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行通濟的習俗風俗

行通濟的習俗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08 05:05:35

1、佛山為什麼每年正月十五行通濟

清代的佛山鎮為洛水所環繞,沿河共有20多座橋梁,人家盡枕河,居民往來,悉憑渡船和橋。眾多橋梁使得「天塹變通途」,成為城與鄉、街與市的重要通道,因而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也是溝通佛山經濟、文化的重要「橋梁」。有關這些橋的文化活動漸漸發展成為一些習俗,通濟橋位於原佛山鎮東南角,原水路通大沙、弼塘、簡村、石石肯、奇槎等鄉,佛山洛水涌即源於此;陸路通大汀、深村、石頭、潘村等地,是歷史上佛山的主要橋梁之一,是溝通城鄉的必由之路,佛山人行通濟橋的風俗則是這種橋文化的代表。由於該橋橫跨佛山涌,是通往順德、番禺的必經之路,是佛山商貿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在為求來年生意順境,便行通濟橋討好意頭,後漸成習俗,並衍生出「行通濟,無閉翳」這一俗語。

2、行通濟的來歷是什麼?

行通濟的來歷:

從明末清初開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鄉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盪盪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祈求來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200多年來,佛山人祖祖輩輩延續著行通濟的風俗。而且還流傳著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行通濟 是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個風俗習慣。

(2)行通濟的習俗風俗擴展資料:

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在佛山人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濟,就沒有煩惱、沒有憂愁,事事順利。行通濟這一民間活動寄託著佛山人對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願。

每年的農歷正月十六,沒有任何人出面組織,佛山萬人空巷,為了一個共同的希冀,同走一條橋,附近南海、三水、高明、順德的一些村鎮的群眾也趕來參加。

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的專家余婉韶表示,之前社會上流傳著行通濟要連續三年,無閉翳才會靈驗的說法,但他們小時候不間斷地多次行通濟橋,也沒聽老人們提到這種說法。

之後,他們查了史書,也沒發現有這樣的記載。此外,那句佛山人家喻戶曉的行通濟,無閉翳的俗語,史書也沒記載。其他專家也普遍贊同這種說法。因此,行通濟,無閉翳的口號是後來才形成的。

3、通濟橋的行通濟新民俗

在行通濟活動現場,不少市民手裡都會拿著翠綠的生菜、金閃閃的小風車、玲瓏的小花燈……近日,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的專家余婉韶、梁國澄等人告訴記者,今天的「行通濟」與昔日「行通濟」相比已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被稱為「行通濟」四大吉祥物中的花燈、風車、風鈴都是後來增添的新內容。解放前市民幾乎是「空」手走通濟橋的,手裡並沒有拿花燈或風車,這是一種很樸素的民間風尚。
梁國澄說,所有民俗的延續,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有所變化。但它能延續必然有他積極的一面。其實,我覺得風車、生菜、風鈴、花燈都是些寓意很好的吉祥物,行通濟因為有這些新元素,更加光彩奪目。
行通濟時間清代的佛山鎮為洛水所環繞,沿河共有20多座橋梁,人家盡枕河,居民往來,悉憑渡船和橋。眾多橋梁成為城與鄉、街與市之間的重要通道,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有關這些橋的文化活動漸漸發展成為一些習俗,通濟橋身處佛山南面出口,是溝通城鄉的重要通道,佛山人行通濟橋的風俗則是這種橋文化的代表。
通濟橋始建於明代,距今400多年,被稱為佛山舊八景之「村尾垂虹」。每逢正月十六,佛山人走出家門,來到洛水河畔,由南向北走過通濟橋,以求一年平安順利。「行通濟,無閉翳(即無煩惱)」成了佛山人的習俗。民國後通濟橋被拆,但行通濟的習俗未變。2001年,佛山市政府順應民意重建通濟橋,以延續行通濟的習俗。
70多歲的余婉韶曾在市文化局從事社會文化工作數十年,退休後為「非遺」保護工作發揮余熱。她說,行通濟的時間一些市民誤說成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其實正確的時間應該是:農歷十五晚11時(子時)開始,十六晚亥時(10點)結束。
風車和風鈴 
● 淵 源
佛山街頭,一到春節,不少小朋友都會舉著風車出遊逛街,隨風轉動的小風車成為節日里一道溫馨的風景。在廣東的節日習俗中,風車是以轉運為意頭的節慶用品,象徵著「時來運轉」或者是「一帆風順」,一件小風車也寄託著人們在新的一年中全家人都能幸福安康的希望。在傳統的行通濟習俗中,大人們手捧生菜祈求生財吉祥,孩子們則會在正月十六那天手捧風車,在父母的攙扶下或者坐在父母的肩頭走過通濟橋。此外,與風車一樣,風鈴也有一個相當好的寓意,就是預示著今年走完通濟橋後會招來福音。
● 直到20世紀70年代,一些商人看到風車有轉運之說,開始在行通濟期間兜售風車。

4、行通濟的風俗

● 淵 源
佛山街頭,一到春節,不少小朋友都會舉著風車出遊逛街,隨風轉動的小風車成為節日里一道溫馨的風景。在廣東的節日習俗中,風車是以轉運為意頭的節慶用品,象徵著「時來運轉」或者是「一帆風順」,一件小風車也寄託著人們在新的一年中全家人都能幸福安康的希望。在傳統的行通濟習俗中,大人們手捧生菜祈求生財吉祥,孩子們則會在正月十六那天手捧風車,在父母的攙扶下或者坐在父母的肩頭走過通濟橋。此外,與風車一樣,風鈴也有一個相當好的寓意,就是預示著今年走完通濟橋後會招來福音。
● 直到20世紀70年代,一些商人看到風車有轉運之說,開始在行通濟期間兜售風車。 ● 淵 源
廣東人的性格平和實在,對節慶也最圖一個好意頭。生菜,因和「生財」諧音,被看做是象徵富貴吉祥的喜慶之物。生菜平時最常用於新店開業等節慶場合,也是佛山人行通濟時必備的一樣東西。在行通濟之前,佛山人往往把兩小棵生菜捆在一起,在中間插上3炷香,祈求在新的一年能夠生活和美、富貴安逸。
70年代後,一些商販售賣風車及生菜,人們行通濟時買個風車或買幾棵生菜帶回家,取「順利」、「生財」之意。生菜是「生財」諧音,俗稱勝意菜,行通濟買生菜取其「勝意」、「生財」的好意頭,因此人們不會把「財」白白丟掉的(佛山史志P72)。佛山自古就有鬧元宵的習俗,當時,通濟橋兩側分別有間觀音廟和通運社,生菜是作為祭品敬奉觀音或社公的(一般祭品都用生菜比喻生財、蔥比喻聰明、慈菇比喻生男孩),這是部分善男信女的行為,而不是行通濟需要。拜過觀音、社公,生菜等祭品有人留下繼續供奉,也有人帶回家裡,名曰「引財歸家」,而不能隨意拋棄。

5、通濟橋的「行通濟」由來

「行通濟」這一傳統習俗在佛山流傳幾百年了。「行通濟」指每年正月十六佛山鄉民行「通濟橋」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心想事成。
通濟橋是佛山最早修建的橋梁之一,據《佛山忠義鄉志》載:該橋最先是由附近鄉民集資修建的木質人行橋。明朝戶部尚書、鄉人李待問回到佛山後,見此橋年久失修,於天啟五年(1625年)倡建修橋,翌年建成並取名「通濟橋」,寓意「橋以通濟名,必通而後有濟也」,「以正義通,以亨屯濟」。由於該橋橫跨佛山涌,是通往順德、番禺的必經之路,是佛山商貿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在為求來年生意順境,便行通濟橋討好意頭,後漸成習俗,並衍生出「行通濟,無閉翳」這一俗語。
現在,該古老習俗也逐漸被賦予了現代的色彩。如 2000年舉行了「佛山市獻愛心捐善款元宵萬人行」活動;2005年禪城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製作了大型生菜燈,倡導引菜(財)歸家,並把生菜燈拍賣所得用作善款捐獻給佛山福利事業;2006年更組織了「暢行通濟·引財歸家」——萬家通濟系列文化活動,為古老的習俗注入了新的文化內涵。現在,「行通濟」活動對建設文化名城,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構建和諧社會發揮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九出十三歸古代的通濟橋,橋頭石級共9級,橋尾13級,反映出「九出十三歸」的意念。如今,則以防滑條取代台階,提高了過橋人的安全系數,體現了過橋祈福的意念。
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的專家余婉韶和曾在南濟觀音廟做過廟祝的吳蝦都表示:「九出十三歸」的意思就是給九元出去,能得到十三元的收入。這根據當時佛山地區當押店發展興旺而得來的。余婉韶認為,僅從這個小的細節,就能體現出古時的佛山人已經有超高的經商頭腦與智慧。

6、佛山通濟橋的風俗

行通濟是廣東佛山的一個傳統習俗,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行通濟,無閉翳(即無煩惱)」這句俗語早已聞名佛山,它的意思是說,在正月十六到通濟橋上走走,就能消除疾病、煩惱,得到幸福、安康。行通濟的習俗據傳與神話傳說神仙留金建橋時曾有「通吾困,濟吾貧」之言有關。 通濟橋是佛山最早修建的橋梁之一,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位於佛山普瀾公路北端的同濟路口。最初修建的通濟橋,是一座木橋,建於何時已無從考究。木橋年久失修,明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重修,建成木石拱橋,取名為「通濟橋」。後人又在橋頭增建一座小石碑,上刻「通濟橋」,旁邊刻有對聯一副「通七堡之遊行,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濟萬人之來往,曲橋跨水,艷稱村尾垂虹」,這副對聯道出了通濟橋為民造福的作用。
「行通濟」的習俗大概始於明末清初,乾隆年間最為鼎盛。據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出版的《佛山忠義鄉志》(冼志)載:「上元(元宵節),開燈宴,普君圩為燈市……自元旦(春節)為始,他鄉皆來買燈,挈燈者魚貫於道,通濟橋邊,勝門(現城門頭)溪畔彌望,(皆)率燈客矣。」人們趁著元宵余興未盡,於正月十六到通濟橋上來遊玩。開始人們行走通濟橋,只是為了觀賞花燈,游覽夜市而已。「行通濟,無閉翳」這種帶有一定迷信色彩的民俗心理則是後來逐漸形成的。
通濟橋建成之後若干年,人們在其兩岸各建了一座南濟觀音廟和通運社壇,每逢農歷正月十六早晨,佛山本地及四鄉八里的村民,成群結隊步行至通濟橋,購買「香燭紙品」、「行運風車」等,遊行於通濟橋上。凡行通濟橋者,不論何人,都要一次從橋頭(北岸)行至橋尾(南岸),不能折回返復。由橋尾而下,焚燒香燭參神求福,燃放鞭炮後返回佛山鎮家中。禁忌在橋面返回,如此則不吉利。當時橋頭、尾路的兩旁,除小商販擺賣香燭、爆竹、生菜(取其生財之意)、「行運風車」等小攤檔之外,還有擲鵝、鯉魚色等游戲,遊客為了「撞手神博彩,無不趨之若鶩」。此舉漸盛,終成佛山鎮及附近村民的一種民間習俗。
新中國成立後,因開辟普瀾公路,通濟橋及橋旁的觀音廟被拆掉,行通濟習俗曾一度停止。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弘揚傳統文化,佛山市政府斥資1700萬元於2001年1月18日開工修復通濟橋。修復後的通濟橋吸引了更多的人,據說許多外地遊客、華僑和國外友人不遠千里來到佛山參與這項民俗活動。

7、佛山有什麼特別的節日傳統?

佛山在春節前三日舉行年宵花市、春節期間醒獅表演、每年的正月十六行通濟。

年宵花市:「行花街」是珠江三角洲人民群眾相沿已久的民間習俗。花市於春節前三日舉行,除夕晚是花市的高潮,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遊人買到鮮花,寓示大吉大利、大展宏圖。

獅王爭霸:獅王爭霸是廣東省"一城一特"春節文化活動之一,在佛山,無醒獅不春節。春節期間佛山各地均能看到醒獅表演,部分鎮街還會組織舉辦大規模的「獅王爭霸賽」。醒獅現在很多地方均可看到,不過醒獅可以成為佛山春節特色活動,醒獅文化氛圍及技術是全國僅有的。

行通濟: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個風俗習慣「行通濟」。卻說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園附近以前有一條河通濟河,河上有一條橋叫「通濟橋」。佛山人認為「行通濟,冇弊矣」(佛山方言,意即行通濟無憂愁)。每年正月十五,政府組織人們都到這里走過橋,燒香、拋生菜和轉風車。

(7)行通濟的習俗風俗擴展資料

佛山的地方特色工藝

佛山木版年畫源遠流長。據《廣東文物》描述:「前門刻有神荼郁壘,高與檐齊」,證明在漢代時的廣州、佛山一帶已流行貼門神的習俗。佛-山木版年畫生產以清乾隆、嘉慶至抗日戰爭前為盛,屬於地方民俗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

佛山是「南國陶都」、「中國陶瓷名都」,制陶工藝源遠流長,有700多年歷史,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薪火相傳至今500多年,被譽為「陶瓷活化石」。

佛山是「嶺南成葯之鄉」。古方正葯的歷史有400餘年,涌現出了「黃祥華」如意油、「馮了性」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型大小名葯。 

佛山的鑄造業始於2000多年前。宋代時佛山所鑄鼎、鍋、鍾、塔等聞名全國。到明代佛山的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成為南中國冶煉中心。

8、佛山傳統節日的風俗是什麼?

佛山傳統節日的風俗

1、行通濟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有一個風俗習慣「行通濟」。佛山的南蒲公園附近有一條通濟河,河上有一條橋叫「通濟橋」。佛山人認為「行通濟,無弊矣」。每年這一天,人們都到這里走過橋、燒香、拋生菜、轉風車,人流絡繹不絕,好不熱鬧。

2、賽龍舟

每年的端午節期間,佛山各地有民間舉辦的龍舟賽,各鄉各村派出陣容鼎盛的龍舟隊參與競渡。

3、秋色

又名「秋宵」、「秋景」,是佛山獨有的大型民間文化娛樂活動。過去秋色多在秋收時節的晚上舉行,表現形式上分為燈色、車色、馬色、 地色、水色、飄色、景色七大類,各種精美的工藝品,通過遊行的形式展出,並表演舞龍、舞獅、十番、鑼鼓櫃等助興。

4、愛花情結

在過年前,人們愛花的情結非常濃,有「行花街」的習慣。在佛山的街道上,很多人都會逛花街,在這個店買一棵桃樹,又在那邊店買一盆含苞的水仙,或者是一盆金橘,逛花街是佛山人民歷來就有的傳統習俗。

5、舞醒獅

在傳統的佛山過年習俗中,舞醒獅慶春節是不可缺少的節目。從大年初一開始,很多村裡的祠堂前,或者小鎮的街道里,都能聽到鑼鼓的響聲,都能看到上竄下跳的醒獅。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