風俗大體各地相同。

重陽節:客家人叫「九月節」。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過年」之說。

婚姻禮俗:

客家人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主要仍以傳宗接代為目的, 客家人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客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系是一種「嫁娶婚」,招贅之風並不盛行。

過程儀式大部分仍沿舊習:如相親、送定、報日子、送聘金、盤嫁妝、接親、拜堂鬧洞房等。

客家婚禮

民間娛樂:

客家民間娛樂內容非常豐富,節日的主要有秧歌、龍舟競渡、踩船燈,舞龍燈,舞獅,高腳師,迎花燈,踩馬燈,打花鼓,樂器會,演戲,放煙火,平時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彈琴,彈箏,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紙牌,擲狀元簽,打麻將,養花,釣魚等

6、誰熟悉南雄的地理風俗習慣?

南雄的風俗民情植根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濃厚的鄉土情緒以及熱愛生命、祈盼太平的熾熱情感。這種風俗民情既是中原與嶺南文化的融合,也是粵贛之間民情的交匯,最重要的是南雄人根據本土風俗而進行的約定和創造。
服飾習俗:男無特殊,婦女勞作時腰系圍裙,頭扎黑頭帕,手戴手套。飲吃習慣:城鄉皆吃辣椒,農村尤甚,無菜不辣,春節吃臘味,家家以臘鴨、臘肉、臘腸等臘味和自製的糯米酒款待來訪親朋。婚姻習俗:舊時同姓不通婚。在佳節慶典時候南雄人民喜歡以舞龍舞獅等數十種民間藝術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象香火龍、茶花燈、飄色、龍船歌、推車燈、高腳獅等民間藝術非常有特色。南雄珠璣鎮被評為省級民間藝術之鄉。曲調優美、清新悅耳的採茶戲是南雄人民喜聞樂見的地方戲劇。南雄市境內四周群山環抱,中部丘陵平原,稱「南雄紅層盆地」,是遠古時代恐龍的故鄉。 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素有「中國黃煙之鄉」、「中國嶺南銀杏之鄉」等美稱。 南雄境內地質屬燕山期花崗岩體及寒武紀震旦紀變質岩體。四周群山環抱,湞凌二江斜貫腹地。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西北山區最高峰為觀音峰,海拔1429米,南部山區最高山峰為青嶂山,海拔917米。中部為狹長丘陵,自東北向西南沿湞江兩岸伸展,直到始興縣馬市,稱為「南雄紅層盆地」。紅層下蘊藏著大量的古生物化石。1961年廣東區測隊採得的晚白堊紀恐龍化石非常珍貴,是全世界研究恐龍的最佳地方。

7、始興滿堂客家大圍的風俗習慣

韶關各地習俗風俗有濃郁的嶺南客家漢族色彩,瑤、畲兩族也各具民族特色。散居在粵北連山、乳源各縣的過山瑤同胞,有一種「跳王」的風俗。「跳王」又叫起歌堂,或稱「調旺」,即一調就旺,越跳越旺盛的意思。實際上它是一種叩神還願的儀式。瑤胞非常崇拜盤古王、唐王和狗頭王,把他們奉為瑤族的祖先。

8、始興春節習俗。

一年一度春節將至!春節是一個家庭團圓的日子。北方人吃水餃,南方人吃元宵、荷包蛋,意味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甜甜蜜蜜。長輩給晚輩包壓歲錢,晚輩給長輩拜年。除夕夜守歲,勞切一年來的豐收與喜悅、展望來年的前景……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