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風俗作文
1、新昌縣民間風俗習慣
浙江新昌縣端午節風情
端午節,又稱端陽,重午或重五。民間傳統節日。農歷五月初五。相傳二千多年前楚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江自沉,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定為節日,各地有吃粽子、賽龍舟等風俗。新昌端午節有門插艾蒲,喝雄黃酒,吃湯包,做香袋的習俗。為了紀念這一節日,我們特編輯了這組頗具地域特色的有關新昌端午節習俗的文章,以饗讀者。
家鄉的端午節
老家在雙彩鄉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鄉鄰們平時忙於勞作,而對祖輩傳下來的節日卻並不含糊。
五月五,過端午。五月初五一早,就有人去村頭的水渠邊割菖蒲,又從菖蒲的末端剪下一小段橫串在上面,做成一把劍狀,與艾蒿一起斜插在門環上。那天中午前,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菖蒲和艾蒿,成為小山村過端午節的象徵性景觀。
中午,村裡的老年人會在盛滿燒酒的碗里放一撮雄黃,然後將雄黃酒含在嘴裡噴灑在房子的角角落落,說是可以驅蛇蟲。端午節喝雄黃酒,其實只是輕輕嘬上一小口,並不多喝,更像是一道虔誠的儀式。還有人會用手指蘸點雄黃,在門上劃出一個「王」字。一些生性活潑頑皮的兒童還會要求大人在他們額上抹點雄黃,這時大人也往往樂意為之,有時乾脆在小孩的額上抹出個「王」字來,祈求避災消難,給小孩帶來平安。
端午節那天,村裡的小孩可以向新媳婦討香袋,這是家鄉過端午節的一個風俗。這年年初嫁到村裡的新媳婦,會事先做好一大串香袋,到端午節那天分送給左鄰右舍的小孩,一來展示一下自己做女紅的手藝,二來也藉此與鄰里結個善緣。如果這一年嫁到村裡的新媳婦不多,那麼村裡未出嫁的小姑姑也會做些香袋分送給小侄子小侄女。
老家在山區,沒有平緩的溪流,端午節自然沒有了賽龍舟這等盛事。端午節也不吃粽子,老家的風俗只有在春節時才吃年糕和粽子。端午節那天,除了灑掃庭院,年輕的主婦就動手裹些湯包,讓家裡人美美享受一回,還會蒸些湯包給村中孤寡老人送去。
家鄉的端午節,雖沒有春節走親訪友那麼熱鬧,倒也顯得民風淳樸,情趣盎然。
端午節習俗
新昌每於端午節,還有小孩左臂系五色線的習俗。以前,家家自製張天師偶像,置於門額之上;或將艾蒿作人形,又以竹作劍,置於門前,均取避邪之意。也有在門楣或門上貼硃砂符、八卦圖或鍾馗捉鬼圖的。
這一日,新昌習俗除吃端午餛飩外,還有吃粽的習慣。鄉間也有喝雄黃酒的,此俗與白娘子許仙故事有關:傳說白娘子系白蛇所化,與許仙結成恩愛夫妻。法海則視白娘子為妖孽,於端午日暗中指使許仙強勸白娘子飲雄黃酒,以使其現出原形。故謂雄黃可以避邪。
此外,新昌等地尚有「發庚」、「送扇」的習俗。如某家在年內娶媳婦,就要在端午節發庚,男方除向女方送去結婚吉日良辰之外,還得送白糖桂圓等禮物。如遇女兒出嫁後的第一個端午節,則娘家父母兄弟須向婿家送去扇子、手巾、麥餅之類的東西。扇子按性別分出等級,送女兒、婆母的,多是製作精緻的細芭蕉扇;公公、大伯則贈以大芭焦扇,以示區別。
端午話艾蒲
艾蒿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有一種特殊的濃郁香氣。用艾蒿治病,我國很早就有記載。艾蒿含有大量的揮發油,對治療結核菌、傷寒桿菌、金黃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以及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殺滅和抑製作用。」夏季,把采來的艾蒿擰成繩,或做成艾棒曬干,在蚊蠅較多的時候點燃煙熏,既可使屋內消毒,又可驅除蚊蠅,保持室內衛生。
菖蒲又名水劍草、蒲草,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分為水菖蒲和石菖蒲兩種。菖蒲挺直的葉片好像鍾馗的寶劍,民間傳說,鍾馗執劍斬殺天下妖孽,菖蒲就被人們當作驅邪之物。直到今天,民間還有用它來治療痢疾的。古人用菖蒲泡酒,其味清澀,余香滿口。菖蒲還是一種雅緻的觀賞植物和裝飾品。古人常將蘭、菊、水仙、菖蒲譽為「花草四雅」。
端午節插艾掛蒲不僅是一種民俗習慣,而且有著除災滅病、講究衛生的科學意義。
端午與香袋
每逢端午節,尤其是婦女和兒童,都佩戴香袋。追溯香袋的起源,早在先秦時代,女子用五色線製成的飾物戴在頭上,到了南北朝時期,就成為香袋,到了唐代,出現了裝有香料的香袋。香袋的主要原料是雄黃、艾葉、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紅兜肚,有斗邪必勝的效果。《抱朴子》中就有記載:「黃帝欲登園丘,其地多大蛇,廣成子教之佩戴雄黃,其蛇皆去。」後來這個記載被美國人愛伯哈德用於他編撰的《中國文化象徵詞典》中,記載道:「黃帝部落發生了大瘟疫,聽說廣成子醫道高明,派人前去討教醫治瘟疫的辦法,廣成子用雄黃裝包,讓他們戴在身,結果病治好了。」這一說法倒也有科學的道理,可見香袋在我國遠古時代就有了。
端午時節,氣候炎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疫病萌發。古人認為人是吃五穀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人們在長期同各種病魔斗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佩戴香袋能驅邪解毒。《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和蒲根,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黃。雄黃,橘紅色,可入葯解病毒。雄黃酒是端午節的美酒。舊時有些地方幾乎家家釀雄黃酒,但多為男人飲,有些會喝酒的女人也飲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臉耳鼻手心足心塗沫一番。後來人們就在雄黃里加入艾葉、熏草等原料製成香袋供婦女和兒童佩戴。
香袋以葯物之味,經口鼻吸入,使經脈大通,祛邪扶正,以達到祛病強身之功效。雄黃、艾葉、熏草都揮發一種奇異的香味,而蛇蟲聞之遠離,既減少了傳染源,又可起到殺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2、新昌的春節作文300字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在新昌每到春節,人們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新昌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准備做年夜飯。街道上處處張燈結綵,十分熱鬧,家家戶戶貼著「倒福」、掛著燈籠。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紛紛面帶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場,有的購物,有的遊玩。這樣熱烈祥和、繁華喜慶的節日氣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晚上,全家人團團圓圓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共享新春之樂。當晚,煙花怒放,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等到半夜零時,爆竹齊鳴,歡慶新年的到來,那是多麼激動人心呀!我想此時此刻,全國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歡慶新年的到來吧。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湯團,即希望「年年高、團團圓」的意思;大年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時,首先要到最親的長輩家裡拜年,然後是平輩間互相拜年。長輩們都給我們小孩子發紅包,我們可高興啦!哦!我差點忘了告訴你們,過春節時,家家戶戶的房子里都要放兩三根甘蔗,因為甘蔗代表「節節高」;年夜飯中也總有一道菜是魚,因為「魚」和「余」是諧音,表示「年年有餘」的意思。當然,在春節里,千萬不要說不吉利的話,否則會被長輩埋怨,說你不懂規矩的。過春節讓我了解了春節時各種各樣的習俗,體會到了人世間的親情,也體會到了朋友們之間那種純潔無瑕的友情。雖然我的口袋裡裝滿了的紅包,有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後的打算,你們想知道嗎?古人曾曰:「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我要在歡樂的節日過後,在2008年的開始,向著新的目標前進,開創我的美好未來!
3、新昌的特色,作文500字
以福建永定縣客家土樓為代表,又稱民居,由中心部位的單層建築廳堂和周圍的四、防震抗風的特點,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廣。華北、八角形和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共有8000餘座,備有糧倉,數量最多。中國南方的住宅較緊湊,有方形,又有特色。 中國漢族地區傳統民居的主流是規整式住宅、圓形。土樓具有堅固性,以採取中軸對稱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為典型代表,花木井然,構成了一個奇妙的民居世界中國各地的居住建築,以游廊相連接,尺度合宜,永定的客家土樓獨具特色。福建土樓用當地的生土,土樓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襲,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積長方形天井為中心的堂屋,其平面有圓有方。居住建築是最基本的建築類型,既科學實用。由於中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情況不同,這種建築的防禦性很強、東北地區的民居大多是這種寬敞的庭院、五層樓房組成、匪盜。 在閩南,自成一體、粵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團住宅,多樓房,各地民居也顯現出多樣化的面貌,大門一關、封閉性和強烈的宗族特性。加上冬暖夏涼、木片建成單屋,且樸素簡潔。北京四合院分前後兩院、接見尊貴賓客的地方,是舉行家庭禮儀、砂石,居中的正房體制最為尊崇,進而壘起厚重封閉的「抵禦性」的城堡式建築住宅——土樓,繼而連成大屋。樓內鑿有水井,如遇戰亂,造型美,萬一被圍也可數月之內糧水不斷,出現最早,寧靜親切。北京四合院雖是中國封建社會宗法觀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築上的具體表現,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間。在中國的傳統住宅中。這種住宅外觀方正如印,分布最廣,但庭院方闊,各幢房屋朝向院內,規模大,繁衍生息的住宅、安全性
4、新昌的民風民俗
新昌生活習俗 主食:平原以稻米為主,山區以六穀、番薯、粟米等粗雜糧為主。缺糧嚴重,常輔以野生果菜。民多菜色,待番薯出才好轉。一日三餐,干稀參半,先吃點番薯南瓜填肚,只農忙時加點心。用糧精打細算,多留飯娘,提早淘米,以提高出飯率。有「三年爛飯買畝田」之說。惜糧成風,教育小孩「飯粒落地篰籃大,老天要響蓬蓬(打雷),」「飯粒不吃盡,長大討麻皮老婆(或嫁麻皮老公)」。新麥新米登場,先祭天地灶司,合家飽餐叫「嘗新」,現已三餐大米、白面,六穀、番薯多作飼料。 菜餚:民戶自製鹹菜、面醬、霉豆腐(腐乳)、莧菜梗、咸筍頭等為「常下飯」。平時難得上街買豆腐小菜,更少動葷腥。回山等地過年無魚,用木雕魚頭代替,雞和肉之類好菜藏著待客人,叫「省嘴識客」。農村多腌食,或熯或蒸,省油省柴省時間,城鎮多煎炒,較鮮淡。舊時宴饗亦儉素,設饌數味,皆上物,多用六大盤、十碗頭、盛大塊雞、魚、肉,講究經濟實惠。明萬曆時稍奢,上者五濕五干,攢碟勸盤,並以鼓吹雜劇侑客。民國時富家及衙門官商的高檔筵席有「十六匯鮮」、「二十四匯鮮」等規格,甜咸干濕齊備,用十大盤、六中盤、八小盤,其中需用青翅(高檔魚翅)、青板肚、燕窩、紅尾(大開洋)、西口蘑菇、干貝、海參等山珍海味,每桌價十多銀元。舊俗,宴席上不用牛肉和鯉魚。「牛」為農家之寶,僅在祭孔夫子時一用,稱「太牢」;鯉魚有「跳龍門」之稱,讀書人忌食。解放後尚簡,行六大盤、八大盤。80年代起,公費宴請規格漸高,鰻、鱉、海蝦、河蟹、黃魚、牛肉、名煙名酒視為常品。 飲料:舊時,冷飲以「什花」最普遍,用木蓮子磨洗而成,凝成透明塊狀,打散加糖醋食用,為人所喜,久已停止出售。還有烏櫧豆腐、黃芪豆腐等,已不多見。夏季用綠豆湯以及秋蒿、六月霜、金銀花、白菊花等泡茶祛暑。客來泡茶葉,加糖以示敬重。80年代,啤酒、汽水、可樂等已普及,備有咖啡、可可者亦不少。 風味食品:花色繁多,製作方便,多屬土產: 春餅,又名餅筒,街頭設攤甚多。形如滿月,薄如蟬翼,白中透黃、略帶鹹味,酥脆香美。一斤麵粉可製作60~70張,6張為一「大」。裹以油餃、油豆腐,獨具風味,為日常點心。裹上精肉、蔥花之類油炸可製成春卷,為酒筵佳餚。作旅行干糧和禮品饋送也很受歡迎。炒麵餅筒下酒請客象徵和好,有「麥裹麥,事情了一百」。「俞德興炒麵解糾紛」之說。呂瑞基家製作春餅特佳,可保存一月不變質,1958年曾送北京展出獲獎。春餅由「鑊拉頭」演變而來;又一說是立春日的食品,以面為皮,包以餡做成「面蠶」,象徵蠶業豐收。風味菜餚以肉食加工為多。 肉糕:用剁碎精肉攤在豆腐皮上做底層,上鋪蛋絲,淋上生蛋清,蒸熟,紅黃相間,切成菱形塊狀,形制美觀,鮮香可口,為上等菜。 三套肉:雞內藏豬肚,肚內藏豬肉,蒸熟後切片,蘸醬油或椒鹽,三味俱有。還有「糟雞糟鴨糟大腸,臘雞臘鴨臘白鯗」,「扣肉、扎肉、粉蒸肉」各具風味。糟肉製作簡單,將肉煮熟切塊,搓上鹽,置入四壁糊有酒糟的小瓮內封口,經20天可食用,肉味糟香皆備。條肉切塊扎蒲草,用鮮汁醬油調味,先猛火後文火燉至軟而不腐,倒入金瓦缽中凍制而成「扎肉」,肉飽滿,色光好,香味足,入口鮮美。解放前後,知味館製作山間野味極佳,常為美食者激賞。 舊時的風味名小吃還有:咸全來包子、甜全來糕點、厲蘭香豆漿、小寶生豬頭肉、江西佬馬頭湯包等。又有黃精幹、蕨粉面、芋餃、青餃、歲糕餅、白葯酒、竹筒飯、豆乾蘿卜、小爐燒餅、麻棗、麻片、雪片、水晶糕、棗仁糕、桂花糕、姜絲糖、麻酥糖、脆油條等,均有佳味特色,常能引動遊子鄉思。新昌人待客多用米海茶,兼作飲料和點心。選純凈、飽滿的糯米蒸熟、晾乾、壓扁曬燥成米扁,炒成米胖,叫米海。加上白糖、金豆,用開水沖泡,叫米海茶。味香甜,解飢渴。正月初一,家家食用。 服飾:古代士民皆粗布白衣,平巾直身,極樸素。明萬曆間,士夫峨冠博帶,儒童方巾彩履色衣,富貴子弟亦僭服之。清至民初,長袍馬褂瓜皮帽為禮服,平時對襟短衫。女穿大襟衫或旗袍,戴耳環、手鐲、戒指。姑娘多蓄長辮,婚後盤髻於腦後。20年代,公務人員及學生穿中山裝。抗日戰起,校內風行黃色童軍裝。建國初通行中山裝、列寧裝,藍色為主。80年代流行西裝、羊毛衫、茄克拉鏈衫,人造纖維代替棉布,毛呢皮貨逐漸普及。婦女講究化妝,首飾、發式多樣化,四季服裝多變,戒指已普及,耳環、項鏈隨處可見。舊時農村穿草鞋,雨天穿木屐(俗名「的篤」),現已為膠鞋、皮鞋代替,各色旅遊鞋盛行。 宅居:舊時民居極簡陋,黃荊編壁,泥塗而已,茅屋土房,僅蔽風雨。城鎮以磚木結構樓房為多,富家才刷以白灰。樓房結構有三間面、五間面、七間面之分,兩邊鑲居頭。大戶聚族而居叫「大台門」,中有天井,形成「四合院」、「走馬樓」。有的台門分前後幾進,合成屋樓。拔茅有座「千柱屋」,建於道光年間,有999根柱腳,現住16戶尚覺寬敞。80年代,城鄉大興建房熱,普遍用鋼筋水泥結構,三層以上,住房單元成套,設備完善,並力求美觀舒適。
5、新昌 過年 習俗
新昌人群的年時習俗
祝福
臘月後半月,家家「撣塵」、辦年貨,舂年糕、裹粽子、炒饋貨、煮福禮、做小吃,准備過年,天天忙到深夜。其間,選吉日「請天地菩薩」最為隆重,叫「謝年」,即祝福。是日清晨,用五牲福禮朝天祭祀,祭桌要橫放,家人依次「三跪九叩首」,求神保佑,然後,祭桌改直擺,移至中堂神龕前祭祖。祭畢,飽餐粽、糕、白切雞、白切肉、糊辣羹湯。祝福後,鄰居間不準討火種、借東西。
送灶接灶
臘月二十三送灶司上天,用香燭、茶葉、飴糖祭祀,戶主祝禱「好言好語傳上天,惡言惡語解過邊」。從灶龕上揭下舊灶司像。至年三十夜又請灶司下來。燒「擱釜」,換上新灶司像,貼上對聯「上天秦好事,下界保平安」。灶司菩薩,亦叫「東廚司命」,是玉帝派往凡間探聽善惡之「神」,故有「灶頭邊不可多講多話」的禁忌。據說灶神不潔、愛賭、出過妻;嫦娥離開丈夫偷奔月宮,二者均為凡間所非議,故又有「男不拜月,婦不祭灶」之諺。
除夕分歲
夏歷年最後一晚為過年高潮,外出者都要趕回家團聚。縣城西門外有磕山,俗稱「望娘山」,新昌人鄉情觀念特重。除夕萬一趕不回家,家人亦在席上置筷子和酒盞,以示團圓。年夜飯特別講究,俗稱「三十夜的吃」,佳餚之外常有芋艿、南瓜(俗稱飯瓜)、八寶菜,寓意「有餘」、「上萬」、「招財進寶」。給下輩分壓歲錢。農村還用福禮請「信基土地」、「井欄土地」、「牛老太公」、「豬老太公」。農具上也放些年糕粒,也叫「分歲」。是夜,往往守歲至天明,接灶神,貼春聯,點斤通蠟燭,掛祖先遺像。每間屋都有燈光,取明亮興旺之意。東區農村火塘里燒大柴株,晝夜不息,叫「煝年株」,取意「紅火」。除夕夜要清帳,負債窮人只好躲債,故又叫「年關」。
春節
正月初一凌晨開六放爆竹,聽畜禽叫聲預測吉凶。人人穿戴一新,點香燭,設供品,祭天地祖宗,喝糖茶,吃解縛粽,去宗祠拜祖,給長輩拜年。然後盡興娛樂:搓麻將、推牌九、擲骰子、游大佛寺等。晚上早睡,不點燈,叫「趕雞睡」。一天內不動刀,不掃地,不潑水,不說不吉利的話。正月初二起,普遍走親戚,小唱、大唱、獅子班上門表演。正月初八「迎春牛節」,知縣牽「春牛」(象徵性用紙糊)上街,一年農事開始。解放後,過年簡化,迷信色彩淡化,增加慰問烈軍屬,開聯歡倒,收看春節文藝聯播電視,組織球類、棋類比賽等新內容。
6、新昌民風民俗 作文
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還有作文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當這個時候,各家各戶都包好了粽子,准備那一天吃得飽飽的。還有一首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怎麼樣,這首兒歌好聽吧。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裡,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著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歷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著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著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劃著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為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著清香的竹葉里,投到了江里……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著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抬起頭遙望著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我們九江過端午節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買艾葉和菖蒲掛在門口,再貼上紅紙。我奶奶還會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豬肉。吃起來可香了!
7、這就是我的家鄉—新昌作文
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在浙江新昌。這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是個美麗的地方。
早晨,這里的空氣格外清新,為什麼呢?山城四面環山,山上樹是山,樹是海,成了一座天然大氧吧,為居民們提供新鮮空氣。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到處都能見到綠色。小區的房前屋後都是花草樹木,其中,樹最多,既美化了環境,又凈化了空氣。
街道上非常繁華,有各式各樣的店鋪,服裝店、便利店、洗衣店、水果店等等,一家挨著一家。那世紀聯華超市特別熱鬧,每次進去總是人山人海。當然少不了高樓大廈,房子越來越高,越來越豪華。每當晚上,彩燈就會勾畫出一幢幢高大建築物的雄偉輪廓。母親河新昌江,鑲嵌在青山和城市之間,長長的像一條藍色的帶子向前流去。
我的家鄉是不是很美?風景區那就更美了,讓我來介紹一下吧。大佛寺最有名,景點有白雲湖、恐龍園、放生池、般若谷……白雲湖分為一大一小兩個湖,湖水碧綠又清澈,許多小魚在游來游去。湖周圍全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坪,高低不平的草坪上,挺立著一棵棵各種各樣的樹木。沿著彎曲的水泥路往前走,一拐彎,先聽到了嘩嘩的流水聲,那是般若谷的人造瀑布在歡迎你。這里有陡峭的石壁,有形狀有趣的水池,雕刻、石像都跟佛教有關,真是個有意思的地方。大佛寺最有名的是在大雄寶殿的江南第一大佛,大佛大約有三層樓那麼高,全身金碧輝煌,靜靜地看著每一位遊客。家鄉還有秀麗的穿岩十九峰,翡翠般的長詔水庫,古色古香的重陽宮……
家鄉還有很多特產,花生又叫「小京生」,皮薄肉脆;餃子皮里加了芋艿的叫「芋餃」,鮮美的肉餡,光溜溜的外皮;麵粉做成春餅,薄得像一張紙,吃起來又香又脆;還有大佛龍井……
我的家鄉那麼美麗,那麼繁華,我們生活在這里是那麼美好!
8、關於清明習俗的600字作文
新昌清明習俗
清明時節,新昌地處江南,正是春雨綿綿時。綿綿春雨,帶來綿綿追宗思源之情。
新昌建縣不早,原來多是深山老林,地處甬台紹交界處,歷史上較為偏僻幽靜,歷來有官場不得志者,隱居此地,查閱新昌志,各大姓氏,都有達官貴人為先祖。如王氏新昌始祖有王超之,為王羲之四代孫;張氏新昌始祖,張質為吳越國侍御史;另一系張氏新昌始祖張珦,為南宋宰相張浚之後。。。。說句誇張的話,新昌人都是或曾經都是書香門第,代代相傳,各家各戶有保存了一些古文人的氣息。文人尤好懷古,新昌風俗甚濃。
新昌人,把清明節看得比春節還重。往往會不遠萬里,回家祭祖(上墳)。
一般人家,都會搗麻糍。麻糍由純糯米蒸熟搗成,怕粘手不好食用和製作,在加工的面床上散一層番薯粉或松花粉。用麵杖趕成半寸來厚的片,切成方塊,謂淡麻糍(白麻糍);切成條,加豆沙餡、炒菜餡,乘熱有粘性時,包合成棍狀,切段,即謂甜、咸麻糍;在糯米中,加進「菁」(如艾草的野菜),叫菁麻糍。
上墳,各家備葷素菜餚若干、酒水、經(紙錢)、炮仗等,挑至墳前。先將墳前清理干凈,墳頭上的柴草,一並割掉,挖一團泥塊,置於墳頂,上面插一根竹樹小枝,掛黃標紙。墳上不可動別的土,動土只許在正冬至日。隨後,在墳壇右角,放麻糍、肉、豆腐各一小塊,酒一盞,山王經一小包、點香三支,紅蠟燭兩只,這里是祭山王菩薩的;墳壇前方,那是太公大儂、已故尊長們用宴正廳了。葷素菜餚、酒水、炮仗、經、香蠟燭等等,一一擺開,供他們饗用。祭品擺好,長幼有序,先拜山王,後拜祖宗。一段時間後,估計祖上先亡們,用宴完畢,則燒經,放炮,禮畢。
有呂姓、王姓、張姓等,可以先拜自家祖宗,理由是呂姓,是呂洞賓後代,鬼亦尊之;王姓說,王不見王;張姓說,祖上有張天師,抓鬼的。。。。
上墳,一般知道有幾個上代祖墳,都要上;先上高祖,再上輩分低的。共同的祖宗(堂宗太公),下輩相約一起去,隊伍越大,說明家族越旺。
上墳要在清明前十來天內,寅日不用,說是,寅為虎,鬼們不敢出來用餐。新墳,前三年,分別在春分節後第一、第二、第三日上一次,再在清明節前上一次。
清明正日,有後代者不上。樂善好施者,標無主墳(不知道是誰),夜晚在路口,放路燈及祭品,以供沒有後代的孤魂野鬼,同情可憐之,積德之舉。
舊時,始祖等共同祖宗,由祠堂太公組織上墳,所需耗資,由太公田(同宗子孫共有)收成承擔。所有參加祭祖的同宗子孫,可分得麻糍兩節。(對於食不果腹的年代,不失為有效激勵手段),這些,早已成了傳說,太公田,老早被革了命。
9、關於新昌的除夕夜的作文
一是送灶接灶。臘月二十三送灶司菩薩上天,供品主要是用糯米做的麻滋、粽子等。用意是希望灶司菩薩「好言好語傳上天,惡言惡語放一邊」,也就是希望灶司菩薩向玉皇大帝多說人間的好話而少說或不說人間的壞話。到了除夕夜又接灶司菩薩下凡。這估計我們新昌各地也是差不多的。
二是「撣塵」,即打掃衛生。這從現在文明縣城創建的角度說,也是一個好習慣。一般是農歷十二月二十之後,家家戶戶就利用整塊的或分散的時間先後開始打掃衛生和清洗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具。
三是搗麻滋、裹粽子。裹粽子的時間一般都在過年前幾天或十來天進行的,因為天冷,裹成的粽子不易變壞;而搗麻滋則肯定是在吃分歲飯的時候。記憶中,搗麻滋、裹粽子帶來的年味也是很濃的。這里需要解釋一下的是,小將、大市聚和沙溪等地的麻滋跟澄潭、鏡嶺等地所稱的麻滋有本質上的區別。小將、大市聚和沙溪等地的麻滋是用糯米做的,而且是在石臼上搗的;而澄潭、鏡嶺等地則稱粳米做的年糕為麻滋,其中原因尚待探討。
四是吃「分歲飯」,也就是年夜飯吧。「分歲飯」是家家戶戶自己進行的,當然,不少人家也邀請村中的親友或幫助過自己的人前來一同吃「分歲飯」,以表示感謝一年來對自己家的關心和幫助。
五是除夕夜給孩子們「分歲」。新昌的地方話就叫「分歲鈔票」
10、一篇關於美食的作文
家鄉的麻糍
又是一年春,我不由得想念起家鄉的麻糍來。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產。麻糍在金華永康是別具一格的一種糯米食品,民間建房、種田和農歷七月半幾乎家家戶戶都要食用。市場上也常有出售,但唯獨城郊的田宅麻糍最負盛名。它種類很多,有麻糍瀉、麻糍滑、米篩花、麻糍食果等等,成品潔白如雪,柔軟如綿,光滑細膩,不粘碗,不釘牙糊口,老小皆宜,食者無所禁忌,倍受人們歡迎.
麻糍的製作在浙、贛、閩交界一帶,已經有悠久歷史。在冬閑、逢年過節的時候,親人和朋友總是熱熱鬧鬧聚集在一起,小孩更是急不可待,看著熱騰騰、香噴噴的麻糍 ,都搶著、爭著要。極好吃的呀。
農家秋收後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麻糍,稱之為「洗桶」(過去脫粒用的谷桶)。意思是說,秋收時節莊稼人遍身粘著谷殼芒屑,使人皮膚發癢,甚至難免將谷殼芒屑吸入肚裡以至發病,通過吃麻糍,就能將這些谷殼芒屑粘走排凈。剛出臼的麻糍可用豆粉、芝麻蘸著吃,其味香甜、柔韌,深受人們喜愛。
糯米做的叫麻糍,以晚米做的稱年糕。清明做麻糍,過年做年糕,這是新昌民間流傳至今的風俗習慣。過去,清明祭掃太公墳時有分麻糕的習慣。輪到作祭主的必須預先作好准備,待祭掃分,在墳壇前當場按人分麻糍。民間所講的「清明拿麻糍,見人頭分麻糍」之說蓋出於此。新昌縣志載:「宗族的太公墳,掃墓人多……祭掃會餐後,分胙肉和麻糍。」建國後,清明分麻糍的習慣已屬少見,可是清明節做麻糍卻更為普遍了。但它的意義並非單一為掃墓。 在新昌還有清明送麻糍的習慣。這是兩家聯姻後嫁娶前的一種禮儀。這一禮俗很早以前便在全縣各地農村中流行。在嵊州市與新昌毗鄰的農村中也如此。誰家要娶媳婦了,男家一般都要在清明節前向女家送去清明麻糍,預示在下一個清明節前將要來娶新媳婦過門了。女兒出嫁後,女家父母到了清明節又得向男家回送清明麻糍。據說這是預祝小倆口結成夫妻日子能過得糯滋滋、甜絲絲。 送清明麻糍最為講究的是回山一帶。春分後一星期便開始打算好辦齊所用的作料。離清明節還五、六天就要安排送去,寧可早一天,不能遲一日。送的時間必須是上午,於是頭一天下午或晚上一定要做好麻糍。凡是禮儀麻糍都須嵌過餡,叫做嵌糖麻糍。在製作中也比一般精細一些、搗得透一些,外形盡量做得樣子好一些。大小要勻稱,長短要致,餡的甜度也總是足一些。用來送麻糍的傢伙也有一套講究。大多用團空(用篾編成,工藝精細,形似鞋籃)或切籃。把麻糍一段一段分層次整齊地碼放在裡面,外面再套以青色麻袋,然後打好牢固的結(表示吉慶、結親)。向女家送,一般都應由新女婿親自挑著去,以表誠意。如新女婿因故無法新自去,也有由兄弟代送的。女方向男家送,多由新媳婦的兄弟送。 麻糍送到後,還應將送來的麻糍馬上分別向鄰里家分過去,以表熱情大方。這時鄰里鄉親便會圍上來看一看新上門的「毛腳女婿」,相互認識一番,大家也便知道這姑娘不久就要出嫁了。所以群眾中還有「吃過清明糕,囡便養勿牢」之說。女家向男家回送的清明麻糍也一樣,總得分給鄰里鄉親共享口福,鄉親們接過贈送的麻糍,總是樂呵呵地還要回敬幾句客套。 關於送清明麻糍,新縣志中有「鄉下有些男家給女家送三年清明麻糍,以示家底殷實」的記載。這是過去的事,現在大多隻送過一年就算了。
做麻糍得先將糯米浸泡在水中,待脹足後淘盡瀝干、上蒸桶蒸熟後,放在石臼內搗爛成團後起舂,再趁熱拉成厚薄相當的粉團,然後嵌以餡。做清明麻糍時間遲早因用場而異。要上新墳的最早,春分後三天就要做了。 做麻糍時需要一定的人手和勞力。因此,常常與兄弟叔伯或鄰居相約在一起做。大家分工合作,各獻身手,既忙碌又鬧熱。年輕力壯的男子在輪番用搗杵(有檀樹和石頭兩種)用力搗麻糍,還有一人專門負責在搗的時候掭麻糍,搗的人大汗淋漓,掭的人熱得不時發出噝噝聲。主婦和幫忙的女人們也在張羅著燒火上蒸,准備好攤麻糍用的團背(竹籩)、面板以及調理好餡等。在這里最湊熱鬧的主角要算是小孩子,他們硬是擠在一起圍在石臼邊看熱鬧,等著吃熱麻糍。年紀大一點的長輩也大多在那裡,抽著煙,喝著茶談笑風生…… 用來嵌麻糍的餡種類不少。有豆沙、豇豆、油麻等,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用鹹菜餡或其它混合餡,也有將山裡的棉花青(紹興稱艾)預先剁成碎末搗進去做成青麻糍的。麻糍的吃法也很多,可油煎、可火烤……
如今,家鄉已經很少有人會做這種麻糍了,它也只能成為我的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回憶了