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黃陵的風俗

黃陵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07 14:22:42

1、黃陵老秧歌的相關信息

一、黃陵老秧歌主要樂器
黃陵民間打擊樂器常見的有抬鼓、大鼓、花鼓、大鑼、京鑼、馬鑼、鐃鈸、鉸子。購買打擊樂器時也應注意挑選音調,一般以「F」調為准,大件的音低小件的音高,應在「F」高調中的5、1、3、5、1范圍。
黃陵秧歌舞對打擊樂器的用法有兩種,在泥區河溝以北的各村表演秧歌舞時多用小樂器伴奏。即:參與的樂器是馬鑼、餃子、花鼓三樣。只有馬鑼的聲音最突出。泥區河溝以南的各村多用大件樂器伴奏。即:抬鼓、大鼓、大鑼、鐃鈸,但不排除小樂器的參與,該兩種形式的樂譜是相同的,混合在一起演奏時還可以產生配器的效果。
二、黃陵裙子舞基本要領
黃陵秧歌大致有兩種形式,以泥區河溝以北的南村、北村、奎張村為主的形式是一個耍雜(男角),一個包頭(女角)、一個打花鼓或餃子或馬鑼的三人為一小組,由多個小組組成。表演時耍雜在前,包頭在後,小擊樂隨之。在場內跳躍打擊伴奏。大鼓、鐃鈸、大鑼等在場外,只在入場、退場,踏小場時伴奏,烘托氣氛。
以泥區河溝以南的馬家塬村、梨園村、縣城內為主的是以二至四支小分隊組成,每支分隊由一個耍雜領頭,後隨多個包頭不定人數、包頭後邊還有俊老頭、丑老婆,或有醫生、先生、商人等社會雜角。還有三、五個小頑童。打擊樂隊大鼓、大鑼、鐃鈸為主。除了唱以外,一直把秧歌隊敲的送進場,又送出場。但以上兩種形式的服裝、化妝、道具、打擊樂譜是相同的。
1、頭飾、服裝和化妝
(1)耍雜
頭飾:舊時耍雜的帽子是用草帽圈褶疊成前邊低後邊高的樣子。也可以用下面方法製作作袼褙之法:取(1×2)米的木工板或類似的面板作案子或用現成的案子,再取一些干凈的布塊,新舊都可,浸濕擰干:先將大塊的最好和案子相同大的一塊平鋪在案子上;取糨子一小桶攪勻;用毛刷涮到這塊布上,再取一小塊布鋪到上面粘實摸平如此各處共粘五層左右,最後一層應選用蘭色、綠色或淺綠色的新布封面,干透後摺下來待用,俗稱袼褙。作耍雜帽子時取一決袼褙先剪成直徑約56公分的大圓片,再在中間圓心剪去直徑為歷18.3公分的圓,所剩的材料就和草帽相似了,然後再進行褶疊,作上帶子縫好就成了。
服裝:上下身均為黑、蘭、灰色中式便衣統傳布紐扣,腰系下墜感好、柔軟、稍重的布料作成裙子,白色為宜,出場時將右邊一角提起別於腰間,腳穿牛鼻子布鞋(腳背到腳頭有兩道布梁梁)。白色中式布襪子,將褲腿上裝在襪子口內,用白布帶綁緊。
化妝:丑角化妝,只在兩眼和鼻子之間的三角區劃一白色棱形豆腐塊,帶三撮小黑鬍子。
道具:左手執30公分球形的花燈,一般都是蓮花燈籠,以備夜間照明表演時用,右手執蠅甩。
(2)包頭
包頭在舊時都是男扮女妝,因受封建社會約束,一般女人不扭秧歌。
其所用的頭花、假發、頂花、服裝、扎裙等製作極為考究,在此不一一敘述。
(3)雜角
老太婆:丑角打扮;假大肚子;穿作飯用的圍裙;用爆竹或紅辣椒作耳墜;驢安眼(驢拉石磨磨面時遮擋眼睛的兩個草帽殼)作奶罩,手執大棒槌或擀麵杖等,紅臉蛋,白眼圈;表演時丑態百出。
小頑童:頭頂兩個直立的小辮子,肩掛一條驢串鈴,其形如佩帶(寬約四公分,舊時是用牛皮作的,可用上述的袼褙作成上系五至八個直徑約五分分大的銅鈴),小醜化妝。
其他社會條角的服裝、化妝隨意
2、基本動作
(1)為了便於介紹和理解,特作以下注釋
①以下將演員自己的上下、前後、左右仍稱上下、前後、左右,將身體各部位仍稱手指、手掌、手背、手腕、小臂、肘、大臂、腰、小腿、大腿、膝蓋。只將腳心的前端稱腳掌,後端稱腳跟。
②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將左腳向前動次邁出的第一步稱一中蹺(半步),兩蹺才算一步,以下無論左右腳只要向前邁一次者皆稱一步,則左右腳都向前邁了一次對稱兩步。
③繞廣場正轉或繞他人正轉均屬逆時針旋轉,反之是順時針旋轉。同理掏他人逆時針繞過為正掏,反之為反掏。
(2)甩蠅甩和甩扎裙法
①蠅甩大甩∞字:是耍雜在第一小節強拍的同時將蠅甩從自己的右上方再甩到自己的左下方,又由左下方拉起到左上方,再由左上方甩到自己的右下方再拉起來。正好在空中劃了一個橫向的∞宇。要求八拍完成一個∞字。
②蠅甩小甩和大甩∞字:不同的是耍雜在身體前邊,腰的下半部甩,甩的輻度很小,每兩拍完成一個∞字,強拍由右向左,弱拍由左向右。
③甩扎裙:是包頭的重點動作,因扎裙的的前角都有小布環套在中指上,甩時先要將手向所甩的反方向從下邊擺過一點,然後由下而上,乘著勢能,用上勁兒,先向外再向上豁出去。要求甩得展開順風飄起,然後高舉繞過頭頂。
(3)步法
①雲步
a、單碾雲步
b、雙碾雲步
②碎步
③走步
④舞法
a、貨郎閃擔曲
b、孔雀三點頭
c、鳳凰單閃翅
d、輕松舞動式
e、飛蛾撲燈式
f、鳳凰雙閃翅
以上飛蛾撲燈和鳳凰雙閃翅都是黃陵秧歌舞的要求,必須認真做好、使之能產生動之若蟬、舞之如蝶,如水上浮,似雲中飄的藝術效果。
3、表情要求
黃陵秧歌舞主要是表現了地處黃土高原黃陵之民情民意、風俗習慣和拙中見巧,丑中現美的民間藝術特色,表現其身強力壯的漢子除了陽剛之氣外,也有幾分秀美,而黃陵秧歌舞中的女角(包頭)主要要表現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女性含情不露、羞羞答答、嬌嬌滴滴,文靜雅稚,純朴善良的嬌柔美。
所以耍雜應以風趣、幽默、滑稽不斷挑逗包頭的表情出現,包頭應以既羞羞答答、不敢面對耍雜,又嬌嬌滴滴地偷眼斜視耍雜。既想躲開耍雜卻不由自主地緊隨耍雜的矛盾心理表情為主。
4 、樂隊組成
按中型百人秧歌舞應有擂鼓兩抬、大鼓兩個、鐃鈸八付、大鑼一面、京鑼兩面、花鼓四件、馬鑼六件、餃子六付,統一應為「F」調,按大小件以5、1、3、5、i為宜,還須「F」調,嗩吶六至八支。
5、基本的廣場表演
前邊已經提到黃陵的秧歌舞,南北兩地形式不同,就村和村之間也大同小異,在這里只能將各種形式取長補短結合一起,按照以下結構形式為例介紹。
秧歌隊中共16個打小鑼鼓的(8鑼、4釵、4鼓),以下統稱小鼓。大鼓和大釵在場外伴奏統一簡稱大鼓。8個耍雜的,按順序為1、2、3、4、5、6、7、8組,48個包頭(女角),老夫、老婦、雜角可隨意增減。共80餘人,設一個總領頭的。男角按身高分別依耍雜、小鑼、小釵、小鑼、小鼓的順序排列呈單行,每一個男角包括小擊樂的按女角的身高所排成的單行隊分別引兩個並排的女角,共為8組,依次排列,呈花插一路隊形。即一男引二女呈三角形依次排列。
入場:(先輕後急式)嗩吶、小鼓伴黃陵民歌、耍雜貨即閃擔式、女角鳳凰單閃翅和孔雀三點頭式總領頭引成一路,慢步扭過場,打圓場子、待觀眾圍起來之後,起大鼓、加速度、小收點之後,所有男角側身面對女角碎步倒退,蠅甩大甩正圓形,引女角正轉,女角右手高舉扎裙,左手拿平,低著頭,背著觀眾側身面里,碎步緊追男角。(注意:要鑼鼓急,步子緊、揚起風、女角右手之扎裙要像彩旗一樣隨風飄動。當轉完一圈之後,總領並沒有一個飛腳,返身轉向隊列右側高舉蠅甩在空中甩正圓形,指揮第一個耍雜、左轉變領隊伍再向左反轉一圈,又一個飛腳轉向隊列右側高舉蠅穗在空中大甩正圓形,指揮隊伍向左進入正轉)。隨即總領頭口哨第三響的同時,所有要雜蠅甩大甩8字形,女角立即舞動扎裙變為飛蛾撲燈式,再轉兩三圈。(注意:要求男角的蠅甩、擺向哪邊,女角所提扎裙就撲向哪裡,相互對面照應)。
(一)游龍戲戀鳳(熱烈式)
(二)並蒂蓮花開(先輕後急式)
(三)四禧樂平安(輕盈式)
(四)八寶蓮花燈(熱烈式)
(五)龍鳳呈吉祥(熱烈式)
(六)鴛鴦鬧春波(先輕後急式)
(七)白龍馬分鬃(熱烈式)
(八)蠍子倒顛尾(熱烈式)
(九)日月同光輝(輕盈式)
(十)二龍戲明珠(熱烈式)
(十一)丹鳳朝陽開(輕盈式)
(十二)新春鬧元宵(熱烈式)
(十三)盤龍興中華(熱烈式)
三、黃陵霸王鞭基本要領
「霸王鞭」,又稱花棍,因服裝多處都系有小鈴,花棍打到哪裡哪裡就響,則該舞蹈又稱「渾身響」,所以稱道具為「花棍」,稱節目為「渾身響」。
(一)由於花棍本身就要發出響聲,則需要用空蕊的材料製作,在舊時只能用竹桿製作,以直徑3公分、長度80公分為准,兩頭垂直方向各打三個小眼打透,共6個。要能穿過細鐵絲。眼與眼與端頭之間的距離宜2.5公分左右,再用細麻繩在管腔內穿上適當數量的銅線做小墊圈,要求舞動時能發出聲音,再用淡黃色油漆塗刷兩遍,干透後再用各種顏色的彩紙每隔三至五公分,用糨糊纏繞在花棍上。再在兩端繫上麻絲或毛線作的彩色纓子。長度約20公分。花棍就作成了。
(二)服裝或化妝
由於渾身響是古代流傳而來的,又因其動作類似武打,所以黃陵人打花棍一般都模仿戲劇武士的服裝和化妝,女的都模仿武旦的服裝和化妝。則男的頭包大方巾。上下身都著緊衣緊袖彩色服裝系腰帶。女的基本和男的相同,不同的是顏色應以暖色為主。肩披苫肩,腰間系綉花短裙。無論男女肩上,袖口、鞋上都系有小鈴,才能渾身都響。
(三)樂隊
舊時的渾身響一般都是演員自己唱著民歌打著花棍,載歌載舞的形式,現代人如果表演渾身響可以有樂隊。在廣場表演時宜以民樂嗩吶、笙為主。視人數而定嗩吶數,只需很少量的小鼓、小釵、小鑼之類的小擊樂輕打節奏。並應有場外伴唱者。在舞台表演中,應以弦樂為主,碰鈴之類打節奏,也有伴唱的。歌曲宜選擇旋律明快順暢,節奏強勁有力的民歌。
(四)基本動作
渾身響和其它舞蹈相同,其基本動作編導的創作設計後是可能千變萬化,這里只介紹黃陵民間流傳的幾種最基本的動作。
(1)行進式
(2)跳躍式
(3)單打式
(4)對打式
若將以上四種基本打法理解以後,很容易得知,渾身響的表演也同樣不是一個固定的模式,經過具體編導的設計,能夠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動作。
(五)渾身響的表演
表演渾身響的人數可多可少,為了便於介紹以下以6男6婦女共12人為例,並分別按大小個,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為代號排成單行隊,演員在後場處於預備狀態。單號為男,雙號為女。並設指揮一名在場外發信號。
(1)廣場表演時樂隊和伴唱在場外,這里稱後場,當樂隊奏響歌曲之前奏曲時演員在後場處於預備狀態。當發出第一拍時,①號領隊員單行以行進式入場正方向(逆時針)繞場一至二周。
(2)當相互距離拉開約三米多,且形成無斷條無缺口的圖形,指揮員發信號(嗩吶等)四拍後全場同時變成跳躍式,三、兩圈後指揮員發號四拍後同時恢復進行式,且雙號向內到出走成內雙號外單號兩個圓形。
(3)指揮發號四拍後,單號立即反復反身旋轉,則外圈反轉內圈正轉,發號四拍後同時作單打動作,則外圈的單號側身面里雙手舉起花棍作抬架動作,內圈的雙號按照速度和節拍遇到哪一位打哪一位的花棍中段,稍轉一合,發號四拍後恢復行進式,單號在外圈繼續反轉。此時待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⑦和⑧、⑨和⑩、⑾和⑿號面對面對齊時,且要前後照應首尾相進圓形,不得有斷條,不得有缺口,間隔距離保持在3.5米左右時。原地行進式。
(4)發號四拍後。全場先打跳躍式前四拍,且單號和雙號呈面對面狀,從節拍開始內外同時都起步從所對隊員之右這穿過去完成了八拍後立即又轉過身原地打前四拍後又從第五拍開始起步從所面對的隊員之右邊穿過,完成八拍後立即又轉過身面對著。如此反復幾次,待雙號進入內圈時,發號四拍後恢復進行式。外圈仍然反轉,內圈正轉,並保持相互交替對齊隊形。
(5)指揮發號四拍後,全場開始對打式,邊轉邊打。外圈側身面里,里圈側身面外,遇見誰和誰打,數次後,發號恢復行進式退場。
四、黃陵跑竹馬教程
跑竹馬是黃陵縣特有的一種民間舞蹈,表演對其鑼鼓聲、嗩吶聲、呼哨聲助陣,場面熱烈壯觀,陣勢雄壯宏偉。只在五十年代中期出現過,參與過的人如果在世,也已九十有餘了。對跑竹馬了解的人也就相對不多了,現在只能根據蘇孝先和吳百順先生的回憶進行整理,現介紹如下:
(一)道具、照裝、化妝和樂隊
主要道具是竹馬,其製作是模仿馬偽形狀用竹楣子將馬的上半部綁紮成框架,再用多層麻紙糊成馬的外形,根據具體節目所需要的數量作成後,分別塗上紅、白、黑各種顏色,紮上鬃毛、耳朵,安上眼睛等,將麻絲塗上顏料做馬尾,背部應留一大洞,表演前從人的頭頂或腳下穿過,掛到腰間,再給馬脖子掛上串鈴,給馬頭頂繫上紅纓子,要求非工精緻逼真。其它服裝、化妝和導具及古典戲劇相似。樂器以大鼓、大釵、大鑼為主。
(二)人物角色
跑竹馬是表演傳說中古代某次戰爭的演義場面,以下以三戰呂布為例介紹:
(1)馬介大將和戰馬總稱馬介,大將是劉備、關公、張飛、呂布,戴頭盔、著戰袍、插背旗、按照戲劇臉譜化妝,頭盔上插著用野雞毛作的翎子,手執大刀或長予,騎不同顏色的假戰馬。馬介以下稱劉馬介、關馬介、張馬介、呂馬介。
(2)旗手也稱馬牌。每一個馬介需配一名旗手。同時期人四名,武士服飾和化妝。手執一約一米見方的大旗,四邊有圖案裝飾,三個邊有火焰牙形,中間兩邊都有所屬大將的姓氏。其它服裝和化妝及古裝戲劇相似行在馬介前邊。
(3)馬童,每個馬介還需設一名馬童,則共四名馬童,戲劇古裝武童打扮,著小卒或兵字的馬夾,執馬鞭屬趕馬揮馬的角色。大都在所屬大將馬介後面跟隨。
(4)定樁,丑角武夫打扮,有武功,屬全場最活躍的角色,也是表演總指揮。全場共一名。
以上僅以三戰呂布為例所以只有劉、吳、張、四組人馬,如果表演其它戰事,人物可能就很多了。但每一馬介只配前後兩名副手。
以上的角色只有馬介的動作簡單,表演時只須跑著跳著表
現馬在奔跑的動作就可以了。其它角色不同,應有一定的武功,起馬要合翻有力斗(小翻)打車軲轆(以下簡稱打車輪)栽立谷樁。以下稱拿頂。
(三)廣場表演
為了便於介紹和理解,以下將演員出場的場內之處稱後場,廣場的中部稱中場,後場的對面接近觀眾的地方稱前場。
(1)入場
(2)白馬分鬃
(3)二馬分鬃
(4)四馬分鬃
(5)退場

2、立秋吃什麼傳統食物,有詩意。

食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吃清涼糕
在金華市民的心裡,立秋吃西瓜、吃清涼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何為清涼糕?就是用番薯澱粉熬成羹狀,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結成一整塊。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然後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清涼爽口、酸甜開胃。

吃「福圓」
立秋節氣是台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食小赤豆
從唐宋時起,還有在立秋,必須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東是這一類民俗的典型代表。

懸秤稱人
清朝時,那時嘉興的民間流行在這天以懸秤稱小孩的體重,再將體重與立夏時的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叫「苦夏」。那時的人們認為,既然瘦了就需要「補」,也就是立秋時俗稱的「貼秋膘」。

貼秋膘
民間有句俗語: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說的是天涼以後,人們應該多吃些肉食,補充一下因伏天食慾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提高免疫力。不過,許多網友表示,現在的生活不比從前,平日里已經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養,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別食補。

立鰍
無錫人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就是立秋這天會見立鰍。如果秋季有大風大雨,立秋這天稻田裡的泥鰍就會在水裡立直。所以每到立秋,有經驗的老無錫人都會抓一條泥鰍放在水裡,預測這個秋天會不會有大風大雨。

吃餃子
沈陽立秋當然要「搶秋膘」包餃子(吃黃瓜會越來越瘦,吃茄子會越來越胖)。在東北有句俗語:坐子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立秋一般是吃餃子或者包子,習慣叫「搶秋膘」。我搶你碗里的一個餃子,秋天就能體格健壯,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3、黃陵面花的傳承意義

黃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寢所在地,祭祀文化久遠而深厚,加之其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從而為民間民俗文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歷史舞台和背景。
黃陵面花也稱「花供」、「供」、「罐罐」、「油餑餑」、「喜斗子」、「油饃」、「硬碟」、「繭」等名稱,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叫法和說法,在黃陵及其周邊縣區,農歷臘月二十三上「供」家家都要蒸「供」、蒸「棗山」供奉在灶前,敬神祈禱、祈求平安,當地有俗語「臘月二十三送灶爺上青天」、「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平安」就是這么來的;還有一種說法是蒸「供」還願,就是上年喜添子女,因當時的生存條件太差,害怕子女夭折,就借「供」把孩子寄在灶前,祈求子女平安健康,當年又蒸「供」還願;月盡(農歷臘月三十)家家的男人要帶著婦女蒸制的「供」來到祖先的墳墓前,供獻請靈,供獻結束後把「供」掰開一半埋在墳頭,其餘的帶回讓自家的孩子食用,用此來教育孩子不忘祖先恩德賞賜,當天晚上還要將事前蒸制的十個供(有蓮花、菊花、牡丹等帶有吉祥寓意圖案)供在祖先神位之前,予祈承蒙祖先庇佑連年有餘,富貴吉祥;同時過年時還要為孩子蒸老虎饃、兔饃、餛飩(蛇頭魚尾),為老人蒸油饃,油包包,晚上把老虎饃放在窗檯,孩子枕頭兩邊、腳底,用來消災避邪,兔寓意孩子機敏靈活,可愛可親;油饃寓意老人健康長壽,全家安康,這種習俗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除此之外,過年的「供」還用來敬天神、地神、土神、門神。農歷正月十五元霄節,各村各戶還要蒸制插花供,用竹蓖子,高梁皮等作為主桿,配以綠色紙纏繞,捏制出各色花卉,如牡丹、菊花、蓮花、十二生肖、吉祥動物等花型,插在主桿上,再把主桿插在大圓饃上蒸制出籠便成為插花供,到時還要壘燈山,敬月神,敬風伯雨師、八蚱蟲螂,以祈求風調雨順,無害蟲吃田。
保佑當年五穀豐登;還要蒸菜花供十二或二十四個,壘在燈山上,這時便有缺子女的人去搶「供」,搶到手的當年必然能生個胖小子,來年由該家女人親自蒸十個「供」到時還願,生下小子的人敬獻的「供」搶的人自然特別多,以借其吉利,如此反復,年年流傳;同時村中各家婦女還要蒸制四個蕎面燈送到燈棚,主事的人在裡面添油點燈,然後給還一個燈,以寓示這家人光明一片,興旺發達。
清明時節,來自天南海北上下的人都紛紛趕到黃帝陵前祭祀祖先,這時當地面花能人紛紛顯露身手,按照公祭的最高標准捏制出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面花作品,其中有「二龍戲珠」、「魚戲蓮花」、「鳳凰戲牡丹」、「百花爭艷」、「獅子滾綉球」等上乘之作,由年輕姑娘抬著緩緩前行,引來無數驚奇的目光;在公祭活動結束後,農村婦女也紛紛拿出自己蒸制的「罐罐饃」來到黃帝陵前敬獻還願祈禱。清明時節,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掃墓節,當地人都要蒸罐罐饃,而這時的罐罐饃必須帶腰帶,就是在圓饃上纏上三條搓成的帶狀面條,周圍再飾以指尖大小的小鳥等動物,圓饃頂子上捏制出牛頭、豬頭、虎頭、盤蛇以及麥垛、各種糧食、花卉等。由本家人帶到祖先陵前供獻,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陰歷七月七日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當地人稱織女為巧姑姑,七月七日前夕各村十六歲左右的少女在家要泡製巧芽芽,捏制十個插花「供」,七夕當天由村裡最巧的婦女端一盆水,少女們拿著各自捏制的花供和泡製的巧芽芽,相擁來到村子中央,然後把插花供供在檯子上祭祀織女,也同時讓全村人觀賞評比。然後少女將巧芽芽往水裡拋,如果出現剪子形狀,便引來一片掌聲,預示該少女心靈手巧;如果出現鐮刀形狀,該女孩便有些心灰意冷,這一習俗說明每個少女都希望自己多才多藝,心靈手巧。八月十五當地還有敬月神的習俗,同時也蒸制花供。孩子出生後過滿月,家裡人因喜添子女而奔走相告,自家和親戚都要蒸制老虎、兔子十到二十個,寓意孩子虎虎生威,靈巧活潑,過百歲,過第一個生日,也同樣如此,結婚時蒸制的花饃稱「硬碟」,主要是男女雙方家裡蒸制,裡麵包上核桃、棗、鹽、麩子,核桃取生兒子的意思,棗取早生貴子的諧音,鹽同咸取新媳婦溫柔賢惠之意,麩子取新媳婦進門全家「福」之意,硬碟要在過門之後第二天早上由新媳婦親手掰開,當地有順口溜,「掰開硬碟是核桃,子女能跟一籠籠。掰開硬碟是紅棗,早添貴子到我家。掰開硬碟是咸鹽,媳婦賢惠日子好,掰開硬碟是麩子,新媳婦進門全家福」,掰開的硬碟也一定要新媳婦吃。有的地方,可蒸一個大饃,有輪盤大小,上面有各色動物花卉圖案,裡麵包上核桃、棗、麩子等。同時按照黃陵風俗習慣,結婚時的新房也要放花饃,窗沿上要放兩個虎饃,床上或炕頭也要放置虎饃和兔饃,並用紅頭繩扎住。老人過壽時要蒸壽桃。老人去世後吃杠子饃,取抬埋之意,專事專用,並在靈位前獻飯,蒸蓮花饃6個到8個,到陵地里要掰開,取分離之意。
黃陵面花在當地民俗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公祭民祭黃帝時必不可少的祭品,她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黃陵人民淳樸善良的優良傳統和對先人的無比感戴之情,同時他也具有很深的文化根源和歷史根源,是人們不忘先人功勞,祈予平安的現實表現手段,這種傳統習俗貫穿古今、彌久不衰。

4、祭拜黃帝陵是每年都要舉行嗎?有何意義?

每年都要舉行。帝陵祭祀是華夏子孫流行幾千年的最嚴肅莊重的最大傳統民俗及國家行為,黃帝陵祭典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格式和祀典禮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自2004年開始,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新落成的黃帝陵祭祀廣場舉行,清明公祭黃帝陵活動無論從規模上、規格上,還是內容上、形式上都有了較大的提升。

意義:每年的清明公祭典禮,都有國家領導人和中央國家有關部委、兄弟省市區代表,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華人華僑代表萬餘人參加。

黃帝陵祭典活動實現了與對台工作相結合,與弘揚中華文化相結合,與團結、凝聚海外同胞相結合,突出了民族認同、國家統一、文明傳承、自強創新的主題,昭示了中華民族同根共祖、復興發展的理念。

(4)黃陵的風俗擴展資料:

「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古代中國人,認為只有祭祀和打仗是國家最重要的兩件事。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功利性活動,都與當時的祭祀有密切的聯系。《國語·魯語上》「夫祀,國之大節也,而節,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為國典」。故而,慎終追遠就成為是我們這個民族自古就有的傳統。

祭天地,袛宗廟,祀祖先,拜鬼神,朝四方,各種祭祀,樣式百般,並由此衍生蔚為大觀的祭祀文化。而由祭祀文化又衍生出更為宏大的禮樂文明,也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主幹。

黃帝,帶領華夏民族的先民們開辟洪荒,肇啟鴻蒙,開啟了中華民族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先河,成為中華文明的源頭,是中華文明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更是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肇創者。

5、陝西的名人軼事,風土人情,歷史由來

陝西,簡稱陝或秦,也稱三秦,是中國的西北地區的一個省,省會西安,位於中國內陸腹地,屬於黃河中游和長江上游,地處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居於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因在陝州(現為河南省陝縣)以西,故稱陝西。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陝西在歷史上較長時期一直簡稱為「秦」。
陝西風俗:
大陝西風俗習慣 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陝西十大怪其實是一種獨特的生活。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即「關中十大怪」):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益、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等。 以下是詳細 一、面條像腰帶 「扯麵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冰冰(讀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面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 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 關中人吃面,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里,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二、鍋盔像鍋蓋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團放進頭盔里,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杠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說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沒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 「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人們常說「油潑辣子冰冰面吃著燎(好)乍咧!」 四、泡饃大碗賣 「牛羊肉泡饃大碗賣」可稱上是「陝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饃似乎是白來一趟。而牛羊肉泡饃要數回民食品了。 關中人吃飯講究實惠,肉是大塊的肉,饃是硬梆梆的死面托托饃,碗是能盛6兩8兩的大老碗。剛端上來的羊肉泡饃很燙,呼呼地直冒熱氣,吃時用筷子從貼碗的四周往嘴邊撥,邊撥邊吃。 羊肉泡的作法主要分煮肉、烙饃、熬湯、掰饃和煮饃。肉要煮得又酥又爛。饃要烙得又硬又黃,還要遇水不化、百煮不爛。湯用牛羊肉骨髓熬成。饃要掰得越碎越勻越好,然後將饃、肉、粉絲、蔥、鹽、味精等調料加入,在炒瓢內旺火爆煮。 由於烹煮的方法不同,羊肉泡饃為煮饃和小炒。加湯的多少不同,分為干泡(湯少)和水圍城(湯多),吃得自有分寸。這種泡饃有干有湯,又熱又香,很叫人開胃口。所以泡饃館,便選用一種耀州(耀縣)產的大瓷碗來裝盛泡饃。 五、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庄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一碗湯飯外加兩塊饃足有六七兩),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啦著話,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 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六、帕帕頭上戴 以前在反映陝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著(頂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關中農村,這里的形,和你在電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樣的。 原來陝西地區盛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的手帕戴在頭上,它既可防塵防雨防曬,還可以擦汁擦手和用來包東西,真可謂既經濟又實惠方便。 七、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為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據說因為陝西干早少雨,所以這一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來陝西農業發展緩慢,人口卻迅猛增加。農村中原來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眾多,住宅緊張,於是便形成了房子「半邊蓋」的歷史。 八、姑娘不對外 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他鄉。 九、不坐蹲起來 由於關中的男子們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開「老碗會」,賄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加之人們冬天喜歡蹲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曬暖暖」或者「丟方」、下棋。於是,關中人就養成了「蹲」的習慣。外地人說這是「板凳不坐蹲起來」。實際上是人們勞累後歇息的一種習慣。 十、唱戲吼起來 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 吼戲者,臉紅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觀眾叫聲「好」,這吼戲者的高興程度不亞於獲得什麼大獎,人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秦腔,聽起來「過癮」、「解饞」、「燎得太(好極了)」。
陝西地名歷史由來:
陝西:這一稱呼最早出現在西周初年。據《國語》載,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陝原」(今河南陝縣境內)為界。陝原以東曰「陝東」,由召公管轄;陝原以西曰「陝西」,由周公管轄。
秦:陝西省的簡稱,因陝西在戰國時期為秦國地而得名。
三秦:秦朝滅亡後,項羽把泰國之地分封給三個降將。封章邯為雍王,統治咸陽以西及甘肅東部,都廢丘(今興平市內);封司馬欣為塞王,統治咸陽以東,都棟陽(今臨撞縣北);封董翳為翟王,統治上郡(今陝北地區),都高奴(今延安市東北)。故陝西又稱「三秦」。
關中:因位居眾關之中而得名。胡三省注《資治通鑒》曰;「西有隴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臨晉關,西南有散關。」
西安:元代時稱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朝廷改奉元路為西安府。這是「西安」這一名稱首次在歷史上的出現。
臨潼:因縣城東有臨水、西有潼水而得名。
華陰:因在華山的北面,山北為陰,故名。
韓城:是東周春秋時韓國故地。因市西有韓原,周代為韓侯國,有古韓城,故名。
咸陽:據《元和郡縣志》解釋;山南曰陽,水北也稱陽,而咸陽正是地處九驄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
興平:西周時稱犬丘,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這里駐扎了興平軍,因以縣名。
禮泉:秦為谷口邑,漢為谷口縣。據《太平寰宇記》載;在今縣東三十里處,漢宣帝時建置了一座宮殿,在宮殿旁邊有一股泉水湧出,其味如醴,因此稱醴泉宮。隋時又因宮名縣。解放後,因醴字生僻,改名禮泉。
乾縣;據《雍大記》解釋,乾州因其地位於長安西北隅,西北為乾,故名乾州。即今乾縣的來歷。
彬縣:古為豳地,取名於「公劉居豳」。豳為山名。唐代因豳、幽二字易混,改豳為邠。解放後,國務院又改邠為彬,遂為彬縣。
扶風:漢置美陽縣,屬右扶風。「扶風」為官名,意為輔助京師,推行風化。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名扶風縣,以漢朝的官名作了縣名。
鳳翔:先秦時為秦都。周人有祖先原居彬縣一帶,後遷居於今歧山、鳳翔一帶。傳說很多鳳凰飛至岐山頂上棲居,被看作是周要興盛的預兆。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名為鳳翔縣。
岐山:漢代屬雍、美陽兩縣地。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名歧山縣。據《說文解字》解釋:「歧,周太王所封,字或作岐,因此以名之也。」
寶雞:秦代困縣境有陳倉山,設陳倉縣。《舊唐書》載:「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陳倉為寶雞,以昔有陳倉山寶雞鳴之瑞,故名之。」
長安:原為秦代鄉名,漢高祖劉邦五年(公元前202年)定都於此,置長安縣,為京兆尹治。現長安縣實為古時長安的南郊。
戶縣:西漢時置鄠縣。《史記,夏本紀》注釋:「鄠縣本夏之扈國也。」解放後,雩簡化為戶,稱戶縣。
周至:《長安志》載:「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名之。」1949年後,改盩厔縣為周至縣。
藍田:秦獻公六年(公元379年)置縣。《三秦記》曰:「縣出美玉,故名。」
丹鳳:因境內有丹江和鳳冠山,故名。
三原:據《長安志》載:「以其地南有豐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是為三原。」
耀縣:原名耀州。《陝西通志》載:州東十五里有鑒山,年豐山中有光耀如鑒,州以是名。」1913年(民國二年)廢州改縣,成為耀縣。
黃陵:因城北橋山有軒轅黃帝陵墓而得名。
延安:北魏時,置沃野縣。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另設膚施縣及延安郡治。1932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撤銷膚施縣,改為延安縣。
宜川:原名義川,因義川河而得名。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因避太宗趙光義名諱,改稱宜川。
米脂:因境內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如脂」而得名。
榆林:明初於榆林庄修築榆林堡,故名。另一說法,城池靠近榆林河,北有榆林山,多植榆樹,故名。
橫山;因橫山山脈綿亘縣境,宋代又曾於此修築橫山寨而得名。
佳縣:原名葭縣。《關中勝跡圖志》載:「以州臨葭蘆川也」,「岸多葭蘆(古代葦子初生叫葭,沒出穗的叫蘆,長成後叫葦),故名。1964年,因葭字生僻難認,改為佳縣。
神木:據《關中勝跡圖》載:「縣西十五里楊家城內有神松三株,枝柯相連,故曰神木。」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稱神木縣。
府谷:因縣內有一條谷而得名。
留壩:因境內紫柏山相傳為西漢時張良辟穀(絕食五穀,靜居服病,行氣修身)之所,張良被封為留侯,故把這里的平壩叫留壩。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設留壩廳。1913年改為留壩縣。
漢中:戰國時期,楚國據有漢水中游,設郡,名漢中。另據《漢中府志》載:「郡臨漢水之陽,南面漢山,故名。」
勉縣:原名沔縣。因漢水至此為沔水,故名。1964年因沔字生僻難認,改為勉縣。
陝西名人:
黃帝起源於姬水,炎帝在寶雞一帶
(顓頊,黃帝之孫;帝嚳,黃帝的曾孫;禹是黃帝的玄孫);
周武王、文王---周建都於鎬京(今西安);
褒姒----歷史上第一個美女;
(秦都咸陽)
白 起 戰國後期軍事家。又稱公孫起。眉(今陝西眉縣東)人;
蒙恬 秦大將;
(西漢都西安)
蘇武 西漢義士;
班彪、班固、班超、班昭--西漢大將之家;
張騫 西漢外交家;
霍去病 西漢大將;
孫思邈,葯王,華原(今陝西耀縣)人;
寇 准 北宋政治家。華州下(今陝西渭南東北)人;
竇 融、竇 固 東漢初大臣。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人;
司馬遷 歷史學家,陝西韓城人
(唐都西安)
李靖 唐初軍事家。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
郭子儀 唐代大將,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
閻立本 唐代畫家。雍州萬年(今陝西臨潼)人;
王昌齡 唐著名詩人,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
韋應物 唐著名詩人,長安(今陝西西安)人;
白居易 唐著名詩人,長安(今陝西西安)人;
白行簡 唐著名詩人,華州下陝西渭南東北人,白居易之弟;
杜 牧 唐著名詩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顏真卿 唐著名書法家,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王 竣 陝西蒲城人 國民黨陸軍中將 1941年與日軍作戰殉職
梁希賢 陝西銅川人 國民黨陸軍少將 1941年與日軍作戰殉職
龐泰峰 陝西西安人 國民黨陸軍少將 1937年與日軍作戰負傷自殺
吳國樟 陝西延安人 國民黨陸軍少將 1937年與日軍在浙江湖州
激戰三日,作戰殉職
張少舫 陝西咸陽人 國民黨陸軍少將 1943年在山東與日軍作戰
多處負傷,殉職

柳青 現當代著名小說家,代表作《創業史》等;
雷抒雁 陝西涇陽縣。當代著名詩人,代表作〈小草在歌唱〉等;
賈平凹 陝西丹鳳人。當代著名小說家,代表作
《商州散記》《小月前本》《臘月·正月》《浮躁》《廢都》等;
路遙 陝西清澗人。當代著名小說家,代表作有〈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陳忠實 西安人。當代著名小說家,代表作有〈白鹿塬〉等;
李自成 米脂人
王嘉胤 陝北人
張獻忠 陝北人
呂布 陝北綏德人
貂蟬 陝北米脂人

張藝謀 陝西西安人。中國當代著名電影人。主要代表作有〈一個和八個〉
〈紅高粱〉〈英雄〉〈活著〉〈老井〉〈秋菊打官司〉
〈一個都不能少〉等;
顧長衛 導演《孔雀》
黃建新 陝西西安。中國當代著名電影導演。主要代表作有
《錯位》《黑炮事件》《背靠背,臉對臉》《站直嘍,別趴下》
《紅燈停,綠燈行》《誰說我不在乎》《說出你的秘密》等;
趙季平 生於甘肅平涼。後西安人。當代著名電影音樂家,與張藝謀多次合作;
劉文西 籍貫浙江,後西安人。當代著名畫家;
李若冰 陝西涇陽人。當代著名畫家;
郭達 當代著名演員;
李琦 當代著名演員;
張延 當代演員
苗圃 當代演員
鄭均、張楚、許巍 中國當代搖滾樂壇中堅力量;
張朝陽 陝西省西安市,畢業於西安中學。搜狐老大。
榮海 陝西西安,海星集團老大
吳一堅 陝西西安,1960年12月吳一堅生於西安,曾在解放軍東海艦隊服役,先後就讀於西安理工大學及華中師范大學,經濟管理碩士、經濟師。

6、黃帝陵簡介

這個黃帝陵嗎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光輝燦爛,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從黃帝開國(建國)算起。孫中山的祭黃帝陵詞開首就是「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這個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黃陵縣,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出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歷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黃陵縣沮水河)沮源關的降龍峽生下黃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吉祥之說。司馬遷在《史記》里對黃帝是這樣描寫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可見,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部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為此,延安又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族主要活動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逝世後安葬於今黃陵縣橋山之巔。自唐代宗大歷五年建廟祀典以來,這里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新中國建立後,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黃帝陵是中華民族聖地,海外僑胞將其譽為「東方麥加」。1962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區景色迷人,山麓有建於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歷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現又新增香港、澳門「回歸紀念碑」。陵、廟所在地橋山現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群。廟內有相傳黃帝手植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
黃帝陵龍馭閣位於黃帝陵後的高台上,高18米,象徵黃帝「馭龍升天」,也是遊客登高遠眺,觀看橋山全貌及周圍古城與山川形勢的最佳地點。
誠心亭沿中軸線北行即到誠心亭。該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面積約85平方米。歇山頂上,灰布板瓦與筒瓦緊緊相扣,前檐施勾頭滴水,四邊無牆,欄額下為花格裝飾,旋子彩繪。明間南北兩側台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間、補間外側有圍欄圍護。亭柱上書有兩幅楹聯:「觀天地生物氣象,讀古今經世文章」;「誠朝聖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兒女情」。亭前東南側有一磚砌壁,上書簡介:「歷代帝王將相、墨客騷人,現代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同胞華僑、外籍華裔,謁拜黃帝時,先要在誠心亭整衣冠,備禮品,平靜心情,消除雜念,然後緩步進殿,頂禮膜拜」。
漢武仙台神道盡頭,便步入陵園了。陵園四周,順依山勢,修有綿亘不絕的青磚圍牆,高1.6米,塗以紅色,象徵至尊至偉。牆頭為紅椽綠瓦,古色古香。整個陵園,南北約210米,東西約72米(前寬42米,後寬81米)。陵園門有兩個,分立漢武仙台東西兩側。從東門進入陵園,走不了幾步,左側便是一座24米高的夯築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為明代嘉靖七年閏七月所立,落款為「池南唐琦書」。此台始建於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史記?封禪書》記載,漢武帝劉徹「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
「黃帝腳印」石正殿前西南側有一塊傳自漢代的「黃帝腳印」石。它出土於黃陵民間傳說為「黃帝黃城巽宮」的郭家窪村,1965年移至軒轅廟院內。整塊石頭約一平方米。青石面上,鐫刻有黃帝腳印一雙,長0.62米,深約2厘米。民間有向黃帝腳印投硬幣或零錢的習俗,以測運氣如何?「投向腳印大拇趾運氣最好,為大吉大利雲雲。」

7、黃帝陵公祭活動在每年的什麼節時舉行?

黃帝陵公祭活動在每年的清明節和重陽節舉行。一年一度的清明公祭、重陽民祭黃帝典禮已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民族感召力的民族盛典。黃帝陵祭典已經形成一種民族認同的文化,注重「形祭」,更注重「心祭」,黃帝陵已經成為中華兒女尋根溯源的精神聖地。

黃帝陵祭典大致可分為公祭、民祭兩種形式。軒轅黃帝開歷史之先河,創中華之文化,被奉為中華民族始祖。為了紀念和緬懷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黃帝陵祭祀越來越受到海內外華夏兒女的關注,祭祀規模也日漸隆重,祭祀黃帝已成為傳承中華文明,凝聚華夏兒女,共謀祖國統一,開創美好生活的一項重大活動。

(7)黃陵的風俗擴展資料:

傳承價值:

1、歷史文化價值:

黃帝陵祭祀是中華民族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傳統。幾千年來,伴隨著民族歷史的發展演變,黃帝陵祭祀所衍生出的文化積淀形成了十分豐富的文化精神內涵,對於研究中華文化發展脈絡,探索中華文化之源,啟迪後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

2、藝術價值:

黃帝祭祀過程的服裝、旗仗、供奉、木刻、花供(面花)、剪紙、樂舞等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所折射出的黃陵民俗文化,及其傳承歷史,在陝西乃至國內都具有很高的地位。發掘、整理、保護這些文化藝術表現形式,不僅對豐富和完善黃陵民俗文化乃至中國文化藝術都將產生一定的作用。

8、祭祖要用什麼菜,燒什麼?風俗要求是什麼?

這要看當地風俗,祭食都煮熟了的,有的地方是整雞、整鴨,或沒切的豬肉(手掌大的方塊),當然也有選用逝者生前喜歡的食物。燒的可以在街上買現成的,品種很多,根據個人喜好定。其實,祭祖就是一種情思的懷念,只要真心誠意就可以了。

9、認祖歸宗、祭拜祖宗的文化習俗最早可追溯到什麼時候?這一制度的最大特點?起到了什麼作用?

來源
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種鬼神二類。祭祀乃起源於商朝,商人認為鬼神有很大的權威,能夠決定人們的命運,所以他們十分崇敬鬼神。他們把鬼神分為天神、地祇、人鬼三類,且以人鬼-祖先為祭拜的主要對象。他們認為祖先雖然死了,靈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禍、賜福與子孫,因此他們每天都排定日程,虔誠祭祀。這種崇拜祖先的觀念一直延續到現今,形成我國文化的特色。再者,東漢時的丁蘭(二十四孝之一)以砍柴為生,常因母親未能按時送飯,而怨怒再三。一日因見烏鴉反哺恩情受感,見母前來便迎向前去,母不解其舉,於驚慌之餘,竟投河自盡。丁蘭救援不及,只得一木,於是以之為母日夜祭拜,此一孝舉流傳民間,亦形成日後人們祭祖之習俗的由來。
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節日。據史書記載,秦漢時期,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記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范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之後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
特點
祭祖的意義是慎終追遠,更表現源遠流長,有望於後裔的繁昌,所以行事之時,嚴肅、隆重、恭敬、誠摯,全發自中國傳統的倫理思想。在我國歷史上,黃帝時代是中華文明開始大創造的時代,黃帝被後人尊為人文初祖。「黃帝崩,葬橋山」,就是今天陝西省黃陵縣橋山黃帝陵。每年清明時都在這里進行黃帝陵祭祀。
重視祭祀祖先,是中國古代禮儀的顯著特點。這是因為古人認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會教化功能,有助於培養社會成員的品德,加強社會成員之間的團結,維護宗法社會的穩定。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