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金是風俗
1、結婚禮金送多少 結婚送禮金的習俗講究
結婚禮金參加婚禮的人向舉行婚禮的新人贈送的現金,也稱之為『喜錢』。結婚是喜事,禮金的數額也要吉利,通常為雙數,以2、5、6、8等數最受歡迎,無非取「好事成雙」、「六六大順」等含義。 從表達同事朋友情誼的象徵發展到現在成為衡量人際關系好壞的標准,禮金送多少直接關繫到今後感情的維系和發展。下面一起來看下有關結婚禮金講究!
禮金究竟送多少:
掂量了一下基本上可以遵循這個價位。
最低——去過算數型:一人/200元,二人/500元,一家/800元
標准——禮尚往來型:一人/500元,二人/800元,一家/1000元
細分來說:
1.普通同事、朋友:200元-300元比較適中。關系好一點的那就再加一些。同事之間也可以一起拼湊一個吉利的數字包個「大」紅包。
2.開襠褲朋友、死黨:不少於600元。數字是不是要再往上走,就視荷包而定了。
3.家裡的親戚:1000元以上。關系特別近的,家裡長輩交情好的甚至上萬,這就沒個准兒了。
小提醒:古語有雲,禮尚往來。如果以前別人來喝過本人喜酒的話,那麼回禮的金額通常不少於所收禮金的數目。
送禮金的講究:
1.禮金的數字盡量討好彩頭,最好成雙,但要跳過4這個數字。以2、5、6、8等數最受歡迎。當然,666、888之類的更好。
2.攜家眷出席的通常不低於600元。禮金漲得真結棍,工資都沒有漲得這么快。
3.伴娘伴郎一般不用送禮金。關系好的姐妹淘或者哥們兒就買個結婚禮物就可以了。
送結婚禮金,還是有這么多講究的哦,當然每個地方的風俗不一樣,送結婚禮金的講究也不同哦,但大致就是這個樣子,當然,可以根據當地的風俗做一些改變,也不是不可以的哦。
2、民間結婚為什麼要收禮金
結婚彩禮是現代中國保留舊時結婚風俗,由男方支付給女方的聘金。 法律對於彩禮錢沒有明確規定,可認為屬彩禮范疇。結婚彩禮錢是中國舊時婚禮程序之一,又稱財禮、聘禮、聘財等。
結婚彩禮錢多用於買傢具、家電、衣服等等,也可用來支付女方的酒席費用,還有的將彩禮錢直接作為女方嫁妝由其自由支配使用。
中國舊時婚禮程序之一,又稱財禮、聘禮、聘財等。
我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周代是禮儀的集大成時代,彼時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禮儀,《儀禮》中有詳細規制,整套儀式合為「六禮」,西周時確立並為歷朝所沿襲的「六禮」婚姻制度,是「彩禮」習俗的來源。「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中的「納征」是送聘財,就相當於現在所講的「彩禮」。這種婚姻形式直到中華民國都有延續。
有些地方習俗稱為納征,征是成功的意思,即送彩禮之後,婚約正式締結,一般不得反悔。若有反悔時,若女方反悔,彩禮要退還男方的;若男方反悔,則彩禮一般不退---我們老家就如此約定成俗,起到一個寨的作用。一般訂婚時由男方送給女方。
在買賣婚姻中,彩禮表示女子的身價,有的地區和民族直稱為身價禮。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禮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經濟狀況而定。
3、彩禮是按照男方這邊的風俗還是按照女方這邊的風俗?
按照我這邊習俗來說,結婚彩禮通常都會根據女方的風俗進行商議,這是對於女方的尊重,並不是一定要這么做,但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還是會作為參考依據的。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地方關於禮金的說法也是各不相同,甚至已經演變成一種相互之間的攀比之風,更有甚者打著對女兒好的旗號各種哄抬禮金,更不能忍的是把女兒的禮金作為給兒子結婚的備用金!各種不堪的現實都在挑戰著男人的底線,難道現在結婚就必須天價彩禮才會幸福嗎?
娶了別人的女兒成為自己家人,自然而然隨對方的風俗是一種相互之間的尊重。但是婚姻不是兒戲,更不是將婦女當成商品一樣進行買賣的噱頭,一切美好的開始就是婚姻中相互的理解,天價彩禮正在一步步的壓垮現代年輕人,也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願單著也不想背負天價彩禮!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似乎現在越來越驗證了這句話的存在,但是這已經無關乎愛情了,而是物質打敗愛情。婆媳關系是最難處的,但是在這之前,丈母娘的嘴巴是最難堵的!打著為了女兒好、怕女兒受欺負、禮金少了顯得女兒不值錢、唯有錢最可靠等等口號,張口閉口就是要多少多少彩禮,從來不會為了雙方的考慮,有些甚至最後無情的拆散了雙方。
其實,我個人認為,在禮金的事情上不管是按照男方的風俗還是女方的風俗,最重要的是要兩家達成最後的一致,不能讓任何的一方受了委屈一樣。再高的彩禮都只是物質上的形式主義,唯有兩人真心相愛,夫妻雙方婚後的生活才能美滿,這份婚姻才能長久!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願天價彩禮不再有!
4、份子錢習俗怎麼來的 為什麼要隨份子?
份子:1、集體送禮時各人分攤的錢:湊份子。 2、泛指做禮物的現金:出份子。
份子錢代表了對新人的一份祝福,但是錢永遠不能代替感情,誰份子錢給得多,就代表誰更親近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不能讓錢成為感情的量化標准。份子也寫作分子,是一個老詞,打從明代中葉開始就流行。這種叫法,本身顯示湊份集資、群策群力的風氣。
湯顯祖《牡丹亭》第三十三出《秘議》:「便是杜老爺去後,謊了一府州縣士民人等許多份子,起了個生祠」,便是一例,四處募捐修祠堂,頗有古代亂集資、亂攤派的意思。至明末清初之際,份子更加流行,譬如吳敬梓小說《儒林外史》通篇眼花繚亂盡是「湊份子」、「派份子」、「出份子」。例如第二十七回道:「歸姑爺也來行人情,出份子」。全書有十個章回不止一次出現「份子」,有的章回出現四、五次。
通常在圈子裡做事,朋友同事一有人結婚,自己心裡就發緊。唉,又要破費了,請柬似罰款單。遇著好友辦喜事還心甘情願,偏偏常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諸如沒見過面的親戚、同學的弟弟、單位管鍋爐的臨時工,不勝其煩。但是,請柬本身具有制度強制力,效力不亞於交通警察開的罰單,收到請柬的無一例外趕緊湊份子錢。這規矩打從明朝就開始了,一直傳到現在。
如今的婚禮有多重功效,作江湖樣本效果神奇,涵蓋江湖化社會許多元素,譬如關系、人情、面子,是江湖化社會運作的範例。中國小城市婚禮運作,乃是關系網制度運作之集大成。譬如,前篇「關系網」,曾借用喜筵賓客名單為素材,研究了關系網一般規模大小;後篇「面子季場」,還要分析婚禮大操大辦中的面子訴求。本篇,我們還以婚禮為樣本,分析「份子錢」的人情運作。
所謂份子錢,就是在一個熟人圈中,大家集資向某人送賀禮。原本並不局限於婚事,其他大事譬如做壽、滿月、動土、喪葬等等都可以湊份子,但是湊份子以婚喜事最盛。
份子現象與東亞文化緊密相關,與儒教泛家族主義以及群體取向的社會組織體系有內在聯系,不光中國人湊份子,日本、韓國也有湊份子風俗。
5、給結婚的親友包紅包,都是根據關系來決定金額,各地的禮金都是多少呢?
結婚禮金風俗是指親友結婚送紅包的風俗。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今天,給結婚的親友包紅包都是根據關系來決定禮金的金額的,關系較近的親友結婚送個紅包禮金金額要大一些,而關系較遠的親友結婚送的紅包禮金就要少一些。
一:中國人都是講究親緣關系的,宗族內的親戚都是有個事情相互的禮尚往來的。就拿廣東來講,廣東人是非常重視宗族關系的,宗族內禮金兩三百,朋友禮金都是要返還的。當然了,也有些廣東人也不會全部的返還禮金,而是返還三分之一。
二:北京作為一線的大城市,禮尚往來的成本還是相對的較高的。北京一般關系的同事或者是朋友結婚都是會送紅包的,而且紅包的禮金還是不少的,基本上都是500元的。如果說是關系好點的親戚朋友,禮金會達到800到1000元。
三: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禮金要比北京更加的高,都是600起的,普通的同事和朋友結婚都要送600-800元,關系好的朋友要送1600到2600,關系很鐵的則直接的過3000,若是發小的話6000是肯定要過的。
四:少數民族結婚禮金風俗,少數民族人如今結婚也都是要給包紅包的,只不過少數民族包紅包的禮金相對的較少一些,主要是因為他們不光是給紅包,而且還會給新人送禮物。比如說會送兩只雞,兩只鴨,半頭豬等等,有些則是送衣服,送首飾等等。 當然了,其他地方則是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結婚禮金風俗的,但大多數都是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來定的,大家若是在外工作打工的話不妨入鄉隨俗的送禮金,讓自己送禮金送的更體面。
6、婚禮習俗,關於份子錢的問題。
結婚禮金是賓客參加新人婚宴贈送的紅包,那麼在婚禮結束之後,新婚夫妻應該怎麼處理份子錢呢?若是處理不當,容易引起雙方家庭的矛盾。
1、根據禮金來源分配
根據禮金來源分配份子錢算是比較公正合理的方式。什麼意思呢?就是從父母朋友手裡收到的份子錢歸父母所有,新人收取自己的朋友的結婚份子錢。如果是男方父母邀請的賓客,由男方父母收取,女方父母亦是如此。總而言之就是,各自收各自朋友的結婚禮金。
2、根據婚禮籌辦出資分配
根據婚禮籌辦出資分配意思是根據婚禮舉辦費用男女分配情況收取結婚禮金。如果婚禮費用由一方包攬,那麼收取的結婚禮金由出資方全部收取。如果雙方共同花費,那麼根據花費的陪伴分配結婚禮金。
3、根據用途分配
根據用途分配結婚禮金是比較經濟的一種分配方式。將結婚禮金用作結婚酒席、婚慶公司以及之後的蜜月花費。如果結婚禮金不足以支撐費用,俺么可以填補資金空缺,若是有剩餘,那麼作為日後生活的生活費用。
7、結婚為什麼要有彩禮?是惡習嗎?
彩禮,最古老的又叫聘禮,是婚嫁的一種形式。就是男方將一定禮物送給女方,作為聘禮。然後,女方取出其中一部分禮物還給男方,稱為回禮。到結婚時,女方娘家拿出一定資產甚至陪嫁丫頭送到男方家,稱之為嫁妝。彩禮代表的是誠意,是尊重。從古至今,都有這個傳統。除開那些高價彩禮,只為貪慕虛榮,互相攀比的,做法確實不可取。正常普通家庭,娶媳婦都應該給彩禮,而彩禮經費依自己家情況而定,給多給少都是一份心意。
歷來講究禮尚往來,通過禮尚往來增加互信,增加認可,貼近關系,你找人辦事都得送禮,才能辦成,沒好處誰給你辦事,你想不掏彩禮也可以的,但你一定要過於優秀出眾,你要是人才出類拔萃倒貼你都完全有可能的,彩禮代表你的誠意,代表你的實力,想吃天鵝肉你就得有追上天鵝的能力,沒吊本事還想白玩,那是白日做夢,每個兒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誰都會為自己的未來和保障有所預備和打算,誰都想擁有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我們每個人不要過於報怨,當務之急多提高自己的實力,能用事實證明自己才有底氣。
彩禮是風俗不是陋習,婚姻不能以金錢為代價,因為愛情不是買賣,婚姻不是交易。根據地方風俗習慣,不免規矩就行,不要彩禮不代表就幸福,現在彩禮都變異了,婚姻觀念也變了,我們那輩人能掙碗飯吃老實本分就行,講究結親結義,女方開口要高額彩禮的都沒有愛情基礎,大多是經人價紹,直接談婚論嫁。所謂的談不是在談戀愛,是在談條件,嫁也不是嫁給人,而是嫁給物質。這樣的婚姻是建立在堅實的物質基礎上的,彩禮也就合理化了,彩禮越多越堅固。現實中的裸婚現象,無論是一見鍾情還是日久生情,畢竟還是以情為基礎,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彩禮。
8、訂婚給禮金的意義是什麼?
訂婚禮金它的本身意義是對於傳統習俗的一種尊重和繼承。在我們的民間習俗中,一直有一個傳統,就是結婚之前要先訂婚,而訂婚就要給女方訂婚禮金。這樣的風俗在我國西周的時期就形成了,當時就有男方給女方送彩禮的習俗。在當時認為,只有給付了彩禮,倆人的婚約才算是真正的成立。那其實現在看來,這樣的風俗給我們後世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一般訂婚禮金的數字都是比較吉利的那種,還是很講究的,有時雖然錢不多,但是也算是表達一種對愛情應有的尊敬。參考:10001 萬里挑一、15010 萬無一失、18000 要發、21000 兩願意、31800 三家一起發、48000 四平八穩、50001 掌上明珠、150000 萬紫千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