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感德的風俗

感德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07 14:59:44

1、中元節的風俗

中元節的風俗主要有祭祖、燒紙、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吃鴨等。中元節在我國由來已久,自上古時代便有此節,不過古稱「七月半」,是一個代表農作物秋收,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每年七月半,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祭祖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需要祭祖。這種祭祖行為是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傳統倫理的一種體現,是一種感德祖先文化傳統。

燒紙
據傳說,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通常上墳燒紙時要留下幾張,到十字路口焚燒,目的是給無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捨,它們就不會再去搶劫送給其祖先的錢了。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中元節放河燈,據說是從上元節(元宵節)的張燈習俗演變而來。
祭祀土地
七月半,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後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2、安溪的民風民俗

安溪的民俗文化極為豐富,除安溪高甲戲外,還有木偶戲、南音、茶歌對唱、鼓吹音樂、民間舞蹈、水車閣、舞獅舞龍、彩燈、裝閣、說書、燈猜等。

這些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盛行。在台灣地區,有供奉保生大帝的寺廟達400多座,供奉清水祖師寺廟達200多座,不少的宗祠、民居、地名與安溪本土一樣,成為溝通鄉情、聯絡鄉誼的橋梁和紐帶,成為數百萬台胞心靈的棲息地和故土文化的象徵。 

(2)感德的風俗擴展資料

茶文化鐵觀音:安溪產茶始於1725。安溪鐵觀音天下聞名,安溪縣的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溪是中國古老的茶區,鐵觀音境內生長著不少古老野生茶樹,茶葉在藍田,劍斗等地發現的野生茶樹樹高7米,樹冠達3.2米,據專家考證,已有1000多年的樹齡。

台灣烏龍茶由安溪傳入,隨著烏龍茶傳入台灣,安溪的茶俗也傳入台灣。以茶王賽、茶文化交流會等民間習俗加強與台灣同胞的交流往來,如今已成為安台加深聯系和鄉情的重要方式。 

安溪台灣媽祖文化基地:安溪台灣媽祖文化基地項目總投資超過2億元,規劃建設媽祖文化紀念館、植物園、櫻花林等主輔工程。安溪與台灣語言文化習俗相同,台灣茶葉與安溪鐵觀音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兩岸有著深厚的茶緣,由茶緣演繹出來的茶文化,推動兩岸鄉親的交流與合作。此外,安溪台灣媽祖文化基地的建設是對媽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

3、福建安溪的習俗是什麼?

守歲』、敬天公傳統習俗,「賀正」拜天公,「清水祖師佛誕法會」,歷史文化名鎮湖頭各村居紛紛組織高甲戲、布袋戲、南音、舞龍、舞獅、鼓隊、水車閣、拍胸舞等民間民俗活動,異彩紛呈。感德、龍涓等鄉鎮茶農自發組織舉行各種祈福儀式,殺「福豬」,分「福肉」,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茶葉能賣個好價錢。龍涓鄉舉辦「龍涓龍年龍燈」元宵燈會,幾千人提著各式花燈,隊伍綿遠幾公里。

4、福建安溪節日習俗

福建安溪春節習俗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各個地區的人民都會以其極具地方特色的活動來慶祝新年,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福建安溪地區也不例外,以極具閩南特色的慶祝活動展示著春節的喜慶與隆重。 一 安溪簡介 安溪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晉江西溪上游,廈(門)漳(州)泉(州)金三角西北部,隸屬泉州市。北緯24°50′-25°26′,東經117°36′-118°17′。總面積3057.28平方千米,全縣總人口108萬(2008年3月),其中非農業人口137838人。除官橋、湖上、劍斗、白瀨等少數畲族居民外,其餘均為漢族,通閩南方言。(百度) 二 年前准備 1送灶神升天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安溪縣的祭灶活動於農歷二十四舉行。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神,民間又稱灶君,灶王爺,灶君菩薩等。對於灶神的信仰來源於古代社會對火的崇拜。古人相信與火有關的大神炎帝、祝融就是灶神並且認為灶王的神職是掌管人們的飲食。民以食為天,人們祭灶主要是為了感激和頌揚灶神的功德。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四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讓灶王上天之前先甜甜嘴,因而能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2,撣塵掃房子 送走灶神後,家家戶戶便開始撣塵掃房子。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每逢送走灶神後,人們就開始對家裡進行全面細致的大掃除,處處洋溢著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關於這個習俗,有個頗為詭異的故事:傳說,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屍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伙,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臟世界。一次。三屍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以蜘蛛網為幾號標於屋檐下。凡被做上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三屍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不管青紅皂白,惡狠狠地在每戶人家的屋檐牆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宮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屍神在作惡時,灶君發覺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家灶王爺商量對策。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臘月二十四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乾乾凈凈,哪戶不清潔,灶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家遵照灶王爺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凈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幾凈,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王靈官找不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為震動,降旨拘押三屍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灶神搭救,才得倖免。為了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後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三 大年三十到初一的若干習俗1年夜飯 在上午敬拜完菩薩,中午敬拜完祖先之後便是晚上的團圓飯了。在除夕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能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有時實在不能回家,家人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置,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俗話說的好,打一千,罵一萬,三十晚上吃頓飯。除夕之夜的年夜飯一向都是中國人過春季的重頭戲,在安溪也不例外。其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除了有魚有肉有青菜外,還有年糕。其中「長命菜」頗具地方特色,它是以整棵的青菜(一種形似萵苣葉的長葉青菜)為佐,象徵著長命百歲。 2 壓歲錢 一般在除夕夜裡,長輩會把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u「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有的家長會將168人民幣放入紅包袋中給孩子壓歲,象徵著「一路發」,這168一般要隨身攜帶,一年之後才能拿來使用。3 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關於這個習俗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這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4 開正(zhēng)(來源)吃過年夜飯,大家一般聚在一起聊天,打撲克,喝茶,看春節聯歡晚會等等,初一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鞭炮、「經」(天神用的紙幣)等供品(每盤貢品中的東西需為一、三、五等單數),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即玉皇大帝),敬拜的時候一家之主代表全家手握月牙形的「碑」對著天神的排位說出新年願望(包括敬拜時間、地點以及新年願望),並徵求上天的允許,說完願望之後手握「碑」拜兩下,然後松開雙手,讓「碑」落地,若「碑」如圖一所示(一正一反)表示上天同意你的美好願望,並會保佑你來年順順利利;若如圖二所示(兩個正面)這表示「愛笑」也就是說沒有同意但也不反對,上天對你的請求持一種笑著觀看的態度,此時,敬拜者便要再次闡述新年願望並再次請求上天允許;若如圖三所示(兩個反面)則表示上天不同意你的請求,此時敬拜者就該換個說話再請求一遍。在得到上天允許後,人們要把放鞭炮,並把「經」燒給天神使用,此時,開正活動方才圓滿完成。 月牙形「碑」恭拜過後,人們會泡茶敬長輩,表達晚輩對長輩們的敬愛之情,並且將祭拜過的果品分一些給大家吃,讓親朋好友們在新年伊始便甜甜美美。敬過甜過之後,人們方才紛紛回房睡覺。5 「攻炮城」和「賀正」舊時,初一上午,政府會在中學舉辦拔河比賽、猜謎大賽、村籃球賽等活動,人們紛紛前往參加觀看,最值得一提的是「攻炮城」活動。比賽時,會有一串鞭炮掛在一根豎立著的竹竿上,參賽者點燃另一串鞭炮對准竹竿上的鞭炮投去,裁判以參賽者投炮的次數和精準程度為依據定出一等獎(150元現金)、二等獎(100元現金)、和三等獎(50元現金)。人們積極踴躍參加此項活動,不僅為了增添新年熱鬧氣氛,也不僅僅為了那些獎金,更多是對來年鴻運的美好期望。而現在此類活動漸漸消失,人們多在家迎客或者外出拜訪好友。因此「賀正」取代了以往的活動。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備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霉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切忌吃稀飯,如此便可避免接下來出訪好友時「半途遇雨」)。早餐後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此外,在初一之日,婦女們多備好貢品、「經」、鞭炮、香、蠟燭等,紛紛前往離家較近的寺廟「定明院」燒香求福,或者到更遠的有名的祈福聖地「清水岩」 燒香祈求來年家人多福多壽。 6女婿日正月初二,安溪民俗稱之為「女兒女婿日」。據說,過去的這一天清早,女兒一家,穿著盛裝,隨帶雞、豬腳、面線、豬肚、糕米果和糖果餅乾等,一起回娘家。女婿帶領一家人給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其禮數之重與為老丈人祝壽的差不多。設宴款待,岳父同眾女婿以及自己的兒子一桌,岳母同眾女兒、兒媳圍成一桌,而眾多表兄弟姐妹圍成一至幾桌,盡享大團圓之喜。  7巡燈 在安溪,人們認為男子為「燈」,「燈」閩南話中發音為』丁』 家中有多少個男子就哪幾個燈,以前多是男子去巡燈,隨著時代變遷,現在女子也能去巡燈。

5、閩南地區地方特色的民俗有哪些?

1、尾牙(農歷十二月十六日)

作尾牙算是感謝土地公一來對信眾的農作收成與事業生意順利的庇佑,所以會比平常的更加隆重。

且各公司行號的老闆會在公司、家中或餐廳犒賞員工,做為慰勞員工一年來的辛勤。在舊社會的時候,一般是年底地主犒賞長工。

2、中秋博餅(農歷八月十五)

廈門人對中秋節特別重視,除了全國共有的賞月、吃月餅以外,當地有一種玩會餅搏狀元的民俗活動。當年鄭成功率部駐扎在廈門,中秋節前後,士兵們開始思念家人。

部將洪旭為了激勵士兵先國後家的鬥志,便巧設「中秋會餅搏狀元」,用六個骰子和一隻碗,讓士兵輪流擲骰子,根據骰子紅豆的多寡,可中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

六骰均為4,可囊括桌上全部月餅,六骰均為除4外的數,要關燈,搶月餅。該習俗一直在廈門民間流傳。

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會進行這種充滿樂趣的活動。廈門的餅店在中秋節前後大量生產會餅上市,有餡餅、廣東餅、餅乾式或三者綜合。

3、柴頭會(每年農歷二月初六)

柴頭會是集中竹竿柴棍農具和日用品的銷售會,是福建省民間較大的盛會之一,源於太平天國運動時。

縣衙不準農民進城時攜帶凶器和鐵器之類的東西,只能攜帶竹竿柴棍等,當地農民為了反對奴役壓迫和抗捐抗稅。

而在陳順光的帶領下,於農歷二月初六組織的一次起義,人們手持木棍、扁擔、竹叉等沖進縣衙,最後以起義勝利而告終,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此次勝利,便定於每年的農歷二月初六舉辦柴頭會。

4、冬節搓丸(農歷冬至)

福州地區特有的傳統時令節俗,象徵全家團圓。冬至的前一天晚上,人們會在祖先神主龕前陳列簪花壽面等吉祥供品。

桌面放置一隻大竹籮,籮中盛有糯米粉,點綴有福橘、紅箸、四季花等。然後全家老小圍坐在大竹籮周圍,邊搓丸、邊唱兒歌,搓丸分搓和捏兩種,搓的有圓球和圓條,捏的則形狀各異。

大人喜歡捏壽桃、蝙蝠等象徵吉利的物品;小孩所捏的則由大人喝彩附會,如捏一隻狗,就唱「狗投富」,捏一隻龜,就唱「龜長壽」,搓成的丸在煮熟後醮糖豆粉吃。

5、備節

節前,要完成掃塵、拆洗 被褥蚊帳等大掃除,炊年糕、年米果,給大人小孩買衣服,操辦「敬神敬佛敬公媽」的供品及年貨,請先生寫春聯,有的還到各宮廟「燒過年金」。

6、中元節的來歷和風俗有哪些?

中元節的來歷:

中元節源於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

如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雲:「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嘗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秋嘗祭祖的活動,先秦時代已有之;起初,「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七月中旬,一般是立秋後第一個月圓的望日,秋氣新來之時。

中元節的風俗:

中元節風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其中祭祖全國各地的主要風俗。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需要祭祖。這種祭祖行為是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傳統倫理的一種體現,是一種感德祖先文化傳統。時逢小秋的農作物收獲,也正好把豐收的喜悅與祖先分享,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時分舉行。

中元節的文化意義:

從有關七月十四/十五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七月十四/十五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己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就其文化內涵而言,七月十四/十五也是中國傳統祭祖節日之一,其文化背後體現的是一種信仰。七月十四/十五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文化,是追懷先人既古老又現代的一種傳統,這一傳統體現了古人「慎終追遠」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7、春節習俗簡短介紹

1、祭灶,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是日入夜後要把灶台刷干凈,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燒香、點燭、放紙炮。

2、掃塵,新年前夕「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3、年夜飯,年夜飯又稱團年飯,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對中國人是極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愛、共敘天倫,圍坐餐桌旁,倍感幸福。人們十分注重除夕的「團年飯」,除合家團圓、聚天倫之樂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趕回來過新年。

4、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魏晉時已形成除夕守歲的習俗。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說: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

5、拜年,拜年春節期間走訪拜年是春節傳統習俗之一,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拜年的意義所在是親朋好友之間走訪聯絡感情、互賀新年,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6、壓歲錢,每年除夕夜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將錢裝入紅包里給小孩壓歲。

7、貼年紅(春聯),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貼春聯也叫貼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8、貼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9、拜歲,歲首祭祖拜神是中華民族流傳至今最悠久的傳統風俗。在辭舊迎新之際,都要感德神靈,對祖宗先輩表示孝敬之意和懷念之情。人們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子孫後代,使子孫後代興旺發達。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所以人們總要舉行祭祀儀式,感恩追始,祈求祖先神靈保佑。

10、年例,是最古老的習俗之一,由上古豐收祭祀演變而來。其主要禮俗內容是敬神、游神、擺鍾、祭禮社稷,主旨是酬謝神恩,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大體上是從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十五、十六日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農歷二月份。

11、燃爆竹,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12、辦年貨,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各成一派。但是,備年貨、送年禮卻是幾乎全國上下的「過年必備」。中國的家庭過年前要購買大量的「年貨」,春聯,福字,新衣服,過年期間的食品(過年市場多不開門)。

(7)感德的風俗擴展資料:

民族特色:

1、壯族,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徵富裕。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

2、藏族,據藏族學者說,在古老的年代,西藏並不是冬春之交過年,而是夏天過年,"麥熟為歲首","雪山下,麥子黃了,快樂的新年來了。"現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都有秋收前過"望果"節的傳統。

3、蒙古族,蒙古族歷來崇尚白色,所以將農歷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節稱為作"白節"。蒙古族過年的准備工作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即開始。除了掃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還要人著新裝,馬佩紅纓和新鞍。

4、白族,白族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願日子比蜜甜。早飯後,孩子們由成人帶領到親友家給長輩拜年。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是節日不可缺少的活動。

5、布依族,布依族在除夕前要准備粑粑、米酒等節日食品,除夕夜守歲至天明。雄雞報曉,姑娘們爭先恐後到河邊擔水,誰先擔回第一擔水,就說明她最勤勞、最幸福。

8、中元節有哪些風俗?

1、祭祖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需要祭祖。這種祭祖行為是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傳統倫理的一種體現,是一種感德祖先文化傳統。時逢小秋的農作物收獲,也正好把豐收的喜悅與祖先分享,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時分舉行。

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因各地習俗略有差異,因此過節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過節時間上也會有差別。

2、燒紙

中元節日中,民間俗信行為中,最為突出的是燒紙。據傳說,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通常上墳燒紙時要留下幾張,到十字路口焚燒,目的是給無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捨,它們就不會再去搶劫送給其祖先的錢了。

3、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晚,在門外焚香燃炮,同時「燒包」(也叫「薦包」)。



4、祭祀土地

七月半,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後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5、祈豐收

七月半施祭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著秋收稻穀豐登。

9、「鬼節」中元節來了風俗都有哪些?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今年中元節陽歷是8月25日。農歷大家都知道是7月半,那中元節有哪些習俗呢?

中元節習俗

燒紙

節日中,漢族民間俗信行為中,最為突出的是燒紙。據迷信傳說,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通常上墳燒紙時要留下幾張,到十字路口焚燒,目的是給尤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捨,它們就不會再去搶劫送給其祖先的錢了。

放小船

按照滿族的習俗,七月十五要舉行各種活動來紀念祖先以及慶祝一年的收獲。屆時,身處異鄉的同胞將緬懷親人、思念家鄉的心願付諸順流而下的小船,以示寄託。現我國廣州地區滿族人仍保留有七月十五日在水中放小船,內書“直上長白”等語的習俗。有的地方則舉行劃船比賽,慶祝節日。

跳天燈

廣西天等一帶在中元節有跳天燈習俗。舊時跳天燈活動多是一些迎神賽會、驅逐疫鬼之類的迷信活動,現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民間體育活動。

跳天燈一般在村頭較平坦的場地上進行,72個小碗裝上豆油,分別排成9行,按前後左右相距0.8一l米的距離置燈並點燃,跳燈的人頭戴面具,手持木魚、小鼓、鑼鈸等樂器,亦有手持掛紙花條木棍者。開頭由一人帶頭敲打木魚,按節奏有規律地在每行燈中穿來跳去,到行角轉彎處,每人都要做一些亮相的跳步轉彎動作,並吹打各自手中所持的樂器及道具。夜間觀跳天燈的場面,宛如長龍在星光中舞動。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晚上,人們做燈放人水中,傳說可為屈死冤魂引路。

至於河燈的製作,極其簡單。用三寸長寬的正方形厚紙做燈底,另用蘆柴一根,長約三寸,中間穿一個眼,裝竹簽,釘在燈底,再用紅白紙折成四方形,把燈底四麵糊好,中間置放油紙捻,就製作成功。也有的人用各種顏色的紙,剪成荷花瓣的形狀,糊到碗口上,中間用油脂點火,叫作地藏燭。

放焰口

佛教中形容餓鬼渴望食物,口吐火焰叫做焰口。因而和尚向餓鬼施食叫放焰口。當天,人們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並在法師座前供著地藏王菩薩,相傳地藏王菩薩是超度地獄鬼魂的。其下供著用面制的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蟠。正午已過,人們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等擺到施孤台上。主持人在每件祭品上分別插一把藍、紅、綠的三角紙旗,上書“孟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在庄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眾僧誦念各種渴語和真言,然後施食,把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重復三次。民間把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祭祖

相傳七月十五日為祖先回家的日子。所以各家各戶,不論貧富,都要准備錢幣、果脯、美酒以及時令之物祭祀祖先。七月十四這天叫江南節,十五日叫作江西節。

按我國的習俗,一年中祭奠亡靈,中元最為重要。家有新喪的,哀痛尚深,其至親好友。要在死者去世第一年的七月十五准備好祭品,送到死者家中祭奠,以示追悼。

結語:中元節因為各地習俗略有差異,因此過節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過節時間上也會有差別,在南方地區,祭祖的活動早在進入農歷七月份就已經開始了,反而在七月十五當天人們是不祭祖的。

10、中元節有什麼風俗 傳統

中元節的風俗傳統有:祭祖、燒紙、祭祀土地、祈豐收、吃鴨等。
1、祭祖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需要祭祖。這種祭祖行為是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傳統倫理的一種體現,是一種感德祖先文化傳統。
2、燒紙
中元節日中,民間俗信行為中,最為突出的是燒紙。據傳說,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
3、祭祀土地
七月半,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後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4、祈豐收
七月半施祭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著秋收稻穀豐登。
5、吃鴨
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在七月半吃鴨子,因鴨在水中游,取其河燈普渡祈禱之涵意。也有說法是「鴨」就是「壓」,是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魂靈」,這說法有點牽強,因為很多地方「鴨」與「壓」不同音。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