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的風俗
1、湖南的民風民俗、節日習俗?
湖南人過年,要先從除夕說起了,除夕一定會吃雞、肉、魚三樣,而且得是大魚大肉。雞要整隻的清燉,要選擇公雞,燉好後把雞頭立起來放;魚蒸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魚千萬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這是象徵著年年有餘、五穀豐登,辣椒當然代表的就是紅紅火火了。初一早上吃一些點心後,就要准備好頭天做的米酒,也叫甜酒。甜酒的材料有糯米、紗布,還有特地從湖南帶來的酒葯子,這性質與咱們所有的發酵用的酵母類似。
豐盛的年夜飯是 各家各戶都少不了的
大家都知道有俗語稱,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這樣玩弄文字的目的在於形容湖南人嗜辣的飲食習慣。湘菜愛放辣椒,辣椒可說是湘文化的精神圖騰,製法也是多種多樣,辣字當頭,也兼顧色、香、味,讓食客吃罷汗流浹背,唇齒留辣,回味良久啊!這湘菜中有名的菜式卻都是普通之物,如老薑炒子雞,湘潭剁椒魚頭、毛式紅燒肉等,均是經濟實惠之物,價格與滋味都平易近人,因而廣受大眾食客追捧.
家家戶戶基本都會做的菜:香乾炒臘肉
湖南過年時還有吃臘肉的傳統,不過與四川人吃蒸臘肉不一樣,湖南人喜歡把臘肉與香豆乾或者是干豆角混在一起炒著吃,吃起來油香滿口,特有嚼頭。有時候,也會用冬筍與臘肉一起炒,這樣在咸香之外還會有一種清鮮的感覺。
湖南人拜年、看龍燈、放鞭炮之外,還有唱花鼓戲等等.....
2、想了解一下永州的地理位置和風土人情?
地理位置:東經111°06′-112°21′、北緯24°39′-26°51′南北相距最長245千米,東西相間最寬144千米。 永州,東鄰郴州市、南接廣東省清遠市、西與廣西桂林市相連、西北接邵陽市、北與衡陽市毗鄰.永州地區共有29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7.57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7.36%,居全省第三位。在少數民族人口中,瑤族35.61萬人,壯族1.48萬人,其他少數民族4800多人。 永州地區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萬,約佔全市9%。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對北京的歷史、文化、藝術產生過較大的影響。永州地區現有宗教活動場所達100多處。 永州地區使用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行政區劃代碼為431100,郵政編碼為425000 ,電話長途區號為0746(+86746、0086746),汽車牌照為湘M 永州市區方言為 零陵話(也叫永州話),因古零陵縣得名,今主要分布於永州市區(零陵區和冷水灘區)及雙牌縣的北部,以零陵城區為中心,使用人口120萬左右,屬於漢語方言-北方語-西南官話-零陵話(永州話)。 另外永州地區漢語方言還有以白牙市鎮為中心的東安話,以浯溪鎮為中心的祁陽話,以道江鎮為中心的道州話,以舜陵鎮為中心的寧遠藍山新田話,以沱江鎮為中心的江華江永話. 永州地區特產主要有五步蛇、眼鏡蛇、永州血鴨,東安雞、喝螺,異蛇酒,油茶,醬板鴨,江永的香米、香柚、香芋,統稱「江永三香」,江華苦茶,道縣紅瓜子,道州灰鵝,藍山黑糊酒和金桔等
3、永州的春節習俗
永州春節除了我們熟悉的掃新、守歲、貼春聯、放鞭炮、封壓歲錢、開財門、舞龍舞獅等風俗以外,還有很多奇異有趣的年俗。
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長沙俗稱過年。長沙人過年須過大半個月,即從先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鬧元宵為止。這個習俗延續了幾千年,與南朝梁時《荊楚歲時記》所記基本相承。
臘月二十四,俗稱「過小年」,舉家休息聚餐,稱「小孩子過年」。
歲終之日叫除夕,或叫大年三十,戶戶剪綵紙,貼春聯,全家團圓聚飲,菜餚有餘有剩,叫吃團年飯。掌燈時分,焚香鳴炮,拜祖先家神,叫辭年,並接灶神祭祀。小孩則成群結隊打著燈籠依次去鄰里人家,進門曰:「請辭歲」。
年三十夜,長沙農村家家火爐中燃著一個楓樹蔸(或松、栗等樹蔸),叫「年財佬」。男女老幼圍爐共話,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全家品吃豬腳燉蘿卜,歡坐待旦,叫「守歲」。
正月初一,古稱元旦、元日,自古「爆竹鬧元日,萬眾縱情歡」。辛亥革命後,將公歷1月1日叫元旦,改夏歷元旦為春節。
大年初一,家家於雞鳴時分即起,男女老幼換上新衣,由輩份最高的男主人燃香開大門,鳴放鞭炮,叫「出天行」,或說開財門。此外。兒孫依次向長輩拜年。
大年初一民間的講究、禁忌頗多。有的於除夕在大門合縫處貼紅紙「財」宇,在當眼處貼「開門大吉」、「對我生財」之類的吉利語,開門時高聲誦之,叫開門見喜、開門見財。出天行時,觀風向天色,卜來年收成,認為「北(風)主豐,南主歉」;陰多晴,暗多雨。在階基和柴灣堆很多柴,諧多財。元旦抱柴進門,意「進財」。
初一不倒垃圾不掃地,非掃不可時,掃帚不向外而向柴灣掃。有的讀書人則書寫「人壽年豐」、「五穀豐登」之類的吉利語,叫「新年發筆,大吉大利」。初一特忌粗俗不雅之言,以為此日挨了罵,要挨一年的罵。
大人總要事先叮囑小孩:初一要說好話!萬一小孩說漏了嘴,大人馬上解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如不小心摔破了東西,要說「打發打發」;若酒杯倒了,要說「酒潑紅地」。
初二日,女婿到岳家拜年,所謂「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長沙四鄉有請春客的習慣:約定幾代姑婿甥侄和其他親友於某日聚飲。初八以後,熟人見面,互道「請拜個遲年!」至十五日,一般不提拜年了。
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又名燈節。長沙諺雲:「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燈」。元宵觀燈,唐代已風行,宋時更盛。文天樣曾記敘衡州上元張燈盛況:「士女傾城」、「觀者如堵」、「駢肩累足」、「咫尺音吐不相辨」。長沙燈市,多篾扎紙糊各式燈籠,或懸之庭戶,或列之街衢。
更熱鬧的是,趕廟會、唱大戲、耍獅舞龍騎竹馬等迎春文藝活動此時達到高潮,常喧鬧通宵,故名鬧元宵。其中以舞龍燈最為普遍,城鄉街坊村寨宗廟家族幾乎都扎「龍」。民間認為耍龍可保清吉,所以「龍」所到之處,鼓樂齊鳴,鞭炮不絕,多賜以包封。已婚未育婦女,往往讓「龍」轉繞其身,或讓「龍」在床上縮聚成圍,上騎一小孩,名麒麟送子。
參考資料來源:永州新聞網 永州人過年有這些習俗哦 你都知道嗎?
4、湖南人的風俗習慣?
湖南人家鄉過年風俗
小年與祭灶神
湖南不少地方有過小年的習俗,只是具體時間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過小年是「過年」的「開幕式」,從這天開始,喜慶的氣氛持續到元宵。株洲等大部分地區視農歷臘月二十四日為「小年」,益陽等地以二十三日為「小年」,而邵陽、婁底等地卻以正月十五日為「小年」。衡陽及湘北地區較看重過小年,而株洲等地不太注重過小年。
湖南大部分地區都有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灶神的風俗。據說,灶王爺二十三日這天要上天言人善惡,因而祭灶這一天,家家要將灶台、幾案、鍋碗瓢盤打掃乾乾凈凈,在灶神像旁貼上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並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行禮許願,希望灶神吃了以後,不說人們的壞話。這叫「送灶神」。
春節與貼春聯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傳統節日。原在「臘日」(陰歷十二月八日),南北朝改在歲末。春節時張貼對聯由來已久。對聯源於古代的桃符。據《淮南子》記載,桃符是用桃木製成的,即在桃木板上書「神茶」、「郁壘」二神的名字或畫此二神像掛於門首,五代時始在桃木板上書聯語,據說我國第一副對聯是五代里後蜀的孟昶所題:「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清人所著《燕京歲時記》中說:「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街頭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可見,自五代以後,歡迎的祝辭,換掉了難以理解的符咒,後來,桃符為大紅紙張書寫的春聯所代替,今天,湖南各地也都有張貼對聯的習慣。
拜年與壓歲錢
人們通常把春節期間的訪親問友叫「拜年」,相傳古時隆冬季節有騷擾人們生活的「年」怪,「年」怪有三怕:一怕聲響,二怕紅色,三怕火光。這樣每到「年」要出來的時候,家家戶戶就放鞭炮、貼紅紙寫春聯,點起一堆篝火,等兇猛的野獸「年」跑了以後,大家互道「新年好」「恭賀新喜」,這些傳說慢慢衍化,就成了今天的習俗。
民間拜年要選日子。長沙、常德等地,「初一不出行,初二丈母娘,初三以後,村裡村外互來往。」株洲、湘潭、衡陽等地,「初一崽,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乾娘,初五初六團團轉,初六以後隨便行,」並有「七不出八不歸」的忌諱。邵陽等地,「初一村裡走,初二外婆家,十五接回老媽。」婁底等地認為長輩到晚輩家拜年是好吃的表現。拜年時,放鞭炮以示喜慶,衡陽等地,主要放鞭炮接客,邵陽等地客人帶鞭炮到主人家門前自放。
湘黔一帶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
5、永州有哪些民風民俗
永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古城,民俗旅遊資源豐富比如自然景觀的九嶷山、舜皇山、陽明山等,都蘊育了不同的文化,景色真的不錯,我都去過,感覺開發力度不夠,但是資源保存的力度還OK可能是因為宣傳少人去的少。還有因為柳宗元貶居於此,現在的零陵古城的古文化氣息非常豐厚哦,你可以上網查查圖片瞧瞧。
我曾摘錄了一些關於這些方面的文章你可以看看,
永州,古稱零陵,風景優美,素以「錦綉瀟湘」馳名中外,是湖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它歷史悠久,少數民族眾多,山脈起伏,氣候宜人,常留有文人墨客的足跡,為永州地區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產。在大力發展旅遊業之時,如何挖掘旅遊文化的潛在價值,將其轉化為旅遊產品,進而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是開發永州市旅遊文化的關鍵所在。
永州市文化遺產能從一些方面反映當時永州人的思想意識和精神風貌,當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重視它,就是要重視意識的作用,意識可以能動地作用於物質,即可以幫助我們能動的改造永州社會,創造更大的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永州市的發展無礙於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積累,所以開發和保護永州市文化遺產能幫助我們發展永州。了解永州的歷史文化可以增強我們市民的自豪感,大力提高永州的文化文明,同時對於整個國家來說也是有極大意義的。
6、你們當地有什麼特別的風俗習慣嗎?
零陵地區這邊最特殊的風俗習慣。我記得的就有兩個:一個是小時候睡懶覺會被批評,大人告訴我們大年初一早上不能睡懶覺,據說睡了懶覺,家裡的田埂全部會倒掉;還有一個就是,大年初一,家裡的小孩要到山上去砍柴回家,當然只是象徵性的砍個一棵兩顆,而且要去別人家山上去砍,砍什麼樹也有講究,要砍有美好寓意的樹,比如楓樹,寓意一年財源廣進。 我們家堂客,河南信陽過年的風俗也挺奇怪,就是年30一早就開始放鞭炮,中午吃過年飯,下午全家人,兄弟叔伯等等,全部去祖上的墳頭磕頭,燒黃紙放鞭炮,類似清明節祭祖。
7、為什麼零陵是臘月29過小年呢?
春節是中國傳統農歷中的新年,其編排是一種陰陽合歷,所以它既要考慮太陽,又要考慮月亮。中國農歷歷法是以「朔望月周期」來計算一個月的天數,「朔」所在日為初一,是人們完全看不到月亮的時刻;「望」所在日為十五、十六,就是滿月的時刻。由於月球、地球、太陽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並非一成不變,因此「朔望月周期」有長有短,農歷一年中就出現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分法。同時,為了保證農歷每月的初一必須是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這需要通過觀測和科學推算加以確定。 今年農歷臘月的「朔」(初一)到正月的「朔」(初一)恰逢小月,因此年三十就被省略了。 據了解,上一個沒有年三十的春節出現在2003年,而下次則要等到2012年再現了
8、全國各地都有哪些比較獨特的習慣或者習俗?
我們家風俗習慣多,新媳婦第一次去家裡人躲起來半小時到一小時才去見。老人去世時看見的人七天不能到人家裡去。生小孩的女人一個月不能進人家門。新結婚新娘一個月不能到人家裡去。
9、湖南有哪些風俗?
1、湖南花鼓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花鼓戲藝術便有較大發展,由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整理創作的《打銅鑼》、《補鍋》、《劉海砍樵》等劇目,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的喜愛。2008年,花鼓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過小年,每年的臘月二十四,舉家休息聚餐,稱「小孩子過年」。家家籌備年貨,作豆腐,殺年豬,送年節,備點心,炒旱茶,寫春聯,扎燈籠,忙得不亦樂乎。
3、年三十夜,長沙農村家家會在火爐中燃著一個楓樹蔸,叫「年財佬」。男女老幼圍爐共話,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全家品吃豬腳燉蘿卜,歡坐待旦,叫「守歲」。所謂「有錢無錢,蘿卜過年」。
4、大年初一民間的講究、禁忌頗多。有的於除夕在大門合縫處貼紅紙「財」宇,在當眼處貼「開門大吉」、「對我生財」之類的吉利語,開門時高聲誦之,叫開門見喜、開門見財。出天行時,觀風向天色,卜來年收成。
5、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又名燈節。長沙燈市,多篾扎紙糊各式燈籠,或懸之庭戶,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點燭於灶台屋角,戶戶煮食元宵縮,頑童則持彩燈相戲。農家除在豬欄狗窩雞坍暗角點燭外,還在田頭地邊燃火,意在除蟲,祈求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