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瀏陽市風俗

瀏陽市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08 11:13:17

1、瀏陽春節的民風民俗、節日采風等知識

瀏陽春節民風民俗:

1.祭神祭祖、拜年

瀏陽大圍山,客家人,大年三十起床,早飯隨便吃一頓,然後祭神祭祖,准備團圓飯,團圓飯一般在下午吃。大年初一早飯吃素,號稱開頭吃齋,相當於一年都吃了齋,清清潔潔一年。吃完早飯就祭神祭祖、拜年。

以前大年三十晚飯要多煮,留到初一吃!三十晚上團圓飯,臘魚不到元宵不能吃!初一早上要吃青菜燉芋頭,寓意一年清吉!

2.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吃月餅,晚上賞月。過去還有戲打中秋菩薩的游戲。城市居民賞月,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講究了,備有各種水果,高級月餅,高級糖果、煙酒之類的食品,還配有電視機、錄音機助興,一家人團聚,對月而坐,共享天倫之樂。

3.瀏陽民居風俗 

瀏陽民居一般為一家一棟屋,中為廳,前有廊。有的一側有廂房,呈曲尺形;有的兩側均有廂房,戲稱「一把鎖」。廳也叫堂屋,堂屋兩側的房子叫正房。廳兩側各有一間正房的叫「三大間」,也有「五大間」、「七大間」甚至「九大間」的。

2、瀏陽的風俗有哪些?

瀏陽風俗1 瀏陽生育壽誕風俗
嬰兒出世都要到神龕前燃放鞭炮,向祖宗報喜。昔時重男輕女,「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認為生男孩是家庭幸事,歡天喜地。認為生女是「生個空人」,是背時貨,一愁包腳,二愁陪嫁,甚至有溺嬰現象。
小孩降生時,如有不速之客進屋,稱「逢生」。來客就是嬰兒的乾爹或乾娘,但有「男逢男生,背時三年,踏了血地,必有災禍」之說。為解脫,主人便暗中在客人衣上穿上紅線,以「刺破災禍」。男逢女生,則認為是好事,要「逢時三年」。

鄰居女眷聽到鞭炮響,會趕來問慰祝賀,並分別送以雞蛋、紅糖、干刀豆絲、干豆角等,以催乳,因說「月婆」不宜吃青菜,吃了青菜「毛毛拉青屎」。分娩後胎衣要用陶罐盛著埋在附近山上,意在父母血統與家鄉土地永不分離。世傳送胞衣時不能回頭,否則倒奶。

嬰兒父親即日要帶著鞭炮和一隻雞到岳父家報喜,生男孩帶公雞,生女孩帶母雞,岳家無需問便知生男生女了。岳家親鄰聽到鳴炮報喜,紛紛恭賀並送以雞蛋等物。第三天,女婿接丈人婆去「做三朝」,古稱「湯餅之會」。外公外婆帶去早已准備好的嬰兒搖窩、坐欄等,一般還備有嬰兒棉襖、夾襖、單衣、棉抱裙、夾抱裙、鞋、帽等各一對,人嘆「外婆難做呀」!有的還留下照顧產婦,叫「伴月」。婿家親鄰或「請外婆茶」,或「請外婆飯」。
三朝日,長輩婦女將艾葉、楓球、雞蛋等熬湯為嬰兒洗澡,叫「洗三朝」。洗畢,用雞蛋滾擦嬰兒全身,以祛風,祝福健康。再給嬰兒換上新衣服,由祖母或其他長輩抱著,在嬰兒身上蓋一篩子,篩上接剪刀、算盤等,眾人簇擁,或手敲趕雞棍(即一頭劈開的竹棍,作趕雞之用),或持擂杵,去正廳神龕前拜祖宗,叫「拜三朝」。拜畢,沿廳屋巷廊游一圈,叫「游三朝」,據說可防「臍風」危害。

三朝日親友賜紅紙包封祝賀,赴湯餅會,叫「打三朝」。主家煮熟雞蛋,上紅,分贈眾人,叫吃紅蛋,又叫吃滾屁股蛋。

瀏陽北鄉有三朝送號習俗。鄰里親友將取定的男嬰字、派、號名用大楷書於紅紙上,額以「恭惟某某夫婦喜得文郎志慶」或「恭惟某某老大人喜得文孫志慶」之類的賀詞,在鞭炮聲中貼於廳屋正梁兩端牆上。因屋場、族人等情況不同,有同時送幾個號的。清代以前,生女嬰不道號。民國以後,也有給女嬰送號的,但只送一個名字,一般是「閨字某某」。
還有辦滿月酒、百日酒、周歲酒的。長沙縣有用鯉魚給嬰兒親嘴並喂湯的習俗,叫「開葷」或取「鯉魚跳龍門」之意。親友赴宴,贈之金銀手釧、項圈、「長命鎖」等物。周歲時,有的將文具、針線、口紅、書畫之類擺於盤中,讓嬰兒去抓,以測其志趣,名曰「抓周」。以後每歲生日都叫「長尾巴」,父母總要維以荷包蛋,所謂「大人生日一餐飯,細伢子生日一個蛋」。10歲、20歲等叫「總生」、「整生」,親友多送布料鞋襪等作為禮物,父母一般要請幾桌客。平時生日叫散生,除姑舅、姨媽登門之外,鄰里婦眷要送以雞蛋、面條等相賀,主人待以「旱茶」,故又稱「吃茶」。
古語雲:44百歲曰上壽,八十曰中壽,六十曰下壽」,可見古人稱壽的最低限度是60歲。以後有50歲稱壽的。長沙人做壽講「男進女滿」,即男做虛歲,女做實歲,做60大壽被認為是重開花甲,特別隆重,稱為壽星公、壽星婆。有的搭壽台、陳壽桃、點壽燭,有的親友送壽匾、壽屏。壽星端坐壽台,接受兒孫跪拜,此時鞭炮燃放時間越長越好。開筵時,先吃壽面,面條細長,象徵長壽,故長沙人叫生日飯為吃面。
也有50歲以前就慶壽的,但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之說,即男滿29歲,女滿40歲不做壽。有的生日外出避客,叫躲生。有的人依「母在堂,不做壽」的古訓,即使是60歲或70歲,只要高堂健在,就不做壽,自己生日看成母親的難日,只給母親添菜,以感謝母親的生育之苦和養育之恩。

2. 瀏陽節日風俗
巍峨的大圍山,是瀏陽的象徵,瀏陽人民素以勤勞勇敢,堅毅淳樸著稱。在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居住著漢、蒙古、回、藏、苗、壯、朝鮮、滿、侗瑤、土家(許多是外省移民來的)等十一個民族,所以構成了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
有慶賀新年的習慣。農歷正月初一為一歲之首,稱新年,又稱「春節」。過去這一天雄雞初鳴之時,由男主人起來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叫「開財門」。早飯一般只吃三十晚剩下的飯菜,寓情「有現成的吃」。而青菜芋頭不能少,以示新一年裡將「清清潔潔,百事如意。」這一天,男女老少都穿新衣,叫做去舊換新。長輩向晚輩和小孩贈送「壓歲錢」,也有向年過花甲的老人送「壓歲錢」的,但一般都改在除夕前送。
從初一起,人們見面相互「請拜年」。新朋好友間要專程登門「拜年」,叫:「恭喜!」或問「新年好」,以前還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的說法。封建時代兒女給父母、少者給長者拜年還必須下跑拜。現在比過去簡單化了,除上了年紀的人還拱手外,其他人大都是只互相道賀。
春節期間,有請「春飯」的習慣。一般安排在初五以後,將親朋好友邀在一起吃一頓飯,叫吃「春飯」。主要是團聚一起,共敘家常,總結舊年,計劃來年,互相答謝。「春飯」十分講究,要做足十碗菜,過去吃「春飯」時,桌上有魚而不能吃,意思是有魚(余)有剩,年年有餘。因魚不吃,所以,還有以木雕的魚來代替的,說來很滑稽。
從正月初五至十五元宵節止,為舞獅、舞獅、舞燈期間,隊前有一人持一紅貼,貼上印有「恭賀新禧」、「恭賀新春」等字樣,這叫拜年貼子。發貼後,獅、龍要進屋拜年,主人見獅、龍來了,要燃放鞭炮迎接,走時要放鞭炮相送,獅、龍走後有一人收紅包,叫做「賞封」。
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正月初四、初五以後,市場上開始供應「元宵團」,元宵團象徵著團結吉利。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大點其燈,有的還扎籠懸於門口,有句諺語叫做「三十晚上的火,元宵晚上的燈」。
立春,「送春牛」,每逢立春來臨,城鄉家家戶戶都鄭重其事地燃放鞭炮表示慶賀,以迎接「春」的到來,時有民間藝人,化作老農,背著木梨,牽著牛犢,串門作耕田狀,叫「送春牛」,戶主還須放鞭炮相迎。
農歷三月初三,有以地菜煮雞蛋當節日食品的風俗,說是吃了「明目」。
清明節掃幕,清明前至到清明節,大多數人都會拿些錢紙香燭到祖先墓前燒化,並帶上三牲酒禮祭奠,燃放鞭炮、鏟一塊草皮放在墳頂,插上三根掛山簽,表示紀念及祭掃過。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五月初一起至初五,家家戶戶開始插上蒿艾,掛上菖蒲。藉以阻擋瘟疫和鎮邪壓魔,還有飲雄黃酒和扎棕子的習俗。這一天還要吃包子、鹽蛋、劃龍船,相傳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七月十五日叫中元節。上年紀的人,大都要為已死去的親人包封一些錢紙,燒化給他們,叫做燒包,即所謂燒包記名。
中秋節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風俗節日,農歷八月十五日晚吃月餅、賞月。過去還有打中秋菩薩的游戲。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賞月越來越講究了,除月餅外,還備各類水果,高級糖果,煙酒之類的食品,一家人團聚對月而座,放開音樂唱片助興,共享天倫之樂。
農歷九月初九日是重陽節。這天有登高的習俗,叫「重九登高」。
小年,臘月二十四日稱小年,小們叫「過小年」,說是給孩子們過年。實際上從這天起就忙於准備過年了.

3.瀏陽過年風俗
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鄉人過年須過大半個月,即從先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鬧元宵為止。這個習俗延續了幾千年,與南朝梁時《荊楚歲時記》所記基本相承。

臘月二十四,俗稱「過小年」,舉家休息聚餐,稱「小孩子過年」。相傳是日作為「天上耳目臣,人間煙火主」的灶王爺要回天庭述職,叫辭灶。為了使他「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鬧言碎語不必講,好言善語奏玉皇」,人們在前一天要搞大掃除,叫「掃揚塵」。廿三或廿四晚由家庭主婦在鍋灶周圍點燭祭灶,為其「送行」。民謠曰:「辭了灶,年來到,妹子要花,伢子要炮,始助要新衣,爹爹要新帽」。是日起,長工下工,匠師不再上門,家家籌備年貨,作豆腐,殺年豬,送年節,備點心,炒旱茶,寫春聯,扎燈籠,忙得不亦樂乎。

歲終之日叫除夕,或叫大年三十,戶戶剪綵紙,貼春聯,全家團圓聚飲,菜餚有餘有剩,叫吃團年飯。飯後一般還有紅棗煮雞蛋等點心。掌燈時分,焚香鳴炮,拜祖先家神,叫辭年,並接灶神祭祀。小孩則成群結隊打著燈籠依次去鄰里人家,進門曰:「請辭歲」。各家起立迎之,捧出點心旱茶,把孩子們的口袋塞得滿滿的,有的小孩回家卸完口袋後,又迅速地加入辭歲隊伍,一個晚上可得一兩瓷壇的美食,樂得合不攏嘴,因而有諺雲:「小孩盼過年」。

年三十夜,農村家家火爐中燃著一個楓樹蔸(或松、栗等樹蔸),叫「年財佬」。男女老幼圍爐共話,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全家品吃豬腳燉蘿卜,歡坐待旦,叫「守歲」。所謂「有錢無錢,蘿卜過年」。

除夕年關,在萬民歡樂的同時,也不乏「有家不敢歸」的貧困人,所謂幾家歡樂幾家愁。債主收債,匠師收工錢此時已是最後期限,城鎮街巷、鄉間小路上收帳人的燈籠火把川流不息,有的人家無法付帳,銅壺衣服可能被人提走,所以只好外出躲帳。還有的在辭年之後,用紅紙書寫「衡門衍慶」4宇貼於門上,緊閉大門,任何人不得出進,叫「封財門」。問帳客無奈,好事者乃作打油詩:「貧家早早掩財門,債主雖臨難進門。惱煞商家收帳客,無錢反吃閉門羹」。

正月初一,古稱元旦、元日,自古「爆竹鬧元日,萬眾縱情歡」。辛亥革命後,將公歷1月1日叫元旦,改夏歷元旦為春節。

大年初一,家家於雞鳴時分即起,男女老幼換上新衣,由輩份最高的男主人燃香開大門,鳴放鞭炮,叫「出天行」,或說開財門。然後人廳堂,秉燭敬拜祖宗,再向外把天地神明,擇吉時向吉方三揖,或向四方揖拜,祈求新年方方得利。接著兒孫依次向長輩拜年,搶先到井邊挑第一擔水,並點香燭把並神。農村還在早上拜祖墳習俗。早餐吃剩飯,叫吃隔年糧,寓意衣食有餘。菜看以素為主,離不開青菜、芋頭、豆腐等,寓意人丁清吉,萬事遇頭,清白傳家。飯後晚輩向家族長輩拜年。清朝時,拜年行跪拜禮,初一一般不外出拜年。民國以後,改跪拜為拱手作揖,家庭內拜年畢,鄰里互拜,氣氛熱烈。但若人家尚未起床,則忌入床前拜年。有人進屋拜年,主人起立拱手:「請拜上門年」,並熱情地以上等旱茶招待。

城裡人多在天明出行,到親友家登堂揖拜。前清捐有虛銜者,個個衣冠頂戴,大搖大擺,高視闊步赴各處拜年。商人嗜擯榔,出入各家均「香茶奉罷果盤開,檳榔元寶雙雙來」,曰中嚼個不停。交遊廣的生意人,自己不親往,就使晚輩或傭人持名帖投賀,叫「拜帖」,即後世賀年片之來歷。

大年初一民間的講究、禁忌頗多。有的於除夕在大門合縫處貼紅紙「財」宇,在當眼處貼「開門大吉」、「對我生財」之類的吉利語,開門時高聲誦之,叫開門見喜、開門見財。出天行時,觀風向天色,卜來年收成,認為「北(風)主豐,南主歉」;陰多晴,暗多雨。在階基和柴灣堆很多柴,諧多財。元旦抱柴進門,意「進財」。初一不倒垃圾不掃地,非掃不可時,掃帚不向外而向柴灣掃。有的讀書人則書寫「人壽年豐」、「五穀豐登」之類的吉利語,叫「新年發筆,大吉大利」。初一特忌粗俗不雅之言,以為此日挨了罵,要挨一年的罵。大人總要事先叮囑小孩:初一要說好話!萬一小孩說漏了嘴,大人馬上解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如不小心摔破了東西,要說「打發打發」;若酒杯倒了,要說「酒潑紅地」。

初二日,女婿到岳家拜年,所謂「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四鄉還有請春客的習慣:約定幾代姑婿甥侄和其他親友於某日聚飲。初八以後,熟人見面,互道「請拜個遲年!」至十五日,一般不提拜年了。

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又名燈節。古諺雲:「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燈」。元宵觀燈,唐代已風行,宋時更盛。文天樣曾記敘衡州上元張燈盛況:「士女傾城」、「觀者如堵」、「駢肩累足」、「咫尺音吐不相辨」。民國前,多篾扎紙糊各式燈籠,或懸之庭戶,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點燭於灶台屋角,戶戶煮食元宵縮,頑童則持彩燈相戲。農家除在豬欄狗窩雞坍暗角點燭外,還在田頭地邊燃火,意在除蟲,祈求豐收。小孩子喜歡在牆角點松明,邊燒邊唱:「正月十五元宵節,燒了蟲蟻上天歇」。離祖墳近的,還向墳前送燭,讓祖先同享人間燈火。

更熱鬧的是,趕廟會、唱大戲、耍獅舞龍騎竹馬等迎春文藝活動此時達到高潮,常喧鬧通宵,故名鬧元宵。其中以舞龍燈最為普遍,城鄉街坊村寨宗廟家族幾乎都扎「龍」。民間認為耍龍可保清吉,所以「龍」所到之處,鼓樂齊鳴,鞭炮不絕,多賜以包封。已婚未育婦女,往往讓「龍」轉繞其身,或讓「龍」在床上縮聚成圍,上騎一小孩,名麒麟送子。

「三十晚上的火,十五夜裡的燈」,歲尾年頭的兩件事,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紅火、興旺、順暢、吉祥的期盼。諸多燈中,龍的傳人對龍燈情有獨鍾。

湖南有燈會,至少可追溯到唐初。那時已改長沙郡為潭州,褚遂良《潭州偶題》詩有「踏遍九衢燈火夜,歸來月掛海棠前」的句子。至南宋,文天祥在《衡州上元記》中說「正月十五,衡州張燈火。」而明、清兩代所修長沙、湘潭、常德、桑植、桂東等縣志和鳳凰廳志等書,已有元宵玩燈籠的明確而詳盡的記述。嘉慶《瀏陽縣志?風俗志》說:「以竹籠罩布,聯絡數丈,肖龍形,燃燈其中,數人擎舞,曰龍燈」今天的龍燈與嘉慶年間的這一記載並無大異。

耍龍燈又稱舞龍。湖湘大地過去玩龍燈要挨戶送帖,接帖才表示願意接待。接待者要備酒飯或紅包。龍燈進屋一般游遍主家廳堂房屋和牛欄、豬舍、糧倉,以驅邪避瘟。同時,還含有送春之意,所謂「龍行一步,百步成春」。後來耍龍燈逐漸也有用舞獅子代替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民智日開,元宵前後玩龍燈這一活動的迷信色彩早已淡化,但作為一項重要的群眾文化娛樂活動,仍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

3、瀏陽的訂婚結婚習俗

男的叫討老婆,女的叫賣妹子。這個嘛,老婆的叫法也是全國通用,不過瀏陽本地人一般管自己老婆叫婆娘,長沙人更是叫堂客。
結婚之前要訂婚。訂婚我不知道怎麼回事,關鍵也是沒經驗,嘿嘿。還沒體驗過呢。彩禮是要送的,雙方家長也要在場的,聘禮也是不能少的。這方面我真的知之甚少。大家還是談談各自那個地方的結婚風俗,我也好看看有那些同異。
結婚時,女方的父母一般是不去送嫁的,送嫁的是女方的兄弟,兄弟是高親。要「坐上」的,坐上就是男方家裡要請你做上位,上位是對著大門方向的位子。沒見過哭嫁的,如果哭的話,也頂多是新娘不捨得父母而已
以前有轎子接新娘,現在都是車子了
歸門,結婚後第三天,是新郎新娘歸門的日子。放爆竹迎接。忘了告訴大家,瀏陽是世界花炮之鄉,爆竹是多得很的。結婚後第一年,正月時,新婚夫婦就要開始走親戚了,第一次上門的夫婦叫新客,新客是要隆重對待的。

4、瀏陽春節習俗作文400

春節是來我國一源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中國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還有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相傳至今。比如,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倒貼「福」字、畫年畫和守歲等等。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古書《呂氏春秋》中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習慣了,此外,掃塵還有「除陳布新」的含義。
春聯也叫對聯、桃符,它以對偶、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的願望,是我們中國獨特的文學形式。春節貼春聯這一習俗起源於宋代,春聯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
「福」字,指的是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是為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一種祝福。可是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祝福,人們乾脆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倒』了」。
現在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已很是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家家戶戶帶去了興旺和歡樂的喜慶場面。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

5、瀏陽端午的習俗有哪些???

走親戚是必須的,吃包子,吃粽子,吃個團圓飯,插香蒲蘄艾,喝雄黃酒,吃大蒜子等等。都很重視這個節日的!

6、瀏陽有哪些風土人情

【瀏陽婚禮風情】
舊時結婚叫辦紅喜事,槽門、大門上常有「儀成六禮」之類的聯語。六禮即周朝定製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婚姻禮節。瀏陽婚俗,在這些古禮的基礎上,衍生出繁復的程序。一般先由男方家長托親友或媒人提親,即納采古禮。也有以漁利為目的的媒婆,為湊合婚事,而掩蓋真象的。故雙方家長或親屬須到對方明察暗訪「查根脈」,謂察親。如雙方認為對方根正苗好,門當戶對,則男方將生庚(年、月、日、時),用干支八字表示,請媒人轉交對方,叫「發八字」。女方經「算命」認為相合,亦將姑娘生庚回給男方,叫「回八字」。若男方認為雙方八字相剋或女方八字不好,須在7日內退還,所謂「男八字滿天飛,女八字一七歸」。此乃合庚,即「問名傳庚」古禮。有的人家收下對方生庚後,先置於神龕上,若3天內有丟雞失狗、物損碗破現象,即以為八字相沖,必退庚。若3天內家事順遂,則為上吉。合庚順利,互贈信物,男方饋以服飾布料及少量財禮,外加一雙未來新郎的鞋樣,意為「諧」。女方則報以筆硯文具,並按鞋樣做一雙布鞋和襪底。雙方將寫有「天作之合」的庚書互換為據,這一過程叫定庚或訂庚,即「納吉行聘」古禮。
定庚後,男方須給女方准備一定數量的聘金和其它財物作為聘禮,也叫大聘、彩禮、雞鵝禮或過門禮(有的女方索要高額彩禮,實為買賣婚姻性質)。女方則備嫁妝,此即納征(亦名納幣)古禮。接著由男方送期單,即選兩個吉日催新娘過門(也叫上門)謂之報日,俗名看日子,即「請期預報」古禮。女方擇定其中一個日子作為婚期。婚前一兩天,男方將聘禮、喜柬等送往女家,叫「過禮」。女方將嫁妝用條盒(條箱)抬至男家,陳設洞房,叫鋪房。也有由男方接親時抬嫁妝條盒的。新娘出嫁前一日,請已婚婦女用麻線將臉上汗毛絞掉,將鬢角之絨發和眉毛修整成形,鬢角整齊,眉毛細彎,叫開容也稱開面。 成婚之日,男方用4人或8人抬的花轎接親,或稱取親,導以旌旗、銅鑼,後有挑牲籠的,籠內雞、鵝成雙。雞鵝成雙源於「奠雁」古禮:先秦時新婿到岳家需獻雙雁作見面禮,取雁不失節,不失時,長幼行止有序之品性,意不再偶也。因雁飛行時成行成線不失群,若失偶則行單影只終身不聚,行路排在末尾。後來由於雁不易找到,漸用雞鵝作為「奠雁」的象徵。清《善化縣志·嫁娶》則認為「蓋古所謂雁即鵝也」。城內,多數還有「親迎成婚」古禮。鄉下則由媒人或家庭其他成員迎親。新娘著風冠、霞披(俗稱披紗)、蓋紅頭巾。上轎前由年長婦女一手持浸有菜油、點燃的紅紙捻子,一手拿鏡子在轎內外照幾遍,俗稱「照轎」,意以驅除邪穢。
花轎接進屋時,禮爆齊鳴。新娘下轎,地面鋪紅氈,由牽親娘扶掖,使之腳不粘地,否則,認為踩了夫家,踩了家娘。在廳屋拜堂畢,新娘入洞房,新婚夫婦擇吉方並肩而坐,由牽親娘勸飲交杯酒(茶),古稱「合巹」,指一瓠分為二瓢,古時新婚夫婦各執一瓢飲合歡酒,有合二為一之意,故稱合巹。牽新娘進酒時,贊以喜辭,將紅棗、花生、桂子、瓜子等物擲於床上,意「早生貴子」。然後掀開新娘蓋頭紅巾,新婚夫婦至此才能見面。禮畢,引新娘至堂屋拜見舅姑等親屬尊長及其他家庭成員,叫「分大細」,即古之廟見禮。
女方送嫁親人稱大親、上親、高親,坐婚宴的主席,男家長老親陪新親。瀏陽南鄉的一些地方,婚宴後「高親」要設法偷只碗帶回,表示不斷娘家糧。
新婚當晚,鬧新房不拘禮節,以逗笑新娘為樂事。有的將主家長輩男子(公爹)拖至洞房,強迫其背灰扒子。比較文雅的節目是贊茶,由新郎新娘搶著茶盤送茶,賀客必答以押韻的贊詞,如:「一進新房,燈燭輝煌,金銀滿地,兒孫滿堂」。又如:「抬茶托盤四四方,抬茶新人比鴛鴦,今晚洞房花燭夜,來年生個狀元郎」。
婚禮次日或第三日,新娘偕新郎回娘家省親,叫回門,古稱歸寧。娘家設午宴答謝賀客,叫「辦回門飯」陪新客,餐後招待旱茶(農家自產的副食品)。新郎此日要警惕被人捉弄,鬧成笑柄。
民國初,特別是「五四」以後,城市青年開始自由戀愛,自覓介紹人。舉辦婚禮時,有主婚人、證婚人致辭,介紹人講話,新婚夫婦互行鞠躬禮,交換戒指等,而廢拜堂舊習。農村則由媒人引男青年到女家相親,叫看親。姑娘可向男客獻茶,一改過去在揭蓋頭時才能見面的習俗。
【瀏陽民居風俗 】
瀏陽民居一般為一家一棟屋,中為廳,前有廊。有的一側有廂房,呈曲尺形;有的兩側均有廂房,戲稱「一把鎖」。廳也叫堂屋,堂屋兩側的房子叫正房。廳兩側各有一間正房的叫「三大間」,也有「五大間」、「七大間」甚至「九大間」的。富家多住由前後兩進或多進、左右橫棟圍成的庭院,中有天井,植以花木,前有地坪,外建槽門、圍屋,並有八字牆、山字垛、照壁等。大戶人家,前後迭屋有五進甚至七進之多,每進廳屋均設樓空雕花屏風式中門,每廳之間由木柱斗拱重檐歇山式過亭相連。逢喜事各進中門洞開,從大門至上廳神龕,深數十米甚至百餘米。正廳兩側有對稱式橫廳,廳外連廳,迴廊與巷道將數十棟房屋連成一個整體,外人進屋,如入迷宮,知進不知出,頗具建築、藝術價值。這種聚族而居的大屋場在民國以前並不鮮見,在瀏陽北鄉可說彼彼皆是,如蕉溪彭家大屋,曾佐300多戶人家。這種屋場宏大氣派,便於喜慶活動,但室內採光不好,中心區域陰暗潮濕,春季甚至生綠苔。民國時兵火水患頻仍,大屋場多遭破壞,越來越少。現瀏陽等地尚存數處,彌足珍貴。如瀏陽龍伏鄉的發八寺大屋建於1865年(清同治四年),保存尚完整,內有正廳、橫廳14個,曾同時宴客300桌。
長沙地區四季分明,冬寒夏熱。農家夏天多在地坪和曬谷坪歇涼至夜深人靜;冬天喜歡圍爐共話。一般廳側正房必有一間烤火房,客人來訪,多引至此屋烤火休息。該房靠窗戶一側設火爐,上有通鉤(亦名火鉤、梭鉤)吊於樓,鉤上掛炊壺、爐罐。爐中多燒松木辟柴,又名硬柴,也燒樹蔸、谷糠等。村婦在爐邊紡績,男人們邊烤火,邊抽煙,邊扯談,其樂也融融。
百姓為避兵匪,有的於家中修夾牆,即在兩房之間加砌一道牆,兩牆之間留約1米寬的空間作暗室,放些不常用的較貴重的物品。必要時,人從樓上下去匿藏,外人難於發現。瀏陽有些鄉村另有一居住習俗——借屋不成雙。即客人留宿,夫婦不同居一室,如須使較長時間,必租房才能同居。據說借客成雙,對屋場和對主家均不利。
瀏陽民居大小及建築用料,因地而異。丘陵地區,因木材豐富,地勢適宜,房屋較高大,屋脊有的高達8米多,進深多在8米以上。一般於樓上釘木樓板,樓上可開鋪、儲糧、堆農具雜物。牆腳多用麻石、紅石或煙磚,牆體多為土磚砌成,也有士築的,甚至全用木質牆,稱木心屋。富家也有煙磚到棟的。山區屋基多用青石板砌成,以土築牆為主,覆青瓦、稻草或杉皮。
民間屋場,最重朝向,一般喜坐北朝南,所謂「朝南起個屋,子孫好享福」。有的人篤信風水,要求屋後及兩側「有龍脈」,山勢左環右抱,前有流水,地勢開闊。若仕途失意,或人丁不旺災難多,便怪屋場不好,有拆屋重建的,有幾改槽門朝向的。同時講求屋前屋後有風水樹,使屋場深藏不露。若古樹繁茂,則認為屋場興旺,人丁繁衍。諺雲:「屋旁有大樹,屋內有壽星。」如有外人毀風水樹,則全屋場的人必共搏之,男女老幼將樹團團圍住,大有「誓死捍衛」的味道。
民家起屋,一般都要請地生看地定朝向,再擇吉日動工。樹大門框或上樑時,更為隆重,要宴客。特別是上樑,須舉行儀式。梁木最好用梓木,諧音「子」,寓意子孫發達。梁木正面中心處畫有紅黑相間的太級圖,兩端書「乾坤」二字,註明年月日,字與圖之間各畫一個八封圖。上樑時,由匠師喊彩,如「賀喜東君,今日上樑。張良斫樹,魯班尺量。紫微高照,大吉大昌……」

7、你知道瀏陽當地春節還有哪些傳統習俗嗎

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是春節,就是全球華人過大年。而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從中國農歷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歷臘月下旬),現在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後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農歷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飯(農歷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飯以後有熬年夜(守年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歷上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對這一節日又稱之為過年。
快過年了,春節對中國人來說是個很重要的節日,民間百姓一般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為過年做准備,一直要熱鬧到正月十五,這個「年」才算過完了。
1、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之日。
2、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天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
3、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4、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節日中才能吃到肉。
5、 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
6、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
7、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
8、大年三十,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9、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崇。
10、 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11、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份。
12、 大年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13、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14、大年初六,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15、大年初七,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16、大年初八,放生祈福。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一寸光陰一寸金。
17、大年初九,玉皇天誕。因為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
18、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還有地,人畜房米麥百穀都生地。
19、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壓迫的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
20、正月十二,搭建燈棚。元宵節將近,開始做元宵節賞燈的准備工作。
21、 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22、 正月十四,臨水娘娘誕辰,又稱「順天聖母」,是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
23、 正月十五,夜照田蠶(神)。觀顏色判斷一年的豐歉,後演化為元宵節觀燈。

8、長沙風俗有哪些?

1、火宮殿廟會

火宮殿廟會源於我國上古時代人類對火的崇拜,以敬火、拜火、用火、管火的祭祀禮儀而發展為融宗教、民俗、飲食、消防於一體的多元文化載體。



2、瀏陽文廟祭孔古樂

瀏陽市地處湖南省東部湘贛邊界,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禮俗文化和濃烈的民族精神相結合的特殊地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瀏陽文廟祭孔古樂就流傳於此。瀏陽文廟祭孔古樂源於古《韶樂》,是在遠古流傳的古樂基礎上加以修正豐富而成,具有瀏陽特色,故又稱為「瀏陽古樂」。



3、長沙花鼓戲

長沙花鼓戲是一種漢族戲曲劇種,以長沙官話為舞台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影響較大的一種。它是由農村的勞動山歌、漢族民間小調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燈)發展而來,距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歷史。



4、洞井龍舞

洞井龍舞是湘派龍舞的傑出代表,它在保留原始藝術風格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演變,是長沙地區民間龍舞的縮影。洞井龍舞在湖南長沙市洞井鋪鎮一帶較為紅火。2008年,洞井龍舞被確定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5、寧鄉麻山鑼鼓

寧鄉麻山鑼鼓是寧鄉境內流傳的一種民間吹打樂,因流布於寧鄉縣麻山而得名,樂曲古老、源遠流長,最初形成於明末清初。相傳由一雲游僧所傳授,當時作為廟宇化齋時用的禮樂。

清光緒、宣統年間,麻山鑼鼓的音樂得到大幅度的發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個擁有豐富曲牌的樂曲體系,具有獨特的演奏形式,音樂名稱、樂器形制和曲目內涵,並在湖南幾個縣境內流傳開來。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