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鬧社火的風俗

鬧社火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07 12:23:39

1、元宵節「吃煙花」?福清這樣的習俗你知道嗎?

吃元宵

正月十五日晚上,每家每戶都煮元宵湯圓當小點,全家人圍在一起吃湯圓,祈求安居樂業、團圓幸福。“元宵”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芝麻、豆沙、白糖、花生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1.舞龍舞獅

舞龍,既舞布龍,也板凳龍。福清的老百姓在喜慶日子裡都會用舞龍舞獅來祈禱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布龍主要用竹、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九節、十一節、十三節。板凳龍,又叫“板燈龍”,俗稱“龍燈”。舞“板凳龍”,俗稱“哄燈”。“板凳龍”相傳已有200多年歷史,是龍高半島(尤其高山、三山、東瀚三個鎮)十分傳統的娛樂習俗之一。


“板凳龍”以板凳組成龍身,再配以燈籠,由龍頭、龍身、龍尾3個部分組成。舞動時,翻滾跌撲,栩栩如生。2001年元宵節,中央電視台全程拍攝並播放三山、高山等鎮的數條“板凳龍”表演,受到各界關注。舞龍也是福清元宵節具有觀賞性的競賽運動。獅子外形威武,動作剛勁。人們相信獅子是祥瑞之獸,舞獅能夠帶來好運,所以每逢春節或其它一些慶典活動,都會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舞獅助慶,祈求吉利。

2.鬧社火

社火的規模大小,一般顯示該村社的興旺程度。鬧社火的風俗活動曾一度銷聲匿跡,近年來又開始走入老百姓的視野,出遊的節日內容也豐富了,並逐漸成為各鄉村慶賀一年成就的文藝踩街活動。新厝民俗文化深受莆仙文化影響,鬧社火習俗規模宏大,十分隆重,叫做“擺頭尾厝”,從正月初十就開始張羅,全村男女老少齊出動,正月十五達到了高潮。

2、鬧社火的來歷及活動

1、來歷
伴隨著漢族民間喜慶節日、古會民俗祭祀活動的產生和發展,形成了對區域漢族民俗習慣的依存特徵。一年四季的節日,只有在正月十五才熱熱鬧鬧地耍社火,這是因為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早年的時候,我們的祖先沒有房子住,不是住在樹林子里,就是擠在山洞裡。那時候,大山裡,平川上,天天都有凶惡的野獸猛禽出來吃人。人們躲又沒處躲,打又打不過,天天都有很多人被野獸吃了。特別是進入冬季逢年過節的時候,由於天氣寒冷,山上沒了小動物,地里沒了莊稼,那些野獸就更凶了,見著人就吃。
為了過上太平日子,人們就湊在一塊兒出主意想辦法,慢慢地發現,那些兇猛的野獸也有強弱之分,也有內部爭斗。只要獅子、老虎,豹子一吼,別的野獸就嚇得四處亂跑;鳳凰一叫,所有的鳥就像嚇破膽似的,連翅膀也張不開了。
於是,人們就開始模仿獅子的吼聲造了一個鑼,模仿老虎的嘯聲造了一個鑔,模仿豹子的叫聲造了一個鼓,模仿鳳凰的鳴聲造了一個笛子。每當逢年過節,飛禽走獸蜂擁而來的時候,大家就拿出鑼、鑔、鼓、笛子來,吹吹打打,又蹦又跳,一直鬧到天亮。飛禽走獸遠遠一聽,認為自己又闖入了獅子、老虎、豹子和鳳凰的地盤,無不嚇得狼狽逃竄。後來,一代代傳下來,就成了一種習俗,這就是正月十五鬧社火。
2、習俗
一般從正月十一日以後就開始了。所以正月十一日也叫上彩日,晚上吃上彩飯。社火可延至正月二十九日。各鄉里、各村境都有自己的社日。社日這天晚上,社頭將平日准備好的節目編成順序,演員裝扮成各種角色,分乘各種交通工具穿街過村,讓群眾觀看。社火的規模大小,一般顯示該村社的興旺程度。鬧社火的風俗活動曾一度銷聲匿跡,近幾年在一些僑鄉又漸漸復甦,成了各鄉村慶賀一年成就的盛會。

3、「耍社火」是什麼節目? [民風民俗]

類似的還有豬八戒背媳婦等。高芯子,又名高台。有抬芯子、背芯子、車芯子等多種類形,尤以「車芯子」為多。一般在小型拖拉機或小型汽車上固定一根或幾根丈余長的木椽或鐵桿,再在桿的頂端綁成蓮花形或其它形狀的懸體物,這就是芯台。芯台上再將一兩個或多個扮演角色的孩子固定,著戲劇服裝,做簡單動作或造型,在行進中表演玄妙、驚險動作。社火中還有扭秧歌、耍獅子、舞龍、大頭娃娃等。大型社火隊由彩旗、鑼鼓、獅子、旱船、大頭娃娃、秧歌、高芯子等組成。駐固部隊、武警、六九五廠還有安塞腰鼓、威風鑼鼓、太平鼓及東北秧歌等表演內容和形式。

山西社火
山西的民間社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據統計,全省約有 200多種,按其形式可分為鑼鼓類、秧歌類、車船轎類、閣蹺類、燈火類、模擬禽獸類、模擬鬼神類、武技類等。
鑼鼓類,以節奏強烈明快,場面壯闊粗獷為特點,充分展示了黃土高原人民質朴豪放的氣質。秧歌類,有的側重歌唱如「傘頭秧歌」、「小秧歌」,俗稱文場秧歌;有的則歌舞結合,以舞為主,俗稱武場秧歌。既有本地鮮明的地方特色,又吸收了外地歌舞藝術的特長,如鳳秧歌,模擬插秧的舞蹈動作,體現了中國文化兼容並蓄的特點。車船轎類,以精湛的技巧裝飾成各類民間交通工具的形狀,表現豐富的時代內容,主要有《小車會》、《旱船》等節目。山西燈火,其特點是:一方面繼承了傳統燈火的藝術,具有全國各地燈火的共性特徵,另一方面發揮山西地理資源優勢,具有獨具的地方特色,如旺火,「煤海之光」燈展,都與山西煤炭生產有關。模擬禽獸類和模擬鬼神類的民間社火,以深厚的文化意蘊見長,表現了遠古時期人類與自然界凶禽猛獸的斗爭,反映了人類對邪魔鬼怪的迷信與敬畏,透過它可以窺視到民間娛樂由娛神到娛人的發展過程。武技類有九節鞭、鞭桿拳、劍舞、刀舞、穿心杠、跳火籠、霸王鞭等,以高超的技藝引人。
在晉南最富特色的是閣蹺類。它以道具製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驚險動人而為廣大群眾喜愛。襄汾縣中黃村的高台,就是其中之一種。每年春節期間初十前後在本村、鄰村表演,從十五起到縣城或地區演出。傳說,中黃高台最早也是來源於祭祀,由人裝扮成神,先在廟內表演,然後相繼走出,串街表演,群眾都跟隨圍觀,有時水泄不通,後面的人無法看到。後來,有人提出把神的扮演者設法固定在木板上抬起,既增加了表演的立體性,又方便觀眾欣賞,由此產生了中黃高台。中黃高台的表演先是鑼鼓隊在前面開道,接著是許多裝飾艷麗的旗傘,後面才是精彩的高台。高台一般有八人抬著,鐵拐根據表演內容設計,自然巧妙,出人意料之外。例如,有的是一個演員伸出手臂,上面站立著另一個演員;有的是荷花高空盛開,一個小孩站在荷花上面左右旋轉;有的是一個演員兩臂伸開,一手抓著一個小孩的辮子,小孩懸在空中一動不動,還有的是一個演員用手倒托一把椅子,椅子的一條腿上又站著另一個演員。高處的演員漫舒廣袖,輕輕擺動身體,卜面抬的人穩步向前,密切配合,這些民間藝人根據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們形成錯覺的心理特點,虛實相生,真假混同,把結構奇巧的鐵棍綁紮成「空中舞蹈」,令觀者提心吊膽,而表演者則神態自如。表演的內容以傳統戲曲為主,同時也反映日新月異的現實生活,年年有高台,歲歲翻花樣。太原地區將與之類似的藝術形式稱為「鐵棍」、「背棍」,有的藝人能同時擔負三位小演員。
高蹺,俗稱「拐子」,由舞者踩在木蹺上表演,是山西普遍流行的社火形式。木蹺高度不一,有的低至一尺多,有的高達一丈五尺,一般為四、五尺。高蹺有文高蹺、武高蹺之分。文高蹺用弦樂伴奏,邊走邊舞,變換各種隊形,在街道上表演,舞者有的化裝為戲劇人物,既表現歷史故事,也表現現代生活,內容豐富多彩,不拘一格。武高蹺用打擊樂伴奏,以表演特技為主,襄汾縣盤道村,素以高蹺表演聞名,木蹺高達八尺到一丈,一般在村子中心專門設置場地,每隔二丈遠擺一張方桌或條桌,連續擺四、五張,舞者逐個跳過之後,還要大劈叉,觀者屏息靜觀,直為舞者的驚險表演捏冷汗。浮山縣高村、莊裡、張家河、火壁一帶,也以武高蹺著稱,表演的特技有「過天橋」、「朝天蹬」、「跌八叉」、「跳桌子」、「跳雙凳』等,頗有武術色彩。垣曲縣胡村的高蹺,除了磕拐、碰拐、跌叉、跳桌等特技表演外,還有抬二節、抬三節、坐抬、上抬、組合抬等高難抬法,把驚險的表演與優美的造型藝術融合為一體。武高蹺表演驚險緊張,動人心魄,與文高蹺的氣氛熱烈舒緩形成鮮明對比。

4、陝西獨特的風俗有哪些?

一、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是流傳於陝西、陝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漢族傳統舞蹈,吸收當地流傳的水船、跑驢、高蹺、獅子、踢場子等形式中的藝術元素,組合成新的獨特的舞種,在鑼鼓樂器伴奏下以腰部為中心點,頭和上體隨雙臂大幅度扭動,整支舞蹈熱烈而充滿歡快的氛圍。

二、皮影戲

皮影戲被許多專家認為是中國各類影戲的鼻祖。2006年2月,華陰老腔被確定為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老腔皮影戲源於華陰市(1990年前為華陰縣),流行於渭南市各區、縣及山西運城市、河南三門峽市相鄰的黃河金三角地區。老腔是皮影戲最早的唱腔,因為她在華陰、華縣一帶形成時間較早,與隨後形成的碗碗腔(時腔)相比,顯得古樸粗獷,故稱老腔。

三、寶雞社火臉譜

陝西寶雞地區,人們習稱西府,是陝西社火臉譜藝術具有代表性的地區之一。特別是隴縣和寶雞縣的社火臉譜,流傳歷史久遠,臉譜造型奇特,色彩質朴明快,紋飾嚴格講究,譜樣多而齊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臉譜的最高水準。

社火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文面,文身、巫術、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驅儺、祭社活動。社火臉譜的紋飾證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號,在臉譜上被完整的繼承了下來。

四、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陝西省的傳統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區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五、綏米嗩吶

綏米嗩吶是陝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藝術形式,無論城鎮鄉下,凡遇婚喪嫁娶、開張慶典、喬遷新居、鬧秧歌、合龍口、鬧滿月、過周年、辦廟會及各種慶祝活動都需要雇一、兩班吹手來吹奏助興。

5、民間社火的歷史起源

南方的豐城社火是江西省豐城河西地區的江右民系傳統民俗活動,已申報為省級文化遺產。「社火」是源於人們對菩薩、歷朝文臣武將的祭祀而來。從宋代起,各種祭祀活動流傳開來,形成豐富多彩的「社火」文化。當地人源於人們對菩薩、歷朝文臣武將的祭祀而來。

北方的「 社火」 亦稱 " 射虎" ,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是指在祭祀或節日里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火具有紅火、熱鬧之意。

社火產生的年代相當久遠,它是隨著古老的祭祀活動而逐漸形成的。

遠古時的人類正處於幼稚時期,生產力極其低下,原始先民們對人類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許多現象如對日月、災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藉助於超自然的力量來主宰它,於是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神。

當社會生產由漁獵轉入農耕,土地便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於是渴望風調雨順、農作豐收或驅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動便產生了。《禮記· !祭法》中載: "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

(5)鬧社火的風俗擴展資料:

社火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有一個大人背著一至三名兒童表演的"背社火";有騎著馬、牛、騾子表演的"馬社火";以及"高蹺社火"、"車社火"、"山社火"等。

耍社火時,靠的是演員的動作表演,並配以旌旗、儀仗、羅、鼓、鐃、郄等,規模浩大,場面熱烈壯觀。

社火表演內容也極其豐富、廣泛,由於社火進行中不說不唱,可以不受時空、內容的限制。

從上古的三皇五帝神話傳說到歷史故事,軼聞野史,傳奇英雄等,無所不包,無所不演。今天的社火節目中有《軒轅黃帝戰尤》、《神農氏拿野苗》、《共工戰祝融》、《禹王治水》、《葯王收五臟》等等,都是非常古老的。

那四人齊敲的大鼓上面繪的是金色盤龍和八卦太極圖,場面頗和古代祭祀禮儀相似。古書《周禮·地官·鼓人》就有記載:"以雷鼓鼓神祀,以靈鼓鼓社祭。"

6、社火迎春中圍繞鬧社火主要寫了哪些事情

迎春
江河行地,日月經天,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古老的年俗卻桃花依舊笑春風,鮮活在臨汾大地上。鬧社火,就是臨汾不變的風俗。如果說年夜飯是一家人歡聚的大團圓,那鬧社火就是全村人歡聚的大團圓。大年初一,放過亮響響的鞭炮,吃過香噴噴的煮餃,穿新戴潔的後生,穿紅掛綠的姑娘,還有天真可愛的孩童,都歡聚到村中的廣場上。銀須老爺爺、白發老奶奶腳步雖然不如年輕人靈動,卻也趕來了,或拱手揖禮,或脫帽鞠躬,團拜一過,社火即鬧騰開來。打起鑼鼓,扭起秧歌,跑起竹馬,舞起獅子,老老少少的歡聲笑語也飛揚開來。

7、各地正月十五的風俗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的大節,頗為顯要。元宵節的得名,因其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十五日夜(宵)舉行而來。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因為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是夜晚放燈,故名。此外,元宵節也叫「上元」、「上元節」,這是從道教借來的說法。
各地正月十五的風俗略有差異,主要如下: 1. 吃元宵
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合家團聚吃元宵。 正月十五又叫「上元」節。「元宵」這種食品名稱,據說出現於宋末元初,是因為人們習慣在上元節之夜吃它的緣故。元宵又叫「圓宵」、「圓子」,南方常叫「湯圓」、「水圓」,宋人因見其煮熟後浮於水中,稱之為「浮團子」。
2. 鬧元宵
鰲山燈桿、火樹銀花,這是元宵節最突出的景觀,也最能概括此節的活動,即張燈、放火。張燈、放火是元宵最主要的節俗活動,其餘觀燈游賞以及社火百戲都是直接或間接由此發展、引申而來的。最初的燈是單純、靜止的,它不能運動,也較少裝飾,並且多是單個獨立的。其後的發展變化過程中,裝飾最先邁出步伐,燈的里里外外都被加以雕琢、修飾。
元宵節是一個有著兩千餘年傳統的節日,其節俗在當今中國仍然相當盛行。現在,每屆元宵前後,無論鄉村還是市鎮,人們都要張燈結綵,觀燈游賞,煙火也多是必不可少的。當代元宵節除燈火之外,更為突出的活動是各種社火,諸如舞獅子、耍龍燈、跑旱船、踩高蹺、打腰鼓、扭秧歌、海外華人居住區也是年年搬演、盛行不衰。元宵節,正可以算是中國的狂歡節。
元宵節離不開「鬧」,張燈觀燈賽燈叫「鬧花燈」,社火百戲叫「鬧社火」,整個的活動叫「鬧元宵」,彷彿不鬧就不成其元宵節。元宵之鬧,除了花燈煙火、百戲社火的裝飾、點染之外,最突出的怕是人多。從元宵節俗形成不久的年代的那些文字記載中可知,當時元宵觀燈遊玩的人們已經是忘記肩摩踵接、街填巷塞了。
3. 吊喜燈
燈火在祀神禮節中是作為光明喜樂的象徵。從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別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因潮語「燈」和「丁」同音,點燈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認為點燈即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們紛紛提著燈籠、備齊紙銀香燭,到鄉中神廟點火,回來分別吊在家裡的神龕和床頭,這叫做「吊喜燈」。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後生了男孩子,農歷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須挑起一對紅燈籠,並在燈屏下貼著紅紙寫上姓名,歡天喜地掛到鄉中宗族祠堂的燈架上,以此象徵著家中添了丁。每晚家人要抱著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往自己的燈籠里點燃蠟燭,使燈籠通紅,一面接受周圍鄉人的祝賀。元宵夜更是庄嚴、熱鬧。
4. 做丁桌
在潮汕鄉村,上年生過男孩的人家,元宵夜還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桌」。宴客時有兩種席式,一種叫「龍船席」即用好多隻方桌連結起來,客人圍在兩旁吃飯,形同劃龍船;另一種叫「走馬席」,即無論親朋疏厚,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進來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擺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來臨,接連不斷。這後一種席式一般是較有錢且較慷慨的人家才會這么做。在舊社會,潮人攀比心強,死愛面子,凡生了男孩的人家都十分注重辦丁桌,並以辦得體面為榮。即使是貧困人家,為了不失面子,便四處借錢,造成負債累累,或者是忍痛賣了哥哥,將所得之錢銀用來應付沉重的辦桌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阿細賣阿大」這一俗語的來歷。解放後,由於時代的前進,思想在進步,潮人雖仍有元宵辦丁桌的習俗,但多改為在自家裡進行,且單限於宴請較親的親戚和較好的朋友,豐儉由人,無人計較。
5. 求喜物
元宵此日,鄉村中多有設壇拜神活動。各神廟宗祠燈火齊明,煙霧彌漫,善男信女爭先參拜,擁擠異常,熱鬧非凡。神壇前所擺設的雞、鵝、鴨、糖果、米果品、花燭、大吉(潮州柑)等祀品被視為神物。參拜的男女紛紛卜取祭品,取回家中,這就叫做「求喜物」。人們認為用了這些神物後,就可以讓家門平安、添財添丁。卜取神物回家的人家,明年要照還或多還所拿的神物。於是有些人便乘擁擠之機會,偷偷拿走壇前的祭品回家吃,意謂「吃興盛」。
6. 擲喜童
元宵此日,鄉村大都有人在祠堂大埕、街頭巷尾的開闊處,搭起一個彩棚,裡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彌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彌勒佛光禿禿的頭、肩、肚臍、大腿等部位都擺設有男女「泥喜童」。人們站在一丈多遠的竹欄桿外,用銅錢瞄準彌勒佛身上的泥喜童。中者喜童即歸其所有,而在一些較難命中的部位,如頭頂、耳朵等,命中者則一贈二三不等;不中者銅錢即歸擺彌勒佛的棚主所有。這是一項老少都喜愛的活動。據說命中「男喜童」者,今後就生男孩。因此,那些結婚不久的年輕夫妻,或者剛娶兒媳婦又急於抱孫子的公公們、奶奶們也積極參與此項活動。一經命中,棚主和周圍的人就會向他喝彩、道賀。自己更是喜滋滋甜蜜蜜地把「男喜童」抱回家中,認為中了頭彩,有好兆頭,今年定能早生貴子發財。
7.渡過橋
元宵節,潮汕大都有渡橋的習俗,這在舊方誌中也有所記載,清順治《潮州府志》和乾隆《揭陽縣志》載:「(上元)婦女渡橋投塊,謂之『渡厄』」。在揭陽,元宵此日,男女老幼爭先渡過橋,後生兄祈望日後娶賢妻;姑娘祈嫁個好夫婿,產男孩;老者則祈求健康長壽;小孩子則祈求長大成人。在普寧洪陽也有「十五夜行頭橋」的習俗。「頭橋」即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太平橋,其兩側欄桿兩端都有兩頭石獅。每逢元宵夜,男女老幼共同走過太平橋。過橋時不可回頭,否則「回頭不吉利」,過橋的人們還有摸石獅子的習俗。正在讀書的小孩喜摸石獅鼻,謂「摸獅鼻,寫雅字」;未婚的小夥子喜摸獅肚,謂「摸獅肚,娶雅女么」;而已懷孕的婦女則喜摸獅耳,說是「摸獅耳,生阿弟」。
此外,元宵此日,潮汕有些地方還要采榕樹枝、竹葉回家插在門楣、灶台、禽舍,以祈人口平安、六畜興旺;有些地方新婚夫妻要在鄉里老榕樹下盪鞦韆,任鄉人往其身上潑糞便,說是被潑得越多,今年就能生男孩;有些地方的農戶還要到屋外或田地里抱回灰磚或土塊,放在豬欄內,稱「十五夜抱大豬」,以祈飼養大豬發大財;有些地方的少女偷偷到菜園里坐下一芥菜(大菜),說是「坐大菜,將來嫁個好夫婿」;而少男則偷偷推倒廁所牆,說是將來可以娶到「雅女么」,有些地方則舉行賽大豬、賽大鴨、賽大鵝、賽大雞等賽會活動及夜間抬神出遊的游神活動。

8、鬧社火的民俗文化

一般從正月十一日以後就開始了。所以正月十一日也叫上彩日,晚上吃上彩飯。社火可延至正月二十九日。各鄉里、各村境都有自己的社日。社日這天晚上,社頭將平日准備好的節目編成順序,演員裝扮成各種角色,分乘各種交通工具穿街過村,讓群眾觀看。社火的規模大小,一般顯示該村社的興旺程度。鬧社火的風俗活動曾一度銷聲匿跡,近幾年在一些僑鄉又漸漸復甦,成了各鄉村慶賀一年成就的盛會。

9、耍社火的風俗有哪些?

1、紙馬舞

用竹子分別紮成馬的頭胸和臀尾部燈架,裱糊彩繪成駿馬燈樣,一般八至十匹,各系在騎馬人的前腹後腰,騎馬人披衣圍裙。表演時,馬隊進退穿插,左右環繞,做出各種舞蹈造型。鞭梢聲、口哨聲、雀鈴聲和鑼鼓點融為一體,使舞蹈的剛健豪放達到高潮。

2、臘花舞

由四至八個巧妝打扮的小姑娘演出,每人左手托著絢麗奪目、點燃蠟燭的紙糊臘花盆,右手提著絲綢彩帕,踏著十字舞步,隨著伴唱人所唱的民歌小調和各種民族器樂的伴奏節拍,翩翩起舞。

3、旱船舞

俗稱跑旱船。分單船、雙船兩種,單船表演時,船姑娘"坐"在船艙內,艄公和船姑娘對舞。雙船則船姑娘"坐"在船艙內,艄公"坐"在船的前板上和船姑娘同舞。

兩種船體都用木、竹紮成,外用布、紙彩裝,四角懸吊綉球,船艙前後固定著美麗的臘花盆燈,把船打扮的異常華麗美觀。此節目表演時從始至終,跌宕有致,波瀾起伏,艄公和船姑娘配合默契,樂而不俗。

4、高台

用鐵棍焊接成五六米高的骨架,下端固定在車上、上端妝飾成五彩繽紛的樹枝或花朵,把小孩裝扮成各種戲劇人物,扎立其上,宛如巧站花心、葉面,並按戲劇情節,作出亮相姿態。

5、獅子舞

俗稱耍獅子。表演時兩人頂獅、一人引獅,耍法因頂獅人的技藝高低而各異,開演時,鑼鼓齊鳴助威,引獅人以快速舞步引雄獅饒場一周,然後以箭步或筋斗躍身於出場正前約五六米處;

舉燈、揮手高聲喊逗,獅以猛虎下山勢撲來,雙方反復搏鬥多次,打完四門(即十字形),雄獅作馴服狀,然後由引獅人指揮作雜技表演,如打滾、跳桌凳、上高台、滾綉球等。最後,引獅人手牽獅頭或飛身騎獅繞場結束。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