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汕頭定親風俗

汕頭定親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11 03:20:58

1、潮汕人嫁女兒的習俗

禮俗雖各地繁簡有異,但較一致的提法和儀禮是: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也有將其概括成「四禮」:文定、請期、送聘、迎娶。

1、托媒提親 合婚定親

「提親」、「合婚」、「定親」,即「四禮」的「文定」。「定親」又稱 「訂婚」、「行定」、「食定」,

2、行聘擇吉 操辦嫁妝

「行聘」又稱「送聘」,是比較隆重的禮節,婚書帖式、聘禮等都有嚴格規定。「請期」也稱 「擇日」、「送日」、「提日」。

3、迎娶新娘 儀式隆重

最後一禮是「迎親(迎娶)」,迎親的程序繁多,儀式隆重。

除上述儀禮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舉行「開井」、「舂米頭」、「攪泔」等儀式;滿十二天或滿四個月要行「歸寧」禮——「返厝」。頭、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煙起時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過夜。

(1)汕頭定親風俗擴展資料

廣東潮汕坐月子膳食習俗和營養觀

1、吃益母草排惡露

潮汕產後的媽媽一般都會吃益母草來排惡露。但其實,吃益母草可能會對腎臟和生殖系統產生不良反應,特別是可能會使新生兒未發育成熟的肝臟功能受到傷害。所以,不建議媽媽們通過吃益母草這樣可能帶有副作用的中成葯來排除惡露。

2、喝甜酒暖身子

溫熱的甜酒被認為可以為產後的潮汕媽媽們暖身子。甜酒一般是用糯米、紅棗、枸杞、黑豆、龍眼乾等食材釀制而成。也有喝毛雞酒的。有條件的產婦,會每天喝一次甜酒。

但是,甜酒中含有酒精,酒精會減少母乳的產量,降低寶寶吃奶的量,酒精還會進入母乳中,對寶寶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哺乳期的媽媽應慎重喝甜酒這樣帶有酒精的飲品。

3、喝紅糖糯米粥補血

在潮汕坐月子,喝紅糖糯米粥也是件正常的事,因為紅糖被認為可以補血。與白糖相比,紅糖的確含有較多的鐵,但因為紅糖中的鐵是非血紅素鐵,吸收率非常低。

所以,補鐵不如選擇紅肉、動物血、動物肝臟等動物性食物,不僅鐵含量更高,吸收率也高,而且可以避免多吃紅糖帶來的糖攝入過多的問題。

4、吃大量動物性食物

潮汕人認為,婦女生完孩子幾乎是在閻王爺面前走了一回,身體虛弱,需要多吃「有營養」的食物來補一補,所以會吃大量的動物性食物,如豬肚、豬腎、豬腳、瘦肉、花膠、魚、雞蛋等。

例如,潮汕產婦生完孩子,家裡就會堆滿親戚朋友送的雞蛋,因為按照「老例」(習俗),雞蛋營養非常豐富,吃得越多越好。所以,產婦每天都必須吃雞蛋。

2、潮汕人的風俗習慣

潮汕婚俗
潮汕人對於婚禮習俗是有一定講究的,舊時較注重「明媒正聘」。其禮俗雖各地繁簡有異,但較一致的提法和儀禮是: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也有將其概括成「四禮」:文定、請期、送聘、迎娶。
托媒提親 合婚定親
「提親」、「合婚」、「定親」,即「四禮」的「文定」。首先由媒人到男、女方家提親。經女家同意後,再由媒人到女家問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祖宗三代,並寫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裡三日內沒有發生不吉利的事(俗稱「三日順」),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與女方,雙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稱合時日)。「定親」又稱 「訂婚」、「行定」、「食定」,是由男方備禮物到女方家下定親事。禮物通常是一對金耳環或一隻金戒指,還有餅食、糖果、白糖和面條等,女方必有回禮。定親時男方要到女家去「食定」,一般是食甜蛋或甜面(若是四個甜蛋,只能吃兩個;若是兩個,只能吃一個,另一個要用箸一分為二)。男女雙方都要給親戚、朋友、四鄰送餅食、甜面湯(現多數是送面條和白糖),報告親事已定。
行聘擇吉 操辦嫁妝
「行聘」又稱「送聘」,是比較隆重的禮節,婚書帖式、聘禮等都有嚴格規定。清以前及民國初,富家除送金銀、彩緞外,還有豬羊、酒果;貧家除送雞酒外,還送檳榔;大多數地方還要送豬肉,俗稱「洗屎肉」,以示報答女方父母養育之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銀外,還送收音機(電視)、自行車、縫紉機和手錶;現在多數是納聘金。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禮之後,具帖復聘,並回復一定的禮物,主要有:鴛鴦蕉(雙孖的香蕉,喻夫妻親密無間)、豬肝豬心(表示肝膽同心)、雌雄雞各一隻(象徵鴛鴦比翼)等。女方在復聘時,還要考慮男方堂上的老人,若老媽(祖母)在堂,須加送「老媽糕」;祖父在堂,應加送「老公餅」。女家在送豬心給男家之前,須切出一片,配糖、蔥煮熟後,與女同吃;男方家收到女方送來的豬心豬肝後,也要配糖、蔥煮熟後與家人及親友同吃,取義「男女同心」。
「請期」也稱 「擇日」、「送日」、「提日」。行聘過後,男方即擇定結婚吉日,包括裁剪結婚禮服、「挽面」和沐浴、確定迎娶的時間及時辰,並通知女方。手帕捻紅糖,新娘出閣伊始要把包著紅糖的手帕捻在手中,到夫家後,在蓋井之前,要將紅糖倒入井中,寄意新娘「合內合外合厝邊」,「過門合人惜」;花頭」、扇子(諧音「送子」)等。富有人家舊時嫁女,除辦嫁妝和上述特殊物品外,還陪嫁田地,甚至壽板(棺材);現在則陪嫁電器、摩托車或汽車等。
迎娶新娘 儀式隆重
最後一禮是「迎親(迎娶)」,即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親的形式有兩種:一是新郎上門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門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家門口等親,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親的程序繁多,儀式隆重,。新娘在娘家和到夫家後都要分別 「食五碗頭」,出門前還要給兄弟姐妹「分錢米」,吃「姐妹桌」。新娘上轎前,家人要端一盆清水,輕灑向花轎,有的則提一小桶清水,用紅花(即石榴花)蘸清水噴灑花轎和花轎經過的一段路程。現在雖多用自行車、摩托車、小車迎娶,但仍有人保留此一習俗。花轎一般都要「彩青」。「彩青」主要是彩榕樹(潮人稱為 「成樹」)枝和青翠的竹枝,以示對「夫有成,妻有德」的祝福。婚娶之日,男方家出入的門都要貼上婚聯,門楣正中要貼上一條寫有「麒麟到此」的紅紙條。新娘到男方家門口,新郎要「踢轎門」、「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煙」。新郎新娘進入洞房要吃「合房圓」。吃「合房圓」時「青娘母」要「做四句」,新郎新娘各吃兩粒甜圓後互換圓盞,再吃兩粒圓,俗稱交杯換盞。此時,「青娘母」又要「做四句」。「做四句」要貫穿於迎娶的全過程,從新娘出門上轎到進入洞房,「青娘母」都要「做四句」。「鬧洞房」時「青娘母」要代新娘與客人對歌,若遇到一些淘氣者作歪詩打趣時,「青娘母」要立即「做四句」回擊,幫助新娘化解尷尬局面。迎娶之日,要設婚慶喜宴,宴請前來慶賀的親朋好友。
除上述儀禮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舉行「開井」、「舂米頭」、「攪泔」等儀式;滿十二天或滿四個月要行「歸寧」禮——「返厝」。頭、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煙起時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過夜。

我所知道的潮汕——風俗
對潮汕略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潮汕人,特別是在農村,經常要拜神,次數之頻繁平均下來我想不少於4次/月吧,這要問我奶奶比較清楚,反正每個月的初一十五都是少不了的。於是,這樣的習俗容易被外人等同於迷信。但在這里拜神反而更像是一項文化活動,人們把需要拜神的日子稱之為做節,也便是節日。而入門媳婦的必修課之一便是要懂得在做節時提著貢品到某座廟祭拜。從小就習慣被勒令在先祖或者眾神的牌位面前跪著,大人念念有詞地教些說法,最經常說的一句就是保佑我讀書長大,不敢為難先祖和眾神,所以要求一般都是合理的,很小的時候偶爾也曾貪婪地想要考試考一百分。後來知道原來在流星面前許願也差不多是這個樣子。流星一閃而過,下一次便很難湊巧再遇到同一顆了。相對拜神就比較固定啦,所以這樣的願望更像是承諾,彼此之間的。
除了拜神,潮汕其他的風俗也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比如中秋節,在這里賞月吃月餅並非重頭戲,拜月娘(月亮)和燒瓦窯才是不可或缺的。拜月娘是我比較喜歡的,因為是女性神靈的緣故吧,祭拜的物品都比較綠色化,水果,糕點,甜茶,還有作業本,哈哈,小時候都要留些嶄新的本本拜月娘,相信每個潮汕人都有這樣的童年回憶吧。燒瓦窯,便是在空地上面用磚瓦搭一個塔,小孩子搭小塔大人搭高塔,往塔裡面裝些木頭之類的易燃物,點燃。儼然便是一個大火塔,周圍的人會向火塔潑些鹽,可不只是單單為了鈉燃燒好看的藍色火焰,而是說這樣便可以驅除家裡的螞蟻了或者來年豐收吧,呵呵好像是這樣,奇怪的想法。燒瓦窯這個習俗相傳是元末之時,為聯合抗擊外族人的侵略,地方居民中秋時候通過兒媳回娘家帶書冊糕(一種糕點)傳遞起義的信息,然後在晚上以瓦窯點火為起義信號,一舉消滅侵略者。其實我也好久沒有看過燒瓦窯了,都是兒時的回憶—_—!
兒時的回憶當然就少不了成人禮啦,當地稱為「出花園」,「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里花朵最鮮艷...」當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快高長大之後,就要出花園了,大概是這樣的。哈哈曲解了,其實潮汕的小孩子一出世,便是由花公花麽兩位神靈庇護著看著長大,15周歲那年便要擇日來答謝他們兩位老人家這些年的的照顧,長大以後他們便可以省點心,騰出多些時間去照顧其他的小孩子^_^「出花園」那天,主角要穿著新衣服待在家裡,拜花公花麽,宴請親友,咬雞頭等等,哈哈,其實我也忘得差不多了。
其實,各地的農村都有自己地方特色的一些風俗,並且在慢慢丟失。。。

3、汕頭的訂婚習俗!

問問他女友就清楚了,一般是四樣或六樣金首飾,最少也要兩樣。其實汕頭有些地方風俗也不都一樣。既然是 訂婚求親,從簡就好。不要那麼復雜,過幾天要睡在一起了。

4、潮汕這邊的結婚風俗是怎樣的

潮汕結婚習俗 隨著時代的發展,潮汕人的婚禮已越來越富於時代氣息了,不少青年男女早已擺脫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習俗。然而,傳統婚禮還存在。 提親,亦稱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親,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紹女方情況,男方認可再到女方提親。合婚。這里有兩個環節,雙方提親認可後,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祖宗三代寫成庚貼送交男方。三天內若男方家裡沒有發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鍋等,這叫做「三日好」。有這個好兆頭,男方才答應互換庚帖。換了庚帖再各自請人占卜合婚,確認男女雙方是相生還是相剋。 定親。合婚之後,就進入了定親階段,即由男方備禮物到女方定下親事。禮物通常是一對金耳環或一枚金戒指,也有送金項鏈的,還有白糖、面條,這是表示訂婚的信物。女方在定親禮時,要給親朋鄰里分送糖果餅食,告知親事已定,定親後便行聘禮。 行聘,亦稱送聘。過去的聘禮,富有人家是金銀、彩緞、豬羊酒果;貧者則是檳榔、雞酒而已。潮州人把檳榔當作吉祥如意的象徵,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禮物。現代的聘禮包括實物和現金。實物必各四式以上:白糖、面條、大吉(潮州柑)、金銀首飾、布料、餅食等,但不能為奇數,務必偶數。現金也稱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數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禮,即把聘禮中的餅食部分退還,並回贈「鴛鴦蕉」、桔、豬心等。鴛鴦蕉即兩個並生的香蕉,象徵百年偕老;桔諧音「吉」,象徵大吉;豬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徵同心。雙方這時還要用對方禮物中的餅食鄭重其事地分贈給親朋鄰里,報告結婚喜期。親朋鄰里也要回贈禮物表示祝賀。 請期,行聘禮後,就要選擇結婚的日期,並轉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麼時候剪裁結婚禮服,什麼時候「挽面」,什麼時辰沐浴,什麼時辰迎娶等。請期所請的時辰大多在黑夜裡,潮俗保持黑夜迎親的婚俗,實是遠古的遺風。迎親,這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的儀式,也是婚禮中最主要的程序。迎親有兩種:一種是新郎迎親,另一種是男方請「好命人」代迎。這時,新娘往往放聲大哭,這叫「哭嫁」。一方面是為遠別父母親而哭,另一方面據說只有流淚,才能使娘家富裕。彩轎來到夫家門口,夫家要放鞭炮迎接。新郎用腳踢轎,卷轎簾,拔下新娘頭上的如意,往新娘額上作勢欲扎。踢轎、扎如意,意在給新娘下馬威:今後一切須如夫意。這是夫權的暗示。接著新娘在伴娘攙扶下跨過門檻底下一堆燃著的「火煙」。新娘進門之後,要在婆家請來的「青娘母」陪伴下,與新郎吃「合房圓」,進洞房,上廳堂給長輩、平輩端茶行禮等。這時,青娘母應在旁誦祝頌歌辭 。 娘家在新娘迎娶當天,要派小舅子送百合湯贈與男方,願新娘在婆家人人合意。第二天要給新娘送木耳豬心湯,期望新娘不要忘了娘家親人。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住上幾天,好好傾吐思念父母之情。這里的姑娘出嫁時還有分贈「姐妹錢」的習俗。「姐妹錢」是由前來迎娶的新郎分贈給送新娘上路的弟妹們,一般是4元4角8分。分贈姐妹錢一對男女代送,含意「好」。448分,寓「世世好」和「世世不分(離)」之意。 新郎在布置新房時,要舉行庄嚴的「安床」儀式。安床之時宴請算命先生擇日,床頭朝向也有個講究。在安床時,要做「四句」以圖吉利。當新娘艷妝濃抹、將上花轎的時候,新娘娘家的人,便要端一盆清水,向花轎潑灑,邊潑邊念:「缽水潑上轎,新娘變新樣。」寄寓對出嫁新娘的祝願。不過,現在潑灑的當然不再是花轎,而是自行車或是摩托車、小轎車了。新娘的嫁妝中,過去還必須備有兩雙木履,除方便日常生活外,也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趨」之意。新娘過門後,隔一天清早就要起床下廚,親自做一碗甜米飯,待家翁、家婆及丈夫的兄弟姐妹起床後,請他們各嘗一點。據說,這碗甜飯,糖要從娘家帶來,做飯時還必須將一口自己的唾液摻進米湯中。當然,唾液摻米湯得悄悄進行,吃的人也不必多問。這一習俗意味著夫家的人吃了含有新娘唾液的甜米飯,新娘和全家大小就能融洽相處,生活和睦。 新婚三夭內,新娘子與公婆應避免相見。第四天一早,新娘要到新居所在地的公共井汲水。汲水前先將一小撮紅糖和一小撮由娘家帶來的泥土投入井中。這是為使新娘此後不致「水土不服」,且能和鄰里和諧相處。 鬧洞房 近年來興起的一項民俗活動,就是在子夜時分拜財神。無論是哪一個地區,婚禮的最高潮是「鬧洞房」。潮汕也如此。香包是新娘出嫁前躲在閨房裡刺綉的,人們要從這些刺綉工藝品的手藝高低、數量多寡來品評新娘的靈巧與笨拙、勤勞與懶惰。你如果想一睹新娘的芳容,必須說出吉祥如意的「四句」,新娘才肯放下遮面的扇。也有一些生性詼諧的鬧客,運用先抑後揚或先揚後抑的手法,把個新娘弄得不知如何回答。 特殊婚俗 過去,潮汕地區還存在許多特殊的婚姻習俗,隨著社會的進步,這形形式式的婚姻習俗,有的已被淘汰,有的雖然尚存其名,但形式已經完全改觀。 指婚(也稱娃娃親):舊交或要好親友,由雙方父母作主,指定懷胎的二家嬰孩出世後若是一男一女即作未來夫妻,稱指腹婚。男女雙方長大後不管中意與否,由雙方父母擇日完婚,謂之『轉屋」。

潮汕媳婦的禮法:
嫁娶時傳授家規:女子出嫁時,除父母長輩教以當媳婦的一般道理和知識外,有個儀式是要女兒坐在水缸上,然後才上花轎。此俗寓示女兒要像水缸一樣要「大器量」,心胸豁達,勿斤斤計較。

認米缸:聽翁姑介紹米缸位置、家中大小人口煮飯燒粥數量等。

采水缸:聽翁姑告知到什麼地方打水,水桶、桶擔鉤掛在什麼地方以及飲水如何保持衛生等。

攪米泔缸:用木棒攪拌,讓媳婦看看裡面沒有生米熟飯,示意不能浪費。

生火:教媳婦生火煮飯。習俗新娘進門要頂替翁姑或妯娌做飯。即使富戶人家有女傭煮飯,也要十二天,或一月或四個月參加做飯。

站著吃飯:新娘初到要尊老惜幼,開始站著吃飯,且要為長輩添飯。待四天,十二天,父母勸兒媳坐著吃或不必為長輩添飯時才免此禮。還有,如不可站門檻,不可坐正堂;捧茶要按賓主排輩。

洗衣服:須先洗男服後洗女服,先洗長輩衣服,後洗小輩衣服,先洗深色衣服,後洗淺色衣服等

5、潮汕地區(汕頭)有婚嫁習俗

潮州婚嫁習俗
潮州婚俗大抵效古六禮:潮俗稱納采為「提親」,問名呼為「合婚」或「合八字」,納吉稱為「定親」或「(扌克)定」,納征呼為「送聘」、「行聘」,請期呼為「擇日」、「擇吉」,親迎呼為「迎親」。

提親

提親,亦稱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親,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紹女方情況,男方認可再到女方提親。

合八字

合八字(合婚),舊俗的合婚有兩個環節,雙方提親認可後,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祖宗三代寫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內若男方家裡沒有發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鍋等,這叫做「三日好」。有這個好兆頭,男方才答應互換庚帖。換了庚帖再各自請人合婚,確認男女雙方是相生還是相剋,如果相剋,婚事只好告吹。

當代人崇尚自由戀愛,雖然青年男女早已擺脫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習俗,交換庚帖這一舊俗也已被廢棄,但不少人還保留「合八字」這一環節。

定親

合「八字」擇吉後,就進入了定親階段,即由男方備禮物到女方定下親事,也稱「(扌克) 定」。禮物通常是金耳環、金戒指、金項鏈等金銀首飾,還有白糖、面條,這是訂婚的信物。女方要有回禮。男女雙方都要給親朋鄰里分送糖果餅食,告知親事已定。

送聘

定親後便行聘禮。行聘,亦稱送聘。過去的聘禮,富有人家是金銀、彩緞、豬羊、酒果;貧者則是檳榔、雞酒而已。潮州人把檳榔當作吉祥如意的象徵,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禮物。

當代的聘禮包括實物和現金,實物必備四式以上:白糖、面條、大吉(潮州柑)、金銀首飾、衣服布料、餅食等,但不能為奇數,務必偶數。現金也稱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數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禮,即把聘禮中的餅食部分退還,並回贈鴛鴦蕉、桔、豬心等。鴛鴦蕉即並生的香蕉,象徵百年偕老,也有招財進寶的意思;桔諧音「吉」,象徵大吉;豬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徵同心。雙方這時還要用對方禮物中的餅食鄭重其事地分贈給親朋鄰里,報告結婚喜事,親朋鄰里也要回贈禮物表示祝賀。送給新娘禮物,這叫「送花粉」。

擇日

擇日。行聘禮後,男方就要選擇結婚的日期,並轉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麼時候剪裁結婚禮服,什麼時候「挽面」(開臉,即用線絞去臉上的汗毛),什麼時辰沐浴,什麼時辰迎娶等。潮州人所選擇的時辰大多在深夜裡,潮俗保持深夜迎親的婚俗,實是遠古的遺風。在古時候,婚禮總是以昏為期,因此迎親一定要在黃昏之後,甚至深夜。

迎親

迎親,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儀式,也是婚禮中最主要的程序。舊俗迎親有兩種:一種是新郎迎親,另一種是男方請「好命人」代迎,當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親。在迎親前前後後整個過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舉行一些習俗活動,包括以下幾方面:

洗花水

臨嫁前,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種花草泡水沐浴,浴後穿上「五裾齊」的上衣,也稱「上轎衫」,意取五福齊全。有些地方的新娘在沐浴後,要坐在浴盆里吃下兩顆熟雞蛋,以祈婚後產育順利。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里外外都不能縫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運帶走。

分錢米

迎娶之前,新娘要「分錢米」,即把一大堆混有錢幣的大米,均分給家中兄弟姐妹,表示把財富分給大家。在饒平海山鎮,分錢米習俗是由母親在簸箕或竹篩中放上錢米,用力搖簸箕,邊搖邊念:「簸圓圓,簸後兒孫大有錢;簸勻勻,明年抱個男外孫。」然後把錢和米分給新娘的兄弟和新娘各一份,新娘拿後裝入一個特別製作的肚兜,將錢米放在夫家的米瓮里。

吃半碗飯

新娘出門前的早上,娘家會煮一頓四道菜或九道菜式的早飯供新娘享用,其中必定有煮豬腸、豬肚、鹵菜及好合菜等四款尋常菜式,而給新娘的飯要裝得滿滿,但新娘子只可吃一邊(即半碗),表示出嫁後,也要有餘錢留給娘家。

安床

迎親前,新郎在布置新房時,要舉行庄嚴的「安床」儀式。安床要選擇吉日,床頭朝向也有個講究。安床完畢,要將一條「安床大吉」和「麒麟到此」的條聯貼在床上,然後叫一個男孩到床上躺一會,意味著早生貴子。

接新娘

結婚當日,新郎到新娘家,用自行車、摩托車或汽車把新娘載回,伴娘、阿舅(新娘的兄弟)伴新娘而至。阿舅要備有禮品到男方家,這禮品除要有雌雄雞一對外,特別要備上一瓶燈油,其意為男方「添丁」,現在,有的用化妝油代替燈油。小舅子到了親家家裡,會受到熱烈款待。

6、潮汕婚嫁風俗論點可以是什麼

潮汕婚俗
潮汕人對於婚禮習俗是有一定講究的,舊時較注重「明媒正聘」。
潮汕人對於婚禮習俗是有一定講究的,舊時較注重「明媒正聘」。 其禮俗雖各地繁簡有異,但較一致的提法和儀禮是: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也有將其概括成「四禮」:文定、請期、送聘、迎娶。
托媒提親 合婚定親
「提親」、「合婚」、「定親」,即「四禮」的「文定」。首先由媒人到男、女方家提親。經女家同意後,再由媒人到女家問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祖宗三代,並寫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裡三日內沒有發生不吉利的事(俗稱「三日順」),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與女方,雙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稱合時日)。「定親」又稱「訂婚」、「行定」、「食定」,是由男方備禮物到女方家下定親事。禮物通常是一對金耳環或一隻金戒指,還有餅食、糖果、白糖和面條等,女方必有回禮。定親時男方要到女家去「食定」,一般是食甜蛋或甜面(若是四個甜蛋,只能吃兩個;若是兩個,只能吃一個,另一個要用箸一分為二)。男女雙方都要給親戚、朋友、四鄰送餅食、甜面湯(現多數是送面條和白糖),報告親事已定。
行聘擇吉 操辦嫁妝

「行聘」又稱「送聘」,是比較隆重的禮節,婚書帖式、聘禮等都有嚴格規定。清以前及民國初,富家除送金銀、彩緞外,還有豬羊、酒果;貧家除送雞酒外,還送檳榔;大多數地方還要送豬肉,俗稱「洗屎肉」,以示報答女方父母養育之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銀外,還送收音機(電視)、自行車、縫紉機和手錶;現在多數是納聘金。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禮之後,具帖復聘,並回復一定的禮物,主要有:鴛鴦蕉(雙孖的香蕉,喻夫妻親密無間)、豬肝豬心(表示肝膽同心)、雌雄雞各一隻(象徵鴛鴦比翼)等。女方在復聘時,還要考慮男方堂上的老人,若老媽(祖母)在堂,須加送「老媽糕」;祖父在堂,應加送「老公餅」。女家在送豬心給男家之前,須切出一片,配糖、蔥煮熟後,與女同吃;男方家收到女方送來的豬心豬肝後,也要配糖、蔥煮熟後與家人及親友同吃,取義「男女同心」。

「請期」也稱「擇日」、「送日」、「提日」。行聘過後,男方即擇定結婚吉日,包括裁剪結婚禮服、「挽面」和沐浴、確定迎娶的時間及時辰,並通知女方。此時,男女方的親戚朋友都要送賀禮。送女方的賀禮稱為「送花粉」。女方除准備好嫁妝外,還要准備出嫁時攜帶的特殊物品,主要有:一是「上轎鞋」5雙,春夏秋冬各一雙,另加水鞋一雙,表示夫妻風雨同心,共同走好今後的道路;二是烏絲和白絲縛箸,喻婚後早得貴子,夫妻白頭偕老;三是桔餅、龍眼乾各一碗(俗稱「公婆碗」),用於新婚時拜「花公媽」,並以此象徵生活甜蜜,「桂子蘭孫滿堂前」;四是香粉及五色絲線。女方出嫁前,要用絲線「挽面」,意謂「去開額」(開竅、會持家),出嫁滿月和四個月,也要「挽面」,俗稱「挽脫產」。「挽面」用過的絲線要掛在石榴花上;五是紅殼、酒餅、綠豆、早粟、芝麻等五色種子,寓意「五子登科」,財丁興旺;六是「鴛鴦肚兜」(也稱「荷包」、「腰袋」)一個,用於裝五色種子和新剪的「鴛鴦草」(雙株的厚香草)草頭及一對「如意」,喻結發夫妻,成雙成對,吉祥如意。七是手帕捻紅糖,新娘出閣伊始要把包著紅糖的手帕捻在手中,到夫家後,在蓋井之前,要將紅糖倒入井中,寄意新娘「合內合外合厝邊」,「過門合人惜」;八是「花頭」、扇子(諧音「送子」)等。富有人家舊時嫁女,除辦嫁妝和上述特殊物品外,還陪嫁田地,甚至壽板(棺材);現在則陪嫁電器、摩托車或汽車等。

潮汕人對於婚禮習俗是有一定講究的,舊時較注重「明媒正聘」。

迎娶新娘 儀式隆重

最後一禮是「迎親(迎娶)」,即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親的形式有兩種:一是新郎上門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門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家門口等親,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親的程序繁多,儀式隆重,。新娘在娘家和到夫家後都要分別「食五碗頭」,出門前還要給兄弟姐妹「分錢米」,吃「姐妹桌」。新娘上轎前,家人要端一盆清水,輕灑向花轎,有的則提一小桶清水,用紅花(即石榴花)蘸清水噴灑花轎和花轎經過的一段路程。現在雖多用自行車、摩托車、小車迎娶,但仍有人保留此一習俗。花轎一般都要「彩青」。「彩青」主要是彩榕樹(潮人稱為「成樹」)枝和青翠的竹枝,以示對「夫有成,妻有德」的祝福。婚娶之日,男方家出入的門都要貼上婚聯,門楣正中要貼上一條寫有「麒麟到此」的紅紙條。新娘到男方家門口,新郎要「踢轎門」、「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煙」。新郎新娘進入洞房要吃「合房圓」。吃「合房圓」時「青娘母」要「做四句」,新郎新娘各吃兩粒甜圓後互換圓盞,再吃兩粒圓,俗稱交杯換盞。此時,「青娘母」又要「做四句」。「做四句」要貫穿於迎娶的全過程,從新娘出門上轎到進入洞房,「青娘母」都要「做四句」。「鬧洞房」時「青娘母」要代新娘與客人對歌,若遇到一些淘氣者作歪詩打趣時,「青娘母」要立即「做四句」回擊,幫助新娘化解尷尬局面。迎娶之日,要設婚慶喜宴,宴請前來慶賀的親朋好友。

除上述儀禮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舉行「開井」、「舂米頭」、「攪泔」等儀式;滿十二天或滿四個月要行「歸寧」禮——「返厝」。頭、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煙起時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過夜。有些地方在新婚後第一個元宵節,還要舉行婚禮追憶儀式,新娘打扮如初,端坐廳堂或站於村頭、井邊,讓親朋、四鄰再看「新娘」,好事者還可敲鑼打鼓再鬧一番「洞房」。此儀式現已基本廢除。
新婚禮俗會因時因地而異,雖然移風易俗之後,已逐步朝向婚事新辦,但一些有意義的禮俗仍保留下來。

7、請問汕頭那邊如果要訂婚的話,男方需要准備些什麼東西去提親呢?

汕頭的訂婚有兩步哦,一次訂婚,一次下聘,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次的?一般金首飾要一套四件(項鏈,手鏈,耳環,戒指)很多禮現在都可以折成錢的,不過你不用太擔心,假如不是太農村的話,你送過去的(除了給親戚買喜糖部分)都會變成嫁妝回來的,可能家裡還會多送一些陪嫁的東西!

8、汕頭婚禮風俗

好像汕頭婚禮比較獨特,有一參考資料:

前幾天參加一個女友的婚禮,婚禮是女友和她男朋友辦結婚登記同一月,日子是男方父母選的吉日,男方是廣東汕頭人,父母住在汕頭,女友以為婚禮就在吉日那天舉行即可,可哪知男方父母說要按家鄉習俗操辦,先訂婚後結婚。女友想訂婚應是雙方父母和親人一起吃餐飯罷了,哪知男方父母說這也得挑日子和時辰,經男方父母將兩人生辰八字給人一算,說訂婚日子得在哪天哪個時辰,當女友得知訂婚的時辰竟是某天的凌晨三點,盡管雙方父母家居不在同一城市,可得電話訂婚,這一天的凌晨三點男方父母給女方父母打電話,接著給未來兒媳電話,男方父母還說要女方父母需在同一天的凌晨五點回話,說這是吉日良辰,必得照辦。女友和未來夫君還有雙方父母折騰得一夜不安寧,都在等著打電話接電話,擔心錯過良辰,這是我第一次所見所聞這樣的訂婚儀式,別具一格的訂婚儀式。
因女友和她未婚夫在廣州就一間公寓,男方父母說按他們家鄉風俗,女方婚禮的前五天不許男方見面,女友只好在酒店訂了兩間房給父母和自己暫住,這還不算什麼,男方父母還說按他家鄉風俗,兒子婚禮女方父母不能參加婚禮。女友父母千里迢迢從外地趕來,就是為了參加女兒婚禮,女友電話里和未婚夫商量,婚禮是在廣州舉行,是否可以不講究這些不成文的規矩,她想在婚禮上得到父母的祝福,這是她的願望,可男方父母一口拒絕,說習俗是世世代代相傳下來的,意思是女人嫁到婆家,需第三天才能回娘家,與娘家人見面還禮,況且婚禮這天男方的叔伯姑婆,還有姨媽舅舅們都要參加,這傳統規矩不能破例。女友心裡很是難過,可又能如何呢?婚禮上,女友滿面笑容,可當我和她一起去洗手間時候,她哭了,是啊,想到近在咫尺的父母,竟然不能來參加婚禮,哪個女人不悲傷呢,男女相悅,俗結秦晉之好,雙方父母本應相互感激相互祝福才是,天大地大,兩家人結此塵緣,是多麼慶幸的事,何必拘泥於一些小節呢?兒女的終身大事,男婚女嫁,哪種形式比得上兩家人彼此虔誠祝福更為隆重?

我也覺得汕頭有些習俗是別扭點,但也要考慮入鄉隨俗,各地的風俗不同又有什麼好法呢?有些事還是想開點為好,太堅持自己的意見,可能鬧得雙方都不好,跟家人解釋解釋唄。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