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的風俗
1、青海民風民俗有哪些?
青海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在七十二萬平方公里遼闊、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著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個民族。古樸壯麗的大自然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寬厚、勤勞而又豪放的性格,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中,青海各族人民創造著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現實與夢想,形成並保持了獨特的、豐富多彩的風情和習俗。了解他們的風土人情,對每一個旅遊者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青海省世居少數民族主要為藏、回族、土、撒拉、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省獨有的兩個少數民族。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 土族信仰藏傳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各民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文化傳統,保持著獨特的、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和習俗。青海素稱「歌舞的海洋」。當你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那情趣盎然的漢族社火那舞姿婆裟的土族「安昭」,那高亢激越的撒拉「新曲」,那歌喉潤的藏族「拉伊」,那悠揚動情的蒙古族馬頭琴聲,定會使你流連忘返。
「花兒」(亦稱少年),是廣泛流傳我國西北地區的一種情歌,也是叫山歌。「花兒」是青海民歌之魂,每年農歷四月至六月,河湟谷地春意盎然,百花爭艷,大地一片翠綠,各地別開生面的花兒演唱會也相繼開始。而每年在羊肥馬壯的夏秋時節舉行的青海湖賽馬會、玉樹結古草原歌舞會、果洛大武的朝山會等各種草原盛會上,方圓數百里的人們身著風格質朴、色彩鮮艷的的衣飾匯集一起,盡情歌舞,十分熱鬧,緊張而熱烈的賽馬、射箭、賽氂牛,驚心動魄
另外
1 青海大部分乾燥,為增強抵抗力應加強蔬菜水果攝入,切忌無節制地食用羊肉,一旦上火,將影響體力和健康水平。由於當地蔬菜水果出產不多,建議攜帶合成維生素,特別是VC。2 青海藏區青梨酒頗為醉人,飲酒以自己平日普通白酒酒量的三分之二為宜。3 藏區的酥油茶之類食品不太適合內地人腸胃,不能多吃。當地有待客的酥油茶空碗必重新添滿的習俗,故建議始終保持碗內酥油茶三分之二滿,如此既不傷害藏民感情又保護自己,建議攜帶黃蓮素之類止瀉葯。
4 青海的許多地方都是各族穆斯林聚居區,在任何清真餐廳就餐注意不要帶入非牛羊肉的外食,不要飲酒,盡量不要浪費食品。穆斯林的清真概念決非只是禁食豬肉,而有很多禁忌,在沒有搞清之前千萬謹慎,以免傷害宗教感情。
游:
1 清真寺在禮拜時間一般不歡迎非穆斯林參觀,但穆斯林的禮拜確實是值得一看的,應當徵得同意後才可參觀拍照,最好的辦法是找一個穆斯林帶你進入,然後由他安排你在一旁觀看。2 藏區的天葬不歡迎觀看,如果拍照或攝影更是會惹來大麻煩,因此必須得到家屬許可後才能觀看,但是盡量不要拍照。
住:
1 如住宿藏民帳篷一定注意防潮,在床鋪與地面間應當有隔潮層,如無專業防潮墊可以塑料布等代替。2 如在穆斯林家庭住宿,不經允許不要擅自進入廚房,穆斯林的廚房一般不歡迎非穆斯林參觀,也不要進入主人特別是女主人的房間。對於穆斯林家庭的與內地不同的男女地位和分工等不要大驚小怪。宗教器物不要觸碰。在穆斯林家庭飲食要隨同清真標准。
購:
1 塔爾寺附近有許多強賣藏刀的不法之徒常常聚集在寺廟門口以恐嚇方式威逼遊客購買他們的刀和其他物品,遇到這些人不要表示出對其商品的任何興趣,不要駐足觀看,到街兩邊的商店裡購買需要的物品。這種情況在其他一些旅遊點也存在,因此需要特別小心。2 在出發前往其他景點之前建議購買足夠的膠卷、電池、食品、葯品之類儲備,青海的其他城市很少有齊全的此類商品供應,即使有也十分昂貴。3 格爾木與其他非省會城市的上班時間都較短,不要用內地標准預計商店、醫院等的營業時間,要留好充分的提前量。
行:
1 青海各地的公共交通都存在公私競爭的情況,私營線路往往較快且便宜,而且常常有討價還價的餘地。2 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區很少有公共汽車,可以考慮搭車,搭車時有時香煙比錢更解決問題,注意找比較可靠的車如軍車,郵車等。3 循化通往孟達天池的道路異常艱險,如果包車千萬要找的確有走這條路經驗的司機,不然可能十分危險。
2、大武夷有什麼風俗習慣
跪的不好 重跪
3、漢族的民俗是什麼? 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一、風俗習慣
在漢族社會中,宗族觀念根深蒂固,直到1949年前,同姓同宗在漢人觀念中,仍是一種很強的聯系紐帶。據清代有名學者錢大昕考證:夏、商、周三代,「男子未有系姓於名者」。
漢族古代的國家觀念,也與家族觀念相聯系,所謂一家一姓的天下,實際是父系家族觀念的無限擴大。在這種制度下的道德規范,認為「孝」是「忠」的基礎,「忠」是對「孝」的最高要求。
漢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見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婚姻以牢固穩定著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封建家長制,婦女地位提高,與男子享有平等權利。以注重禮儀,尊長愛幼為美德。喪葬過去通行土葬,現在大城市已通行火葬,在中小城市和部分農村也逐漸推行火葬。
飲食以米、面為主,常吃蔬菜,喜食肉、魚、蛋類,注重烹調技術。
住房大中城市多為樓房,也有磚瓦平房;農村北方地區多為磚瓦平房或土木結構的平房,多為一戶或二、三戶一院。
衣著歷代變化較大,到20世紀40年代末,男女多為對襟或斜襟上衣和長褲,夏季多穿淺色衣服,冬季多穿黑、藍色衣服。
主要節日為春節,最為隆重,還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漢族的語言通稱漢語,屬漢藏語系,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的語言之一。主要方言分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現代漢族共同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
二、主要特點
漢族的族稱,是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過程中確立的。前206年漢朝繼秦而興,前後歷400餘年,經濟、文化及國家的統一有了新的發展,原稱華夏的中原居民稱為漢人。在以後的歷史發展中,漢人成為中國主體民族的族稱,歷代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在各方面發展中佔主導地位。
漢族歷經與各族的共處、遷徙、融合,形成了在松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農業發達地區及城市集中分布,在邊疆與當地各族交錯雜居的分布特點。另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當地的華裔或華僑。
20世紀50年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方面都取得偉大成就,漢族人民和各少數民族人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了巨大貢獻。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
擁有眾多影響深遠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和數學成就為世人矚目。古代農學曾有農書370餘種。在古代漢文學發展中,詩歌的發展占顯著地位,如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都有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其他如散文、小說等也著稱於世。
漢族的衣、食、住和風俗習慣從古至今頗有特色,因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移風易俗,推陳出新,接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現代、文明、科學、舒適已成為生活習俗發展的趨向。
漢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婚姻家庭以牢固穩定著稱。以注重禮儀、尊長愛幼為美德。喪葬過去行土葬,現大部分通行火葬。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有部分人信奉佛教、道教以及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等。民間尊崇孔子和儒學。
(3)大武的風俗擴展資料:
漢族的分布的特點
歷史上漢族人口有過幾次大規模自黃河流域和淮河以北向長江、珠江流域南移。秦統一六國時,曾將關東強宗大量遷入關中,西漢(前206~公元8)時也有過類似移民活動,然而當時的經濟發展決定了黃河中下游各郡為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自秦漢到清朝,歷代都有不少漢族人民通過屯墾、移民、擄掠、流亡等方式移居邊疆各地,與邊疆少數民族交錯雜處,共同開發邊疆。兩千多年間,移居邊疆的漢族有不少融入當地少數民族之中,其中唐代的東北渤海人、西南南詔人、遼代契丹人、清初滿族等都以融化大量漢族人民而壯大、興旺起來。
漢族經歷與中國境內各民族長達數千年的共處、遷徙,於是形成了在松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大河巨川流域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及城市集中分布,在邊疆與當地各民族交錯雜居的分布特點。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其中有的在移居國生根發展,成為當地的華裔,有的則保持中國國籍,成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華僑。
4、中國西北地區冬季有哪些習俗
陝西十大風俗習慣: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陝西十大怪其實是一種獨特的生活。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即「關中十大怪」):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益、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等。
甘肅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國56個民族中,甘肅就有45個,除漢族外,人口較多的有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撒拉族,滿族等,其中,東鄉族,保安族,裕固族是甘肅特有的三個少數民族。各民族文化特色鮮明,民俗風情濃郁,在飲食,服飾,婚喪,節日慶典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如藏族的香浪節,浴佛節,回族花兒會,裕固族婚禮,隴東香包節,等等。蘭州的牛肉麵,東鄉手抓,張掖小吃,天水瓜瓜,平涼羊肉泡饃,還有琳琅滿目的新鮮果蔬,山珍野菌,會讓你深感甘肅是一個風情萬種的游樂天堂。
青海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在七十二萬平方公里遼闊、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著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個民族。古樸壯麗的大自然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寬厚、勤勞而又豪放的性格,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中,青海各族人民創造著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現實與夢想,形成並保持了獨特的、豐富多彩的風情和習俗。了解他們的風土人情,對每一個旅遊者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經歷。青海省世居少數民族主要為藏、回族、土、撒拉、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省獨有的兩個少數民族。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傳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各民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文化傳統,保持著獨特的、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和習俗。青海素稱「歌舞的海洋」。當你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那情趣盎然的漢族社火那舞姿婆裟的土族「安昭」,那高亢激越的撒拉「新曲」,那歌喉潤的藏族「拉伊」,那悠揚動情的蒙古族馬頭琴聲,定會使你流連忘返。 「花兒」(亦稱少年),是廣泛流傳我國西北地區的一種情歌,也是叫山歌。「花兒」是青海民歌之魂,每年農歷四月至六月,河湟谷地春意盎然,百花爭艷,大地一片翠綠,各地別開生面的花兒演唱會也相繼開始。而每年在羊肥馬壯的夏秋時節舉行的青海湖賽馬會、玉樹結古草原歌舞會、果洛大武的朝山會等各種草原盛會上,方圓數百里的人們身著風格質朴、色彩鮮艷的的衣飾匯集一起,盡情歌舞,十分熱鬧,緊張而熱烈的賽馬、射箭、賽氂牛,驚心動魄。
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主要聚居區,其次是甘肅,青海,河南,河北,山東等省區,全國絕大多數縣市都有分布。回族,由於長期和漢族雜居,逐漸習慣於以漢語為本民族的共同語言。受阿拉伯,波斯等傳統文化的影響,又吸收漢族文化是回族文化的兩大特點,但在共同心理狀態,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方面,回族表現出自己的特點。回族主要從事農業,也經營牧業,手工業和商業。回族工匠在制香,制葯,製革等方面,尤以善於經營著稱,珠寶玉石業,運輸業,加工業,服務業等,都是他們的傳統行業。清真小吃,別具風格,享有盛名。回族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清真寺的建築是回族文化的重要方面,從古至今,各地回族基本擺脫了阿拉伯和中亞建築風格,而採納了中國傳統的殿宇式四合院為主的建築式樣,獨具民族風格。過去由於受到漢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回族衣著已逐漸與漢族基本相同,但仍保留著自己的特點。
5、漢族的風俗習慣
自己到網上查
6、周代的樂舞《大武》主要展現了什麼內容?
這一簡稱為《武》的樂舞,自周代起就被列為《六代舞》之一,可見周人把自己的功業與傳說中的祖先們相提並論,氣魄是很大的,也很自信。舞蹈歷史學家認為:與《六代舞》前五個舞不同的是,《大武》是周代自己創作的樂舞,高度贊揚了周武王聯合進步力量滅紂安良的偉大功績,贊美周武王的文治武功。
《大武》是周代樂舞的標志性成果,這一為了紀念周武王克商而創造出來的樂舞,據歷史記載其創作者是周公。舞蹈的內容表現了周武王克商的功績。據孔子所見,演出情形是這樣的:
樂舞開始,先奏響一段鼓聲,舞隊手執兵器,屹立戒備,接著,徐緩、綿長的歌聲唱起,表現出決戰的心情。然後,舞蹈展開了戰斗場景,共分為六段。第一段舞蹈隊由北面上場,描寫出兵的情形;第二段表現除滅商朝;第三段繼續向南進軍;第四段表現平定了南方的邊疆部落;第五段舞隊分列,表示周、召二公的英明統治;第六段舞隊再次整齊集合,表達對周武王的崇敬。
舞蹈史學家孫景琛認為:「從這段描述看來,這個舞蹈的動作、隊形變化都是表現著具體的情節的。據孔子的分析,所表現的就是『武王之事』『太公之志』。當然,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誇耀,顯示自己的武力強盛,以此來威懾諸侯和人民,所以主張仁義的孔子對這個舞蹈的評價是『盡美矣,未盡善也』。贊美這個舞的藝術表現,但是對它的內容則是表示有保留。」(孫景琛《中國舞蹈史·先秦部分》)
7、石嘴山市大武囗元宵節花燈在那裡
漢唐九街。
花燈,又名燈籠。花燈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受中華文化影響,在亞洲華人地區,許多國家的廟宇中,花燈也是相當常見的物品。
元宵燈會是一種中國傳統民俗活動。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創「五斗米道」而舉行的「燃燈祭斗」儀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燈會。南朝時期,國都建康出現了舉辦傳統元宵燈會的習俗,其盛況為全國之冠。燈會興於唐,盛於宋,明朝時達到頂峰。隋煬帝時期,每逢正月國都洛陽宮城正門端門舉辦燈會,端門燈火盛極一時。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南朝時期,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張燈結綵,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8、漢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一)花燈節
中國漢族歲時節日風俗。蘊涵生育風俗文化。流行於桂東岑溪、富川等縣,已有百多年歷史。時間為農歷正月初十,凡上一年添有男孩之家,要到社廟掛花燈。燈用竹篾扎架,外糊花紋紙,上寫吉祥謎語,內點油燈,逐日添油。
掛燈者眾,社廟自然形成燈棚。添丁之家同日飲花燈酒,外公外婆給小寶寶送去衣服、背帶、玩具,親友、鄰居贈衣服和紅包致賀,共飲同歡。正月十六落燈。
(二)查日子
中國漢族婚姻風俗。又稱報日子。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農村議婚訂婚的一個步驟。男女青年相識了解後,稟告父母,托媒溝通,男方給女方送彩禮,然後定婚期。
舊時多先請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進行。有些地方雙方家長相會為子女訂婚。如全州縣一帶,雙方意見一致後。
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給女方,約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長和舅舅到男家相會,男方設宴款待。小夥子執壺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後敬自家舅舅,然後先客後主依序敬酒。
雙方商定婚期,訂婚告成。爾後男女送女方重禮、聘金,女方准備嫁妝,男方准備傢具,依期舉行婚禮。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對糯米粑(俗稱「團圓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領神會,盛情款待並請左鄰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議將婚期提前。
(三)賀郎歌
中國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興安縣一帶。拜堂、晚宴後,親友簇擁新郎於正廳,唱賀郎歌。即興現編賀詞,也有戲謔、詼諧之詞。
親友唱一首,新郎飲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閉門以待,男女對唱《開門歌》,盡興方開門。進門後唱歌鬧房,由「恭賀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飲到10杯(酒力不勝者可由男歌手代飲)。
然後唱《交歡酒》,新人雙雙同飲一杯。最後歌手扣門唱《扣門歌》以結束婚禮。
(四)坐紅堂
中國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男女青年結婚前夕分別在自家祭祖並接受尊長訓誡。新娘穿紅掛飾,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細聲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敘姐妹情。
姐妹們叮囑新娘過門後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贊新郎俊秀勤勞。當新娘訴說不如意的心事時,姐妹們多方勸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別並贈禮品。
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廳,接受長輩勤儉理家,為人處世之教。教導結束老人退堂,小夥子們說笑打諢追新郎,歡樂深夜方散。
(五)討鑰匙
中國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新娘之嫁鑰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親郎」掌管。
拜堂前,新郎向送親郎送封包討鑰匙,以便拜堂後打開箱子,展示其中穀米錢物,象徵婚後五穀豐登、家庭富裕。送親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親郎收下封包,新郎討得鑰匙後,歡歡喜喜與新娘拜堂。
(六)看屋
中國漢族婚俗之一,農村議婚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又名看家門、查家。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屆時女方和兩位稱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親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訪家況(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
男方設宴款待。媒人介紹議婚雙方相識。女方親友代提財禮要求,男方當時通常一概應承,並贈諸賓客「行腳錢」。
次日,雙方通過媒人細議。有些地方還允許進入議婚男子內室翻箱倒櫃察真情實況,之後再通過媒人議婚。
(七)黑房搶親
中國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賀縣一帶。在下程山區,新娘哭嫁兩天兩夜後,過門之日清早與女伴們同藏黑房。男女迎親隊伍到達後,新娘的兄長(或堂兄表哥)和親威中的男青年破門而入。
女伴擲沙子揮竹枝抵抗。搶者力圖將女伴們拖出門外以排除干擾。如兩個搶者敗陣,則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強背出門。
再由男方迎親隊中的兩個(或4個)女子輪流背新娘到郎家。搶親角逐中,男給女抹鍋煙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搶婚遺風演變為男女青年的打鬧嬉戲。
(十)拜堂彩語
中國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婚禮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點燃供桌上的一對喜燭,並說彩話賀喜祈福。
如桂東賀縣一帶常用彩語:「龍獨光光,高照華堂,夫妻並壽,福祿成雙」、「手拿花紅丈二長,恭喜外甥娶新娘,鸞鳳和鳴添福壽,夫妻和睦百年長。」祝詞說完後,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並對拜成親。
中國漢族歲時節日風俗。流行於桂東北灌陽一帶。時在農歷七月初七。當地民間傳說,是日晚織女將與牛郎相會,白天她梳妝打扮,胭脂香粉撒得滿天飄香,故名。
屆時婦女們取出衣服及箱子暴曬,並用盆裝水,水中放幾根青草以示百葯,置戶外曬溫,叫做「曬香水」。據說穿了「香日」曬過的衣服,洗了「香水」可防瘟疫,促健康,並能使夫妻更加融洽恩愛,猶如牛郎織女一樣。民間有「七月香,曬籠箱」之諺。
(8)大武的風俗擴展資料
中國的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古老民族,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所以風土人情多姿多彩,豐富異常。
中國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等。
中國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中國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
他說:「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韓非子·詭使篇》。在尚農思想的影響下,中國漢族社會形成了「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商君書·畫策篇》。
「男耕女織」可說是一幅典型的中國漢族社會風土人情畫。只是到了現代,特別是解放後才有了較大的變化
9、漢族民族風俗習慣及民族習慣?急急
敬天法祖,崇尚自然。漢族的民族服裝又稱漢服或華服。喜歡配玉已至於華夏文明又稱玉文明。漢族因為文化和地域分部風俗統一各地又存在很多差異。可以搜漢民族傳統節日看看。百度貼吧吧里的貼子。
10、漢族的傳統風俗習慣有哪些?
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古老民族,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所以風土人情多姿多
彩,豐富異常。
1. 尚農務本
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他說:「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韓非子·詭使篇》。在尚農思想的影響下,漢族社會形成了「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商君書·畫策篇》。「男耕女織」可說是一幅典型的漢族社會風土人情畫。只是到了現代,特別是解放後才有了較大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歷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創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換,農事和農活的內容也隨著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本身的含義,都明顯地反映了這一點。至今漢族農民仍習慣按節氣進行農事,安排農活。
與尚農風俗相關的是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義》雲:「地載萬物者,釋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稱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稱社。《禮記·郊特牲》雲:「壯、祭土,而主陰氣也……壯,所以神地之道也。」發展到後來,漢族社會層層都有社祭。民間對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廣泛,解放前土地廟幾乎到處可見。
2. 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有時祭、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逢年過節有的還要瞻仰歷代祖宗遺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並與祖宗共享喜慶或求祖宗賜福保佑。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祖廟、宗祠遍布各地。
與尊祖習俗相關,在封建宗法制的長期影響下,漢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譜。由於聚族而居,漢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長達幾百年,真是「長幼濟濟,風禮著聞」。這種世代同居共財的宗族,俗稱「義居」或「義門」。明代時浙江省浦江縣鄭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詔旨特敕建造鄭義門給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雖趨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較普遍。
從尊祖延伸而來的敬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大雅·既醉》雲:「孝不匱,永賜爾類。」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無窮無盡,勢必經常感化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整個民族。漢族民間敬老習俗,相沿至今,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3.姓氏及名字
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志,這就是氏。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
4.建築形式
漢族由於分布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檐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布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前街後河,福建的土樓龐大而美觀,蘇州的樓閣小巧而秀麗。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5.文化藝術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擁有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時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這就是禮樂文化,周禮非常繁縟,據《周禮》有吉、凶、軍、賓、嘉五禮,樂在西周很重視,有專門職官管理,金文中也記有樂官。周代樂舞如《大武》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比較完善教育制度,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就是周代貴族的文化教育內容,中國最早的經典如《周易》、《尚書》、《詩經》、《周禮》、《樂經》(已佚)、《春秋》都產生這個時期,以及春秋時期的諸子學說等。
在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各諸侯國出現過百家爭鳴的生動活潑的局面,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大體同時的古希臘文明東西輝映。至漢武帝時(前141~前87在位)推行「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統治思想,統治漢族古代思想與文化近2000年,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著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中國相鄰的國家。在古代軍事理論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軍事名著《孫子兵法》問世。西漢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別是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七書》,集中了古代軍事著作的精華。注重史學也是漢族文化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自司馬遷撰《史記》,歷代都有紀傳體史書,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編年體以《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為代表;其他各種紀事本末體史書及古史、 雜史、地方史志、 史學理論等官私撰述,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古代歷史文獻最豐富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出於漢族學者的手筆。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與數學的成就,一向為世人所矚目, 其中如張衡(78~139)、祖沖之(429~500)、一行(俗名張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舉世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農學往往包括古代科學技術的多方面成就,據不完全統計,2000多年間,包括已經散佚與流傳至今的農書達370餘種,其中如《汜勝之書》、《齊民要術》、《王禎農書》、《農政全書》,是古代農學著作的代表作。
在古代漢文文學發展中,詩歌的發展占顯著地位,如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都有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而屈原(約前340~前278)、李白(701~762)、杜甫(712~770)、柳永(約987~約1053)、 蘇軾(1037~1101)、 陸游(1125~1210)、辛棄疾(1140~1207)等人的名字與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大放異彩,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公認的名家。散文有著名的秦漢古文,至唐中晚葉,由韓愈(768~824)、柳宗元(773~819)等倡導恢復秦漢古文運動,到歐陽修(1007~1072)、蘇洵(1009~1066)、 曾鞏(1019~1083)、王安石(1021~1086)、蘇軾、蘇轍(1039~1112)時,古文運動大獲全勝,號為「唐宋八大家」。小說創作,到明清時獲得很大發展,長篇巨著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儒林外史》;短篇集如:《聊齋志異》均素負盛名。還有不少少數民族作家也運用漢語進行創作,產生了許多名家與名著,而《紅樓夢》,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作。 其他在繪畫、書法、工藝美術、音樂、 舞蹈、戲劇、曲藝等方面,都有不少蜚聲中外的名家,他們獲得了令人贊嘆的藝術成就。在這些藝術的發展中,尤其表現了漢族人民善於學習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長,以發展其藝術,形成了特有的風格。在一些類書巨著的編纂方面,也是由來已久。唐、宋時的《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特別是明清的《永樂大典》、《圖書集成》可稱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書。
6.漢族音樂
漢族是有音樂傳統的民族,漢族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創造。秦以前,漢族先民已創造了樂器和樂曲,發明了樂律。漢唐盛世,漢族音樂以歌舞音樂見長;宋元以後,則以戲曲音樂為主。當今世界公認的音樂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漢族稱三分損益律)、純律及平均律,漢族皆獨立發明,其成果如車條之輻輳,匯入世界音樂理論之軸心。?
7.飲食習慣
1). 主食
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面條、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吃法。漢族講究並善於烹任,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2). 飲茶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爭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3). 酒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制,是漢族傳統的特產酒。
酒不僅是能滿足提神、解除疲勞、醫用等生理需要的飲品,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媒體,它在漢族長期的飲食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社會,它是祭祀神靈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這種儀式中它起著溝通人神的媒體作用。在漢族的重要節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漢族有句俗話,無酒不成宴。酒可以助興,可以增加歡樂的氣氛,至今還在不少地區流行的飲酒時的「猜拳」、酒令」、「酒麴」等活動,既是一種飲酒習俗,又是一種民族游藝和民間智慧,它具有活躍氣氛,消除酒力,顯示和鍛煉智力等多種功能。有些飲酒活動形成獨特的文化習俗,例如漢族中廣泛流傳的除夕飲屠蘇酒,端午節飲雄黃酒,重陽節飲菊花酒等等,蘊含著漢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觀念,至今仍為人們稱道。酒是漢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社會活動中傳達感情,增強聯系的一種媒介。在漢族許多地區,姑娘出嫁臨行前要飲別親酒,新郎新娘入洞房要飲交杯酒等等。所有這些飲酒習俗,都是漢族過去和現在飲食和生活習俗的有機組成部分。
4). 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彩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歷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歷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5).飲食中的信仰、禁忌
漢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歷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准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唇;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8.漢族服飾
漢民族有自己悠久華美的服飾,即漢服。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滿清統治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滿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逐漸消亡。
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成功余部,從此漢服從華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麗服飾,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復興漢民族服飾的運動,通常被稱為「漢服運動」。
9.漢族民系
一般而言,而言,同一個民系的人生活在相同或相近的區域,有著相同的區域認同。區域認同往往成為民系的名字,典型的例子如潮州民系。
在漢族諸民系中,客家民系是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漢族民系。
對漢族人而言,炎黃認同是民族的精神傳統的標志物和代表物之一。類似的,對於民族之下的民系而言,在同一個民系裡的人,往往對某一特定的事物有著強烈的認同感,認為這一事物代表了自己所屬民系的某些特性和精神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