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中山風俗

中山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10 02:29:36

1、中山市是怎樣過端午節的習俗

中山的習俗就是吃粽子和賽龍舟啊,到了那個時候中山的各個鎮的龍舟代表隊就會在岐江河那塊參加龍舟比賽,而且且還會有現場直播啊~~~很隆重的~~~

全國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淅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采葯,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崗縣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葯王曬葯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系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台灣省)
台灣地處亞熱帶,早期來自大陸的移民多無法適應這里的氣候,死於瘴癘時疫者,時有所聞。因此,端午這個以驅疾避疫為基本精神的節日,便顯得格外重要。

2、中山 民風習俗

【中山民風·民俗】

中山民性愛國愛鄉,勤勞敦厚,富於進取,勇於創新,專靈活求實,較少保屬守思想。民風平和有禮,與人為善,團結互助,崇尚正義。中山市人民政府在80年代擬定"團結、愛國、求實、創新"為中山人精神。中山民間藝術豐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龍獅鶴鳳、崖口飄色等。中山是民歌之鄉,民間流行的民歌有鹹水歌、高棠歌、大繒歌、客家山歌、鶴歌、姑妹歌、漁鼓、龍舟、小調兒歌等,其中以鹹水歌和高棠歌最有特色,這兩種民歌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流行於坦洲鎮等大沙田區。中山舞龍分為木龍、火龍、金龍、沙龍、草龍、游龍、板龍、雲龍8個種類。中山市花為菊花

3、中山春節習俗

中山的春節習俗有臘八、祭灶、蒸花饃、寫春聯、掃塵、貼春聯。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版的傳統節日,由權虞舜時期興起。春節指華夏傳統歷法夏歷的元旦(與中國現行的公歷元旦不同),農歷正月初一,又稱農歷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度歲、慶新歲。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歷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4、中山人過春節有哪些習俗?

中山人過年的習俗,與中原大部分地區的漢族習俗一樣,實質上是指過春節。《左傳·僖公五年》稱:過年為「臘祭」。西晉杜預註:「臘歲終祭眾神之名」。意思即一年農事完畢,為報答神的恩賜而舉行的拜祭活動。過年,在古代乃是祝賀豐收的喜慶日子;同時也是拜祭的日子(這里拜祭的是菩薩而不是先祖)。如《穀梁傳·桓公三年》中所說:「五穀皆熟,為有年也。」而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都是果實豐收、谷穗成熟的形象。但中國古代歲首的時間不盡相同,直到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年至87年),落下閎、鄧平等創制了「太初歷」,才明確規定以夏歷正月初一為歲首。《史記》稱:正月初一為「四始」,即:「歲之始、時之始、日之始、月之始」。並把正月初一定為夏歷新年。孫中山先生領導推翻清皇朝的辛亥革命後,宣布我國採用公元紀年,以公歷元月一日為新年節日,以夏歷(俗稱農歷或舊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但由於歷代沿襲之故,中國人習慣上稱公歷正月初一為元旦,而把農歷的正月初一稱為「新年」,因而過春節亦稱為過年了。

自古以來,過年均有祭祀、朝會、宴飲、占卜、迎神、賀年、玩賞等禮儀活動。而漢族人過年,其活動更為特別隆重。中山的古人也循之。從古到今,中山人「過年」的習俗,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掃屋:

掃屋,亦稱為掃塵。這種風俗由來已久,大致與中原漢族地區的「掃房」習俗相似,是過年前夕必不可少的一種習俗。「年廿八(即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日)洗邋遢」為中山人過年前的一句口頭禪。掃屋實質是以大掃除的形式來送舊迎新。但是過去中山人掃屋,是頗為講究的。

掃屋開始時,先掃門口,再拿起長掃帚或是雞毛掃、竹枝等工具在門楣上下劃幾劃、掃幾掃,然後就從外到里一直掃進去,即從大廳掃到廚房、從屋頂掃到地下。這里有那麼一句俗話:「好的掃入,壞的掃出」。而掃屋的工夫,一般是由家中的男性做,與此同時,家中的女性就負責家裡的洗刷工作,包括:洗擦門窗、抬椅雜物、大小碗碟、茶杯、茶壺、飯煲炒鑊、灶頭等等,無一例外,另外,家中的所有床上用品、大人、小孩的衣物等等,都要大洗特洗至干凈為止。這種大掃除的習俗,與其他風俗習慣一樣,不竟還是摻雜了封建迷信的東西,因而,傳統上的年前大掃除開始前,必須要「擇日」才能進行。雖然,過去從農歷十一月下旬就有人掃屋了,但均要找本黃歷、通書來「擇日」,不管是富、是貧的家庭,年前掃屋之日不能是「赤口」、「破日」,或是「大事不宜」等日子,尤其是要避開「火星」之日,當然最好是「黃道吉日」了。另外,過去中山人普遍有拜祭菩薩的習俗(一般在農歷的初一和十五,中山人多有燒香拜佛的),因而清晨大掃除一開始,首先就是「洗菩薩」,洗菩薩所用的水,雖不是「聖水」但也不能用一般的干凈清水。洗菩薩的水要放進幾片「碌柚」(柚子)葉,這樣做據說是可以「辟邪」,還表示家裡的主人「神心」,這種工作,一般是由家中的女性來做。

2、辦年貨置新衣:

正所謂「年關緊過債」,中山人在過年前的一頭半個月里,就開始忙於辦年貨了,舊社會中山的農村商店較少,貨源也不是很充足,因而挨年近晚時,農村的群眾便紛紛到石岐城區及各鎮區府所在地的農貿集市去購置年貨,諸如:買紅線、紙寶哪,裁新衣服哪,執齋料、買糖果、餅食哪,賣臘味哪,以及柴米油鹽醬醋茶,干鮮果品糖冬瓜、糖蓮子、紅瓜子及各種各樣的水果等等,應有盡有一大籮。尤其是家中的米缸更要躉足「落腳糧」,所謂「常滿」,就是從這里引伸而來的。人們在春節前碰面第一句便是「辦齊年貨未?」這是中山人過去在春節前,最普通的一句口頭禪了。直到今天,每逢過年前的「圩日」(農貿市場)或各大商場,都可見人山人海的景象,可想為著過年,中山城鄉的人們是多麼緊張,多麼重要啊。同時,這種置辦年貨的習俗,也相應帶旺了城鄉的商店。在中山,尤其是婦女對置辦年貨更為著緊。

3、炊年糕炸煎堆:

中山各地過年時,有句俗語:「年晚煎堆,人有我有。」而「炊年糕」這種習俗是中山人過年較有特色的風俗。外地人初到中山,乍一看見那些「生毛發普」(糕面上長出五顏六色長毛、發酶的糯米糕)的年糕,都笑中山人「戇車」(傻瓜的意思)。但盡管人家笑話,中山人過年炊糕的習俗,卻歷代相沿至今不改,且成為中山人過年的一件大事。同樣,炊糕也要「擇日」,都要選在過年前吉日的凌晨,各家各戶的主婦們便起床凈手裝香拜神,然後開始工作,用糯米椿成粉,混合黃(紅)糖漿,搓成整團的糊狀,加上咸豬肉、鹹蛋黃等佐料放在用蕉葉、竹葉等墊底的竹蒸籠里,用慢火炊十多個鍾頭而成。年糕蒸好後,要說上幾句吉祥大利的好話,恭恭敬敬地供放在廳堂上,然後還放上紅棗,欖仁及一封「利是」、掛上兩個紅桔等物,直至過了年(即過了年初一以後)才開糕。取其意為:「年糕年糕步步高」、「快高長大」等寓意。

這里有一習慣,就是在炊年糕期間,家中的小孩不能講錯說話或講不吉利的話,只能講好話,要不然就會炊成半生不熟的「生米糕」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封建習俗影響,中山人認為:炊年糕炊得好與壞,是對將來一年的運景好壞的象徵,所以小孩的說話也很重要,俗語講:「童音無戲言」,恐怕也是一個論據吧。

除了炊年糕,中山人還有「埋年煎堆,人有我有」之俗語。「年糕」以「高」的諧音意為「年糕年糕年年高」。而「煎堆」(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的粉團,用花生油炸成的一種食品)卻以其圓與漲滿之形,意為人事兩團圓之意。另外,由於煎堆炸好後是金黃色的,有如金元寶一樣,因此中山人俗語講:「煎堆轆轆,金銀滿屋」。可見過年前炸煎堆這一習俗,中山人過去是較為重視的。加上炸煎堆所費無幾,又能取其好意,因而中山人過年多有炊糕炸煎堆之習俗。另外,還有炸「油角仔」、炸「蛋散」等習俗。民國後,中原地區的包餃子、炸餛飩等飲食習俗,也在中山流行。

4、掛揮春貼門神:

掛揮春俗稱掛桃符,此乃漢族的傳統習俗之一,由於中山人多是中原氏族南遷而聚居的,此傳統習俗亦循之。據西漢·劉安《濰南子》記載:「桃符以兩塊長約七、八寸,寬一寸余的桃木做成,上書除禍降福的吉利話,歲首釘於大門兩側,以驅鬼避邪」(這里有一個民間傳說故事,在此不提了)。這種掛桃符的風俗沿襲至五代(公元907-960年)的時候,開始有人將聯語題寫在桃符板上而稱為春聯,文字上記載的是《宋史·世家·西蜀》: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板,「昶以其非工,自翕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恐怕這是中國最早之春聯了,而揮春則是在過年之前即席揮寫或印成對聯的聯句,特別是在鄉村,多有請村中有文化、書法好的人幫忙寫揮春,而商人習慣上是從集市上或文人雅士、書法家等手中購買、雅屬,於春節前夕,多在年卅晚,貼在或掛在大門兩側,稱為春聯。春聯多以吉利言語,祈望美好生活之詞語組成,從對聯中,人們可看到主人的工作職業。這一習俗沿襲至今。

除了掛揮春,還有貼門神之習俗。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有這么一段記載:「正月一日,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郁壘,俗謂之門神」。據說,貼門神這種習俗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貼門神開始流行時,是為了驅邪鎮鬼,這與過去掛桃符是並存的,因而歲時貼門神是貼鍾馗打鬼的畫和「神荼」、「郁壘」的字,直至現在,我們還可看到一些區鎮,尤其是客家人居住的山區,還可以見到「神荼」、「郁壘」字樣的門神。相傳宋代開始,人們為祀三國時的關羽,並將關羽稱為關帝,遂將其繪成年畫作門神,貼於門上,也有一些巧手之人自己繪制或剪貼一些喜慶歡樂的年畫張貼,這就將貼門神改稱之為貼年畫了,而這種習俗也與掛揮春並存流存至今。一般貼門神多在年卅晚的晚飯後,也有在年初一大清早張貼的,主人在貼門神之前要燒香、燒炮仗,並要在歷代祖先的神主牌前說上幾句吉利的話,再出門口恭恭敬敬貼上。古時的人喜採用「圖像意念」,如福、祿、壽三字,多採用蝙蝠、方孔錢、桃子等圖象的物品,來表示吉祥的意念,更有人將福字貼倒過來貼作門神,這種倒貼福字的習俗,是取其諧音「福到」或「到福」的意思。

5、守歲團年燒爆竹:

農歷十二月三十晚,稱之為除夕夜,也稱為年卅晚。在除夕的下午,不管在外地的或是已成家立室搬出居住的男性(外嫁女一般隨夫家)和出外打工的未婚女子,一般都舉家提著年貨賀禮等返祖家吃團圓飯。團圓飯做好後,一般是先敬祖先,就是講先拜祖先,後全家團聚吃飯。中山人吃團圓飯時的菜式主要以豬、雞、鴨等家禽,以及魚丸、肉丸、發菜等菜餚為主,多為九道菜式,中山人習慣上稱之為「九大簋」,取其意為「長長久久」、「合家團圓」、「新年發財」等吉祥意義。飯後,一家老少濟濟一堂,吃瓜果,閑談家事或進行各種游戲。而小孩子們則走到屋前屋後空地燃放煙花炮仗或點燃燈籠互相追逐玩耍,直至深夜(有些還通宵達旦)。到了子時(即夜晚十二時)各家各戶就大放煙花爆仗,以示送舊迎新。

這里,除了一家團圓的意思之外,還有送舊迎新,祝長輩長壽健康,新的一年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等意義。俗語講「守冬爺長命(即冬至),守歲娘長命」。在《牟平縣志》上有這么一段:「年終為除日,……子弟稱觴,為長春壽,環侍香案,通夜不寐,謂之守歲」。

中山另一習俗,就是在除夕團圓飯後,由長輩向晚輩,尤其是給孫子、孫女這些小字輩們派利是。古時,使用方孔錢幣,長輩就用紅線穿編成串,掛在家中的小字輩脖子上或腰間,又或是放在孩子們的枕頭下,據說這樣可以辟邪驅鬼,因之亦稱為壓歲錢。解放後這種風俗因使用的錢幣不同,以及破除封建迷信以後,這些壓歲錢改用紅紙或利是封包住,放於孩子袋中或交給孫兒手上,讓孩子們買文具玩具或買零食、煙花炮仗等了。但總的來講還是一種祈望祝福的意思,即希望小字輩們在新的一年裡,「快高長大」、「健康成長」這樣的一種吉祥意義。

6、初一拜年派利是:

《香山縣志》載:「元日拜年,燒爆竹,禁灑掃」。按中國舊俗,農歷正月初一,稱之為年初一。這天早晨天還未全亮(確切地說,在年卅晚子時),城鄉各地就相繼點燃炮仗,獅鼓也響個不停,從而使各家各戶的大門口都鋪滿紅色的炮仗紙,加上各家門口掛起的春聯門神(年畫)更是滿目皆是紅光輝影。真可謂是開門紅了,同樣是取其吉祥大利之意。

早茶後,城裡鄉村,各行各業的人群就扶老攜幼湧出家門,穿紅著綠,梳靚頭發,手提禮品走街穿巷,到長輩或親朋戚友家去拜年了。這種習俗源於何時,無從查考。據《宛平縣志》記載:「正月元旦,五鼓時,百官入朝行慶賀禮,民間亦盛服焚香,禮天地,祀祖考,拜尊長,及姻友投刺互答,曰拜年」。恐怕中山拜年之俗也源出於此吧。相傳中山在明清年代起,初一拜年有這樣的習俗:初一早起先拜天地及歷代祖宗,次拜家中的尊長,而後是家中各人,由大至細,對尊長要行大禮,致賀詞,對小孩要封利是(一般是已婚向未婚的青年和小孩派利是),同輩人之間,只需拱手互賀就行了。家中各人拜年後,男仕們便出門到族中長輩或親朋戚友家中去拜年了。拜年期間,如見到親朋好友的小孩,包括尚未結婚的少男少女,多有互派利是的習慣。在街上碰見熟人均要講上幾句:「恭喜發財」、「新年好」、「龍馬精神」、「添丁發財」等等祝賀話語。

在飲食方面,年初一這天,一般市民都吃齋菜素食為主。究其原因是年卅晚的團圓飯佳餚太多,容易「撐住」消化不良或是吃得太肥膩等緣故,因而年初一多有吃齋的習慣,據一些長輩和宗教界的信眾稱:大年初一吃齋是源自佛家的齋戒習俗。另外在年初一這天不允許掃地;不準用刀剪利器,更要小心打爛碗碟茶杯,如無意中碰跌,則要講上幾句:「落地開花,富貴榮華」、「大吉利是」等吉祥話,然後迅速收拾碎片,如有客人在座,均要講句「對唔住」、「花開富貴」等吉祥如意的說話,以求心安理得。

在中山沙田區一帶,尤其是中山民歌發源地的坦洲地區,還有一種鮮為人知的習俗「初一龍舟周街唱。」如當地俗話說:「初一獅鼓響,龍舟叮當敲,穿街基圍過,百子又千孫……」。過去在年初一清早,在坦洲地區,你會看到當地的一些人手裡拿一根竹子或木棍撐著一條用紅木或雜木精工雕成的,約一尺半長十來公分粗的龍頭或整條木龍,脖子上掛著一面龍舟鼓,鼓上連接著鑼鈸;另一隻手舉著一幅寫有「恭喜發財」、「龍舟送子」、「百子千孫」等字樣條幅對聯的民間藝人,邊舞手中的木龍,邊走邊唱龍舟,凡到了新婚的門戶或有錢人的家宅前,便上前叩門,尤其高聲地唱著民歌,龍舟鼓點也敲得特別熱鬧一些。一般來講,年初一唱龍舟,在過去來講,主要內容是唱百子千孫、早生貴子的主題,為新婚人家祈福,寓意「送子」。這種風俗與畲族的「盤龍歌」有接近之處,歷史上,漢族的習俗多以「麒麟送子」為主,而畲族的「盤龍歌」亦是送子的意思為主,坦洲唱龍舟,一般是以道情或嘆情為主旋較多,但年初一唱龍舟卻是以歡樂的旋律為主,因而在過去,坦洲人年初一大多數都歡迎唱龍舟,演唱者所唱的內容,多是迎合群眾的口味,主要唱「早生貴子」、「多子多福」、「百子千孫*****」等內容,屋主在聽完龍舟後,則封利是給演唱者。這種習俗至今在坦洲群勝一帶尚流行,只不過內容有所改變罷了。

7、年初二祭財神:

年初二俗稱開年。在四川、浙江、福建等地亦稱為「送年」、「開年駕」等。古時候在開年這天,一早就由家中的男仕以及兒子或孫子用掃把從門口庭院開始向屋門掃去,再從門口向屋內掃地,清掃完畢,就燒炮仗,點香拜祭天地和神台上的歷代祖先,祈求神靈庇祐,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子千孫等等。主要的是祭拜財神(傳說中主管財帛的神),祈求來年財源廣進,過去多為商店和食肆在年初二開市前拜祭,習慣上稱為「開牙」,多做九種菜餚,俗稱為「九大簋」,以示「開門大吉」、「財源茂盛」之意。

這一天與年初一恰恰相反,年初一不能掃地及用刀剪利器,而年初二一早各家各戶都大動干戈,劏雞殺鴨,打掃衛生。在拜祭完畢後,家中各人互相道賀後,已婚男仕便攜妻帶子前往外家給外父外母(岳父岳母)拜年,直至晚飯後才返家。而未婚者則趁此佳節前往戀人家去或好友家去拜年道賀。各醒獅、舞龍隊伍則鳴鑼敲鼓穿街過巷去采青表演,發新年財了。

8、初三赤口潑水灑米禱神:

漢族的舊俗里,大年初三俗稱「豕日」(古代家畜的一種,體肥尾短、鼻長、耳似蒲扇,俗稱豬)。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中有:「……三日不殺豬……」。古人認為正月一歲之首,而歲首的頭七日更為重要,禁忌也特別繁多。古時的人們平時肉食較為缺乏,對於漢族來講豬更是主要的肉食。因而在農村養豬是很重視的,在中原一帶年初三為「豕日」,而「豕」是豬的別稱,所以在年初三之日,人們一早起床,首先要觀看氣候的陰晴來決定養豬業的興與旺、災與難。中山人把這一日稱之為「赤口」,寓意初三這天人們會象豬一樣哄叫不停。過去中山人迷信占卜術,有道士預言,正月初三容易與左鄰右里爭吵不吉利,容易犯「官非」,加之農戶要養豬,更要敬天拜地祈求上蒼庇祐,因而在初三一早,家中主婦則開門潑水灑米,口中念念有詞祈禱祝願,而後返入裡屋,在大堂求神拜佛,以求不犯口角,更避官非,且不出門去拜年,久而久之,逐漸成為一種陋俗。解放後,這種所謂陋俗已逐漸改變,但尚有農村的長者遵循並指責後輩初三赤口不要去拜年。另外,中山個別的人家有稱大年初三為「車公誕」的,因此多在大年初三日到車公廟去參拜,並去轉動廟里的風車、占卜問卦。

9、初七人日炒粉拜神:

漢東方朔《占書》曾載:「歲後八日,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豬,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陰則災」。而隋·薛道衡《人口思歸》則有這么一段:「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從史書及前輩老人口中所述,古時的「人日」,同樣是古代早期的一種占卜活動,沿襲至漢魏以後,逐漸發展成為祭祀和社火活動,中山古時候,人日時各家各戶均先拜祭神靈,祈禱人、畜興旺。而後用七種蔬菜或是七種水果,做成羹湯,稱之為「七寶羹」、「七寶齋」,多數人家這天不煮飯,吃齋菜,而更多的是煲粥炒粉或炒麵,飯後紛紛出外參加各種社火活動,直至晚間才返。

自一九八八年以來,中山一班文化人牽頭倡起了以繼承孫中山先生遺志,弘揚「博愛」精神以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慈善敬老」、「扶危濟困」等內容的大型社會公益活動,並在每年的年初七舉行,這就將過去年初七祭祀活動改變為慈善公益的大型社會活動,給人日這一傳統民俗活動注進了博愛、慈善及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的觀念和生機,而成為中山的新民俗文化活動,現在每年的年初七中山人都舉行大型的社會公益活動,稱為慈善萬人行,而「提起萬人行、中山人腳板痕(癢)」,已成為中山人新的口頭禪。

10、元宵十五鬧花燈:

據歷代《香山縣志》稱:邑人多信道。而歷史上,元宵俗稱上元、元夜、元夕等,相傳源出於道教。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歷史上有元宵張燈觀賞的風俗,故又稱「燈節」。《香山縣志》則有:「元宵燈火裝演故事游戲通衢,舞者擊鼓以三為節,歌者擊鼓以七為節,又春宵結隊彼此酬唱,曰唱燈歌又曰唱鶴歌」的記載。元夕張燈為謎語懸賞中衢曰「燈信」。古時中山人在十五這日,婦女多到廟宇拜神,尤其是在石岐(現城區)的婦女,多數涌去城西三元廟慶賀上元大帝誕。據史料載:自古以來我國有元宵節張燈觀賞的風俗,在中山到正月十五夜各家各戶則在門前張燈結綵,點燃蠟燭,小孩手提燈籠穿街過巷玩耍,各宗祠更是雲集一群群文人雅仕,掛出燈謎,大擺「射虎」龍門陣。故而,元宵十五又稱為「燈節」、「上元節」、「元夕節」等,是古代最隆重的節日之一,觀燈之俗流傳至今。

元宵這天,人們在飲食上多以全家一起吃年糕、湯圓之類食物,這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寄寓家人團聚圓好,生活幸福美滿,而戀人們則手拖手去拍拖「曬月光」,因而又有人稱元宵節為「中國情人節」。正月十五夜晚,各家門前張燈結綵,以吸引左鄰右里;文人雅仕則在彩燈上寫上謎語、詩詞,讓遊人猜謎或對聯,稱為「射虎」。各大武館則紛紛舞龍、舞獅大展武藝;大戶人家還在祠堂門口空地表演地色(相當於中原地區的「跑旱船」民間藝術)、演戲等。清代期間,在中山的一些地區,如小欖等地,一些民間的社團在元宵那天晚上,還組織以民間故事、典故等為題材的花燈巡遊活動,稱為燈會,男女青年舉燈結伴歌唱,俗稱唱燈歌。因此,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鬧花燈,這種民間社火活動,直至正月十六日晚才結束,稱為散燈。

11、正月開燈與結燈:

《香山縣志》記載:「正月燈節,是添丁者掛燈於祠,以酒脯祀其先。曰:開燈、亦曰掛燈。約俟清明則焚之曰結燈」。其實燈節是正月十五,即元宵節。但中山過去習慣上,凡生了男孩的(即添丁)人家,多數是在農歷正月初二起的一個月內,擇黃道吉日開燈。開燈那日,先到紙扎店定製花燈,一般是定造四個:一個掛在祖先靈前;一個掛在祠堂;一個掛在住宅門官神前;另一個則掛在社稷壇上。開燈那天,添丁的人家必備上一席豐盛的佳餚以祀神,或同時擺上幾台酒席宴請賓客。而各族的祖祠內或祠前的禾堂中,也有本族人祭祖開燈派彩的習俗。既然有開燈,就有結燈。結燈一般在二月二日土地誕日舉行,也有在舊歷三月三清明節前結燈的。同樣,結燈那天,也要備上幾席豐盛的佳餚酬神拜祭祖先和宴請氏族鄉親的。

5、中山風俗

中山的「人日」(年初七)時節風尚習俗始於何時,已難稽考。史載:唐代中原人內大量南遷,容給南方帶來中原漢人文化和傳統節日民俗,這種說法有其一定依據,故中山先民在人日當天,早晨以魚肉、雞鴨等煮粥,俗稱吃生日粥;亦有以蓮子、百合、花生、芝蒎、欖仁、粉絲、元肉等,加蛋作羹,並炒粉面,俗稱吃生日菜,聊作酬神祀祖。同時,百姓在廟宇祠堂進香參拜之後,以醒獅、醉龍、鶴舞、麒麟等形象紛紛起舞,穿街過巷,大型的群體性游藝民俗由此形成,世代相傳沿襲至今。

6、中山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中山過年的風俗有:臘八、祭灶、蒸花饃、寫春聯、掃塵、貼春聯等。春節指華夏傳統歷法夏歷的元旦,農歷正月初一,又稱農歷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正月朔日。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7、中山的民風民俗

中山民性愛國愛鄉,勤勞敦厚,富於進取,勇於創新,靈活求實,較少保守思內想。民風平和有禮,與人為容善,團結互助,崇尚正義。中山市人民政府在80年代擬定"團結、愛國、求實、創新"為中山人精神。中山民間藝術豐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龍獅鶴鳳、崖口飄色等。中山是民歌之鄉,民間流行的民歌有鹹水歌、高棠歌、大繒歌、客家山歌、鶴歌、姑妹歌、漁鼓、龍舟、小調兒歌等,其中以鹹水歌和高棠歌最有特色,這兩種民歌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流行於坦洲鎮等大沙田區。中山舞龍分為木龍、火龍、金龍、沙龍、草龍、游龍、板龍、雲龍8個種類。中山市花為菊花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